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探究

高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对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调整课程设置,立足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知识实用、够用。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紧贴临床需求。实行鼓励、奖励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育人,提升专业素质,打造“双高”人才。提高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临床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儿的健康受到了家庭、社会的格外关注,对于儿科护士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临床护士的摇篮,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才德并重,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教学中,可通过思考探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机制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现代儿科的护理需要。目前,儿科护理的传统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设置不科学,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1],学生只是被动听课。纵观儿科护理学教材,教学内容的篇幅设置侧重于疾病知识点,而部分教师授课却只重视疾病护理措施,忽视了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临床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儿科护理不仅研究疾病护理,还注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内容。若儿科护理学仅局限于对疾病的研究,那将不利于学科发展,还无法满足社会对儿科护士的需求,长远来看,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想规避这些问题,促进儿科护理学的长足发展,在思考探究后,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1调整课程设置,立足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知识实用、够用

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儿童护理学所传授的知识要保证学生在临床上能够用的上,并根据临床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不使用和复杂难懂的知识无需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应删繁就简,要以实用为先,以够用为度。课堂内容与学生能力要相匹配,知识点应难易适中,先让学生听得懂,再让学生真懂并学会真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力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平时要注重实践课上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是把实践教学大纲作为空头摆设。在实践课上,需按照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以下实践项目:小儿生长发育指标评估及测量、新生儿沐浴、抚触、约束法、更换尿布、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指导、头皮静脉输液、小儿心肺复苏、温箱及蓝光箱的使用等基本操作,这些操作临床应用多、实用性强,需着重训练,保证学生到了临床上能用、会用。要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见习的机会。实习期间,学生要与带教教师勤沟通,力求把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内化为临床专业技能,学以致用。实践课训练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能力为本位,让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小组间合作、协调的能力。

2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先明确学科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核心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今后还要加大实践课比例。同时,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避免教师“一言堂”灌输式教育,要讲究教学策略,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来体现出每个学生的自身价值,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常常将引用经典案例来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一个设计充分的案例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贯穿知识点始终,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临床典型病例的导入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2]。教师应深入临床收集经典案例,整理完善后,要使之与当堂课知识点相匹配,要先以一个案例导入来吸引学生兴趣,然后再以整体护理思想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着重突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而串联病例和教学知识点的始终。以支气管肺炎为例,可以给学生提供肺炎患儿详细的现病史、既往史、社会心理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护理评估内容,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最后进行护理评价及反馈。这样一来,一节课的知识脉络就梳理清楚了,既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己设计病例,并将自身融入临床情境,这种真实直观的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创新的能力。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了患者的心理,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有利于临床上的护患沟通。不同的学习方法各有优缺,应交替使用,扬长避短,互补互助。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紧贴临床需求

实训室的局限性及模拟人等客观因素存在,使得有些实践操作无法完成,单凭一本书、一支粉笔远不能开展实践课程,即便教师利用模拟人进行演示,也不如临床护士对真实患者进行操作来的直观、深刻。对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精彩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临床真实的视听资源非常多,教师可精细化地选取出来供学生们学习,让学生有一定的初步认知。视频让书本知识变得生动立体起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间接缩短了书本知识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4实行鼓励、奖励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上的精心组织离不开课前的提前布置。教师应每次提前布置下次课需要准备的资料及预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上共同分享交流,并承诺学生加分奖励,可在下次课上兑现承诺。学生的平时分数是由出勤、作业、提问、实验成绩构成的,重在平时积累。课堂表现好的学生通常自律性较高,可鼓励其帮助一些基础差、惰性强的学生,两个层次的学生若共同进步,则均要对其给予奖励,这样还能够带动班级中间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受到奖励后,会更勤奋努力,形成良性循环,这既督促了学生学习,又能为期末成绩的核定工作打好基础。教师还要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具备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5立德育人,提升专业素质,打造“双高”人才

高职院校要实行品德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儿科护理专业人才[3]。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关注专业知识教育,还应将人文、思政等内容融入课堂当中,并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增强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教师要传播正能量,通过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为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娜.基于护考新形势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256.

[2]王丕琦.病案导入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4,(05):88.

[3]朱艳.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6,(20):27.95

作者:马丽 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