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例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1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由实践与认知的关系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同时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进行各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忽视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价值导向,从而导致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有效、持久地开展[1]。因此,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目前,学术界给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是高校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理论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实践、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并保障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2]。

1.思想导向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错误和不足。一是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理论学习和指导。二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以点代面”。从实践的时间和范围来看,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是对社会局部范围的“抽样调查”。目前,各高校有着明确的目的去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不可否认,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目标和态度,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完全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部分学生带着“玩”的态度参与其中,导致学生自身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给实践单位留下不良印象,影响高校声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导向作用,既涵盖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认识,也包括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导向。

2.行为凝聚

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凝聚作用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齐心协力地为实现目标而一致行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思想认识的凝聚,能够统一认识,避免在活动中出现不和谐因素,削弱实践活动效果。二是对潜在能力的凝聚,在各项社会实践中能够激发大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潜在能力,加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3.意志激励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志激励作用,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在能够激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具体表现在:一是当社会实践活动遇到困难时,能激发大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二是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困难实现目标后产生的自我成就感,能够激发出大学生为更高目标而奋斗的内在动力。三是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功案例,带给未参与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教育,鼓舞更多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小

多元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的差异。高校集中开展的实践活动基本不存在“盲区”,如学校组织举办的志愿者服务和各种认知实习等活动;而对于暑期进行的社会调查、义务家教、校外的勤工助学、学生自行联系的专业实习等,存在实践“盲区”现象且实践效果不佳,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鞭长莫及。

2.针对性弱

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键是有吸引力和实效性。形式主义的宣传教育,尽管也累了力气,但收不到效果,达不到目的。”[3]通常在高校,会以号召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进行宣传动员。但是,不同学科学生之间、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他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态度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差别很大,有不同的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教育,简单的号召形式会出现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3.贯彻性差

贯彻性差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贯穿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恩格斯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发起、实施、总结、宣传等四个环节,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参与形式,有些院校甚至省略了集体动员,简单地把活动文件下发给学生;在实施阶段,校级重点实践团队配备了指导教师,能较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学生自发组建的团队则缺乏一定的指导和教育;在总结阶段,多数高校将重心放在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上,忽视了最重要的交流和推广阶段,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三、如何加强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涉及的领域,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只有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5]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体现在现实活动中,也是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有效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应加强理论研究,将累积的经验提高到理论层次上来,丰富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是要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事实经验。二是要扩大研究范围,关注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将其充分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重点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成熟的理论体系。

2.完善组织工作

目前,高校中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概念模糊不清,更不用谈怎样去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首先教给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相关知识,开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解析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详细讲解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和活动方案,深入广泛地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6]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分为专业性、德育性和应用性三类;不同的课程结构,可分为单一性、复合型和综合性实践课程等。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内容不尽相同,一种是在专业教学中,为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而开展的辅助性教学课程,还有一种是学生从社会实践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性教学课程。

3.健全队伍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远远不够,必须全面提高能够适应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指导教师的自身素养。(1)提高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观点,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等贯穿其中。指导教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点是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走向积极、正确方向的前提。指导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善于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掌握大学生思想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思想领域的具体矛盾性质,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深入和有效地接受。(2)加强理论素质。指导教师的理论素质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三部分组成。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多学科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具体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等。(3)完善人格素质。指导教师的良好人格素质,能够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形式为手段,同时更以人格感染为动力,指导教师的人格素质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和实践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形式的效力。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身体力行所倡导和传导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大程度地影响和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4)提升能力素质。指导教师的能力素质指的是将其理论知识成功地运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指导教师要充分明确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提高在实践活动中传授大学生能够切实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和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探索新思路,在前人的基础上能够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5)增强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导教师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促使甚至提升其他素质作用的发挥。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和大学生一起亲身实践地开展工作,因此,过硬的身体素质是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并一同参与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四、结束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投入实践活动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性,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是保障社会实践深入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赵秀丽.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3]邓小平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5].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2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曾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为:(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发展.并指出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团队合作态度、交际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组成的综合能力.而这些全部都与社会实践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对人的培养要求看,上述提到的四种能力,恰恰是最需要加以培养的.主体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却忽视了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甚至由于强制参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效,极大的挫伤了组织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保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使得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同构”关系被割裂开来,因为“一方面,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人的活动,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实现‘人之为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又先验地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主旨.”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究其实质是忽视了人的生命需要,是对人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生命是流动的,生命的本质是创造.大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方向,都需要激发和引领.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的思想和观念.尊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这一活动主体的视角出发,设计、组织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要求.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主体性教育理论表明,主体性是最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和发展,是要通过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而实现的.作为实践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最优化的得以实现.大学生立足自身的专业,提高学业水平、满足未来职业以及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恰恰是对于这种立足专业、学业和职业的专业社会实践教育的忽视和弱化,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作为社会的人,生活素质、公民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互支持的三个点.加强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借助导师制来实施。从导师制产生的渊源看,导师制始于14世纪的英国,先后在剑桥、牛津两所大学的研究生中实行.后来在牛津大学本科生中也开始实行.内容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导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修读计划,以及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问题咨询等.而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施,将导师制引入到了本科生培养中.至此,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发展.目前,我校为了加快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开放办学,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步伐.已经实施了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这就为导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可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对大学生个性、专业和学业发展状况的掌握,对学生提出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个性化发展计划和指导.就这一点来说,其对于大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校内其他教育者所不能比拟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我校学分制的实行看,大学生实践创新是专业学习要求之一.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等方面的现状,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见,确立导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地位,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必须打破固有的观念,即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工作人员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无关.发挥导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引领作用,是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本性,基于人的生命需要,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举措之一.

2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整合

在明确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论的基础上,秉承开门办学,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促进应用型大学转型宗旨,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实践.那么,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如何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呢?这是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谓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而“新”则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就是说,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或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以及手段的创造,都可以视为创新.立足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完善和丰富,同时力争有所突破,这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预定目标.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涉及3个院系的学生.以教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首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专业未来职位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初步规划建议;其次,结合本专业及导师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梦工厂”活动.具体做法是把大学生带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参观了解社区的发展和工作需求;进驻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个情境中:作为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取得了创业赞助,拥有了一个工作室,该如何完善工作室的建设,并开发自己的第一批客户;如何在团队中协调工作,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大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生活需求的不同表现方式,譬如,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巨大需求.这就为施展专业特长,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需求,并没有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直接对接.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偏见等,使有需求的人并不一定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另一方面,面对来访者,咨询师要接受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一般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面对问题情境,接受挑战.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看到和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体会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更深入的了解自身需求和社会对所学专业和职业的要求.这种要求,促使大学生反思、调整发展思路,提高了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专业学习的动力.二是面向全校组织开展的活动———“一元生存挑战”活动.这种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既与专业有关联,又适合非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只提出一个活动意向,具体活动内容、策划和操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提出,是大学生组织团队多次讨论论证的结果.导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领思考,提供专业方面的建议等.这个活动意向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三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想和创意.如,有的学生提出了把心理剧普及化,创办心理剧协会和心理剧场的想法.这样就使得心理剧不再是大学校园的奢侈品,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实践中发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必须依据已有的便利和优势,并据此去拓展.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这就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的构建,既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3问题与思考

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比如,如何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去作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内容和体系如何构建;导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机制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双主体———大学生和导师,他们对于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具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对于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基本需求如何,这些是影响导师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最基本影响要素.对此,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从我们对314名大学生和111名导师进行调查的结果看,喜忧参半.首先,针对大学生具有的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状况,以及导师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在“你有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意识或积极性吗?”的反映中,回答“非常强”的占18.5%;“强烈”的占29.6%;认为“一般”的占44.6%;而“不太强烈”以及“没有”的占7.3%.可见,其中“非常强”、“强烈”的学生比例只占48.1%.这表明近半数的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意识和积极性需要导师的引导、挖掘和培养.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目前,你有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行动吗?”的反映中“,有”“、没有”和“酝酿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8.5%、45.2%和16.2%.也就是说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1.4%.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有待深入开展和普及.而导师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在“导师对你的影响作用如何?”的项目反映中,大学生觉得导师对自己影响“非常大”和“很大”的占62.7%,对自己的影响“一般”的,占27.7%,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很小”“、非常小”的,占9.6%.从中可以看出大约37.3%的大学生并不认可导师对自己的影响作用,此结果值得深思.其次,导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看法如何,导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指导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如何,其中,导师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项目反映中,认为“有必要但限于理念”的导师占19.8%;认为“有必要但可操作性差”的导师占60.4%;认为“有必要且可操作性强”的导师占18.9%;认为“其他”的占0.9%.对于“导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存在的问题或困难”项目反映中,“不清楚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怎么做”占7.8%;“没有充足的指导时间”占16%;“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或研究而无法指导学生”占16.7%;“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占20.6%;“学校缺少这方面的鼓励或奖励措施”占13.2%;“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意识或积极性”占15.2%;“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能力”占10.5%.关于导师“对大学生指导起到怎样的作用”的反映中,10.8%的导师认为“非常大”;27%的导师认为“大”;认为作用“一般”的导师占49.5%;而认为“很小”和“几乎没有”的导师占12.6%.从上述数据反映出导师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如何来做”是存在困惑的,对于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缺少创新活动平台,缺少实践经验和研究,缺少时间,大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以及学校缺少鼓励和奖励措施等.对于导师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62.1%的导师觉得并不理想.

4结语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3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有效窗口,是促成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不全面。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缺乏深刻认识,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以及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没有清楚的认识,社会实践随意性比较大。受到长期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的影响,很多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习惯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模式,十分关注立足于校园中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动手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与提升尤其缺乏重视。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社会实践这样一个综合锻炼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平台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不明确,准备不充分,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的联系不够紧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实践方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联系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多以参观、访问为主,缺乏创新意识与竞争观念,实践内容设置有待科学化,使之能够满足不同年级和专业的需要,并与时展和学生自我发展相适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优化实践模式,在校内外专业教师指导下,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使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课题调研、实践基地建设等等都离不开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地方政府以及各企业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现今虽然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和保障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不能落实的情况。

4、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挖掘不深。目前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但一些高校只重视实践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的结合,没有从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特点出发,不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活动,这样,参加实践的学生就缺少去探究活动意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大家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选题、活动安排等方面,存在“为了实践而实践”的现象,活动结束后不能有效地总结或者只是流于形式的总结,指导老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缺少“借题发挥”式的具体教育,这些都将造成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挖掘不够深刻,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1、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大学生在寒暑假走出校园,了解与服务社会,并在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中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爱心、责任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并构建起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丰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三生教育”是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它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关注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三生教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生存、生活、生命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生存技能,把握生存规律,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适应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从而大大丰富了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3、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兴趣不大,关注度不高,从而导致了某些形式化现象的出现。“三生教育”注重亲历性、感受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够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中推进“三生教育”工作的途径

1、丰富社会实践形式与内容,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不断地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并在日常教育中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动员与培训工作,使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清楚的认识,激励大学生更广泛更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之中,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性。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包括军事训练、自救培训、消防演练、公益活动等等,“三生教育”的融入能够很大程度地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内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得社会实践更贴近生活,更能激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并从理论上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从实践上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4

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后现代主义知识体系形成,其中所富有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形成批判中不断加强责任感,同时能够直面社会中的各种弊病,并对此深入剖析。后现代主义反对本原本体,并提倡非中心主义,因此后现代主义更加关注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但是后现代主义中的思想有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因此使大学生对生活充满了无所适从之感,并将精神寄托于虚无世间里,后现代主义持有不思索、不追求以及无所谓身边一切的态度使大学生追求身心的快乐,而感情放纵,没有集体荣誉感。针对于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大学生更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和毅力。同时实践活动也能够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是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学术界以及理论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众说纷纭,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人们的观念千差万别,而且具有一定的非科学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制约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并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得出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简要评述。教学形式说以学校为依托,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社会教学形式。这一简评明确了学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要地位和影响,因此重要突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学意义,但是却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其他功能,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以及国情教育,因此这一界定容易使人们产生狭隘的理解,致使许多人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大学生教育的教学形式。实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有教学形式,又有非教学形式。

比如大学生的社团组织、以及各种活动团队,或者是学生在校时自愿参与社会考察以及调查等活动中,所以教学形式说并不全面。非第一堂课说相对于学校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种活动环节,社会实践活动从狭义观念上来说,是指各种活动实践被纳入学校教育除第一堂课之外,但是社会实践活动被认为不在理论教学和第一堂课教学中,因此此界定否认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教学,因此第一堂课说有狭隘性。本质说培养素质人才,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对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加快融入社会,因此究其本质而言是自为、教育、应用的。这一界定指明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做了诠释性的定论,因此具有积极的界定作用,但是此表述却忽视了实践活动的概念性特征,这一表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功能以及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界定。形式分类说形式分类说此界定倾向于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详分为三类:如将社会实践活动规定为具体的教学部门教学计划,并由学生会组织以及团委计划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此表述侧重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详细分类,并分类进行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同样也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性特征。

3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便是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大学生深刻体会日常所学知识中的各种人类文明、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体现、并对事物的内在本质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中,具体有两个原则:一是社会实践应该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结合,其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疑难点相互结合。要求要将具体的社会实践教学与每一位老师、每一门课程以及每一个环节进行结合,充分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培养计划中。社会实践教学中要着重解决实际的教学资源、教学经费以及教学质量、设计质量并教学实际管理等问题。

要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并在活动开展中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以此来形成一定的调研成果。学校要对大学生的社会选题、参与途径和过程进行充分调查,管理并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具体内容和情况。要在校内积极开展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课程或讲座,以此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并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掌握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在学校的帮助下提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充分把握。倡导大学生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学习技能奉献人类,奉献社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充分拓展社会的新形势、新载体、新领域,鼓励大学生参加国家支教计划、服务西部计划以及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应该从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实证的研究还尚有不足,这便导致了提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对策泛化,而可操作性却不切实际。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指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评价,需要研究者们在实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找到具体问题具体探讨分析,系统作出评判,从宏观上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情况作出分析,落实相关政策,紧紧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实际效果,从整体着眼探讨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4总结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5

大学生参加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深入社会,而且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及目的,探讨了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重要性

引言

高等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如何培养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是高等艺术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对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一、社会实践的作用及目的

1.社会实践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外实习或者假期实习,一般在校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的知识比较了解,但是很少真正接触社会[1]。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向职场过渡做准备,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优势。大学生实践实践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对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2.社会实践的目的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展示自身的优势,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达到取长补短。

二、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在思想政治方面,大学生能够深入实践学习,对激发学生积态度有着良好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亲身接触到实践社会,更深入的了解当前社会人们工作与生活,更好的与社会人民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社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此树立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

2.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角色转变

高等艺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对大学生的社会教师转变起着推动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型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交际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同时提升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明确的方向。

3.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在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能提升自身所学专业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发挥自身的特长,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增加学生的专业乐感,以及技能水平。

4.社会实践过程促进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使高等院校为社会艺术教育事业做贡献的服务理念得到强化,为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新的理念[2]。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推动艺术教育深入改革,为高等艺术院校定位明确目标,推动高等艺术院校更好的发展。

5.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学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得到提升,而且学生通过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教师,应当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基础,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促进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6.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增强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3]。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实践,将所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巩固在校内所学的知识,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且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良好作用,其最能展示学生的特长。而且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4]。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耿晖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华林.试论情感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视角[J].传承,2013,04:40-42.

[2]秦记洪.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路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8:185-188.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6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及各项工作要求。[1]2016年5月30日,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由此可见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参考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华宇工学院为例,从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模式。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研究的现状

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题进行检索,目前能收集到的学术期刊有4241部,学术论文149篇,报纸369期,图书5部。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从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符合学生的“四三二一”的工作理念[2];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要求、内容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三融通”模式等[3],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应用。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大学社会实践管理的研究较为丰富,而且各院校和专家都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关键一环。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十分激烈,大学生社会实践则可以为学生就业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学生可通过社会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前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找准目标和方向,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探讨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模式对深化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现状

2020年,山东华宇工学院制定出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办法》,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规定了2个必修学分,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并给予工作量补助,极大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校积极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重点组织了2018级、2019级本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2017级学生自愿参与。其中组建团队22支,个人分散实践2720人,全校共计3075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率达到了77.61%,其中2019级参与率占56.38%,2018级占85.70%,2017级占83.69%,以17级、18级学生居多,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报告共计2742篇。暑期共配备171名教师参与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师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过于局限

广大师生对文件理解不透,没有学懂、弄通、理解透,没有真正领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及重要性。《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办法》两个文件对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任务要求、考核表彰、指导教师职责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发现,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的相关责任人没有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学习文件不透彻,对师生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和业务培训不到位,导致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学生对实践内容、实践形式等理解上存在误区。

2.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过于呆板,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社会调查、“红色之旅”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内容,大多通过简单的政策宣传、参观走访等传统方式,选材太过片面,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没有发挥专业优势,加之提交的社会实践材料不规范,可操作性差,指导意义不大。

3.社会实践渠道趋于狭窄

社会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平台,但目前该校社会实践基地少而且不固定,各个二级学院没有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的建立了1个社会实践基地但也没有充分利用,导致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社会实践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很难真正发挥基地的作用。

4.社会实践总结不够到位

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层面召开了总结会,通过走访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但院级层面只是让学生提交了实践报告、证明等材料,对社会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典型经验做法等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个社会实践过程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导致最终的评优表彰效果不理想,未达到效果。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探索

本研究在全面掌握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四高十项一环两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

(一)“四高”

“四高”即社会实践的总体建设目标。第一,参与率高:确保每一个在校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第二,活动质量高:组织一批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实践规范化、科学化开展;第三,基地建设标准高: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规范运行并有效利用;第四,活动水平高:打造一批社会实践特色项目,凸显社会实践工作亮点,将社会实践项目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紧密结合。

(二)“十项”

“十项”即社会实践活动的十项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研究和梳理,进一步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十项”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调查

深入城市、乡村、部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技服务

深入城镇社区、中小微企业,结合所学专业,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参与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等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3.志愿服务

立足校园,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力所能及的学生事务管理或服务;与企业、乡村、社区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公益活动

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敬老助残帮困服务、义务家教、社区服务、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奉献、服务社会,弘扬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5.勤工助学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增强热爱生活、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6.生产劳动

深入城镇、乡村参加生产劳动,接触基层,接触社会,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7.“红色之旅”学习参观

到红色纪念馆、历史革命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对党、对中国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8.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通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调查、道德观微视频展示等项目实施,采用视频、照片、散文、演讲、辩论稿等成果展示,将思政课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

9.创新创业活动

把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课题等创新创业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折算为学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10.学科竞赛活动

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一环”

即从宣传发动、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到总结考核、表彰奖励,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闭环,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实践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专题会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发动,积极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二,完善社会实践过程管理。规范组建团队、配备指导教师、规范过程管理,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扎实有效。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挖掘亮点,打造特色。第三,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建设。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加强基地建设,确保基地作用的持续发挥。第四,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和表彰奖励。认真梳理和分析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成效等,认真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考核及评优表彰工作。通过完整的闭环,达到全范围宣传动员、全方位部署推进、全过程监督,不断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覆盖和教育实效。

(四)“两级”

“两级”即校、院两级管理。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指导思想,利用现有资源,广聚校院优势与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通过学校、学院协同联动,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化、全员化、日常化、规范化,让每个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发展。第一级是学校层面,统筹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过程管理、活动指导、监督检查、总结表彰等工作,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第二级是院级层面,具体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制定、宣传动员、队伍组建、指导教师配备等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总结和考核、归档工作。

四、结语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1]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实践育人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板块,它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只有切实抓好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效开展,实现二者融合发展、优势互补,进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而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首先必须弄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

(一)课程性质的差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政治、思想、道德等要素的社会传递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体对这些要素的体验过程;从本质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社会传递与个体体验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有特定的思想政治目标、科学的课程结构、系统的实施路径、严格的组织体系、规范的考核管理办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组织大学生有计划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体独立的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并获得一定学分,而利用重要节假日、寒暑假等课外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劳动锻炼、生产实习,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从而进一步认识基本国情、了解民情民意,有效融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涵的差异

从课程内涵的角度来考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性,这是从本质上认识二者本来面貌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虽然会受到来自于主观方面的诸多影响,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与实践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密切联系;然而,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实践主体自身行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这里的实践活动特指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社会价值的客观活动。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它虽然打上了“实践”二字的印记,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教学过程;它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认真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依托思政课理论知识,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充分融入社会生活,用心去体验人民群众的工作状况和现实生活,使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认知和熏陶,在内心深处引发共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重塑,主观能动性得以优化的一种过程。

(三)课程目标的差异

所谓“课程目标”,顾名思义,它是指在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前提下,为该门课程所设置的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因为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课程目标的引领。课程目标明确规定了在某一个教育成长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某门课程,完成该门课程考核之后,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所期望实现的程度以及所应当取得的学习收获。就课程目标的设置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调思想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侧重于主观世界的改造,然后通过正确的意识来影响自己的行为。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其立足点在于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是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在于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全面提升,促进自身综合发展,这也正好体现了社会实践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内容的差异

高校思政课的实施有其特有的范畴,它主要围绕公共政治理论课组织教学活动,其特定目标是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目的。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必须与德育有关。而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还没有成为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不属于独立课程的范畴,其组织形式、结构体系、实施过程、考核办法与正式课程具有一定差异;因此,相较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较为宽泛、形式多样、时空限制相对较小,在组织程序上也没有思政课实践教学那么严格。就课程内容的广度而言,包含思政课在内,各门课程的边际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宽泛,前者的内容可以包含于后者之中。就课程内容的侧重点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与德育相关的素材和信息;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广泛地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体验和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课程范围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首先是一种课外实践活动,其组织者通常是高校团委或各院系团委,一般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向全校学生发起的一种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由于是在课外开展,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在教学计划和大纲范围之内,只是课程的一种补充,至多被视为“第二课堂”。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课程,是高校思政课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实践活动属于课程范畴,是学校正规教学的组成部分,是明确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划分出来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区分哪些是课内的、哪些是课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是搞应试教育,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方法已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组织大学生融入社会开展实践,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体验社会生活,将知识内化于心,从而构建能够反馈认知结果的活化的认识情景,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不是简单的校园活动就能够替代的,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区别,尤其在课程范围的设置上存在差异。

(六)课程实施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在时间、空间、运行方面具有一定要求,通常情况下需要安排在寒假、暑假期间开展,大部分高校都是由学校统一组织,一般由学校团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引导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规模很大,参与的学生人数很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则是由大学生在假期回乡或者外出实习的过程中自行开展,在时间和地域上限制较小,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学生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宽泛,课程组织安排是临时的、短期的,没有严格固定的时间要求,也没有规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参与其中。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在时间上具有严格要求,是长期性、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规范、系统的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又要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亲自参与,在实践课程的前期筹划、实施运行、后期总结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自参与和指导,所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课程的性质、内涵、目标、内容、范围、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同属高校实践育人范畴,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它们共同承载着一个重要使命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协同育人[3]。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一)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4]。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视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客观性与能动性相统一的内在规定性,是普遍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自觉的实践观;因此,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是判断我们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首要标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同属于高校实践育人的范畴,它们二者都非常重视实践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都注重从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角度来观察现实世界,注重引导大学生从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把握人类活动的一般规律,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共同改造的方法;而上述这些现象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二)二者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都遵循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渠道,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立足点,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不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者都是基于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了解现实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活动,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运用于生产劳动、社会服务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认知国情,了解民情民意,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全方面地提升综合素质。无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目标上都强调实践性,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交叉性

从广义角度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在实践的某些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交叉。例如,实践的表现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开展的方式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按照学生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认识感知型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大学生到革命遗址、高新科技企业、新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等。二是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例如,可以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开展演讲、辩论等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实践教学内容有效融入这些活动。三是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例如,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并要求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有:一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二是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三是开展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无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内容上有相互覆盖和交叉的部分,在组织形式上也有接近甚至相同的地方。

三、结语

目前,高校思政类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由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二是由高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二者的组织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实施过程、内容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性,本来可以相互配合,现实却是各自为政[5]。因此,要本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原则,在主题、组织、方式和推广上对实践理念加以统筹,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2]艾楚君,焦浩源.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5-19.

[3]冯刚,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32-35.

[4]汤志华,廖青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96-100.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8

大学生社会实践,检验理论知识水平,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根据市场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高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生动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党的重要思想的理解,又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个性化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理,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分析判断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知识基础,提升综合能力。

(三)帮助大学生巩固知识实现自我

大学生要实现自我,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更需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再学习,以实践积累知识、巩固知识基础、完善知识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四)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关系到社会的认可程度,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铸就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关爱奉献的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转化的能力、独立思辨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通过挂职锻炼、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在课堂内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平台与岗位锻炼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通大学生与实践单位对接就业的导向机制,可以显著提高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30多年来,从育人成果和社会效应上来看收获颇丰、获益良多。但在风光的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少学校仍未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诸如学校管理混乱、学生热情不高等的问题。

(一)片面理解社会实践的含义

不少高校的学生片面且固化地认为社会实践就是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在每年的暑假中进行。殊不知,大学生社会实践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年头至年尾,随时都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常说的寒暑假实践以及平时的社区实践。从高校到社会,随处都能够实践锻炼,譬如校内社团锻炼以及社会挂职体验。实践的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些固定的程式,可团体可个人,可同专业可跨专业,可同地区可跨省市。只要大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下,利用课余时间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借此锻炼进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活动皆可称之为社会实践。

(二)轻视教学计划外实践

我国高校对社会实践的管理普遍涉及到学工、教务和团委等多个部门。大家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对于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相当重视,有成熟的制度保障,有严格的程序实施,实践效果基本都能达到预期。然而,教学计划外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文体活动等实践活动则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由基层团学部门组织实施,甚至是学生个人自行联系实践,缺少整体调控、缺乏资源优化、缺失制度监管,极易造成实践活动浮于表面、走过场,效果大打折扣。

(三)注重表面文章,轻视活动实效

国家有关部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仍有不少高校没能真正领会中央要求的精髓,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做好面子工作和形象工程上,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大量资源和经费投在各项繁缛的表面宣传和包装上。雷声大雨点小,热闹喧嚣过后,应该给予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的关注却没有许多,甚至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样开空头支票、做表面文章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影响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全心投入,最终必然影响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四)紧抓精英团队,忽视全员参与

鉴于资源有限等客观因素,高校普遍以“主抓重点,精英组队”的工作思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分队多以学生干部甚至主要干部为主。少数重点组织、重点申报的团队得到了特别的关心和扶持,投入了较多精力和经费。其他更多的学生被排斥在团队化社会实践活动之外,难以得到有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只能各自为战、各显神通。点和面上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必然导致点上的闪光和面上的无序相互映衬,这不仅影响社会实践的普遍参与,更会影响全员育人的培养目标。

(五)偏重量化结果,轻视过程管理

有些高校相当重视社会实践的政绩工程,譬如组织校级院级小分队的数量、实践覆盖的省市地区、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篇幅、调查报告的形成数据等等,其中媒体的关注情况是相关领导和管理者极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对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学生是不是真正参与实践、实践如何有意义地开展、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这些均较少顾及、模棱两可。故而在评比时,自然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未认真实践的学生,因善于表达而被表扬;未实地调研的学生,因精于文笔而被嘉奖;未有出色实践成果的学生,因求助媒体见诸报端而被表彰。这样的导向,只会让注水的实践报告更多,虚假的调研成果更多,必将严重挫伤脚踏实地投身社会实践的学生的积极性。

(六)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不完善

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把关和考核制度不健全,只要学生递交的社会实践登记表有实践单位的红色公章或负责人签名,学校就认可并给予相应学分。所以,登记表的完成变成了很多学生的主攻方向,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凭空捏造等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质疑社会实践的实际意义,故而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思路

要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切实增强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做好符合全员育人要求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工作。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成立包括学工处、教务处、宣传部、后勤处、财务处等多家部门在内的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务处要将课外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写进教学大纲,规定学分、明确要求。学工处和团委要聘请校内外社会实践工作的专家从提升人文精神、推进专业学习、丰富实践内容、拓展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予大学生精心指导。宣传部要做好舆论营造、过程报道和后期宣传。后勤处和财务处要从后勤物资和实践经费上提供保障。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体系,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共同关心、倾力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模式

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队伍建设。要求管理部门的同志为学生实践落实制度保障、做好协调联系、开放绿色通道、提供贴心服务,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保驾护航。鼓励广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志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实践活动,根据年级高低做好分类指导,结合专业特色做好专门指导。高校还会从校外实践实习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多方关心指导下,大学生可以尽情在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建模大赛、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挥洒青春、搏击风浪。

(三)加强内涵建设,扩大社会影响

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围绕专业特点或社会热点开展,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更要努力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实践要注意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品牌特色,吸引社会关注,引发群众共鸣。实践形式要灵活机动,弹性有度,便于开展,易于参与。以我校的绿色方舟社团为例,该团队多年来一直在中华环保基金会的指导下,坚持宣传环保理念,围绕空气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能源合理利用等方向,开展了“同呼吸共命运”“营建优质水乡”“熄灯一小时”等一系列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实践活动,助推了团队的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能源危机意识,共同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作贡献。

(四)完善激励机制,坚持质量为重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鼓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高校以质量为重、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相当重要。将教职员工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计入工作量,对长期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尤其取得优秀成果的人员,除了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外,还要将其纳入职务职称晋升以及重点培养的人才梯队。通过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脱颖而出的学生团队和个人,高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应大力宣传、公开表彰,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主动迎接社会的锻造。

(五)重视基地建设,拓展求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