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下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改革探析

人工智能下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改革探析

摘要:在当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纳税类课程对于众多高职院校的会计相关专业来说是其核心课程之一。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专科院校针对其教学内容具有重叠和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且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会计实践方面的培养和教学体系形成等问题并没有做出细致解决。但是针对具体社会需求来说,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的会计人才要具备更加强大的纳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因此本文在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的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课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还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的相关组织和安排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实际研究。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综合新时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进行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的影响来设定讨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纳税计算与申报;高职会计专业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迅速推广。在当前高职院校针对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在高职院校进行该课程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处理。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该课程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就是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实务性。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上学习资料丰富多样,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越来越多的课堂都搬到了网上。学习数据的不断提升积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人工智能也开始步入课堂,逐步实现个性化学习。因此,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人工智能和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改革相结合,从而达到迅速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是当前进行课程改革的最终需求。

一、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特点

(一)时效性。对于国家发展来说,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工具,但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应该针对经济形势进行及时的改革。因此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来说,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的开展和内容设置也应该随着我国税收政策的不断改变来进行及时调整。这就要求进行教学的教师需要针对我国税法动态实时关注,并且具有最新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保证在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符合国家最新的经济形势,确保教学中的内容时效性。

(二)实用性。纳税计算与申报对于一名专业的会计人才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其中会计核算作为会计人员自身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保证在其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完成税务核算以及纳税申报等业务。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针对学生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相对于涉税业务方面的会计处理能力,从而使其可以加强对于账簿、发票以及税款方面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税务核算以及纳税申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力。

(三)实践性。现阶段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教程内容相对于传统教学内容来说,已经不仅仅包含对于税收管理以及纳税计算等基础内容的教授,同时更加注重在当前信息技术速发展的阶段下企业涉税业务的实践。比如对于企业的账簿发票以及税款的处理能力需要增强,并且通过相关软件来完成企业在进行涉税业务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在高职会计专业进行该课程教授过程中更要结合人工智能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具体学习,除了可以得到基础的理论知识提升,还可以学到一些具有专业的实践型的知识和技能。

二、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内容较多。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多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这一方面也并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针对一些税收条文的列举,另外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会对一些税收条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附加上一些真实的案例,可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感到稍微的无趣,进一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的乐趣。在当前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进行该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税法涉及的行业较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税收类课程的教学时所涉及的税收范围相对较广,但是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制造业以及商业企业税收情况就比较难以掌握,如果再涉及到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等相关行业的税收服务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过程中的难度加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时产生疲惫和懈怠的心理,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税法的核算内容复杂。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税收种类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流转税收和所得税收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中的内容非常复杂。比如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课程要求就是让学生可以将这些固定的公式背诵,并且可以对于这些核算方法和计算方式实现灵活运用。如果学生在进行运算过程中,对于业务内容自身所具备的逻辑关系不能良好的处理就会导致计算错误的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其针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能力相对较差。

三、人工智能下的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改革

(一)用人工智能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一直是人类的教育理想,它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资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取长补短。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除非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位导师,但这不太现实。然而,人工智能使我们有机会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自我管理。例如学生用手机拍摄教材内容,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进分析,然后向学生显示该内容的要点、难点、先修知识。然后提供在线课堂、知识链接。向学生推送老师上传的针对性的学习视频及PPT,从而与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相匹配,实现更针对性地传递知识。每次考试以后,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试卷内容,分析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相应地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老师根据人工智能所分析的整个班级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对于大多数同学都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老师就只要在课堂上做简略讲解,而集中时间去讲解那些掌握得不够的地方。所以在当前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进行纳税计算与分析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利用人工智能来完成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的系统化处理,可以让其更具有条理性,从而解决税法涉及行业较多的问题。在进行课程安排过程中需要依赖于其他的相关工作项目结果,这就使得在实施教学时,如果没有具体的前置项目基础就会出现在后续项目的空中楼阁问题。所以在进行具体项目的办税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针对纳税人、征税范围以及相应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纳税计算与申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际工作的需求来完成实际工作步骤的设定,首先需要对于经济业务完成判断,并且进行具体的核算归纳,最终才能得到纳税申报表,同时综合利用当前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针对各个行业的税收条件进行综合统计和具体分析,从而便于学生的学习。

(三)用人工智能解决税法核算的复杂。税法核算复杂,这个可以借助当前人工智能的便利来对学生这方面知识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具体统计。并且针对统计结果来设定相关的课程推送及习题推送,便于学生对于自身所缺乏的知识进行细致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纳税实践能力。

(四)人工智能需要与教师相互结合。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教师需要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出在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上的创新。人工智能只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上的不足,错题中的逻辑归因。他没有情感,无法与学生感同身受,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感到学习压力,产生学习倦怠时,人工智能无法给予学生关爱。而教育需要对学生用心育心,给学生温暖,给予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同时现下思政需要走进课堂,德育需要融入课程,德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会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变化而发展,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这就需要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进行传授。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完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纳税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会计行业的重要需求之一。主要原因则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会计税收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在进行纳税计算与申报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通过人工智能系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课程中存在的实践特点和综合能力培养,来完成学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并且对于学生的综合水平要进一步提升,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会计税收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时教师也应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做一名有亲和力、有成长力、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技能、品德和人格,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作者:过星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