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通识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探索

武术通识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探索

【摘要】运用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贵州大学武术通识课程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现行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也存在着对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性的认识不深,与西方哲学的比照不足,思辨与逻辑不强的问题。下一步课程建设的目标和目的是整合、建构成一门“武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通识性武术哲学思政课程,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力求实现武术哲学内容升级,在“三全育人”方面力求更好地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文科;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武术教育;通识课程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努力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武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铸造、集体主义价值涵养,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路径,使高校武术教育既健康第一,也传承文明、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本研究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贵州大学武术通识课程内容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关注武术学科新时展建设新导向和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改新理念,以及高校武术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视域下探讨武术在高校通识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方式和举措,力求拓宽践行武术课程育人、育才的新领域、新内涵和新形式。

1课程内容建设与实践的理论背景

“新文科”概念是从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本科教育“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中正式提出的。樊丽明教授认为:“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1]在新的历史时代,“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以育人、育才为中心,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文明广大青少年的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主线,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四个自信”。“新文科”建设和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在目的上是相通的,即,都深刻关注于对人的教育。着眼于“新文科”建设,聚焦新时代课程思政内容与实践,是现今武术育人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武术通识课程内容建设与实践关注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提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供给为目标,因此,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内容,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是本研究关注到的最鲜明的理论背景。

2课程内容建设与实践的教学问题背景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学界相关研究发现,研究结果对武术学校教育问题的认识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如陆小黑、王洁认为,目前学校武术存在教材内容的设置过于单一、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能力不足、学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3]。王铁新等认为,中国学校武术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学内容贫乏、教学方法单一、武术教学师资力量短缺;对学生技能掌握和健康促进作用发挥不够;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4]。根据上述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教融合”“课程思政”等理论为指引,探索学校武术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的解决方案[5]。我们认为,上述学者们总结的问题是武术教育实践中最为紧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不了解、不喜欢武术,或者是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教育背离现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仍然习惯于将武术教育纳入到体育的范畴,以公共体育课的形式教授太极拳、青年长拳等武术套路,以及一些技法、方法、特点等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单一化和单薄化的倾向,限制了武术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难以引起新时代大学生的求知兴趣,无法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发和引导,制约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新时代价值观教育效能的全面发挥。

3课程内容建设与实践的基本情况

笔者在所在单位(贵州大学)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转型,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包括阳明文化)的办学理念背景下,在体育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15年2月先后申请、开设了两门校级通识选修课——“人文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为了突出武术的文化属性,加强武术哲学教育,结合通识教育教学人数(60-150人)、方式(教室讲授)的特点,两门课程都以思想性和思辨性为出发点,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在教学内容方面都跳脱出单纯讲授武术具体实现形式(套路、散打、功法等)的内容特点功能、武德伦理、历史门派等理论知识,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及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观和“明礼爱国”的家国观等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建构。在教学形式上,课程除了一般性理论知识的讲授,还与相关影视作品(片段)相结合,组织学生对武术的哲学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如,结合电影《墨攻》讨论“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性与武学启示”,结合电影《一代宗师》讨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电影中的台词)的哲学意蕴”以及批判性地讨论“国家危难之时的个人担当与民族气脉”等。在上课形式上,课程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还选取了“太极云手”等单人动作和“太极推手”两人对抗性运动,设计了户外实践体验式教学环节(共计4学时)。目前,两门课程共计已完成16个教学班、512个学时的教学任务。通过对上课学生的课后调查,得到较多的反馈是“很有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武术更加了解”“对传统文化更亲切了”等。

4对课程内容的反思

4.1传统哲学知识线条较粗

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特别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思想为切要,涉及到的传统哲学知识线条较粗,有待深入。对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性的认识不够透彻和对阳明心学、墨家思想的理解缺乏有机性和深刻性。

4.2反思性不足

根据冯友兰先生认为的“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6]和邓晓芒教授认为的“中国古代哲学不将语言本身及其逻辑当作本体和客观规律,而强调体验的直接性”[7],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建构上缺乏一种严谨的逻辑性,对传统哲学基于现代性和辩证性的切近反思不足。

4.3与西方哲学的比照不足

课程建构没有体现文化发展的“互鉴原则”,具有一种“自言自语”的倾向,缺乏开阔性和由比照而来的体系性,不利于武术文化语言的国际化跃升。

5改进举措

5.1课程内容改进的基本方法

总书记出席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8]。因此,课程内容发展我们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原则;以“比较哲学”为方法论式的理论背景。比较哲学是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统或不同时期的哲学,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一门学科。哲学没有国界,探讨的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哲学的相互比较中,能够更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他人,增强人类共同体意识,即“类”意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5.2课程内容发展的具体目标

在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为认清、弥补中国传统哲学在逻辑与主体性上的认知短板,在比较哲学的视域下将研究重点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的逻辑学、精神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并以此作为参照,在原有的课程内容基础之上,将现有课程整合成一门“武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通识性的武术哲学课程。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力求实现课程内容的升级,在“体教融合”方面达到丰富武术教育内容、优化武术文化教育内涵的目标。

5.3课程内容建设的理论组成和主要内容

在中西哲学互鉴的基本原则之下,将武术纳入“人学”的范畴,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和“共同体”思想,参照黑格尔的逻辑学和精神哲学,以有机系统的整体观来认识阳明心学,以现代性和现实性的眼光审视墨家思想,借鉴和参考学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建构武术的本体论、本质论、主观性价值论、客观性伦理和绝对性精神。

5.4课程内容建设的原则和教学目的

课程内容建设的主要原则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辩证性与人本性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充分挖掘武术的“人学”内涵和价值,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武术通识教育的角度以哲学思辨的方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武术文化教育课程,丰富和深化武术“以武成人、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以此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课程建设的教学目的是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认识自我的能力,在学生的内心中留下“人本、理性”的“种子”,在学生的思维中留下“思辨”的印记,使学生在今后的自在自为的人生发展中,在不断地认识自我和他者的辩证过程中,体现和发挥思辨能力和人本、理性的精神,提升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发现和感知人生、生命之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另外,进一步努力将课程延伸到国际学院的留学生群体和其他机构的对外交流、教育之中,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自身的贡献。

总结

国家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就被纳入到了体育的范畴。我们从体育的视角、思维、基础知识、研究方法来归置武术。但是,武术作为东方式的身体文化,与西方的体育概念终归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将武术仅仅归置于体育,显然不能展现出武术的全貌,也难以彰显出武术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思政教育价值。因此,从传统文化复兴的角度,武术也就具有了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凸显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文科”建设的现实必要性。而在武术学科的建构中,因其“人学”的属性,武术哲学理论的建构显然就具有了统摄性和普遍指导性的意义。另外,从内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和外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的国际化塑造与传播,借鉴和融合西方学理显然是必为之举。因此,本课程的构建也就具有了突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作者:郑志兵 单位:贵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