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思考(10篇)

高校文化建设思考(10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公寓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高校公寓文化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且将持久地影响着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职业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因此,将高校艺术教育融入公寓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能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公寓文化建设;思考

一、前言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它是对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即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的专业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画家、作曲家、歌唱家、导演、演员、艺术设计师等。这种艺术教育隶属职业人才培育的教育系统。而本文关注的是国民素质教育的文化范畴,即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为核心,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和原理,并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通识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前,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以及出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投入人力、物力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在教育部2006年下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导下,各高校均开设了相应的“公共艺术”课程,此外还有社团、演出、讲座、展览等第二课堂作为补充,这种课内课外的互补有效地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开展。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生活区域,即大学生公寓这一阵地。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将其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试图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将艺术教育形式与内容渗透到公寓文化建设中,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素质养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重要性我国古代哲人早有深刻的认识和精彩的描述,如《荀子•劝学》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得到健康成长;又如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卷一•母仪》中记载:“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这是环境育人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区域之一,其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且将持久地影响着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职业价值取向、工作能力、生活态度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公寓就相当于他们的另一个“家”,而这个“家”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家”中成员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仅仅为他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明显不够。公寓文化对大学生精神与情感上产生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归属感、责任感、价值观的形成,这对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公寓建设实施了社会化改革。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由行政化管理职能转变为社会化服务职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管理育人、思想教育育人、文化环境育人和规章制度育人的力量,即使部分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站”,通过一些党团活动加强了常规思想教育,但学生公寓中仍然出现了“文化缺失”的现象,偶尔开展的一些活动,不成体系、内容单调、品味不高,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学生自身艺术修养欠缺导致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中艺术氛围不浓。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普遍受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中学被称为“副科中的副科”,学生所接受的是重分数轻能力的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有着“先天不足”的缺点;在大学阶段,普通高校重视的是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艺术教育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高校的艺术教育只是应付检查或是装扮门面的一种形式,在此教育状况下,所培养的学生又“后天失调”,普遍存在艺术知识贫乏、文化素养残缺的状况。此外,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管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杠杆作用,使得从事学生公寓一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知识层次偏低、文化素养不高,这与思维敏捷的大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极大反差。公寓管理人员缺乏教育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管理缺乏力度,执行力不强,服务水平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四、高校艺术教育融入公寓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高校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格完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从重要性角度来说具有统一性;高校艺术教育除了可以通过第一课堂正面灌输外,还要结合第二课堂的潜移默化与渗透,而公寓的环境及人员结构形式为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第二课堂提供了平台,从实施形式上看具有互补性;高校的公寓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纪律管理、卫生管理、思想教育等层面,还需要渗透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以提升公寓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从实施内容上看具有一致性。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完全可以将艺术教育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五、高校艺术教育融入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内容有效渗透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积淀,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公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5。其中,公寓精神文化是指学生公寓管理理念、精神风貌建设、大学生群体对公寓的认知评价等方面的价值观念,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公寓精神文化对公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公寓精神文化内容与艺术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两者有效融合的关键点。高校以每幢公寓楼为单位,成立“艺术学习社”,定期开展艺术学习和宣传活动。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摄影、书法、文学、电影等。艺术社由“大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站”管理,顾问由艺术类教师担任,社长由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担任,社员由一、二年级的学生组成,用于开展活动的经费由学校专项经费和学员会费两部分组成。通过艺术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启艺术灵感,使其能更好地感受生命、生活中最有趣、最微妙的内容,让其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展示美,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并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与人生。

(二)教育形式的潜移默化

高校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实施艺术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展开。一是依托宣传栏反复刺激。在每幢公寓一楼大厅,设立艺术专栏,用于张贴学校及所在城市的各类大型艺术活动海报,如近期电影大片、音乐会、艺术作品展览等;二是依托文化长廊默默熏陶。学生公寓最大的特点是均有较长的走廊,并且学生每天必须经过。高校可将世界名画和艺术作品照片,也可以将学生自己的艺术作品张贴在走廊里,让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接受艺术作品无声的熏陶;三是依托公寓广播营造氛围。公寓管理中心广播台设立艺术欣赏专栏,每天定时播放世界名曲、流行音乐、名家轶事等内容,在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的同时让其接受艺术教育;四是依托微信、QQ等网络通讯手段实时传递信息。通过建立以公寓楼为单位的微信群、QQ群、论坛等实时传递信息,其中包括各类艺术活动信息。一方面可促进公寓舍友间友谊的发展,增强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将各类活动通知等信息传送出去。通过宣传栏、文化长廊、广播台、网络四种形式的组合,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这不但促进了公寓文化建设,同时也实现了对公寓的有效管理。

(三)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

高校公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程,其目标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场所。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的力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可在学生公寓中建立艺术学习社,要求学习社的社长和相关小组负责人每学期必须在艺术顾问的指导下拟定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公寓管理站的辅导员仅需适当监督、指导和审核经费即可。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在提升艺术修养的同时又提升了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宿舍管理辅导员的工作量,缓解了工作压力;此外,社员的学习与活动情况也可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的参考。

(四)活动内容的完美统一

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不仅依托第一课堂知识的灌输,更需要依托第二课堂能力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又大多依托课外活动进行。因此,将艺术教育活动与公寓文化建设活动融为一体,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以每幢公寓艺术学习社为单位,定期举办公寓文化艺术节,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各公寓楼之间展开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艺术氛围,帮助学生培养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促进其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

(五)教育师资的高效辐射

很多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十分有限,将艺术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相融合可以最大化实现师资辐射功能。每位艺术教师可担任1-3个艺术学习社的指导教师,定期与学习社社长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开设学习沙龙,考核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此方式,可以通过一个艺术学习社带动一幢公寓楼的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还能有效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学生则一方面能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得到宿舍辅导员的监督管理,同时又有学习社社长负责组织联络,可从不同层面得到帮助,有效保障了学习效果。

六、结语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正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建设、内容建设、师资建设、管理建设、评价体系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维、艺术教育的规律来开展这项工作。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笔者仅从公寓文化建设的角度,如何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进行了浅显的思考与分析,总结出大学生艺术教育从教学内容、教育形式、管理模式、活动内容、教育师资五方面融入公寓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艺术情操的有效方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希望本文能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

作者:经松 陈月容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

参考文献:

[1]刘希里.论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艺术探索,2006,(05).

[2]王国义.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4).

[3]王桂龙.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5,(06).

[4]张海鹏.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J].丝绸之路,2009,(14).

[5]白海雄,劳晓燕.新形势下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09,(02)

第二篇:新媒体高校校园微文化建设

摘要:

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新媒体的“微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的一张名片。作为高校,该如何把握微文化,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微文化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和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情况论述出发,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论述了高校校园的微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校;微文化;校园文化;文化育人

“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正如这首《微时代》歌中所唱,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更新媒体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公益、微电影、微音乐、微支付、微评、微课堂、微云……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微”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之一,以各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集中,移动互联网应用正在向满足人们各种生活所需深入渗透。伴随微博而流行起来的“微文化”凭借其便捷性、个性化、动态化和通俗性等深深地吸引着大众。其中,15~29岁的青少年成为微文化传播的最活跃用户群和绝对主体。作为青年聚集地的高校,也正在形成微文化现象。高校该如何把握微文化,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微文化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总有利弊相伴,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效应。微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亦是如此。

(一)正面影响

微文化以它的微型化、微量化和微小化,以它的便捷性和实时极速性,让师生拥有了更多自我表达和群里交流的空间。微文化肯定了每个人的价值,以它的微而深厚取代了崇高化和精英化,体现了对人性的信任和人权的尊重,也体现了积极的价值。这给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它在尊重师生的平等性和主体性、关注现实的高效性以及拓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样态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建设理念和教育契机。

(二)负面影响

微文化的基本形态是微型的碎片化信息,让人生存在碎片化之中。而这种碎片化、去中心化和零散性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弱化和注意力的匮乏,也导致浮躁之风日益盛行,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无法静心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微文化背景中,每个人不仅可以成为微文化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成为微文化的制造者,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如垃圾信息泛滥,谣言、负面情绪漫天飞等,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也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安全隐患。

二、高校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情况

(一)对微文化的概念理解

为了解高校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曾在自己工作的高校展开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对微文化没有什么概念,但说起微博、微电影,却是津津乐道,相当熟悉。这说明大学生对校园微文化的定义是模糊的,缺乏总体的理性认识,只是具体到微博、微信、微公益、微电影等微文化产品中,才有了具体的感受。

(二)微文化产品的使用情况

在大学生中,接触、参与使用最多的是微博和微信。很多学生认为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涵盖了生活甚至学习的方方面面,方便及时,开阔了视野,其通过微博、微信获取了最新的信息和动态。但在学生们最想了解的信息中,排第一位的是朋友动态,第二位的主要是娱乐八卦、社会动态和体育信息。有1/5的学生说是为了打发时间才把部分精力投入到玩微博、微信中的;3%的学生有时通过摇一摇的方式添加好友,存在交友安全隐患;有的学生走路时、上课时、睡觉前、吃饭时、上厕所都在刷屏,有的甚至表现出了宁可刷微博、聊微信,也不愿专心学习和认真听课的现象,只有4%的学生是真正出于自身兴趣而写微博、微信的。我们也发现了学生使用微博不当产生不良影响的案例。例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举办文化节活动,在微博上以学校的名义了举办“我们结婚吧”的婚博会报名的消息。社会上想参加活动的人纷纷前来报名咨询,而这些活动消息都未经学校审批允许,校方认为此活动不宜在学校举行,最后只能道歉说明不举办此活动并删除微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发表微博,以及学校对微博、微信的管理成了需要深入思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面对微博、微信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完全相信和完全不信的学生比例很小,表示基本上相信的同学占81%。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待微博、微信上的信息的态度还是比较冷静的,但这不排除有害信息会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因为轻信微博、微信的信息而上当受骗的学生还是层出不穷。使用微信、微博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有一半的同学说微博、微信肆意横行,霸占了自己的生活,影响了正常休息,危害健康,尤其影响视力;有的学生认为,经常用微文化产品浪费时间,导致其无法专心学习,甚至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一些长篇名作,人越来越浮躁;还有的学生则认为,看手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喜欢“宅”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日常活动几乎都在网络上完成,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单一,影响人际交往,也无法认真体味现实生活。

(三)校园微文化活动情况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但学生们反映其内容还不够新颖、有趣,创意不足,服务学生的内容不多。在大学校园内,学生参与最多的是微电影和微公益活动。有的专业,如传媒专业把微电影大赛作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大赛,有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心理微电影大赛,学校志愿者们则经常会开展微公益活动。学生们认为,参与微电影和微公益等都很有意义,但需要学校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例如,微电影活动中,学生对剧本的内容写作和结构安排非常头疼,他们希望学校来组织一些微文化活动的社团,有教师的精心指导。

三、高校如何建设校园微文化

从微文化对高校影响的分析和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情况来看,高校对微文化的发展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是处于自发阶段。作为高校,立足于主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手构建校园微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已是刻不容缓。这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全体上下,共同努力,共建共创微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高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顶层设计,营造微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在2011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态报告》中曾对“微文化”给予提示性释义,指出“微文化”是: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微文化现象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如果有一天离开了网络,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高校作为微文化率先进入的领域,绝不可能只是单纯接收或拒绝微文化。首先,其要对微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深刻把握其内涵,挖掘其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向功能,把微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中,融入教书育人的环节中,以“微”育人,建设好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次,高校要对微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学校始终要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趋利避害,将微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对微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组织,加强微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当前高校微文化建设中的自发状态。例如,构建校园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类微文化建设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和生活;加强高校微文化学习制度、管理制度和组织制度建设;探究微时代的人文精神建设;指导建设好学生微社团,使之成为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等,将微元素科学合理、灵活多样地研究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再次,高校要加大对微文化建设的投入。高校要加强微文化建设,也必须重视相应的物质基础建设。一方面,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夯实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高速、安全、泛在的无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配备网络舆情监控的软硬件设施,把握微文化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加大人员的投入,成立研究校园新媒体建设的机构,建设政治素养高、网络科技素养专业,能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微文化运营和管理团队,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弘扬正能量的“思想和意见领袖”。

(二)高校教师要主动参与,创新模式,利用微媒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校园文化创建的主体之一,作为高教教师,理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校园微文化建设中,善于借助微媒体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育人的吸引力。在微文化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管理、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景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课堂模式,将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创新课堂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移动互联网,发展微课堂文化,积极探索开展微课、慕课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跨越微文化语境下与学生沟通的障碍,让传统课堂演化成为问题释疑、学习分享、模拟训练和知识拓展的场所,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此同时,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领航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要主动占领微博等宣传阵地,开微博,扬正声,加强对学生微社团的指导,通过与学生互动和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高校学生要提升新媒介素养,传递正能量,促进校园微文化健康发展

首先,大学生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新媒体媒介素养,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触碰道德底线,不发表煽动性言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升媒介道德规范自律,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其次,要加强自身管理,不过分依赖网络,学会正确运用媒介更好地为学习、生活服务,进行理性的媒介消费。例如,借助移动互联网提高学习效率,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等。再次,多参加有意义的微文化活动,如开设班级微博,参加微公益、微电影和微小说大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微活动展示校园微文化的魅力,及时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谢芳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滨.高校微文化建设轨迹研究及展望[J].龙岩学院学报,2015(12):61-65.

[2]谢芳.微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语文学刊,2014(6):27-38.

[3]刘文佳.微文化:当下文化之名片[N].中国青年报,2015-01-05(2).

第三篇:“互联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底蕴、人文素养、精神理念汇聚成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社会进步、学校发展、思维革新的步伐,紧贴时代,紧贴师生,才能保持新鲜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互联网+”理念的兴起,是网络信息时代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互联网+理念相互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校园文化新活力、新动力,已然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新的时代下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自媒体

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将21世纪的人类带领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一方面不断渗透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生产模式,一方面也从这些改变中不断拓展和深化着自身技术,并将人类由此推入了互联网+时代。2015年,总理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着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及网络信息通讯技术,为传统行业拓展新的空间。在此大背景下,现代教育亦迎来了转型发展升级的新契机。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借助学校环境平台,通过文化氛围营造,于耳濡目染中引导师生价值观、荣誉感形成的学校发展软实力,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如何紧跟潮流、乘势而上,已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直面的挑战和要求。

1互联网+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1.1传统校园文化宣传式微

互动性减少。校园文化的一大特征是互动性。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进程、发展要求等内涵建设要求的体现,其建设过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在宣传与接受、传承与吸收的互动中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但是,互联网的浪潮却极大地稀释了师生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互动性。对于现今高校而言,学生主体已置换为于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对于网络环境的过于依赖甚至沉溺,使得传统如校报、宣传展板、宣传横幅等方式为主的校园文化宣传所能得到的关注度大大降低,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亦随着受众群体的减少而不断削弱。渗透力减弱。“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内含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1]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文化、理念、思维等在师生双向互动中产生渗透作用,并由此引导师生们的观念、言行、思想。但一方面,互动性的减少必然导致渗透效果弱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为教育带来的新生态是教育资源的共享甚至逐步泛滥。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及喜好,便捷地获取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传统课堂及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影响力遭受巨大冲击,借助课堂引导、教师讲授等方式传承校园文化的途径也同样遭遇挑战。

1.2校园文化建设新平台的开拓

互联网+潮流的兴起,依托的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发达。这一方面挤占了传统的以校报、展板、横幅、标语等为主要方式的校园文化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也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信息平台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新的生力军。传播及时迅速。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具有传统校园文化传播渠道难以企及的便捷性和高效率。传统校园文化宣传如校报、展板、横幅等必须经过报纸编排印刷、展板横幅制作喷绘等过程,时间维度较长,及时性减弱,且工作量较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则只需对相关的图片、文字进行一定的编辑、排版便可直接,耗时少效率高。因此在面对最新热点或突发新闻等信息时,新媒体也更能及时灵敏地作出反应,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内容高效迅速的传播提供了保障。信息容量扩充。传统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囿于平台的限制,承载的信息量相对有限。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网络信息的宽广平台。如通过“两微一端”开设“微话题”“微专栏”等,对校园文化中的亮点、热点、重点进行系列宣传;借助网络信息丰富且分享便捷的特征,加入链接资源,扩充内容外沿;汇总形成校园文化信息资料库,通过扫二维码等方式让师生长期、自由下载传阅等,于更为全面系统,也更细致深入的宣传中,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交流互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受众的参与和互动程度是重点,这也是网络信息平台发展的关键。为吸引更多群体的广泛关注,网络平台滋生出了更生动独特的网络文化,将网络文化的优点调和到校园文化的发展中,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活泼度和亲民性。尤其是借助留言、评论等方式,让师生们在互动中更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借助这些反馈,及时调整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和内容,在交流互动中为校园文化增添源源活力。

2互联网+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2.1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其最终目的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面对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大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新媒体,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明确本校校园文化内涵及定位,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从而有序、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能不偏不倚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2加强队伍建设

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团队成员除掌握互联网、新媒体的基本应用技能外,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对时事热点的敏感度、灵活的创新精神及一定的新闻素养。因此务必强化队伍的思想建设、专业建设,保证队伍忠诚度、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3扩大阵地建设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将传统途径和新兴媒介相结合,发挥校园景观建设、横幅展板等基础性氛围营造功能,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灵动性大、互动性强的特征,紧扣学校热点、师生需求,吸引师生关注度,调动参与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在传统途径和新兴媒介、强化基础建设和提升创新活力的双向联动中,构建更为广阔开放的校园文化建设新平台。

作者:韩慧玲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安涛.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6):18-20.

第四篇:民族高校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高校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从民族高校社团的特点,民族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民族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学生社团;民族高校;民族文化;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生活中最富色彩、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据调查显示,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学生社团,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有的高校甚至达到87%。由此可以看出,社团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生社团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角度讲,学生社团能够充分展示高校的文化和形象。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西北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社团在民族高校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民族高校社团的特点

普通高校一致的独创性和自发性、复合性和松散性、趋从性和认同性、自发性和自控型、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外。民族高校学生社团除了这些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1组成成员的特点

民族高校是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高校,拥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各民族文化共同存在、相互渗透、共同繁荣的现象。这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以汉族文化为主导的现象。学生社团拥有各民族的同学,但由于组成成员的复杂和成员间习俗、禁忌不同,并且由于全国教育普及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导致社团内成员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生活观念等存在着较大差异。

1.2社团的特点

民族高校拥有的社团类型基本与普通高校相同,一般都拥有学习研究类、兴趣爱好类、科技创新类、志愿服务类等社团,另外民族高校拥有具有民族特色的社团。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其拥有民俗文化交流协会。该协会以“寻民族魅力,展青春风采”为口号,并立足于我们民族类学校的特色,为爱好民俗文化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和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实践交流中同学们可以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让同学去了解身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它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气息的社团,充分体现了民族高校文化的特点。民族高校虽然以民族文化命名的社团不多,但是每个社团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各民族文化元素。比如艺趣手工协会常涉及做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品;煦梦园小品艺术团常演义一些民族类小品等。民族文化已经融入到民族高校社团的各方面,大到如舞林风、十佳歌手等文艺表演,小到学习交流。

1.3民族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民族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多样化

目前,全国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其它民族文化光彩暗淡,甚至走向末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对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成员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间的交流沟通非常容易。在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社团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各社团均有少数民族的学生,62.4%同学表示愿意展示他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71.5%的同学希望了解其它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互动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此外,社团通过举办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历史、艺术类等讲座促使民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了解甚至喜爱本族文化。在调查过程中让我最为欣喜的是,许多他族学生学习并参与到藏族的锅庄舞中,并且表示喜欢和藏族同学一起跳舞。正是因为社团这个平台,促使学校的文化传播和繁荣。

2.2加强学校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方式就是其文化的认同。民族的共同心理特质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及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层面。民族高校有着各民族的学生,但那绝不是分帮结派,相反的是,正因为有这一股股的各民族凝聚力,并且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相互渗透,形成了全体的凝聚力。同时通过社团进行民族文化特色宣传,让广大同学深刻认识到我国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与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的中华文化以激发爱国感情。

2.3对全校学生个人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种文化并且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不断积累而成的,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社团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更加广泛的渠道增强自身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学生社团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并接受校园文化的优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社团这一平台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我发展。

2.4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作用

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由于居住在边远地区,教育普及不到位,导致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比较低、英语接触机会少。以正常的教学进度很难满足少数民族的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能在这里起到关键作用。民族社团可以提供汉语角和英语角等学习平台,培养他们学习汉语和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

3加强民族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措施

加强学生社团文化的引导,加大学生培养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持续发展观、改革创新思想、民族理论等融入到学生社团文化中;优化社团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社团管理体系,做到指导老师专业化,加强对社团负责人的培训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作用;鼓励组织民族文化类社团;激励各族文化在校园大放光彩;为各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有力的平台。

总之,要不断加强社团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作用,促进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

作者:王旭? 李倩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富良.高校社团的德育载体建设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2]王凡.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五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摘要: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建设思路三个方面对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强调高校应重视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建立和谐校园,从而为大学生营造有利的高校廉政文化环境.

关键词: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置于文化大概念环境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1]高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大局和高校办学方向,是对广大高校大学生进行播种廉洁种子的育人工程之一,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素质教育.

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廉政意识的教育、廉政制度的建立和廉政文化的开展.这三个方面,要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制度为保障,以高校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形成互动和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健康顺利的发展.然而,目前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认知意识和缩小其建设内涵的现象在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例如有的学校对师生的廉政教育松懈;有的学校没有根据时代和自身的发展制定与时俱进的廉政制度和规章;有的学校没有把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好等等.

1.2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大部分院校为高校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始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学校的核心和重点工作,没有给与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日常工作中常常忽视学校廉政文化教育.由于重视度不够,所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无法健康有序地开展,也无法营造公正廉洁、和谐上进的廉政文化氛围.

1.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缺乏规范性和制度性

建设廉政文化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和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廉政文化建设不同于政治规定和法律规范,它是无形的内在的软约束力,需要把它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成为一种道德内省内在的自律,而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性和制度性都还不够.

1.4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

就笔者调研了解,目前很多高校主要靠学校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牵头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各个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组织与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教育对象方面,有的没有把教师纳入进来,有的没有把学生纳入进来.在廉政教育方面,往往是根据中央的反腐倡廉精神,以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这样常常是形式大于内容,雷声大雨点小,不注重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没有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来办事,收效不好.有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鲜有廉政文化内容,没有把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丢失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很好机会.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当前高校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滋生腐败土壤依然存在,“违纪违法案件仍然易发多发,腐败蔓延势头尚未根本遏制,有的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高校腐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严重侵蚀着年轻一代.[3]因此,高校加强以廉政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建立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教育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2廉政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富有朝气和活力.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是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和勇于接受挑战的一代.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年青人最容易受到不良风气侵扰.目前,一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等问题.自我意识过强、崇拜金钱与权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贪图享乐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因此,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是高校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

2.3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对社会的示范作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社会需求人才的地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他们不仅是精神文明教育的对象,更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有利于养成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今后踏入社会,也会带着一身正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社氛围.所以,高校必须首先加强廉政文化校园建设,只有抓好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重要的党建工作,才能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路

3.1加强党的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党委领导必须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政治性强、导向鲜明的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在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党政领导都要高度重视,针对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宗旨,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布局中,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加强理论研究,把廉政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广大师生、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努力构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立体格局.与此同时,加大廉政文化建设投入,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支撑,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2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校廉政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才能按制度管人、办事、监督人;才能彻底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人的行为.[2]只有以科学的制度设计才能加以规范和保障,要通过文化约束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起来.高校要以制度性预防、程序性预防为前提,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且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廉政管理与廉政监督的规章制度.高校要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针对那些容易诱发经济腐败、学术腐败的管理环节,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要通过制度予以规范,使不正之风销声匿迹.重视制度的刚性运行,通过专项督查等手段,检查督促制度的落实,突出对基础建设、校办产业、财经管理、招生考试、人员招聘、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同时积极发挥党员、群众和师生监督作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3.3突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针对性,进行廉政文化的分层教育

(1)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权利的主导集体,在高校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影响.领导干部是否清廉,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形象.因此,把廉政教育贯穿于干部成长的全过程,覆盖到校园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自重、自警、自醒,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道德修养的楷模.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廉洁从教教育

“师者,所以传导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作为文明的使者,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用自己“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和规范学生.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自身的思想倾向、言行举止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3)拓展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

针对大学生,首先要抓好廉政文化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廉政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此同时,拓展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校园广播电台、校刊校报、校宣传栏、校园海报等传统的宣传媒体,开设廉政文化专题,供大学生投稿、参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技创新、主题班会、辩论赛、网络博客、微信平台有奖竞猜等活动,加强正面典型的廉政文化宣传力度;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立足校园,走向社会;让廉政文化走进学生的课堂、寝室、社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3.4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不懈抓好常规教育,又要与时俱进,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一是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校园文化环境对师生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起着重要感染作用.高校要扩大校园文化的廉政内涵,挖掘校园廉洁教育资源,推进廉政文化有效开展.二是充分发挥多种教育载体的作用.知识讲座、主题报告、征文比赛、影片观摩等传统途径和网站、微博、微信等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进行廉政文化传播,培育廉政理念,形成廉政氛围.三是调动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广大师生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通过群策群力,不断丰富廉政教育形式,拓宽教育内容,实现效果的长效化,从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持续深入.

4结语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廉政文化软实力一旦形成就会融入到高校的价值观和内在品质中,成为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源泉,有较高的持久性和稳定性.[4]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的整体出发,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校园文化来组织开展.既要坚持和发扬好传统的教育方式,巩固教育阵地,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形式,要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精神指导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廉政文化建设合力,营造风清气正、“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高校育人环境.在当前“反腐倡廉”的大环境下,高校作为理论研究场所和人才培养基地,廉政文化建设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作者:姚志英 舒卫征 单位: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4):166-167.

〔2〕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3〕柯瑞清.高校构建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的路径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96-200.

〔4〕王彩凤.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64-67.

第六篇:学分制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分制在高校大力推行,其实施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学分制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即传统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与学分制下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班级文化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及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诸多优点。”但是,上课地点和时间的分散性使班级学生失去了固定、统一的学习和活动空间,空间载体和时间保障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班级概念逐渐弱化。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班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约束性。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学分制视角下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学分制视角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依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学分制带来的空间载体的缺失和上课时间的流动性,使班级在思想引领方面的效能逐渐弱化。而班级文化就像是班级成员形成的一个统一心理程序,以其凝聚力强、影响持久等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而且能够为学分制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持和保障。在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中,不同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学生能够在做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与班级成员合作探索、共同成长,获得知、情、意、行的全面均衡发展。学生的协同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和班级目标的实现。

二、学分制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加强思想引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驱力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结合重大节点,抓好主题团日活动和党团组织建设,以此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和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感恩情怀,以此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二)营造健康氛围,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的塑造来自于师生间的日常沟通、学生间的日常交流,而沟通交流离不开班级活动。由于学分制灵活性、分散性等特点,需要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算“减法”,变追求数量为注重质量。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活动建设,通过新媒体途径建立交流互动,形成“友谊网络”。在活动中注重主体性原则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策划,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加校级、院级集体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情感的交流和互动,也是极大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制度管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约束力

学分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学业的完成上,以致组织观念弱化。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对班集体的建设起到规范化的作用。无论是思想建设、组织管理等理论性的规章,还是和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班委评选、德育评分、推先推优等条例办法,应由班主任牵头,大家群策群力,经班会讨论修订后再具体实施。这样,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融入了群体参与感,制度的实施也能体现人文关怀,班级成员也能自觉维护和遵守,确保其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班级文化犹如班级的灵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管理力量。高校班级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班级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能够推动高校文化发展,同时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与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学分制模式下,只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白雪飞 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意见[DB/OL].(2012-06-01)[2016-0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B/OL].(2004-06-01)[2016-09-01].

[3]盛洁,倪艳.学分制模式下增强高校班级凝聚力的路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68-70.

[4]孙茜.大学文化治理视角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J].文化学研究,2015(31):38-39.

[5]周前映.学分制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5):10045-10046.

第七篇: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将高校资源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已成为当代中国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不仅拓宽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渠道,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青年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高校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总结了当前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

高校志愿者;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与建议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化、现代化和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来看,眼下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仍是政府。从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的文件(《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可大致分为科教、文体、法律与卫生四个方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及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并对志愿者提供各方面支持。由于高校本身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自身定位

(一)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有特点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个社区内,以块为主体、与满足居民的求知、审美、社会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较高层次需要向关联的种种文化现象的总和。”[1]地方高校作为其所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着社区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营造者之一,高校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密切深刻的相互作用关系。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三个结论:一是社区文化是高校文化孕育的载体,即高校文化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多年以来形成的社区文化的影响;二是社区文化作用于高校文化,即“地方高校作为社区文化的子系统,其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内容、形式都受制于社区文化多角度多层面的规定与影响”[2];三是高校对社区文化的反作用力,即我们常说的高校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和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与创造性若能很好地运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独具特色且异常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变化表达了对更高社会服务水平的渴求,而这种渴求恰恰为高校志愿者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仍是政府,因此高校志愿者需要给自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找到准确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去。

1高校志愿者应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创造者

高校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校园文化本身就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是相对的。从文化群体的角度分析,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两者皆从属于社会文化,且二者是横向(并列)关系;从建设主体来看,一定范围内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都是从属于社区文化的。”[3]因此,高校不能做自我封闭,高校特别是高校志愿者需要与社区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交流。高校志愿者需要深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一线中去,通过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将贯古今、融中外的优秀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推广到社会、传播到社区中去,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2高校志愿者应成为社区文化研究的中坚研究者

不同社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水平的差异。而高校志愿者在研究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校志愿者可以通过发表研究报告,撰写论文将自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

3高校志愿者应成为优秀社区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形成新的文化能力的时候,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社区文化可对他们产生极大影响,能培养高校志愿者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及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因此高校志愿者作为能动的主体,到社会上后,他们带着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与深厚感情,成为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努力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二南京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调研结果

(一)主要服务类型与奖励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笔者总结出了南京高校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主要存有三种服务类型:热点调研与政策宣讲、公益服务与科普宣传、专业援助与咨询服务。这三种服务活动是志愿者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与学科特点,配合社区需求展开的。调研表明,参与第二、三种服务类型的人数比较多,占54.5%,此外还有8.26%的志愿者参加技能培训或社区建设方面的活动。在奖励机制方面,虽然是志愿者活动,但33.79%的志愿者希望有精神奖励,希望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皆有的占到了38.62%。其中,志愿者们希望的物质奖励,实际上是希望能帮助解决在志愿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及材料费用。因为高校志愿者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并无收入来源,因此期待解决交通费和材料费也是情有可原的。

(二)效果影响因素

在影响志愿者服务效果的人际关系方面,同学和老师占的比重最大,占59.31%,反之,所服务的对象仅占19.31%。在活动结束后的沟通问题上,访谈结果显示团队负责人会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但是沟通主要是形式上的。对于一些需要商榷的具体问题,两者很少沟通或者沟通具有困难。如志愿者难以满足社区要求,或社区难以认同志愿者的想法等。对于制约服务效果的其它因素,大部分选择集中在“缺乏时间、缺乏指导与缺乏项目创新”。在如何提高服务层次上,31.03%的志愿者认为应当改变制度关系与提高人员质量,48.28%的志愿者则期待平台载体与制度规范的改变,其余志愿者则认为服务关系的改变很重要。

(三)参与意识情况与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志愿者是否了解“什么是社区文化”这个问题上,有33.88%的志愿者表示并不是非常了解。而关于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的动机,从自身兴趣出发的仅占16.55%,48.28%的志愿者最初的参与动机是受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在服务时间上,半年至一年占35.17%,半年以下的占33.80%,仅31.03%的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为一年以上。36.55%的志愿者认为高校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仅属于一般水平。关于志愿者专业与服务类型的关系,44.14%的志愿者认为专业应当有关联,28.28%的志愿者却认为二者的关系并不重要。以上方面综合表明了当前志愿者服务活动存有三个关键性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志愿服务的动机不明显与激励不够;学校、社区沟通机制不顺畅;制约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亟待进一步有效优化。

三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建议

(一)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志愿者不了解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凭感觉

虽然当前高校志愿者踊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但结合调研结果来看,部分志愿者虽然参加了志愿服务,却缺乏对于服务本身的深入了解。虽然志愿者们初期都非常积极,但很多志愿者只是服从组织的分配,机械的去执行分配到手上的任务,完全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更谈不上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容易使志愿者失去继续服务的兴趣从而导致志愿服务长效性的缺失。

2部分社区文化建设忽视高校志愿者资源的利用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典型问题表现在缺乏对高校志愿者资源的利用。缺乏充分利用高校的力量来建设社区文化的意识。这种高校力量的缺失是导致调查结果中“现有文化资源在类型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重在以赢利为目的而不注重服务、培训类比较多而生态环境教育类比较少”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3行政、形式色彩过于突出,服务效果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部分社区的活动仍然沿用“组织活动”的形式,社区组织的活动往往是为了迎合各单位的行政需求,由社区进行机械组织,由政府或高校志愿者组织进行相关活动,志愿者与社区服务活动之间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交流。缺乏沟通使志愿者在活动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由于缺乏主动权,多数的高校志愿者在度过了志愿服务最初的兴奋期后,容易对“被分配”的活动感到失望甚至热情消失,从而造成服务效果有好有坏,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缺乏沟通同样使社区相关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参与活动的双方积极程度降低,最后导致相关活动难以继续进行。

4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性有待加强

根据问卷调查,33.33%的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时间在半年以下,而在一年以下的占了41.66%。一方面,随着学生志愿者年级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人因为时间原因无法继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更倾向于在每年重大纪念日、节日与假期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以上两点导致高校志愿者缺乏与社区的长期服务计划,然而,社区文化建设需要连续性的活动作为支撑(尤其是法律服务和教育等深度活动)。在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方面,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存在供需偏差

南京社区的人员构成并不单一,部分社区的人员构成是外来人口与农转非居民,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更需要的是卫生类服务,而目前高校志愿者提供的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主要集中在科教与文体服务,如法律宣传,支教活动。例如仅仙林小学在每周就有7支志愿服务队进行支教类的活动,且有的服务形式相对单一且注重形式。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其实并不在于量多,对具体多样化需求的实质性关注才是真正重要的。从校社互动来看,这种需求与服务错误的情况会加剧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对于高校、社区及青年志愿者来说,并不是共赢的方式。[5]

(二)主要的对策

1组织志愿者培训,进行有效激励,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效性

在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之后,南京高校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专门的辅导活动。如专家进行讲解“什么是社区文化及当前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帮助志愿者们分析自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位置,理清社区文化建设与高校志愿者的关系,使志愿者在一个清醒的认知状态下参加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其次,需要进行一定的激励政策,如学校可以进行资金援助、活动指导与进行奖励,社区方面可以进行综合考评,对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良好的学生颁发奖章,对于表现平平的志愿者进行鼓励。综合以上两点,才能从源头保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

2扩大影响,争取社会支持

社会力量对于推动高校志愿活动的开展、优化高校———社区文化共建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管理者,应立足于开发服务品牌,扩大品牌影响,一方面力求得到社区居民的舆论支持,另一方面利于寻求社会资源,如商业或基金会形式的资金支持。作为社区管理者,应综合考虑高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合理的调配资源,力争校社共赢。

3加强校社互动,探索社区需求

当前南京地区,社区人口构成复杂,对于社区的文化服务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针对校社缺乏互动,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高校志愿者与社区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高校志愿者活动进行规划、管理,如进行关于志愿者服务的需求调研、基地建设、服务内容安排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指导。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反馈跟踪,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整。在社区应该树立良好的互助理念,做到支持志愿工作,参与志愿工作,做好信息互通方面的工作,与高校管理部门共同协调志愿者在社区进行的文化建设工作。

作者:林炜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汉莹.解读社区与社区文化[J].群众文化,2002(04).

[2]庞波,王广飞.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3]张华.浅议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4]陆为群.大学城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思路探析———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

[5]楼玉兰,周照东.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和发展模式[J].工作探讨,2010(01).

第八篇:高校周边产品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

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项目《YoYo伴你行》。

【关键词】

高校;文化建设;周边产品

一、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所以校园文化的发展应当被重视。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行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据笔者所知,国外许多高校着重开发校园周边产品,如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其开发品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如印有自己学校logo的衣、帽、鞋子、球拍等,其不仅深受本校学生的追捧,还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青睐。2005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更是在中国开起了纪念品店,出售自己独有的校园周边产品,在国内产生巨大的轰动。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理念,也纷纷开发了富含自己校园特色的周边产品。如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推出了自己的校园明信片、校园文化衫、校园特色茶杯等……产品种类丰富,各具特色。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校园纪念品展示店Yagoo全面营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建了自己的校园周边产品品牌SUES。身处经济特区的深圳大学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办了深圳大学品牌文化店,并且面向社会公开授权设计、制作和销售深圳大学文化形象产品。除此之外,天津大学2012年成立自己校园文化产品店,自负盈亏,其产品属高档定制,以会议纪念品为主,产品包括碳雕,木雕,金属盘,小屏风,保温杯等,销路稳定,赢利可观。然而,纵观全国,有自己校园周边产品的学校仅仅是很少一部分,并且主要集中在211、985高校,其他学校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我校作为省级大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紧紧把握时代变化的主题,努力规划校园文化产业,开发蕴含本校文化特色的校园周边产品。

二、高校周边产品的意义与价值

高校文化周边产品像是它的一张名片,透过这张名片,我们可以了解其历史和传承。作为承载着校园浓厚历史底蕴的向导,这张“名片”担负着向外界传播文化的使命。随着国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很多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高校周边产品极富感染力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通过视觉化的手段直观地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准确地传达校园文化的发展理念,热切地歌颂了校园文化的精髓。这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国高校周边产品市场的开发,学习国外先进的研发理念与创意设计,对目前中国的高校来说十分有必要。中国高校周边产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高校品牌的开发,具有其他品牌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校园文化周边产品是学校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既能满足广大师生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较好地承载、传达大学文化精神,起到“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作用。因而,开发校园周边产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伴随高校周边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意设计小组,让大家的创意在这里融合、交汇。一条条思绪、一丝丝灵感,共同汇聚、融合、碰撞,学以致用、创造不一样的色彩。这样而来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使单调的校园生活色彩斑斓。并且有利于学子们从书本走向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为那些具有才华的学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一旦校园周边产品产业体系逐渐成熟,我们可以联系企业,拉得赞助、丰富发展。这样既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勤工俭学的问题、还可将产业所获资金设立奖学金,用来造福学生。校园周边产品的开发可谓是益处多多,其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显而易见。在社会的大趋势下,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应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高校文化周边产品。结合自己校园文化特色与校园历史风情,创造出属于自己学校风格的文化周边产品,打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校风校训,时刻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一种独有的精神和特色。

作者:江慧珠 李雷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俊伟.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李维,郝晶晶.浅谈高校纪念品行业的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3]樊传果,杨木生.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大学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J].传媒,2015(24).

第九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育运动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入读高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201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可看出,我国高职在校生已达1006.6万人,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庞大的高职学生群体,让高校不得不重视发展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能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社交能力。

1体育运动对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1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就是要保证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学习,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可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1.2能够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增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0世纪80年代前的学生相比,现在的高职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更高,而体育活动能对这种需求加以正确地引导。目前欣赏高水平的精彩比赛,关注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高职学生高雅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对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1.3能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活动。比赛是常见的体育表现形式,体育竞赛具有严格的比赛规则,竞赛过程中充满着艰苦、激烈、紧张以及对抗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参与者的情绪、生理反应、意志品质等的波动将一直贯穿于整个比赛。社会适应性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竞争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当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干扰也接踵而至。因此,在遇到冲突、挫折时,高校毕业生能否采取适当的策略,适时调整自身状态,对学生以后融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职体育活动中,要以培养高职学生沟通交流、敢于竞争、团结协作等的精神品质为最终目标,最好能使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适应时展的能力,这可方便毕业后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到社会变化中去。

2体育运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2.1提高认知能力

高校校领导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领头人,学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学生参加体育竞赛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运用和发展各种心智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证明体育既是身体的基础保障,也是调节人情绪的“转换键”,能够对智力发展起到辅助作用。所以,高校的校领导要规范学院体育管理制度,加大对场地的建设,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和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带头作用,这样既能增强师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感情,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2.2建设特色的高职体育文化

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条件、地域位置、师生结构等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再加上高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将从事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对从业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各高职学校应认清本校的优势特点,在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多结合这些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能力,以便形成自己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改革体育课教学方式

高职体育课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虽然高职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能学习到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但是体育课教学却存在教学死板等问题,学生对学体育知识提不起兴趣,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的进行体育课改革,以贴近社会生活为改革方向,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目标,使高职体育课改革成为推进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动力。同时,作为高职体育课的实施者,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组织中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沟通、勇敢、团结协作等意识,让学生乐于参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未来生活的演习。

2.4多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对多数学生而言,体育课的教学远远达不到对体育知识了解和身体锻炼的要求,如学校开设的各种体育竞赛也只有少数学生才有机会参加。所以,各高校应多借助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体育教学,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可通过不同部门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并让他们体验不同的体育乐趣,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也能愉悦身心,在体验快乐之余还能结识更多朋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能够使体育活动成为今后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

2.5发展校园体育赛事和创办高水平运动队

校园体育比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是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的桥梁。学校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也可让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充分地释放,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打发了无聊的课余时间,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可有效地防止社会中不良文化地侵袭。

3结语

高校体育运动队是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外展示的代表,它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队队员是学生中体育竞技水平较高的代表,在学生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高校运动队的建设。因为其能带动大批高职学生加入到有关运动项目中来,提高该项运动的水平,同时也可带动高校校园体育运动良好地开展。

作者:顾志平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2]牟延帮.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新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3]郝美玲,安立华.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桥,2010(23).

[4]黄殿芳.论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S1).

[5]陈庆熙,潘前.哈佛大学体育述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

第十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究

摘要:

本文通过新媒体的技术,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分析高校校园建设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助“新媒体”开放的环境、主客体的互动、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灵活性四个方面的优势,从高职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归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综合考虑新媒体影响,总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新模式,切实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媒体;高职;校园文化;新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6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探究(课题批准号:LX2016Y030)的成果。

一、背景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1]全国各高校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在技能培养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生存本领;在校企合作方面,由于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缓解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职业院校注重学生内涵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在多媒体工具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学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作为公益性质的高校群体,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公益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结合新媒体的实际功能,建设新形势下的带有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项非常紧急的任务。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按照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整体设计和建设思路,统筹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相协调,坚持教书育人、立艺树人的教学理念,为建设丰富的高校校园文化提供指导。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坚持立艺树人理念,突出高校技能培养的优势。借助“新媒体”主客体的互动和内容的丰富性,结合高校人文特点,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首先,按照思想主导与内容多元紧密结合,高校党委应该积极落实好高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校只要先把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高校学生宿舍的现代化、学生实训中心设备的更新、校园图书馆与多媒体的运用以及校园绿化建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加强高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建设。高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自律能力较差,但是思维方式相对活跃。按照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高校领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制度,让制度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再次,数字技术与情感关怀紧密结合,高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宣传手段,弘扬独特的行为文化。文化育人,行为影响人的发展。在多媒体开放的环境下,高校宣传部和团委应该积极加强好人好事宣传、雷锋好榜样典型事迹宣传、周边好人好事宣传等,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倡导学生自律,约束自身不文明行为。最后,传统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方法,高校还应该努力建设精神文化。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反应,学校学工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节假日和特殊日期,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可以动员学生积极献身爱国主义事业,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准备;清明节时可以宣传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民族文化。结合新媒体的多样性功能,高校在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方面按照立艺树人的培养理念,才能营造一个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坚持校企合作模式,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技能特色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借助“新媒体”开放的环境和方法的灵活性特点,以企业文化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建设。[3]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企业文化。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加强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发展受到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影响,让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既能看到企业文化的实际效果,又能看到校园文化的长远意义。另一方面,要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工具抓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强抓思想工作,注重制度落实,借助新媒体工具,巩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4]由于校园文化受到区域性影响,校园基础薄弱,没有发展自身的特色,因此,多媒体手段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加速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高校人才的培养。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青年重大历史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人才战略的部署,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新媒体的出现,各种宣传手段的更新,新技术促使校园文化传播的方式方式改变进而为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方便的途径,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丰富,创新了宣传手段,引进了企业文化,为学校立艺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提供支持。同时,新媒体工具的普及,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状态,在开放的环境下,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手段的灵活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作者:刘衍诚 温常青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东北师范大学,2003(01).

[2]潘崎峰.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10)

[3]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张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中北大学,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