专业双语教学范例

专业双语教学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和通晓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无疑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和教学语言,它更代表和反映着一种文化,而对于这种文化的了解,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竞争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从学习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传播,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如何获取有效信息,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多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通用语言开发,又通过英语传播的,英语在信息时代的强大优势有目共睹,一个有着无限量信息和知识的精彩世界,懂英语的人能更自由的徜徉其间。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学习与掌握;将国际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信息和国际化的教学案例直接引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学生所需、社会所要,进而保障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师资条件

双语师资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实施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而且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事实证明,只要深刻理解双语教学内涵,认真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学习双语教学成果,经过学习、培训以及其他途径的培养,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的。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向旅游管理专业转型教师目前为数不少,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经验丰富,听说读写译能力强,专业知识经过转型学习、参加培训和下企业学习锻炼等有效途径,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也能带动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良性发展。

2.学生条件

从整体水平来看,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比较低,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开展双语教学。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0年旅游管理共招收了学生240人,经过一年的外语应用课学习后,有B级111人、A级125人(包括部分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通过了高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顺利实施双语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能保证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领会教师的教授内容,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在三年的课程安排上,除了第一年的外语应用课的基础上面,第二年和第三年开设旅游英语课,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语音和口语课的教学,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都为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对于高职学生水平的质疑之声从来都是不绝于耳,大家普遍忽略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正是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有限,才更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以提高之。这也对高职双语教学提出了甚至比本科院校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调查,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对学科遴选,教学资源的提供,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等问题进行反复深入探讨和实践,来解决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这个问题。

3.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

明确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对促进双语教学有重大作用。例如: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011年正式下发了“关于双语教学实施办法”和“关于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文件。“办法”对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双语教学的认定,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双语教学开设课程,双语教学教室的任教资格,教学质量监控和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等问题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规定。“意见”对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双语教学内涵,教材选用、教案和讲义的编写,学科遴选,师资培养,教学评价,合作办学,双语课堂教学的中英文讲解比例,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使用、实训和作业布置,考核方法等做出了说明和规定。另外,学院对旅游管理系开展双语教学非常重视,院长亲自听课并对相关教师提出双语课堂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学院教务处多次组织教学督导人员观摩指导双语课堂,鼓励和奖励双语教学成果。所有这些举措都为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和学习提高的热情。

三、高职双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初探

1.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课程内容,并根据岗位需求来安排实训和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特色。高职双语教学应把就业导向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旅游管理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任务来完成。高职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强调“一技之长”,这里“技”指的就是应用英语的技能,也就是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英语习得能力和知识视野通过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加强、训练和开拓,在未来就业过程中能够多一种可能和选择。双语教学不是英语课,不是系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理论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指向就业。

2.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在实践中,“双语教学”通常分为三种模式:(1)学校使用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沉浸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我国的双语教学多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也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国内高等院校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方式大致有四:(1)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纯英文讲授;(2)英文教材,英文板书,大部分英语讲授,小部分汉语补充解释;(3)英文教材,英文板书,定理、定律、原理及概念用英文表述,汉语解释;(4)英文教材,汉语讲授。其中以第三种方式为主。目前的高职双语教学大多采用第三种方式,因为中困难的存在,其教学方式出现了多种变异。笔者2012年进行《客源国概况》双语教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之前的专业课程都是母语教学。笔者采用了国内同行编写的全英文教材。教材编写的比较仓促,问题多。用词太过术语,知识脉络不清楚,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由于通篇阅读困难大,思维不连贯,学科知识本身的完整性也遭到了破坏,笔者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用课件、视频和板书全英文,教学用语中英语约占60%。学生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从好奇、畏难到适应、兴趣浓厚和有所收获。高职双语教学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到底要采用什么样的教材和教学模式,都要根据学生和课程本身的情况来决定。高职双语教学的一蹴而就、一窝蜂上的状况令人担忧,但是最令人担忧的,应该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教学模式的采用。很多高职院校引进全英教材,本科那一套教学模式,都是硬着头皮上,还是不能实事求是的面对自己和学生。笔者认为,高职双语教学应该在这方面好好反思和研究,只有结合现有理论,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才是合适自己的模式。

3.选用和编撰适合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提倡使用原版引进的外语教材,这是由本科教育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职双语教材的选择,首先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引进教材固然好,但目前很多课程还找不到引进教材。其次要考虑适用于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使用和浸入。双语教材的选用,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外语教师的优势,以本土化、实用性为原则,既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与语言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自编教材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补充相关知识,值得提倡,但在编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遣词造句的通俗易懂,注重知识与信息实用性、权威性和体现双语教学、高职教育特色。目前已经出版的高职双语教材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遣词造句太过学术,学科知识的传授被满篇艰涩难懂的英语破坏,把双语课变成英语课。因此,高职院校在自编教材的使用和编写上,一定要冷静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高职双语教学的内涵问题。

4.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校;工科专业双语教学;调查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最早起源于美国,其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其中一种并非学生的母语。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另一门非母语语言,以及学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双语教学,到目前为止,双语中的第二门语言一般指的是英语。学者俞理明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高校开展的双语课程尚不能达到全英文教学的程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混用中文和英文的情况是暂时的,全英文授课使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俞理明,2005)。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完善以后,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运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正在受双语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介绍了推进双语教学的意义;其次从反馈的问卷调查中总结出了目前双语教学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双语教学课改的现状和问题

为了更好了解目前本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本校正在学习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黄广芳,2017),在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0%,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95.7%。通过问卷调查反馈,问卷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1多数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影响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我国虽然从小学就开设英语教学课程,但是多是注重笔试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足(方莹,2008)。再加上多数学生基本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课程里的科技英语,教材里大量涌现的陌生信息使得他们在阅读和理解上面临很大的困难。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这就会导致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出现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在问卷调查中,有68.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目前所接受的双语课程存在较大难度,这其中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自身的英语基础薄弱所致。由此可见,学生英语水平的不足,是导致双语教学出成效难的一个最大制约。

1.2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模式,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文化底蕴和教学观念;需要教师能更好地充实教学板块内容,以及转变教学方式。同时,双语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把握。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双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英文的运用能力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双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求在英文知识方面,能够用英文熟练的表述专业课程,解释专业词汇,能充分地将原版教材运用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在工科专业方面,本身工科方向的专业课就比较晦涩难懂,用中文进行课程讲授都尚且不一定能让所有学生理解通透,更别说使用英文进行讲授,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缺乏对于国内高校双语教师的系统培训,专业教师英语能力较差,普通英语教师又不懂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根据学生对双语教师教学情况评价的调查显示,在关于“双语教师英文授课占比时间”调查问题中,有42.0%的学生在调查中提到其双语教师能有50%~80%的时间能使用英文教学;18.2%的学生反馈其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文教学的时间在30%以下。在关于“双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中,65.2%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准备清晰的传递双语教学内容;但是仅有44.3%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处理得当。

1.3教材问题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对教材进行详尽地提前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相当于是知识的储备库,教学过程就是把教师把储备在教材上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这种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储存状态的知识。那么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一本准确而又详尽的教材的引导下,教师才能备好课,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牛江,2017)。问卷调查显示,有68.5%的学生反馈到他们使用的学习教材是教师自编讲义、中文教材,甚至没有教材,这种情况显然存在于不少高校之中,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因对教材或者说是原版教材的缺失,只能依靠任课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很难在一个较短的周期里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当任课教师不再继续承担当前班级的教学,当前班级的教学更换为其他任课教师的时候,新的任课教师将会难以继续开展教学工作,这无疑是为双语教改帮了倒忙。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进行有效地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很难及时消化,导致双语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1.4教育观念问题

双语教学的功能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和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掌握国外先进的科研发展动态。工科性专业的双语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只有是在使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才是有意义的双语教学过程。根据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3.7%的学生表示真正能通过开展的双语教学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27.1%的学生表示其任课教师开展的教学课程更像是英语课。由此可以发现,仍有教师在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专业教学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专业课讲授成了英语课。

2针对我国双语教学的改进对策

2.1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黄忠敬,2012)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确立相应的教学层次,以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期的教学。之所以要开展分层教学,主要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距。

2.1.1学生分层

以学生英文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作为综合考量指标,将学生进行分班教学,但是要注意避免让学生贴上班级标签化的思想意识,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的情况。允许学生在进步的情况下,让其能在不同层次的班级流动。

2.1.2课程分层

既然允许班级选择学生,那同样也应该让学生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在班级内进行教学之前,应当设置不同层级的双语课程等级,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英文水平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生涯的规划进而去选择不同层级的课程。

2.1.3作业分层

针对学生之间事实存在的差异,任课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例如: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布置题量相对较少、基础性较强、难度较低并且基本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的作业。这样通过练习,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真正体会成功的获得感;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本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变式。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能力;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相对第布置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拓展性的作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一些英文的专业资料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答案。这样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和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

2.1.4评价分层

传统双语教学课程在结课的时候,对所有学生的考核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两极分化情况:英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的时候,能更好地听懂和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因此通过率就高;而英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情况则与之相反。所以双语教学的评价应当是纵向评价,鼓励学生与自己对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的不同学习目标,评价其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评价分层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其结果性,而在于过程的提升性和发展性。

2.2加强高校双语师资建设

要想开展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如何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成为了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科性专业基本都属于综合性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所以对于双语教师的要求就会更高。基于这样的基本情况,作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双语的师资建设:

2.2.1引进海外人才

在工科专业方面,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数据都更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所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或者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的相关学者和专家作为国内高校的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方面对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的了解是要优于大部分国内高校教师的,而且能够更好地胜任双语教学任务。不过考虑到外籍专业教师的汉语水平,就会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更高,所以将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的相关学者和专家聘为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是首选。

2.2.2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

由学校组织和牵头,各学院积极响应,在各高校内开展双语教师的培训,主旨是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学科水平和对教育方法的规范和改进。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的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且选派优秀的双语教师到国外接受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张安元,2012);各高校之间应多分享教学经验,积极主动沟通;缺乏合格师资的同地区学校可以聘请外校教师到本校进行任课,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

2.3教材的建设

从全国各高校工科性专业使用双语教材来看,大致分为原版或影印教材、翻译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和自编讲义,这些教材各有优缺点。而在双语教材的选用的原则应是描述准确、课程体系完整、紧跟最新研究趋势,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教学指导性的意义。所以,当前将原版或影印教材作为高校所使用的双语教材是开展好双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原版教材知识体系构架完备,专业知识水平高,同时也能让学生建立起英文思维的逻辑框架。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根据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差异,对教材进行添加删减,真正做到让教材符合学生的使用。考虑到英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还应当根据所选用教材,编写相应的配套参考资料。

2.4教育观念的改观

双语教学毕竟是依托专业课程教学而开展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知识,其次在此基础上才是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不能将专业教学与英文教学本末倒置(金爱娟,2003;陈志国,2005)。只有是在学生将专业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的前提下,进一步地将学生的科技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提高,才是真正成功的双语教学。

3双语教学的研究意义

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国际化人才的具体需求,教育部曾提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同时,英语作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工科专业方面,大量的经典理论和著作以及教材都采用英文编著,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也是以英文发表,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也大都选用英语。因此,要想了解国际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4结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学工作中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各高校不同的双语教学开展计划,并且重视高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努力解决双语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同时为双语教学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政策。为教学提供更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双语教材,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真正理念。高校双语教学工作需要各高校积极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人才国际化,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国,蒋玲.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07-109.

[2]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广芳,刘佳华.高校本科生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5):22-24.

[4]黄忠敬.什么是适合学生的教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5):35-38.

[5]金爱娟.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149-151.

[6]牛江.高校语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7(19):24-25.

[7]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74-78.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3

 

1释义双语教学的内涵   1929年,国际教育局在卢森堡召开了第一次双语教学会议,标志着双语教学成为国际性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为双语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界定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旨在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例如在美国,移民的后代在接受教育时,学校使用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的英语教授所有课程。【1】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除语言学科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   2国内外双语教学概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使得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双语教学,主要是用英语和本民族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大学中一半左右的课程是双语课。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出台新措施,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并已取得很多积极的成果。北大、清华、复旦等大学已有很多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并用英语授课。有的地方教育厅明确提出“将英语确定为部分课程的教学语言,并逐步使其成为与普通话地位相同的教学语言”。【2】   在研究文献中,虽然有大量关于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但关于体育方面特别是高校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方面的相关报道却不多见。【3】   3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的双语教学由来已久,早些时候都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由于地理、历史封闭等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加强和完善,社会对21世纪所需人才提出了既具有专业知识,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的要求。   双语教学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实施体育课程双语教学是这一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双语教学促使学生能力发展,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全球意识,进行跨民族跨区域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加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要求的能力。【4】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代表着中国体育科学的未来。目前,全球学术著作有一半以上是用英语写作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最迅捷地吸收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直接用英文或其他外文著作教学,可以避免被动等待译本和翻译出版。【5】   因此,若要培养出国际一流的专业人才,对体育专业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4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1研究生已经具备进行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实施双语教学,教学对象学生的语言基础很重要。全国不少“211”、“985”重点大学研究生招生章程和研究生推免章程中,对本科毕业生保送研究生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出必须有四六级证书的要求,同时,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英语也有相应的规定,每年只有通过国家分数线的学生才能被录取。   所以相对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一般英语水平稍高,大部分已通过或已具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他们的英语水平基本达到了教学所需要的语言水平要求。   换句话说,在研究生层次进行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6】   4.2专业课小班教学为研究生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氛围   研究生专业理论课一般都是几个或者十几个学生,恰好符合小班的特点。在体育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充分进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容易形成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和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师生在动机、目的、兴趣、热情、责任感、成就感等方面趋于一致,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体育专业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毕竟有限,教师应对学生课外学习不断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   创造一切机会进行语言实践。   4.3体育专业实践创造了有利的双语教学环境   术科课堂在双语教学中拥有自身的课堂特点,如篮球实践课双语教学不仅提供了专业英语应用的环境,而且拥有直观的专业技术动作帮助理解专业英语,同时能实现“练中喊,喊中练”,语言刺激量大.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变教师个体对学生群体的单一传输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可以弥补双语教学所要求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不足。   5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的建议   双语教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聘请。聘请高校高水平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聘请有经验的、懂体育的外籍教师;聘请体育英语业界有经验的工作者为学生讲座或授课。二是内部挖潜。各院校外语教师大多为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体育知识与英语在体育应用中的实践经验。外语教师在胜任外语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校内外进修学习,掌握一个体育项目或一个体育方向的英语教学【5】。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是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尽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可组织师资力量着力组编专业特色教材。建议召开体育院校双语教学研讨会。成立教材小组。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在的教材资源。要逐步充实教材库,并以原版教材为基础,组织编写一套较为系统、内容全面的体育专业教材。教材的选择、编写、切割或重新组合应当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坚持实用性原则。#p#分页标题#e#   6结束语   知识的创新就是善于发现学科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化作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反映了人类知识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整体性,在这种背景下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最能反应体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将体育与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时代对体育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相信随着体育双语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人们对体育双语教学的认识必将上升到人的潜能发展、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上。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4

关键词:国际商法;困境;应对

一、商务英语专业与《国际商法》双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系统国际商务知识,且有较强的外贸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以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按照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国家培养要求,《国际商法》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且原则上要求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为语言载体展开的教学活动,其内涵因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加拿大的多数英语地区,双语教学多数情况下用法语授课;然而在美国的多数地区,双语教学多用西班牙语进行;在欧洲,双语教学情况就更加复杂。我国多数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多数情况下是用英语进行的,因此,《国际商法》的双语教学在实践中实际上就是英汉双语教学。

二、《国际商法》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国际商法》涉及到的内容极广,且要求教师使用双语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同时,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学积累,他们在法的精神、法的原则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再次,《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开始的时间不长,缺乏足够的经验,也是当前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之一。

(一)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国际商法》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尽管不同专业在《国际商法》的内容和编排方面有不同侧重和安排,但是目前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基本都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主要线索,选取特定的商事活动环节和独特领域,逐步讲解国际商事法律制度,并进行详细叙述,主要包含国际商法的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商法概述、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支付结算、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内容。从《国际商法》的课程内容来看,要想上好这一门课,对教师来说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查阅的资料数量庞大;同时,法律在英语是一种传统,作为法律载体的语言在法的传承过程中很少变化,对一般英语使用者而言,法言法语使用起来十分困难,这是《国际商法》双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学习《国际商法》课程,此前两年时间内,学生基本上进行了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训练,但是仅仅限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尽管也有外贸函电、公文写作等课程,但与法学课程的距离较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在没有任何法学积累的情况下突然开设了法学课程,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难以避免,特别是在法律的抽象概念方面,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此外,《国际商法》课程是双语教学,法律英语古旧词汇较多、句式复杂、长句较多等现实因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困境。

(三)教学过程中的教材选择困境

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好的教材,尽管《国际商法》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可以使用的教材也比较多,但是具体到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而言,市面上可供选择使用的还不是很多,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教材,尽管编写的内容较为全面,教材对各种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也较为深刻,但是存在语言晦涩,教材要求学生的阅读量过大等问题,并不太适合我们的实际需求;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尽管在语言表达方面较为简洁,但是缺乏对问题的深刻分析,特别是由于编写者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在有些内容的表述方面有不到位的地方,甚至还有错误出现。因此,教材选择也是当前《国际商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困境之一。

三、解决《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困境的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某一所高校的困境,而是一种普遍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因素众多,各种因素又相互交杂,需要有计划、又针对性的逐步解决。首先,《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困境的首要表现在于师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主要的知识在于语言,没有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其次,《国际商法》原本是法学专业的一门课程,对学习者的前期基础要求非常高,教学实践中,学生因缺乏法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甚至是去学习兴趣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可以在教学前期,通过开设选修课、工作坊、法律常识普及等形式,给学生打下一定基础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最后,探索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对于破解双语教学困境来说也十分重要,教材编写和使用既要有丰富的内容,在语言方面也要适合学生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翁凤翔.商务英语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5

双语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对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展开了对该问题实践可操作层面上的种种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寻找和应对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突破口提供了些许参考。

【关键词】

双语教学;经济学专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追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同,双语教学能更好使学生了解到当下最新知识与热点,有助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更能体现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如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只有满腹理论知识的“知识分子”,而是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能为社会提供各种价值与服务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双语教学成为很多高校努力实现创新型办学、教育改革试验的首选举措。由于专业目标的不同,对双语教学的安排与实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仅以经济学专业为例,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问题及发展思考,以期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经济学人才。

一、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一)专业语言能力不足。

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英语能力与双语教学不相适应,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定位并不能完全符合双语教学的要求,且缺乏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作为辅助,造成了学生在双语课上听不懂,理解难,学习速度慢,专业交流能力差等问题。大多数学生接触到最多的是日常使用的英文词汇和使用习惯,对专业英语了解不多,也没有很好的渠道来帮助他们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同时,很多学生还存在误区,认为自己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就不用担心在双语课上听不懂、学不懂的问题。这显然加剧了学生语言能力与双语教学实践要求不符的矛盾。虽然很多高校也有设置商务英语课程,但商务英语并不能完全链接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所学所用,这不仅需要相关课程体系的大变革,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自我提升相关专业英文水平。

(二)评教结果差强人意。

尽管学生对中英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不排斥,甚至对双语教学也是充满期许,但现实结果却是评教结果差强人意。一方面,因为外语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课堂上的知识点,课堂上教学开展与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成为较普遍现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最突出表现即为专业教学时间缩水。如果英文解释在双语课堂上所占比例过高,那么必然压缩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专业教学效果不佳,对于一些英文底子好的学生,就会觉得课程无趣或者对他的学习意义不大;如果中英文对照解释在课堂上所占比例少,甚至是采用全英教学模式,学生能否全然理解是一大问题,毕竟学生的英文水平的差异性肯定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一般采用教师课堂授课、教材及考试试题等部分或全部为英文的形式,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间成本和学习难度不言而喻是增加的。同时,在与老师交流互通方面与传统课程相比也显得尤为不足。

(三)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双语课程教学目标不是专业英语的问题,而是以传授或学习专业知识为基本出发点的课程,一般是以高年级大学生为教学对象。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并不充分,有的人甚至认为双语课其实就是附带专业知识的英文课,这其实是对双语教学目标认识不足的表现。同时,教师对课程进度的把控,对学生理解的掌握,对外语所占比例高低等问题,都是承担双语课程专业教师会面临的尴尬问题。理论上,双语教学只是以外语作为媒介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实践操作层面上,我们又很难摆脱语言对教学的干扰因素,在课程进行中需要穿插相应的中英文解释,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否按照预期的教学计划或教学目标执行成为一个不好把控的事情。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们的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够,双语教师的培养速度显然还不能满足当下蓬勃发展的双语教学课程的增长速度。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中英文或全英文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外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从当前教师的学历构成来看,专业教师一般很少具备英文专业背景,教师的英文听说能力成为授课效果好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为了增开一门双语课程,往往采取对传统专业教师进行简单培训即上岗的方式,或者吸收相应的海归人才作补充,一方面留给教师的双语备课时间不足,另一方面具备语言和专业能力的新近海归人才教学经验尚缺,真正能胜任双语课程的师资人才现在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突破点

(一)专业英语课程有效衔接。

双语教学要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英文这一媒介来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所以,具备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专业英语课程与双语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解决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层面难题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自学能力。改变学生固有的英文学习思维,引导他们重视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包括主动阅读专业类的专业书籍及文献,浏览国内外经济学主流媒体网站,让他们了解到英文的学习并非只是为了日常交流,更是自己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之一,英文的学习并不是最终目的,更要习惯的是如何使用好英语这个工具或载体,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第二,注重专业英语教学。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应当适当安排课时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和辅导,减轻专业教师在双语教学环节中对基本专业英语用词用法解释的工作量,以提升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质量和高效性,保障基本课时下专业知识的讲授不会受到太多语言障碍的干扰。

(二)合理安排教学资源。

在经济学专业的双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增加英文在授课中的比例,更要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即优化经济教学资源配置。经济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经济理论与相应实务发展与国际经济社会变迁有着很强的直接联系。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对传统知识理论加以掌握和学习,更要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表现和问题,甚至是学习最新的相关实务操作,教学模式就不能简单以课堂讲授为主,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借用国外的教学资源,搭建与国外高校的资源共享平台,开通实验教学模式,尝试全英讲座课堂,结合多样化教学模式参与到双语教学实践环节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恰当的教材选用。

为了让经济学专业学生能广泛参与到国家经济话题中,能深入分析和了解国际经济形势格局的变化,教材的选用非常重要。现在的双语教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版,即在国外权威教材的基础上,摘取整理部分重要内容,按中文教材的逻辑进行编写,这种教材往往知识体系比较符合我们传统教学习惯,且有中英文注释,利于课堂教授。另一种即为全英影印版教材,这种教材很原汁原味,但需要学生和教师都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课程难度、学生能力、学时长短、课程体系、教学培养计划等综合考虑,不能一蹴而就直接选择全英版本的教材。同时,在规定教材之外,要引导学生广泛查询阅读相关专业文献资料,懂得利用互联网学习相关经济学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四)双语师资发展计划。

由于当前双语教学发展迅速,高校双语教师师资存在质与量均不足的现实难题,各高校应当充分关注双语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对于经济学专业教学师资而言,在引进教师方面可以偏向具有优秀专业知识背景的海归人才,以满足短期内日益增多的双语课程对教师在量上的要求。同时,注重对双语师资的培养与激励,建立系统性的双语教师培训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出国深造与学术交流,并建立双语师资奖励评优机制,把双语师资的培养作为一种长期的发展计划来执行。

三、结语

在高校教育改革浪潮中,双语教学模式在促进教育教学国际化,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都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学专业教学环节,双语教学模式的参与及采用,能很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经济学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作为一种能与国际高校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其现实教学过程中也不乏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不足、双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所以在今后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开展中,应当做到经济专业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恰当选用相关专业教材,以及注重双语师资力量的发展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双语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提升教学效果,真正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经济专业人才而服务。

作者:陈书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恩,丁年青.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J].外语界,2012,4:68~75

[2]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10:91~94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6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一、金融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内在要求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从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运行、金融行业监管等方面重新审视了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作用。我国更是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实现金融市场自由化。为更好的配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1]中明确提出要在金融学等国际性较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我国高校通过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对金融学教学进行创新,力图培养出一批精通国际化金融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掌握现代金融规则和国际经贸惯例、拥有因时而变的敏锐洞察力和全球化视角的国际化创新型金融人才队伍,来提高金融学教育为我国金融体制革新和金融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十三五的金融改革规划以及我国教育部的政策要求分别从内外部环境对我国的金融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完善高校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学现有的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5D创新型双语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双语教学模式梳理及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我国,主要指英语。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双语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

1.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国外较早开始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探索时间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具代表性的的有以下两种模式:(1)加拿大的沉浸式。在这种模式下,在校教师和学生都只使用第二语言。不仅学校的课程使用第二语言讲授,而且在校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都使用第二语言,从而培养出熟练掌握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学生。(2)美国的过渡式。学生入学时,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后来逐渐只使用第二语言。此模式主要针对移民学生,目的是使学生摒弃之前的文化,而融入新的主流文化中。

2.国内的双语教学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优秀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根据师资和学生实际水平,按外语使用比例由高到低大致分类如下[3]:(1)全外型。学生采用英文教材,教师用英文讲授。此模式对师生要求均较高。一般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学,本科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2)混合型。学生采用英文教材,教师采用双语交叉授课。此模式能兼顾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适合广大教师广泛运用于初设的双语课程,但原版教材的高昂价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3)半外型。学生采用英文教材,教师采用汉语讲授。此模式对外语水平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针对性较强,通过汉语的讲解来方便学生研读教材,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4)术语指导型。学生采用中文教材,教师以汉语为主,穿插英语术语进行讲解。此模式对于师生都易接受,但因未使用英文教材,易导致语言表达上产生偏差,进而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此外,还有些立足理论的个性化双语教学模式,如王擎提出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多维交互型双语教学模式;姜宏德、王春华等提出的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理论基础上的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根据语码转换理论形成的Presentation的双语教学模式。大体而言,一方面,与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相比,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未形成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从国内双语教学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由于师资、教材等方面的限制也受到了不少阻滞。

3.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模式现存问题。从目标定位来看,双语教学的初衷是通过第二语言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知识,而非语言目的。目前,许多学校却普遍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即学生把双语教学看作英语学习的延伸,把原版金融教材仅仅视为英语读本,把学习重点和大量精力放在英语字词上,忽略了金融整体专业知识的学习[4]。从教学框架体系来看,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缺乏。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国高校大多只在大二大三开设双语课程,未贯彻到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双语课程设置未根据课程的内在逻辑和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导致双语教学出现断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国外教材与国内现状对接不良。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更新快、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等优点,我国大多采用国外原版英语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教材,但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与国内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不匹配,重点分散至各章节,逻辑框架不符合国内学生的思维模式,理解运用难度较大。这使得双语模式的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材的限制。三是教学方式过于滞后。双语课程本身内容复杂,难度较大,而我国高校仍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能力知识化,知识流动单向化,缺乏有效互动,导致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欠缺,思维空间受限,不利于培养学生面对真实金融市场时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四是缺乏合适的金融学双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我国高校主要采取学分制管理模式,考核方式主要有开卷或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问答、小组展示等,但未形成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质量和效果,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期末考试分数比重较大,极易抹杀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内容侧重于对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内容的记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未真正理解课程知识等。从主体角度来看,双语课程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师方面的问题是高质的“双达标”师资严重匮乏。“双达标”是指教师既有较高的金融学专业水平,又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教学。金融学教师掌握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语言类教师却未深入金融学专业前沿;多数外教在本国并非从教,不熟悉相应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语言教学盖过双语教学的现象,难以迎合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学生方面的问题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为:部分学生面对双语教学的双重压力,以应付考试为主,无暇培养双语思维,缺乏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双语教学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教学方法跟不上授课进度导致学习难度越来越大,长期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逐渐确信自己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缺乏能力,从而甚至放弃在双语课上努力学习[5],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发展。

三、5D创新型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主体角度、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为保证金融学双语教学质量,缩短与国外金融学教育的差距,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提出了5D(FiveDimensions)创新型的双语教学模式,其中主体角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为该模式的重点。其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普及的网络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5D双语教学模式中突出强调了网络教学的运用,具体如下:

1.主体角度。(1)针对师资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资源分享方面来看,可以打造双语教学线上资源库,例如:企业云或者公众号,鼓励双语教师在线上平台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上传成功的教学视频等进行交流探讨;定期组织高校联盟进行双语教学分享交流,组织双语教师前往各大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切磋交流双语教学经验;邀请国内外优秀双语教师或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师组织专门培训来提高其金融学科的双语教学能力,例如:开讲座、组织研讨会等;从对教师考核激励的方面来看,对上岗的双语教师进行阶段性考核,要求教师自觉时刻关注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把握金融最新动态,深入国内外金融市场,丰富实务操作经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例如:现场随机听课、不定时抽查教案等;建立双语教师激励机制,比如:提高课时薪酬、公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增设“优秀双语教师奖”、优先给予评先评优资格。(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前阶段,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班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和双语教学比例,因材施教来保证教学质量。在课中阶段,一方面,不同院系提前将相关的双语教学网络资源下载至听力教室的电脑中,根据课程安排,自主选择时长,规定学生在学校的听力教室观看双语课程的有关视频并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举办双语课程沙龙,通过播放相关影片、竞答游戏、话题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对双语课程的兴趣和对课程知识的复习巩固。在课后阶段,建立修读双语课程的学生的激励机制,比如:增设“双语课程优秀表现奖”或提高双语课程所占学分比例。

2.教材。教材大致可以分为纸质版教材和电子版教材。从纸质版教材来看,应坚持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参考国外名校书目。选取教材要遵循时效性、权威性、实用性的三大原则,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编写辅助手册来减轻学生难度,比如需掌握的术语解释、理论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和运用的具体案例;鼓励国内尤其是具有海外背景的优秀教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自主合作编写适合我国师生实际水平的英文教材。从电子版教材来看,运用国外教材自身附带的电子课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删减和改进。并提前上传课件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巩固;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不仅教师可以国内外时事热点为话题,带领学生在讨论区进行自由地讨论分析,而且学校的大学外语资源部可不定时上传一些国内外优秀双语教学视频和国外经典学术著作的电子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3.课程体系。针对线下课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开设双语教学。部分以中文教学都难度较大的课程如: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就不适宜开展双语教学。但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课程,尤其是国内高校较少开设的微观金融课程例如:期货与期权、资产定价、基金投资等课程,使用双语教学可得到较好的效果;其次,课程安排要注重连续性和连贯性。连续性指双语课程需贯穿大学期间,随年级的升高,双语授课内容的难度相应加深;连贯性指根据课程间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如: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应开设在国际经济学之前。针对线上课程,在选修课的课程选择中增加更多的双语MOOC(“慕课”)课程,加强各高校间的课程共享,课程的提供方不止局限于本校,鼓励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见识各大高校的双语课程。

4.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注重互动式教学,并提高案例教学的比重,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变换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知识,第一堂教师可采用大幅中文比例进行授课讲解,第二堂加大英文比例带领学生进行复述和回顾,在此期间随机抽点学生提问,布置随堂练习,并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答疑解惑、查漏补缺;对于时事热点,可安排小组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事件进行剖析后进行上台演示(presentation),要求一人上台用全英文借助PPT进行讲述。另设答疑环节,由其他小组成员解答,以避免“搭便车”现象,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借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从实践课堂教学来看,在金融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在各大线上金融实验系统下,模拟金融市场的真实场景(如:股票交易、证券买卖等),进行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的实验授课,锻炼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

5.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为达成金融学双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前四维出发而形成的相应的一级、二级、三级的指标体系。具体体系表格如表1(P33)[6]。在构建金融学双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点:①在学分制下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中,应选择加权平均的方式。切忌传统的“期末考试定天下”的权重分配方式,而是将权重分散至平时表现中;②相对于传统只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我们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将能力也纳入了考核体系中;③考核评价体系应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进行衡量,考核方式应具体可行,考核标准明确客观,从而避免考核形同虚设。根据“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表,按考核时间分类,制定的考核方式如下:(1)课前考核。①目标定位。针对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目标的考核,课前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放问卷,要求师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目标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和建议,同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客观点评,最后由相应院系总结问题并进行修改和调整;②主体角度中的教师。根据其学历、情况、专业类证书来考核其专业知识水平;根据其外语类证书、海外背景、外语交流沟通能力来考核其外语能力;③根据其现时职称、教学经验、教师类获奖情况、历年学生评价来考核其教学能力;④教材建设中的纸质教材。根据作者在学术界的地位和权威、内容的社会认可度、书籍是否被各大高校作为教材广泛使用来考核其权威性;根据教材的版本更新换代的周期和选定的是否为最新版本来考核其时效性;⑤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是否明显受国际背景影响来判断其专业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从而考核课程选择是否合理可行;根据课程分布是否贯穿整个本科期间和课程安排顺序来考核课程分布是否符合连续性和连贯性的原则;(2)贯穿课程始末。①主体角度的学生。通过随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课外小论文、课堂问答等来检测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汇报presentation、模拟市场实践等来检测学生的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四六级分数、课堂英文表达、外语沟通能力来考核其外语水平;通过多次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的深化过程。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学生表现来综合考核;②教材建设的电子课件。课前考核电子课件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是否与教材吻合,课程全程考核电子课件是否结合了实际,囊括了时事热点;③教学方式。对于传统课程教学,根据知识点难度来评判双语使用比例是否合理,可通过随堂听课来考核师生互动情况和课堂整体氛围;对于模拟实践教学,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和积极活跃程度、任务完成质量来考核学生的双语掌握度和参与度。根据学校意见和学生反馈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正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沈庆丰.中外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7):10.

[2]曲燕,王振波,王建军.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104-108.

[3]穆琳.经济金融全球化下金融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贸,2012,(12):96-97.

[4]吕丰华.双语教学中的学生自我效能感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2,(3):140-142.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7

测绘双语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在我国,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语法而忽视听说,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测绘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测绘专业的学生来自农村较多,接受的英语教学会更差些,再加上我国的语言环境单一,因此学生具备的英语的口语和听力能力普遍稍弱些。双语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测绘专业教师本身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成为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是动员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或外语运用能力强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二是积极开展教师的外语培训和进修,定期或不定期与国外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办学,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对双语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外语教师的专业化”、“专业教师的外语化”、“国内外教学基地的短期培训”以及“筑巢引凤”和“高校间师资共享”等方式。提高教师水平是前提保证,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应根据国情对双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的英语辅导,通过在职培训、出国进修等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招收正规的双语专业教师,但这需要一个持续、长期的发展过程。双语教师可以实施授课资格制度,定期对双语教师的授课能力进行审查和评定,鼓励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并积极组织加强交流分享,建立激励机制,将双语教学作为一项业绩指标与待遇挂钩,调动教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测绘工程双语教学建议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双语教学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并结合近几年测绘类的高等大学开展的测绘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自身的经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适合中国地质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2.1双语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择

在大学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大三应该设置一些专业双语课程,这样保持了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对教师而言有利于双语的教学的开展,对学生而言,也有利于接收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内容。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双语教学要合理选择双语教材,制定合适教学大纲,在海外,很多大学的课程并不指定某一参考书作为教材使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己制作教学教案,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要求或由上课教师推荐选择一本和几本合适的参考书籍。而我国,由于教学体制的特点,学生已习惯教师按某一教材进行教学,因此双语教学中,要根据我国国情,对中文和英文教材要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一本合适的英文原版教学参考书,或者提供学生合适的讲义,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原版教材过于难懂,可能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某专题需要深入研究是可参考BradfordW.等编著的GPS教材,其实也就是说,首先应该要让学生容易理解GPS课的内容,特别是英文教材与汉语教材的配合度,因为学生首先比较容易接受中文的理论构架,因此在选择英语教材是要考虑这一点的。然后在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文参考书,特别是对这门课程尤为感兴趣想深入研究的学生,可以适当建议他们多阅读后面的两本参考书,他们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进一步促进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就目前的经济水平,学生不大可能购买国外的原版教材,因此本人认为较为实际的方式是教研室或教师可以购买几套GPS教材,在参考不同教材和网络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教师整理相应的教学资料,形成自己的风格,免费提供给学生,但是一定要灌输给学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能随意复印整本书籍。

2.2师生互动交流的加强

我国学生学英语而不用英语的现象极为普遍,英语课与专业课程的割裂造成学生学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精通英语不会专业、精通专业却外语不好等种种弊端。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英语现状,逐步的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使专业知识和英语双向渗透,使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在课堂上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与学生多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始双语教学后,要及时和学生沟通、收集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力求尽可能多使用英语的同时不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达到较满意的学习效果。学生难以适应,这时,教师可放慢语速,辅之以表情与动作,久而久之,反复锻炼,学生就能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如果教师一味担心学生听不懂而改用母语教学,学生就会丧失了最好的语言环境,他就可能永远听不懂;在课堂上,要求老师尽量多提问,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口语表达锻炼和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些班级,到大学三年级时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前列,还有多名同学通过了国家英语口语考试。与此同时,在大学二年级时,笔者把测绘基础词汇整理好发放到每位同学,要求牢固掌握这些单词。在此基础上,认真筛选了一些反映测绘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英语文章给学生作课外泛读材料,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前夕,安排了两周的强化训练课,重点训练学生英语听、说、写的技能,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了借助工具书读懂原版教材,会作笔记,撰写短文,能写读书报告,能够就教学内容和教学中间出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能够使用专业常用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初步具备使用英语进行争论、辩论的技巧和本领。

2.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针对课程特点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011年9月,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校应实现现代化教学技术,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校园网,提高教学水平,并规定多媒体授课课时比例应达到15%以上,更直观、更形象、更快捷地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掌握课程的难点,而且更容易形成记忆。比如GPS系统的构成,分布,应用实例等有些是传统的教学无法将构架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用多媒体则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GPS,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注意课堂信息量的把握,要重点突出,避免出现学生看图片而没有掌握课堂实质内容的现象。

3结束语

专业双语教学范文8

【关键词】商务英语;双语教学;国际市场营销

目前,学术界更多的是对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进行讨论,对英语专业商务类课程双语教学系统研究较少,笔者认为,结合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有必要对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探讨。笔者围绕《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期结合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改进教学的路径。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际市场营销》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双语授课,能够将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与商务英语知识介绍融为一体,使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熟悉当前市场营销的最新趋向和特征。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而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商务活动增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有必要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具有开放、涉外、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理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适合双语教学。学生结束了一年的专业英语教育,完成了部分商科先修课程学习,是一个比较适于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点。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调查问卷分析

(一)双语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课程教材选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全英教材《国际市场营销》,作者徐小贞。该教材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编写,内容精练,重点突出,难度适中,但延伸案例较少。实践中笔者使用自制全英电子课件,以补充案例、阅读材料等方式进行拓展。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推荐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目。该课程共32学时,教学实施由教师理论讲授、学生小组讨论两部分组成,即教学单元和实践单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保证课程完整性。其中实践单元设置8学时,主要任务一是对每部分理论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综合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案;二是学生对团队作业进行阶段报告。设计初衷希望学生用英文参与交流,实际教学中学生反映难度较大,调整为讨论过程使用中文,书面成果英文呈现。考核由期末考试和团队作业相结合。期末考试为全英试卷,优先用英文答题,中文扣减分数。学期初进行班级分组,设立团队长作为团队活动、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及记录者。团队活动课下分散与课上集中相结合,教师结合每一教学单元需掌握的技能,制定相应的计划,小组课下完成;课上实践单元进行阶段汇报分享,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学期末以分析报告等形式提交英文版实践成果。

(二)双语教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围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设置23道问题,共发放69份,实际收回65份,调查对象是18级商务英语专科学生,已完成该课程学习。学生通过CET-4人数68%,另29%表示今年将通过CET-4考试,整体语言基础良好。对于毕业后打算呈分散化,均匀分布于就业或继续深造从事英语相关行业或继续深造从事商贸专业、出国留学。分析结果及反映问题如下:教材上,在英文原版教材、译注版英文教材、国内自编英文教材、国内自编双语教材、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自编英语教材几种类型中,45%的学生倾向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自编的英语教材,40%的学生倾向有关键术语解释的译注版英文教材。教材内容上,49%的学生认为应选用内容精悍、便于掌握知识点的教材,减轻学习压力;40%的学生希望有中文译本,在英语程度不足情况下补充学习。这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同时又有压力和惰性希望减少学习负担。课件与自主学习材料上,60%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使用中英对照课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于课前提前发送电子课件给学生,学生反映全英课件有难度,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预习不足。较多学生表示期待课后拓展全英资料,但根据实践,学生多反映课业沉重,对于补充英文资源的利用没有达到理想状况。教学形式上,相对于纯英浸泡式教学、英文授课比例约30%、使用英文教辅材料而中文授课,62%的学生希望选择英汉融合式教学,保持英文授课比例约60%。考核上,60%的学生认可目前设置的试卷与调研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双语教学设置的目的与最终学习效果的看法:43%的学生认为主要目标为用地道的专业英语进行交流;46%的学生认为应掌握经济贸易基础知识,拓展商务专业视野,领悟商务及英语思维。这说明对于商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定位,较多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及在日后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能力更重要,这与双语课程设置的初衷一致。高达97%的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效果给予肯定评价,其中37%的学生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加大力度开设双语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双语课程学习,专心听课率上升、课堂预习和复习意愿增强、自主学习力提高。

三、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