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思想范例

体育思想

体育思想范文1

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是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发展不可或缺的动源,群众体育也不例外。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取决于社区体育(城市及其郊区的体育)、农村体育(乡镇以下的村落体育)、民间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和学校体育(在校师生的体育)的共同发展,而农村体育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应该是群众体育的主体。欲发展中国群众体育,实现全民健身,必须首先面对如何解决农村体育的现实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而决定意识形态,经济力决定群众体育的发展并通过政治力来规定其发展的方向。由此,研究农村体育问题的理论者们、从事农民体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们纷纷从“场地设施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等经济、政治外在因素来探寻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子,而缺乏了对影响农村体育发展本质上的、深层次的文化力(主要是农民体育思想)的研究。诚然这些外在因子对农民体育的发展制约严重,但是忽视农民自身内在因素而去探求农村体育发展的道路也是不全面的,本文的切入点正是从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质层文化力角度进行研究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农村体育质层文化力、农民娱乐体育思想、健身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化理论的论文,以及体育专业报刊上发表的相关专访、消息、报告等文章;编制《农村体育文化力分析调查问卷》,对辽宁省30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9份,有效问卷262份,通过问卷分析并进行数据处理,取得了农村体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文化力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

3.1.1 理论依据

文化三层次结构理论指出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制度层、思想层。器物层表现的是一种现实状况,制度层是一种非本原意识形态,思想层是最本质的东西,决定了器物层能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往对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物力、器材、组织、制度等外在因素上,而对影响农村体育发展本质上的、深层次的即质层———农民体育思想的研究较为缺乏。体育思想以极其稳定的性质作为体育文化最内层的因素,潜于农村体育的物力、器材、组织、制度层面之下,成为深层次调控外在因素特征演化的决定性动源,并随着文化的发展、变迁而改变。器物层文化、制度层文化最终是由农民体育思想所决定的,离开了农民体育思想这个基点,器物与制度的选择就会盲目甚至失去方向,即农村体育能否健康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主要是由农民的体育思想观念所决定的。

这就提示我们,发展农村体育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是农民的体育思想,在研究好农民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方能建设好农村体育。

3.1.2 现实依据

事物的发展动源因时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目前文化力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影响重大。经济力对农村体育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力有了,农村体育就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农村体育实践现状也证明了这一点:⑴经济发展好的农村其体育发展不好,经济发展不好的农村其体育发展却很好的现实;⑵经济发展好了,而农村体育却不像从前那样火了的现实。同时,政治力能够规定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但政治力规定不了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试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1995年颁布到现在已经近15个年头,是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城市可以说比较明显,而在农村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是有法可依,有法不能依。原因在于法律是一种最好的管理方式,但对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却缺乏约束力。归根结底,政治上的需要与农民真正需求相互矛盾。经济力、政治力对农村体育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真正起主导性作用的还是质层文化力———农民的体育思想。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体育质层文化力的研究。

3.1.3 背景依据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农村传统文化对城市现代文化形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而过分注重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与表率作用,进而以城市人的体育思想代替并等同了农村人的体育思想(图1)。由此,城市人的体育体制、制度、项目等特征演化代替、等同了农村人体育思想的特征演化。

城市与农村严重的文化二元分割一直困扰着人们,广大农村难以得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辐射与带动。久而久之,农村与城市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农村无法理解城市文化,城市无法接纳农村思想。城市认为好的,农村不予接受,甚至反对,认为那是“城里人”的事情;而城市又总是认为农村“不开化”,这是产生农村体育“禁区”的根源。所以要想在广大农村普及推广全民健身意识,就必须正视城乡二元分割的影响,寻求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道路。[1]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是“一刀切”,或者是直接以城市体育文化的趋向来发展农村体育。回顾全民健身历史,清楚看到农村健身体系的普及与推广更多的是采用了“城市文化”的思路,而忽视了广大农村的文化力量。特征演化被代替、等同的结果使农村体育的发展与预期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在“城市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书写农村体育是不现实的,有效发展农村体育,亟待需要我们在正视农村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农村体育质层文化力的深入分析。

3.2 农村体育娱乐文化力分析

现代体育作为呈现性的躯体文化符号,与生命哲学交织在一起,构筑着西方非理性的经纬。它以形而下的躯体运动,揭示着形而上的生命哲学。[2]正是在这样一种娱乐版的现代体育,以荡人心魄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被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用躯体在竞相言说的氛围中,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农民传统节日与善度余暇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积极地发展。

3.2.1 以传统节日为基础的娱乐文化力

从最初原始信仰所产生的宗教祭祀庆典,到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划分“节气”所产生的节日,以及为纪念重大事件而产生的大型活动,古老的华夏民族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节日文化。传统体育则是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大多数都有节日与之相对应,清明的踏青、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登高……可以说,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交朋识友、宣泄情感,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性潜能的释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在物质、精神生活并不丰富的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带给了人们无尽的欢乐。在传统节日为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迸发娱乐光彩提供了绝佳机会的同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人性,也使得许多体育活动的聚会渐渐演变成了人们享受快乐的节日。#p#分页标题#e#

现代人依旧保持着对传统体育娱乐的那种憧憬与向往,每逢佳节,亲戚朋友总是欢聚一堂,举行一些以传统体育为主的娱乐活动,例如“潍坊的风筝节,广东的舞狮会、龙舟节”,再如“赫哲族每年五六月间举行的源自渔猎游戏的‘鸟日贡’节”等。在对262名农民进行的“农村举办传统体育活动目的”调查的结果显示(表1),对于举办传统体育项目持节日娱乐目的的选择最多。可见,农民与传统体育、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一直被娱乐的思想主线所牵系。也许正是体育与生俱来的娱乐特质与人类追求幸福的人性相结合,模糊了中国传统体育和传统节日的界限,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了平凡生活中快乐的风景。

3.2.2 以善度余暇为基础的娱乐文化力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众的农闲余暇时间大大增多,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善度余暇则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

人们的身心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而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人们需要在耕耘农忙之末的余暇时间放松自己,进行休闲娱乐,满足自己的愉悦精神、缓解紧张、消除孤独的需求。于是,兴趣性强的体育活动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当人们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后,就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热情,最后养成持久的活动需要。

在他们的身心得到满足以后,还会带动他的家人、同事、朋友也加入到这种无限快乐体育活动当中去,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体育、农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由于参与人的增加,使他们有了集体的爱好和兴趣,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是使他们共同体育行为的基础。

农民在闲暇之余更多喜欢的是兴趣性强的体育项目,如踢毽子、扭秧歌、武术等,这些运动项目受场地等因素影响较小,而且兴趣浓,适合不同人群的参与,所以可以说项目的娱乐性是人们的首选,也是能聚在一起的原动力。可见,体育活动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正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借古罗马西塞罗所言:“闲暇的目的不是为了心灵获得满足,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从世界发展趋势看,休闲娱乐作为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无论其普及程度或开展规模,都已不亚于竞技体育,并有可能跃居为一股新的体育力量[4]。

3.3 新的娱乐方式出现对体育娱乐文化力的冲击

新的娱乐方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涌现,标志着现代文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以往的体育娱乐活动正在被其他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所冲击并逐步代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条件、文化生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百姓随着业余时间的增多,也有了充分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充足的余暇时间为广大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但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少农民在闲暇无事时,除了做家务,往往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闲聊。调查结果显示(表3),农村居民大部分余暇时间用在了家务劳动上,看电影、电视也占有较多的余暇时间;其次为活动、会客聊天、读书看报;最后才能提到体育活动,不足余暇时间的4%,由此看出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极小。

在调查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某些眼前的利益,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是“吃饱了撑的,是不务正业,还不如挣点钱或者打个麻将、看个电视。”从前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民的精神需求,而今被新的娱乐方式如:麻将、电视、、请客吃饭等所代替。同时,竞技体育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农村体育: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都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以及省电视台的体育节目,竞技体育的新鲜刺激,从娱乐的角度同样冲击着亿万农民的心。由此可见,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造成了对传统体育娱乐思想文化力的冲击,并使广大农民逐渐地远离了体育项目。

3.4 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力分析

3.4.1 形成健身文化力的重要性

健身文化力与娱乐文化力有着复杂的区别与联系,两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娱乐是健身的手段,健身是娱乐的目的。娱乐文化力在农民体育行为进行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一种表象性的吸引姿态,农民在体育娱乐的兴趣中而进行体育锻炼,这种体育行为是一种由被动性所引导的行为方式。当被体育的娱乐性所强烈吸引时,个体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一活动过程中来,而一旦新的娱乐方式出现并能充分代替前者的娱乐性时,前者的行为方式将被疏远或抛弃。健身文化力不同于娱乐文化力的根本之处在于它是个体所产生的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动力,是对体育行为过程的一种本质性的认识。实践证明,健身意识的建立能够促进农民持久性体育行为的形成。姚小敏(2009)等人的研究认为,农民是健身活动的主体,其自身对健身活动的态度、意识、兴趣、行为和习惯是当前农村体育开展顺利与否的关键[5]。而健身活动的态度、意识、兴趣、行为和习惯是在对体育活动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养成的,因此,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力的形成对健身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性。

3.4.2 农民的健身文化观念

农民几乎没有体育健身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导致了农民的封闭与保守,不利于农民体育思想的形成;农民劳动时间分布的极不均衡,带来了农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体育,从而形成不了健身的氛围,当然也就不会形成健身的体育文化力。在农村,即使是大病当头,农民也不会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文明病”却渐渐多了起来,肥胖症、神经衰弱症、糖尿病等困绕着人们,而引发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运动不足[6]。调查显示(表5),农民几乎没有体育健身意识,体育的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价值功能在农民的思想领域中急需深化,农民对于心脏病、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更难以与体育联系在一起。农村存在的“劳动就是身体锻炼”、“无病即健康”的愚昧观念与城市“花钱买健康”、“多加锻炼,少去医院”的健康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对体育、体育功能认识的不足,农民几乎没有体育消费。农民健身认识与体育消费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764,两者的相关性较高(表6),可见,农民的体育消费与健身认识有直接关系。关于农民的体育消费调查显示(表7):投入最高的是体育,其次是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器材支出人均不到20元,而无体育消费的占63.4%,说明在农民群体中有层次有目标的理性体育消费观尚未建立。在农民群众对体育功能认识不足基础上导致的无理性消费观念也是农村体育没有得到积极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农民缺乏体育健身的思想与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限制了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于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应从农村实际出发、从身体活动出发、从本质认识出发,加以引导。#p#分页标题#e#

3.5 农村健身文化力的形成途径分析

国民体质状况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重要象征,对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来说是毋庸置疑的,而“三农”问题乃是重中之重。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再次把农民问题视为党中央新时期的工作重心,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将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放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说这是政府从经济力、政治力上给予农村发展的特殊政策。经济力、政治力的投入主体是政府,而文化力的投入应该是我们的体育工作者。需要体育工作者们把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力的形成上,也就是农民健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上。农村体育的发展应该在创新更强娱乐性项目的基础上,灌输体育健身思想,“以人为本”地提高农民的健身思想素质。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入浅出地引导,让他们逐步建立起“体育健身”的意识,并将农民体育思想意识同文化娱乐相结合,与卫生保健融为一体。只有当农民的体育思想真正上升到健身需要时,才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3.5.1 发挥农民工的带动力

看待农民工的带动力,在从城市的发展对他们作用来认识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农民工从城市回到农村后对农村发展的作用,以及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在我国,农民工属于一类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通常以农民的本位身份扮演着城市人的群体角色。他们的思想较为开化,容易接纳代表潮流的新鲜事物,根在故里身在他乡的农民工在长久城市务工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也能较为容易地接受体育健身的思想潮流。农民工中的大部分最终要落叶归根———回到农村,他们的体育健身思想就能自然而然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其他农民,进而促进整个农民群体健身文化力的形成。因此:一方面,城市聘工部门要重视组织一系列农民工健身活动,促进农民工体育健身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农民工回到农村之后,地方部门要给予他们体育发挥的空间,甚至要以资鼓励,带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力的提早形成。

3.5.2 提升电视广播的宣传力

在通讯交流设备还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很难获得必要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甚至对健身的本质都难以有清晰的认识。相关健身讲座与健身交流机会的匮乏使他们获得健身信息的途径变得更为闭塞。随着“彩电下乡”的积极推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有线电视,能及时了解国家大事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代表潮流的新鲜信息。在持久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自然地也就接受了这种信息。这提醒我们:一方面,需要电视媒体经常插播一些公益性的体育健身广告,让健身形成一种潮流;另一方面,媒体工作人员积极搜索一些健身素材或地方体育比赛的视频,以新闻或者特色体育健身栏目的形式进行播放,积累农民的体育健身知识,激发农民的体育健身欲望;再者,开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专栏,宣传体育健身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通过各个方面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意识到体育健身是改善人们自身生活的需要,让促进体育健身成为农民群众的理性选择,让健身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3.5.3 开发影视的感染力

影视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手段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传递信息中感染观众,在感染观众中加深其对该文化的认同。如一部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热播,就引发了全世界对韩国的巨大兴趣和热情。据相关媒体报道,《大长今》在韩国、香港以及欧美等地都曾创下令人瞩目的收视神话,随之而来的便是韩国的各种工业产品销售的大幅度上升。在中国内地,《大长今》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韩潮”入侵,不仅带动了各城市的韩国料理,令学做韩国菜成为时尚,甚至有旅行团到韩国体验宫女生涯、了解传统文化。正如英国布鲁耐尔大学市场营销与传播学教授尼古拉斯·欧尚那西所言:电影作为一个平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同样道理,农民健身思想的形成也需要影视的这种熏陶与感染。而统计显示,国内关于体育题材的电影大多侧重于竞技、励志或者是对竞技的热爱,而有关体育健身题材的电影非常少,仅《球场风波》和《大李小李和老李》2部(表8);从拍摄年来讲,体育题材电影大多集中在90年前,占75%以上。针对当前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力形成的需要,亟待开发相关题材的影视,这就需要体育理论工作者们,尤其是体育影视理论工作者们积极地思考,开创感染健身文化力形成的影视作品。

3.5.4 创造健身的氛围力

艰苦的精神氛围可以集中精神,宽阔的精神氛围则可放松身心;喜庆的气氛有利于交识新鲜事物让人振奋精神,安静平和的境地则让人产生纵深思考;烦恼和愁闷的让人淡忘记忆,痛却使人记忆犹新……种种环境场合足以让人引发冷静思索,环境氛围影响人,在大部分时空内,小环境即生活周围的精神氛围最能影响人。人的精神如同磁场,两种相同的精神状态如果离的太近,就会相互排斥相互竞争,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而当一个与众不同的精神忽然闯到某一精神磁场时就会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试想存在一个充满健身氛围的运动场地,当农民走进场地,必将被这个与其不同的精神磁场吸引。氛围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而存在的,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某一行为的发生。而当今,农民体育健身没有形成一个激发个体健身行为的氛围,缺少这种氛围力。因此,农民健身文化力的形成过程中,这种氛围力还须根据实际加以创造。

3.5.5 加强健身知识的普及力

体育思想范文2

作为体育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的“体育原理”自诞生以来,就担负起指导体育认知与发展的基础理论重任,而作为正式课程进入近代中国学校,也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受美国影响甚深。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体育学的早期发展与美国体育学的发展可说是亦步亦趋。所以,审视近代中国体育原理的变迁,就如同从一个侧面审视中国近代体育学科的发展,从中也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近代中国体育原理从日本主导向美国主导的转变

“体育原理”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的课表中还没有“体育原理”,至1925年许禹生、刘芸生创办北京体育学校时,“体育原理”已出现在课程设置中[1]。其后,便普遍出现在国内各个体育专业的课程表中。可惜的是,这些早期的体育原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今天无从查找。目前有据可查,最早类似体育原理的著作为1912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徐福生编译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这是一本以技术见长的旧式体操原理书籍。我国第一本相对正规的《体育原理》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2]。此后民国期间《体育原理》的出版出现过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颁布,以及教育部体育委员会成立的影响,体育发展被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而备受关注,由此引发了我国近代第一次体育学术发展的高潮。第二次则是抗战胜利后,社会出现暂短稳定,体育学术的发展再次进入上升期。

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书籍,无论是徐福生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还是江良规的《体育原理》,结构上都相似,这说明了体育原理的编纂实际上存在一个看似松散,却又不得不依附的写作规范与框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体育被广泛视为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尚未成长为具有独立领域和特质的学科。正如宋君复[3]9在其《体育原理》的第一章第三节中所述:“体育为普通教育之一部分。”吴蕴瑞、袁敦礼[4]也在其书中指出:“体育为教育之一种形式与方法,不能离教育而独立。”所以,体育原理实际上主要是以教育原理作为蓝本编写的。

在指导思想上,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经历了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向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转变。这一转变以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为界点。表现在形式上,则是从体操向体育的转变。

我国早期体育思想受日本影响很深。徐福生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一书实际上是日本早期体操原理的中文简译版。其基本结构仍然遵循赫尔巴特学派由目的而手段的基本思维模式[5]。该书出版之际,正值我国大量从日本借译西方学术的阶段。当时体育是“身体的教育”(EducationofthePhysical)的认识仍然占据主流。后来,随着教育思想整体向杜威实用主义的倾斜,体育界对体育的认识也开始向“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认识过渡。

这一过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麦克乐的体育思想为主导,宋君复的《体育原理》是代表性书籍。第二阶段则主要以威廉姆斯的体育思想为主导,吴蕴瑞、袁敦礼,以及方万邦的两部《体育原理》为代表性书籍。

1.1麦克乐体育思想与宋君复的《体育原理》

宋君复的《体育原理》是一本带有科普性质的体育理论书籍。该书是作者就任于沪江大学期间所完成。

实际上,这是一本美国体育原理的简化本。作者在序言中也说的非常明白,书的完成获得了包括麦克乐、巴格女士、麦口台博士的大力协助。

翻阅宋君复的《体育原理》,麦克乐的影响随处可见。该书对体育并无明确的界定。体育仅仅被视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与文化的特殊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要在保证获得足够的精力之余,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品性与人格。这些观点都与麦克乐对体育的诠释如出一辙[6]。不但如此,该书还多处大段摘录了麦克乐的论述,如第三章“体育对于政治之影响”,实际上完全脱胎于麦克乐[7]的《体育与德谟拉西克》。

在谈及如何获得体育目的的时候,宋君复[3]15特别强调要“依学习原理顺次进行”,来“发展技术”。在教材选取上则注重“自然式运动”,如篮球;而反对“人工式运动”,如瑞典式柔软体操[3]16。而在描述各国体育制度的时候,一方面指出德国、瑞典和日本的体育均带有很强的军国民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将美国体制同名于“青年会制”,称其“保留日尔曼与瑞典两制之健身术,一方面舍弃其过重形式与军纪化之部分,复加以英美少年之游戏与健身术……是一个适当之混合制度。”[3]5这种注重体育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的严密配置,重视教学的阶段性,强调技术的熟练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教材的选取上偏重于自然体育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也都是麦克乐一向提倡的体育思想。

而将美国体育体制简而称之为“青年会制”,则更加显现出麦克乐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总干事的身份对其产生的影响。

1.2威廉姆斯体育思想与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等的《体育原理》

耶西·F·威廉姆斯是美国体育史上影响最大,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将其视为现代美国体育理论主要的奠基人,但也有人对他的学术观点与行事方式大加批评。但无论如何,他对美国体育,乃至于世界体育的影响之大却不容置疑。他的体育思想受杜威影响至深,坚信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认为体育本质上就是教育,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完成人的全面社会化的教育[8];所以,他提倡“全人教育”,注重参加各种身体活动所能带来的各种社会价值[9]。他曾于1923~1940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的主任,期间培养出无数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的袁敦礼、方万邦、吴蕴瑞等人。实际上,威廉姆斯领导下的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系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美国近代体育思想转型的最终完成。#p#分页标题#e#

由于长时间受欧洲体操教育影响,美国早期体育带有浓厚的身心二元论色彩,强调体育的核心是其所具有的矫正性和治疗方法性。深受进步主义思潮影响的威廉姆斯[10],对此表示出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美国学校中广泛施行的形式主义体操教育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不合时宜,甚至不切实际[11]。

在威廉姆斯[12]185看来,(体操是)建立在对美国青少年的特点、特性和需要完全陌生的一组思想之上的人造练习,并且取得了那些认为体操是矫正错误、获取健康和促进纪录的人们的认同。

威廉姆斯[12]65认为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单是获取健康:“……体育完全不应当是为了健康的目的而组织的。它是一个教育活动。将体育课程说成是‘身体的福利工作’,缺乏对获取健康以及体育的教育价值的正确评价。”威廉姆斯认为,尽管当时美国体育中的体操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经由美国人改造过的美式体操,但欧式体操教学长久以来积累而成的陈旧思维与各种弊端已很难改变。形式体操对于体育达成其教育目的从根本上是有害的。体育应该是“全人”的教育,而跑步、打球、游泳一类“自然体育”是履行这一职责的最好手段。因为,无论竞争、追逐、跳跃,甚至敌意,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体育应该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13],它的目的应该是协助人在整体社会中的发展。所以,威廉姆斯[12]26一再强调,教育的功能,以及体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儿童将来在民主社会生活做准备。体育作为教育,必须要培养具备充足知识与思想的,最能适应生活,同时最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公民。“体育应该奉献自己来表达处于社会主体位置的思想和需要,以及美国人民的意志,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完善的思想,去认识到更为合适的需要,去拥有更为崇高的决心。”为此,威廉姆斯公开批评带有军国民色彩的体操教育,呼吁民众参加自然的、带有休闲性质的运动[14];鼓励美国民众支持子女在学校参加社交舞蹈等其他身体活动的课程[15];签名反对美国政府在某些教育机构开展军事训练的做法[16];公开反对使用闹钟、洗冷水浴和过分健身[17]。

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思想深受威廉姆斯的影响。这在他们的两部《体育原理》中得到体现。

首先,不同于宋君复,在吴蕴瑞、袁敦礼和方万邦的书中,对体育原理的概念做了更加深入的讨论。

吴蕴瑞、袁敦礼[18]6在第一章就道出了体育原理的“原理”,是为了“将许多驳杂、表面上不相关或无明确意义之事实,解释之、引申之或归纳之成为一种定律式的说明。”同时,原理是“于实施或解释此事物时,能引用之为指南针,为判断是非曲直之根据。”[18]6故此,原理必须要根据事实,而不仅仅是事实本身。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效力。不但如此,原理还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来进行检验。然后,作者进一步说明了原理所具有的时效性,“在科学进步如此神速之日,则今日所据以为是者,明日或即为非。”[18]7方万邦[19]11在其《体育原理》中也指出,体育原理作为一门“原理”,必须要根据事实而获得。体育原理的创设离不开事实,而是根据胚胎学、心理学、解剖学、生理学、人体机动学、社会学等基本科学的事实而创设。同时,也承认“体育学术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19]112其次,在探讨体育的概念问题时,两本《体育原理》的作者都赞同,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同时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教育。所以,吴蕴瑞、袁敦礼[18]12定义体育为“乃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也。”而方万邦[19]115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为工具而谋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由此也引出体育是“全人”教育的概念。为此,方万邦[19]102指出体育的目的是要谋求“‘整个’儿童的发展”,以便将他们培养成为“健全的现代公民。”因为,体育作为完成教育目的的工具,只有在其训练成效对人生的其他方面产生效用的时候,体育才有价值[19]85。而吴蕴瑞与袁敦礼[18]118也指出,体育作为教育“视儿童为一整个机体,一切教学均影响学生之各方面。体育自早即根据此原则实施。”对于体育的目的,吴蕴瑞、袁敦礼[18]81指出:“体育既入教育之轨道,体育与教育同进退,体育之目的,即随教育目的为转移。近代体育目的之演进,大率由此。”然后,他们从机体之充分发达、技能与能力之培成、品格与人格之培养3个方面对体育的目的进行了分析。而方万邦[19]117-118则在其书中指出体育的目的可以从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体育课程的设置两个方面获得“发达”。文中还专门列举了《教育部颁布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所定之体育目标,与威廉姆斯所设定的体育目标进行对比[19]121-127。

尽管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3位先生都赞同体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在身体、心理与精神上都健全的人。而体育的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相应的社会状况来进行设定,同时还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身为自然体育的倡导者,3人均对体操作为早期体育课程的主体表示异议。这与威廉姆斯对于美国学校中广泛施行的形式主义体操教育的强烈反感如出一辙。

从以上关于体育的概念、体育目的、体育理论的定义、对体操的认识等方面的叙述中,反映出威廉姆斯对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体育思想的影响。

2麦克乐与威廉姆斯体育思想的异同及其在中国的折射

在美国,麦克乐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威廉姆斯。在人体测量学与竞赛规则设定、运动组织制度的规划等方面,麦克乐甚至略胜一筹。

两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倡身心一元的体育教育,且都是自然体育的崇尚者。尽管如此,两人在体育目的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差异。在麦克乐看来,体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发展人的身体。所以,他非常看重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威廉姆斯则认为,体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体育来帮助人获得有益于民主生活的社会价值与技巧。

实际上,威廉姆斯认为,强调身体练习对精神的强化作用,虽然也套用了“通过身体的教育”的表述,但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二元论的影响。也就是说,麦克乐的体育思想实际上介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间。而这一思想上的区分在宋君复与袁敦礼的著作中体现得非常清楚。#p#分页标题#e#

宋君复[3]50“强健之精神,常寓于强健之身体中”的说法,明显受麦克乐的影响。因为麦克乐[20]77-78认为,人尽管是身心合一的有机整体,但身体在全部中要占相对大的部分。而袁敦礼[21]则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只是“经验派所论断,而近于副现象之二元说,与近代生命唯一——机体唯一——之科学观念不同”,并指出这种认识是一种中和了二元论与一元论的狭隘论断。这一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麦克乐与威廉姆斯在体育思想上侧重点的不同所造成的。

但这一看似微小的差别恰恰显示出体育从“身体的教育”向“通过身体的教育”转型时所发生的思维过渡。而袁敦礼对此的准确把握显示出中国体育学人所具有的学术敏锐度。

实际上,麦克乐与威廉姆斯认识观点上的不同,不光体现在有关“身—心”关系的命题中,也存在于两人对于健康与体育的关系的阐述上。

麦克乐[20]110认为体育的职责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来说,今天的体育面临着两个机会……第一个是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确实改善。”他始终相信,在维护人的健康方面,体育具有预防人心理与感情不稳定的作用。

同时,如前所述,麦克乐认为体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对身体的发展。在麦克乐关于健康的诸多论述中,始终使用“健康(Health)”来形容“身体性健康(PhysicalWell-being)”[6]33。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宋君复[3]32对于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身体健康,“故健康云者,必吾人之各种器官发展得其宜,且不互相抵触之谓也。”不同于麦克乐,威廉姆斯[22]将健康定义为一种“生活的质量(QualityofLife)”,这一质量使人“最好的活着,并最好的进行服务(tolivemostandtoservebest)。”他认为,健康绝不仅仅包括良好的身体、心理与情感状态,它还包含一些诸如自我克制与自我控制的价值。而且,健康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最有可能获得完满生活的途径;人如果想获得健康的生活,必须将健康的原理与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否则就没有价值。所以,他并不认为维护学生的健康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职责。而体育以外的其他活动,特别是娱乐休闲类的活动才是消解现代生活的压力困境的良方。

威廉姆斯的这种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打破了长久以来以健康为至高目标的体育发展路径,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以一种更为清晰与理智的认识区分开来。诚然,体育与健康教育有相互重叠的区域,但两者绝对不是完全重合的关系,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取代。

所以,健康是一个不可测量的质量,将体质与健康或者身体舒适视为同义词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这一看法与当时很多体育教育家,如F·罗杰斯(F.Rogers)和麦克乐大相径庭。罗杰斯[23]等认为,通过人体测量学、力量指标测定、心血管效能测试,人们可以测量身体的舒适度(physicalfitness),也就是健康程度。

从健康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争论,麦克乐等人所持的是一种带有明确医学倾向性的定义方式。在他们看来,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24]116。

这一定义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明确的手段和指标来迅速说明问题,但它的最大缺陷是被动的假设健康是一种可衡量的稳定质量,由此使人们的注意力都倾向集中到各种机能失调时所表现出来的体征,却忽视对稳定状态的分析,最终导致研究的重点发生偏移,同时也忽略了对健康的社会性与心理性认识的关注。而威廉姆斯[25]所坚持的是一种社会文化性的定义方式。他认为体育具有促进健康的功能,但这不意味体育可以代替健康教育,且体育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定义健康应该以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参照,且此定义过程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获得修正。

这一认识与帕森斯的健康定义有很多相似,都是以个人参与负责社会体系的本质为基础,说明“健康可以解释为已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健康也与他在社会上的‘状况’,即角色的不同类型和相应任务结构有关,诸如性别、年龄、已有的受教育程度,等等”[25]115。这种从历史性的角度,将健康置于相应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结构中进行审视,就其所背负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阐释的定义方式,无疑是对单纯生物性的医学定义的有益补充与制衡。

体育思想范文3

1.资金不足,场地设施不完善

学校体育资金有限,对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资金倾斜度不够。每年体育教育的经费仅仅能够维持对现有场地设施的基本维护,部分学校出现体育经费被挤占,甚至无经费可用的现象,致使体育教学出现无法开展的局面。很多体育器材陈旧老化,没有专人维护,部分乡村学校甚至没规范的篮球场地、足球场地、乒乓球台、排球场地等基础体育教学设施,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只能开展基础的队列练习和基础的跑跳投练习,大大的降低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阻碍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2.课堂组织形式、教法落后

体育教学课堂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平台。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内容的途径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和教法有所改变,但是变动幅度不大,体育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单纯的接受、模仿、练习。课堂组织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以室外场地练习为主,缺乏理论知识的讲授,尤其是体育文化的渗透严重不足。

3.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不统一

体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都是紧紧围绕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展开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思想与理念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如:健康体育、阳光体育、快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等,多元的思想与理念被引入中学体育教育,给中学体育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与动力,但也造成了中学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分散,导致中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多向化,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差异化,进而影响中学体育教育的最终效果。

二、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体育课堂应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学习技能的从属地位。改变传统教学重运动技术传授,而忽视体育文化内涵的教学,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教育。

2.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体育课堂组织能力,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因素。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体育教师,改革的理念和措施都需要依托体育教师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要求,要求中学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重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体育文化内涵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提供坚实的技术和文化保障。

3.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知识的重复率高,教学内容的重复使得学生产生了厌烦,难以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要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项目选择,尤其是当下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

4.改革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育的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体育活动的检查与督促,也是对体育教育的阶段性检验与评估,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体育教育评价标准,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的水平,而对体育文化的评定基本没有,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从未提及。改革后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运动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文化的渗透,为学生今后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体育思想范文4

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思想,是针对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基于医学与教育学的综合产物,有利于帮助儿童在幼儿期就完成最大程度的个人发展,为幼儿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优势。因此,在现代幼儿教育中,要重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体育教育问题。

关键词

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应用

蒙台梭利是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思想理念在20世纪的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的自然主义理念,并结合了蒙台梭利自己的精神疾病治疗经验发现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幼儿成长期的身体运动与幼儿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的联系性进行研究。

一、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

(一)在敏感期连续发展理念

幼儿期是人成长的敏感期,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认为,他们一生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在幼儿园的时期。幼儿经验的获得与其他时期不同,主要是靠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自发获取信息的成长过程,从而实现经验的积累以促进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并且这一时期的经验获取会普遍快于人的其他成长阶段。幼儿对外在环境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能很快地对当时的环境做出应激反应,所以蒙台梭利认为要抓住这一成长的敏感期,促进幼儿快速成长。1~3岁是幼儿肌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完成走路的学习并很快地熟悉四肢的使用,是家长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期。这种幼儿的教育是让幼儿多进行肢体动作的教育,家长要在这一时期让孩子进行充分的教育,通过幼儿充分的四肢活动促进幼儿左右脑的生长,特别是左脑的发展,这决定着幼儿以后的四肢协调程度。因此在幼儿的敏感时期进行连续性的身体运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均衡、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蒙台梭利注重儿童均衡和谐的发展,在她的“儿童之家”中通过运动的方式激发学生潜能,通过肢体的锻炼促进大脑和其他生理器官的生长,以促进生理、心理、智力的协调均衡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在幼儿期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一定的品质,如坚持、乐观、帮助,等等,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进行自发的行为纠正并且能够更好的与人交往。的确,在幼儿期进行过体育运动的孩子在未来更加乐观、开朗、协调,更具有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身体协调度、智力开发度、优秀的个人品质,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幼儿成长期,家长和幼师要更重视协调均衡发展的理念,不能片面的注重行为养成和知识积累,而忽略充足的体育锻炼,而这也是当前我过幼儿教育的主要弊端。

(三)以肌肉训练、游戏为主的幼儿体育教育

在蒙台梭利体育教育理念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她根据自己医学专业提出的肌肉训练,主张通过体操和游戏进行幼儿体育教育。体操运动是最适合幼儿阶段进行肢体运动的活动,它不如跑步强度大且动作单一,却比走路等简单方式更吸引学生,并且体操运动是锻炼肢体配合、节奏感与团队感最好的方式。体操运动能够将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都充分运动,并且音乐的伴奏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更愿意参与其中。体操的动作类型多,不限制幼儿的发挥空间,虽然幼儿没有办法完全标准的重复动作,却可以努力跟上老师进行四肢活动。另一个最适宜幼儿肌肉锻炼的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会运用经验自己组织、完成游戏,并且游戏中的跑步、跳跃、动手都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肌肉,使幼儿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与满足。幼儿游戏实质上也是幼儿各方面机体发展过程中幼儿自发性的需要,因此在幼儿期,家长或幼师不能过于限制幼儿进行游戏,扼杀幼儿游戏的需求,应帮助幼儿选择更适合的游戏类型,帮助幼儿更好的锻炼肌肉,促进身体各部分器官生长,推动智力和心理的发展。

(四)“自我教育”的体育教育原则

幼儿阶段的儿童自制力差,很多时候表现为不受约束、管教。但是蒙台梭利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幼儿阶段的儿童应该给予很大的活动自主权。蒙台梭利的体育教育理念是通过肌肉的锻炼实现幼儿其他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让幼儿主动并且热爱肌肉锻炼运动是实现理念的前提基础。幼儿阶段的儿童不受约束,那么就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游戏,释放幼儿天性,满足幼儿自身需求。因此蒙台梭利的“自我教育”是指两方面的满足,一是满足幼儿进行自我活动选择的诉求。二是满足不同幼儿的个体运动量的需求。每个幼儿期望的肌肉锻炼即体操和游戏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幼儿能够承受的运动量或动作完成程度会受到先天条件的约束,因此“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方式,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适合自己的体育训练量。

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的应用

(一)注重幼儿早期体育教育

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教育理念就是在说明幼儿早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好的实例就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进行体操和游戏训练,以完成幼儿的肌肉训练,并且为幼儿设计绳梯、攀登架、跳板和摇椅等各种专门幼儿活动设施,并且通过铁环、手推车、风筝等游戏帮助幼儿进行肌肉训练。结果是意料之中的,“儿童之家”的幼儿在充足的肌肉训练之下有明显优越于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特点,并且有明显的后进动力。这就说明了幼儿早起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幼师在现在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早期体育教育,使幼儿通过敏感期的肌肉锻炼更好的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幼儿运动的“自我教育”

幼师在早期幼儿体育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幼儿的“自我教育”问题。幼儿的“自我教育”是在肌肉锻炼层次之上的层次,它的实现可以帮助幼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发展,实现每一个儿童与自己实际相匹配的锻炼,因此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现实中,幼儿园普遍呈现班容量大的特点,并且幼师数量有限,如果进行幼儿“自我教育”很难实现幼师对每个孩子的有效看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引发家长责难。因此要实现这一理念颇有难度,但却不是完全不可能。学校可以在实施前对每个班级的儿童进行体育爱好和运动承受量的分类,将持有相似特点的儿童分为临时的体育班级进行体育教育,就可以实现相同层次的幼儿实现“自我教育”,但这样的方式同样有前提,那就是同年级班级同时进行体育教育和足够的活动设施。所以,在大型的幼儿园,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教育“自我教育”理念还是可以得到实现的。

(三)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幼儿体育教育时,幼师要注意与幼儿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幼儿通过体操学习进行肌肉锻炼时,需要教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幼儿对体操动作的学习不完全是自愿的。如果幼师不能在这时吸引学生,就会出现动作完成的敷衍、不到位、跟不上的现象,体操就失去了锻炼肌肉的价值,而这也是现代幼儿园体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幼师必须与幼儿建立平等协作的关系,让幼儿愿意服从幼师的指导和安排,愿意听从幼师的纠正,完成教学与发展要求。

三、小结

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具有合理性,是重要的幼儿教育理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身体的运动带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实现幼儿更好的发展。

作者:郑玉霞 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黄贵.蒙台梭利幼儿健身思想与方法[J].体育文化导刊,2006,(02).

[2]苏永骏,黄贵,周景晖.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南京体育学报,2013,(06).

体育思想范文5

 

古希腊奥运会源于公元前77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000多年。这一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整个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的历史时期。由于地域、政治、历史、文化等背景的不同,促使两国体育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将对这些差异做一历史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来认识、了解东西方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的历史根源和特点,为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向世界,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1体育思想产生的文化历史渊源不同   古希腊体育源于宗教祭祀活动,而古中国体育源于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古希腊民族崇拜神灵,经常举办各种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希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赛马、赛船、火炬接力赛”[1]等活动,在祭坛前向神灵奉献精湛的技艺,显示身体和精神的力与美。应该说希腊人是“用体育竞技来娱乐神,祈求庇护”。[2]   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祈求活动中的竞技表演逐渐发展成为定期举行的竞技运动会,其中全希腊性的竞技活动称为泛希腊运动会,当时的运动会都同宗教崇拜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影响遍及整个希腊。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个宗教节日。   古希腊运动会的宗教色彩更多还体现在运动会的规定上:运动会开幕前,由神殿祭司在神坛前进行点燃圣火、祈祷、敬献供品、宣誓等祭祀程序;而古中国的体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和生存的需要。人们为了能更好地生活,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就要求身体有较全面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掌握了跑、投射、跳跃、游泳、操舟等技能。[3]   人们将这些身体活动技能传授给后代,逐渐孕育了古中国体育的萌芽。   2体育思想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   古希腊文化的形成是与爱琴海诸岛及周围沿海陆地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古希腊人居住的希腊半岛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南端,半岛东、西、南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山峦重叠。由于境内多山,可耕面积有限,加之夏季少雨,上地不太肥沃,因而农业远不象东方大河流域那样发达。但丰富的海岸线使古希腊人航海、经商条件较好。古希腊文化正是从爱琴海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带有鲜明的“海的文化”性质和特征。海上商业和贸易形成了古希腊人的冒险精神,强烈的竟争意识,外向的性格,英雄主义等观念。   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古希腊人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即古希腊人特有的浓厚的英雄崇拜色彩,崇尚力量,以肌肉发达为美,它是孕育古希腊体育思想的沃土;古代中国地处北、西、南三面陆路,东濒无法横越的太平洋。世世代代生息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由此形成的民族特性是对大自然依附性很强而征服不足。原始朴素、和谐的思想和宽和的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竞技性不强,显现出以和为贵的君子之交的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的心态也决定了中国古代体育养成向内发展,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喜竞事、形体自娱的大陆体育文化思想形态。[4]   3体育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不同   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奴隶制城邦时期,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大小城邦都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共和国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而古中国是政治集权制国家。高度集中的专制统治不允许竞争的出现,因为竞争意味着不稳定,是政治的异己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代体育只能走与医疗、养生、保健等具有实用主义活动相渗透的道路。道家文化中蕴涵的自然养生,以静修身,保健养生的体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和生活态度。   4体育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不同   古希腊城邦经济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商品经济要求打破城邦界限,血缘关系在商业利益面前彻底瓦解。血缘关系的铲除使“人人平等”的思想树立起来,摆脱了等级观念,提供了希腊公民在政治经济上相对平等的权利,也提供了公民平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希腊城邦制的核心成分是自治、民主、法制、平等。这种民主的政治制度,使古希腊人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的人权意识,由此也使得体育运动中人的主体意识、人的精神、价值的全面实现,形成了西方古代体育激烈的竞争性和开放性。古奥运会就诞生于这样一种民主平等的政治背景下;而古中国世代生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华夏民族已习惯于相当稳定的生活方式。血缘关系的联结也因此特别重要,宗法制度相当严密,社会生活中等级观念极为严格。华夏民族的特性是谦和忍让,遵循天道、合乎常理是中国人的心理定式,因而在体育上则出现了中国的养生术、武术及娱乐体育的发展。   5体育思想产生的教育背景不同   为了扩张和防卫,古希腊的公民全民皆兵,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因此各城邦都采取各种运动方式来培养符合战争需要的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完人被认为是在理性支配下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他们以智慧、正义、节制、勇敢诸德教育青少年,把体育作为培养人的勇敢品质的最好途径,这种观点使体育成为促成完美人体的两个制度之一。因此,强健的体魄成为良好教育的标志。在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中,体育的主要内容有赛跑、跳跃、掷标枪、掷铁饼、角力、肉搏术、骑马和及球类游戏等。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一方面为古奥运会培养运动员,另一方面大规模、长时间训练既丰富了竞技体育内容,又提高了竞技运动水平;中国历代统治阶级从其自身的各种利益出发,均将竞技性强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军事训练中。某些具有健身强体的竞技项目,被作为一种实用手段引进练兵活动中,其竞技性受到了限制。在教育上,古中国以私学为主。除了孔子的教育中还有射、御的内容,似乎体育内容在教育中不多见了。失去了教育的依托,体育只能是走上一条封闭的自我发展模式。因此,古中国的体育具有强烈的民俗性,注重内外兼修,缺乏竞技性,但更注重体育的养生保健(如行气、异引术、五禽戏等)和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如蹴鞠、围棋、中国象棋、投壶、杂技百戏及角抵等)。#p#分页标题#e#   6体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不同   古希腊的体育文化是以主客两分、身心两分为哲学基础,追求精神世界使人们勇敢开拓、探索未知,以发展人的能力和体力,即永远第一,争取超过别人,并逐步形成了竞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更快、更高、更强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思想。而古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以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观念。[5]   7体育思想促使体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体育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体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古希腊体育侧重于培养人体造型和肌肉健美;而古中国体育更加关注人的健康与长寿。为了抵御各种战争,提高身体能力,古希腊人以“全身发展平衡”为基本,以肌肉沟回为精美,以发达的左右对称为荣耀,不断塑造强健的人体造型;而古中国体育除了特别讲究的装束和潜在深处的美之外,更注重健康与长寿。   《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6]可以说,古中国体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体育思想范文6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改革;体育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因此也养成了不爱出门的习惯。现在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在天热和天冷时,会通过各种APP来订餐,不会走出宿舍到餐厅吃饭,体育课更是目前大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但体育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要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运动,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网络游戏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致使学生荒废学业,损害身体。现在大学生大多是娇生惯养出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因此给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1]。

1终身体育的意义与特征

1.1终身体育的意义。终身体育思想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还对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锻炼身体是当今社会很流行的词语,锻炼身体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其次,在大学期间,体育课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热爱运动,这让学生在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后仍然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保持对一件事情的自主学习,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2终身体育的特征。1.2.1时间的终身性。“终身体育”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是时间连续性的概念,是具有终身性的,主要关注人们可不可以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1.2.2体育锻炼的多样性。体育运动的内容多种多样,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是让人们保持一种运动项目,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现在老年人流行跳广场舞,年轻人喜欢街舞,中年人可能会喜欢打球,等等。这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1.2.3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根据大众的需求,并不单单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只是终身体育主体的一部分,在终身体育的特点中,还包含着其他主体。终身体育的理念,面向的是全社会,不是单纯地针对爱好体育的群众和在校大学生,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也是为改变老龄化严重的社会提供方向。

2当今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体育教学重视度不足。自踏入小学有体育课开始,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逐渐被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所抹杀,不知从何时开始,体育课不再是主要课程,体育课的开设如同虚设。国内大多数高校对体育教学都不太重视,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的开设来看,只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意味本科4年中,最后的2年没有体育教学的存在,学生本身对体育运动就不主动,学校再不组织集体运动,那么终身体育思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是很难渗透的。同时,很多高校的体育设施老旧,体育器材不完备,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2]。

2.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在很多大学体育教育中都是老师占据着主动地位,上课内容由老师决定,这不符合教育事业改革的目的。教育事业的改革不仅是对中小学的改革,也是对大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学生。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助教学工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体育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和繁琐。在做体育运动之前都会进行热身运动,在我们印象中,体育课的热身运动就是在操场跑两圈,然后再活动一下手腕,接下来开始跟着老师做体育运动。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前面的热身运动就要占据约20min的时间,剩余的时间来进行动作讲解,这还没能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就要自由活动等待下课。而且,很多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是重叠的,这种重复、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而且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潜能。

2.4体育师资力量不强。教师一直是缺少的,尤其是体育学科,更是缺少专业人才。如今大多数体育老师教学形式单一,思维方式老旧,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育课程的质量不高。而且现在大学体育教师的行业中很少能注入新鲜血液,所以综合素质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影响体育教育水平。

3如何将终身体育思想嵌入大学体育教学

3.1加强体育教学关注度。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终身体育思想做好宣传,组织一些知识竞赛和讲座,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再就是增加体育器材的购置,让学生可以带着对体育器材的好奇而多到体育馆走动,慢慢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3.2提升学生主动性和教学多样化终身体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体育技能的教学,可以通过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将体育兴趣变为体育习惯。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选择市面流行的街舞、瑜伽、健美操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从而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体育课的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室外或是室内,通过空间上的改变,让学生对体育课重新定义,唯有将室内教学和室外锻炼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好的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体育老师要严于律己,积极创新,吸引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所以加大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改革工程。终身体育思想的实施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终身体育意识是在不断的环境熏陶中逐步形成的,学生只有从思想和认识上对体育运动有所改变,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江志英.新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6):117-120.

[2]张博.基于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142.

[3]刘志政.浅谈体育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7):99-100.

[4]韩冰.终身体育视域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讨[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5]吴昊.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自觉[D].北京体育大学,2015.

体育思想范文7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日益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包括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包括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状态。伴随着价值观和生活观的转变,人们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健康和快乐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必然要求整体协调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灵活统一。这些变化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对身体教育论的批判中提出了活动教育论,把人体运动的内在价值摆到教育的高度上来进行评价,认为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表现运动所必备的主要能力。在活动教育论的影响下,日本学校教育进一步进行创新,由此产生了快乐体育论。   快乐体育论把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把运动置于最终的目的,让人们从运动中体验快乐,并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因此,快乐体育是一种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教学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行快乐体育,就是追求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和创造的乐趣,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获得心理的快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的变革,其基本内涵包括:(l)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良好的师生关系;(3)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4)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5)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其中任何一个单个阶段的体育都不能称终身体育,而只能称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行终身体育的思想,就是要求学校着眼于未来,为使学生终身受益,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在运动技能方面受到规范的教导,使其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手段,在现在和将来都有意识有能力进行自我体育锻炼。   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快乐体育突出学习过程的游戏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内容的游戏化。真正的快乐只有在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而作为学生,基本需要就是获取知识,体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主要就是运动技能。终身体育突出在学习中获得长期效益,要取得长期效益,就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有能力进行锻炼。因此,二者都注重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产生自觉自愿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更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72.5%的毕业生未形成体育特长,只有68.7%的人保持健康水平,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体育课程近期效益不高,长期效益更差。而且,高校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很低,锻炼时间短,有20%左右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却不清楚它对心理健康、社会性健康的功能,对体育文化内涵和体育保健知识缺乏了解。许多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另一些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中有约占1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在体育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主要有: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责心理、过敏心理、冲动心理、反感心理、异性心理,等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这些都充分暴露出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不足。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与偏差。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终身体育思想己逐渐被许多国际体育组织、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所接受,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然而终身体育能否真正实现,达到终身锻炼的境界,关键还在于学校体育能否培养每一位受教育者具有终身保持和增进健康、从事体育锻炼的意愿和能力。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高校体育也必须进行改革。但就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的指导思想来说,并未将“终身体育”纳人其中,整个课程实际上仍沿袭着“阶段性体育教育”的观点,这种指导思想的偏差与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高校体育教育的不足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以课程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要,要求主体符合客体的统一规定性,表现出严重的封闭性。具体表现为:(1)教学模式上,沿袭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传习模式,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学习,体育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潜力得不到发挥;(2)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只包括正规的竞技运动项目,没有相关的体育文化、体育心理和体育保健知识,学生认识不到体育对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体育项目,在大部分学校尚未纳人课程项目;(3)教学形式上,很多学校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相应的课外组织安排学生集中训练和竞赛。尤其是在目前大部分课程项目都是竞技项目的情况下,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是不够的;(4)评分体系比较片面,评分标准只根据量化标准和技能掌握程度,规定性过强,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不适应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   1.教学目标改革   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宗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l)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2)注重成效:加强专项运动特长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项感兴趣的专项运动技能,具备持续运动的能力;(3)提高素养: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并使其获得学习体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4)协调发展: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身心和谐发展;(5)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体育习惯,使体育和保健相结合,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6)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适应能力。#p#分页标题#e#   2.教学模式改革   过去的单向传习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学习,体育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潜力得不到发挥。目前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复合式教学,把课外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课外体育更有利于体育能力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中,不仅能提高技能,而且激发了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外体育在学校管理、资源配置、锻炼时间安排、计划制定、手段选择等许多方面相对于体育课及运动训练都更灵活,适应学生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3.组织管理改革   过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任务分解为主,以单项任务为管理单元。而在复合教学模式下,是以单项运动组织作为管理单元,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组织,将课内和课外学习融为一体。学生不但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且可参与这些课外组织的管理,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单项运动又可分为初、高级形式,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实行快乐体育要求教学风格民主化,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快乐。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出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另一方面,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提出解决方案,而老师在其中起着点化和启发的作用。   4.课堂教学改革   (1)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有实验表明,将快乐体育引人高校健美操教学,根据快乐教学模式安排课堂教学程序、组织措施和教学方法,学生的编排成绩、完成成绩、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2)采94用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为补充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课内课外相结合。同时提供各种课外辅导站和竞赛机会,调动学生主动锻炼、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提高;(3)改革原有的评分方式,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提高过程的评价,以是否获得成功体验和乐趣,是否提高了体育能力,是否养成体育习惯作为综合性评价标准。同时淡化学习的强制性和成绩的限制性,使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更重要的是学到技能,形成对体育的良好态度。   5,项目设里扩展   根据学生兴趣和要求,吸收各种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结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自行选择运动项目,充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更增加了体育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以新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在促进学生体育习惯方面有所突破;提高学生素质,在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要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并要与社会体育结合,进一步研究完善终身体育模式。

体育思想范文8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想;章钜林;档案

章钜林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院校上海体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是“”后上海体育学院复校后的首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二、三届成员,我国首批体育博士生导师。先生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后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期间,肩负拨乱反正、复校重建的重任,带领全院师生探寻新时期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研析,拟对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做一阐述,以揭示其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1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章钜林于1919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市,1942年毕业于湖南国立兰田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夏到上海体育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章钜林先后在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任副教授。1952年8月,章钜林作为7人筹备组成员之一,参与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华东体育学院的创建工作。章钜林先后担任学院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球类系主任、体育系主任等职,长期在学校体育教育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受“”影响,1972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被并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直至1978年5月得以重建,章钜林受命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体育教育思想。

2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

章钜林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必然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只有把教育中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几个方面互相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体育已成为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体能的全面发展重要手段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1]。他还认为体育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因为“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与体力,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已“决不仅是体育战线的事,整个教育战线都应引起重视”[2]。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到“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全面地进入了人的生活领域”,并预见“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事业中,在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将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体育教学观

章钜林主张体育教学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出应按照“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确立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特点,个别对待、因材施教,选择最有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应按照“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将教学内容或教材系统、连贯地安排好,运动量须循序渐进或逐步增大[4]。面对当时体育教育无计划、不负责,或教员会什么就教什么那种“放羊式”的教学形式,他提出了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应制定教学大纲,改进体育科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系统连贯而有计划地来进行教学和对学生的全面身体训练[5]。他强调应“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结合国家的要求和地区、学校的特点,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精简教材,把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统一起来,改变目前课内课外脱节的状况”。并“充分运用游戏与竞赛法,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以激励少年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之从小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6]

2.3“教师主导,全面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观

他认为,以教师为主,不断改进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他要求理论课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验课,增强教学直观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当时体育教师队伍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较差,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的状况,他提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他指出,体育教学是很复杂的教育过程,有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及其有关知识技能的问题;有培养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解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个根本任务。这些任务既矛盾又统一,统一于完成根本任务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这个矛盾运动,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他要求教师:体育既涉及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又涉及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应坚持理论与技术并重[7]。

2.4“一专多能,服务社会”的体育人才培养观

体育学院究竟应该培养哪些体育人才,人们看法不一。他指出,体育学院不仅应该继续培养体育师资,更要培养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因此,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所专长,防止学生因“专”得过窄而不符合中学体育教师要求的现象。面对在培养人才方面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修轻普修”的思想,他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正确处理基础理论课与运动实践课、“多能与一专”、“教学与训练”的关系。提出技术课达到“三基”“四会”要求,即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会做、会教、会组织竞赛、会做裁判[8]。

3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3.1实施教学改革,确立上体发展方向

刚复校时,章钜林就对学院未来发展做好设计和定位,主持制定了学院六五发展规划,确立复校阶段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为指导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和运动技术水平;确立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师资、教练员、科研人员、运动员等各科体育专门人才为目标,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中心的发展定位[9]。七五发展规划则提出要把学院办成多功能、开放型、高效率、有特色的体育大学。3.1.1大刀阔斧,改革教学行政体制。为更好地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按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日趋符合现代化办学要求,他领导上体开展大刀阔斧的教学体制改革。整顿机构,调整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行政体制,更好地解决了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一致、教师分工管理合理等问题[10]。教学方面,他主张优化教学规范,编写教材,改进教法,大力开展运动竞赛,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举办各种比赛,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竞赛制度,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把比赛与教学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1.2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他认为:“与生物科学及医学卫生学的关系和体育理论关系最密切的是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体育学院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专门为体育服务的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医疗体育和医务监督、运动卫生学等独立的科目,无疑的,这些科目的建立,对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把体育这门科学推进到更高的科学水平上去。”[11]1980年,上海体育学院在《上海体育学院的任务、学制、规模以及重点学科的设想》[5]文件中确立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田径、重竞技为重点学科。同时增设研究生部,着眼高端人才培养,翌年获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三个硕士学位点授予权[12]。

3.2繁荣学术空气,积极倡导科学研究

他积极倡导开展科学研究。在他看来,当时的体育事业发展,科研是最薄弱的一环。他认为高等体育学校对开展体育科研负有主要责任,应大力开展科学研究[13]。他主持学校工作伊始,科研工作就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恢复和建立了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小组,修订科研计划;复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译报》;1978年,首次科学论文报告会在校举行,反响热烈,掀起了学术研究的高潮。仅1979年上半年,各教研室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学术报告会达70余次之多。开设研究生班;根据研究方向建立指导小组,订好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将科研作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内容之一,要求教师将科研和教学训练相结合,广泛开展科学研究。

3.3重视运动训练,打造优秀运动员训练基地

章钜林主张基础理论和运动训练不可偏废,并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学院的主要任务之一[14]。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复校后建立了竞赛委员会和各运动项目院代表队,改进竞赛制度,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尽力改善和保障运动队物质条件,调动教师与学生加强专项训练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积极性。经努力,学院在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0年,为更好地培养竞技性运动人才,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训练基地,成立了附属竞技体校,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

3.4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