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审美艺术特征探析

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审美艺术特征探析

摘要:“情感阻隔”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常用表达方式,是文人寄托情感和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也是“思念”之情的代表,是深情的代表。“阻隔情感”在爱情、友情、亲情等体裁中多有表现,阻隔越远、越久、越深,仿佛寄托的思念之情越深,“阻隔情感”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主线。时至今日,现代文学中也继承和创新了“阻隔之情”的表达形式,可见“阻隔情感”对中国文学影响之深远。本文论述了“阻隔情感”及其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阻隔情感”的审美特征。旨在为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阻隔情感;古代文学;类型;审美特征

引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人们,爱和归属感属于人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在生理与安全层次之上,与人的内在意识紧密相关。爱与归属作为一种高级需求,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当人有了强烈的爱与归属的需求时,这种情感就会滋生、发芽,并不断成长。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份情感能够得满足,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约束使得人们压抑着自己的性感,距离、时间、身份、生死、墙头、河流、性的约束等等,都使得情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阻隔,让爱与归属的满足与实现困难重重。虽然现实困难重重,但爱与归属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并不会因为阻隔而消失。在中国古代以专注、深情、义气、忠孝等情感归属为代表的时代,现实的阻隔不仅没有使情感受到“阻隔”,反而升华了情感,强化了思念主体对思念对象的情感,使得“阻隔”双方的情感更加深厚。中国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类型多元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不同类型的“阻隔情感”艺术特征鲜明。研究“阻隔情感”的类型及审美艺术特征,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现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阻隔情感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实际上是“比体诗”的艺术特征。“阻隔情感”即思念主体与思念对象之间存在的阻隔,这种阻隔是升华情感和文学主题的核心。现实中阻隔的存在相对于相思而言不成气候,反而是这种阻隔让思念更加思念,让深情更加深情,让相思更加相思。在中国古代文学众多的“阻隔情感”中,以男女相思之情的“阻隔情感”最为经典,表现的通体特征为阻力越大,阻隔越强烈,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更牢不可破。在大多数比体诗中,“阻隔情感”贯穿全文,奠定了无奈、悲伤、痛苦、遗憾的艺术特征,恰恰是这种悲情孕育出专注、动人的情感之花,使得“阻隔情感”代表的作品成为经典,流传千古。

二、阻隔情感的类型及其审美艺术特征

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或直接,或委婉,阻隔情感的类型较多,但其审美艺术特征离不开一个“悲”字。现实中的阻隔让亲情、友情,特别是爱情难以跨越障碍走到一起,以文学艺术的角度分析,“阻隔情感”的文学作品大多带有深深的期盼和向往,突破情感的阻隔是人们心中的理想,这是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正因为现实阻隔难以跨越,才衬托出“悲”的基调,更加深化了作品悲的主题。悲也就成为“阻隔情感”问题最为明显的艺术特征。

(一)时间阻隔。时间对于人而言是难以跨越的阻隔,这种阻隔在古代文学中多在悼亡文体中较为常见。陆游的《沈园二首》中的“城伤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中表达了恩爱夫妻相爱,被陆母拆散后分离四十年,再度相逢时二人仍对对方心怀深情、念念不忘。相传陆游在墙上题写《凤头钗》表达自己对唐婉时隔四十年之后的深情依在,唐婉因此相思成疾、忧伤过度而亡。后又做“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表达了对亡妻的思想之情。时间虽然让两人在分离的四十年内无法相见,但深情却没有因时间的阻隔而消失,反而四十年时间的阻隔让二人心中的遗憾之情更深,最终深情不得成为阴阳两相隔的沉痛。这种时间距离的阻隔与生死别离的双重情感,更加深化了陆游与唐婉的深情与四十年被迫分离内心的思念之情,凸显了诗歌悲凉的基调。

(二)距离阻隔。中国古代交通不便,距离成为阻隔亲朋好友的一大障碍。无论是远行的游子,还是分别的好友,亦或者是追求情爱的双方,二者之间被道路所限,被距离所阻隔,思念却无法相聚,心中不免生出愁情、孤苦、悲寂的感情。从分别之日起,分离的双方便开始思念,期盼重聚。距离越远,双方相聚的困难越大,思念之情、渴望重聚的心情便更加强烈。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身处异乡,却思念家乡,思念兄弟,距离的阻隔让作者作为一个客子的身份,更加思念家乡的兄弟亲友。再如《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重重的道路使此地与家乡相聚千里,让游子与亲友之间阻隔重重又无法相见,作者心中不免生出伤感、思念、痛苦之情,奠定了诗歌悲的特征。

(三)河流阻隔。河流阻隔在古代文学“比体文”中极为常见。河流作为人类文明繁衍和发展的依靠,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人们沿河而居,河流提供生产生活必须的水源,河流文化也就成为两岸社会文明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对男女之情的交往存在较多限制,长期以来,延续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文化习惯。男女双方在结亲之前是不能见面的,两情相悦的人想要见面,只能偷偷交往,而阻隔在男女之间的河流就成为其中一大障碍。如《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弯弯长长的河流阻隔了求爱之人,二人只能隔水相思,却无法抵达对方的面前。虽然河流形成阻隔,但求爱的意识却存在于心中,升华了求爱者对情爱的向往与执着追求。再如《诗经•汉广》中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不可”的原因就是广阔的汉江阻隔,方思之人只能存在于意识中的思念,将内心渴慕却又难求的感情表达到极致。这种爱而求不得的感情反应了思念主体对思念对象的强烈爱慕,表达虽婉转,但渴慕之情却浓烈。

(四)墙头阻隔。墙体本身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墙体是门户与立交的象征。男女婚嫁需遵循门当户对,门不当、户不对的男女虽两情相悦,却难以违背礼教在一起,高高的院墙就成了阻隔男女恋人求爱之路的障碍。西厢记是我国古代古典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张生生与崔莺莺的爱情为主线,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情感的思想。《西厢记》有一段描述张生与莺莺约会的场景,莺莺在心中对张生讲“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讲“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莺莺讲让他“跳过墙来”,“跳墙”成为跨越情爱阻隔的突破。白居易诗歌《井底引银瓶》中写,“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诗文也是以情头为背景,借墙的阻隔来凸显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后文又写“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女子与男子通过私奔突破了墙的阻隔在一起了。这与后文的“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又形成明显的对比,私定终身五六年后私奔的女子成为了妾,连家族祭祀都没有资格参加,一方面是凸显了封建社会法理的高墙,没有被法理允许的情爱即便两情相悦也最终不被认可,封建法理的高墙是难以逾越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古代女子痴情的代价之大,墙头阻隔的情感让女子的痴情突显得更加悲凉。

(五)身份阻隔。身份阻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崇神的象征。在文体表达上皆以人神身份的差别表达现实中爱情双方身份难以逾越,在情感上的失落、孤寂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在中国人尽皆知,李商隐的《嫦娥》一首,“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偷丹药成仙,虽得不死之身,却常年困居于广寒宫,相比嫦娥也是孤寂的。作者借嫦娥奔月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孤寂处境,奠定了作品孤寂、悲凉的情感基调,而身份阻隔最终成为拆散嫦娥与后羿这对恩爱夫妻的根本。这种难以逾越的身份阻隔终究是悲哀的,也奠定了李商隐《嫦娥》诗文悲凉、孤寂的基调,通过人神殊途增强了诗文结局的悲凉基调。

(六)生死阻隔。生死相隔、遗恨绵绵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最为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果说人神之情是虚幻的向往,生死相隔就是现实中人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苏东坡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东坡通过生死两相隔,来表达自己对爱妻的思念之情,同时凸显了内心难以掩饰的孤寂、悲凉、凄惨。这种生死相隔、难以逾越的状态让作者对妻子的思念更深,也让诗歌的悲情基调更加深沉。

三、结语

古代文学中的“阻隔情感”类型丰富,不同类型的“情感阻隔”背景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均有表达思念之情的特征。这种思念之情与阻隔恰成反比,现实的阻隔越强烈,思念之情越深。正是阻隔所代表的思念之情,让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字有了独特的魅力。虽然封建统治思想对人们的行为形成了约束,但无法限制人们追求情感自由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观。正是这种封建统治思想的固守才造就了“阻隔情感”在情感表达上含蓄的特征,让这种潜在的情感愈发浓烈,而这恰好符合各类情感中深情所代表的意义。

作者:严澜 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