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及当代启示

大学校园文化及当代启示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教会学校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教会学校之一的“华中大学”迫于生存的压力两次西迁,最后落脚于云南的喜洲。迁到喜洲后,华大竭尽所能维持原有的办学机制,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种成就与其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探索抗战时期华中大学校园文化形成的背景以及特征,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抗战时期;校园文化;华中大学

1986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学代会上,“校园文化”在我国首次被提出。此后,研究“校园文化”的浪潮此起彼伏,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研究。虽然“校园文化”一词出现较晚,但不能否认抗战时期教会大学校园文化的客观存在。校园文化以特定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是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华大在喜洲办学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当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历史背景: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

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有了前期的铺垫,才有后期的积淀。而抗战前华大所历,为抗战时期华大在喜洲形成的校园文化奠定基础。1931年,华中大学向中国政府注册立案,从国人眼中的“洋人学校”成功转型为中国特殊的私立高校,并逐步得到发展。正如书中记载到:“1935年至1937年月,华中大学注册学生人数突破200人大关,师资力量也超过预期的指标。”[2]但好景不长,正当华大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使得它们亟图发展的进程遭到打断。随着时局不断恶化,华中大学不得不做出应对方案即西迁远方。当然华大的迁移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得生存,更是出于一种对中国必胜的信念。正如卢茨女士所言:“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把自己看作大众的喉舌;他们认真地担负其维持民族士气的责任。只要自己的国土还有可能不受日本人的控制,师生们就感到自己有责任维持学校的正常工作以表示对中国自卫的信心。”[3]于1939年3月16日,华中大学迁至大理喜洲镇。在华大师生西迁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千里跋涉,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但员生们克服困难,勇对挫折,使得西迁顺利结束。西迁之行展现了华大师生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乐观进取的校园风采,为迁滇后华大的校园精神文化奠定了历史传统。而西迁所获助力,更使得华大志愿于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华大迁滇后校园文化以服务社会为指向作了铺垫。

二、多维透视: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抗战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教会大学特定的办学形式造就了在喜洲时期华中大学的校园文化。从多维角度探析华大的校园文化,对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以多样活动为载体

华大在喜洲办学的日子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校园活动十分丰富多彩,包括宗教活动、音乐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学术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而且还培育了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表1所示。其中学术讲座的主讲人除了本校教授,华大还积极邀请校外学者为学生传授知识,促进校内外的教育交流。如1941年10月,作家老舍先生与音乐家查阜西先生一同抵达华大,为华大师生开展讲座,进行讲演。又如1942年9月,著名的李约瑟博士(Dr.JosephNeedham)偕夫人亦来华做客,在华大小住几日,与华大师生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此同时,多样的校园活动也充分展示着校园文化的时代性,华中大学在喜洲办学的8年正是抗日战争烽火几乎燃遍全国的时期,华大学子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身负的使命,希望可以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因此除了表中的活动外,他们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如1942年,日寇打到云南的腾龙陵一代,华大的部分学生联合外校学生组织义演《放下你的鞭子》、《游击队之母》等剧,为前线的抗日战士募得了一笔款项。总的来说,这些活动灵活多样,吸引了很多同学的积极参与,使得华大校园文化的特点呈现出内容上的多样性。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抗战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同学们也积极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刊物。如1939年创办的《华大滇声》、1940年创刊的《华中通讯》1941年创办的《苍洱半月刊》等。

(二)以服务社会为指向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环境的。华大作为所在地区文化品味较高的场所,对社会产生辐射影响作用,其校园文化呈现出以服务社会为指向的特征。其中华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校园文化对社会产生作用。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华大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材。学生毕业后输送到全国各个领域工作,服务社会。而且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随后也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中坚力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去弥补人才的缺口。其次,在科研研究方向上,华大师生更加关注当地社会,立足当地的民情。教师们没有仅仅满足于教学,学生们也没有仅仅满足于学习,他们坚持对学术的追求。在喜洲流亡的时间里,华大的科研有着长足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世俗化,其主要体现在对西南边疆的有关研究,如对于西南民族社会生活的调查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不仅使华大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使科研走向世俗社会,关注民情。再如对苍山十八溪水电动力的试验研究,通过这项研究,当地人民在大理地区建立了第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解决了当地照明困难问题。最后,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正如上文表1提到的,华大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作为教会大学的华大,创办机构是基督教差会,创办人韦卓民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因此,学校的校园文化内在的含有基督教的博爱和牺牲精神。在此基础上,华大师生们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社会服务活动,使得华大的校园文化不断地辐射于整个社会,服务社会。

(三)以朴实刚毅为精神

华大在喜洲的校园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即朴实刚毅。朴实刚毅集中反映了华大的一种精神面貌,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有着引导规范作用。这种精神面貌具体体现在学习态度以及生活态度上。首先,在学习态度方面,华大的学生表现为朴实刚毅。因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有着前期的积淀,所以它可以借鉴吸收过去的优秀成果,表现出传承性。华大在喜洲所呈现出的校园文化同样也借鉴了迁滇前的一些传统。在“重质不重量”原则的指导下,西迁后的华大继承了迁滇前的制度传统,坚持华大的特色考试制度即“中期考试”和“毕业总考试”。由于华大严格的考试制度,在此期间,同学们对学习丝毫不敢松懈,稍有落后,可能就会面临降级或是退学的风险。在这里,华大学生的刻苦努力,对学习的热爱是迁滇后华大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艰苦条件下,朴实刚毅的校园精神文化督促着华大学生依然坚持学习,顽强拼搏。其次,在生活态度方面,华大的学生表现为朴实刚毅。华大新校址喜洲地处西部边陲,一度被称为“上帝也不曾落脚”的地方。从校园整体环境上看,环境比较恶劣,空间狭小,师生们的居住空间以及学校的办公区间相对拥堵。而且初到喜洲的一段时间内,华大师生由于喜洲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加上教师微薄的酬劳和学生极少的助学金,让本就条件艰苦的流亡生涯增添了难度。但华大师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艰苦的环境中乐观生活学习,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力,师生们相互鼓励,共度这段艰难的岁月。

三、鉴往知来: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华大在喜洲这个边陲小镇,一呆就是八年。在这八年之中,它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当今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行为载体,全方位,高质量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校园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学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娱乐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平台,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中国更加呼唤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重新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确定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未来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做到两个统一。其一,坚持“创新性”与“一般性”校园文化活动的统一。高校拥有着接触新知识,新文化的便利条件,它的任务和使命之一就是创新,因此,创新性校园文化活动必不可少,而一般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大部分同学的积极参加。“创新性”与“一般性”相互结合,使得校园文化绽放活力。其二,坚持“多样性”与“时代性”校园文化活动的统一。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多种类型,有娱乐性质的,有比赛性质的,有学术交流性质的等等,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时代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顺应潮流,构筑大学精神,树立学校特有的品牌。

(二)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高校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那么自然为社会服务也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华中大学在喜洲度过的8年,为当地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首先是人才培养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材,学生毕业后输送到全国各个领域工作。而且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随后也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中坚力量。其次是科研上,虽然成果是学术性的,但以学术为基础,为人们了解这一偏远地区开启了窗口,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职责,真正做到社会服务与学术相结合。最后是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力所能及地为当地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学校自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和社会接触,强调为社会服务。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亦或人材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亦当为社会服务。首先,对于人材的培养来说,要为社会服务,社会急需什么样的人材,我们就要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材,为社会,为国家出力。其次,对于科研来说,要努力做到学术与服务相结合,使科研发挥更大的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波伊尔提到:“要把服务看成是学术水平,就必须将服务同一个人的知识的专门领域直接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活动联系起来,或直接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这种服务是严肃的需要。”[5]最后,要多开展类似志愿者服务等类型的活动,让学校的校园文化产生辐射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培育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不仅体现了高校的个性品格,更是一种精神动力。校园精神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持久稳定的影响校园人的思想行为。[6]迁滇时期的华大形成了一种朴实刚毅的校园精神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渗透下,置身其中的华大师生钻研拼搏,乐对困难,度过了在喜洲的艰难岁月。因此,高校应该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注重其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功能。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时展的需求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形成贯穿学校发展始终的校园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也将会为学校注入顽强的活力,同时也即刻发挥出导向和凝聚的功能,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师生。通过构建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加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其作用力量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石峰岗.论校园文化及其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9,(1):95-102.

[2]马敏,汪文汉.华中师范大学百年校史(1903年-2003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M].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社,1988.

[4]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张德,吴建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李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