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策略范例

文化营销策略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1

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开发校园文化创意品牌运营项目相关情况,探讨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要采取“线上线下”电商营销和C2B客户服务模式;开创文化产品设计理念;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政策法规,以对文化创意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一、引言

创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创意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更是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校园创新与创意产品的发展承载着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对于时尚、前卫、活跃的大学生们,校园创意文化产业的挖掘塑造与创新推广,有利于同学们在文化产品中感受到强大的校园文化魅力,这不仅对增强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影响力有着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更是为广大学子感恩感怀母校,心系母校提供一种途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依据数据显示,2014年的GDP总量约为65.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将近7.4%,以平均汇率估计,2014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1460,GDP约10.3557万亿美元,虽然总值在不断生长,但是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依然较别的国家落后,开发文化产品类人员匮乏,没有太多的创新创意,太多的模仿使得中国的创新思维一直没有涌现出来。

2、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

就现在而言,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长期以来,融资机构没有合理的融资机会给予企业,渠道十分不顺畅,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新创意企业发展的问题。并且顺应文化工业发展水平的融资工具还非常短缺,政策扶持力度不强,许多中小型企业无法继续开办;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在于创新性,其中包括本身具有创意天赋的人才,也包括将创意产品商业化带向市场的人。因此如果缺乏原创性,我们将在分工中一直处于模仿和代工等低水平制造环节,所以能够有一个创新型的思想队伍无疑是开创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宝典;[1]再次,中国一直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化创意品牌,许多企业都是中小型,没有品牌影响力,因此开创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是重中之重。

三、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

文化创意产品行业,是以我们很熟悉的个性产品定制产业为主,当今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们不满足于现成商品,因此文化创意产品非常适合校园这个文化市场,另外在高校中,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一直是个空白,很少有比较全面的文化创意市场,所以开拓和推广校园创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平台。

2、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

产品品牌化效益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没有比较出众的品牌,虽然是设计人员设计,但大多数较为普通没有特别大的创新性,销售商仅仅满足于初级生产,忽视了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创新,致使校园文化产品不能走企业化和品牌化的道路,而且在私人订制专属产品上没有太多明确的标准判定,许多顾客以个人的喜好去评价,没有良好的公正性。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利用效率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创意品的消售方式很单一,大多数只有线下销售,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在实体店中进行消费购买。大多数的制造者和经销商固守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没有开发新型的电子商务渠道,低效率的线下购买无法提升订单数量。

四、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

1、“线上线下”电商营销策略

“线上线下O2O”销售模式。线下以传统方式销售文化创意产品,在各大高校招收分发传单,提高知名度,并且将在校园固定区域成立画室和手绘创意基地,将大量喜爱创作的朋友们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创造出更非凡的创意品,在后期可以将一些优秀功底的朋友纳入团队;线上方面将开设一定的公众平台和淘宝店铺以更方便更多客户购买了解到品牌,并且在一些门户网站积极发表刊登文化创意产品的新闻,提高品牌知名度。

2、C2B客户服务模式

C2B模式更加注重于用户资源的转化,强化文化品牌概念以获得消费者认可,使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品牌印象。私人订制创意品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打造专属的定制产品,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专属性和独一无二。

3、开创文化产品设计理念

校园文化的产品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对社会前沿信息有着超常敏锐力,校园文化产品能够较好的指导师生更进一步了解和促进学校发展,而在目前,我国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仍处在初级成长阶段,但是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因此校园创意品有助于沉淀历史、保留校园青春风采回忆。高校作为滋养文化的重地,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宣传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域文化。我们将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文化产品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其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2]

4、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创新产业生长的核心焦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应当努力调整人才教育结构,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打造一份属于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发更多创意人才创造出更好的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

5、完善政策法规,以对文化创意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支持作用。[3]

五、开发校园文化创意品牌运营项目——“优趣文化创意坊”运营模式

1、项目简介

该项目主要是以校园风景、风采、青春记忆为主题,开发出一系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紧密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潮流,将渠道扩展至线上结合线下营销,打造属于高校的“优趣”品牌,理念价值在于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宣传及校园美景的传播,而更为珍贵的意义在于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深切留念。

2、商业模式——“线上线下O2O”营销方式

项目将产品发到网上或者在线下摆卖,顾客可以通过宣传了解直接从线下进行购买;也可以在网上选购已经设计好的物品,或是提出自己的喜好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将为其私人订制,并由配送人员进行物流配送,完成线上线下O2O电商结合模式。

3、特色服务——“私人定制”打造品牌

项目设计人员将为大家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私人定制业务,根据顾客的喜好打造专属的定制产品使整个交易过程充满惊喜与趣味,并致力于打造属于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加深顾客心中的品牌印象。

4、整体营销策划方案

项目发展拓展的整体营销规划为“O2O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上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贴吧作为宣传推广,并将网站与淘宝店铺作为平台主营的业务销售,线下主要以轰炸式宣传单和节假日促销产品为主,后期不断招收和线下设点推广宣传。

作者:杨丽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承彬.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发展现状[J].经济问题,2011(12).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2

在企业不断经营发展中,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讲究的是一种策略。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民族文化特色会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和物质相适应产生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或者组织,是各个民族或是国家由于历史因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所形成的各自独有的特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不仅仅是包括在语言交流方面,还有宗教信仰、美学、各民族风俗习惯和信念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热烈、庄严,但是法国人认为红色是危险的象征,是警告;龙是中国的意义,代表尊贵,是王者的象征,而在西方文明中,龙是恶魔的象征;这些差异都体现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特征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努力争取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得企业得到长久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应该把产品营销策略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产品策略文化塑造方面更为注重,赋予产品策略一定的文化价值,追求产品文化价值的实现。市场是企业营销策略开始的地方,也是营销策略工作的终点。企业应该以市场为中心,依据对市场的研究和调查,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并改变原有的营销策略和经营方式。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做出是依据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然而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只有主动积极地研究所处的环境,及时采取适当的决策,才能采用最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企业以往获得的消费者的需求量和购买力等的信息,有计划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安排管理。企业经常采用的营销策略是4Ps营销策略、4Cs营销策略、4Rs营销策略以及4Vs营销策略。

1.4Ps营销策略

营销组合理论是在1953年尼尔•博登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讲中提出的,这一理论提出后,4Ps营销策略随之出现。4Ps营销策略理论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理论界被广为接受,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在他的《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将营销过程各要素概括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类,就是著名的4Ps。4Ps营销策略理论构建了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的框架,4Ps理论是分析的单个企业,认为影响企业营销结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比如国家政治、法律法规、经济水平、种族文化特征等环境因素;另一种是企业可控因素,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控制,比如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等因素。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的实质就是利用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因素来适应企业面临的外部不可控制的过程,即通过事前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的计划和选择,针对变化的外部因素积极做出反应,采取动态的策略,从而促成产品交易的完成和实现企业的目标。

2.4Cs营销策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方面对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使得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变短,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工艺水平更加现代化。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行为变得更加感性化和个性化,市场中产品的供给状态由短缺逐渐转向饱和,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营销策略的主导权由企业转向消费者,这就需要企业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选择最佳的营销策略。4Cs理论就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明提出,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水平(ConsumerNeedsandWants)、消费者的成本及费用(Cost)、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4Cs营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在产品生产之前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生产计划和措施;二是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之前要先了解消费者为满足欲望愿意支付的成本和费用,并考虑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确定符合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价格策略;三是在考虑消费者购买产品便利性基础上,合理建立产品销售渠道;四是企业要加强与顾客的交流沟通,从各种促销方式中寻找到顾客更愿意接受的促销方式,积极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增加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情愿系数。在4Cs营销策略中,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同4Ps营销策略相比,更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3.4Rs营销策略

在营销理论发展过程中,营销策略先是关注产业营销,之后是偏重于服务营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偏重于关系营销。关系营销就是指在营销过程中,要注重维持和巩固消费者和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只有这样,营销中各方面目标才能全面实现。美国学者根据关系营销理论提出了4Rs营销策略理论,主要阐述了四方面的全新营销要素,分别是关联度(Relevancy)、反应速度(Re-spond)、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在多变的市场中,消费者流动具有动态性。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是变化的,消费者会寻求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产品。建立并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这就体现了4Rs中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手段,企业必须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企业目标建立前提条件。4Rs中的回报要素是营销策略的源泉,任何产品交易与合作关系对经营参与方都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合理的回报是营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销策略的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水平,注重企业在产品营销策略中的回报。与4Cs营销策略相比,4Rs营销策略是以竞争为导向,体现并落实与经营参与各方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4.4Vs营销策略

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4Vs营销策略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4Vs营销策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的出发点,主要涉及的策略有差异化策略、功能化策略、附加值策略和共鸣策略。差异化策略指的是企业开发设计不同特色的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周到的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功能化策略是要求企业提供不同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需求不同的消费者;附加值策略是结合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增加符合消费者欲望、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共鸣策略是指采取符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营销策略,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4Vs营销策略补充了4Cs策略中差异化的问题,同时兼顾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和经营参与各方的利益。每种营销策略都是对前一种策略进行补充和完善,都有在营销理论上的创新点。各种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企业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消费者群体的特点,适当选择营销策略。

三、企业营销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虽然传统的营销也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是其本质并不能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产生共鸣。在结合各民族、各区域的特点基础上,现代的营销对消费者的满意度尤为关注,现代营销中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念更好地满足具有不同特点的消费需求。一方面,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融入了地区特色。美国市场是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很多亚洲企业都很难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海尔公司采取了良好的营销策略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海尔采用当地化策略,结合美国消费者特征,开发了许多针对美国市场的产品,比如出口美国的“大统帅”BCD-275海尔冰箱,就是根据当地美国居民对冰箱外观、制冷能力、使用习惯等区域性特征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制造。结合各种促销手段和实用手段引起媒体关注,使媒体为产品做了免费的宣传。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进行定位之后,根据区域化差异,在对产品进行推广营销过程中,会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的敏感程度进行定价和促销。将文化观念融入到企业推广促销的全过程中,可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入手。从微观层面,企业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改变营销的外部条件。对于一些落后地区的独特文化,营销过程中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这些地方的发展,提高知名度,最终会改善企业营销的外部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营销中加入的文化观念会影响企业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四、结语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3

关键词: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形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传播手段差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被推崇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此,旅游景区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是在缺陷和雷同中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差异化营销策略的角度出发对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客观地对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现状以及营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长远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营销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而言,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主要采用的是以媒体营销为主,体验式营销为辅的组合式营销策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知名度较低,形象感应不鲜明

1、知名度较低。从营销对客源来源地域及其数量的影响来看,30%的游客来自黔南地区,贵阳游客占11%,黔东南游客占9%,省内其他地区占28%。来自省外的游客占11%,“贵广高铁”的开通为两广游客的出游带来了诸多便利,因而两广游客也相对较多;省外其余地区游客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山东、浙江等,数量不多,共占总人数的11%。2、旅游形象不鲜明。从营销导致的游客感知度来看,34%的游客表示,来该景区之前从未听说过任何有关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旅游资讯,对其完全不了解。53%的游客表示对其一般了解,且这些游客所了解到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从都匀当地居住的亲友那里所得到的。比较了解的游客仅占12%,非常了解的只有1%。从网络论坛、旅游官网、媒体广告等其他渠道得到旅游资讯的游客所占比例也甚少。

(二)产品感应弱化

从景区的体验性产品来看,除了店内品茶活动外,也开展采茶体验活动项目和亲子游戏活动,但以都匀毛尖茶文化为出发点设计的体验性活动相对来说基本没有。从景区旅游商品现状来看,都匀毛尖位列中国十大名茶行列,曾在百年前的巴拿马世博会上荣获金奖。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依据百年前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的中国展馆仿建,具有强烈的历史代表性。但是,作为代表都匀茶文化的主题展示平台,园内所开设的商铺名称虽然以都匀毛尖茶文化命名,但店内除了销售包含都匀毛尖茶在内的茶叶外,经营的多是盐酸菜、台湾零食等与都匀毛尖茶文化没有丝毫关联的商品。

(三)服务感应差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方面,景区查询系统、商铺预定系统仍属于空白区域。在以人为基础的服务方面,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不平衡。景区只配备了为数不多的讲解员,且有的讲解员自身综合素质也较为缺乏;景区配备的安保人员也只强调保证景区设施设备安全,游客有疑惑、有困难时出现无处求援、无人帮助的情况,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博览园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总体来说,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以景区为中心提供的服务不健全,质量差。不能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二、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差异化营销对策

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可以在已有的传播手段差异化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形象、产品、服务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差异化营销。

(一)凸显主题形象

从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硬件设施来看,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是仿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馆建筑群”建造而成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其视觉形象已经有足够的冲击力。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要实现社会形象的差异化就必须在市场上树立一个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而“百年世博都匀毛尖”正是其应该持续不断向市场宣传的主题形象,宣传用语可用“梦回百年•博览毛尖”。

(二)产品特色化

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对外宣传的是集旅游参观、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游客对都匀茶文化博览园的最初认识是始于它的宣传者,最终通过亲身体验后才得到结论并对其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价。因此,产品差异化对于促进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应根据自己对市场做出的承诺,围绕“百年世博都匀毛尖”的主题,设计出具有复古特点的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体验性产品和旅游商品。另外,可根据民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利用都匀中国茶文化研发、生产和销售茶餐、茶食、茶工艺品、美容保健品,让游客欣赏具有民国风味的黔南歌舞戏曲,体验民国时期的黔南民间风俗,从而展现与众不同的康体养生产品。

(三)服务具体化

1、服务供需平衡。景区应当健全导游讲解体系,配备素质良好、道德达标的导游讲解人员;完善医疗服务,配备具有执医资格的合格医务人员;保证环境清洁,合理安排环卫人员,实行片区包干制;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开通市区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运输,合理规划路线;布局金融网点,保障游客金融需求。2、服务数据化、流程化。景区服务不能仍旧停留于传统的服务模式上,信息化服务作为现代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重点部分应贯穿于景区旅游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游前、游时、游后。建立游客服务需求模型,创建数据库,以量化方法分析并提供游客服务需求,补足服务缺陷。制定严格简约的服务流程,以企业化的方式管理服务人员,保证服务质量。3、服务“标准”动态化。服务作为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形式,而是一种动态的价值体现。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景区的形象与产品价值。景区应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以衡量服务人员的绩效、服务质量。但是景区游客的服务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服务价值需求瞬息万变,景区的“标准”也应动态化,随时将服务标准超前或等同于游客合理需求,景区才得以长期发展。

(四)提升传播水平

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的宣传手段过于单一,宣传力度弱,最终导致其知名度较低。在营销过程中应当大力提高景区的社会知名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增加网络营销。现如今网络营销发展如火如荼,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呈几何倍数的速度增长,与旅游业的结合也日趋成熟。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在营销上可结合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宣传营销。再者,与具有知名度的网站合作,如:携程网、途牛网、去哪儿网。2、扩大事件营销。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2016年9月3日举办了一场以“牵手茶人•拥抱世界”为主题的世界茶人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影响范围并不广大,宣传媒体也仅仅只是都匀市电视台,传播范围受到限制。在以后的世界茶人会的举办中应当增强大会的传播力度,邀请省内外知名媒体,网络媒体进行宣传。3、增强影视营销。影视营销具有受众广、时效长等优势。虽然影视营销投资较大,但是宣传效果较明显。可利用博览园临近新建的云雾街影视基地进行场景植入,亦可直接拍摄广告宣传片宣传打造。

三、结语

都匀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潜在市场价值。但由于其营销方式过于单一、大众化,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投入与收益比例差距较大,这也是目前国内旅游景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较于目前国内旅游景区营销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差异化角度切入,最终提出从形象、产品、服务、传播上进行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与目前国内对旅游景区营销的研究相比,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综合分析法等,通过一定数据佐证,所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与相应的营销策略是客观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问卷调查面过于狭窄,所得数据较少,存在片面性。在都匀茶文化的发掘开发上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差异化营销策略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往后的研究当中,建议加深茶文化的发掘,增广调查面,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尽量达到全面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琳.都匀斗篷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初探[J].城市旅游规划,2014.10(下).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境电商;网络营销;营销策略

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为更多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交易中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本文主要研究了跨境电商企业在存在文化差异的环境中,进行市场营销时应当采取的营销策略,以期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更好地进行网络营销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一、文化差异对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地区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法律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地区以及国家,文化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简单地说,语言文字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的一种,同时也对网络营销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文化差异对网络营销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差异是每个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三个重要影响。

1.文化差异对用户需求的影响

进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并不是简单地在网站上以及跨境电商平台上将自有产品出去。在进行网络营销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对用户需求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用户需求是不同的,同时每个国家的消费水平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高档商品的市场将难以打开。因此,在进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同时,应当对用户进行分类,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商品。同时,在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同时,如何将中文商品准确地翻译成其他语言并符合当地的用语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避免因为翻译问题,损害自身商品的形象。

2.文化差异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不相同的,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消费心理也是不一样的。相比而言,美国人更习惯于提前消费、信用消费的习惯也已经养成。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营销也应当考虑到在线支付的相关问题,提供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支付方式,支持信用卡支付。在进行网络营销的时候,应当根据当地人们的消费习惯,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灵活采取现金折扣或者买一送一的方式进行促销。尤其是对于一些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比较大的产品,更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促销活动。国外的购物狂欢节主要集中在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与国内的春节、双十一并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当迎合国外的消费习惯,在当地的购物节假日进行促销。

3.文化差异对消费喜好的影响

文化对消费者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喜好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的颜色、符号、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蕴含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一种商品在国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国外的消费者却可能并不感兴趣。例如,中国人认为龙象征着权力、地位、吉祥,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龙代表着黑暗、凶恶、残忍。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以及包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目当中的形象。此外一些计量单位差异也是在进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中应当格外注意的。

二、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在国外市场上能够做大做强,需要深入考虑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略,尽量规避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扩大对外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1.清晰定位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营销

在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现状下,有些跨境电商企业在缺乏有效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首先,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是开展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充分地意识到存在文化差异,需要我们规避文化差异的风险,而并非是放弃自身的文化自信。兰亭集势上的自主品牌婚纱能够在国外打开销路,就是因为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不少国外消费者对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也十分喜爱,也是我们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一个方向。在进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要关注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上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消费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定位产品的消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例如,针对个人的高档消费品应当在一些专业的财经新闻网站上进行曝光,经常浏览专业财经网站的人们消费水平一般比较高,借助这类渠道可以让产品宣传直达目标人群。

2.打造自主品牌,提升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想要做好跨境电商网络营销需要持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数量更多,商品同质化严重,商品的价格更加透明,因此,在网络营销中更要注重商品的品牌建设,不断夯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追求低价的同时也要追求更高的品质,小米、华为等民族品牌,在国外打开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靠得就是核心竞争力。在某些商品的制造和包装上,国外消费者对环境保护要求比较高的,跨境电商企业要在网络营销中加强对品牌价值观的宣传,增加商品的精神附加值。

3.加强本土化运营,提升平台用户体验

在进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时,应当加强本土化运用,全面提升平台用户体验。首先在产品投放上应当选择本地更受欢迎的平台,例如产品销售到美国,可以考虑在亚马逊上进行运营,同时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应当选择本土用户群体比较多的平台,例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以及其他视频平台。应当善于运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利用好Google、雅虎等网络搜索引擎开展网络营销,通过电子邮件广告、博客宣传、网站推广等方式,提升网络营销的效率。此外,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撰写网络软文也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借助最新的社会热点,寻找与商品的关联度,借势提升商品的知名度。为了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在本土平台的运营上,由于存在时差和语言差异等因素,可以在当地雇佣一些本地的客服人员,更好地解答顾客的在线咨询。产品的图片和文字是网络营销的第一关键要素,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当注重营销的细节,尤其要注意各种计量单位的转换,避免交易纠纷。此外,在跨境电商的网络营销中应当提升法律意识,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对商标权、专利权的重视程度,不侵犯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时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4.注重产品特色开发,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网络营销不仅要进行网络宣传,促进商品交易,还要在网络营销中思考如何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交易成本,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为个性化产品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也缩短了商品运输的时间,为跨境电商交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跨境电商的网络营销中应当加强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在进行网络宣传的同时,注重产品特色的开发,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应当努力为顾客提供商品定制服务,借助3D打印、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为顾客生产个性化的商品。同时,根据顾客的意愿,实现商品的个性化定制能够抵御文化差异带来的商业风险,打通新的商业模式。

三、结语

传统的国际市场营销和跨境电商网络营销面临着同样的文化差异问题,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差异在为跨境电商营销带来一定风险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在跨境电商网络营销中,我们要正视各种文化差异,用好网络营销工具,积极开展本土化运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嵇清漪.文化差异下的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21):192.

[2]李映曦,王美丽.基于创业的高校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4):100,102.

[3]赵寅莅.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8):68-69.

[4]吴言子.保税区下HG电子商务公53F8跨境电商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丁鼎.G贸易公司跨境进口电商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6]徐璐明.飞牛网跨境平台(飞牛环球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5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实践方法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各国之间的合作往来愈加频繁。基于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趋势潮流,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英语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包括对英语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地理、传统风俗及风土人情等文化方面的学习。一般而言,在大一及大二阶段,高校全体大学生接受的是基础必修英语课程,该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广泛性及基础性的特点;在大三及大四阶段,大学生会接受以本专业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伴随着专业的不同而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校英语教育不仅涉及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涉及人文地理等文化知识的学习,综合型高校英语教育培养专业化、综合型人才,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更多地传播中国文化,促使中国文化走上国际的舞台。本文主要基于文化意识的定义及内涵,重点阐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针对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缺失,提出相关培养策略与实践方法。

一、文化意识教育的定义及特征

高校英语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高校英语教育中包括语言教育及文化意识教育。语言教育主要是指对英语语法、词汇、阅读理解、英文写作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文化意识教育主要是指人类各群体对自身群体的认知,包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地理、传统风俗及风土人情等文化方面的学习。文化意识教育主要有三个特征:跨文化性。文化意识教育不仅仅是跨区域或者跨国所带来的,更多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不同,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不同。多元文化性。全球由众多国家组成,我国更是由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以谦虚、礼貌为传统美德,而历史悠久的欧洲则注重荣誉与信仰等。因此,综观全世界各国乃至各地区,全世界拥有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及风土人情等,构成了文化意识的多元文化性。交际性。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了解与掌握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及风土人情,可以方便人与人之间跨国、跨区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社会文化往来、经济贸易往来,从而构成了文化意识的交际性特点。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其一,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跨国型文化的理解与学习,促使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教育不仅需要从英语词汇、语法、英文写作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育出发,还需要加深大学生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意识的理解与学习。所有的语言都是经过历史和岁月的洗礼、融合发展而来的,与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英语而言,也分为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习惯用语、口语用语都有不同,甚至某些词汇的意思也是不同的。因此,加深大学生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意识的理解与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加深对跨国文化、异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可以减少大学生对英语理解与学习的偏差,从而促使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从文化意识的多维视角及多元性教育出发,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综合型、专业型人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的写照,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积累发展而成,是该国家或民族人民生活状态、价值观及人生观的真实反映。加深大学生对跨国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的理解与学习,不仅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视角,更能从文化意识的多维视角及多元性角度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便于培养综合型及专业型人才。最后,加深跨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跨国之间的社会文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趋势潮流下,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跨国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以及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意识教育,可以发挥高校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及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训练的优势,在掌握对方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不仅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文化交流效果,还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中国文化与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打下基础。

三、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与实践方法

其一,正确认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仅注重对英语国家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学习,还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中国的考试教育制度注定了侧重于对英语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英语国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等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学习。正确认识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注重对英语国家生活方式、价值观、风土人情等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学习,同时更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其二,提高高校英语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拓展高校英语老师的跨国文化视野,实现更好的文化意识教学效果。首先,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仍居主导地位,高校学生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为了让英语教学效率更高,应当改变英语教学的角色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英语老师应基于学生的专业特色及需求,结合学生的薄弱点,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因地制宜地展开侧重于专业性英语的教育;其次,高校英语老师也需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的脚步。最后,通过英语视频教学、聘请外教或者与留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大学生与国外友人的沟通与交流,创造多种文化意识教育与学习机会。学习外国语言时,深处外国语言环境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大学生,为大学生创造语言环境。鼓励高校大学生进入英语社团,开展各类英语课外竞赛、口语比赛等活动,提高高校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增加与留学生互动、外国留学交换生的学习机会。大学里的外国留学生通常来自各个国家,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及价值观。通过社团活动与国外交换留学的机会,定期开展高校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互动的交流活动,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趋势潮流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跨国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加快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以便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正确认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仅注重对英语国家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学习,还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一方面,提高高校英语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拓展高校英语老师的跨国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增加英语视频教学、聘请外教或者与留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英语语言环境氛围,从而深化高校大学生对英语文化意识的理解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隆涛:《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

[2]张玲:《试论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

[3]周朋英:《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措施》,《校园英语》2015年第2期。

[4]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外国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6

关键词:连接主义;茶文化;英语教学;新思维

1连接主义下的高校英语教学

“连接主义”作为新时代提出的新型学习心理理论,其强大的思维脉络和习惯培养,对现今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既有创新型的补充作用,也有心理良性循环的示范作用。

1.1连接主义概论

连接主义是现代才出现并逐渐形成体系的学习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在做动物心理行为实验研究时,通过动物训练时对其天生本能和后天习惯这两大类的探究分析得出来的理论。连接主义是新时达的新型学习理论,它以思维养成视角,利用人脑思维及习惯法则,让人们对知识的学习接纳事半功倍。学者认为,在人的学习情境感觉培养及动作冲动之间的连接,即人对某种环境事物或感觉激发后的直接行为反应,这种直接连接是最基础的心理行为,也是学习新事物的基本。连接主义经过发展探究后,形成了自己的连接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其理论在高校学科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效用。连接主义是科学的、系统的,它不仅使学习思考习惯使然,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更对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力、右脑发育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现状

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主要是针对茶文化下各个元素的英语体现,它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实用性。茶文化作为连接中外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对其茶元素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然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的历史地域性使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茶地域性方言语言的研究理解不透彻导致茶语言的英语教学不准确;茶文化的核心茶道以及茶精神下的茶德,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深入贯彻,仅仅是对其释义停留在表面,造成了茶文化英语教学浅显的问题。浅显教学虽然易懂,但无法深入茶文化的灵魂,导致茶文化的实用性大大缩水。总而言之,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现状因其体系的不完善及教学思维的固化,无法发挥茶文化英语的真正效用。

1.3茶文化英语教学与连接主义

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普通英语教学,其更注重教学的国际化、实用性和创新性。因此,以往的听说读写固化教学体制无法满足当下高校茶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用途。基于此,高校引入连接主义,用西方思维来扩展中国传统茶文化教学模式。而连接主义作为才提出不久的现代新型学习理论,其应用还不够普及,人们对此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受固化学习思维的影响,人们对连接主义大多抱有不确信的态度。而茶文化作为在中国普及度最广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连接主义的成功引入可使得茶文化英语教学与其互相促进。连接主义促进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进步;反之,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推动了连接主义在国内的普及发展,提高其社会应用价值。

2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分析

2.1茶词汇英语教学误区

茶词汇英语教学是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其一,茶词汇的中文表意因地域性口音的原因,音译过来就大有不同;而受地域性人民性格、语气的影响,茶词汇翻译成普通话后其情感色彩可能有变甚至有误;其二,茶词汇的古今表意不同。茶文化作为存在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在白话文普及之前的漫长封建王朝时期,茶词汇的文言文表意繁杂、用语颇多。对于古文茶词汇,英语教学的直接翻译便起不了作用;其三,茶作为特殊性饮食文化,它有其特殊的自有语言体系和词义表达,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茶词汇,让英语教学陷入了瓶颈。这种情况导致了大多英语教学对茶词汇的教授方法进入误区:教师大多找茶词汇意思表达相同的近义词,或一句话来用英语作词汇表达。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懂,但学生的理解不一,容易陷入茶词汇的理解误区。相近不代表准确,茶英语教学只有严谨才能发展。

2.2茶精神英语教学浅显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德精神是茶文化的高度体现,茶艺精神是茶文化的艺术表达。这三种茶精神在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中,成了浅显的“理论”。教授者因其自身专业性限制的原因,本身对茶精神的理解就不深入,教学生也只能教表面,而无法深入茶文化的灵魂。对茶精神仅仅是几个词语、几句话和几个千篇一律的案例来表现,不仅是对茶文化教学的懈怠,还使茶文化教学的功能性大大削减。茶文化作为连接中外交流的特殊文化,其思想深度和高尚品质等文化特点是体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然而教学的浅显导致了茶英语无法正确应用于国际舞台。谈茶道就是一句道家思想,谈茶艺就是晾晒研磨,谈茶德就是品德,没有其他更加深入的扩展,无法体现茶文化的价值。由此可见,连接主义学习心理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应用至关重要。

2.3茶科学英语教学缺失

和连接主义心理学一样,茶植物学、茶化学、茶检测学等茶科学,都是近现代随着科技研究的发展而出现的。茶科学是茶文化的新元素,也是具有物质实用性的学科。现代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对茶科学教学十分缺失。由于茶文化词汇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教学的难度极大,而茶科学作为严谨科学研究,其词汇表达更加复杂。并且茶科学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英语教师对其无法理解,因而无法对学生正确教学。种种困难导致了茶科学英语教学的缺失。科教兴国、科技强国,茶科学是我国的重点发展对象,因而茶科学英语教学的缺失限制了我国对外国茶技术科学的学习。

3连接主义视角下的教学策略

3.1茶英语教学心理干预

茶英语教学心理干预分为两类,教师心理干预和学生心理干预。对于教师而言,要利用连接主义的“连接心理干预”对其进行茶文化体系脉络输送,并对其教授体系进行干预引导。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动者,要让他们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教学模式及目的。改变其理论考试为主的固化思维,腔调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让教师将实用性及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社会意义摆在首位。教师对所教知识的重视和思维转换才能促进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看法。学生心理干预即让学生对茶文化英语有知行合一的固定思维模式。让其在心理上认同、连接、构建茶文化英语教学脉络,潜意识将茶英语结合在生活中。

3.2构建意识流联想体系

“连接”即连接事物之间的发展,构建脑内思维意识流联想体系,能够促进茶英语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学生在脑内进行习惯养成连接思维模式,看到茶词汇立马能想出所对应的英文释义,接着能想出这个茶词汇所表达的表面意义、时代意义,这个词汇隶属于哪个茶元素,这个茶元素又包含着哪些案例等等。意识流联想体系的构建是连接主义学习心理的核心,经过先天的趋势(茶文化背景)及后天的练习培养(意识流联想练习),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体系,在学习茶文化英语学习中不仅深入,并且事半功倍。

3.3连接主义学习三定律

连接主义在高校茶英语学习中的熟练运用,离不开对连接主义自身的学习。高校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学习中建立专门的连接主义练习学习,利用连接主义三定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连接主义三定律即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首先,加强对思维的强化训练。学校灌输最多的是高压背诵式的学习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固化学生思维,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练习去思考、去联想,才能体会到连接主义的精髓,并运用在茶文化教学中;其次,提高学习的效果率。学习不能以时间长度跨度为衡量标准,而要以学习最后所得的效果见高低;最后,便是连接主义学习的准备律。现如今,高校英语教学浅显的最大原因就是教师对其所教授知识的背景了解不多,学生在课前对所学文化的脉络也不清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须途径。

4结论

基于现代连接主义心理学理论,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从内容可以从横向和纵上获得更高层次的进步发展。从英语教学心理干预、构建意识流联想体系及连接主义三定律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推动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婕,何高大.连接主义视域下跨文化语言习得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73-176.

[2]邓恋玫.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2017(4):331-332.

[3]周龙英.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茶叶,2016(12):221-222.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英语课堂;策略

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均对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视。我国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化意识,为他们今后具有“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1]。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仍旧缺失严重,且改善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致力探索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旨在期望小学生在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过程中,不忘祖国文化之本,勇于担当传承传统文化之重任。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当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上,不论是使用的教材,还是课堂中师生的表现,都流露出一股浓浓的“西方味”。比如,对于圣诞节和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师生们热衷于怪诞新奇的装扮。学生多数在英语课堂中,只能学到零星的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更有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概不知。

(一)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英语教材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最直接的工具和重要资源。中西方文化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平衡突出体现在英语教材上。目前大多数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过度重视西方文化,却鲜少涉及中国文化。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致使教师忽视其重要性,小学生也对其日渐淡忘。

(二)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通过进行以“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表达”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及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存在较严重的缺失,与之相关的表达更是欠缺。这是因为在过去的课堂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便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学习的机会。大多小学英语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对待文化方面而言,学生则更多接触的是英美国等西方文化内容,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几乎未曾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普遍重视分数,只在提高成绩和升学率上,根本无暇顾及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方面的融入学习。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同深深扎根的千年大树,树上蕴藏着无限的知识瑰宝,耐人寻味。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通用语言,已成为我国小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诚然,在如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学生学习西方各国的文化知识固然必要,但守好祖国的文化之根也尤为重要,接纳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不容忽视。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无疑是让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获得更加丰富、肥沃的养料。在中西合璧之下,若莘莘学子能细细地探寻与品味其间奥秘,方可采撷累累硕果,增进中西文化之间交流,为更好地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有益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中西文化,立足于跨文化视野,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坚实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使学生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行思考和深刻理解,同时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锻炼其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育新时代新发展的学生

如今,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新时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精神文明建设,挖掘出符合新时代新发展的优秀文化,并传递给新生一代,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更有助于培育出新时代新发展的学生。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意识

教师是文化传承和发展最直接的传播者,承担着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首先,教师是学生培养文化意识的引路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观点,加强自身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从实用工具的角度把英语教给学生,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当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特别强调了学习者是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2]。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要着眼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开拓思维。其次,教师在熟知西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做到与时俱进,结合西方文化之所长,教授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的知识。最后,教师在夯实自身文化基础上,还可以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进行深入研究,如针对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的俗语、谚语等,既要勇于追根溯源,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也要敢于开拓创新,将其蕴意与时展相结合,方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培养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二)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授课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颇多优秀内容,可将其融入小学英语课堂中,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譬如,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该话题为切入点,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现今,多数小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比较追崇,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尤其是缺乏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比如,关于春节学生只关心收红包、压岁钱,对其余的贴对联、守岁、年夜饭等习俗较不关心。对于春节里包饺子中的和面、擀皮、剁馅儿等流程,以及不同馅的饺子蕴含的一些“财源不断,健康长寿”意义学生们更是一概不知,就更别谈用英语表达出来。此外,小学生对于我国贤者圣人思想、人物正面事迹等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着重点要放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对于学生们较熟悉的西方节日,可以适当结合,无需赘述,应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在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上,要注意中西文化的平衡,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为目标[3]。同时,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切忌面面俱到,不求全,但求精。这样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中西文化及其对比,明确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传统节日及习俗对于小学生而言意义重大,若能引导学生们将所学传统文化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既可以锻炼小学生们活学活用,活跃他们的思维,又能更好地符合他们的发展所需。

(三)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高质量的教学产生于创造性教学中,故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长处,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对内容建立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效率。课中,先以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等作为引入,以此类生动的故事,搭配图画等直观地讲授,更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在分析教学、讲解透彻基础上,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例如,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新年的时候,启发学生自由发挥创意,根据新年布置教室,一起动手制作有代表性的新年物品,还可以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帮助学生们树立美好的愿望,引导其展望和规划未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调动其积极性。课后,鼓励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或景点,访问亲友、了解当地居民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手艺风俗等,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的英语演讲话剧,以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切体会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明东,陈倩.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8-11.

[2]温军超.中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8(2):33-40+107-108.

文化营销策略范文8

【关键词】跨文化视阈;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挑战。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和交流的方式,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离不开翻译的帮助,而翻译又离不开对不同文化的对比与领会,所以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而高校在确定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时,务必要将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考虑进去,但是显然很多高校并未重视这些内容,亟需得到改变。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1.翻译过程比较生硬。英语翻译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问,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从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大,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翻译时更多采用生硬和机械的直译方式,没有从文化语境和内涵角度去考虑翻译问题,翻译的译文缺乏文采,不够典雅生动,不能很好地传达原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而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和翻译训练中,学生翻译时更倾向使用翻译软件,依旧落入了直译单词的窠臼,忽视了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表达形式,有可能会出现误用词组或词汇的现象和一些语法错误,不能达到翻译信达雅的要求。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比较重视,对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翻译水平和技能难以迅速提高。由于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全面了解,在实施翻译的过程中会显得较为生硬,无法实现对英语文章的润色,导致最终翻译出的文章往往差强人意,虽然能够较为直观地呈现原文的大意,但是在内涵呈现方面较为薄弱。

2.缺少对文化语境的理解。语言是人类特定的情感与心理交流方式,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与交流的方式,也是对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沟通与融合,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差异,才能合理准确翻译。而学生虽然一直在进行英语学习,但只是侧重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了解不够,在翻译时容易受到汉语思维和汉语文化语境的影响,习惯于对词汇和词组进行直接翻译,不能反映出英语文化语境中语言的真实含义与意境,甚至还可能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而犯常识性错误。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关于文化语境的理解相对较差,直接影响最终的翻译成果。

3.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高校的英语教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训练的,缺少专门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师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知识讲授较少,学生的积累不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欠缺跨文化意识,从而阻碍了他们翻译能力的提高。而有的教师虽然会在课堂上穿插讲授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但是没有制订具体而明确的培养方案,学生缺乏系统的跨文化翻译学习和训练,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也没有形成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来指导翻译活动。

二、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高对英语翻译跨文化教学的重视。语言翻译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情景和语境,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英语翻译教学务必要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进行。在日常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习惯在文化语境中进行翻译学习和翻译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紧密结合英语文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等知识。例如,教师在授课中讲授词汇知识时,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梳理相关词汇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通过了解词汇的不同含义而掌握词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知识,增进对词汇含义的认知,积累丰富的词汇知识,有助于学生准确科学地进行翻译,避免学生在翻译时产生误解与错误。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建立一套英语文化知识学习方案,将其纳入日常的英语学习考核体系中,对学生在各个阶段所需掌握的词汇知识、西方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俗习惯等,都作出明确界定与规定,注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与考核时间,并将其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考核内容,将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除了将文化历史知识纳入考核,教师还需要将翻译职业的岗位知识也纳入日常的课程讲授中,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翻译专业和翻译工作,提高其毕业后就业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跨文化知识的机会,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大量的跨文化知识内容,唯有通过多接触和多了解,才能够逐渐帮助学生累计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逐渐改善学生在跨文化知识积累方面的短板。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跨文化翻译学习环境。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务必要重视跨文化翻译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增长翻译经验、积累翻译技能、巩固翻译知识。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跨文化交流活动或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如举办英语角,发动和组织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外教以及翻译专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与留学生和外教的交流活动中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和认知,提高英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增强跨文化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水平。除了构建交流平台与途径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英语学习社团或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翻译西方经典戏剧和影片台词、用英语撰写西方电影赏析等方式,把兴趣爱好与英语翻译学习相结合,在不断地翻译实践和练习中积累翻译经验,获得翻译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外籍教师专职或兼职讲授英语翻译课程。外籍教师既有深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又有丰富的在中国生活经历、经验,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能够给予学生与中国教师不同的教学互动与启发。学生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能够换一个角度发现自己在翻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理解方面的障碍,通过与外籍教师展开课堂提问和课下沟通等方式,获得具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进而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在这里,需要注意外籍教师的选聘标准,最好选择在中国生活工作时间较久、教学能力较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外籍人士,否则难以保证良好的翻译教学效果和质量。除了上述形式之外,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岗位环境下进行翻译工作,了解职业化翻译的相关要求,完成一定量的翻译工作内容,逐渐掌握翻译的规律以及各类技巧,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翻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翻译技巧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翻译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3.帮助学生积累英语跨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要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教学重点予以重视和强化。从语言翻译的理论来看,中英互译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英文单词和汉字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而需要体现文化的差异与思维。所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如果翻译者不提高跨文化意识,不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翻译出的内容将不符合中外双方的需要,也不利于民族或国家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甚至会给双方造成误会和障碍。所以,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将这种培养贯彻于翻译教学的全流程和各环节。英语翻译教学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含众多历史文化知识与文化元素,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化知识等课程,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选修,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话剧、舞台剧,阅读相关文化类书籍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获取英语跨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深入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消除翻译障碍,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4.应用中西文化对比开展翻译教学。在进行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中西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中西方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中西方社会风俗礼仪、中西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西方餐饮与服饰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教学,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如为学生播放电影、视频、图片,让学生听取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讲座等,不断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教学需要教师将中西文化同时展示给学生,教给学生通过考虑和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翻译学习与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多对比、多思考,在对比和思考中增加跨文化翻译训练频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翻译实践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中西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翻译意识和能力。加强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才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同一意思的差异化表达形式,才能够确保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准确呈现。

三、结语

语言翻译是集语言表达与文化包容于一体的语言交流与沟通活动,跨文化翻译能力决定了学生的翻译效果与水平,而很多高校的翻译教学对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不足,造成学生难以精准合理翻译。所以,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除了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翻译观念的引导与提升。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才能够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得到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旭东,门悦.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校园英语,2018(4).

[2]郭艾青.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输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8(3):33-34.

[3]周永英.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0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