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畜牧兽医站构建

促进乡村畜牧兽医站构建

一、临潭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主要措施

㈠抓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站容站貌

一是积极鼓励乡镇站创办技术服务实体、示范基地,增加活动空间。临潭县16个乡镇先后创办示范基地7个,建冷配技术推广站6个,经济实体12个,畜牧部门年投资20多万元,为乡镇站提供畜禽良种,配备冷配器械等;二是实施“解困改貌”工程,先后制订了加强乡镇站管理、精神文明建站的意见和通知,要求各站有办公、服务、生活住宿、科技推广等场所。在开展有偿服务上,连续三年消灭了亏损站,有部分站年收入30万元,纯收入超过5万元;三是各乡镇站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乡站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㈡抓目标考核,灵活掌握乡镇站工作

一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畜牧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分解任务,制定目标。近年来把乡镇站的任务目标分解成9大项、26个指标,每个指标都设有一定的数量质量标准,实行1000分制积分;二是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实行半年一考评、全年一总评,按积分的情况,进行排队,把考核、考评的结果,作为评选树优的依据,同时对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进行处罚或追究责任。㈣强化队伍素质教育一是大胆启用人才,采取吸收大中专毕业生与培养实用人才相结合的办法,让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畜牧兽医行列。临潭县先后接收大中专毕业生30多人,大专院校培训50多人;二是技术考核,持证上岗。通过考试考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增强其业务素质和岗位责任感。临潭县先后组织200多人,通过了示范养殖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员、检疫员、兽药员、饲料经营人员的专业持证上岗业务考试,全县从业员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三是创造条件,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广泛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协调劳动、人事、畜牧、乡镇政府等部门,积极解决乡镇站的“三定”问题,办理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险,同时还解决了部分人员的职称晋升、退休、住房、子女就业、升学等问题[2]。

二、临潭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取得的成就

通过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全县消灭了软、懒、散的瘫痪站,出现了人人为畜牧做贡献的局面,技术队伍面貌一新。全县16个乡镇站,站站有效益、有盈利,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全县基本达到了畜禽养殖规模化、畜禽品种优良化、技术推广普及化、畜牧执法程序化。全县规模养殖的比重达46.3%。近年来,畜禽存栏量及畜牧业产值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畜牧业蓬勃发展。

三、乡镇畜牧兽医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机构设置不完善,工作职责不清

近年来,畜牧兽医机构的改革不断进行,但缺乏创新思想,与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不协调。个别地方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权、物归属不清,县乡两级乃至整个机构没有形成拳头。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职责大而宽泛,有相当部分乡镇站人员既管行政,又兼业务。人员缺乏,分工不合理,造成畜牧执法与有偿服务、技术推广等自相矛盾,业绩考核也不能落到实处,不能激发干部职工的进取精神,造成农民对其信任度低。

㈡经费不足,缺乏平衡发展规划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的力量逐渐弱化,畜牧兽医管理内容也发生重大转变。对于一些基础条件良好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层领导因势利导,会加大资产投入,加强建设,使畜牧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由于利益的驱动,从而相互渗透,许多地方已走出了一条“公司+畜牧+农户”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多种原因,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缺乏连续规划建设和维护,经济条件差、吸引力不大、战斗力不强,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很难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加之部分站领导意识差,使建设不能得到基层政府的支持,缺乏建设经费,无法很好地履行政府畜牧兽医管理职能。㈢设备落后,技术推广难以进行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设备相对缺乏,如常规的化验设备、检验设备、冷藏设备、诊断设备等严重不足,使得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进行。

四、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对策

健全机构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关键。各地要妥善处理好乡镇畜牧兽医站与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关系。建立起各机关机构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确保政令统一,防止职能交叉和管理缺位。各地要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能,确立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国家在基层的动物防疫和畜牧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3]。各级主管部门要支持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发展,制定鼓励支持乡镇畜牧兽医站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乡镇畜牧兽医站是法人单位,要解除乡镇畜牧兽医站发展的限制,创造乡镇畜牧兽医站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要改变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普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状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成为专业化、标准化基层服务组织。

作者:俞文博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