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理论范例

文化消费理论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1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并非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中国当代的文化生态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内现代商业社会产生并流行的文化类型,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工业化、模式化为生产方式,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都市消费大众为对象,是一种娱乐性、休闲性的消费文化。   一、文化消费时代的特征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它的生产已经不是单纯为了文化本身,而是为了迎合、满足社会对文化的消费欲望,消费成了生产的原动力。消费社会关注的是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即如何赋予商品更新奇更丰富的符号与概念。“消费社会的理论展现了社会形态从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模式转变。”〔1〕伴随这种变化的是人们消费逻辑和消费态度的变化,“个体越来越倾向于这样理解幸福的感觉:主要根据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高消费层次的距离”〔2〕41。当今,消费社会已经从以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消费不再是一种物质的、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消费的文化行为。人们的购买行为、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为了产品的实用,而是关注形式与品牌,品牌因之成了一种经济和声望的象征。文化消费也日益成为一种标志和符号。   多样化的后现代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生产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也实现了文化的批量生产和目的性生产,文化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并与身份、地位、品味等联系在一起,这种“商品”的批量生产与迎合的特定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降低了自己的层次,这样,所谓商品附加价值诸如身份、地位、品味等也随之贬值,困境由此产生。“在消费社会里,消费的目的并非以商品为对象,而是消费商品中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消费构建了新的文化认同方式,引发了具有消费倾向的文化认同感。”〔3〕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获得物品,而是通过消费实现自我、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意义。换言之,“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4〕456。“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5〕9。生产本身就是消费,文化的生产需要原料,而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原料已不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所制造的某种物质形态。这时,“文化”已不是特定阶层或少数贵族成员所占有,而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获得。“批量”的速度性与“迎合”的目的性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人们往往因此疲于奔命于物质,却又发现自己始终处于文化精神的边缘。文化身份蜕变为消费价值,消费者不知不觉中成为商品消费的牺牲品。后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泛化使文化更加具有多样特征,而经济全球化以及传媒技术、立体音像的飞速发展又使文化面临单一化的挑战。   二、后现代消费时代的文化特征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   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6〕162。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7〕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   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8〕126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p#分页标题#e#   三、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边缘”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7〕。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   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   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9〕13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它们‘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造成了文学的‘单向性化’。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切实的生态关怀’,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绿色的精神家园’”〔10〕。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文论失语症”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四、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3〕而所谓“身份焦虑”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   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11〕。朱立元提出“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12〕,陶东风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金元浦提出“文化研究”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跨文化维度”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理论无国界”即“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构想等。#p#分页标题#e#   理论工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一方面不因消费时代的流行浪潮以及商品化、欲望化冲击而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则应深入分析文化消费背后的运作模式,展开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理论批判,进行真诚地反思、分析与批判,指出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拓展文学理论的话语,发扬理论工作者见识敏锐,与时俱进的一贯风格,将颓废、充满欲望、无深度的文艺状况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承担起建构时代精神价值的重任。文学理论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建构更加活跃、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文学理论,从而改变文学理论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近20多年来。文学理论不断拓展边界,逾越文学的领域,和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交叉。甚至文学批评的对象,也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与非文学。如今,文学理论界对西化和苏化的历史进行了反思,开始注重文学理论的本土思想资源,从而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文论。从根本上说,文化认同是当代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这种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首先要穿越物化的屏障,重建意义的深度模式。当前文学理论如能融合或吸收优秀的西方理论,努力寻找并阐释本土理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运用充沛的理论资源,以历史、实践和当代为基础,成功地建构起自己的理论话语时,主体、自我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重建与新生。   如果文学理论仅是泛化的评介国外的理论,缺失自己的声音,还是会如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如果一种理论术语架构比较完善的理论,没有在学术批评或教学实践中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那还是如纸上谈兵一样,与任何抽象、思辨的理论一样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因此,文学理论研究应实现其实践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积极介入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结合批评主体的自我反思、生存或体验,从而促使接受主体发生转变,这样,理论批评的积极效果才会产生,理论界的现状才能真正得到改变。   同时,文学批评理论的价值也应得以发挥,引导接受主体去思考、体验、相遇,从而创造具有真正人文精神的理性话语。而且,在后现代文化生态语境中,理论存在状态是多元共生、众声喧哗,文学理论批评更需在文化研究和全球化背景中与时俱进,立足本国文化资源,吸收多元文化色彩和特质,从而发挥文学理论特有的审美价值与魅力。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2

一、消费主义简述

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提到,真正的消费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类逐渐生产出丰富的产品,促进消费。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物资逐渐丰沃,催生出商品化的市场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刺激消费。同样,市场也会采用商业性广告和宣传引导消费,以此形成大众较为成熟的消费观,对民众生活起到引导作用,从而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文化,这是属于费瑟斯通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大众传媒观。费瑟斯通借用作家布尔迪尔的重要观点指出,当前大众传媒蓬勃发展,呈现繁荣之势,使得消费主义得到发展;而消费主义的盛行则促使人们对商品的态度发生转变,即人们从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从重视商品的唯一实用性转变为回归日常生活中审美化。这些变化得到了商家、媒体、广告主的积极响应,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他们不断革新变化,创造新的代表性符号意义,使人们陷入消费文明中,消费欲望不断扩大,消费产品市场也不断扩大。地域文化催生品牌,现代媒体有助于品牌的宣传与传播,也有助于引导消费。同时,品牌催生无形的资产,拓展品牌的衍生品,有助于刺激循环消费。舞蹈艺术正是需要循环消费以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在刺激大众审美心理的同时提高大众的审美认知。

二、舞蹈艺术“市场化”创作

“市场化创作”已成为当今舞蹈艺术创作体系中的重要表现,决定着当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舞蹈艺术的市场化、消费化趋势日益引人注目。

1-舞蹈创作中心由“作品”转向“观众”

当前,舞蹈艺术创作正从以“作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观众”为中心。近年来,舞蹈艺术作品的“质量”意识和“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实质上是市场消费意识强化的结果,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满意并为此买单。在消费文化影响下,舞蹈艺术创作者必然会更加关注“市场”和“产业”,舞蹈艺术走向市场化与消费化是一种必然。大型民族舞蹈展演唤起的是消费大众在文化语境中对“民族记忆”“生存记忆”等久违的文化联想和审美满足,这一展演超越了消费社会中纯粹满足娱乐的大众文化产品,成为既有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如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汇集了彝族、佤族、傣族、藏族、苗族、瑶族、傈僳族、拉祜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纳西族等12个少数民族及其众多支系的民族歌舞。符号的拼贴使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舞蹈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这种拼贴将不同艺术类型的符号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串符号意义”。民族舞蹈艺术展演作为符号表征,提供给消费大众的是符号消费,通常运用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用于消费大众欣赏的拼贴和组合,使民族舞蹈艺术展演的符号叙事有更丰富的后现代意义。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内在审美逻辑进行了剖析,他认为,“符号的意义通过某种机制被组合在一起,能够像魔术师一般不可思议地制造出意义链条,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因此,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观众”成为舞蹈艺术创作的中心。中国著名编导周莉亚和韩真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从历史生产和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和元素,借助想象以及再现历史文化题材突出中华文化精神,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只此青绿》,不断的“破圈”使其成为现象级作品,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被当代观众所认可的,满足了观众的消费期待,更引领着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审美方向。除此之外,还有英国舞蹈编导马修•伯恩的男版《天鹅湖》,对众所周知的经典舞剧进行创新,打破了以往芭蕾舞剧以女性为中心的范式,拓宽了人性命题,激发了观众的“期待视阈”,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舞蹈艺术不仅应在经济层面上注重活化产品,提高影响力、收益和价值,还应在文化层面上更看重长远的传播效益和作品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它向观众传播的是时代之声,而不是一时的名声大噪,这对大众而言是接受、理解和包容。

2-舞蹈创作题材由“传统题材”转向“现实题材”

舞蹈创作的题材不是随便寻找或凭空捏造的,而是编导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体现着编导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其自身的一部分实践经验。广义的题材是指舞蹈艺术作品对某一生活范围的客观选择,如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军旅题材、农村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品中具体的生活现象,如王玫编创的作品《天鹅湖记》,她通过挖掘生活现象背后的内涵进行题材选择,将夸张化的“搬腿”动作及大量假肢搬上舞台,幽默中夹叙着大量反讽修辞,抨击层出不穷的舞蹈比赛过分强调舞蹈演员“职业化”的畸形发展现象,并对当前的艺术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舞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舞蹈创作的素材,从素材到题材的选择体现的是编创者对生活的认知、思考及表达。当前,舞蹈艺术的题材正由传统题材向改编题材和现实题材转变。在消费文化影响下,当今舞蹈艺术的观众“期待”成为影响舞蹈艺术题材选择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制度、政治思想准则和社会历史进程等各个因素都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舞的发展。其进程十分缓慢,原因在于舞蹈拓荒者吴晓邦在学习西方现代舞后谋求在中国大地上走出一条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艺术创作中进一步挣脱传统习俗的束缚,但却遭到“资产阶级的现代舞、文艺思想不对头”的蛮横指责。从弘扬主旋律的军旅题材到更大胆地进入精神世界,自由地表达历史与现实人生问题的个人思考,再到中国现代舞进入本土整合期,中国现代舞的创作模式、审美原则均有了新的突破,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使观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舞蹈艺术创作往往会选择观众广为熟知的传统题材,在此基础上改编或重新编创的作品具有创新性,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改编自文学名著或小说的作品艾夫曼的现代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王玫的现代舞剧《雷和雨》和《洛神赋》、张艺谋执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王媛媛的现代舞剧《惊梦》、肖苏华《梦红楼》等,根据音乐改编的舞剧《春之祭》《波莱罗》《我们看到了河岸》等,编导选择别人的材,借题发挥,表自己的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舞蹈表演者用肢体语言表现舞蹈艺术的魅力,擅于抒情、拙于叙事,其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方面极具难度。在表现生活内容方面,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容易陷入讲故事的诟病或流于表象。如果现实题材的编创只选择了现实题材的时间,没有选择该时间内所展示的精神内涵,那就是一个伪现实题材。在舞蹈创作中,题材选择的好与坏取决于编创者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题材选择中,舞蹈编导做得好就是“好材物尽其用”,做得不好就是“坏材暴殄天物”,而这一结果与编导的个人表达,即作品的立意有直接联系,当立意有高度时,该作品就是有意义的。一个舞蹈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不仅要从作品的立意层次上分析和评判,更要从社会角度看其是否具有意义和价值。因此,舞蹈创作从“传统题材”走向“现实题材”是必然趋势。舞蹈编导需要关注不同艺术门类间的交叉互融,拓宽思维,深入探究方法论。只有打破其原有的思维定势,并接受新事物,进行新思考和新行动,才能通过悟性不断构建出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在舞蹈创作中,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与形式,再好的创意也乏陈无味;而对“走心”的内容来说,即使只是只言片语,也必能直达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从人的属性出发探索真实情感,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本质,才能找到对人性和情感的感悟,对时间和生命的态度,以及人文关怀,最终找到创作“现实题材”的内涵。

3-舞蹈创作方式由“体制内创作”转向“体制外创作”

“体制内创作”主要集中在部级、地方级的歌舞团或学校里的歌舞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艺术的产业化,这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多创作空间,因而也涌现了一群进行“体制外创作”舞蹈艺术的自由创作者。“体制外创作”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创作,主要指舞蹈艺术的官方活动之外的创作,是一种“自由”的创作方式。目前涌现的沈伟、戴剑等著名编导,以及谢欣舞蹈剧场、侯莹舞蹈剧场、广东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鹰剧场、上海金星现代舞团和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舞蹈编导和演员。体制外的文艺工作者在生活和创作上面临着现实困难和瓶颈,应加强对体制外文艺工作者的各方面支持,更加关注和关心新的艺术群体、体制外文艺工作者的生存状态。玛莎•格莱姆说:“‘舞蹈是发现,发现,发现!’那么,通过作品所找寻的是什么?通过创作,我们发现了什么?舞蹈实践提供了什么?我实现了什么?确实,一个编导的真实就是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编舞的‘人’——‘你是谁?’”2014年,中国舞协主办“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为更多成熟的自由舞者和编舞者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广阔的创作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北京舞蹈双周”和“粤港澳大湾区舞蹈周”等舞蹈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舞者和编舞者共赴舞蹈佳作盛宴,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三、文化消费下舞蹈创作回归身体原点

1-舞蹈艺术“市场化”创作中的身体消费

在消费主义时代,技术变革,物质兴起,人们对物质的消费欲望更多是通过精神来呈现的,大家所谓的购买是精神而非物质。同样,身体在消费主义时代充当着消费品,牵制着人们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给予人们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正如现象学创建者——胡塞尔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人们应回到事物本质去观察身体,观察舞蹈艺术,而不是消费身体,消费舞蹈艺术,遗忘符号背后的文化生态。21世纪,人们普遍存在焦虑,随着社会发展,身心分离越来越严重。吴海清在《身体在世性:被舞蹈批评遗忘的起点——现象学视野中的舞蹈批评之反思》一文中提出:“身体在世性就是身体与世界互动、遭遇的自我。”一方面,人不可能完全隔离于世,另一方面,人不可能完全被世俗淹没。世界是具有包容性的,只有在包容性的环境里人们才会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身体也是如此,身体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与世界对话,又因发挥着它不可同化的独特性、主体性作用而在世。在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物质因素高于精神因素,比如在路易十四的《王后的喜芭蕾》中,身体逐渐成为上流社会的产物,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精神因素多于物质因素,身体对自由的追求使其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工具。即使身体有着不可控性和可能性,但其本质都被哲学、宗教、政治、神话等文明的武器压制着。舞蹈虽以身体为载体,但正是身体的象征意义使得舞蹈成为象征性舞蹈,也正是因为舞蹈的象征性使其忘记身体的本来面貌。身体作为舞蹈的载体,应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与世界对话。

2-舞蹈创作回归身体主体性和生活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3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289例呼吸机使用患者,男175例,女114例;年龄18岁~80岁,平均年龄(44.1±8.3)岁。随机分为A组男9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3.6±7.8)岁;B组男85例,女59例,平均年龄(45.6±8.8)岁。2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VAP诊断标准

①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②胸部X线影像可见新发生的或进展性浸润阴影。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可诊断VAP:①体温>38℃或<36℃;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③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需除外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

1.3方法

消化系统强化管理组(B组)在一般管理组(A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生产商: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5mg/次,3次/d促进胃肠动力,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生产商: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片/次,2次/d调节肠道菌群。一般管理组参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间基线资料(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入院时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3d内VAP发生率比较

B组VAP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4d~7dVAP发生率比较

B组VAP发生率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呼吸机大量使用以及VAP预防经验的不足,使VAP发生率不断增高,已经成为国内外ICU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者关注的焦点。VAP患者往往是危重症患者,受到自身基础疾病和VAP新发病的影响,病死率很高,国外资料报道病死率为20%~71%。本研究通过加强消化系统的管理,以期降低ICU患者的VAP发病率。本组研究表明,加强消化系统管理(在基础治疗上常规加用胃肠动力药及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能够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其中4d~7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显示,益生菌是活的非致病微生物制剂,有助于保持机体的菌群平衡,应用益生菌预防各种感染包括VAP已得到广泛认可。益生菌预防VAP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拮抗口咽和胃部微生物有关,此外,也可能因为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认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应用益生菌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缩短NICU住院时间,并减少呼吸道绿脓假单胞菌定植。国内NICU也有报道支持如此观点。胃肠道内的细菌逆行被认为是引起VAP的重要因素,VAP患者在远端气道和胃内常存在同一种细菌。因此有效的胃肠道管理对减少VAP发生尤为关键。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胃肠道内的细菌逆行,从而减少VAP发生。但基于本实验有限的实验样本及某些设计上的局限,此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量及设计更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4结语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4

1.来源渠道庞杂,门类繁多,难以具体逐一严格管理。

科研经费来源的特点是多层面、多范畴、多渠道。有来自国家各部委的,比如: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等;有来自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比如:社科联、教育基金、青少年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绿化、环保协会等;也有来自众多的企业赞助、委托、合作、风险投资等;同时还具有多种多样的项目类别,比如:优秀人才支持、发展问题研究、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等。多层面、多部门、多领域门类繁多的科研经费,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项目开展周期长,跨度大,有的3~5年,还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一些科研项目往往存在着长期挂账的问题“,结题不结算”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想向有关部门或协作单位再申请一笔新的资金。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给财务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漏洞太多。有的甚至出现了当时具体负责管理的财务人员都已经退休或者是调离,科研人员也更换了几拨,对财务管理年度结算管理制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3.政出多门,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众多,难以统一管理。

有的项目管理部门允许开支人员费用,有的不允许;有的只允许给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也可以给具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对预算要求必须细化,有的却只要求不超支即可。凡此种种,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很难对每一项日常支出一一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才能保证科研经费开支“保质保量”、“合理合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只能靠科研人员和具体执行者自觉自律的事情。

4.经费预算执行与批复预算偏差比较大,计划与财务脱节。

科研经费涉及部门很多,互相之间信息不通,没有共享信息的平台。管项目、管钱、管物、管预算、管审计、管决算的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很少有沟通、协调与配合,有的甚至相互制约,自然就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上的混乱。有的项目严重超出预算,有的项目超出范围,还有的协作单位超预算抑或是合同范围列支经费。一些科研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预算是有弹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估计和变更,没有认识到预算本身应具有的严肃性。预算频繁变更,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预算约束力和有效性。

5.没有充分发挥计划、审计、财务等部门的作用,难以具体落实监管措施。

一些高校“贪大求洋”,项目越多越好。只重视拿回来项目,找回来钱,重立项,轻管理,只要找回来项目,就意味着找回来了钱。至于如何花这一笔钱,能否让钱落到实处,是否能真正完成科研项目,都是无足轻重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审计、财务、计划、管理部门都是在被动地开展工作,没有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极易造成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甚至发生腐败、贪污行为。比如,报销中使用虚假的发票、清单、凭证,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相符;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不符合规定的劳务性费用,编制、虚构名单,虚报或冒领科研劳务费、学生助研津贴、专家咨询费等;甚至还有个人家庭消费的支出,包括在商场、购物中心、超市购买的个人消费的支出,在科研经费中报销的现象;还有的存在伪造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

6.使用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不合理。

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使用科研经费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将以学校为项目主体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应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采购的设备、耗材、图书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形成了“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光摸着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并给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二、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发生问题的原因

1.缺乏严格、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与学校领导缺乏足够的认识。

高校教职员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层面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要来的科研费用到账后,学校相关部门一般而言只是对科研合同进行登记、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之后这笔费用就进入项目负责人的账户。至于费用的具体支出、支出的内容以及项目的结题等大都没有进一步的管理。

2.学校对教职员工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没有严格的管理与评审机制。

由于职场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晋升、出成果到处找科研项目,有的甚至承担了本来不是自己的专业抑或是难以胜任的课题,结果是力不从心,无法按时完成课题所规定的任务,因此出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仍然未能结题的现象。还有的开题者都已调离甚至退休了,项目都没有做完。

3.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享用不畅。

由于学校对科研项目没有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地对各种支出进行准确的审核,只能是按照项目负责人的意见进行核实。科研项目负责人则总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要来的,用在哪方面是自己说了算,难以理解财务管理的严肃性。项目支出结构合理不合理,是自己说了算,即便是有挤占经费的问题,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财务人员无法严格按财务标准进行报销。

4.财务、审计、科研、人事、纪委、监察、二级学院(部、系、所、中心、室)等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拳头”,缺乏管理力度。

一是对纵向课题的外协单位的资质、能力、经济合理性、业务相关性等方面缺少相关信息,无法严格审核,因此各部门对项目的立项、开题与执行进度和执行情况难以进行监督和跟踪;二是相关项目负责人不向有关部门作详细的汇报,管理部门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难以严格审核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变更事项;三是没有考核标准,无法对要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四是尺度不一,对横向课题合同中约定的实施进度难以准确把握。

三、如何建立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凡是以本校的名义所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不论是政府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还是非政府计划科研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截留抑或是挪用。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

1.建立与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全面落实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实行科研经费校长负责制,由分管科研、财务的校级领导具体负责科研经费的审批、管理和使用,落实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以及相关部门与项目负责人的权限和职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同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科研经费“阳光管理,透明操作。”

2.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与经费内容、申报程序

将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逐一细化;做好、做实、做细科研经费报销的标准、审批权限、结余经费分配方法、奖励规定;明确科研经费必须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抑或是合同约定、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开支;明确教师、科研人员必须按照所进行的科研工作支出相关费用,必须以合法、真实的票据通过相关程序进行报销。要使科研、财务、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参与者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不越雷池一步”。

3.提高科研管理、计划财务、审计、人事等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

从而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要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同时要加强每一个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不论是哪一个单位,抑或是哪一位领导担任主持人的课题,都要严格遵守科研合同,按时履约,按时结题,决不能人都早已调离岗位或者都已经退休了,科研项目还没有结题。没有特殊原因,一律不能“结题不结算”。

4.进一步协调计划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定期召开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研讨会,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诚布公地坐下来认真研究,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一些项目总是超出预算的情况,要将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明确告知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要立木为信,坚决杜绝此类屡禁不止的问题。

5.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大胆改、自主改,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只要是对科研项目有益处的、能够“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突破,都是在为科学发展做贡献,都是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初衷所在。

四、当好科研创新的排头兵,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5

在企业不断经营发展中,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讲究的是一种策略。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民族文化特色会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和物质相适应产生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或者组织,是各个民族或是国家由于历史因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所形成的各自独有的特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不仅仅是包括在语言交流方面,还有宗教信仰、美学、各民族风俗习惯和信念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热烈、庄严,但是法国人认为红色是危险的象征,是警告;龙是中国的意义,代表尊贵,是王者的象征,而在西方文明中,龙是恶魔的象征;这些差异都体现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特征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努力争取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得企业得到长久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应该把产品营销策略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产品策略文化塑造方面更为注重,赋予产品策略一定的文化价值,追求产品文化价值的实现。市场是企业营销策略开始的地方,也是营销策略工作的终点。企业应该以市场为中心,依据对市场的研究和调查,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并改变原有的营销策略和经营方式。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做出是依据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然而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只有主动积极地研究所处的环境,及时采取适当的决策,才能采用最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企业以往获得的消费者的需求量和购买力等的信息,有计划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安排管理。企业经常采用的营销策略是4Ps营销策略、4Cs营销策略、4Rs营销策略以及4Vs营销策略。

1.4Ps营销策略

营销组合理论是在1953年尼尔•博登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讲中提出的,这一理论提出后,4Ps营销策略随之出现。4Ps营销策略理论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理论界被广为接受,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在他的《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将营销过程各要素概括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类,就是著名的4Ps。4Ps营销策略理论构建了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的框架,4Ps理论是分析的单个企业,认为影响企业营销结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比如国家政治、法律法规、经济水平、种族文化特征等环境因素;另一种是企业可控因素,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控制,比如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等因素。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的实质就是利用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因素来适应企业面临的外部不可控制的过程,即通过事前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的计划和选择,针对变化的外部因素积极做出反应,采取动态的策略,从而促成产品交易的完成和实现企业的目标。

2.4Cs营销策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方面对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使得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变短,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工艺水平更加现代化。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行为变得更加感性化和个性化,市场中产品的供给状态由短缺逐渐转向饱和,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营销策略的主导权由企业转向消费者,这就需要企业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选择最佳的营销策略。4Cs理论就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明提出,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水平(ConsumerNeedsandWants)、消费者的成本及费用(Cost)、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4Cs营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在产品生产之前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生产计划和措施;二是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之前要先了解消费者为满足欲望愿意支付的成本和费用,并考虑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确定符合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价格策略;三是在考虑消费者购买产品便利性基础上,合理建立产品销售渠道;四是企业要加强与顾客的交流沟通,从各种促销方式中寻找到顾客更愿意接受的促销方式,积极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增加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情愿系数。在4Cs营销策略中,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同4Ps营销策略相比,更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3.4Rs营销策略

在营销理论发展过程中,营销策略先是关注产业营销,之后是偏重于服务营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偏重于关系营销。关系营销就是指在营销过程中,要注重维持和巩固消费者和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只有这样,营销中各方面目标才能全面实现。美国学者根据关系营销理论提出了4Rs营销策略理论,主要阐述了四方面的全新营销要素,分别是关联度(Relevancy)、反应速度(Re-spond)、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在多变的市场中,消费者流动具有动态性。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是变化的,消费者会寻求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产品。建立并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这就体现了4Rs中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手段,企业必须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企业目标建立前提条件。4Rs中的回报要素是营销策略的源泉,任何产品交易与合作关系对经营参与方都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合理的回报是营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销策略的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水平,注重企业在产品营销策略中的回报。与4Cs营销策略相比,4Rs营销策略是以竞争为导向,体现并落实与经营参与各方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4.4Vs营销策略

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4Vs营销策略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4Vs营销策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的出发点,主要涉及的策略有差异化策略、功能化策略、附加值策略和共鸣策略。差异化策略指的是企业开发设计不同特色的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周到的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功能化策略是要求企业提供不同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需求不同的消费者;附加值策略是结合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增加符合消费者欲望、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共鸣策略是指采取符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营销策略,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4Vs营销策略补充了4Cs策略中差异化的问题,同时兼顾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和经营参与各方的利益。每种营销策略都是对前一种策略进行补充和完善,都有在营销理论上的创新点。各种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企业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消费者群体的特点,适当选择营销策略。

三、企业营销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虽然传统的营销也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是其本质并不能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产生共鸣。在结合各民族、各区域的特点基础上,现代的营销对消费者的满意度尤为关注,现代营销中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念更好地满足具有不同特点的消费需求。一方面,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融入了地区特色。美国市场是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很多亚洲企业都很难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海尔公司采取了良好的营销策略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海尔采用当地化策略,结合美国消费者特征,开发了许多针对美国市场的产品,比如出口美国的“大统帅”BCD-275海尔冰箱,就是根据当地美国居民对冰箱外观、制冷能力、使用习惯等区域性特征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制造。结合各种促销手段和实用手段引起媒体关注,使媒体为产品做了免费的宣传。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进行定位之后,根据区域化差异,在对产品进行推广营销过程中,会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的敏感程度进行定价和促销。将文化观念融入到企业推广促销的全过程中,可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入手。从微观层面,企业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改变营销的外部条件。对于一些落后地区的独特文化,营销过程中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这些地方的发展,提高知名度,最终会改善企业营销的外部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营销中加入的文化观念会影响企业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四、结语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6

关键词:网络文化经济;新文化;消费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转变了文化传承模式,同时还促进了新的文化信息秩序的构建。网络文化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并且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不断改变着文化发展形态与传统文化建设。具体来说,网络文化形成的产业经济,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支力量,对于国家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新文化消费也迎来了很大的挑战与机遇,所以需要积极进行改进与创新。就这方面来说,加强网络文化经济与新文化消费趋势,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网络文化经济的界定

网络文化经济就是以网络做主要载体,以虚拟资本价值实现当作重要目标,相对脱离物质生产过程的运行方式,完成价值实现的一种文化经济形式。就文化经济而言,其也是虚拟经济中的一部分,主要产生的是快感与意义。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下,网络文化经济逐渐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形态。网络文化经济涵盖面较广,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产业门类,同时还有完全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门类。就前者来说,主要就是指将传统文化产品借助网络进行销售,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后者则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并没有实际性的产品,如网络直播、网络游戏以及短视频等。就其中的短视频来说,不仅在我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崭露头角。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最受欢迎的5个APP中,抖音海外版Tik-Tok高居第二,全年下载量超过了7.38亿次。网络文化经济存在很强的虚拟性,而这种虚拟性的背后主要就是意义与各种符号。其实,网络文化自身就是一种符号,流动空间、无时间便是这种符号的物质基础所在。卡西尔觉得:人就是一种符号的动物,也就是说人是借助符号进行创造的一种动物。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生产与消费虚拟性的网络文化,而这一行为很好印证了卡西尔的理论。网络文化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创意”,并借助此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不过,网络共享性,使得“创意”很容易被他人粘贴复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们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还加大了网络文化产业版权保护难度。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能参与创造,并在他人创作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如果盲目地强调版权,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互联网功能的体现。不过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所在是版权经济,所以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成为重中之重,需要各方面加强重视,并且深入进行研究。

二、新文化消费趋势

(一)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更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就文化消费定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比较突出的有两种理论:一是批判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众文化存在很强的标准性特点,他们在文化产品消费上存在很强的被动性。而对于标准化的文化生产来说,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同时还会阻碍消费者文化素养的提升;二是以霍尔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这一理论与上面的批判性理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文化产品的意义并不是在产品自身,而是表现在受众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同时,霍尔还将信息的生产流通,合理划分了几个阶段(见表1),分别是编码、成品与解码这三种。后工业时代,文化消费逐渐带有很强的网络色彩,这一环节中的消费者不仅处于解码阶段,同时还能在编码阶段积极参与至文化生产中。因此说,消费者并不是文化被动、主动接受者。在网络文化消费过程中,并不存在实质性的文化产品,甚至在此过程中还可能创造文化。

(二)新文化消费特征。网络文化消费属于一种新型文化消费形式,所以会对整体文化消费趋势产生很大的影响,或者可以说具备着很强的引领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众消费走向分众消费。传统文化产业存在十分突出的复制性特点,大众所获得的文化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所以存在很强的同质性。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产业为了满足各个层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生产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同时还详细地进行了分化。所以,后者带来的是比前者更加细化的异质化消费模式。网络文化主体形态存在一定的“社群”性,然后以这种形态参加到各种文化消费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互联网属于一种社交性的时代,这就代表着广大用户群体的存在。所以又可以说,社交刺激消费者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如二次元等便是非常典型的一大代表。2.实物消费走向体验消费。在传统文化产品消费中,基本都是实物消费,消费者在具体消费中,不仅可以获得文化产品,还能从中获得享受。而在网络文化产业下,归根结底就是对符号意义的消费,存在瞬时性特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参与更是属于深层次的体验消费。例如在网络游戏中,消费者团队配合情况、游戏技术能力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游戏的输赢,同时对于消费者游戏体验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这里可以很好地看出其体验性特点。3.现场消费走向在线消费。在传统文化产品消费中,需要有特定的地点与时间,例如演唱会、电影院等。而手机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促进了这种消费形式的转变,形成了在线消费。在这种方式下,文化消费能够突破很多外界因素的限制,并且转变之前单纯的产品与服务交易。此外,这种消费市场还有一种非常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不会局限于商品价值,而是更为看重自身的精神需求和欲望。就网络文化消费各方面的特点来说,代表着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其实就是虚拟的符号。因此,网络文化消费可以被认作为消费社会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文化消费主义便是一种新趋势。

三、新文化消费趋势下网络文化经济范式

网络文化归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主要原因就是不论是其生产还是消费,都存在非常显著的虚拟性特点,没有实质性的文化产品。此外,网络文化消费还具备体现性、再现性等特点,前者能够很好地提升文化产品边际效益,后者能促使文化消费即时性特点的体现。如果仅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规模与黏度其实就是网络文化消费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两者直接关乎网络文化经济范式,为此需要各方面对此加强重视,并且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提高。

(一)虚拟经济。网络文化属于一种虚拟性文化,其产品与服务都带有很强的虚拟性特点。卡西尔在《人论》中明确提出,人是一种符号性动物,并且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就网络文化来说,其符号意义便十分地强,所以其消费自然也能说是符号消费。在这种消费形势下,基本都是体验式的,而这种形式逐渐成为网络文化消费核心,有着很强的意义。就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这一书来说,其中对于体验性经济提出了相关的见解,觉得体验经济最终会战领市场,同时成为全新的发展趋势。所以说,虚拟经济与体验经验两者存在很大的相通之处,也是网络经济文化非常重要的两大特征。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网络文化市场的虚拟性也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为文化生产、交易各个流程、主体等,都是虚拟化的,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货币都是如此。

(二)注意力经济。网络文化消费存在着显著的体验性特点,而消费方式则具备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消费者注意力非常分散,忠诚度也不是很高。所以网络文化产业要想获得盈利,必须得不断制造文化消费热点,并借此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因为网络文化消费逐渐表现出文化产品泛滥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注意力显得十分的重要。为此,网络文化经济要想获得稳定理想的发展,就得迎合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采用各种措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便有效刺激他们的消费。

(三)流量经济。互联网时代存在着共享性、即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复制变得更加的容易,并且所需成本也非常的小。而且如果复制量不断提升,成本还能进一步减低,收益自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正因为网络存在共享性这一特点,所以文化产品消费也逐渐衍生出明显的共享性,流量经济应运而生。就一个网站而言,点击的流量越大,那商家所能获取的利益便能更高。为此,很多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率,往往会给予用户需求提供各种免费的文化产品,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所以在网络文化经济背景下,流量经济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而且还能实现多次销售,而获得资本增值却非常可观。从整体角度上说,网络文化经济其实就是虚拟化经济,其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得有一定的用户规模作为支撑。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具体有企业广告付费、用户直接付费等。不过需要注意一点,新文化消费趋势的碎片化、即时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化产品具备更新速度快、存在周期短等特点,所以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形态的转型与升级,并且催生了各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如网络游戏、视频等。网络文化经济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形态,给文化消费形式与生产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在信息时代下,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参与到文化生产、消费中,实现了大众文化表现力与生产力的解放,并且还能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网络文化经济与新文化消费趋势研究[J].新闻战线,2019(02)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7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经披上美学魅力外衣的商品形式看齐”〔2〕。过去,殖民政策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而现在文化成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它像产品生产剥削剩余价值、军事侵略直接掠夺资源一样是为了获取市场和利润,与以往相比手段更加隐蔽。   (三)大众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大众文化将西方社会弄得分不清方向。这种商业性、有组织的大众文化的出现,对文明价值观的继续存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众文化并非仅仅是对高雅文化的公然挑战,而使得文化从高雅走向世俗,而且它破坏了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过去文化与经济属于两个过程,是互不影响的,而现在文化与经济紧密地融为一体。“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换价值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3〕。因此,大众文化的反叛力量是高雅文化无法匹敌的,远远超过高雅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伊格尔顿指出,“高雅文化很难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与文化工业的诱惑、一种宗教的偶像或一面国旗相匹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作为崇高的文化很难与作为力比多的满足的文化抗衡”〔1〕83。这样它就消解了传统一体化、标准化的终极价值、唯一价值,使文化在价值观上处于无政府状态,表面上看是民主的、没有拘束的,社会大众更是处在无约束的狂欢中,在当下的享乐中舍弃了对社会应有的批判,抛开了对意义的思考,放弃了对价值的追求,这是一种没有底线、没有思考的吸毒式的文化享受,使人们从精神的禁忌与压抑滑到了宣泄与放纵的一端。   (四)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的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风格,它隐藏着政治的意蕴。在后现代社会,文化问题不再是纯粹的文化问题,也成为政治问题的组成部分,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犬儒主义的全面投降。后现代主义和政治纠结在一起,文化已经不是纯粹的文化,是一种孤芳自赏的产品了。伊格尔顿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情况是,文化好歹都已经再次———而且是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第一次———成了政治斗争的一个领域”。文化已经由解决办法的组成部分一跃而成为问题的组成部分,“一般文化与具体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再仅仅是一场有关定义的战斗,而且是一种全球性的斗争。它是个现实政治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它是新千年世界政治格局的组成部分”〔1〕60。那么文化问题为什么会成为政治问题呢?伊格尔顿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是政治失败的后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早期的政治骚动中悄然浮出,“无论后现代主义出自其他什么地方———‘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最终怀疑、先锋派的重新发现、文化的商品化、生机勃勃的新政治力量的出现,关于社会的某些经典思想体系和主体的崩溃———它也是,并且主要是一场政治失败的后果”〔4〕28。   二、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攫取剩余价值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有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文化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也起到根本性作用。在后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伊格尔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资本的本性,市场机制是促使文化商业化的动力。伊格尔顿说:“市场是保证社会既高度解放又深深反动的最好的机制。”〔1〕82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大市场的需求是为大众文化泛滥奠定条件。“对于社会主义思潮而言,资本主义,这第一个真正全球性的生产方式,已经为一种更加积极的普遍性奠定了条件”〔1〕89。第三,后发国家对现代性的渴望与追求,客观上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这与后殖民主义也是紧密联系的。“有些国家,在这个古怪的时间变形中,必须拼命地跑着追上现代性,是因为其他的国家认为他们在它的前面”〔1〕97。第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庇护的意识形态为大众文化作了辩护。“资本主义的掠夺行径通过自卫反应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封闭文化,而资本主义的多元论意识形态然后又可以将他们当作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加以赞赏”〔1〕151。#p#分页标题#e#   (二)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追求异化消费为首要目的,追求文化的快感。资本主义生产追求最大的利润,必然要求尽快将所生产的产品让渡出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分析了资本周转对价值增值的影响。这种建立在消费主义基础之上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建立在异化需要基础上的文化消费。鲍德里亚提出系统消费的社会理论,指出当今资本主义已经从由生产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以消费主导的垄断资本主义,他认为,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消费的不是物,而是符号,符号价值已经超越了使用价值。对于消费主义主导的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消费,伊格尔顿认为,存在着西方主导的“文化优越论”,西方文化优越并通过文化工业制造大众文化,向全球输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特殊的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文化被殖民主义戏剧性地凸现出来,这既肯定了西方生活的优越,也正好在它们需要对其感到确信的时候将殖民主义权力的同一性视为相对物。”〔1〕150   (三)科技的非理性应用导致大众文化的泛滥。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尤其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同于科技进步,技术理性被推崇到极端,技术理性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服务于资本增值,技术被用来控制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这样使技术的理性应用走向了反面,导致生产、传播文化的科技成为服务于企业追求无限利润的手段。詹明信认为,大众文化的基本创作手法是拼贴和复制,拼贴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别有用意的“戏仿”“,戏仿”原是指对所模仿的原作有一种隐秘的感应,但已经不是纯粹的“仿品”,而是掺入个人的理解和特征,但是拼贴却已经没有个人的理解。除了拼贴,还有复制,科技的发展使文艺作品可以被复制、传播,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复制出无数完全相同的艺术品,并且复制的作品与原作一模一样,这种情况致使艺术成为一种“类象”。这样就使曾经给人们带来美好理想的艺术作品的神秘色彩消失,人们似乎失去了理想,也失去了现实。   三、大众文化批判的审视   作为一门学说,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轨迹最主要的还是沿着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路径运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理论形态之一,我们可以从其理论思维中总结出其基本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一些启示。   (一)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坚持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科技非理性批判三个维度的结合。其中生产方式批判是理论基础,要建立科学形态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首先,必须要找到大众文化泛滥的根本性原因,揭示大众文化出现的本质,不能在纯粹文化范围内讨论文化。其次必须将其纳入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视野中。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反对把大众文化的出现看作是文化发展的新形态,看作是文化危机,而要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入手,指认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是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的无止境性导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以大众文化批判为切入口,是关于资本现代性批判的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对此,大众文化批判学者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有效性,伊格尔顿就坦言:“如果某些尼安德特人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设想社会改造只有一个人(工人阶级),那是一个错误,如果新近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者设想‘新政治运动’现在已经使这个人变成过时的了,那同样是一个错误。因为这将或者意味着否定经济剥削的存在,或者意味着带着‘精英主义的’武断去设想,在向资本的权力挑战的时候,不属于劳动阶级组成部分的妇女、同性恋者或者种族群体自己可以代替工人阶级。”〔4〕72   (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回应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质疑。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理论上也批判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同属后现代社会中批判大众文化的理论形态,具有后现代主义性质,我们知道后现代主义是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中很流行的词汇,已经渗透到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具有反基础主义、反主客二元论、反总体性、偏爱差异性、多元性、碎片化、不确定性等特征,所以,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具有反科学技术性,认为科学技术是导致文化危机的根源和特征,而作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反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应用,而不是反对科学技术本身,他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应用的追问是追问到资本主义制度,认为是制度导致大众文化泛滥,而非科技本身。

文化消费理论范文8

从商品主导逻辑

到服务主导逻辑4P 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集中于产品本身的营销策略。 在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理论中,生产企业是价值链中的核心,产品在价值链的前进过程中, 伴随着附加价值的 不 断 增加, 直到企业通过销售环节将产品转移给终端客户, 产品的价值才会终结。 换言之,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之上,原材料在价值链的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其价值在不断地增加,但是通过市场的价值交换,商品转移到消费者的手中,通过消费者的使用该商品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从而销毁了该商品的价值。

在这个转移过程中,有形的商品的物权转移是主要内容,产品的销售是由企业生产“推动的”,产品的研发、设计由核心企业预测市场需求,主导供应链中其他企业完成产品的生产,而服务环节与顾企交互作用是一种 “辅助的”、“附带的” 的过程。 在整体消费网络中,消费者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层次。Lauterborn 对应传统的 4P 提出了新的观点:“营销的 4C。 ”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产品必须满足顾客需求, 同时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产品和服务在研发时就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购买力,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可以看到, 从营销 4P 理论到4C 理论,研究学者和从业人员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顾客身上。 但是,4C 理论并没有系统地阐述企业和顾客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地互动合作关系, 只能算是对于 4P 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区别于 GDL 理论,Vargo and Lusch 于 2004 年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 (Service-domi- nant logic)理论,并于 2008 年进一步完善。 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系统下,价值不再是在链式的、分离的价值链中被相继的创造,而是在一个由顾客、供应商、公共系统等组成的价值网络中被共同的创造;终端产品和服务只有在顾客使用时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实际起作用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并且这是一种共创价值(Co-Creating Value), 是由价值网络中所有单位共同创造,其价值大小最终由顾客在使用时决定。 笔者认为,服务主导逻辑有效地将联系企业的服务与产品,可以有效地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构建价值网络

以生产制造行业中的汽车业为例, 从价值网络的角度来分析,价值的创造不仅仅体现在顾企商品交换层面,而是价值网络中的所有单位,如企业的生产与其他供应链支持,顾客的私人技能(驾驶技能),私人系统(金钱承担、所处环境、身份需求),社会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共同交互创造。 其次,顾客对于产品的高附加价值的认可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与企业服务在顾企交互过程中所提供的价值感知。 在目前中国消费市场中,如果仅在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性能用于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那么对于产品高附加价值的贡献是非常小的,企业获利微薄,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在产品之上附加顾客可以认可的高附加值。总体来说,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基于这种逻辑,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服务经济,而服务的核心是消费者导向的,生产制造只是针对性的、独特性的、象征性的服务的有形承担者。 在这种理念下,营销应该在价值网络中不断强化消费者的核心地位,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的共同创造,从而产生更加符合顾客需求的价值。 在实践中,其不仅会导致生产制造企业传统意义上市场份额的扩大,更能促进企业在理性消费市场中的长期成长。那么,在服务主导逻辑的理论下,生产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具体的制定企业营销策略呢?

具体营销策略

企业层面:组织结构贯彻执行服务主导逻辑理念

一些优秀学者在服务主导逻辑的营销事件中总结了企业应该具有的多种组织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适合生产制造企业的两种能力分别是 “组织协同能力”和“学习兼容能力”,他们可以成为执行服务主导逻辑的支点。 在生产制造行业,组织协同能力是将供应链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供应商、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经销商)不应是各自为政的制定计划,而是由顾客(订单)“拉动式”, 层层递进的供应链系统组织方式。 学习兼容能力是指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能够在保证自身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应当更多地让消费者接触完整的生产链(包括设计、研发环节),这样由于消费者的参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才更容易被顾客所接受,在销售过程中应该不断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交互层面:消费系统的持续性发展

在服务主导逻辑理念下,服务是贯穿整个消费流程的,顾客消费决策前了解企业的品牌内涵,提出自己的消费需求,消费过程中购买商品,在购买行为后使用商品并接受企业提供的后续服务从而完整地在价值网络中完成了商品价值的感知, 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一个不断交互反馈的过程。 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的理念是企业的最终产品是企业的独特的、 有象征性的文化内涵、品牌价值和情感诉求,而这些最终产品是依托于社会宣传、服务节点与有形商品呈现在顾客面前,顾客通过消费体验,一方面完成了产品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体验,将产品的价值感知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这种反馈进一步的改进社会宣传、 服务节点和有形产品,这样,顾客在价值网络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参与到产品开发、设计、消费、使用、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消费的意愿得到充分的释放,顾企交互形成良性循环,使整个消费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顾客层面:忠诚度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