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论文

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论文

一、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可能

辽宁高校还具有多重可转化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辽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队伍日渐庞大,教师素质也在日益提高,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老师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同步,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辽宁高校的学生以辽宁省为主,他们对地方的了解较为清楚,情感也极为浓厚,形成热情与激情并存的资源与力量,而这两种人力资源是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轻易获得的,如果开发得当,巨大能量就能很好地释放。除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外,客观条件也需要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统筹,才能做到让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异彩。一方面,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区域比较局限,多围绕二人转、民众游等沈阳—铁岭一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掘力度缺乏。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方向单一,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力度不够。第三,对文化开掘深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简单提及,其系统表现力以及完整性都无从体现,盲目模仿他省。各地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通,各地文化之间缺乏互通与融合,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品牌,辽宁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作为东北重要省份,其品牌形象的价值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策略与方法

辽宁高校能弥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处不足,但目前高校像一个充满清澈甘露的巨大水库,地方文化产业又像是久旱无雨灌溉的农田,亟待清泉的滋润。然而,水库之水无法到达旱田,无渠无道、无法无门,进而导致水无用、田无产,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文化产业又是青黄不接,单纯依靠政府救济于事无补。因此,寻找两者相互交通的途径与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1.内部运力:沿产学研相交错的脉络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应按照受众需求而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地方文化研究与转化氛围,不盲目跟随,更忌形成高大上的研究与教育格局,只能立足地方才能放眼全省与全国。高校间要形成文化产业研究联盟,同一课题要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既提高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研究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2.外部发力:走政企学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三、结语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亟待发展提高,而辽宁高校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定可以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因而,注重高校的文化力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结合与转化方法及模式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者:樊丽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