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构建(7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构建(7篇)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构建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使课堂评价更加科学客观,改变原有的以学生成绩为指标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模式,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和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方法,加强多元评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起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多远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将是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能够消除传统单一评价体系的弊端,满足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评价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以及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不是只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国家栋梁。因此,在构建多远评价体系时,教师必须明确评价目的,并将这一目的真正贯穿于教学全程,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找到自身有待改进的缺点和有待挖掘的潜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完善评价方法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需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作为支持,注重完善评价方法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更多评价方法,从而更为全面、科学、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多元评价方法主要有四中类别:第一,课后考察。在学习完一课之后,教师要注重课后考察环节,这样能够督促学生在课上时间更加认真细致的听课,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第二,对分组讨论环节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和交流沟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测试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对照其他同学的表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第三,评价上机操作表现。从学生上机操作的表现中能够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判断;第四,笔试。笔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总结能力,由于高考中除了上机操作内容之外,还有一定的笔试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笔试测验,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操练和熟悉。

(三)多元评价主体

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单一的,教师起到决定和主导作用,学生并没有发言权,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很多弊端。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将这段时期自己的课堂表现、心理状态以及学习积极性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找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正。在同学互评阶段,其他学生将自己日常了解到的这为同学的情况写到评价表中,主要涉及学生上机操作和专业知识学习情况两个方面。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同学互评结束后,教师可做最后的总结,得出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多元评价体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确定评价目标

以办公软件excel的使用一课为例,对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应用进行阐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制作excel图表,表格的制作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必须明确评价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就让学生以任务为突破口,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完成表格的制作。在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接下来都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在距离下课5-10分钟的时候对学生完成的表格进行验收。

(二)具体评价方法和效果

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内容来进行评判:第一,学生设计的表格是不是美观得体,选用的颜色是不是恰当;第二,表格中输入的字符和数据是不是准确;第三,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积极参与,是否和其他学生积极交流和友好相处;第四,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表格成品是不是满意,自己制作的图表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五,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评价。第六,教师对学生设计的表格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形成对每个同学的多元评价结果。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学习成效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也很明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禁锢,从而更好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需要。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时必须明确评价目的,完善评价方法和主体,并逐步加强多元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唐于忠 单位:建湖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ASP技术分析

摘要: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因此,很多在这个学科岗位上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很快,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保持长期的兴趣?本文从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回答了如何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以此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要求。本文主要从ASP技术入手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SP技术;教学效率;信息素养

1基于ASP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ASP技术来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便在课程管理中设置课程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利用ASP技术来进行系统设计,在功能上涵盖了课前准备到课后总结的全部内容,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也能够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掌握好学生的动向。基于此技术能够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将上课签到信息保留,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也能及时掌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做到及时改进。利用ASP技术对网站进行测试管理,针对所学内容进行作业布置,方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输入学号进入系统,对自己的个人资料、课程、测试、网站要进行确认,再进行修改和完善,在登陆的同时也完成了上课的签到,根据网站和课程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上交作业或作品。利用ASP技术设计的网站可以方便学生的资料下载,甚至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利用ASP技术对网站进行自主设计、。

2利用ASP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数据库的学习占据很大一部分课程,相对复杂枯燥,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课程学习也不是很感兴趣。使用ASP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的引入课题,比如设计一个班级的通讯录,需要输入每位学生的姓名、学号、生日、联系电话、兴趣爱好、电子邮箱等,最后提交完成。通过将全班的信息汇到一张表格中的这项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库生成都是自己及身边的人与事,得到切身体会,由此产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师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讲解做好铺垫。利用ASP技术简单地将ADO组件与数据库文件联系起来,再利用Request对象来获得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就如班级通讯录中的姓名、学号、生日等,通过调用SQL语言,将学生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ASP技术就能够主动完成与数据库的连接,进行数据输入和读出等。最后将生成的Ac-cess数据库文件让学生进行共享,这样就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素材,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热情,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3ASP技术能够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ASP技术在很多方面能够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便利,同时也能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进行巧妙化解。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有关CSS样式表的语法格式和书写方法具备一定的难度,虽然都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利用好ASP技术,就能够巧妙地化解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活动来方便学生了解。通过登陆界面,让学生选择好班级、学号,然后进入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文字来获得感性认识。最终教师将所有学生设计的文字样式放入一个网页中,学生一起进行观看,让其代入应用到自己的网页中,自行观察使用效果。通过这样小小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简单直观的感受到CSS样式表的调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CSS代码的积极性,在显示时,根据显示文字的实际效果,结合CSS技术,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效果来改进网页存在的不足。

4利用ASP技术上传并评价作品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学生经常要完成一些电子作品,那如何对这些电子作品进行保存并评价呢?利用ASP技术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进行保存评价,通过设立一个文件夹来将完成的电子作品上交到指定文件夹中,在发表成功后,这些作品就可以打开浏览,教师也可以进行评分,同学间也可以互评。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习能动性,通过打分这一方式来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全力以赴去完成作业,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ASP技术一般是与数据库联系在一起的,ASP应用程序的开发离不开数据库,所以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性,并让这个特性能够适时地展现出来,实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展开。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得到迅猛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利用好ASP技术来适应当今的教学方式,能够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注入新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应用好ASP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语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发现,ASP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是可行并且必要的,对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然而,ASP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教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ASP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积极把握,走出一条适合时展的信息技术教育新路。

作者:冉秀平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石楼中学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2]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58).

[3]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93-94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题式教学探讨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迅速发展,落后的教育体制与新时期的人才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自然成为新课改中的重点。主题式教学是指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在新时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显得愈发重要。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发挥主题式教学的优势,成为当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教育改革;高中课程;策略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是只增不减。而高新技术型人才的缺失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题式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选择。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体制的束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正式中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目前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极大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困惑,这值得人们进行深入地探讨。

一、主题式教学的应用原则分析

(一)主题选择新颖化

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围绕文本内涵,也就是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学主题就是主题式教学的灵魂所在。主题必须要有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动力。换句话说,主题应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主题选择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主题,这样学生既能对主题有一定的熟悉感,又能有一定的疑惑,这对于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有帮助。所选的主题既要契合实际,又要根植于教育知识之上,同时还要随时更新,保持主题的新鲜程度,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二)主题设计立体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学,只有单向的知识传输,没有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一个完整的主题式教学在横向上主要包括主题目标、主题内容、主题形式、主题方法、主题评价、主题行为等要素,主要是指主题式教学所涵盖的内容。纵向上主要包括课程目标主题化、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任务化、任务解决过程化、过程体验多维化等等,主要指主题式教学的开展方式。主题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应严格将教学内容与过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统筹课堂教学,提升主题式教学的立体性和整体性。

(三)过程设计沉浸化

主题式教学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不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但很多教师在讲解时却有回归过去平淡的“填鸭式教学法”,这样会极大地消减学生的积极性。主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主题沉浸化原则,让师生都沉浸在所选择的的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情感,自己要真情投入,用激情进行教学,用自己对主题的热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探究道路上的引导者,领路人,深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了解,让师生共同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探究,从而提升主题式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一)明确主题教学的范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灵活选择主题教学的内容,划定主题教学的大体目标,从而提高主题的探讨效果。正如前文所言,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选择一个学生不感兴趣的主题,再怎么有激情的讲解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住学生的追求,遵循主题式教学的各种原则,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二)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开展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主题是教学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后设立一系列的问题,采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学习课程主题。小组指定负责人进行汇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教师应在合作探究的同时及时巡视,了解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进展,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或纠正,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细化教学主题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有较强的实践性,还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有时候一些过于抽象的问题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降低教师的授课压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将核心的主题细化为若干个部分,将问题的难度降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针对核心的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知识点,最后回归到教学目标上,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结语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很容易压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给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主题式教学的推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随着全国各地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兴起,主题式教学的优势也在逐渐显现。加深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主题式教学的运用,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目前的情况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效开展主题式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孙长琦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金学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4期

[2]陈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4月

[3]王启君.主题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你而精彩[J].中小学电教(下).2013年09期

[4]陈建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年08期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融合策略

摘要:

信息技术因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将会极大地催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让高中地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融合

高中地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技能。本文依据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融合教学的主题,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

在教学中,教师将教材内容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融入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性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对外界充满着好奇心。教师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的整合,创设富有魅力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信息技术教学融合了声音、影像、画面等优势,可以直观形象地把相关的知识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不断地拓展思维,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的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这一知识时,在给学生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有初步的认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肯定会对这些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有哪些基本的形态呢?”教师提出问题后,自然地引入对新知的学习,进而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在与教师一起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很快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自身的知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结合教师播放的教学视频,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有效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性。

二、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视听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学习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视听优势,将一些知识的重难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高中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高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某些地理现象的演变历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将变得易懂、易记,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愉悦,实现高效课堂的预期目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的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时,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给学生讲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发展状态,让学生及时了解与掌握我国河流区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历程。紧接着教师根据教学视频,进行适当地讲解,将整个知识重难点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将这些知识再梳理一遍,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展开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增加,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知识的重难点。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科知识

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适时、合理地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自主探索学习已经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逐步拓宽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的人口与地理环境时,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人口迁移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人口迁移的原因。学生在探索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找到了地理课的乐趣所在,实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四、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最终还是要回归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给学生布置任务,将会有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个教学主题设计一个活动探究方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索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步提高自身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结合课本知识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整合资源的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要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呈现教材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正确掌握学习技巧,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广大教师学习与借鉴。

作者:宋永 单位: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教育对策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应该提高任课老师的素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开发学生潜能、改进教学评价。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策;教学方法创新

信息技术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该项课程教学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课程教学中应该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任课老师素质

任课老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有效对策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推动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引导,任课老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创新思想观念,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为教学活动开展,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将该理念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之中,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知识应用技能,结合学习和工作需要,有效搜索和处理各类信息,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升。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有效掌握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对信息的概念、特征学习和理解时,有必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呼啸而过的消防车、电视上的产品广告等。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之后,让学生回到我们获取了什么信息,并启发学生引入生活实例,对信息这一概念有基本的了解。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为了让信息能够更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获取信息之后应该甄别和判断,并深化理解。同时,还要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有用性等,并提到当今社会骗人的广告和信息等,以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有效指导日常行动。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及有效利用,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下去。合理利用热点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和讨论,取长补短,有利于相互借鉴和提高,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例如,“搜索引擎”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重要途径。为提高这节内容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方法,让学生分别扮演信息需求者、搜索引擎、网站、数据库等角色,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演示引擎搜索的工作原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高中学生不仅要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提高创新精神和观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在传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例如,Flash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素材,让学生完成动画制作任务,并在班上演示,评比最优作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改进教学评价,有效引导教学工作

结合教学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评价工作,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发挥信息技术任课老师、学校领导的作用,积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建议,根据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更为有效的引导教学工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信息技术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平时测试成绩,将其与期末笔试成绩结合起来,分别占相应的比例,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评价,从而有效引导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技能,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工作水平提升。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落实素质教学理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将素质教育理念合理融入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为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张晶 单位:如东县马塘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秀峰.谈面向素质教育的高中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6).

[2]杨甲浩,叶文.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04).

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多元评价法应用

摘要:

多元评价体系相较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其尝试着将评价融入到生活和学习的实践当中,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进行提升,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本文介绍了多元评价法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讨论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元评价法;信息技术;高中

多元化评价体系就是从多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在高中信息课堂进行应用,在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估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进行评价。

一、多元评价法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多元化评价的重点就是多元,其多元化主要是在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上得到体现,评价主体不只是单指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校领导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也不只是局限于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其中涵盖了对自身的认知情况、逻辑思维的运用情况以及待人处事的方法等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笔试考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也包含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学生根据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自我进行评价,他人的评价就是班内其他同学和教师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法就是从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出发,形成的全方位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考察,对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行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多维度的智能评价法以及档案袋式的评价法。颠覆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应试,高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考虑高考中的升学率,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判断,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的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否端正都不加以关注。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学生的成绩能够达到标准其它的一律都不考虑,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特长都被忽视,例如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对PowerPoint进行钻研,但是除了教材上所列举的操作,教师并没有传授更多的技能,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学习的兴致日渐降低。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考查时仅是考核学生的成绩,教师和学生的家长都没有参与到考核的过程当中,并且考核中并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收获到不同的教学成果,自从国家教育部开始施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意识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将这些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关键。

二、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法

(一)设计评价的目标

以PowerPoint幻灯片设计软件为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多元评价法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因此要对学生的主体位置给予足够的尊重,用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根据任务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对实际的具体做法进行确定,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段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查看学生所制作的幻灯片。

(二)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学生所制作的幻灯片时,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其一,基本的操作,检查幻灯片中文本文档的文字输入是否正确,是否有字体和字号的错误;其二,内容设计,幻灯片的内容设计是否美观,图片的内容是否与文字部分的内容相符合,幻灯片的自定义动作是否合理、有观赏性,动作的顺序是否合适;其三,团队关系,在学生进行团队讨论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将有益、有效的意见提供给自己的队员,是否能够保持团结和睦的团队关系;其四,自我剖析,对自己所制作的幻灯片进行点评,自己剖析在作品中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之处,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其五,他人评价,让团队内的其他成员以及教师对自己的作品和课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他人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其六,家长评价,学生的家长对自家孩子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习惯进行评价,对学生使用和练习PowerPoint的频次进行评价。对这些内容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评分制,比如将10分作为满分然后进行打分,前两项的评分和评价由任课教师进行填写,第三项的内容通常由学习团队的队长进行填写,学生本人填写第四、五项。评价内容中的三、四、五项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填写完成,然后将填写完成的评价表交给教师进行填写后两项,并进行统计和总结。在统计完成之后,再带回家中由家长进行评价和填写,最后作为期末总评的依据。

(三)对评价的效果进行思考

多元评价体系可以分为课堂的当堂评价和期末时期的综合评价,当堂评价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打分,期末综合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点评,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整理和统计,通过总结得出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对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行深刻地思考。通过对任课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核,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透彻地了解,便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传统的单一模式进行改革,迎合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激情进行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董美玉 单位:河北怀来沙城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华.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05).

[2]李玮.问题解决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7).

[3]陈钢金.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5(21).

[4]席辉.合作学习,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更高效[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第七篇: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个性化学习中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以及应用,进而使得该方面的人才种类以及人才质量有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微课程设计

个性化学习是现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主要是为了迎合现今社会发展中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而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则是为了使得该方面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意义得以体现,并且使得其发展方向更为科学,使得社会上该方面人才的发展方向更为自由,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探索能力等,使得该方面的发展能够在将来的发展中更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面向个性化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个性化学习从字面上理解是在尊重理解学生所特有的个性以及独特的想法等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因材施教相类似。在此教学前提下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实际意义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该方案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使得其发展趋向于完善化,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详细的分析改进。

(一)实际原则的研究

在个性化原则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发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学生实际各方面情况的调查,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具体性格以及对于学生的想法兴趣等都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实际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实用的情况,改进的具体措施是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强制性的改变,作为教学任务使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实际的情况调查,每月进行成果的上交,学校不定期的进行实际的情况考察,将此任务与工资以及假期挂钩。

(二)微课程设计的研究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微课程形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此了解有限、经验有限,导致出现拼接式设计方法,也是将多个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部分截取进而组合在一起,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课程的不连接性,教学的进展不顺利,其使得微课程教学的效果无法体现,针对改进的策略是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规定考核制度考核要求,通过具体的培训使得教师对于个性化下微课程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进行自我的设计,在定期的有学校进行考核内容的设计来进行教学效果的鉴定。

(三)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研究的方向研究

个性化学习下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研究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教师对于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选择较为随意,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没有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没有将之与微课程的性质进行结合,一般采取的手段就是截取一小段知识进行微课程教学,而微课程的展现方式也较为单一,使得微课程的教授出现效果不一的现象,针对此进行的具体改进,是让教师对高中信息教材的整体内容进行分析,进而使得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微课程主题的教授内容选择。

二、对该方面的主要设计以及应用研究进行实例说明

(一)个性化学习下有依据的进行微课程设计实例

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算法与编程这一知识版块为例进行实际的说明,首先教师对该知识版块进行实际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加自我的理解内容以及课外的相关知识,进行内容的充实以及进行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再将该方面的基础内容基本常用的符号、含义、应用意义以及制作基本方法进行一定顺序的设计,采用PPT该种微课程方式进行表现,在确定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最基本模式的自我创造,编程运行的内容自我设计,进行其他编程模式的自我探索,教师进行走动观察,对于制作效果好的,想法新颖的进行夸奖,并且对其进行单独指导,从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我探索。

(二)个性化学习下进行微课程自我设计的实例说明

以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网页制作为例进行说明,教师需要对该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观看相关的制作视频或者教学视频,在这些较为成功的例子中总结出经验,进而为自我的制作以及设计奠定基础。教师的网页制作微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是首先教师进行自我的多次制作步骤演练,在确定无误后进行相应视频的制作,要求该视频的时间较短,步骤清晰,教师能够在该视频中进行具有自我特色的编改。在视频播放完全后教师能够直接进行条例清晰、措辞严谨的说明,能够使得学生对此的了解更深一层,在学习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教师以网页制作作为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创新性的强弱以及特点的展现程度进行课堂分数的判定,基本要求就是与教师的制作内容不相同。

(三)个性化学习下进行微课程设计研究的实例说明

将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教学例子以及成果进行微课程教学必要性的内容选择。根据实际的研究表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材中适合以及必要进行微课程教学的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网页的制作这一大版块,主要原因是这方面知识的操作性较强,剩下版块的理论性较强,这样选择的目的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在顺利熟练的掌握该方面技术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的创新自我的研究。在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中进行个性化考虑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多样型人才。

作者:高苗 单位:嘉兴市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