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探索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探索

[摘要]互联网技术推动世界进入了“意识形态新时代”,西方国家利用技术霸权和信息资源优势,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成为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大变量。表征所谓自由神话的互联网技术影响着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及形式更新,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发挥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建章立制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管理;调动教师、学生乃至于社会等各方力量同向同行,建构协同育人网络平台;创新内容、改进方法、革新形式三位一体推进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创新,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意识形态;新媒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是基于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判断,也是对世界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从一种技术的代名词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最大变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目标,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网络文化,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落实网络文化阵地管理责任、推进协同育人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促进三位一体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创新。

一、建章立制,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管理

站在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明确网络阵地管理主体、落实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责任、明晰网络建设平台责任,建章立制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管理,是落实中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办法和细则的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主要依据,更是持续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的保障。

1.战略定位:事关国家政治安全

网络文化阵地管理建章立制,事关意识形态安全、党和国家的发展乃至于国家政治安全。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颁布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阵地,“严密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旗帜鲜明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是文件中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党委必须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现实,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落实落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网络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组织保障:明确阵地管理主体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了强力的组织保障,阵地管理主体身份得到党中央的明确确认。根据中央要求,高校党委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单位关于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并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高校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是高校网络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统筹、沟通、协调学校网络安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提出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方案或建议。高校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网络文化传递正能量是总要求,依法依规管理是硬道理,用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真本事。

3.监管主体:落实高校网络舆情监督责任

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舆情监管,负责校园网络信息的编排、维护、语言使用规范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全校各二级部门网站的内容进行日常监督、协调、管理、指导。保障网络安全,负责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构建安全高效的联络渠道,建立包括意识形态安全专家在内的网络安全专家咨询机构,做好与学校有关的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服务意识形态安全决策。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文化建设、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意见的结构性表达,是师生精神需求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的表现,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找到新变化的外在诱因,对突发性、苗头性问题,需要及时研究、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与网络建设整体水平。

4.建设主体:明晰网络育人平台建设责任

高校二级学院、机关直属单位,是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第一主体,也是文化育人平台建设责任的直接主体。目前,高校普遍缺乏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网络文化育人平台,传统的网页表现形式过于严谨、正统,访问量少,缺乏互动,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学院基本教学单位参与网络文化育人新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高校党委应抓住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章立制。鼓励学院参与微信公众号、微博建设,不但促进了高校落实中央和上级部门的意识形态要求,而且承担了繁荣信息内容、开创文化育人形式的责任。

二、协同育人,持续推进网络文化平台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是学校党委的一元阵地,也不仅是行政、教学职能部门的政治任务,它需要调动教师、学生乃至于社会等各方力量同向同行,构建协同网络育人平台。

1.打造校内互动、校际联动的网络文化平台

高校党委立足学校的实际,统筹协调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的制度化,做好平台建设责任的顶层设计,打造校内网络育人平台品牌,推动校内平台互动,探索校际平台联动。首先,着力打造校内网络育人平台品牌。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资源,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弘扬校园网络文化主旋律,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能力。其次,推动校内各单位文化育人平台的互动。从意识形态安全角度来说,校内各单位文化育人平台可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运行,从增强育人效果角度说,必须改变客观上存在的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与使用方面的条块分割的状态,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互动,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最后,探索校际育人平台之间的联动。借助高校媒体之间的联盟组织,实现学生新媒体组织之间的深度交流、文化联动。校际互动可以制造规模效应,强化活动的文化主题。2019年新年来临之际,在中央电视台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一同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不但实现了校内文化育人,也为社会提供了强大正能量的文化资源。

2.构建知识传递、价值引领相统一的网络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和发展,高校党委应与时俱进,切实搞好高校新媒体建设,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方法构建强有力的网络文化育人平台,构建辐射面宽、影响力大、渗透力强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第一,利用网络开放课程,搭建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网络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平台,利用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扩大课程影响力,发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作用。依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极开发在线交流平台,教与学之间的时空隔离逐渐模糊,教与学可以随时发生联系,解决师生互动的时空限制,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第二,创建传播微平台,注重真理性与正能量,实现普遍引导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网络化时代“无社交,不传播”,微博、微信平台获得了直接面对数千,乃至于数万学生的机会,当然也可能直接面临数以千、万计学生直接鞭挞的可能。其传播内容的“真理性”与“正能量”是学生最为关注的焦点,微平台主办主体担当话题设计者和价值引领者的角色,鼓励青年学生通过个性的解读、讨论、交流,强化道德责任、政治担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建设网络学习与交流的专题互动平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专题性的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关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育。创设情境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学与互动,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判断、认清网络中出现的敌对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话语敏感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培育具有建设性的新型高校网络大V公众号

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不但需要官方的网络平台、网络媒体,而且需要来自民间或个体的自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第一,培育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大V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它伴随着草根阶层崛起、网民群体意识增强的媒介格局而产生,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密切相关。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政治态度等有着风向标式的影响,必须借助算法、推荐、搜索等方面享有的特殊政策培育建设性的网络意见领袖。第二,培训网络评论员。具有政治意识形态攻击性的网络大V在我国互联网领域曾经非常活跃,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几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加入了网络空间舆论场,数以百万的青年志愿者经过网络评论,利用数量优势在互联网上强势发声,占领本应属于我们的阵地。第三,发掘高校红色育人资源。一方面,高校景区、景点蕴含着高校高雅文化,高校展览馆、博物馆记载了学校及国家的历史进程,不但能为学校师生提供育人资源,而且能为社会提供网红产品,提升整个网络文化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举止优雅、博学多才、涵养多识,将教师授课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经过电子化包装,能够为社会提供文化清流。

三、三位一体,促进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创新

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和思考,缺乏系统性,问题意识较强与理论思辨能力较弱并存。提升网络文化的育人效果,需要从青年大学生思维特点入手,建构“创新内容、改进方法、革新形式”三位一体的网络文化育人模式

1.创新内容,突出问题意识

内容是网络文化育人的根本,做好内容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抓住师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立专门栏目或者学习网站。抛出问题是手段,剖析问题是根本,问题提出之后必须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分析解读,通过理论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其次,利用专业团队、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资源。再次,组织专项活动,抓住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等节点开展富有冲击力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主流文化的感染力。最后,坚持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高校是先进文化酝酿地,高校网络文化必然要敢于直面社会热点、社会思潮,特别是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高校智库更应积极参与社会讨论,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传道解惑。

2.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内心认同

即便网络文化资源再丰富,没有点击率和阅读量,就不能获得大学生内心的认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传播方法,激发学生认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叙事方法从官方视角转到平民视角。校园官方媒体渠道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审视国家意识形态需求。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将国家意志表达出来,便能做到事半功倍。其次,扩大建设主体,吸引教师、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增强事件带入感。网络空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网络文化参与者、建设者,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新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教育活动设计,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同伴教育和自我教育。最后,采用灵活的形式向学生们阐明道理,将大道理变成微话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微话语最能够吸引学生、说服学生、教育学生。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高校网络文化需要对于多元文化、多元观点有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革新形式,注重双向沟通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征,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必须适应网络传播规律,革新育人形式。首先,适应互联网传播特征,从说教阵地转为交流营地。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匿名性、平等性、交互性等先天特征,新技术新媒体带给人们不同于传统的思想交流方式,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平台,要适应这一传播规律变化,把校园网站及网络平台建成大学生交流思想的营地。其次,畅通交流渠道,及时回复学生关注的问题,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快速性特征,高校网络育人平台需要保持开放评论原则,育人平台对信息的回应要坚持短平快,准确对学生关心、关注问题给予及时反应,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议题设置能力。最后,科学运用网络文化传播规律,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破坏性信息传递速度和强度往往高于建设性信息,负面消息的迭代效应一旦形成,便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危机。传统网络治理方式如封号、屏蔽等暂时可以解决错误思潮的蔓延,但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且会引发对治理者公信力的质疑。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地,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正如所要求“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P156)真正发挥高校网络文化在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李凯 刘贵占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