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探析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探析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是新时代下正确引导高校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当前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信息仍存在着高校师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正确宣传方式,网络监管尚不全面,不良舆情应对机制等问题。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将加强师生思想建设工作,创新网络舆情信息如何辨别工作宣传方式以及完善高校网络监控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为不断深化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建设安全建设的着力点,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引导时效和提升学生舆情信息辨别能力。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的意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并将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教育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学生接触舆情信息的主战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也使得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领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确保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是学生树立养成爱国意识的一道“防火墙”。高校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库,历来在思想领域走在最前端,以培养政治过硬、思想进步及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主要任务。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建设,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区分辨别网络中的信息,进而更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固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其次,有利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有助于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引领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确保校园环境建设稳步推进,营造和谐平静育人的环境。最后,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作为当前网络空间的主力军,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定形的关键时期,网络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网络上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不仅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的工作不仅仅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明确“为谁培养人”,注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因此,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将有助于减少非主流思想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网络舆情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网络舆情信息是一种碎片化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和敌对势力的“糖衣炮弹”,青年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而被敌对分子利用。例如,哈尔滨某高校学生常某在网络上找兼职时,被境外情报机构主动联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窃取科研成果和国家安全情报资料50余次,令人触目惊心。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给人们使用网络浏览信息提供了便利,丰富的互联网信息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经常出现思想政治课程中“抬头率”低,专题讲座、思政学习参与度低的现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多元化思想源源不断地涌入,一些不良思想也穿着华丽的外衣混杂其中,这些错误的思想极易误导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在网络中自我教育和防卫的意识,帮助他们在面对网络复杂的信息时可以明辨是非,自觉维护我国的网络舆情信息安全。

2.2高校网络网络信息工作宣传方式单一。近年来,虽然我国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成果较为丰富,但其思想内容很难入学生的脑与心,也很难外显现于日常生活与实践中。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课堂模式,学生不在从教师、报纸、书刊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网络获取他们想知道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信息。相比较传统教育模式,网络的宣传方式可以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主动性。但高校大部分教师仍热衷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网络宣传,尤其网络媒介方式的教育存在内容单一,机械化灌输现象,缺乏高效方式。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类教育多数停留于非全面的理论讲授阶段,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在面对网络舆情信息安全问题时,部分师生往往处于无目的状态,无法理性、及时有效地应付,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2.3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管尚不全面新时代,网络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方式,对更好获取有益信息开展教学起到了更好的助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监管有待加强,“我国的整个体系对网络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当一些网络事件发酵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网络言语、评论便会扑面而来,大学生也会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然而,网络中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信息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很容易错误引导他们的政治观与思想意识。除此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高校学生要掌握较为完整体系的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则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以此来做支撑。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员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中,而这部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控、筛选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否则给高校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3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的路径探析

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应从加强高校师生思想建设工作,创新高校网络媒介应用宣传方式,完善高校网络监控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以此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工作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1牢牢掌握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领导权。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主要战场,掌握了网络舆情信息宣传的主动性,就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变得越来越容易和快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也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行为。网络的一些特定属性,例如隐蔽性和特殊性,对高校舆情信息宣传有一定影响。所以,高校党委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方面的领导,继续把握学校网络舆情信息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我们必须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定位,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网络思想安全工作的领导水平,以及应对网络舆情风险的能力,建设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完善高校网络安全保护责任制和综合保障体系,用强大的技术支持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引领保驾护航。

3.2创新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宣传方式。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大学必须时刻掌握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键问题,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宣传方式。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应用,通过学生频繁使用的网络应用软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一步提高校园主流媒体的引导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网络空间有序传播。另一方面,以党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线下实践宣传主流思想。开展“读经典”交流会、优秀榜样评选活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讴歌新时代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党团日活动,来展现当代大学生党员、团员风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凝聚力,从而在高校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宣传和引领。

3.3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工作队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但当前我国高校仍缺乏专业化的网络监管工作队伍。一方面,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监管和正面引导,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阵地清查,确保电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QQ空间、微博、“朋友圈”等不留死角,通过技术手段阻断不良信息进入高校,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时时关注网络信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及时反驳和纠正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传递党的声音,形成一支网络舆情信息强军,确保高校正确的网络舆情导向。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网络技术的研发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排查和网络预警机制,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及时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必须确保高校网络空间的安全。

4结语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是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安全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的挑战和存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重视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的建设,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加强建设和治理,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保证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作者:韩斌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