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工作对策分析(3篇)

高校网络文化工作对策分析(3篇)

第一篇:网络文化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

摘要:

目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成为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的探究问题。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不但可以开阔大学生的事业,丰富其自身的知识,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将有效地促进思政工作活动顺利开展。本文将简要分析,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

网络;文化环境;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的快速发展及普及,为人们在获得、传播及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探究,对于高效开展思政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如何针对当前思政工作开展的现状,深入开展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成为其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文化,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当前,网络的全球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直接导致网络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学术的文化观点都汇聚在一起。在此文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接触的知识面也逐渐拓展开来,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各类充斥在网络中的信息,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

1.2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问题。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网络带来新文化、新文明的同时,垃圾信息及信息,也随之而来,各种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等反动内容,充斥在整个网络之中,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教学问题。

2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2.1借助网络优势,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中,借助网络优势,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提高高思政工作的效率,对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非常重要。借助网络优势,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需要高校加强网络硬件建设,优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利用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工程,大力推进校园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重视借助网络优势,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这一发展对策,对于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的方式开展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法律手段,对网络平台的不良信息进行一定的堵防,控制信息的源头,有效地屏蔽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净化校园网络信息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有效地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是高校思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为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成为教学的迫切需求。

作者:常金星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14.

[2]姚春林.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江苏高教,2014(3):130-132.

[3]余莎莎.易班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142-142.

[4]程振设.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33-134.

[5]左园,董雄报.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6]李登昌,陈毓.关于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7]华旦扎西,蒲晓辉.移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探讨[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8]顾文兵,郭少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论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9]王桂玲.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1(15).

[10]梁英平.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

第二篇: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摘要:

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催生的新兴文化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纷繁复杂的文化渗透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多样化传播方式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人们必须正视网络文化这个全新的话语方式和文化境遇,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文化、健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保障机制、科学把握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的新型主客体关系等途径,探索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关键词:

网络文化;现实挑战;创新发展;路径

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浪潮,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以潮流般发展的势头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这要求人们必须深刻认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联互动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不断优化网络文化的育人环境;通过现实有效的教育途径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从而提高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

一、网络文化:互联网催生的新兴文化形态

在现代社会视域下,网络不仅表征着技术的工具载体存在,更展示着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网络已然超越了“传播载体”的意义,它不但是彰显着时代特征的重要科技力量,而且成为现代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网络技术”到“网络文化”:认识的突破性升华。

当前,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认为网络是人类的技术创造物,探究怎样利用网络这种传媒工具和交流载体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种认为网络已经是人类的文化创造物,探究怎样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上两种理解既具有内在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作为文化存在的网络是网络技术运用日常化、普及化的结果;同时网络技术是人和自然关系上人的主体性彰显,网络文化则显示出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主体性张扬,从“网络技术”到“网络文化”体现着人们对网络认识的一种升华与突破。从技术角度审视网络,它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的本质力量;从文化角度审视网络,则凸显出现代人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张扬。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及其普遍性运用塑造了人全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构成了信息时代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环境,当代大学生正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这样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以取得创新与发展的突破。

(二)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深刻地变革并重塑了人自身,改变和拓展了人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外,还有着自身所独有的特征。一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深刻改变当代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传播超越传统时空范围,跨越传统文化中地域、时间、民族、观念等藩篱,这种跨越式网络文化促成了现代人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跨越性发展。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知识渗透性与技术关联性颠覆着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促成人的生活方式实现由一元向多元、由等级性向平等性转型的社会生活情境。二是网络文化作为标识时代人文特征的精神文化,具有高效性、多元性和共享性等特征。网络文化不仅是当今时代技术兴起的物质文化现象,还是标志人文特征的精神文化现象。它以多维度和非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状态拓展当代人的精神视域,给人们的思想领域及日常生活世界带来极大冲击,成为当代人独有的精神依存方式。三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极大提升当代人主体意识的文化,具有平等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文化使传统社会中“人—人”的交往方式转变为“人—媒介—人”的交往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超越了自身能力、经济条件等制约。现代人的主体性勃发在网络空间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及可能性,网络文化为主体人的自觉、自信、自强创设了许多优越条件。

(三)网络文化的功能表现。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和行为模式,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区别的教育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一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将高校与社会连接为一个全息开放的教育环境,彻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延伸至广阔的网络世界,教育方式趋向现代化与多元化。二是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面,提升了教育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影响持久、吸引力强的文化形态,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的网络文化平台使大学生及时便捷地获取第一手信息,即时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思考和分析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境遇下可以及时广泛地作用于每一位大学生,真正做到每一个主体在场。三是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现了教育的平等互动与共享。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共享性及交互性等特征决定了大学生越来越具有选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可以在宽广的网络空间里创造出有着鲜明青年文化特点的话语体系。这一转变使得大学生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双向互动。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

网络文化的蓬勃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契机,但同时网络文化本身多样无序、鱼龙混杂的状态促使不同价值观念、道德选择以及政治立场之间的斗争和碰撞较之其他任何文化领域都更为激烈,这对网络文化境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纷繁复杂的文化渗透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

网络文化环境中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形成了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冲突乃至尖锐对抗的局面。西方敌对势力凭借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以网络空间为阵地,通过精心包装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向民众传播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以期实现“西化”或“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当代青年大学生在难以辨识真伪是非的情况下会对正确价值取向产生否定或动摇,出现价值虚无主义或价值相对主义,产生信仰危机或道德迷失。西方敌对势力正是借助渗透性强、受众面广的网络文化形态,对我国青年大学生展开价值植入和思想渗透、扰乱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价值取向,以及人格心理行为等,从而以文化的一致性压制文化的差别性,削弱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达到破坏国意识形态安全、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目的。因此,网络文化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斗争异常激烈。

(二)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网络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突出表现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容量海量性、信息选择自由性及信息流动即时性不断凸显,各种低俗、落后甚至反动的信息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空间,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且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所渗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价值倾向,容易使缺乏意志信念和健康道德情操的大学生丧失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目标,转而追求感官刺激、娱乐宣泄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满足部分大学生物欲追求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导致思想上混乱无序、精神上迷茫无助、情绪上焦虑烦躁,身心健康的环境不断破坏恶化。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所崇尚的个性张扬和自由解放等特点也使他们容易接受网络空间中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一旦自我意识与外界环境、现实制度发生矛盾,他们就更易吸纳这样的思想理念,并自诩为“躲避崇高”。网络空间的娱乐化、碎片化和快餐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消解了大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接受意趣。形形色色的网络垃圾以隐匿的方式侵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多样化传播方式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典型的教师权威型,即教育者控制着教育信息,具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与评价的主导权。当前网络文化多样化传播方式极大挑战了这种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相对单一化传播方式下拥有的优势不断消解。一方面,信息资源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通过更加自由和发散的渠道,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直接影响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以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等被弱化。突出表现为受教育者对传播内容、时间及方式的多样化自由选择,从而多样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思想导向自发性挑战了传统传播方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空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实人格、身份与角色都以虚拟数字化存在,这虽然会使受教育者在信息的、反馈与选择方面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但也会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被淡化,在网络空间中滥用权利而无视责任,出现社会责任感缺失、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淡化、人格心理异化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凭借网络所创造的不规范性、娱乐性的网语体系也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冲击着教育者所掌握的话语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话语方式和文化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网络文化特征,研究网络传播规律,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文化,抵制西方文化霸权渗透。

指出:应当“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文化,就是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纷繁复杂思想意识的巨大能量,以强有力的阵地意识赢得主动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在物质基础层面,高校应当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内容链接到网络上,以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元综合的表现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核与精神实质,形成具有强大互动、检索、存储功能的网上意识形态数据库。高校还应当不断摸索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的教育模式、资料模式及软件模式,建构灵活便捷、丰富多元、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阵地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先进性与科学性,教育者应当引导受教育者在网络文化领域通过互动对话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信仰。对话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对符合人类最美好价值追求的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对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在明辨、分析与对话的精神交往中,受教育者能够体认科学的价值取向。总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字化构建同人文精神弘扬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网络阵地文化,保证青年大学生免受西方文化中腐朽没落内容的侵蚀。

(二)健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保障机制,防止不良信息污染。

“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2]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创造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同时反作用于主体、塑造着主体。在当前,健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保障机制,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精神污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首先,高校应当构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内容体系。高校需要用先进网络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信息环境,以高校门户网站、校园BBS、“红色网站”为载体传播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大学生常用网站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学习能力,丰富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引导机制。培育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任务,这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发展规划,统筹社会发展目标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高效严密且互通互联的管理机制,以应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污染。再次,高校应当建设完备的网络文化监管机制。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的最新舆论动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协同高校党(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组建舆情监管引导队伍,建设路由路径控制、安全防护、网络信息过滤等系统,将淫秽色情、破坏社会稳定、危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坚决屏蔽,创设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思想成长的网络精神家园。

(三)科学把握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的新型主客体关系,积极应对多样化传播方式的挑战。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实质上依然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和目标规定性,这种不变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必然性。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同为虚拟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但是虚拟主体之间在信息交流中构成主动引导的一方,相对于被动追随的一方,构成了主体间性的新型主客体关系。网络文化空间中的新型主客体关系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教育关系,凸显出新的特征。一是情境建构性特征,即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建构不再受到现实世界中身份地位、角色人格等制约,而需要在特定网络情境中达成。二是动态应答性特征,即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真正形成要求教育者的信息传递同受教育者的信息接收达成一致,反之,如果教育者主动的教育信息没能获得受教育者的应答,那么教育关系则未能真正构成,并且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网络文化环境下多样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流动性、自主选择性及身份隐匿性导致教育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型理念,重新审视“教育者主导”的科学内涵,将师生间简单的授受关系转变为积极的教学相长关系。一方面,教育者应当深入受教育者的网络生活,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传递教育信息,达到与他们“共境”的状态。另一方面,教育者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中“去中心化”的架构特征,应当制定应对策略防止受教育者在海量信息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教育者需要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确认科学性、主导性价值,并将之内化为自觉信仰,外化为行动践履。

作者:汪馨兰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

[2]杨秀莲.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11,(11).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如人员不足、技术不足、创新不足、导向不足等。要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破解上述问题,应推动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做到建立互联网思维,做好统筹谋划,优化职能布局,盘活资源配置,理顺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创新;协同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渠道,也是高校增强自身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进展迅速,另一方面普遍面临各类问题,亟待提供有效对策加以破解。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与主要问题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在内容和形式上正不断拓展,但其仍处于建设初期,只有不断应对新挑战,才能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笔者于2015年11月对辽宁省16所高校①宣传部门开展了网络文化建设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第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与目标尚存一定差距且各校发展不均衡。各校对自身网络文化建设水平的自评打分结果为:1所高校60—70分,8所高校70—80分,5所高校80—90分,2所高校90—100分。第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较多共性难题而缺乏有效破解方法。在分析实际困难时,15所高校认为“人员不足”,10所高校认为“创新理念不足”,9所高校认为“技术不足”,8所高校认为“资金不足”。第三,多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正处于转型过渡期。有、无网络文化建设专门方案的学校各占8所。在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上,10所高校选择了传统校园网,6所高校选择了“两微一端”,8所高校认为最受本校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品牌产品是官方微信公众平台,3所高校认为是校园网,其余高校未能给出明确答案。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并结合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可将主要问题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校网络文化是应时、应势产生的新事物,随着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进步,除了对文字与图片的需求量加大外,对于创新思维和纯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目前,普通高校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一方面人员不足,造成相关工作投入的精力有限,难以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力量不足,现在岗位人员多数来自思政、文学、新闻等人文社科专业,对于程序开发、平面设计、音视频制作、大数据应用等技术不够精通。

2.创新还是模仿

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成功的网络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成为模版被迅速、广泛效仿,其原创性、权威性最终在群起而上的仿效者竞争下被大大消解;二是精心策划出的网络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却发现各高校在同一领域、同一题材上“英雄所见略同”,在大众分享的传播模式下,主题撞车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受众的审美疲劳;三是在快速更新的压力下,创意的生产速度往往跟不上更新的实际需要。

3.吸引眼球还是吸引大脑

高点击量是多数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吸引点击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迎合读者群的兴趣需要。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深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据微信产品和技术团队针对微信大数据统计得出的结论:80年代出生的人群最关心国家问题,而90年代出生的人群最关心名人绯闻。青年一代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出的非主流性和青春叛逆性,其实正是网络文化育人的重点所在,但在高点击量的目标下,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把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混同为“内容”,在官方语言“萌萌哒”化的同时,内容也趋于庸俗化,忽略了教育引导的本来目的,不自觉地偏离了主旋律而开始向社会流行文化靠拢。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倾向,即一味追求正统的严肃性和权威感,造成不接地气而无法赢得受众———不能吸引眼球的花再美也只能是孤芳自赏。

4.“互联网+”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整套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扩散应用。也就是说两者起的是化合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互联网+教育”也好,“互联网+宣传”也好,都是基于以互联网思维对信息生产、传播、反馈、再加工,以及此过程中所有信息参与者线下反应的系统化设计与实践,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体验方式。如果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未能把握上述规律,将“互联网+”简单理解为把线下产品加到线上,例如把一篇稿件同时到校报、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把将各类移动互联平台简单视作工作管理或信息传播工具,则远未达到网络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破解上述现实问题,应推动三大模式创新,做到建立互联网思维、做好统筹谋划,优化职能布局,盘活资源配置,理顺工作机制。

1.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首先,应将网络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的,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将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一定程度上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学校可根据实际,将宣传部的部分管理岗位调整为专业技术岗位,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单独设置网络科,从而为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其未来职业发展建立保障,确保工作队伍趋于专业化、稳定化。其次,应以项目为牵引,整合校内优质资源,组建多支高水平、高效率团队,壮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队伍。虽然具体职能部门面临着人、技缺乏的瓶颈,但高校作为人才洼地,本身拥有丰富的人才、技术资源。学校可采取立项方式,将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委托校内师生团队完成。再次,应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鼓励广大师生自觉投入到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高校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②,鼓励教授专家、教学名师、优秀导师、思政教师撰写网络文章,开展和参与网络文化活动。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教育对象,同时也应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之一,应加强对相关学生社团的引导,重点扶持若干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优秀作品。

2.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包括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是抓方向、抓落实、抓责任,同时也包括具体工作中的微观管理,侧重在抓规律、抓“粉丝”、抓“痛点”。在宏观管理上,网络文化建设包含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教育信息化等宽广领域,涉及部门众多,学校应将此项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重要问题和各部门分工,审定重要项目,巩固和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在微观管理上,要以“运营”理念代替传统工作理念,重视和擅长对“粉丝”的关系管理,准确抓住“粉丝”的“痛点”,生产出具有“引爆点”的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对校园网络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预测,一方面跟踪用户习惯,为师生量身打造更实用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嵌入式”手段进行宣传思想引领。另一方面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错误观点、言论或者可能发生的状况。另外,还要引导好学生社团、教师联谊组织、党团组织等积极发挥其在校园网状结构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并使网络文化阵地本身也成为这些群体更好开展活动和扩大影响的有效平台。

3.平台搭建模式创新

首先,加强校内协同。高校内部网络文化平台数量众多,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统一管理,明确责任体系,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浪费。校内协同不仅是网络文化平台间的协同,还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与网络文化平台间的协同,如把校史馆、思想理论读物、思政文化课程等进行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改造,推动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数字化建设。此外,要致力打破部门间的职责壁垒和物质条件的空间局限,构建起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充分交流的网络文化大平台。其次,加强校校协同。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既有自身特色,又有共通之处,目的都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建设水平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倡导校校协同,是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可以区域划分,也可以学科类型划分,通过网络文化建设联盟等形式,依托重点高校的技术和内涵优势,集中各校的相关资源,开发并推广联盟平台。通过联盟平台,可开展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文化活动,可实现学术讲座、图书文献、公开课程等文化资源共享,还可促进跨校的师生文化交流互动,是探索高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最后,加强校政协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主动寻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通过校政协同开发和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剧院等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开阔师生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向外输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产品,引领文化潮流,繁荣地方社会文化事业。

作者:李亮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

注释:

①参与本课题问卷调查的高校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大学、鲁迅美术学院、辽东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②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此文章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立项项目,立项编号:lslgslhl-028。文化学研究-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