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意识范例

大学生法治意识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直播;法律意识教育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极速发展,网络直播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取向,时刻进行着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网络直播产业中存在许多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乱象,而大学生们仍存在涉世未深,媒介素养能力不足,认知、分析、辨别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其价值观体系易受网络直播乱象的影响,易出现各类违法问题甚至触犯刑法的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法治思想正是规范新时代下网络直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探讨新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直播法律意识教育路径研究颇有现实意义。

一、法治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思想指引了新时代大学生前进方向。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产物,是我国数十年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方“法治”视野下“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是解决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困惑的重要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之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治,与西方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统治的“法治”不同。除了中国和少数国家,当代世界仍处于被西方资本巨头统治的时代,资产巨头控制传媒向世界有利于其阶级统治的思想、理念,使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在信息茧房中被洗脑。西方媒体通过国内的某些“公知”向我国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传播“党大还是法大”就显见其险恶用心,法治思想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难题,给了新时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指引。

(二)法治思想服务人民,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较他们的父辈更具有信息接受的独立性。从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角度,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1],清晰地传递出大学生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服务对象。西方法治的服务对象是大资本家、金融巨头,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才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满意为目标。

(三)法治思想是人民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知法守法。服务网民、服务人民,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最好例证[2]。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使得法治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天然具有人民性,天然地对腐朽的西方思想具有抵御力。2020年的疫情使全国人民乃至全球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国外疫情依然肆虐。在疫情面前,我国的人均安全性是美国的近600倍。疫情中,美国混乱、无序,只有大资本家、金融巨头的利益得到美国法治的保护。美国是西方世界的灯塔,灯塔濒临倒塌,西方所谓的法治优越感也逐渐崩塌,真面目渐渐被世界人民、中国人民所认识。正值百年未有之变局,党的五中全会上,法治思想首次亮相,它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要遵循。从宏观而言,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大学生抵御西方错误法治思潮的重要武器;从微观而言,法治思想能够有力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网络直播时代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1.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网络社会虽是依托互联网而生的虚拟世界,但大部分现实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网络之中也依然会出现,甚至由于其隐蔽性、匿名性导致难以破案。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环境往往在安全的环境,比如在家、在学校,头脑、思维较为放松,没有意识到网络的重重危机,基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不法之徒有机可趁。2.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没有意识。在网络直播中随意传播他人的不实消息,可能构成对他人的毁谤;随意使用他人未经许可的文件、照片或者小视频,都可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许多大学生往往并未意识到其行为侵权,未经辨别就随意附合、转发,特别是经常泛滥成灾的各种谣言,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某些特定个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巨大的挑战,而这些可能就是一些人的“不经意”所为。3.网络直播中甚至可能构成犯罪。从个别案例来看,甚至出现大学生涉黄直播,许多大学生对此类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严重不足,他们认为这仅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但实际上,在我国,传播淫秽视频牟利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罪行。根据《法制日报》报道,苏州在校大学生肖某贩卖3个网盘,牟利共计300多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之后虽然改判较轻的刑罚,但犯罪的污点却要跟随肖某一生,其本人也在大好年华服刑,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二)侵害后果不容忽视。1.大学生自身安全受到侵害。首先,思想受到不良思潮甚至违法思想的影响。网络直播蓬勃发展的背后,目前仍存在着无序发展的情况。许多涉黄、涉暴甚至严重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无序传播。网络直播形成的所谓“意见领袖”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而不自知。大学生一旦沉迷其中,危害之大,不可小觑。其次,经济安全受到危害。校园贷、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趁机进入网络直播领域,许多大学生深陷网络诈骗,使大学生的经济安全受到严重侵害。第三,人身安全受到危害。涉黄、涉暴直播,背后往往有着黑暗产业链,大学生一旦涉足其中,自身的人身安全就难以保障。根据《钱江晚报》报道,警方捣毁了多个涉黄APP,其中就有女大学生被骗乃至被胁迫与他人进行性行为的直播内容。2.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首先,侵犯他人著作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在直播过程中,直接使用他人拥有著作权的内容,将他人的作品直接使用、摄入直播镜头,或在直播中直接使用未经他人授权的音乐作品、视频作品;其二,在他人的节目现场、赛事现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直播。其次,侵犯他人肖像权。网络直播在进行过程中,主播会收取打赏或者礼物等有价值的物品,即属于营利活动。因此,在直播中使用未经授权的他人肖像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最后,侵犯他人隐私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3]562比如,在网络直播中,出现其他同学的宿舍生活场景,也极有可能侵犯了同学的隐私权。3.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根据《法制日报》报道,有一款名为“水滴直播”的平台,直播内容涉及多所学校、涉及多个省份,教室和学生宿舍均在直播范围之内。直播向公共领域渗透,若不进行规范,就可能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现在许多网络直播主的粉丝超过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每一个网络直播主的房间相当于一个小型电视台,其言论影响力是无比巨大的。若有人在其中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或有意无意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都将危害无穷。网络直播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各种各样,但大学生如同一张白纸,缺乏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对网络法律甚至一无所知,甚至不了解颁布三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重大考验。而如何对身处网络直播时代的大学生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正是教育部门及高校应持续关注及探索的方向。

三、新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直播法律意识教育路径探索

(一)坚持法治思想核心价值体系。1.坚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由于西方发展在先,网络霸权横行,还有一些苍蝇、蚊子偷偷渗透,鼓吹西式“宪政”、党是党、国是国等错误观念,离间党和国家的关系。总书记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4],阐释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得以落实的最重要保障,是“中国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对社会主义法治起到决定性作用。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4]我国建国72年、改革开放43年的发展实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义法治道路才是适合中国的、最正确的道路。十八大以来,某些为西方鼓吹的公知的路越来越窄。网络直播等较少实时记录的传播形式,成了某些公知的“避风港”。他们利用网络直播方式,鼓吹西方所谓的“优越性”,贬低我国的法治思想。某些大学生由于见识、知识等缺失,难免受到公知的误导。大学生们不知道,公知们隐瞒了西方“司法独立”为资产阶级精英服务的本质,是为有钱人服务的特征。资产阶级通过其控制的新旧媒体宣扬“司法独立”,故意制造法官的神秘感。由于普通老百姓与法官并不在一个阶层,难以接触和了解他们,又被媒体洗脑,误以为法官真正独立,殊不知背后多少的交易不见天日。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群众路线是我党建党以来的重要优势所在,在网络时代,继续倾听人民的声音、融入人民群众、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认知、阅历尚处于人生成长期,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事物充满好奇,辨识能力相对薄弱,又年轻气盛,易受误导。少数大学生在网络直播中侵权而不自知,违法而不自知,更令人唏嘘的是,又有人被欺骗,甚或走入犯罪道路。我们应该让大学生深入到劳动群众的中间,明辨是非,造福人民。

(二)以网络安全观为要求,保护大学生网络直播安全。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5]。网络平台也正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的重要领域。网络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西方势力和国内少数帮凶通过网络直播向人们传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网络直播中呈现各种享乐主义、物质至上、男人女性化等不良思潮,甚至产生诈骗、暴力、黄色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期,易受环境影响,特别是网络直播直观而具有诱惑力的方式,极容易迷失自我,甚至走入犯罪的道路。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5]用好则可以给人民带来福祉,用不好则有侵害人民利益的风险,因此,应当加强网络直播的审查工作,避免大学生们受到不良思潮有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2

在当今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口号,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将建设法制化社会提上了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来了。面对着中国近千年来的礼治社会的影响,法制似乎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般的深入人心。但是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整顿中国国内外秩序,肃内外矛盾是都运用了法律强制性的手段,因此法律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祖国明天未来的大学生而言,法律意识的具备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要求社会和学校乃至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约定和约束,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法制化。法制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现状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关心的。因此,本文剖析高等学府中的法制化教育,研究高校中的法制化教育,进一步深入的去辨析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此提出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法制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意识是存在人们思维中,是个体对于客体的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客体的认识,当然这一客体也就是法律,简而言之,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法律规范的了解,以及犯法之后的相应的惩罚的了解。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仅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尚未彻底的理解生活中的法律

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的组成,思想基础的教育,其对于法律本来便比一般的人群要了解的丰富。谈论法律,大学生头脑中便有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基本印象,而这些法律部门也就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机构,但是大学生也仅仅只是知道这些法律的名字和所涵盖的范围,根本就不了解这些法律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不清楚违背了这些法律后会受到的惩罚[1]。

(二)没有真正的树立法律意识

大学生会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平等的一面,此时大学生的头脑里便会闪现出“权大于法”的念头,认为高官是可以操纵法律的,然而这种想法是不正确而且没有依据的,中国国家宪法规定,法律是高于个人,而又为个人服务的。没有真正的树立法律意识,就会产生盲目观和倾权关,从而蔑视法律,甚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点在众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例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误区

(一)对于法制教育的划分领域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现仍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中去,懂道德的人不一定不会触犯法律,相反触犯法律的人也不一定是不懂道德的人。德育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却是德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仅仅只是简单的将法律教育划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不利于高校的法制教育的。

(二)仅仅只是书本上讲述法律

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应该是融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而不是单一的将其归结为书本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是需要培养的,而法律素质更是如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和有效植入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已,因此在高校中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仅仅只是简单的上几堂课,做几套试卷是不明智的[2]。

三、培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表现和反映是尤为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离不开高校对于大学生法制的教育。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这里我提出了以下若干建议:

(一)合理安排大学生的法制课程

大学生的法制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应该在上课的基础上增加理论实践课程,让现代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可以举行类似模拟法庭,和模拟小场景这样的课堂让大学生来学习。同时在加强法律的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引经据典,使得法律的传播更加的让大学生感同身受。

(二)构建完善的法学教学体系

法学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法律只是的传播也是走向实践的工具,所以在法律的教育中,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加强大学法律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大学生对于法律的重视和对于法律多重价值的肯定和认识。

(三)学校应改善学校的法制环境

学校的机构的框架就应该是以法为中心构定,依法治校,使得学校的秩序按照法律法规的制定下合理有序的进行,让大学生都有着校园法律意识,这样从小到大,由小及大,便能很容易的进入社会之后也保持着法律意识[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高校的法制化教育和法制化体系并不完善,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精神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根据上文我们对于学校的现状的分析,对于高校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误区的分析,我们得出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是符合当今社会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完善大学生守法规范的。而且面对今年来高校犯罪率的上升,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符合时展潮流的。这将有利于高校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负责的对象,有益于高校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引导现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法制规范。

作者:朱俊洪 单位: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春梅.浅谈中国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报,2013(3).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养成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发展、科技大发展和网络大发展的全新时代,信息、科技、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深度融合。大学生作为新兴事物的重要接受群体,更受网络时代的影响。他们通过网络课程提升个人能力,通过网络新闻推送实时观看社会动态和社会变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开展交友活动,通过网络娱乐活动放松自己的生活。然而在他们“赖以生存”的网络社会中,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威胁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的潜在风险。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家在享受网络便捷的时代,却有太多的大学生沉迷网络,在网络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遭受到巨大的伤害。网络诈骗致使大学生忧郁甚至轻生,“裸贷”逼债致使大学生自杀等等,各种骇人惊闻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面临的各种危险层出不穷、广泛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从大学生成长经历来看,长期处于家庭和校园这两个相对封闭、安全的环境里,未曾直接面对社会。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中的危险因素缺乏敏锐的辨别能力,更不用说在相互“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直观性的网络社会里,单纯的大学生更是缺乏辨别危险的观察意识和较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他们往往利用网络社会的不可触摸性,以单纯善良的大学生为对象,实施不法行为。例如,犯罪嫌疑人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散播小额贷款消息诱惑大学生进行贷款,他们会用看起来相当具有诱惑性的条件来诱导那些为了贪图一时虚荣而急需用钱的大学生,用表面的“无息贷款”隐藏背后的“巨息目的”,用巨大的骗局来遮掩背后的不法目的。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在放款之初诱导大学生填写相关的信息,甚至获取极其私密的信息以满足放款条件,待学生无能力偿还巨额利息时,再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开展威逼利诱。还有的骗局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不法手段盗取大学生社交平台账号密码,再以该学生身份向其好友发送借款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目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就会缺少辨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尤其是一些因爱慕虚荣需要用钱的学生往往容易掉入犯罪团伙的陷阱中,甚至发生一些严重的后果。还有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谈恋爱等交友活动,而网络对犯罪嫌疑人起到一定的隐蔽作用,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受害的风险。二是政府存在监督和管理上的客观不能。由于网络系统的庞大,网络用户的分散,导致政府部门对网络事件的防范和管理难度也会大大提高,如遇到网络诈骗或网络贷款等情况,调查取证和实施抓捕的难度往往比现实社会中的案件要大的多,而且受害人的损失也难以追回。比如在有些网路诈骗案件中,犯罪团伙不在中国,单独一件案件涉及线索很少、标的很小,很难突破警力的局限,将每件案子都能第一时间解决。因此,助长了犯罪嫌疑人以大学生为目标,通过小标的积少成多的方式来实施犯罪。三是高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为主要职能,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一方面,缺乏专门的高层次安全教育管理人员,一般人员仅基于岗位而熟悉岗位,因工作而熟悉工作,缺乏从专业性、技巧性等方面对安全教育管理的把握。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并未针对网络社会,存在网络方面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而沿用了传统安全管理的理念和体系。

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危机处理能力

网络危险无处不在,但大学生缺乏敏锐的辨别能力。大学生一直处在比较单纯的校园生活中,尚未体会过社会中的世故也极少遇见过社会中的危险,对社会尚存的危险因素往往惯以其单纯善良的一面去看待,因此即便在危险来临时,他们往往因缺乏敏锐的辨别能力去识破犯罪嫌疑人的陷阱,仍愿意向陷阱迈出自己的脚。尤其在不可触摸性、缺乏真实性的网络世界中,我们的网络平台存在较多的技术漏洞,且相关管理机制仍需完善的前提下,而大学生又是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更需要对大学生们进行法治意识的养成教育,以便让他们对威胁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增强辨别能力,提高其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团伙任何可趁之机。

(二)有利于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在信息发展大爆炸的时代,当今的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而我国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尚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也给一些蓄意利用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价值观对其进行恶意引导,宣传一些不实的煽风点火的荒谬言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往往就是这些不法分子的首要目标。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的养成教育更是相关部门和学校十分重要的任务,可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努力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有利于加强高等院校管理

现代高校,特别是网络社会发展至今的高校,面对着各种发展挑战,高校具有更强的功能性,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面对网络社会密集的网上商业活动和频繁的校外人员流动,面对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对校园的责任界限、内容、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的养成教育,有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进一步维护好高校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网络安全防范路径

(一)强化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组织性

一是提高认识。只有校园的稳定和安全,才能给予学生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损害学生本人的身体、心理健康,同时对学校其他学生、家长以及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地方安全稳定产生负面性作用。应当联系学生实际,在课程中增加法律、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思想政治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在辅导员常规工作中,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法治引导;学工处、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从职责出发,做好法治教育的领导、组织与实施。二是强化领导。应当设立系统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领导体系,由分管校领导亲自挂帅,由学工处、保卫处、信息化管理部门等具体管理协调;政府和网监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并指导具体业务。三是建设高水平教育队伍。培养具有技术、法律理论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吸纳对该项工作感兴趣的教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教师主体,主要任务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加强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自觉传播健康、积极的舆论信息,抵制虚假、黄色、消极等不良信息内容,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二)强化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科学性

确立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一是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问题分析和判断。二是以加强法治教育为核心。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的最低底线。应当具备底线思维,增强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严守法律制度,特别强化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学习,切实提高懂法、用法、守法的能力。三是以提升防护能力为重点。从法律层面,深入了解安全知识,特别是如何在网络社会中,安全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避免自己触犯法律。同时,能够识别网络陷阱,抵御网络诈骗等恶性违法行为。在遇到侵权行为时,能够积极应对,减少损失,合法维权。

(三)强化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4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法治国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它是一种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这种治国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治精神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支撑和精神源泉,只有当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社会信仰,并以之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时,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其法治精神的培育不仅仅关乎到个人的成长与前途,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法治化水平。因此,要将法治的诸多价值要素及其蕴涵的精神实质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要建立起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并通过大学生主体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传播和普及这种法治精神,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信仰和理念,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提高学校法治化水平的需要学生不仅是学校工作的管理对象,更是学校事务的管理主体。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法治化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权利义务的理念、民主的意识、正义的精神、秩序的观念,也即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当作为学校主体的大学生都能把法治作为一种精神崇尚、一种思维方式,进而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并把它落实到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的各项工作必然会走上法治化道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日臻完善的法治社会里,法治精神业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合理使用法律武器,逐渐形成缜密的法律思维模式,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在大学生内心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法治精神的缺失———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之现状

良好的法治精神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目前来看,大学生总体的法律素质有所提升,但是距离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2002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到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案,大学生犯罪令人触目惊心。人民日报报道:“近10年大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是,他们对法治的信任信仰程度、对法律的理解深度、自觉追求法治精神的心理和习惯有待提高。”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到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和法治精神培育仍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加强的社会问题。就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其法律意识和观念与过去相比有明显提高,在对法治的关心、法律知识的掌握、对法律的认可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但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基础较差,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理论接受能力不强,因此,对法律理论的系统性要求不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思想水平不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再加上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等非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追求法治精神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信仰缺失法治精神的形成依赖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说过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2]28只有公众对法律认可、尊重、信任、依赖的真挚情感,即对法律的信仰,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促进现代法治精神的形成。然而,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却令人担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不信任、不尊重和不服从,觉得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惩恶扬善,因而对法律的信任感也比较差。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对法治化进程的影响似乎很小,因此,对法治建设保持冷漠态度,在行为上漠视法律,甚至与法律背道而驰。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法律只有被公众所信仰,才能真正赢得普遍的遵从。如果代表一个国家未来的大学生都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就会丧失权威,国家也不可能迈进法治化的门槛。

(二)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受到传统法律义务本位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缺乏权利意识,缺乏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进行对学生的普法教育,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初步树立了法制观念。但由于这种普法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大多从属于德育,以“守法”为重心,与大学生个体利益和要求相违背,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义务观念,容易使大学生对普法教育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宗法观念、人情观念、特权观念在脑海中还占有一定的位置。

(三)法律知识贫乏虽然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仍然较低,有些学生还存在“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的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法律知识更显欠缺。另外,多数大学生注重专业课而忽略法律基础课,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四)法律工具主义思想严重我国当代的法制教育只重视法律的工具主义价值,而忽视了法律的理性价值,如平等、自由、民主、正义等。这种教育使大学生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上,使我国法治精神的培养陷入了困境之中。可以说,“法律工具主义是一种全局上制约我国法律价值和法治目标实现的理论。”[3]547即使学法律,也是将它作为一种工具,只求记住一些部门法的具体条文,知道怎样操作,不求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不去挖掘法律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深层次底蕴,更不是为了树立健全的法治观念。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使大学生无法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法律,影响了法律学习的效果,影响了法治观的生成。#p#分页标题#e#

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之培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基本法律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法精神、法文化的传播与熏陶,其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从认知、使用层面提升到信仰、自觉内化的层面。为此,高职院校应秉持能力与观念并重、知识与行为统一的培养理念,在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上不断调整创新,以逐步实现高职大学生法治精神之培养目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法治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培育的结果,而法治精神的培育需要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做基础。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包括自由的学术空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法律文化氛围、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等,它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高职院校,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中建立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真正相信法律的公正,在内心树立法律的权威,进而形成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环境,首先,要通过多条途径和多种载体积极传播、推广法治文化。例如,利用校园宣传栏、校报等进行法制宣传;在校园广播站中开辟专门的法律论坛;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网上法律答疑;举办大学生法律文化节营造法律文化氛围。其次,要积极搭建法治教育平台,加强法治文化的理论研究。例如,营造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追求公正的品质;切实发挥法学院、法学研究社团和各类法学会的作用,加强对法治文化和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举办法律学术讲座,聘请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学理论水平。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环境,使生活在其中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法治熏陶,逐步养成法治人格、树立法治精神。

(二)注重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向行为的转化,拓宽法律事务的参与和实践渠道任何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影响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法治精神的培育也不能仅仅止于理论研究,而应付诸于法治实践和法律行动上。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还要通过法律事务的参与和实践,使大学生由知法、懂法的认知层面向用法、守法的行为层面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对法律的信仰。首先,在校内,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治理决策,强化大学生在法律行为中的主体意识。学校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名大学生,因此,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大学生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的同时,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突出了学生在校园管理中的主体性。如,让学生根据所在学校情况制订校园治安管理办法,让大学生参与学校社团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这样,就能使大学生更加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而更加有效地自觉遵守,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其次,走出校园,借助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如,组织大学生旁听法院对案件的审判、带领大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监狱等,加深对法律知识的领悟,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大学生必将产生对法律权威的敬仰,从心灵深处构筑起尊重法律、笃信法律的观念。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5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精神

近几年,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极大地规范了居民的言行,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为国家安定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推动有关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中心,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既可以促进高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又能够培养出拥有法治精神的优秀人才,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秉持遵纪守法的理念爱岗敬业,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推动社会朝着遵法守法的文明方向进步和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进步速度以及发展方向,因此要想推动社会进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综合素养,为此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但是目前来讲,部分地区人们的法律意识仍旧比较淡薄,既不清楚触犯法律的后果又不懂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影响了地区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究其原因是人们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法律知识宣传不到位。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还是扩大遵法守法的人群基数、减少犯罪,推动社会朝着遵法守法的文明方向进步和发展。

(二)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大学生可以说是比较容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几乎每年都会看到关于大学生被敲诈、骗钱的消息,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乐于助人或者想要勤工俭学的特点,利用刷单、虚假兼职或者帮助老人等的借口对学生进行欺骗甚至绑架,极大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防骗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不懂得或者不敢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常只想着忍气吞声,才使得坏人肆无忌惮。当然,大学生因纠纷和冲突而违法伤害他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减少大学生因一时冲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维护校园和谐、保障学生安全并促进学生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校园文化建设忽视法治文化。首先,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思想理念的创新都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关注学生发展需要,丰富校园文化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能力的提高,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素养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背景下,尽管很多高校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不断开展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但是仍旧有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法律的课程和活动寥寥无几,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进而导致高校部分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治精神缺失。

(二)学校法制教育形式单一。众所周知,法律知识比较枯燥,也很难记忆和理解,尽管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课程的难度望而却步并失去信心,进而影响接下来的法律知识学习。再加上严谨的法律知识课堂很难趣味化、简单化,高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课本或者PPT照本宣科,很多知识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也没有继续认真学习下去的欲望。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仅仅学到了“皮毛”,这也最终导致了学生的法治精神缺失、法律意识不够强,在遇到相关事件的时候不懂得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如何进行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一)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意识。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方向。”要想切实推动高校有关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首先就要真正理解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正确观念,然后再根据思想确立相应的措施以及发展方向,保证校园文化的顺利建设。因此,高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通过法律教育不断规范大学生行为,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树立法制意识并建立浓厚的文化氛围,将法制文化变为高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二)转变法律知识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归根结底是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高校一定要注重对于法律课程的开设,并聘用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与此同时,高校也要督促教师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新的教学思想调整法律教学步骤,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刑法等基础知识,切实增进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以及相关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多多联系生活实际,将法律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形式。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和时代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高校要想推动本校的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想办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法治活动,促使校园形成浓厚的法治精神的文化氛围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法律的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并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法律知识与其他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宣传海报比赛以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等调动学生的了解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中浓厚的法律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顺利推进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四、结论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6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①。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是极为脆弱、迷茫、极易误入歧途的弱势群体。高校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法治教育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缺乏实效性,难以满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理念滞后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宗教与法律》一书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获得生命。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学生传授相关法律知识;二是对学生法治观念进行培养;三是对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法律知识是基础,法律意识是核心,法律信仰是归属,法律能力是体现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1]。就我国目前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培养尚且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由于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管理理念的滞后,大多数院校在法治教育的方式上仍然采取灌输式+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法治教育课堂往往是单纯的传授法律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对法律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而单纯的笔试考核作为评价法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应试功能也扭曲了法治教育的目的,影响了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及发展,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法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

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社会价值培育的双重保障,以自律和他律的功能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外部行为。然而现今各级学校的法律教育仍作为道德教育的分支②,以德育路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缺乏自身的独立地位。一方面,法律内容篇幅比较少,然而需要讲授的内容却比较宽泛,涉及到的法律专业知识可达到数十种。由于篇幅及课时比较少,很多内容教学都处于浅层次,单纯罗列知识点,未能深入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较好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学时间比较短,学生需要利用十几个课时时间将所有内容予以掌握存在很大难度,导致多数学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的重心放在应付考试上,也就很难谈及对学生法治意识进行提升,严重影响法治教育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手段单一

法律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法治教育的第一步,并不等同于法治教育。知法不一定懂法,不懂法便难以遵法,所谓“学而不思、知而不行”是当今大学法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首先,在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除主流课堂讲授方式之外,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相关辅助平台比较少。在实际法治宣传方面,主要就是通过宣传栏、讲座及社团等一些规模及范围均比较小的活动,而这些法治教育形式受众范围相对较少,并且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很难使学生实际需求得到满足,也无法使普法教育目的得以较好实现。其次,目前高校法治教育仅仅局限于普及法律知识,相关案例教学及实践辅助教学比较缺乏,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是盲目对法律知识及法律条文进行背诵,对于法治含义缺乏真正理解,对于所学法律知识无法进行科学合理应用。

二、高校法治教育中问题的成因

(一)高校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教学和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了就业的基础就足够了,而对学生包括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表现在:首先,部分高校仍然以成绩为导向,一味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大剂量灌输,造成学生心目中成绩好则一好百好的观念,导致存在学生成绩好、能力强但又出现违法违纪情形。其次,法治教育在学科归属上具有严重的道德从属性。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仍然停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授课,法治教育内容被不断压缩,教学时间较短,教师习惯于用道德的思维去传授法律知识,造成学生缺乏程序意识,并进而产生对法律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即使在部分高校单独开设的经济与法律、刑法与生活等法律课程,也均是作为选修课进行设置的,其课程不属于高校教育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其教育内容和方式均缺乏规范性。最后,就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实际情况而言,比较注重秩序的维护,学校内相关规章制度大部分都是禁止性及义务性规定,关于学生权利方面的规定比较少,并且对于违纪学生处罚缺乏合理程序,存在严重行政化形式。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情况与法治观念相背离,对于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性格缺陷形成的重要原因。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的修养、情商以及逆商的教育和培养,均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更多的停留在“家长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和对子女兴趣、需求的理解,忽视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等情商和逆商的综合培养。清华大学高才生硫酸伤熊案是父母离婚所导致的“推论”,反映了当今“单亲子女等于问题儿童”的刻板思维模式。而事实上,经过跟踪和调查,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缘由,不应都归因于父母关系破裂本身,“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家长自身行为的偏差、家庭成员间紧张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父母的严重冲突及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等,都对子女偏差行为的形成具有程度不同的负效应。”[2]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三)社会法治环境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契约意识十分薄弱。同时,随着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也不断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及冲击,由于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仍旧不够成熟,若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合理引导,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尚处于成长期的部分大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很容易陷入疑虑、分裂、压抑、空虚的状态,出现信仰危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往往不能够包容和妥协,不懂得交流和正确的寻求帮助,而选择成本较高的对抗方式。比如,药家鑫驾车撞人后为逃避责任,对伤者连捅八刀时的残忍和惶恐便透露出他社会责任感的淡薄,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总之,社会上理想的法治环境缺乏,使得大学法治教育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受挫,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途径及策略

(一)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理念

“法治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建设与发展”[3],高校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法治教育理念的提升,首先要提高高校管理层领导的法律意识,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选聘法律专业人才参与高校工作管理,将法治思维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法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推动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全面、系统地开展。其次是提升法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这是高校法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对于现有法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研讨班、进修、助学的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和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聘请高素质的司法工作人员,如律师、检察官、法官等兼任法治教育教师。最后,法治教育应当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对法律的敬畏。

(二)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

当前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及方法较为单一,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应当使法治教育课程独立化,合理增设法治教育必修课程,如经济与法律、刑法与生活、法与社会等,由法学专业教师授课,用法治的思维传授法律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其次,通过多途径开展课堂法治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互动环节,使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寓教于学,通过多渠道、间接的方法将法治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体方式包括: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对热点、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案情进行讨论;课外可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定期进行校园内外法律咨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还可以通过各种主题的“法律宣传日”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鼓励和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反思法律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最后是改革考核方法、完善法治教育评估机制。鉴于单纯笔试考核的缺陷,建议采用除笔试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课堂发言、案例分享、法律演讲、模拟法庭等灵活多样的口试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法律视野均有着独特的作用。总之,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高校法治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切实地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及法律实践能力,达到法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法治教育体系

“法治素养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社会的土壤,是现代法治社会广大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责任,也是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各个层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构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在此,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使教学、科研、行政、学习、生活均有章可循,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深化大学生的守法、护法观念。具体而言,一是高校在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应当使其民主性得以充分体现。在对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时,应当使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进行讨论并且参与表决。特别是与大学生利益存在直接关系的一些规章制度,应当召开学生听证会,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遵守。二是在学校规章制度实际落实过程中,应当确保严格依规、依程序执行,确保学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如奖学金评比、困难补助评选等)的知情权和抗辩权,对于各种违规、违纪情况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从而使学生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实现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均衡。三是高校要加大对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倡议和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法律实践,保障上述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而作为高校大学生本人要主动加强人文修养,树立底线思维、规则意识和维权意识,讲诚信、守纪律,积极遵守国法校规,避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改变过分溺爱孩子的不良倾向,平时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注重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教育,注重对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学校法治教育。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大环境应当加强综合治理,深入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为法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系统的法律依据及支持,为法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四、结束语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7

关键词:公民意识;大学生;法律教育

党的报告指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要“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在中国,法治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公民意识不仅是我国法治社会形成的内在驱动力量,更是法治社会建立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已成为高校法律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之间的关系

法律教育包括法律的职业教育和法律的普及教育,前者旨在培养法律领域内的专门人才,后者致力于普通国民的法律教育。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重点在于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于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及素养方面不够重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与大学生法律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公民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法治社会内在地包含着公民意识,大学生法律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公民意识的形成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完成。学校通过普及法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公民角色产生心理认同,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法律教育的基本内容表现在大学生是否养成了公民意识”。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过程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过程。如果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符合公民社会发展的需求,公民意识就会得到提升,两者就会形成良性互动状态。

二、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思想道德修养”轻“法律基础”。在地位上,高校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教材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课改后,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被压缩,比重减少且位置靠后。法学是一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学科,“法律基础”也只能体现出最基本的框架,教师教学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容量,学生即便掌握了法律知识,从中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法律教育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2.重理论轻实践。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大都局限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欠缺。法律教学方式基本是通过书本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本质上还是一种思想层面的理论推演,并未接触真正的实践,法律教育需要摒弃纯粹知识性教育的倾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脱离实践,正如达•芬奇所言,“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3.重知识灌输轻观念培养。高校法律教育普遍存在注重知识灌输轻视观念培养的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是急于赶进度,不进行深入探讨,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讲解具体的法律知识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但只是知识的单纯灌输,无法做到将法律知识升华到对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上。“法律教育既要传授系统的法律知识,更要探寻法律背后的义理和精神。”法律教育不能囿于法律知识的简单学习,要重视知识背后所承载的价值与理念。

三、解决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点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二是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若要解决以上问题,达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预期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改善。1.法律教育的内容层面。教材是法律教学的前提,教材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次开发。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教材篇幅大小衡量法制教育的地位,不能机械地以课时多少来判断法制教育的分量”,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重“思想道德修养”轻“法律基础”的情况,可通过二维码等手段扩大教材知识储量。除了课堂教学,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法律教学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法律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大学生将来都会迈入社会进入不同的领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如何规范自身行为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2.法律教育主体层面。高校法律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第一,学校层面应重视大学生法律实践环节的锻炼。加强校外实践,与当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联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参观律所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体悟法律的真正价值与意义。第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重点加强本校教师的法学教育水平,对于开设有法学专业的院校而言,利用本校优势提升非法学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对于未开设有法学专业的院校而言,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实施法学人才引进战略,为增强法学师资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流互取所长,互相进步。第三,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除传统的“灌输法”外,还可综合运用互动式、启发式和渗透式等教学方法,在观念和意识上对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3.法律教育的对象层面。大学生作为高校法律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法律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融入法律学习当中,接受法律的熏陶。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法律教育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要踊跃参与,对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认真总结,多与老师同学进行经验交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交流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法律价值观。总之,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是大学生法律教育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是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地位愈显重要,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法律教育必将在新的征程有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1).

[2]蔡卫忠.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要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

[3]许祥雁.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络资源的整合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4]陈大文,孔鹏皓.关于高校法制教育定位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7).

[5]陈积常.二维码技术支撑下的教材建设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8

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高等院校的历史地位和功能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着高校重视不够、大学生法治观念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缺乏法律教育背景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改革法制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

法制教育;大学生;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梦;法律意识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事项,要求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已经把推进法制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制教育也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1、国家层面: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承载着国家、民族、社会的高期望值。国家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对此,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同时,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践行者,强化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依法治国理念,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大凡有远见的民族都会特别关注青年的成才;大凡有远见的政党都会重视青年的成长。青年,是社会前进、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有知识、有作为的先进分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学校层面: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历史地位和功能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担负着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邓小平明确指出:“在军队、军政机关、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3]“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4]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征程中,高等院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工作,其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是家庭和社会无法替代的。同时,在当今信息时代,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重点的综合国力较量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和较量集中体现在高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高等院校又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将归结为教育的竞争。高等院校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改革和课程的合理设置,都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素质和类型。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靠具有某一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已经无法解决,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文理兼通、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法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它日益受到高等院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把法律素养作为自己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成了高等院校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3、个体层面: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个体成长成才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一生中,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接触与互动中形成个性,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扮演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社会化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以接受法律规范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了解法律权利义务,养成守法行为习惯。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将成为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法制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知法懂法守法,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理性的思维方式,克服青春期易冲动易暴躁的性格弱点,克制种种不计后果的违法行为,在遇事处事时能经常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大学生法制观念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伴随经济、文化的小断发展,当前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也随之出现了许多的变化。尽管主体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偏差行为大量增加,违纪、违法、犯罪行为明显增多。例如,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室友林森浩投毒身亡、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等等,这些案例都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性问题。它一方面体现出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一些大学生法制观念陈旧落后,虽然在学校课堂接受法制教育,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跟自己没关系。与其花费时间接受法制教育,不如学专业知识实惠。

2、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众所周知,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法制教育、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教学依据,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尽管大多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主要是教师教授为主,方法仍然显得简单。该教材在编排上,法律部分仅占第六、七、八三章,而且在介绍法律知识的篇幅中,主要是法治体系、法治观念、法律权利义务,多是宏观性、政治性、道德性的内容,对纯粹的法律知识、法律要求、具体权利义务的介绍并不多。许多法律仅仅是简单解释而已,在实际教学实践当中,鉴于教材编排以及课时安排的有限性,且任课教师大多为非法学专业,很多教师对法律部分讲授得不够深刻,课堂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往往学不到太多法律知识。

3、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缺乏法律教育背景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法制教育本身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大多数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是基于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就是“灌输式”的教育,重点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会使其厌烦这门课程。并且由于授课教师法制教学水平有限,大多数为非法学专业,或者半路出家,不能通过案例结合实际,致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沉闷,从而导致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程没有兴趣。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路径选择

1、高度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识记性的法律基本知识,也要重视讲透法律原则。教师在讲授部门法基本原则时,应该讲清内涵、起源、演进过程,并结合案例讲清原则的贯彻与运用,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抽象律原则所蕴含的精髓和实质。如具体通过“药家鑫案”来讲清“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刑法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能因为“严打”“民愤”等外界因素而扭曲和动摇这些法律基本原则,使大学生掌握和领会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它背后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既要旗帜鲜明地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要尊重人权、珍视生命、理性司法。法律的适用,必须做到既不能“唯上”、同时也不能“唯众”。

2、着力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我们应该不断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范式的灵活化。当前,除了授课教师课堂讲授外,还可以:(1)组织大学生参加庭审旁听。高校可以联系当地人民法院,安排设计大学生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相对于教师课堂案例来说,大学生旁听庭审获取的是最为直接和鲜活的法律经验,能够见证司法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当事人的维权意识、法官的公正无私、实体法律的具体运用、正当法律程序的维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以法律规范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重视自己权利的实现和维护,激发起大学生对法治的强烈向往与归属感”。[6](2)邀请法律职业人员与大学生交流,讲述鲜活的“法律故事”。可以考虑通过聘用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担任客座教师或随堂邀请其参与授课的方法,与大学生共同分享自己参与法律活动的切身体会。(3)采取多种形式延伸课堂。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利用课堂时问过多组织诸如旁听案件审判等活动,但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法制演讲辩论比赛、专题论坛、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甚至法制电影评析等活动,有效延伸法制教育的课堂。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供法制教育师资保障

高等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机构。在高校对受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7]大学生法制教育集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需要每一个思政教师思想政治好、哲学伦理学和法学各方面知识全面,为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当前,这支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配备不齐、兼职过多、业务素质和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需要等问题,高校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教师配置的要求,配齐专职教师;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尤其是对只有哲学伦理学教育背景而没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要加强法学专业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学术能力。

作者:彭芳梅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把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5-01-19.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N].新华网,2013-02-2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0.

[4][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