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论文范例

文化体制论文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1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由高校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构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由校风、教风、学风等因素所构成的独特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具体表现在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道德准则等方面。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未来发展走向。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复杂而多样的,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四种基本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个地域范围内,以互联网为依托,电子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承载物,以数字化呈现方式为基本的技术手段,以在高校工作、就读的师生群体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为信息流通和展示平台而建立的不分空间、时间、年级而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流通的文化。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1.它具有高度自由、开放的社会性。

网络犹如一个虚拟的社会,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迅捷、即时的特点,呈现出突破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的特点,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而这种不设边界的网络社会,方便了师生凭借这个平台了解外部社会,学习和借鉴各种优秀人类文明成果,也有利于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它具有丰富、持续的主体创造性。

工程院校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背景和思想道德修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对于网络中所传播的最新科学技术,具有天然的吸收、运用、创新和推广能力。他们的创造性发展,能够引领网络新风气,纯洁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它具有明确、集约的多功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校园生活的不断融合,高校网络文化已经集教育教学、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作为传统校园文化的新形态,高校网络文化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传播校园主流文化的新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以及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

二、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程类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了极具工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反映在网络文化方面,则表现为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表达和行为方式。这种踏实、稳定、理性的特征对于保持校园文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极具工具、理性的网络文化,也存在一些不能与时展与社会变革同步更新、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充满了工具理性色彩。

学习研究和从事工程类专业工作的人,大多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做事情从理性出发,注重实效,不掺杂过多的感情色彩,不拖泥带水,做好规划,选择一个最简便、易行的办法直奔主题,且不过多考虑该方法的表现形式是否完美无缺,只要能够达成目标即可。在这样直接、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他们的行为方式反映到网络上,便呈现出简单、实用的特征,这样的网络建设直观、醒目,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即只考虑到工具理性,却忽略了文化渗透和价值理性。通过浏览各工程类院校的校园网站,便可以发现这一特点:网站建设风格简约、实用,理性有余而文化色彩不浓。

2.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缺乏热点和公众文化情怀。

大多数工程院校校园的师生,都具有沉稳、理性、务实的性格特征,再加上科研和学业的压力,他们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学习上,对于虚无缥缈的网络文化持消极态度,反映在文化层面就是机械、呆板。具体表现在:工程院校的网络缺乏青年人“百家争鸣”的思辨氛围,能够引起大家共鸣和激烈讨论的热点话题较少,学生的人文情怀兴奋点不高等情况。即使是在网络上发言,他们传播的内容、交流的信息也都是以工科知识为主,在校园论坛上所讨论的主题、跟帖也都趋向实用性。这样,就形成了工程院校的网络文化人文底蕴薄弱,略显沉闷、滞后的整体文化氛围。

3.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充斥了大量的现代文化,缺乏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充满了如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先后相继、保持一致的文化因子。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落脚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以追求高尚的人格风范和理想的人生境界作为终极目标。而现在高校的网络文化中,充斥了许多引自西方的所谓“时尚”的价值观念、理论信息和文化现象等,有时甚至会误导青年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理想判断。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力度,是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的。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类院校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更多地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建设上。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传播的最佳平台,而高校的师生是接受这些新内容的主体人群。因此,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伙伴,校园网络文化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功能,这时,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工程类院校师生的工具理性的满溢与价值理性的缺乏,影响着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了创造网络文化的主体人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近一个时期,各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范畴,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各项事业树立了明确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另外,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国民教育全过程,必然包括高等教育。网上传播阵地,当然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学校的网络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里,将高校的网络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置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和领导地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在网络政治文化层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题思想指导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在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实践的参与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能够影响人们政治取向、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和牢固的政治心理。而网络政治文化,则是政治文化的亚形态,是人们在网络政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评价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的成果纳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范畴,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指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抢占和巩固网络阵地。在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时,要通过网络进行信念教育,使师生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理论自信和思想认同;在网络上加强时事形势宣传与教育,引导师生了解国际国内时政,准确把握当前国情,从而对我国在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深理解,并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总体来说,是要达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的力量,共同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培养基地。

2.在网络制度和行为文化层面,要以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约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制度是人们通过行动实践而建立的约束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而制度文化则体现在文化的规则和秩序层面。同样的,网络制度文化,则是为规范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净化网络环境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体系在文化领域的体现。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具有促进文化发展、人类进步的经验和各种创造性活动。同样,网络行为文化,则将范围局限在网络活动中人们所实践的各种促进网络和社会发展创造行为的总和。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完善网络文化制度建设,约束广大师生的网络行为,在校园网络环境中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提倡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弘扬正气,扬善惩恶,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良好风气的形成。

3.在网络精神文化层面,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中文化建设;建设价值;存在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书育人为引导,以校园精神、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要的内容展开相应的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1.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严重

在现阶段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在高考的压力影响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而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比较忽视。在实际的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学校的领导者只有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下才会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现阶段高中校园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建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在这种文化建设的环境下,学生对于社会环境不能有足够的了解,造成了校园环境的封闭,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着负面的影响。

2.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会利用一切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这也就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学生很难有时间进行课外活动。而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的场所,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余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特色。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一发展目标,学校就更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此来对学生的精神活动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兴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的主要原则。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舒适的学习氛围。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完善校园内的设施建设。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精神文化的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建立名人墙,将经典的名人事迹展示给学生看,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2科学合理的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其质量的提升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活动组织时,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以此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而对文化建设的流程、职责等进行约束与规范。其次,在活动正式开展之前,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活动评估工作的重视,保障活动的质量。另外,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应该加强对活动细节的管理,进而确保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是高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进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以此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盛文琴.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案例之反思[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6)

[2]张晓东.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0(12):10-12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3

在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文化发展与物质发展是脱节了的,它使得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其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可得知:文化的发展并不能像物质文明那样跳跃性的前进,而是要一步步积累、沉淀,选其精华、去其糟粕;物质文明发展的强行拉动与文化发展的相对缓慢和滞后形成的文化真空被其它太多浮华的东西所填充,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眼中的作用力被大大削弱了。加之中国近百余年来受到各种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驳的西方的价值理念的侵蚀,使得现今中国的平面设计主体中早已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作品中仅仅能看到的是传统文化只点缀和装饰,而不是以其内在的文化底润作为作品的核心元素,其目的就只为向大家说明作品与传统文化有关而己,至于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就不重要。这种在平面设计中滥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是由于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割离开来没有形成系统、有机的结合,自己仍处于日用而不自知的状态,这大大削减了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和其文化价值。

2.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中一大设计门类,它是是思想与现实、理想与实际相互沟通桥梁,是人类意识形态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结晶。字体设计有可识别性和艺术性两大类:可识别性是指人们在设计中的字体的统设计字体与文字本身的清晰程度,没有给阅读者带来视角和思维上的阅读障碍;艺术性指的是否能够使读者获得内心愉悦的设计和字体轮廓的原创性,并且不能够给读者带来混淆的视觉感。而不论是可识别性还是艺术性,中华民族的方块字都是能很好体现这些特征的,大家对汶川地震的“济”字还是影响深刻的吧!这个“济”字就很好体现了汉字在平面字体设计中的可识别性和艺术性,整体一个“济”就表现了全社会万众一心帮助汶川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体现了华夏儿女在灾难面前的大无惧的英雄气魄和团结向上积极的一面;“济”字上下一分开就是“汶川”二字,这也不得不惊讶汉字深刻的意义和文化底蕴,让汉字能很好的作为平面设计中的情感、视觉传达符号。汉字是在历史积淀和思想变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在我们所用的文字是由最初的记事图案或者简单的物体图形抽象而成的极其简单又非常精炼的文字符号,要将这些抽象且非常精炼的文字符号作为平面设计中的符号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改造、重新设计和外形包装,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但又不乏大众化,能让所有人清楚明白平面设计中的汉字符号的意义却又为其独创性而惊讶,这难度就不言而喻了。这就对设计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设计水平的提升上,也在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汉字的文化价值提炼上。

3.汉字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文化价值

3.1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创字”,这也是是先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将自我想象与现实结合的历史产物,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倾向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它不是一个自我臆想的产物,而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体,它的演化史也是中华民族演化的活标本,活化石。而能将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很好的运用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不仅能将中国的视觉传媒打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征的烙印,也能使传统的、民族的东西沾染上现代的气息,使其与时俱进的能更好的为现代人所接纳、认可和使用,并为其与世界接轨,为世界其它民族所熟知和使用做贡献。

3.2汉字中蕴涵了传统美学观点

从古至今,汉字及其各种艺术形式,对中国的设计艺术和对现代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衍生物。从殷墟的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再到我们今天印刷中常用的宋体等,在字体的嬗变中,汉字的各种字体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还体现了丰富的美学价值和鉴赏价值,这对如今的平面设计也有重要的使用意义和设计思路,像北京奥运会使用的徽标就是用小篆书写的“京”字,既有文体艺术的美感,又有现代设计的创新意识。

4.结语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4

即使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或者数学方法,但是难免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残缺或者不能及时反馈的情况,而往往学生在经过不断地学习深造之后,形成了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从事非数学工作或者减少接触数学时间之后,这个数学知识体系就会慢慢走向坍塌、遗忘,与日常生活脱节。这并不是因为数学基础不牢固或者知识体系不全面而造成的,而是因为没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文化,让人在文化中运用数学、学好数学、思考数学。

二、数学文化的建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数学学习过程中亦如此,如下图所示。由图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文化作为一个大的目标环境,包涵了四大属性的所有内容。情境设定的条件下,展开协作和会话活动。而会话活动和协作并不是被割裂的,而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其意义建构。这个从情境到意义建构过程,便形成了数学文化,也就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数学文化建构使命。情境是数学文化建构过程中有关学习内容的建构。以往中国的教学大都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注重情景式的引导。例如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采用书本上画出的图形,而是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从文具到生活用品,皆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举例,这样让学生们走进生活,融入其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教授“质量的认知和大小比较”的课程时,不再是想象中的、观念式的教学,而是真实的引入生活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测量仪,让学生亲自体验度量的过程,从而学会质量的认知和大小的比较。协作是数学文化过程贯穿的主线。无论是教师、同学或者家长,均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一个良好的课程教学需要课程设计、资料搜集、数据分析、思考反思等过程,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取而代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是协作却是一种新型的突破。会话是协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习中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甚至成为领导者,从设定议题到寻求答案,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由此建构的数学文化便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样更有利于数学文化的形成和强化,从而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影响。例如三视图的教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学会三视图的画法,这样形成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也会对后期深造升学中的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未来社会化过程中的思维以及认识。意义建构是数学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中科院王梓坤教授曾经指出,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全面比拟?的。3正是基于此,数学文化的构建就显得愈加重要。数学仅仅是运算、规则等基本功能便失去了数学文化建构的意义,正是它在培养人文素养、理性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从小的数学教育中便应该贯穿数学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学数学可以做什么。我们无法预测一个喜欢几何的学生未来是不是一个建筑师,无法预测一个喜欢计算的学生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数学文化的形成,至少让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学会学以致用。

三、数学文化建构的意义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5

目前,安徽省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偏少,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立足于市场.对此,安徽省应在体育劳动力市场引入市场准入制度,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优势,对像AASFP(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NSCA-CPT(私人教练证书)等国际知名或社会认可度高的社会资格证书予以审核并公示,逐步取缔其他非法证书,明确规定无证人员不得上岗,进而促进体育服务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2大力宣传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安徽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占92.4%,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7.6%,配比严重失调,这无疑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打通就业渠道,进而为体育健身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安徽体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工作积极、在全民健身取得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予以表彰,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认可、尊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好氛围.

3推行政府购买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服务

安徽省有大批农民体育健身广场、社区体育辅导站、乡镇健身广场和晨晚练点,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很大.政府应在市场职业化的前提下,发挥其强大的协调、统筹能力,通过购买专业化服务的方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积极促进其从公益性向职业性转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通过市场激励等手段,营造全民体育健身氛围和全民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尤其注重城市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多类别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多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专项基金,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前提下,向群众开放,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津贴、表彰资助等可从社会资助及体育专项金中划拨;落后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地区,更要高度重视人才观念,积极促进体育人才市场、技术咨询市场的形成,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待遇;各地区可根据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条件的纳入事业编制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约束和奖惩机制;加大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再培训,将其纳入社区体育指导体系,对其开展的体育服务予以补偿,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构建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培养模式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6

关键词:Spindler文化治疗;高等教育公平;文化觉醒;文化偏见;多元文化

教育公平是“检验社会公平的文化标尺,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1〕。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文化传递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认知过程,教师发展方向和深度直接影响教育的公平程度。当前研究高等教育公平多从教育起点、过程及结果的不公正角度,未关注从教师视角反思教育不公平问题,集中体现为教师文化觉醒程度导致的文化偏见带来的不公平现象。本文拟从“美国教育人类学之父”GeorgeD.Spindler文化治疗(culturaltherapy)理论视域解析教师文化觉醒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探寻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新路径。

一、认知与分析:文化治疗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范式意义

1.独特的认知体系:文化治疗理论的理念和焦点

文化治疗源于Spindler对文化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因素、一种影响或一个维度,更是一个过程,存在于学校内外人们所说、所做或所思中,而学校则是“一个授权的文化过程”,教师是文化人。在外来干预前,文化的教育功能是维系文化系统,学校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教授主流文化影响和转变其他文化价值,往往被转变的是社会中弱势族群的文化,换言之,弱势族群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同化取代〔2〕。Spindler认为,沉浸于自身文化就是一种疾病,因为文化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潜在偏见,且这种偏见一直存在,映射出学校与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文化治疗的焦点在于教师文化及师生关系中偏见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文化治疗强调唤起主流群体意识觉醒,即让教师意识到并克服在互动及传播知识过程中潜在的偏见,提升对文化预设的认知;让学生增加对文化差异、冲突的理解并能扫除障碍,获得进入学校体系及社会的能力,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的复杂性以及文化范式的隐蔽性和非语言性造成了深入交流的极大困难,掩盖了文化偏见对教育公平的深刻影响。把弱势群体学生学业失败、无法融入主流教育体制归因于自身能力,忽略了他们在入学机会获得上、在教育过程中常不能得到应有尊重或帮助,以及从学校政策到教师态度、价值观、教学方式等对他们的影响。实质上,弱势群体学生无法融入“文化中心”,无法在资源、知识和经验上获得同学校主流文化群体平等的教育。

2.教育人类学的分析框架: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平的使命与传统

人类学诞生于人们对异民族、异文化的关注。以美国为例,对于社会公平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在美国人类学进程中有着独特地位。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表面民主,实则由于种族、阶层、肤色、性别等差异,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没有话语权,遭受着不公平待遇。追溯至美国扎根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追求绝对平等、认为学校就是铸就不平等的文化传统,再到大批移民涌入,新教主流文化瓦解、多元文化诞生,包容、平等、多元成了美国当代文化主流。教育人类学顺应了社会文化生态需求,关注弱势群体,强调社会公正,作出与现实和历史相同的反应。近20年,国际教育人类学研究转向对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从种族、阶层、肤色、性别等造成的非正义现象展开调研,深入研究教育公平问题〔3〕。教育人类学者一直把关注弱势群体所遭受的不公平以及推进社会公平作为当下的职责和义务。Spindler将视野从村野转向社区、从少数族群部落转向多种族交融的课堂,用人类学书写学校师生互动关系,用文化治疗揭露“文化偏见”,唤起师生文化觉醒,让教育人类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声音”在学界彰显。根植于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化治疗理论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平的天然关注必然给高等教育公平研究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

3.反思性的实践方法:跨文化比较反思访谈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跨文化比较反思访谈技术(theCross-CulturalComparativeReflectiveInterviewTechnique,简称CCCRI)是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Spindler认为该技术具有文化治疗功能。CCCRI是在比较文化系统中,对当地较受关注的议题采用对话的方式开展。文化治疗者以“文化转译者”身份把异文化事实解释给受访者,引导其通过文化比较,看到自身文化反应和行为并非唯一选择,反思自身文化的原初假定与价值理念。当然,访谈展示的只是文化的冰山一角,隐藏更深的是文化和历史的巨大复杂性。跨文化比较反思访谈作为教育人类学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在比较中跳出自身文化局限,用“他者的眼光”促进对弱势群体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有助于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更深层文化意义上的不公平,拓展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视角。作为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者更要意识到师生性别、阶层、民族、文化背景等社会定位差异,避免在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分析视角以及研究技术运用中渗透个人倾向。

二、偏见与觉醒:文化治疗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文化机理

1.文化偏见:隐匿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入学机会公平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人们开始关注教育过程、呼吁质量公平。现实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逐渐转变为更深层、隐蔽的不平等,文化偏见正是其诱因之一。Spindler发现,主流文化教师教学中偏好与之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学生,忽略其他或更需关注的弱势学生群体,使之因“文化冲突”或“文化非连续性”导致低学业成就甚至学业失败,成为学校教育的牺牲品。教师文化偏见导致的不公平可概括为三重“误解”:一是教育观念的误解。教师重专业发展却忽视文化层面的思考和培育,多元文化观念和理论薄弱,缺乏必要的文化反思和批判能力。教师往往不能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分析和理解学生,不能意识到学生那些被自身文化认可的行为可能被其他文化忽略或误读。这种教育观念上的刻板印象正是教育的不公平,用主流文化标准要求和对待弱势群体学生。二是教育行为的误解。忽视弱势群体学生文化的现实及价值,无视他们与主流文化的疏离感,把他们的低学业成就归咎于学生自身基础、态度和能力等,并持有较低期望,致使学生低自我评价和学业上的挫败感,学习动机逐渐丧失导致学业失败。三是教育评价的误解。缺乏多元文化关照,以主流文化价值、标准判断弱势群体学生。评价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最合适的教育而不是量化的测量工具,这种评价实质上是带有文化偏见的教育不公平,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文化觉醒:促进教师生命发展与赋权增能

文化治疗的核心目的就是唤起文化觉醒,让一直隐匿的文化元素得以显现并进入人们的思维架构之中。文化治疗则是一种分析与转变隐匿文化的方式。族群、阶层、性别、年龄、区域、身份等师生意识形态在教学中或明或暗地显现,难以达成一致,师生间生活经验和文化脉络不同,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断层。教师自身观念与行为中的潜在偏见以非制度化的形式隐含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中,文化治疗所倡导的唤醒文化意识、衔接文化断层有着契合的实用价值,让教师从洞察、批判、反思自身文化观念入手,重构新的文化架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赋权增能,在专业成长及生命发展中获取更多自主权。文化治疗之于唤起教师文化觉醒促进其生命发展与赋权增能,是解决隐匿的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文化觉醒促使教师摒弃文化偏见、关注弱势群体、认同文化差异。在文化治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他者角度反观自我,揭示他者文化观念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关照文化差异,确保教学的文化连续性,促进弱势群体学生对文化认同和平等的关注,助力教师自我意识觉醒,获得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文化觉醒的过程是揭示课堂中不平等权力关系和互动行为的过程,让教师得以赋权增能。在文化治疗中,通过师生文化碰撞逐渐实现主动反思,把潜藏在知觉中的文化逐一解构,更清晰地看到文化印记,看到有别于主流文化且合理的文化思维框架,把课堂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互动行为揭露出来。

3.学生视角:唤起批判意识和自我意识觉醒

文化治疗是学生提高觉悟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生获得能够融入学校或社会文化中心的重要能力的必要环节,使之可以与主流文化学生群体在资源、知识和经验上公平竞赛。作为学生文化觉醒的推动者,教师要让学生缓解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疏离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支持和培养其文化能力并保护文化完整性,用批判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唤醒学生的批判意识。文化治疗之于唤起学生批判意识和自我意识觉醒,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意义所在。文化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文化治疗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运用这种资源,理解不同文化,实现交流对话,发现教学活动背后的文化涵义。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等弱势学生群体忽然进入到高校陌生的现代化语境中,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对学校主流文化产生排斥,长期处于隔阂、疏离,对自身文化产生困惑甚至鄙疑,不能客观认识与评价自我,深陷自卑和无所适从,迷失了未来方向,最终导致学业失败。文化治疗强调引导弱势学生群体在文化碰撞、调适中处理好与主流文化间的关系,坚持自身文化认同和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增强族群自尊心与自豪感,提升个人期望与价值诉求。

三、重塑与自觉:文化治疗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

1.重塑多元包容的文化教育理念:营建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文化环境

多元包容的文化理念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五千年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积淀。今天,“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全球性”危机,文化间的歧视、教育的不公平令文化与教育主体性日渐丧失。公平的实质在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和谐共荣是文化的真谛。大学是文化交汇之地,是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承的中心,对促进人类文化和谐共存承担重要责任。教师作为践行高等教育公平的主体,要有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重视学业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作出适合的教学调整;自觉反思言行中渗透的文化偏见,将文化差异视作资源利用,保持连续自我、发展情境自我;不以文化霸权者姿态将学生培养标准化,而是遵循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保持其文化一致性,理解学生文化不适应并及时作出教学回应。

2.重构教学主体平等的对话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师生的文化觉醒

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师生间在对话、交流、合作基础上进行的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师生关系体现了文化的动态特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关键因素,对文化传承和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用文化治疗改善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消解教师知识和身份权威,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关系。对话是发展解放意识的主要方法,又是产生批判意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通过主体间平等对话,关怀与接纳学生生活文本,让不同文化在教学空间得以发声,实现文化对话和共存的持续发生,为师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环境。教师要理解社会不公平存在的现实,并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开展对话和讨论的解放教育,借此揭示教学及课程中潜在的文化偏见和文化霸权,推动学生重识自身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启发彼此的批判意识,唤起双方的文化觉醒。

3.重建教师文化促其生命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

教师在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进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承担着多重职责,其他物化的工具性资源必须通过教师发挥作用。美国政府提出“高质量教师”(HQT)计划,用立法形式通过提高教师质量以追求公平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强调教育公平、关注教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借鉴。教师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校际间师资水平差异、教师发展程度等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程度,教育公平与否也会给教师发展产生影响。将文化治疗作为教师培养所需具备的能力,改善教师教育及培养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关照的现状,使教师意识到自身潜在的文化偏见,抑制不自觉的同化行为,在课堂中实践公平理念,保障教育活动内部的公平。在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学校和教师创设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适切环境,确保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充分挖掘潜能,自由成长、全面发展,正是教育公平探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张国强.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J〕.教育与经济,2007,(2):17.

〔2〕袁同凯.GeorgeD.Spindler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成长———兼述弱势群体或少数民族在学业上遭遇的不公待遇〔J〕.西北民族研究,2010,(3):94-101.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7

(一)色蕴角度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分析

色蕴感知是一个外界信息摄取的心理聚合。通过最浅层的心理活动构造一种境界相。色蕴主要分五官感知和意官感知两部分,通过这两部分我们可以对佛教文化景观的感知更加全面具体。这五对概念就是我们所知的五种感觉;意官感知即强调主观感觉,其所知的对象是身心的信息结合。

“色”的聚合跟我们讲的视觉含有更为深层次的内容:除了所谓客观颜色、形状、空间、明暗以及运动以外,“色”的聚合方面还重视个体的心理方面。因为在不同个体中,客观与主观的聚合的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聚合所起到的效果对不同的个体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同样的一片天,在心情开朗之人眼里甚为光亮,在郁郁寡欢之人眼里则暗淡无光。每个个体在不同心理作用和心理环境中都会有不同“色境”的呈现;声觉实际上是以听觉为入口,包括了声音感知和语音识别。佛教寺庙园林中自然的风雨声、松涛声、海潮声,人工的磬钟声、鼓声、塔铃声、雅乐声,语音识别中的念经声、辩经声等等这些都属可意声———是通过物理作用对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此外,在声觉方面还有诸多涉及到敏感的身心健康、内在诚意、内在情感、精神世界的诸多综合声觉“现象”因其不具解释性,在此不做阐述;香觉同样存在明晰的两个层次:一个为物理层面的香气,在不同的层面分为很多种类。绝大多数佛教文化景观中对气味的追求相当高,焚香溢出的沉香、麝香,供养佛像的果香、花香,这些均为益香,即对人体身心有益的香味,另一层面为联觉现象的功德香,即行善、修养、道德成就对他人的感染、感化力量和楷模力量。将这种心想感受和“嗅觉”进行了联觉。佛教寺庙中焚香的这一行为即为点燃行善修养的“心香”同时普熏大众之意。此外还有诸多通过色蕴义理的简析,我们可以从各个感官入口的客观实在以及内在感受的聚集来分析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各种存在要素。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只能浅加分析,抛砖引玉。

(二)受蕴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

受蕴是心理感性反映机能聚合系统。它包括当下和过去个体所有的身心感受现象,具体到佛教文化景观中身受是人处于空间环境中的情景刺激而引起,可结合个人之前的所有感受经验相作用。心受则可以因过去、现在的刺激而引起。身受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应即产生有始有终,而心受则可以在完成身受之后不断循环身心综合在一起的感受。

在佛教文化景观中有很多身受和心受综合作用的例子。这里的身受有可能是来自感觉综合体验的经验。比如在中国诸多的佛教文化景观中都是极具历史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且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空的文化和自然记忆信息,景观材料时间的语言在此得以体现。这种信息语言的解读需要更广泛的知识以及对文化历史的了解,需要想蕴的配合。在最浅层面,从身受经验来思考,千百年的名山古刹、一株参天古树,都可以引起人们在空间中对时空的怀想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心受。佛教文化中认为“受”是内心领会接纳的境界,并不仅仅是对客观实在的感受,而是聚合了客观环境对人浅层感知和内心作用的影响。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表明,神经刺激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在特强和特弱时都易于扩散,强度中等则易于集中。巧合的是,中国佛教文化景观在长期发展变化中追求外在环境氛围(隐循而静谧)的营造,具有简洁而规范化的特点。佛教文化景观中基本都是遵循中庸性的“境”来安排空间布局,以现代景观设计视角来分析,其景观要素方面,在斑块、廊道和基质三大要素的落实中均追求平稳安静,不让人有太多强烈情绪变化的空间设置,帮助人们制造较为庄严、平和的感官体验。

二、文化景观认知与理解

(一)佛教文化景观中信息的传达———想蕴角度

想蕴为“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从原始感知角度的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佛教基础经典《增一阿含经》中有“想亦是知”的解说,可见佛教文化中想蕴的“想”原指感知、认知功能的聚合,他们是互相作用,共同发生又互相促进的。

这种诸多认知的心理的聚合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可谓无处不在,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这种传达出现了阻断,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语”从佛教文化角度较为深入了解就可以知道,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很多提起来司空见惯的元素或者人的主体性行为都具有想蕴中“想者知义”层面的作用:看到供果与供花是感知,同时从文化视角上,要人不断在知义层面不断探寻因果,相信种因得果这一佛教文化义理;听到钟声是感知,义理和认知层面是提醒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思议,并且佛教文化中认为一声钟声可以给黑暗的地狱带来一霎那的光明,激起慈悲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几乎每种景观要素都有按其教化和感化的主张。

(二)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心理作用力———行蕴角度

佛教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进,经过历史的演化与变迁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作用力的环境体系。五蕴当中行蕴的“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内心造作行为。在针对佛文化教景观时这种景观作用力往往是首先作用于“心行”这一层面,佛教文化景观中可以通过“心行”对人们行为的动机产生影响。

在许多园林中,佛教文化景观都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其建筑的布局多依山而建,借势自然,形成了高耸入云,飘渺空灵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意境,这与佛教文化中淡然出世的气质相吻合,让人们身心体验的同时发出同样的向往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石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在山体中的造像技术不但鬼斧神工,更是由其大体量对人心进行摄受,让人外观自然宇宙之博大与无穷,内观自我的渺小。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鼓山,是一个年轻的佛教文化圣地,以理性精神和时代潮流为切合点,倡导佛法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特色。法鼓山并没有按照中国佛教寺庙的传统将大殿匾额上写“大雄宝殿”四字,而是换做住持圣严法师的“本来面目”四字。意思就是教育世人在这里弯下身,五体投地放下的是对自己“我”的执着,而跪于蒲团之上顶礼的,是自己本来所具的真我本性。同事也是对佛教文化恢复其本来面目的一种昭示。这种佛教文化景观中让人产生的行为之思有着强大深远的作用力,当然这些作用力一定是与其倡导的佛教文化思想方向相一致的。

(三)佛教文化景观认知与解读的对接

“场景的形成,主要有自然的因素与精神因素构成,认识因素相对较少。客在场景是固有的;而精神因素是个体的,并且是变化的。”精神因素会影响整个场景或景观给人的感觉,就像之前“外色”层面提到的天空的例子。如果让认知因素参与进来,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文化景观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性。这种认知因素可以通过佛教文化的介绍与景观中设置的信息来传达,从而达到在识蕴的综合理解层面更为准确解读佛教文化景观的目的。佛教文化景观在识蕴的层面上,集中在对文化与景观的综合理解上面。识蕴即是心、意、识的聚合。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与场所精神有所契合。“当今的景观设计过程只有静心来与场地进行对话交流,体会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点,理解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才能真正融人场所精神的精髓.使设计作品成为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完美再现”。设计如此,对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景观的解读更需要如此。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8

(二)经济法课程的衔接存在断层性

由于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中职院校以自我的就业目标制定其培养计划,高职制定培养计划的出发点仍以高中生为基础。这使得高职教学的结果是杂乱无章。中职晋升的学生不仅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对于某些内容难以掌握,另外对于经济法的了解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存在一个真空期,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如今高职院校的生源逐渐延伸到中职毕业生,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就是中职,由中职升级成高职,因此在高职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缺乏一个新字,有的甚至依旧延续中职的老一套,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跟不上高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技能培训方面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有的甚至还远远没有中职的技能实力,教学经验也没有中职丰富,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出现技能学习的倒退,造成不良后果。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的经验、案例以及相关经济法的师资力量远比刚升级后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双师型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严重脱节。总之,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必学、必会、必懂的课程,学生以及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效率和实践性。

二、经济法课程要适应中高职衔接

(一)以职业为导向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中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待晋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是以职业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院校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课程的衔接性。在职业导向教学目标中,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在中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高深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经过中职的培训,对于资格的考试更是一种递进,在中职,参加初级的考试,高职以后直接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技能和考试形成有效的衔接。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要求,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对接和递进,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一个资格考试问题,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上,都要符合当前的要求,首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内容,其次是基于岗位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再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此基本要求下,中职中经济法的学习主要面向的是初级资格考试,以及中职生毕业以后的岗位要求,然而中职生和高职生对于职业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的教学内容是中职内容的递进和深入。在中职经济法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到更高,更切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在实际情况下,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中高职自身现状,发展适应当前的会计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同向发展,最终实现对接。

(三)以技能为重点优化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手段

中职和高职都是注重技能的培养,中职注重的是初级技能,高职注重中级技能的培养。在各自的技能培养重点下,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模式改革下,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以及角色的扮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专门的会计专业教师,避免非专业教师带来衔接上的问题。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很快适应到高职教学,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也适应了中高职的衔接,对于会计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以能力为评价设置中高职衔接的考核方法

经济法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应注重经济法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方式方法和的同步性,中职和高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以免影响两者的衔接问题。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能力,中职考核和高职考核需要一定的衔接性和共同性。避免中职步入到高职以后存在评价考核的盲目性,减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让经济法课程体系适应到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性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