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议

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议

内容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目前该课程的教学面临以下困境和问题:一、阅读环境发生改变,文学教育面临危机;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基础教育关联度不强。改革建议如下:一、细化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手段;二、加强现实关怀,密切联系基础教育;三、贯彻实施课程思政。

关键词: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2019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目标是“经过三年时间,建成万门左右部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上的决心。根据文件精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着力建设打造“金课”。笔者自任教以来,主要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等课程,2019年,由笔者负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首批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正在建设完善之中。本文拟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讨论在新形势、新要求之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希望能起到一定应用及推广价值。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及教学现状

一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研究1917年至今中国社会文学的发展与变革,包括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内容的学科。1950年代初,学者王瑶出版了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之作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从那时算起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此书是王瑶先生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史课程时的讲稿,是一份厚重的“教学成果”。若再往前回溯至1920年代,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等人在高校开设新文学课程,编写教材、讲义、文学史等,已经可以视作为这门学科的“前史”。对本学科进行总结的著作有黄修己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温儒敏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新近出版的黄修已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等等,成果颇丰。至于课程教学方面,如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罗岗《危急时刻的文化想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等著作注意到了文学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密切关联,为我们展现了现代文学学科与教学发展的历史。在学科内部,当代文学虽然相比现代文学的地位稍显薄弱,但实际也已经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史,有着“历史化”的趋势。总体而言,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课程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体系成熟。在本科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新闻传播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大纲等都有了一定的“成规”,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困难,需要调整面对。

1.阅读环境发生改变,文学教育面临危机。在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发出了一系列疑问———“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什么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自己所理解的文学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究竟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讲授中获得什么?”[1]这些问题其实可以看作是上世纪90年代那场“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延伸,引发了一众人文学者的讨论和感慨。在一片“旷野上的废墟”之中,文学是什么,文学何为,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等问题不断被提出,而时过境迁,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答,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面向。无论教育者们如何忧心忡忡,文学的地位及接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一篇小说、一部电影就能万人空巷,引发热议的时代早已过去,而今的大学本科生基本上以“00后”群体为主,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他们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环境,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182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人们日常阅读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往年有明显上升,数字化阅读产业在急剧发展,其中手机和互联网是主体,而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2]这些变化实际上影响着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内的各人文学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习惯使用手机、电脑、Pad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而阅读的文学作品之中,网络类型小说占比最大,如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仙侠小说等。近两年“听书”又成为了新兴的阅读方式,各类听书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受到了青年人的青睐。本课程所涉及的很多经典文本,虽然也可通过互联网获得,但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已经表明,数字化阅读缺乏深度体验,效果不佳。因此,本课程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自发捧起书本,阅读原著。这大概也是人文学科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2.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基础教育关联度不强。现代文学的内容和知识点相对固定,当代文学虽然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但很多内容是否适合进入课堂教学还有待时间检验,所以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本课程以往使用较多的教材有钱理群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这些教材体系完整,论述严谨,已经是公认的经典教材,但由于出版时间较早,虽然经过数次修订再版,但部分内容和论述仍稍显陈旧,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加之课时限制等原因,教学中重“史”轻“文”的现象严重,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强调“师范性”“应用型”,比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于服务江苏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辐射全国,秉持‘实践取向、多元融合’的育人理念,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师德高尚,身心健康,专通融合,教育教学能力过硬,专业发展意识明确,终身学习需求强烈,胜任小学语文或数学课程教学,且能兼任一门其它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小教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其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关联度不强,学生难免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与考编、就业直接相关的课程上,而忽视了本课程的学习。

二.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有许多学者已经提出过建议,如有学者提出要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3],有学者认为要平衡“务实”与“务虚”,紧紧抓住“人本”和“文本”两个基本点[4],还有学者提出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教改应当据此目标实行[5],这些经验与建议十分宝贵。基于上述成果,笔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再结合师范院校特点,总结出以下改革建议:

(一)细化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手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根据学生情况与学习规律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把握文学史的基本脉络,牢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常识。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独立分析、赏鉴文学作品;能够进行文学批评和简单的创作;熟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并具备解读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汉语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健康趣味;完善人格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上述目标的达成,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学生配合参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显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需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手段,但具体采用何种手段则没有标准答案。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只要能够实现教学目标,都可以为我所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比如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使得各地大、中、小学都推迟了开学时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之下,在线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下子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虽然线上授课的效果有待观察,但长期来看,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学习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掌握教学的手段或者技术还远远不够,“所谓教学改革,除了在技术手段方面不断加以现代化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应该高度关注授课内容的不断更新,不断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准确、正确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以满足和适应广大年轻学子的实际需求”[6]。除教育技术水平提高之外,科研水平才是教学水平的内在保障。教师需关注学科前沿研究,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以科研推进教学,用教学反哺科研,诚如研究者指出的:“只有科研能力提高了,对所教内容有深入研究和体会,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也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攀升,真正做到‘教研相长’,良性互动。”[7]

(二)加强现实关怀,密切联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授课完全照搬教材而不加思考阐发,就容易与现实脱节,不能与时俱进,教师需在依循教材、大纲授课的基础上,敏锐观察现实,掌握文学界最新动态。比如在目前通用的几种教材中,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科幻小说相关内容,而实际上随着刘慈欣、郝景芳、韩松等优秀科幻作家的崛起,科幻文学这种曾经边缘、小众的文类逐渐为大众所关注,《三体》《北京折叠》等作品在大学生群体里传播度很高,优秀科幻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省思,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笔者在授课时,特意增加了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些内容,如梳理晚清至今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介绍《月球殖民地小说》(荒江钓叟著)《新石头记》(吴趼人著)等作品。学生对清末民初的作家就有如此“脑洞大开”的想象极为诧异,很感兴趣,也对这一段通常主流文学史不常提及的历史有了更为生动的认识,由此展开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比如有学生组成课题小组,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如何将科幻文学融入到小学基础教育的课堂。鉴于高师院校的特点,培育师范人才不仅仅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需要共同承担的任务。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重视文学史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文本解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应该纠正教学中重“史”轻“文”的倾向,多为学生示范解读经典文本,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与审美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当然,由于课时所限,教师首先要精挑细选,有重点地选择作家作品,避免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漫无目的地阅读。

(三)贯彻实施课程思政。2020年,教育部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不同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要求,其中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对照《纲要》精神,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相较以往肯定有所变化,而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角色从“教育者”变为了“学习者”。[9]教师首先应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教育能力,对课程思政有清醒的认知,其次在尊重课程本身规律和特性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全面调整设计,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文学有其天然的特殊性,而文学教育则“具有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双重使命”[10],好的文学教育给学生精神、情感层面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作家对个性解放及自我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教师应仔细研究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和讲授,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语

文学教育,以文学为根基,以教育为旨归。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积极推进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本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亦希望对高师院校其他文科课程有一些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扬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