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论文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论文

1网络信息环境改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1.1传统信息服务模式

传统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简单,其路径一般是:图书馆圮读者→图书馆馆员。此时,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服务路径是:提供图书馆藏信息→办理图书出借手续→监督读者还书→归置归还的图书。从上述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当教师和学生查找所需文献资料时,他们会到图书馆寻求馆员的帮助。这个时候馆员的职能就是帮助他们找到相关资料,为他们办理好借阅手续,借出图书,记录出借情况,并在借期到前提醒归还图书。当读者归还图书后,馆员将图书放归原位,并且记录归还情况,从而完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流程。传统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服务时间问题,读者在借阅过程中,他们所有的诉求都要通过馆员来进行解决,馆员从接收读者的需求信息到完成服务,其间每个环节都靠人工来完成,这就造成读者从提出自己的借阅需求到真正拿到所需图书文献资料必须等待很长时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其信息服务的模式就成为大势所趋,而这种改变是以互联网平台的全方位构建开始的。

1.2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模式

此时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馆员的服务范围也发生改变。信息服务路径中多出了一个中介———图书馆网络平台。此时,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服务流程主要是:创建网络平台→接受读者请求→满足读者需求→接受读者反馈→维护网络平台。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最直观的改变是在馆员与读者之间多出一个网络平台,这个平台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一体,从目前来看,其主要包括图书馆官方网络资源平台(图书馆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平台、手机APP、电子书借阅平台、自助终端机等。由于有了这么一个平台,教师和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可以通过平台直接登录图书馆系统了解纸质和电子图书文献的储藏情况。其中,电子图书可以直接借阅,纸质图书可以查询到具体的储藏位置,读者只需到达图书馆直接办理借阅手续即可,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登录图书馆主页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和还书日期。更重要的是,平台不仅省去了原先借阅过程中耗费的许多人工和时间,它还在读者和馆员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移动终端登录自己的账号与馆员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及时得到馆员的服务和帮助。

2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高校图书馆构建新的信息服务体系既要考虑网络信息环境下读者的特点,又要发挥设备先进、人才聚集的优势,创新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对于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明确馆员职能核心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核心职能就是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信息服务。建构新的服务体系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重构,即要建立一种全方位服务的观念和主动服务的精神。传统图书馆工作是被动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且服务范围有限。而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则要求能够主动地为读者提服务,在提供服务之前应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并且要打破时空限制,为读者提供实时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最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2树立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思维意识的建立是创新性行动的基础。馆员要了解自己所面对的读者群的特点,分析读者群需求,有针对性的主动开展服务。在这里我们要树立的创新意识,其实就是要求馆员必须主动和读者之间建立联系,不再被动地接受服务指令,而是主动进行思考,预测读者期待,在行为上快人一步,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一颗爱岗敬业之心完成工作,创新工作。

2.3收集读者信息

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收集工作已经摆脱了人工收集的繁琐,而变为了电子问卷调查或是对读者搜索信息和登录信息的直接收集。只要读者登录系统,系统就会主动将读者的搜索痕迹记录下来,收藏在数据库中。在高校图书馆,馆员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主要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两个群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馆员的工作主要是基于数字媒体平台建立读者档案,形成他们的图书馆备忘录,当对读者的数据收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准确地对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做出判断,便可以进一步建立针对读者的数据库,尽量精准地对读者的需求做出预判,从而更好地对读者开展服务。

2.4统计读者数据

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被量化,这也包括本文所关注的图书馆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对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借阅等情况进行数据化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图书馆了解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图书馆如何预知并改进这些服务。比如通过读者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什么类型图书的借阅量最大,从而分析出读者的阅读喜好,以便在下个年度采购图书时扩大这一类图书的采购比例。通过读者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还能够得出读者对图书馆设施、馆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指标,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等的看法。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读者的动机、需求、兴趣、情感和意志,从而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更具针对性。

2.5提供全新服务

这里我所说的“全新服务”,是指针对读者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定制服务。比如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系统在期末时候为他们推送适合他们复习的文献资料;通过前文所说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基于选课系统的数据定时为学生提供上课时间和考试时间的提醒服务。如果这种服务能够实现,那么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地位就会上升许多。

2.6形成良性循环

任何一种新服务体系建立都期望整个体系的运行能达到良性状态,因为只有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系统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与升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读者,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具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在这期间,我们不能忽视人的作用,即馆员发挥亲和力服务的作用,因为图书馆网络平台毕竟只是一种物化的“机器”,如何使这种机器发挥出高效率,还需人的结合,需要有效的人机互动。为此高校图书馆若想使创新后的服务体系一直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就一定要把馆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好,把“人”的因素发挥好,使馆员能在系统中着力增进与读者的情感,为读者提供一个温馨的阅读、学习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就是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是以技术和人文为支撑的,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有效地利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在技术提升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构建,不能忽略馆员素质的提高。我们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不能够被纯粹的技术性取代,要懂得有效地利用人文武器,以达到最好的服务,让读者满意。

作者:林鑫 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