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促进法范例

乡村促进法

乡村促进法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城镇化发展;新型农民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渐明显。在我国教育体系组成中,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与价值。在新时期,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密。城镇化是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大发展主题,对此,明确指示“在大力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核心要务就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生活和就业常住人口的市民化”。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教育类型,在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全新形势下产业机构优化日渐加快,对职业教育而言,又该如何迎合全新的历史发展要求,确保自身价值的最高效发挥,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的新型合格城市公民,笔者认为关键也就需要在积极迎合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公民素质所提出的各项内在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合格劳动力的迫切需求。注重职业教育的优化与创新,从而为乡村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源源动力也是当代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项迫切课题。

1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历经多年发展现已初步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职业教育结构性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再到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最后到当今的高等、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协调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极具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多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驱动下,职业教育也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公正与公平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职业教育属于一种面向人人的教育形式,在办学实践中其不仅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也为乡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成功转化创设出了广阔的渠道,实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进城梦”,并成为新时期城市产业劳动大军和新一代的城镇居民。从我国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报表来看,每年我国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人数要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人数,同时每年普通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基本持平。此外,从另外一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纷纷选择到城市就业和生活,由此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应势而起,并且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也无范围遍及全国大、中、小城市,形成了一套高度开放的灵活培训网络体系。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数据就表明,在2015年,在全国范围接受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就已高达725.88万人,而接受各类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则更多,高达4651.22万人。在职业教育日渐普及的今天,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仅为国家企业输送出了大量的技术性劳动力,同时也促使这些新增的城市劳动力(乡村居民)拥有了一技之长,从而具备了在城市生活和就业的基本能力,因此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聚集。由此不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与保障,同时在促进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中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1.2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人口流动及城镇新市民的转化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教育以及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人口流动与劳动就业,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大批城镇新市民的转化。古语有云“小人闲居为不善”,对农村户籍人口而言,其成功向城镇转移的第一道门槛就是顺利就业,当然这也是当前人们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必然需求。据我国计生委关于人口流动所做的专项调查中显示,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的人口流动量均呈现了约800万人次的增长,而且其中有超过50%的流动人口都具有一种未来在现居住地长久居住的意愿,当然实现这一前提的必要条件就是顺利就业。然而,对顺利就业而言,关键也就需要劳动者能具备至少一项能自主谋生和安居乐业的专项技能,此时职业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与常规的教育形式相比,通过其所开展的思想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及知识教育等内容在新市民的培养方面发挥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对那些首次就业的居民来说,通过职业教育能为其提供出一套初始职业化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其职业选择空间有效拓宽,有效地缓解由于相关教育缺失而造成的就业难问题。此外,对下岗待就业和转岗人员而言,通过职业教育能为为其提供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专项培训,促使其就业领域进一步拓展,进而成功地实现转岗和再就业,实现人力资本的累积和梯次跳跃。再次,随着当代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市转移,同时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的意愿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此时加强这类人群对城市文明学习、城市生活适应以及城市文化熏陶等方面的提升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职业教育作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本身就是以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两种教育形式担负起了先进文明与主流文化传播的发展重任,并在促进转移人口文明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出了巨大效果,毋庸置疑,这对促进城镇化进程以及新市民的培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1.3职业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职业教育作为近年来逐渐崛起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大规模的发展不仅为城镇新市民的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在促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方面也发挥出了巨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为人力资本积累和提升平台角色的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过程中发挥出了一种重要的助推器作用。职业教育,其所面对的主要对象主要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这些受教者往往大多数也都是在完成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高考的“失利者”,在经过随后的专项职业教育之后便成了拥有某项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随后便纷纷投身于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之中,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有所不同,职业教育在公共资源的赋予与分配等方面能更加合理和更加全面的惠及广大受众,这一点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农民群体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职业教育,不仅促使更多人拥有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进而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公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中的策略

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力度也不断加大,由此也导致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方面的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因此为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价值,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也需重新审视。

2.1注重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逐步摆脱单一化投入体制限制

众所周知,在农村区域的职业教育机构一般多分布于县城和乡镇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区域财力方面的制约,往往会出现在职业教育投入方面的不足。相对而言,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政府财政情况较好,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普遍较好。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均衡性,这一特点显然与当代人们在职业教育定为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要立足全国和立足城镇化整体布局”是严重不符的。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重点不仅需要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更为关键的还是要积极地拓宽学校办学主体范围,构建起一套多元化的办学机制。在当今城镇化发展进程日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定位还是在办学方式和面对对象方面均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职业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农村区域,而是积极地为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所服务。鉴于此需求,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单一化办学体制,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同时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效用,促使其能很好的迎合城镇化发展需求。

2.2迎合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在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日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各大产业结构也均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与变化,在乡村区域,第一产业快速升级,同时二、三产业也在逐步崛起。基于此变化,也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要求及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需积极地迎合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自身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积极优化与创新,同时强化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既要注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也要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专业的关注力度。在乡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过程中,被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同时双向选择机制又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战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劳动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与良好的综合能力。所以,对当代职业教育而言,要积极的社会及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自身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推行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从而为其进程就业和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要注重以上两点之外,还要注重结合农民身份的转换强化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从而为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一套多样化的支持。具体而言就是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实践中注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注重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技术与技能供给、注重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不断完善,多维度着手推进,全面保证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此外,还需指出的一点是,因为城镇化发展的必要基础就在于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互动以及各类资源要素间的有机结合。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职业教育要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积极构建城乡互动平台。多管齐下,全面共进,由此职业教育也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冰,周蕾.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5):24-25.

[2]卢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52-58.

[3]陈春霞,石伟平.“四化同步”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反思:症结与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8(7):79-83.

[4]董文娟.新时代职业教育提高服务能力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8(11):20-25.

乡村促进法范文2

关键词:畜牧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关联着我国14亿多人的餐桌,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广大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2020年66个县全部脱贫摘帽,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成了脱贫人数最多的省,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篇章。这其中,与畜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广大农户通过饲养猪、牛、羊、家禽等发展养殖业,实现人均纯收入从几千到上万的例子比比皆是。

1发展畜牧业的现实意义

1.1畜牧业的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

2021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坚持产业优先,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畜牧业的发展是产业振兴基石,是新时代下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促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畜牧业作为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能够促进农民多渠道的增加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实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畜牧业的发展可改善农村经济收入结构,有效整合农村生态资源,防止脱贫户返贫,让边缘户致富、广大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1.2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要指示,不仅要发展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生态以及乡风民情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和推进农村建设,带动农村富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大力扶持推进畜牧业是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

2当今畜牧业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2.1统筹推进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

近年来,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畜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省畜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资源环境受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要确保市场供给不受影响,只有统筹推进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有所变化,统筹发展肯环境承载双重因素,坚持源头治理生态化相结合。发展畜牧业是市场需求,我国对肉、蛋、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羊肉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朱聪博士预计,2020年我国牛羊肉产量将分别达678万t和494万t,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1.6%和1.2%。由于国内牛羊肉供应仍然偏紧,而国外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自2018年国内非洲猪瘟暴发以来,我国生猪供应量长期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在国内高猪价的情形下,急需进口低价畜产品弥补国内猪肉供应空缺。其中猪肉进口量占总肉类进口量比例突出,高达50%以上,猪肉和牛肉进口量合计占肉类总进口超70%以上。2021年国内生猪价格一路下跌,起初由于之前在国内高猪价的情形下,低价进口产品需求度高,弥补国内猪肉供应空缺;其次由于2020年上半年是生猪产能扩张的旺盛期,非洲猪瘟基本得到控制后,为了确保人民菜篮子不缺肉,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国务院先后四次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能力”的相关文件。通知明确强调,产能将在2020年底前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2021年将恢复正常;再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膳食营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与猪肉相比,优质的蛋白质和低脂肪如牛羊肉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与前几年相比,对肉类的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牛、羊、禽、蛋奶等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对猪肉的需求会显著减少。在这种背景下,猪肉的过度供应必然会导致价格下跌,生猪价格虽然下跌,但是发展畜牧业依然是农村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农民除了要确保自己能吃上肉,还能在急需用钱时有可变卖的资产。

2.2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不误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保护了农业农村耕地,农民在农村有地种、粮食大幅增产,生态畜牧业作为农村农民的支柱产业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受新冠疫情影响,牛羊肉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相对来说牛羊的养殖周期较长,针对疫情调整的余地也较大。疫情结束后产能应该会有一个逐步的释放,同时今年的价格行情还是比较好,对于养殖场的带动性是比较大的。

2.3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是保证国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维持产业链供需平衡的基础产业之一。畜牧业作为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吃穿问题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结构刻不容缓。

3发展畜牧业的机遇与挑战

3.1发展畜牧业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民收入,但应兼顾乡村环境治理,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倡导绿色、环保养殖,提高养殖户的环保养殖积极性,实现绿色、可循环、可持续的现代化绿色畜牧业,助推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引进农业高效发展示范园、现代化养殖示范企业,在农业中融入科技,加大产业投入,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成为农民群众的主要增收来源之一。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业逐渐发展起来,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养殖条件,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提升了养殖形象,降低了养殖污染。

3.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畜牧业的发展依托大型养殖场、养殖企业、养殖大户,但是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养殖业导致养殖场粪污排放问题多多,多数养殖场都是建在交通便利、水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地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日益加强,对养殖污染问题零容忍的态度,许多小型的,不符合粪污处理要求的养殖场户纷纷被整改甚至被强制关闭,这样一来,广大农户通过零星散养牲畜似乎更占据优势,加上国家鼓励农村农民粮食自给自足,农户在耕种的同时,及时将畜禽粪便还土还田,形成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合理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既可以调节市场供给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融合,实现畜牧业稳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3.3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虽然自从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国家为了鼓励生猪养殖,对小型养殖场(户)的防疫条件没有明确规定,但自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以来,地方工业迅猛发展,农村土地工业化程度急剧增加,为保护耕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2020年7月3日起,农村土地使用严格按程序审批,就连圈舍修建也有严格的规定,修建养殖场更需要经过环保、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严格审批。在中央对土地管理的规定下,发展畜牧业必须坚持以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为底线。畜牧业的发展,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切实做好发展与保护生态两不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3.4发展畜牧业是时代的机遇

一方面,畜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统筹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力度。另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恶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与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特别是畜禽粪污治理两手都要抓。我们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国家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开局之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发展农村优质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产业可持续发展。

3.5畜牧业的发展与政府重视程度有着重要关系

畜牧业发展的速度与政府扶持力度、资金投入力度密不可分,政府扶持力度大,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就快,资金投入力度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改革进程就快。我省66个县全部脱贫,这标志着我省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将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出来,实现从输血变成造血,让群众有事做有钱赚、有饭吃有衣穿。

4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促进法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这种高雅的养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饮茶逐渐常态化,为茶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茶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自信的代表之一,除了国内市场得到扩展之外,茶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国际范围的重视。如湖北和云南的部分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当地的茶文化盛行,促进茶产业发展,促进茶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 茶文化对乡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广阔,是我国多地的支柱性产业。

1.1 促进茶产业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带领乡村脱贫致富不能只做表面工作,最重要的是将茶产业变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左膀右臂。农村地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是人才,乡村地区不仅需要引入人才,村民作为乡村的长久居住者也应当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只有让村民形成产业意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的目的。潮流化的传播和渗透能够建立乡村发展和外界对话的途径,使当地村民接触到产业结构知识,提高当地村民的茶生产水平,真正实现茶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未来乡村发展动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乡村产业振兴,振兴内容主要包括村民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村民产业意识提高、村民营销意识提高。乡村振兴的目的是经济产业和文化精神两手抓,茶文化对茶产业的发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充分理解当地茶文化才能将乡村当地的特色和资源转变为生产动力。只有尊重当地的文化环境、发掘当地的茶文化特色、有意识地提高村民的文化意识,才能促进茶文化,茶产业和其他振兴措施相结合。近年来豆粉茶产地由于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挖掘,逐渐丧失了文化特性,茶产业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令人惋惜。因此,茶文化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挖掘当地文化,促进文化和产业的结合,用茶文化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1.2 促进茶旅融合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饮茶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常态。中国自古就有茶马古道,茶是中国人的国民饮料,具有精神意志,帮助消化等多种养生功能。除此之外,茶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中国人在长期的饮茶历史中,茶具、泡茶技巧、饮茶礼仪和饮茶环境形成了一套文化体系,饮茶逐渐成为高雅、宁静、深远的象征,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更加优雅自信。可以说茶文化的复兴代表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茶文化还将散发出更浓郁的魅力。由此可见,饮茶不仅是一项高雅的日常饮食活动,还是一种广受国内外喜爱的文化。发扬茶文化、促进茶旅融合能够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同时带动茶产业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发展,希望以此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出新的产业链,实现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标。

2 茶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茶产业园区建设问题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大背景下,茶产业园区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茶产业园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的教育背景。以往旅游茶产业园区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多的是着装问题,对于员工的职业素质几乎没有要求。在文化旅游背景下,游客需要的不仅是游览性质的服务也需要文化性质的服务,相较于其他景区,茶产业园区的旅游项目应当更加注重文化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拥有服务意识,还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能够向游客提供文化讲解和文化知识解答等服务。二是部分茶产业园区不重视游客的个性化体验。在文化旅游背景下,游客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旅游信息,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计划,因此有特色的茶产业园区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仍然有一些茶产业园区旅游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游客逐渐就产生了视觉疲劳,这类茶产业园区的生命力会受到影响。三是部分茶产业园区的文化化设备还不够完善。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游客都选择自主去旅游,但是部分茶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没有办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茶产业园区仍然采取人工检票的方式,检票效率不高,严重影响游客的满意度。还有一些茶产业园区的网页设计比较简单,仅仅有一些文字介绍和茶产业园区图片,难以吸引真正吸引到游客。

2.2 旅游产品问题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旅游逐渐进入智慧旅游阶段。要想推动旅游景区管理发展,必须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当前的茶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茶旅项目没有积极完善景区智慧化服务,一来游客很难在旅游网站或其他渠道了解进行相关知识。二来许多茶旅项目旅游产品单一,没有以游客的旅游需求为基础进行设计,旅游项目仅限于采茶体验,缺乏配套旅游服务。三是部分茶旅项目,没有构建高效的文化旅游监管体系,茶旅项目仍然停留在原生态发展阶段,无法为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发展规划、茶文化产业基地升级提供参考数据。茶旅项目和旅游产品发展水平十年如一日,已经完全落后于社会发展和游客需求。

2.3 宣传力度低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真正打造出文化型旅游项目,将茶文化作为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标杆,构设出更为完整的场景服务体系,保证在茶文化所建构的大环境之中,可以令人们更为深刻的领悟到茶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但是从现有的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而言,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的现象,这也使得部分宣传工作无法深入根植到用户主观意识之中,产生后续跟进力度缺失的严重问题。例如,在茶海之心景区中,经营者也针对茶文化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但是在此期间并没有注重到活动的开展主旨以及相关作用,造成宣传渠道与引导渠道存在误差,致使茶海之心活动只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未能起到后续引导与支撑的效果。当宣传力度不足时,茶旅文化体系的宣传将被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之内,无法通过多渠道形成大范围性的拓展与宣传,导致前期设计规划与后期效果呈现存在严重的不符现象。

2.4 管理无序

在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整个茶文化体系的融入,应该将产品服务与景区旅游管理相结合,打造出多方位的资源呈现体系,令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到茶树、茶艺等多场景。但是部分景区资源在保护过程中,未能针对茶树生长环境进行科学化的养护处理,甚至是部分从业人员在对茶叶及茶树进行养护时,不具备专业技能,造成茶树培养方法不规范,降低茶树生长的持续性、美观性。除此之外,在茶叶景区中,采茶、饮茶是游客的一项重要项目,但在景区短时间内接待大量游客时,景区管理人员并未能引导顾客进行科学性、有序性的采茶,对茶树产生永久性的损害,无法实现茶园景区的可持续化发展。

3 茶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策略

3.1 建设茶产业基地

茶产业基地是茶产业升级转型和茶旅融合的基础。茶产业基地建设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用茶文化带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单位不够重视乡村原本的文化底蕴,对当地茶文化了解和认知不足,将当地茶产业过分工业化石乡村本地茶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这种阉割原文化的做法使原有的特色文化逐渐变得工业化,不利于乡村茶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因此乡村茶叶基地建设应当充分依托当地的茶叶种植大户,将茶叶产区和乡村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打造景色优美生态良好的茶产业基地。除了优化种植环境,挖掘当地文化底蕴之外,茶产业基地建设还要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建设生产无公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茶产业基地,真正做到以茶为魂,做出口碑。

3.2 做好茶文化营销

茶文化营销不仅能够提高茶产品的知名度,还能够提高当地的曝光率为茶旅项目吸引更多游客。茶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近年来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茶叶外交也逐渐成为常态。尤其是在近年来,茶文化越来越成为乡村旅游的代表性特色,茶文化营销逐渐出现了茶文化与休闲体育相结合的新形式,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中,都将茶文化和休闲体育运动相结合,茶逐渐成为了休闲娱乐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将乡村美食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能够增强游客体验,提高游客体验休闲项目的吸引力,在许多茶产地区的良好营销效果。以云南茶乡为例,永德境内茶树资源十分丰富,饮茶是整个云南省临沧市的习俗。茶味道醇香悠长,具有禅性,饮茶是一个放松身心,修生养性的过程。而太极节奏缓慢,蕴含着宇宙哲学,具有放松身体,整理禅心的作用,茶文化和太极文化有较高的重合度,如果要对临沧市的乡村旅游进行体育项目当面的开发,则可以将饮茶文化同太极运动相结合。茶文化产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就是指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和提供与茶相关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做好茶文化营销就是将茶做成一张亮丽的中华名片,以文化带动产业发展。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当地政府要注重茶文化营销策略,可以通过将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

3.3 以茶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

茶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品开发不仅需要做好茶产品加工,还要大力开发以茶为中心的其他旅游项目,满足游客需求,拓宽茶旅市场。例如将茶生产环节开发成为旅游产品。茶生产环节实际上是一种农耕劳动,随着城市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向往简单淳朴的乡村生活,体验茶采摘和种植过程成为大热的旅游项目之一。茶产业园区在开发这项旅游产品时,可以对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农耕劳动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化旅游产品,拓宽产业链。例如开发茶具制作、茶叶私人定制等项目,既能够刺激消费,又能够增加旅游项目的体验。同时,旅游产品开发还可以从茶产品周边入手。例如,将茶产业园区的乡村特色和茶叶销售结合起来,连同销售乡村土特产,如腊肉、蜂蜜等食品,以及茶叶枕头等查验相关的手工艺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茶叶品鉴活动、赛诗活动、茶文化博物馆等旅游项目,丰富茶旅项目的层次,刺激游客消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4 规范管理

茶文化乡村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应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还应实现对自身内部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以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约束手段,对茶文化内部体系进行一系列的审核与评估,保证每一个项目活动的开展既可以起到宣传与推广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内部工作人员以及整个景区运行模式进行相对应的管控。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落实规范制度,有效规避外界环境及内部因素所产生的干预问题。与此同时,在制度下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予以执行,将岗位工作职能与责任进行捆绑,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工作任务是符合自身及景区长远发展规划的。进而为人们树立更为精确的任务指标,保证不同岗位之间工作的协调性,为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

3.5 开展合作,拓展融资渠道

茶文化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支撑是整个旅游项目开展的重要点。为进一步实现茶文化与旅游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地方政府必须发挥出引导功能,颁布相应的政策为茶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合作平台以及融资渠道。这样乡村经济振兴的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对茶文化的推广,也可以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整合,真正达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此,可以与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将区域内茶文化特色以及旅游文化特色等进行视频制作并投放到网络平台中,通过媒体向用户传达多元化的旅游信息,以网络平台作为跳板,可更为全面的凸显出旅游景区以及茶文化的商业价值,进而吸引到更多的合作商投入到旅游景区的建设与推广中。

3.6 增加宣传力度

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以经济链条为带动体的旅游业发展时,先要保证客源流通的稳定性,然后才可以按照产品服务、特色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令人们从主观层面对景区产生认可,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对于此,茶文化旅游景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点,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比如,通过电视广播等运用独家媒体宣传,将茶文化景区的特色进行呈现,同时也可以组织茶文化学者利用名人效应对景区进行宣传,最后可以将旅行社作为合作伙伴,构设出国际性质的旅游产业链条。

3.7 着力培养人才

乡村促进法范文4

关键词:农业信贷;农业保险;交互机制;乡村振兴;“十四五”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农业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国拥有14亿人口,农业在人民生活、生产、生态、社会乃至国家安全战略等多层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览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巨大的消费需求市场,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7775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成为农业全盘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农业信贷作为一种倾向性金融资本,是农业领域公共投资规模扩张呈现乘数增长的重要产物,也是在正规金融领域帮助农民最直接、快捷获取资金支持的重要媒介[1]。截至2020年6月,全国农村银行业机构总资产规模为39.87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2.9%,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三农”、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6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在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48659亿元,相当于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的35.44%,占比超过了大型国有银行,远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在功能发挥上由早期的政府救灾援助为主的政策性措施,逐步转型为容纳“市场契约”关系的综合金融市场工具。2020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为814.93亿元,同比2019年的672亿元增加21.3%,累计为超过1.8亿户次的农户给予了4.13万亿元风险兜底保障,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体量最庞大的农业保险交易市场。农村保险与农村信贷联动在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国民经济广域下的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现代化和与金融蓝海融合的全盘方略中具有建设性作用[2-4]。因此,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成为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金融手段,有必要厘清二者的交互关系。

1实证检验

1.1数据说明与变量选择

基于数据时效性与可得性,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统计报告》中选取1985—2020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贷款余额2项指标来研究农业保险与信贷的交互过程。X变量表示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Y变量表示全国农业贷款余额,实证分析在软件Eviews中进行。检验X与Y的相关性,得到相关系数为0.938165,表明二者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但是为了进一步消除异方差对数据建模的影响,特将X、Y分别进行对数处理,即lnX、lnY。

1.2单位根检验

对lnX、lnY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数据结果显示二者在一阶单整时均平稳。同阶单整的数据表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贷款余额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

1.3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麦金农(Mackinnon)临界值为C(0.05)=-3.5155,小于ADF的检验值-1.557725,则不拒绝原假设。因此,可以判断该残差序列{et}是非平稳序列,则lnY、lnX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可以得出:我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与农业贷款余额二者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1.4回归分析

lnY、lnX为一阶单整,根据经典回归思想,尝试利用lnY、lnX的一阶差分形式ΔlnY、ΔlnX进行回归,可以进一步考察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贷款余额之间是否存在短期均衡关系。由回归结果可知,显著性通过了t检验、DW(德宾-沃森)检验,但ΔlnY、ΔlnX在回归方程式中的拟合优度R2为0.047,说明短期内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难以解释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

1.5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lnY、lnX是一阶单整序列,但是不存在协整;但其一阶滞后形式ΔlnY、ΔlnX均为平稳序列,且存在短期影响关系。因此,应进一步考察X及Y各自的过去值是否以因果关系而影响各自的当前值。由检验结果可知:短期内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都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原因,故无法推论出农业保险增长必定推动农业信贷增长。

2结论

分析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在短期以及长期视角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耦合不成熟,农业保险在发挥进一步扩大农业信贷规模方面的保障作用上仍然存在明显缺口,也无法得出“农业信贷扩张刺激农业保险需求扩大”的论断。与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相比,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交互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空间。通过实证分析,制约我国农业保险-信贷耦合发展的核心矛盾在于: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资本的逐利性与险厌恶特征,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经营本身的较低利润效益及风险的普遍性和波动性。矛盾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农业生产风险较高,融资需求小且分散,缺少抵押和担保增信,导致农业金融供给双方的有效供给不足。

3建议

3.1完善制度

顶层设计上,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为破解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供给失衡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性框架。首先,建立健全“银保-助贷”模式的法律法规体系。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保险条例》与《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为支撑,我国的农业银保联动整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将得以推动并进入新纪元。其次,要发挥金融在行业自律审查与公共舆情监管双驱动下的综合效应,不断创新具有区域异质性的激励机制。如减轻农业农村生产税负、加大力度给予农业信贷利息补贴,逐步构建多层次的立体农业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农业金融有效供给[5]。

3.2创新模式

深化普惠金融与农业保险的耦合对接,持续夯实已取得的脱贫攻坚实质性成果,向“十四五”时期农业高水平现代化阶段过渡,探索“信贷+农业保险+再保险+担保”模式创新。“十四五”时期,在继续扩大以三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要险种补贴覆盖率的基础上,中央将进一步扩大其他农产品品种财政补贴的覆盖面,尤其在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开发上持续赋能[6-7]。

3.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扩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快“银保联动”与农村全产业链纵深融合进程,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资金分配管理体系,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试点推广,不断优化农业金融生态环境[8]。

3.4加强风险控制

乡村促进法范文5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体育;机遇;问题;策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全面振兴,体育不容缺位,为此,本文将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农村体育置于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考量,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回应,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特殊呈现与表达。

1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侧重于关注“如何加快农村发展”;2017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则更加注重“农村如何更好发展”。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1.1规划部署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从长远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终极目标问题;从现实来看,其是巩固和扩大农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性、整体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脱贫攻坚注重经济指标的“刚达标”,乡村振兴更加强调精神文化的“软建设”,其蕴含农村体育在内的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规划中,农村体育均有一席之地。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等,彰显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引领、政策支撑和现实关照。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及“五大振兴”实施重点的推进,农村体育实践中已涌现了一大批“乡村振兴促推农村体育、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实例。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村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打造农村电商,开辟了“互联网+村落体育”的新业态,全村500余人从事体育户外用品电商服务,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农村体育产业发展[1]。乡村振兴战略及其系列政策的施行,既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力政策支撑,也为未来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向。

1.2城乡融合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内生动能。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而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及城市优质资源所导致的“虹吸效应”,更进一步加速了农村优质劳力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平衡,扩大了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城乡融合之路,为城乡关系重塑提供了新的契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并在人才发展、资源流动、产业发展、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出了规划安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消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明定了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基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现实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以往“城市发展倾向”的匡正。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人口流动方式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民不断涌向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等问题突显。人口愈向城市集中,资源流动愈向城市,城乡之间的落差就愈大,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愈薄弱。乡村振兴中城乡融合发展有助打破这一僵局,引导以往农村资源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城乡之间的“双向互动”[2],在“城市病”与“农村病”异病同治过程中,加快体育(人财物)资源流动,由此缓解农村体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农村体育文化也可成为城市人群的共享资源。例如,广西马山打造的攀岩小镇仅在2020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就迎来超5万人次的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既拉动了当地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也拓展了城市人群的体育生活空间[3]。此外,城乡融合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潜在动能。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而且能够促进地方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优势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如广西马山全力打造集生态旅游、泛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农业、壮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可见,城乡融合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与时代引擎,能促进城乡体育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破解长期以来农村体育发展内生动能不足的困境。

1.3脱贫攻坚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2015年打响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第一枪以来,全党全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最终赢得2020年底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世界壮举。农村经济基础差、生活水平低一度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性因素[5],综观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特别是农村体育扶贫过程,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人、财、物”等基础性条件限制,从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中可见一斑。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双重战略驱动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迎来了从“摆脱贫困”到“走向富裕”的新契机。尤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人、财、物等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具体体现为:一是脱贫攻坚促使了因贫外流的农民返乡创业,不仅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所造成的农村人口漂浮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体育主体流失的问题。二是脱贫攻坚尤其是体育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体育+”或“+体育”扶贫使帮扶农村逐步形成了自主体育产业,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延伸其产业链条,实现了多业态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了非农经济收入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通过体育产业发展“聚财气”“聚人气”,夯实了未来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三是脱贫攻坚援建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必需的硬件条件。据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公报(第4号)显示,国家贫困县及其所辖的1.2万个乡镇、17万个行政村,有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包括体育设施)的行政村比重为99.0%[6],为农村贫困地区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保障。

1.4乡村社会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生态屏障。围绕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要求,将乡村社会自然生态等硬环境的建设与乡村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建设囊括其中。农村体育作为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是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社会建设作为农村体育发展的载体,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推手。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的推进,为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构筑了“软硬”两层生态屏障。首先,乡村自然环境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构筑了物质生态屏障。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展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定位提供了绿色基准。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观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独特地域自然环境与生态文化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呈现出的最大优势,“生态+体育”“体育+生态”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创新模式,如在国家体育总局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中,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石林港湾运动小镇将“千岛湖石林港湾”打造成为了千岛湖一处适合水上运动、户外运动、夏令营、运动研学、体育赛事、体育培训和农事体验的新型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7],体现了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助力优势与发展潜力。其次,乡村社会生态环境治理为农村体育发展构筑了精神生态屏障。乡村社会建设的关键,是把原子化的个体农民联结起来,让他们重新嵌入乡村社会。将农民重新联结起来的有效路径是组织、社区和文化[8]。农村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性组织,农民在参与这些组织过程中实现相互联结,培养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现代体育强调团结协同、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等与农村社会的公序良俗、文明乡风与邻里和谐的精神内核及价值观相一致,能够催生农村社会健康文明新风尚。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的“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多是以乡风文明建设来带动村民健身、促进村民健康、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文明乡风与和谐乡村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新风尚,既是农村体育发展的软动力,也是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必要的社会生态屏障。

1.5《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法理遵循。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法治观念淡薄、法治方式不足、法治文化缺失等问题,是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下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不仅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法治保障,也为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法理遵循。《乡村振兴促进法》对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健全农村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应当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9],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村体育发展,不仅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良性运行提供了法治保障,也对畅通农村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做出了法律规制。二是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9]。《乡村振兴促进法》与时俱进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法律制度层面对新时期农村体育产业发展予以规范,突出了发展农村特色体育文化产业的时代任务和使命,特别是以法规强调对农民享有体育活动权利的保障,对于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2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迄今为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已近5年。五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依托体育发展的政策,城乡融合的动力,脱贫攻坚的基础,乡村社会建设成果,我国农村体育在发展方式、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新时期全面乡村振兴要求及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诸多方面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1农村体育在乡村振兴全局中仍然受重视不够。农村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理当承担重要任务和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系列政策部署虽对农村体育有所涵括,但相较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政策关照及投入,农村体育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尤其是地方和基层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执行较乏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投入仍然不足。如201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后,仅有湖北、甘肃、广西、贵州、山西、宁夏、河北等省区制订了相关行动计划或具体落实措施[10],多数地方政府仅停留于转发上述意见通知。从经费投入来看,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投入规模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非常低,其中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指数为1.74,而农村仅为0.82,西部农村63.8%的乡镇没有专门的农村体育经费投入,行政村则有80%的村没有专门农村体育经费投入[11]。农村体育边缘性的“补丁”位置与其应该具备的重要位置存在较大落差,影响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发挥。

2.2农村体育主体资源缺失仍然是发展瓶颈。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但也一直是全民健身最为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城乡分割分治所致。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城镇化犹如“全速运转的水泵”,将人口源源不断地吸入城市,农村体育因主体流失而随城镇化进程日益衰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101万人。从农民工的就业地看,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6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6.8%[12]。在外流的农村劳力中,青壮年劳力占绝大多数,作为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因其长年漂泊在外,致使农村体育“空心化”,体育产业“空心化”。农村体育资源在外流的同时,也阻碍了城市体育资源向农村渗透,从而造成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农村体育人才补充等缺乏外力驱动,长此以往,也导致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空间无法向农村拓展而日益逼仄,也导致农村体育因缺乏城市优质资源的渗入而活力不足。

2.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仍然供给不足。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体育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体育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与不协调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而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最直接体现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和体育公共服务乏力。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农村体育场地数量占比已由8年前的8.18%大幅增长至41.38%,但诸如灯光配备、开放时段服务、场地器材使用指导服务等缺失或配置不合理问题严重,与城市成熟、完备的体育场地配套资源相去甚远[13]。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4]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0亿m2,其中村委会5.85亿m2,但相对于目前我国约60万个村庄规模和6亿农民数量,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仍然严重不足,且种类单一,主要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修建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基础健身器材等为主,而排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健身房等满足广大农民及农村旅游人群多元化健身与休闲需求的体育场地设施相对较少。

2.4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仍然不健全。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虽受到一定的重视,对于农村体育来说,县级农民体协虽然已具备相当数量,但主要是进行工作指导,开展体育工作更多的还是依靠村级基层体育组织。然而,村级基层体育组织的状况并不容乐观。村级基层体育组织多属自发性体育组织,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普遍存在,与基层政府、县乡农民体育协会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协同,导致其多呈涣散之态。此外,大多村级体育组织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其专业知识缺乏导致服务能力受限而“力不从心”,致使基层农村体育活动未能经常有效开展。

2.5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仍然乏力。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既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风貌的客观呈现。2017年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亦将农民身边的健身活动与健身指导作了重点强调。然而,目前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参与和麻将的较多,而参与体育锻炼的较少。二是农村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体育活动项目开发推广不足,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因农村主体流失而缺乏传承与弘扬。三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尚未能“精准”“精细”“精确”地针对现有农村人口结构开展,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年龄对象和群体,组织开展具有乡土特色、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等。

2.6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意识仍然淡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农民自发自觉的参与为前提,其健身意识及体育素养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因。从当前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素养的状况来看,其健身意识薄弱甚为突出、体育素养亟待提升。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体育健身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仍然禁锢于“干农活不需要健身”的认识误区;二是体育与健康知识及科学健身知识匮乏,对“健康关口前移中的体育功能”认识不清,认为体育与自身健康关系不大;三是动技能掌握较少甚或无运动技能,无法参与常规的带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四是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不愿花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农民体育素养较低与其健身意识淡薄相关密切,既与农村的生产特点与传统生活方式有关,也与城乡二元结构桎梏下城乡二元文化分割、农村交通与信息闭塞、农村传统保守文化钳制等相关。

2.7扶农村体育之贫仍然还需发力。虽然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伟大胜利,但是农村地区离文化脱贫、健康脱贫还尚有距离。因此,扶农村体育之贫还需继续发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所开展的体育扶贫工程虽然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促进了贫困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但几乎全为“自上而下”的决策施行,缺少“自下而上”的需求推进,扶贫的内容多局限于资金、物资、赛事等,而针对农村个性化发展的扶贫方式和内容不够细、不够全,社会效益立竿见影的“硬扶贫”多,而诸如农村体育健身宣传、农民体育意识与素养提升等难度大、效果不易彰显的“软扶贫”少。因此,农村体育扶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

根据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指引和全局部署,结合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提出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如下策略。

3.1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体育发展。新时期发展农村体育,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农村体育之于小康社会,正如脱贫攻坚之于乡村振兴。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7亿多农民的生活小康、身心健康是实现目标的最终检验。农村体育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作为共同富裕的标志性事业,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刻认识农村体育在乡村全面振兴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抓住乡村振兴带来的大发展机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体育发展意义重大。要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布局,将农村体育发展置于这五大振兴之中去考量和规划,要把农民放在农村体育的主体位置对农村体育进行设计和推进,围绕农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实现重点突破,在农民体育素养、科学健身水平上进行全面提升,补齐农村体育健身这块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短板”。与此同时,将农村体育产业发展作为立足点,推动农村体育产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运动休闲、健康疗养等体育产业,以体育文化、体育民俗、体育农业休闲、体育赛事旅游、体育原生态体验等为导入,结合不同乡镇的发展实际,拓宽农村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与新形式,夯实农村体育发展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全面开创农村体育新局面。

3.2以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为平台。推动体育资源流动交换均衡配置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仅对城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而且对解决城乡体育发展严重失衡的难题设置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路径[2]。其有助于推动城乡体育要素的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对农村体育发展至关重要。农村以绿色生态环境为优势,以生态体育吸引城市居民下乡参与农村体育休闲旅游活动。如针对城市旅游者的乡村观赏体验,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老龄群体的田园养生,以特色保护类村庄进行体育生态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特色体育旅游品牌,以城郊结合类村庄进行健身步道、骑行绿道、郊游营地、农家乐等生态性体育场地设施和休闲生活场所的建设,使其成为城市人群体育休闲消费的“后花园”和村庄农民健身、创业增收的乐园。而在逼近体育场地“天花板”的城市,将体育专业人才、活动内容、组织机构、专项资金,以休闲健身、运动养生、健康养老等为需求流向农村,可激活农村体育,促使城市体育资源与农村体育资源的平等交换和公共体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往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资源一直在向城市倾斜和聚集,城乡体育资源在双向流动中进行平等交换,有助于公共体育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均衡配置,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体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彼此依靠、彼此成就、彼此分享的新型关系,即城市体育以其包容性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村体育以其生态性吸引城市居民流向农村,城乡体育取长补短、城不离乡、乡不离城、互动互补、共生共荣[2]。由此,进一步打开城乡体育分治框架的“死结”,使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不同需求。

3.3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补齐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短板2013年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后,2014年2月正式对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大模式,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范本。其中大力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体育发展则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建设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场地设施,实现农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化、便利化、信息化,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乡土特色、方便实用、安全合理”原则,一些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自身地理特点进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了“生态保护型养生村”“休闲旅游型健身村”“文化传承型运动村”“产业发展型文体村”等,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村。一些地方政府也将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如《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2019-2025年)》作为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户外运动纲领性文件,提出构建“两带三区四网”①,形成“山地水上遍地开花、冰雪运动点状示范、航空汽摩多极辐射、各类运动竞相呼应”的户外运动发展格局[15]。这一充分利用了沿海区域、山林湖泊等地域优势,将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颇具经验借鉴与启发意义。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再次强调:“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显示出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山水、田园堤坝、森林草场、村落民宅等生态要素,将乡村生态环境中的“金边银角”为农民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所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通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政策力度。

3.4以体育组织网络建设为支撑。保障体育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组织形态,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要充分借用推进乡村振兴中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之力,充分发挥政府体育组织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合力助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在具体工作中,2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8卷)第5期①两带三区四网:两带:连贯舟山、宁波、台州、温州的浙东滨海户外运动带;连贯衢州、金华、杭州、绍兴、嘉兴等区域的沿钱塘江水系水上户外运动带。三区:涵盖杭州、宁波、金华-义乌、温州四大城市群的大都市区时尚户外运动区;覆盖杭州西部、衢州、丽水、温州南部等区域的浙西南山地户外运动区;建立以湖州、嘉兴为核心区域的浙北精品户外运动示范区。四网:遍布全省的步道网络;遍布全省的骑行网络;遍布全省的汽车自驾网络;遍布全省的航空飞行网络。一是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要积极发挥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体育竞赛、全民健身活动和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龙头作用,不断提高承接农民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基层县(市)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将工作重心下沉,把农民体育协会建制延伸至乡镇一级,确保其组织人员齐全、活动经费落实、运动场地到位,活动开展有序,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体育权益;二是要大力引导、培育和规范村级草根体育组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企业、农业园区成立基层农民体育组织,以乡镇为点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夯实农村体育赛事、体育活动、运动健身的组织基础;三是鼓励和引进城市体育组织落脚乡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协同农民体育协会,引领草根体育组织,将城市开展体育活动及组织全民健身的方式、形式、办法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创新,将深植于农村大地的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发扬光大,传承发展。由此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的新格局,为乡村振兴中农村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5以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为内涵。吸引农民愿参与、能参与和乐参与农村体育文化对保持村民的归属感、凝聚力,维系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维护社会秩序,实现代际传承等,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要以传统体育为立足点、农民健身活动为切入点、赛事活动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一条符合农村体育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立足点就是将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活动重点开展,如武术、中国跤、划龙舟、珍珠球、跳竹竿、抖空竹等;以农民健身活动为切入点就是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并极具健身效果的体育项目进行推广普及,如广场舞(健身操舞)、健身跑、健步走、山地自行车、健身气功、舞龙舞狮、斗羊赛马等;以赛事活动为着力点就是将“三民体育”项目中具有历史传统,地区特色、民众喜爱的项目做成赛事品牌,如全国性的中国跤联赛,地区性的山地自行车大赛、乡镇间的健身气功邀请赛等,同时将体现农耕文化、产业特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的项目做成赛事品牌,如农味农趣运动会、美丽乡村快骑行、快乐农家健身舞等。创新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以融健身性、娱乐性、表演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村体育活动吸引农民愿参与、能参与和乐参与,推动农村体育在“健身与赛事同步”中实现“健身与健康同行”。

3.6以科学健身指导为切入点。提高全体农民的体育素养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身体素养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健康农村建设的推进为农民身体素养的培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身体素养的培育首先是要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切实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健康水平,通过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将科学指导农民群众健身作为培育农民身体素养的切入点,符合现阶段农村体育发展实际和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认知和动机。在工作实施中,一是政府部门要把农民群众健身作为农村体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针对当地农民群众的需求制定健身指导方案,建立“乡镇体质监测站”“科学健身指导站”“运动健康促进站”等,让农民群众接受科学健身指导。二是积极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配齐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沉到乡镇进行“运动是良医”的理念传播,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带领农民群众融入全民健身热潮中,赋予全民健身真正的全民性意义。三是要大力开展农民体育知识科学普及活动,编撰符合农村实际及适应农民阅读水平的《一起来运动》系列丛书、《奥运300问》和《科学健身指南》等体育科普读物,传播体育理念,传授运动技能,介绍健身方法,从普及体育知识中提升农民身体素养。四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民科学健身服务平台,内容可依托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研究制定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农民运动处方和健身指南,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加便捷、精准和高效的健身指导,补齐全民健身的农村短板。

3.7以精准为再次发力点。巩固扩大农村体育扶贫成果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体育扶贫,是助推农村体育发展的硬核举措。尽管随着农村体育扶贫工程的推进,农村体育得到了整体发展,但体育资金、体育物资、体育赛事援助这些“硬扶贫”与体育知识宣传普及,农民体育意识与素养提升的“软扶贫”沿有待加强。对扶贫工作强调的“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6],是对农村体育扶贫工作的精准指示。在具体实施中,一是要注重精准施策,加快完善体育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可参照“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牵头建立“农村体育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农村体育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作用,加强国家对农村体育扶贫工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领。二是要注重精准管理,加强农村体育供给侧改革,施行按需、多样、分类的农村体育供给模式,避免供需分离、供非所需、供非所用的盲目供给,同时还要打破以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单一内容的公共服务供给,要根据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科学研判,有针对性地提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内容,确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先次序。三是要精准识别,准确识别农村体育扶持的目标对象。例如,可委托相关智库和科研机构从消费能力、参与水平、知识储备、文化传统等多维度对农民群众进行全面测量,甄别帮扶对象的体育需求程度。此外,还可通过村民自治举办“村民体育议事”,畅通农民体育需求表达渠道,鼓励并促进农民群众主动表达自身体育诉求,为农村体育精准扶贫提供决策依据。

4结语

乡村促进法范文6

一、坚定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理念

1.把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列入委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要求和部署,深入机关、医院,结合普法工作,大力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促进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及我县《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全民守法普法,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二、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服务大局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4.开展防控肺炎疫情专项法治宣传行动。组织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深入阐释有关防控疫情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以及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的有力举措;全面抓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深入宣传,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疫情防控重点法律的普及宣传。

5.围绕复工复产全力开展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宣传解读。加强以案释法,促进企业恢复生产,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疫情防控、保护职工劳动权益。

6.继续深入开晨“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决战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主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国家安全、防恐、消防、保密、宗教、质量、电信网络诈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7.加强宪法的宣传和贯彻实施。推动宪法进机关、进医院,让宪法宣传天天见、处处见,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和领导干部任前或新任宪法知识考试制度。组织开展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8.加强民法典等新颁布新修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认真做好2020年全省重点普及法律法规(民法典、社区矫正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三法三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将《城市管理条例》《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革命遗址保护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列入全县重点普及法规,下大力气抓好宣传。

三、推动全民守法,抓住关键少数重点群体精准普法

9.进一步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动全面落实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医疗卫生单位院务会学法制度,按业务领域分别明确应知应会法律目录,作为领导干部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基本依据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

四、坚持创新引领,深入推进法治文化法治医院建设

10.推进法治文化精品工程。组织开展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参加全国第四届“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暨第十七届法治动漫微视频优秀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以及第十四届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法治文艺演出活动,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11.强化法治医院建设。按照覆盖城乡、方便群众、功能多样的要求,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提质扩面建设。巩固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维护更新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宣传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完善法治主题公园。组织参加评选第二批“省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第八届“十大法治人物”暨第四届“十大法治事件”。

五、加强组织保障,推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

12.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县医疗机构要各司其职,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普法责任。按照2020年县卫健委“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强以案释法工作,采取网上观看或者现场旁听等形式,安排委机关相关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旁听庭审一次,落实全县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国际禁毒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各类法治宣传月、周、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继续组织参加“百万网民学法律”系列知识竞赛活动。

13.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总结。组织开展好“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工作。做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推荐、报送等准备工作。

乡村促进法范文7

(一)社会背景

价值多元化则意味着在物质和意识开放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追求事物的价值趋向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一批富裕的社会群体,该群体对子女的教育有特殊的需要,或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更优质的教育,或者是能够得到特别的照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上大学”不再是普通人的梦想,人们在怀揣着上大学的愿望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公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满足家长的这个需求方面能力欠缺。政府公共财力的不足导致许多公办学校在维持生存方面出现了资金链的中断。人才的自由流动政策和教师追求价值的多元化使得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纷纷涌入环境较好、待遇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再加上人性化、灵活性的办园政策,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阶层人士的需求。这些都促使人们在选择教育价值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于是,多元化的民办园应运而生。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也曾出现过文化、教育等社会独立结构。每个独立的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为了保障每个独立结构能够充分实现其价值,政府需要界定各个结构主体的职能,并创造条件促进各个主体实现其价值,以满足人民对价值的多元选择。“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明确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意味着我国想通过建立和谐社会来解决政府与资本、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教育与民众之间的矛盾集中在“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等方面。这一时期,关于“和谐社会”和“社会公平”的研究较多。2004-2014年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有131070篇,以“社会公平”为主题的期刊论文16671篇。民办幼儿教育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因而,成为“和谐社会”和“社会公平”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教育背景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民办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的指导思想。早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教育事业绝不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事业,兴办教育事业。”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次重申“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开始改革学前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地筹措学前教育经费,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作为政府、社会、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责任。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为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深化逐步波及到幼儿教育领域,体现在农村幼儿园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重心之一和幼儿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两方面。随着社会中产阶级的出现与增加,教育消费主体对教育需求日趋多元化,国有企业幼儿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堪重负转制成为民办幼儿园,社区幼儿园作为房地产业日益发展的产物逐渐成为城市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主流。同时,九五期间,我国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教育经费仅占教育经费总数的1.3%,这表明发展幼儿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于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这就意味着民办幼儿教育作为公办幼儿教育的补充,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为了进一步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社会力量办学提出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设立、组织与活动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我国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纲要》的颁布明确了政府在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的职责、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与目标。2010年我国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的颁布,把发展学前教育提上有计划的发展日程。在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下民办幼儿教育以一种蓬勃的态势迅速发展。据我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有民办幼儿园12.46万所,比上年增加9234万所;入园儿童865.62万人,比上年增加52.23万人;在园儿童1852.74万人,比上年增加158.54万人。研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2004-2014年以“学前教育发展”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有960篇。研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研究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民办幼儿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民办幼儿园概念和类型的研究

关于民办幼儿园概念和类型的研究不多,没有太多的争议。郭宗礼认为民办幼儿园是指由国家机构之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承办的、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和运行的幼儿园。罗英智根据民办园的办园主体、产权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将民办园分为5类:1)纯民办幼儿园,经费自筹,产权、经营权私有;2)单位、团体办幼儿园,经费自筹,产权私有,经营权归主办者或承包者;3)民办公助幼儿园,举办者为民间团体或公民个人举办,在教学、人事、招生等方面受到政府或主管教育部门扶助;4)国有民办幼儿园,所有权国有,经费自筹,经营权私有;5)股份制幼儿园,股东自筹经费,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幼儿园,股东一般不参与经营幼儿园,行政领导权归当地政府,业务指导权归教育部门。

(二)关于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民办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静等研究者认为,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民办幼儿教育在总体上呈现出阶梯形态;民办幼儿园由于经营分散、行业集中程度低、未形成规模经济和学习经济效应。有些研究者通过调研发现小规模民办园存在一村多园的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从而造成办学资源的分散与浪费,甚至园际之间展开恶性竞争的后果。在微观方面,民办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办园模式和民办园自身管理两个方面。吕桂珍在总结北京市民办园特色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列举了北京市民办园的发展模式,如集团发展模式、中外合作办园和办国际园模式,为地方省市民办园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在民办园自身管理方面,众多的研究者在对农村民办园和城市民办园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的一手资料,认为目前民办园在发展中主要存在诸如资金投入、办园设施、安全与卫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保育、收费和财务制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各抒己见,认为政府、社会和民办园在改变民办园生存状态方面应承担各自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做好宣传、立法、规划、督导、资助、咨询6个方面的工作。其次,社会成立小规模民办园的行业协会,规范小规模民办园的收费标准,制定行业认可的评估制度对民办园进行评估、验收。再次,民办园应改善办园环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儿童活动质量。

(三)关于民办幼儿教师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

研究者从生存状态和专业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民办教师的发展现状。首先,从生存状态来看,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由于社会地位不高,社会保障缺失,缺乏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工资待遇较低,因而,民办教师处于职业倦怠和焦虑严重的困境中,从而出现了民办教师流动性较高的现象。其次,从民办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研究者认为目前民办园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师准入制度,民办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比例较低;在年龄方面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学历以大专和中专为主;民办教师不能享有及时进行专业发展教育的权利。在改变现状的建议中,郭宗礼认为民办园可以采取包括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切实提高民办园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措施来改变民办教师的发展现状。这一建议较具有普遍性。

三、对民办幼儿教育研究的反思

(一)民办幼儿教育研究的特点

1.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路线多样

研究者除了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外,还采用了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搜集实践资料。从而,使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依据。在研究路线方面,有的研究者采用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先介绍相关的理论,再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阐述现有民办园生存的特点,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的研究者遵从纯理论的路线,通过分析国外发展教育的经验,启示我国政府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应发挥的职能;有的研究者遵从由点到面的路线,以一个城市或乡村的民办教师发展现状为突破口,进而从宏观方面提出国家在促进民办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尽的行政与法律职责。

2.研究内容集中,研究视角逐渐开阔

研究内容较多集中在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状态及改进策略方面。研究者最早将研究视角聚焦在农村、城乡民办园的教育状态方面,在提出改进建议时,也是较多地关注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近几年,有些研究者开始转变视角,从社会公平和教育公益性的角度研究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发展民办幼儿教育的意义,不仅研究民办园自身的发展状态,而且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同一区域公办园的发展经验,阐述民办园和民办教师在改进自身状态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有的研究者将视角转向国外,将外国政府、民众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的经验引进国内,提出促进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举措。

(二)民办幼儿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本土化的研究

首先,已往的研究大都遵循一个既定模式,即阐述现有问题,简单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很少有研究者能够从教育学、社会学角度挖掘改进民办幼儿教育现状措施的理论根源。其次,关于民办幼儿教育的历史性研究也较少,这样就使现有的研究缺乏历史经验的借鉴,从而成为断点式研究。第三,关于国外民办教育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国外政府在发展幼儿教育中承担责任的经验介绍上。这些经验仅仅是当时某国教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中国的教育、经济现状的可比性较低,其经验也就不具有可参考性。

2.比较性研究少,缺乏发展性研究

首先,目前的研究只是关注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很少有研究者从微观层面详细分析国外私立幼儿园的发展经验。仅有的几项研究也都是关于国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政策和国外实施补偿性教育的法律、文件的介绍,对于国外私立幼儿园和教师自身发展、私立与公立幼儿园的互助发展、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助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与中国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则更少。其次,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农村、城镇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方面,所提建议也仅仅是针对改变现状而采取的措施,没有预测未来民办园的发展趋势,没有分析这些措施的可持续发展性。

3.研究成果分布不均,研究政策导向性凸显

2004年以来以“民办教育”为主题的论文有1091篇,其中核心期刊387篇,博士论文36篇,硕士论文719篇;以“民办幼儿教育”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有39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7篇,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22篇。相比“民办教育”,“民办幼儿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而且多集中在2010年之后,2010年以后关于“民办幼儿教育”的期刊论文有21篇。这是因为,200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教育界掀起了关于民办教育研究的热潮。尽管在法律中也提到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毕竟不是重点,因而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过多兴趣。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这两个文件中,国家把学前教育独立出来进行详细的阐述,激起了研究者的较大兴趣。可见,国家政策指导文件是研究者研究内容的风向标,直接关系研究成果的数量变化,出现了学术研究的跟风现象。这一现象必将影响学术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创新,降低研究成果的质量。

四、未来民办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视野开阔,在比较中取长补短

首先,未来的研究者将更加关注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田野化研究。通过对某一地区、某一民办园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相似地区、同一水平民办园的发展特点,提升经验的理论水平,加以推广。挖掘问题的本质,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改进这一类民办园质量的措施,以提高研究的效度。其次,跨学科研究将逐步增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经济的支持。未来的研究者在研究教育学问题时,将寻求相应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支撑。第三,研究者还可能选取国内外两个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相当的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国外发展幼儿教育的经验创造性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独立性增强,注重研究的学术性

乡村促进法范文8

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202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申,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乡村产业、生态、组织与人才全面发展,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朴实民风、繁荣的乡村文化,既能解除村民的精神贫乏,又能建设乡村精神文明体系。将乡村振兴意识融入于乡村文化建设中,诠释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新内涵,使乡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的蓝图建设。

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受困扰的最大问题。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加速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纵然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获取了一定工作成果,但是在全面发展乡村文化方面依旧存在着某些问题。首先,乡村文化建设观念比较落后。农民从事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农村缺乏高层次的劳动能力的人才,致使农村地区对于建设乡村文化态度消极,既阻碍了农村地区生活品质的提升速度,又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有限,致使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质量提升速度缓慢。最后,乡村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在乡村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活动内容与形式均缺乏多元性。

2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使得广大农民对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需求愈发强烈。满足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有以下途径。

2.1 转变观念,鼓励专业人才回归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的人力资源作为有力的支撑。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乡村文化建设所需专业人才资源严重短缺。鼓励优秀人才回流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面向基层文化建设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开展以先进的乡村文化建设理念为主题的培训,将人才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建设乡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部门挖掘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创新农副产品终端销售模式;鼓励法律、医疗、教育与艺术等各界人才送服务下乡,加速发展乡村文教事业,加强乡村文化自信,继续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2.2 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乡村文化建设的振兴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各级行政部门需加大用于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帮扶力度,确定由上级政府逐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机制,以转变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状况。不断优化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与氛围,号召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投入的政策支持,进而营造多元化、创新性的投资与融资环境。二是,我国国土面积大,乡村覆盖率高,应依据不同的地域与产业乡村特色,拟定“一村一策”。结合乡村独特的产业,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与优化,推动城乡经济高速融合与迅速发展。充分挖掘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经济特色,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创新乡村文化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