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范例

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专业;医德修养

多年来,医学专业教学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匮乏,存在着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足的问题,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职业操守、道德修身、敬业自省等育人要素没有被系统详细地发掘整理并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本文探析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医德修养并以此来涵养医学生的精神,滋养其灵魂。

一、“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育人的根本点和医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当代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深化。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即树立,“德”即德业,“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对“立德”进行了概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摆在了第一位。“树人”为培养人才之意。在古代,对“树人”最好的诠释是《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中可以看出树人的难度和深远价值。

(二)“立德树人”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古人说:“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都是人。医学既是人学,也是社会科学,医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职业,它虽然有着极为鲜明的专业性、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和人是密切相关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医乃仁术”中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礼记•大学》第一句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第一要务是“树人”,目前的医学教育是要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优秀科学素质的临床医生,成为有担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做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段话是讲真正的好医生不辞个人辛苦,平等对待所有患者,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中的扶危济困、敬业、乐群、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在精神层面、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完整地指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规范中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社会风尚和荣辱观念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学生的深层文化意识里有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没有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去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实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传统的现代人,传统指的是秉承礼义廉耻、广济苍生、仁爱俭约、谦恭自牧、向上向善的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现代指的是掌握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拥有高超的医术。所以,大力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忠信孝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精忠报国,体现了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医学生的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

二、“自强不息”——传统文化基因与人生价值观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曾写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过程,是一个把人作为中心的培养的过程。在学校,学生除了得到知识和技能,也要有智慧、方法、价值观和普世人类的精神与情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传统伦理精神。宋代大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最好阐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决于这一代大学生,21世纪的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取决于这一代医学生,只有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引才能培养出具有自强自立、勇于拼搏精神的新一代人民医生。“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精神指引,强调的是“自强”,是通过自身的不懈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强”,对于当代青年学子更是有着强烈的人生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意义。

三、“君子慎独”——民本礼乐文化传统和医德修养

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才有了专门的医生。在历史的发展中,以民为本的思想、礼乐文化的传统和古代医德思想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医者治病救人的职业操守和信仰。

(一)民本思想传统与医德修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医乃仁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明代有哲学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命题,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医生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医学是善心仁爱的职业和技术,世间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仁爱救人,赤诚济世是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医生需要恪守的事业准则,医生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救死扶伤和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就会有一视同仁的道德准则,不图钱财、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和不畏权贵、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二)礼乐文化传统与医德修养

礼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教化让人体会天道、修身养性、谦和有礼,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的道德,让人自我完善的作用,这与医生的自我道德修养是有内在联系的。礼是修身的手段,孔子很注重礼和乐的文化,他主张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认为作为一名君子既要有积累深厚的知识,也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言行,因为礼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出来的。礼乐文化的核心是人,是爱护人、关心人、爱护自然,崇尚自然,蕴含着人文精神,一个内心有仁爱的人才能被礼乐教化,而仁爱是医德修养的核心,仁者爱人、仁者医人、医者仁心,礼乐文化所教化出的谦谦君子之风也是医德修养的一部分。道德修养是医德的基础,中国古代以华佗、张仲景等为代表的一代名医对生命的尊重、对道德的坚守、对真理的执着、对世人的平等以待,这些精神实质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

(三)“慎独之功”与医德修养

《礼记》中这样说道:“君子慎其独。”“慎独”蕴含智慧,意蕴深远,当今的慎独指的是自律,自律的前提是要有志毅。“志”则是志向,“毅”包括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肉体上对自己身体素质的磨砺两方面。自律的内容包括时间和情绪上的自律,是时时刻刻装在内心的一把尺子,是深夜面对自身的一面镜子,不断丈量,一直清醒,是一种君子的人格,能做到“慎独”的人会时时反观自身,处处审视自我,有医德的人在独处时、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也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医学生从医之后有了“慎独”的观念作为精神底色,在面对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利益和诱惑时,就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在现实和欲望的洪流中坚守自律,保持清醒,一如既往遵从自己良心,老实面对良知,清白面对自己,坦荡面对世界,用一颗干净的心换来高贵的人格。

(四)“见贤思齐”与追求卓越

文化修养范文2

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加强自身修养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关系到群众文化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开展。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的辅导技能以及较强的文艺创作能力,并且在开展工作时还应该具备不断提升作品价值的精神,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更加顺利发展下去,打开一个繁荣昌盛的新局面。而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修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所以本文主要对这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应该如何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者修养的提升,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为实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群众;文化;具备;素质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这就对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这项工作就需要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个人素质的提升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将各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建设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实现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强化。要想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修养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要求群文工作者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还应该拥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懂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具体的论述,希望可以为我国今后培养群众文化工作者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

群文工作的任务是通过组织大量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群文活动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家庭美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弘扬时代主旋律,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群文工作者首先要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遵章守制,热爱群文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事业心;其次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究无私奉献;最后是要在业务上不断精益求精,刻苦钻研,适应党和人民需要。

2广博的文化知识

作为一名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与丰富,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文艺作品的创作需要文化工作者具备极强的文化底蕴,深入生活。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与文化作品的创作有密切的关系,要想创作出能够贴近真实生活的作品,就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以更加准确的方式将真实的生活表达出来。所以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才能让文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更加的真实。所以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并且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文化创作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令文化工作者在作品创作方面获得更高的造诣。

3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其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要想将群众文化工作具体的体现出来,就需要通过文化娱乐的方式进行展现。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文艺汇演或者是展览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完备的组织策划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所以,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够将这些活动顺利的举办。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的素质,那么就无法真正的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更不必说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了。作为一名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个人在组织策划方面的能力,并且将其当作一项基本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各项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群文工作,几乎是天天离不开群众,看似在娱乐,其实工作很累,连续几天工作日加班是家常便饭,经常组织重大节庆活动、大型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群众参与广泛,人多影响大。不仅要求群文工作者计划好活动,同时在活动中还要以高度责任心杜绝一切事故发生。群文工作者级别也不高,待遇普遍偏低,但工作范围广泛,责任重,担负任务繁重,要把工作做好,首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宠辱不惊,既能受得住表扬,也能经得起批评,不怕挫折不怕打击,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在工作中开拓进取,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4具有培训辅导和文艺创作的能力

开展各类艺术培训辅导和群众文化活动是群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业余文艺专业骨干,而对于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例如在云南省大理市文体广电局每年开展的银河工程文艺汇演中,参赛作品都是由基层文化工作者创作,由群众表演的。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群众文艺创作水平,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同时也培养和发掘了一大批农村社区文艺人才,展现了民族地方丰富的文化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群文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培训辅导专业技能和文艺创作的能力,还要促进文艺创作的不断繁荣、文艺作品的不断出新出彩,这是群文事业兴盛发展的鲜明标志,也是群文工作者立足之本,是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充分体现。为此,我们群文工作者应常常深入基层,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挖掘和拓展具有民族的、民俗的、民生的题材,推出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从而真正的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艺术作品。

5要科学传承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基础文化工作的优势,改变各族人民旧的文化心理结构,从中产生伟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基层的文化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抓住已经在群众中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活动,积极深入地开展工作。只有抓住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才抓住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只有主动占领并且建设好群众文化这块基础阵地,才有可能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也才有可能促进经济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体系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体系在综合国力竞争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文化体系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而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就应当深入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具备高度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好群众文化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准把握我国经济体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欣嘉.创新意识与能力———群文工作者素质浅议[J].黑龙江科枝信息,2010(15).

[2]韩东.沈北新区五措并举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J].共产党员,2011(15).

文化修养范文3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官德修养;个案说明

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廉政文化是官德修养的理论渊源;官德修养是传统廉政文化的具体实践。因此,无论是研究传统的廉政文化,还是探讨官德修养的相关问题,研究者一般都会把两者合二为一。分析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的相关问题,一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层面上的问题:传统廉政文化的特点、官德修养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下边就结合具体的事例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详细地说明。

一、廉政文化的特点

廉政文化是官员廉政建设与古代优秀文化相互整合的产物。从不同的角度对廉政文化进行比较式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对其特点的总结与归纳正是后续分析它对官德相关影响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此首先对其特点进行客观地总结:

(一)廉政文化融入其他文化

廉政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会融入到其它各种类型文化之中。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古代的法家思想,都有许多廉政文化的内容值得大家关注。在《荀子•哀公》一文中,作者详细记录了孔子与鲁哀公的谈话,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语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这里,一个“舟”与“水”的比喻,形象地把君与民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在文学作品里还有许多有关廉政思想的对联:例如:身正行始正,源清流自洁。因此,探讨廉政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廉政建设本身,还要着眼于传统文化。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但它却不是一个地域上的术语。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内的传统的文化,还是国外的传统文化,其优秀成果都可以作为一个影响的因素参与官德修养的建设。但是,需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在官德修养的研究中,还应该以国内的传统文化为主。虽然在广义的层面上,传统文化包括国内外的所有优秀文化,但因国内外执政理念的不同,研究者还应该把国内廉政文化的思想作为研究的核心。

(二)廉政文化是一种执政理念

廉政文化是一种执政理念,它体现在执政者的实践之中。例如,上边提到的民本思想,它既是现代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渊源,又是现代官员廉政体系的核心。对此,有这样的叙述:更是把“以民为本”作为始终如一的价值目标,他把“以民为本”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中国有句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里,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再如,古代就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面对腐败的官员,我们的党确立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策略并把其落到了实处。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腐败案件上升的趋势。

(三)廉政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现

廉政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发展成果,从而表现出一种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传统廉政文化价值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无论是公正、法治,还是敬业、诚信、友善都与廉政文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代廉政文化的优秀成果,因此,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是一种价值的传承。在明朝的时候,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就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故事。其歌谣这样说: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这就是说,虽为皇帝,但朱元璋却以身作则,率先以廉洁之风告诫自己部下不要贪腐。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宁死不屈的官员,通过自己的言行践行着爱国主义的内涵。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文天祥,还是在和平岁月里默默奉献的领导干部,他们都在以自身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代廉政文化的核心。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传统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

(四)廉政文化是一种制度体系

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官员为对象而构建的制度体系。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箴《为吏之道》,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为官者,第一要义就是应当清白正直,谨慎坚强,公正无私。可见“修官德,讲清廉”,既是古代统治者对官吏判定的最重要标准,也是人们的一种崇高价值理想和社会用以评判官吏好坏的价值标准。这段引文告诉我们两个这样的事实:首先,《为吏之道》是以官员为对象而进行制度性研究的文献。从其开篇伊始,到其终篇结束,全部内容都与官员及官员的管理制度相关。因此,廉政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应该是一种制度体现;其次,在这一段的选文里,作者对官员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叙说“修官德,讲清廉”。这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官员的好与坏都不能离开“修官德,讲清廉”这样的评价标准。因此,从管理到评价,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廉政文化体系的构建。

二、官德修养的内涵

官德修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在理论的层面上,为官者应该从传统的廉政文化成果获取官德修养所需要的理论内涵,结合当代的官员管理制度,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在实践的层面上,官德的修养还表现为一种具体的践行行为。即,官德是一个由理论提升到实践践行的系统化实践过程。因此,评价其官德,不仅要结合其理论认识,还要参考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在第三个层面上,官德修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这里所谓的“持续”,还具有辩证的特点。从宏观的层面上讲,官德修养的持续性是指在历时的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宏观性修养过程。即,从历时的角度讲,官德修养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共时层面上的微观角度说,同一个官员的官德修养也表现出持续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岗位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官员的官德修养应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早期的治国思想。这个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强调了礼、义、廉、耻的和谐统一。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观点“仁政”与“德治”相互统一的理念。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官德的修养及其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

文化修养范文4

关键词:文化修养;大学寝室;软装搭配设计

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大体可以分为硬装和软装两部分,硬装是室内设计的主体,可以构筑起基础框架,软装则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能够确定室内设计的风格,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现如今,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对自身的生活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寝室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在不改变空间结构的前提下,软装设计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

1软装概念

软装即软装饰,对应的是建筑空间的硬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建筑空间的一种特殊延伸。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软装的合理运用,能够丰富空间层次感,对建筑内部的环境氛围进行调节。相比硬装,软装同样能够改变建筑的整体风格,而且耗时更短,便利性更强,这也是多数人在改造建筑空间时的首选。比较常见的软装物品包括了家具、绿植、装饰品、窗帘、地毯等,优秀的软装设计能够使原本空间呆板的特性得到改善,提升空间的灵动感,继而使得人的主观情绪得到有效调节,促进其生活档次和生活品质的提高[1]。

2大学文化修养下的寝室软装搭配设计

针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观念和认识进行更新,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角度,在实施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做好寝室软装的搭配设计。软装设计能够对寝室内部空间进行装饰和调节,对比硬装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高度的可控性使得软装设计能够体现出不同风格的装饰。在对大学寝室软装进行搭配设计时,应该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

2.1软装搭配设计的原则

2.1.1整体统一原则

寝室软装搭配设计环节,应该坚持整体统一的基本原则,确保局部和整体能够相互搭配,做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来良好的艺术性。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想要提高软装设计的效果,需要做好整体空间的搭配,在对茶几、桌子、窗帘等进行选择时,必须考虑其与室内空间色彩的作用与联系。在室内空间互动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对整体空间的综合认知,借助多样化的装饰物搭配,做好空间装饰工作,设计人员还应该遵循艺术设计的规则以及寝室内部空间的功能需求,做好各种元素的合理搭配和选择,确保其能够发挥出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营造出舒适的寝室空间,兼顾美观性和舒适性[2]。

2.1.2主次变化原则

大学寝室软装搭配设计环节需要关注空间的主次变化,避免出现所有空间过度统一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大学生与空间环境互动减少,容易引发感官迟钝和视觉心理疲劳等问题。在凸显空间主次变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设计主题和视觉中心点,配合相应的装饰物来对空间进行丰富,突出空间主题,做好主次装饰元素的协调。在主次关系的体现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对比构成,次要部分的作用是突出主要部分,主要部分则能够对次要部分进行引导,使得空间整体呈现出一定的顺序。

2.1.3个性创新原则

设计人员在针对大学寝室进行软装搭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个人情感因素和心理艺术考虑在内,在明确大学生个性和心理的前提下,通过对各类软装元素的合理搭配,确保室内软装可以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同时也应该通过设计创新,提升大学生对于寝室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减少其外出住宿的情况。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在针对大学寝室进行设计前,应该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生活习惯,将其作为设计的基础和前提,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要求,体现出生活态度和文化修养。另外,在实施软装搭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居住者的客观条件,不能受到传统设计方式的制约,要敢于打破固有观念,大胆创新[3]。

2.2软装搭配设计的内容

2.2.1材料

软装材料能够凭借自身的特点,通过形状、颜色和图案等的变化来对空间感进行丰富。从大学寝室文化构建和大学生文化修养提升的角度,在寝室软装搭配设计中,应该尽可能构筑起相应的家居风格,使得大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居住体验,这种情况下,应该减少金属制品以及硬装木制品的使用,因为其本身的棱角感过于强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感官体验。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该从几个方面来对软装搭配的材料进行选择:一是建筑功能,在同一个建筑中,不同功能区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考虑到大学寝室本身的特殊性,一般只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即可;二是地域气候,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跨度大,气候差异巨大,不同区域室内软装使用的材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大学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来对软装材料进行选择;三是空间感,不同居住者对于室内空间有着不同的喜好,寝室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大学生在寝室活动的时间较多,如果室内面积相对较大,想要体现空间宽敞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颜色相对较深,具有较多纹理的装饰材料,如果室内空间面积较小,则应该选择质地细腻、质感良好的材料,可以起到拉长空间的效果[4]。

2.2.2色彩

色彩是人们进入室内后最先感受到的元素,在针对大学寝室进行软装搭配设计时,应该做好软装色彩的选择,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来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不同的室内色彩能够发挥出不同的效果,例如,通过大面积使用某种色彩的方式,能够对室内背景颜色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在部分区域使用鲜艳的色彩,可以对室内整体色调进行调和。

2.3软装搭配设计的元素

考虑大学寝室的特殊情况,软装搭配设计中涉及的元素并不多,一般是桌椅、窗帘和日用品,桌椅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求,为其日常使用提供便利;窗帘应该强调材质和色彩的合理搭配,确定好具体的设计风格,在营造温馨舒适寝室环境的同时,也应该体现时代感;日用品的选择必须与其他设计元素相匹配,实现对于室内空间的美化,提升寝室居住的舒适度。以书架为例,应该充分考虑寝室的空间、使用舒适性以及便捷性,避免因为无脑设计而导致室内空间压缩的问题[5]。

3结语

文化修养范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人文东营

党的十八大报告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三面,也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的内在脉络与根本。因此,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发展文脉、挖掘城市发展内涵、拓展城市发展张力,是东营市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城市软实力的不二选择。

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兴继文化传统、延续民族香火。一个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的重要规定性绝不仅仅在于其生理属性和政治属性,根本还在于其文化属性。因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应是中华民族的分内之事,于今而言,这更是保持其根本属性的迫切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应该在接续文化传统。乐黛云认为:“传统包含两个层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已成之物’(Thingsbecome),如经典文献、各种古器物等,这是全然不可更改的,只能原封不动,永远保存;另一个层面是‘文化传统’,这是对‘已成之物’不断进行重新解读、诠释,从而构成不断变化、不断形成的“将成之物”(Thingsbecoming)。”[2]可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同一问题在不同层面的提法。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物层面。文化传统则着重于在器物层面中提取的形而上的东西。它是智慧,是道法,是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是不断开创文化新局面、事业新格局的灵魂与法宝,是不断努力创新、生生不息、实现梦想的不竭的动力与无尽资源。它是独特性与普适性的统一。它是我们民族核心的重要规定性要素,更是我们民族长盛不衰、屹立世界、香火不断重要保障。其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习得先贤智慧、开启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如何积极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开启民生幸福的生活,这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者而且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用积极的心态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先贤智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资源,充实自我前进动力,方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通过儒学教义,经常相互渗透联系。尽管期间有差异、距离甚至对立,但并不是巨大鸿沟。”[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细腻性,这恰好是与生活的美好相对应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必然是丰富的、细腻的,是雅与俗的融合,是大与小的汇通。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细心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万不可掉以轻心,走过场。

二、东营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采取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以群众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以学校素质教育为依托,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以文化遗产遗迹保护为切入,抓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以实施文艺精品项目为牵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创作;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重点,实现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以城市间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等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缺乏科学整体规划

对比先进地区,东营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缺乏系统科学的整体规划。在理论研究阐发方面,缺乏项目引导支持;在贯穿国民教育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指导方案;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统筹力量不强;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有影响力的精品创作稀缺;在推进社会普及方面,整体影响力度较小。区域内负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如古镇古村、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革命遗迹、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城市景观、农村景观等保护工作仍未能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统筹解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系缺乏深度挖掘整理

对名人文化、古齐文化、黄河文化、盐文化等最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要素缺乏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地域传统文化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尚未真正厘清,地域传统文化与当代群众生产生活的兼容并蓄缺乏衔接点,传统与现代对接路径尚未打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途径较为单一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社会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包办文化传承仍是主要途径。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参与意愿不强烈,难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现代化传播手段较少,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不够完善。部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无法有效地和文化产业对接等。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相关艺术人才匮乏,缺少艺术上的领军人物;相关管理人才文化素养不高,“不懂、不会、不能”问题突出;相关宣讲人才水平不高,受众面窄,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稀缺,缺乏高校、研究院所等科研力量的支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出较少、学术影响力小。

三、东营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东营市应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根本遵循,立足东营发展实际,树立“人文东营”建设目标,实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党委政府应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切实提高组织化程度。

1.完善领导体制

明确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发改、财政、教育、文化等部门以及相关群团组织共同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传承发展工作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协商督办,推进工作开展。

2.建立考核机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文明县、文明乡镇、文明村评选的重要依据。

3.形成保障机制

出台《东营市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制定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名单,划拨专项经费进行支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税收优惠、职业培训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东营市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享受相应人才待遇;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相关领域的统筹检查力度,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正常运行;紧扣本地实际,完善地方性立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城乡建设、旅游等领域的浸润融合。

(二)突出传承重点,推进研究阐发

深入挖掘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突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阐释,为传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深入研究阐释以孙子文化为代表的古齐文化

作为孙子故里,东营对孙子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广饶县作为孙子故里的考古学、文献学研究,形成一批扎实的学术成果,强化广饶作为孙子故里的历史地位,不断扩大其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深入研究古乐安在先秦齐国发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挖掘古齐文化“重民本”“守诚信”“兴实业”等精神在广饶县境内的历史展现,把东营市建设成为世界孙子文化研究阐释中心,把以孙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深入研究阐释名人文化

除兵圣孙武外,东营境内历史上群星荟萃、名家辈出。古代有倪宽、欧阳生、綦公直、李焕章、綦沣、岳镇南、赵长龄等,近现代有邓天乙、李玉堂、刘子久、李耘生、丁莱夫、李竹如、李长之、赵焕章、张太恒等,要把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业功绩、社会贡献、家教家风研究清楚,大力弘扬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清正廉洁的为官修养、睦邻爱乡的乡贤精神。

3.深入研究阐释革命文化

在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东营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广饶县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是山东境内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大王镇刘集村是山东境内中国共产党所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保存了《共产党宣言》的首版中文译本。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利津县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五大战略区之一的清河区(1944年1月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腹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要深入研究东营革命文化中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挖掘东营革命文化中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弘扬东营革命文化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4.深入研究阐释胜利石油文化

石油是东营的标签和名片,要深入研究阐释胜利油田在东营发现、崛起、壮大的历程,研究阐释石油对于东营发展的意义,研究阐释石油开发过程中东营对国家的巨大贡献,研究阐释石油开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变迁。

(三)创新思路模式,保护文化遗产

文物、遗迹、遗址、典籍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依托,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实施“六大工程”,在方式、方法、手段上探新路、出新招。

1.实施文化遗产数据库工程

结合文物普查,对东营市现有历史遗迹、文化遗址、革命遗址遗存、民间文化典籍、祠堂、族谱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建档,建立东营市文化遗产资源目录和数据库。

2.实施文化典籍编纂出版工程

对市域范围内留存文化名人典籍进行征集整理,如明代学者李舜臣撰写的《诗序考》、清代学者李焕章著写的《织斋文集》、清代官员、名医綦沣撰写的《医宗辑要》、清代官员李佐贤编著的《古泉汇》、清代官员张铨遗存的《爱山堂诗存》等。

3.实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程

建立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库,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的要求,制定出台《名镇名村保护实施方案》,对东营市具备相应资质的名镇名村进行整体保护,掌握基本情况形成名镇名村基础数据库,积极申报省级、部级名镇名村,以申报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

4.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5.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

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市域范围内的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社会风俗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名录,形成统一数据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和保护,逐步形成合理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6.实施方言文化传承保护工程

在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加强对东营方言的研究,建立东营方言、俚语、俗语资源库,保护东营方言文化。充分依托吕剧等地方性文艺形式保护传承东营方言文化。

(四)强化活态利用,对接社会生活

必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同日常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时代生活、时代环境。

1.滋养文艺创作

积极引导东营市各级创作团体和个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重点把东营特色的孙子文化、名人文化、革命文化、石油文化、移民文化、垦荒文化中的好故事、好题材、好情节挖掘提炼出来,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批承载文化、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对重大历史和革命题材进行文艺创作立项,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深入实施“吕剧振兴”工程,在进一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同时借助吕剧这一特色文艺形式,以我市历史事件、革命史实、民间传说等为题材,创作更多震撼人心灵的剧目。

2.贯穿国民教育

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我市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坚持道术结合。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教育之道,同时结合围棋、书法、戏曲、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等艺术技艺培育对中华美学精神。二是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三是坚持国学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发挥国学教育的有效作用,同时也应重视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教育。四是坚持普及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建设,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支持制度,推动吕剧、短穗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五是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教育的同时,依托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校合作合力。六是坚持知识传授与载体创新相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既要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载体创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名家讲坛、专题讲座、诗词大会、楹联大会等活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3.对接生产生活

坚持实践与养成相结合,需求与供给相衔接,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生产生活的对接相融。一是对接城市建设。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识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城市景观。二是对接乡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三是对接企业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人文理念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企业精神创意大赛。四是对接百姓生活。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专题活动,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办主题性节日晚会,挖掘本地特色节日民俗,形成健康、亲情的过节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饮食、医药、养生等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倡导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的健康生活理念。五是对接旅游发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规划设计一批具有内涵、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如孙子文化观光游、黄河文化观光游、石油文化观光游、红色革命文化观光游。

(五)丰富载体形式,增强宣教效果

融通各类媒体资源,统筹多方力量,创新形式,打造平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

1.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

依托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内容普惠大众。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深入人心。继续推进“图书馆+尼山书院”模式,从市县两级公共文化专项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尼山书院建设,每年不低于2万元。依托尼山书院平台,开展群众性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礼乐教化、琴棋书画技艺培训。依托文化馆开展吕剧、剪纸、泥塑、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京剧、昆曲等国粹艺术大众欣赏、大众学艺等活动。依托美术馆开展书法、国画、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技艺鉴赏、学艺等活动。

2.打造面向基层群众宣讲阵地

以社区、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推广建设“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推动中华儒孝文化生活化、实践化。加大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转经费投入,支持儒学讲堂长效运行。制定《东营市基层儒学讲堂章程》,实现对基层儒学讲堂的规范化、制度化、动态化管理。促进基层宣讲资源整合,向社会招募志愿讲师,编写《论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通俗化教材。实行志愿讲师统一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儒学讲堂质量。建立志愿讲师授课补贴制度,提高志愿讲师授课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3.推进传统文化社会普及工作

把党员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普及的重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市县党校、行政学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由市委宣传部门牵头,将东营市各类传统文化宣讲团体、组织及其举办的各类论坛、讲堂纳入统一管理,定期对其宣讲内容进行指导、监督。着力办好“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黄河口大讲堂”,邀请省内外名家阐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使“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黄河口大讲堂”成为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普及的重要阵地和高端品牌。重点突出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普及,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引导和扶持宜通等民间社团,激发其内在活力,发挥他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举办好黄河口金秋诗会、黄河口国学诵读大赛等活动,可邀请国内学术名家和著名主持人参与,不断提升活动层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心的作用。

4.重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

文化修养范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政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每个国家都在保护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正气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历经劫难,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厚植高职思政教育的人文底蕴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层次偏低,学习缺乏主动性,且对传统文化关注较少。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与积淀,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偏重专业训练,人文素养稍欠缺,而现在高职院校少有开设文化通识课程的,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汤耀平在对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40%的大学生表示读过1-2本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学著作,有30%的大学生看过3-5本,但是却有13%的大学生从来不曾看过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1]。本科院校尚且如此,高职自不待言。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示,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总体概念认知度仅为68.5%,明显低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2]。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学艺术资源,那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升其人文素养最便捷的途径。

(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关心较少,与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非常热衷形成鲜明的反差;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思想大行其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些人不能正确看待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陷阱,片面地把原因归咎于中国文化。近年来网络涂鸦以及调侃英雄人物的段子就是证明。那么怎样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开设文化通识课,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优秀、辉煌及对世界的贡献,进而培养其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丰富思政教育的育人资源

毋庸讳言,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低效,这是个客观现实,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例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信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自律观念,等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不失为思政教育的好办法,毕竟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对这些传统文化更有亲近感。现在提倡“大思政”“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现有的三门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去感染学生,也是一个良策。

二、思政教育需要挖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所谓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太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据需从某一角度切入。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需要撷取的思想和道德精华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国情怀教育

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爱国思想以及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志士仁人的英雄事迹,必将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兼相爱,交相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仁爱的光辉,必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三)理想信念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人是应该有气节、有精神追求的,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有志者事竟成”“朝闻道,夕死可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价值观精华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有助于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四)人格修养教育

传统美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格修养的思想资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诚信为人;“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确义利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和而不流”“谨于言而慎于行”的处世之道,等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不论是思政课还是公共课,都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教材。现在的思政课中,仅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有一点点,这就是第五章第二节的一个目“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连一节都算不上。目前,大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课外通过网络或者报刊、书籍,而课堂教学并没有成为学生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渠道。虽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强调,“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但这一要求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高职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存在片面的专业观。高职院校学制也不够,第三年基本去企业实习,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只有两年,因此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很少设置。其次是师资力量问题。现有的思政课教师配置不足,很多院校不得不聘请行政人员包括辅导员来带课,公共课也经常外聘兼职教师,也就更没有精力再开设传统文化课了。报载广东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700[3],这个数据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人员缺额较大。中央和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生师比有明确要求,即达到350∶1,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无法达到这个要求”[4]。而“中国文化概论”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方方面面,本身对教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再次是高职院校的学风有待提高。有别于本科学生的显著特点是,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仅仅是被动应付必修课和专业课。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常见各种学术和文化讲座,但这道亮丽的风景在高职院校很难见到。除此而外,还有教材的适切性不足,传播媒介运用不够,校园文化活动不多等原因。总而言之,目前在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客观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四、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院校要纠正认识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的“高技能型”人才应该是既精通专业的“能工巧匠”,又是全面发展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具有相当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建议各校创造条件增设此门课程,而且列为必修课,计入学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有人建议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5],笔者不敢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不是其他课程所能兼容的,也不是几个课时就能讲完。也有人建议构建公修课程、选修课程、线上课程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公修课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道德教育课程、价值观养成课程三部分[6]。笔者认为也不现实,要考虑到高职学生时间不充裕,不宜增加过多课业负担。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单独开设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至于教材,张岱年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本身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各校可以以此为主,再辅以专题讲座和线上学习。专题讲座内容不拘一格,如中国传统戏曲赏析、传统建筑赏析、茶道文化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不占课时,学生凭兴趣自愿听讲座。线上学习主要提供各类参考资料,如最近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扩大学生视野。

(三)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词赛、传统节日庆典、观摩传统工艺流程、参观人文历史景观和民俗文化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行情操。在这方面,很多高校的经验值得借鉴,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通过“一园一馆扬中医”活动,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优秀文化;武汉纺织大学以“汉绣技艺保护”作为切入点,弘扬荆楚文化,传承汉绣技艺等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根据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传承革命志,共筑中国梦”红色之旅实践教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把思政课开在工地上,这些鲜活的实践教学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7]。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展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涉及面很广,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宜由中文或哲学专业的教师来讲授。在高职院校,还面临着师资缺乏的问题。固然,思政课教师队伍里也有中文或哲学背景的教师,但如前所述,现在的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都是捉襟见肘,更无法抽出力量来开设文化概论课。因此,有必要引进这方面的专职教师。

(五)秉持“守正与创新”的教学理念

文化修养范文7

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

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师是通过示范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教师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王道俊、王汉澜)。在师范类院校解释教育的群体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所以说,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低,将来注定要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加强师德教育意义重大。师德的含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教师的道德修养,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德性。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其次体现在教师个人应有的品德、意识的修养上;三是体现在热爱学生上,也就是应该具有“爱心”,能够以人为本。英语中的师范院校(NormalUniversity)的normal就是源于norm一词,表示标准、规范之意。可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范二字最精准的解释。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加强师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在校教师德育教育的问题,更是因为师范院校承担着培育职业教师和对现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落实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承接的关键因素;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师德建设尤为重要。教师这个职业被人们普遍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广大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其实行力度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是比较好的,能够做到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广大学生的认可。但是,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和改革开放攻坚的关键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师德建设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新挑战和新的现实问题,对提高教师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正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方面以及薄弱环节。强化师德建设的制度要求应该提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对策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教育的实践中传递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师要对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等师范院校党政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师德建设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师德教育的重视,要有专门的机构如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来负责师德教育,同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师德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党委能够经常分析研究师德教育建设的形势,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师德教育的各项措施,并且通过检查、考核、奖惩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师范教育的不断进步,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更新师德观念。教师应该成为“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优化教育内涵,在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对在校的师范学生进行合理可行的、长效的、有具体教育意义的师德教育。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师德教育,教师往往仍然使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很多情况下已经远离学生的实际需要,还在使用固定时间的政治学习,千篇一律的理论学习笔记,毫无区别的理想信念教育等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心里共鸣。这种与现实完全脱节的教育,实际的教育意义不大,甚至还会有负面效应。所以教师应该紧握时代脉搏,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各种问题,认清形势,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更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进而帮助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身教胜于言传”的效果,才会与学生形成心里共鸣,德育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文化修养范文8

关键词:途径;家庭;学校;社会

探讨把儒家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中职教育的渠道,寻找并挖掘潜藏学生灵魂深处的美德,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所以,中职学校的特色教育应重视构建中职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第一站: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儒家思想落实的第一站。儒家仁爱思想明确提到孝悌为仁之本,要求孩子们为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孝悌思想传播了家庭中的一种大伦大道,告诉子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与责任。因此,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家庭开始,让孩子真正做到爱家、爱人。家人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亲身观察,积极体验。

1.母爱如水

孩子成长的过程,与妈妈接触的时间最多;妈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的。孩子的价值感来源于母亲的评价,母亲,孩子第一个接触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亲人。母亲珍惜孩子,关爱孩子,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才能活得自信快乐。母爱如水,母亲的付出,犹如春天晨露的慢慢滋润,让孩子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可见,母爱的悄然奉献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2.父爱如山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亲在家中提供了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父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互动中,是一个形象、稳重的角色,他向孩子展示着一个成熟男人的风度魅力。父亲伟岸的身躯,富有磁性的声音,坚毅的面容,自信果断的品性等,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总之,父爱如山,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游戏伙伴,是男孩模仿的对象,是女孩依赖的港湾。

二、大本营:学校教育

《论语》强调“为政以德”,《三字经》有“教之道,德为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学生“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可见,道德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学校德育教育是实施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主干。

1.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己,应当以身作则,做好落实儒家仁爱思想的工作。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主导因素,所以教师应吸取儒家道德教育传统中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学校也要多组织一些教师的培训工作,以让老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仁爱思想,更全面地掌握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儒家仁爱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针对不同学生,把仁爱教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2.寓德育于教学

笔者学校在实施特色德育的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上,除按国家规定开设《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外,增设《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教师将德育渗透纳入教学计划中,在各科教学、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使德育渗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工作主渠道中的作用。教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必须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儒家仁爱思想。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笔者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多媒体、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宣传和弘扬儒家仁爱思想等传统文化,营造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道德氛围。建立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每年举行校园文化体育艺术周。建造了“541”系列大工程:创建5大工程,即校园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室、教室、宿舍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企业文化专栏建设工程,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企业之声广播站建设工程;建设4大职业素养实训室(职业礼仪训练室、职业语言模拟室、职业心理辅导室、职业拓展训练室);全力建设1个“职业文化网”。同时在校园建立文化长廊、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和企业家画像、校训、名人名句、标志性景点等,实现环境育人。

三、拓展基地:社会教育

教育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教育。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道德的熏陶,促使人们避恶行善,按合乎社会发展的方式行事。教育工作不应局限在家庭、学校这两大领域,更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其他领域。因此,学校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让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方面得到训练,增强道德观念,树立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1.开辟和建立五个校外德育基地

儒家文化有很厚重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可以与社会结合的地方很多。因此,笔者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开辟和建立了5个校外德育基地。具体为:爱国主义基地:桂东南起义爱国主义基地;企业文化基地:玉柴企业文化基地;名胜古迹基地:容县真武阁名胜古迹基地;传统文化基地:玉林市人民公园朱锡昂烈士纪念碑;民族文化基地:玉林市云天文化宫。建立这些校外基地后,学校就可以经常性有计划地开展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前途理想、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当今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价值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肯定和认同,志愿者服务活动领域已经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延伸到广阔的校园之外。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服务活动,都能发扬传统美德,弘扬奉献精神。笔者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玉博会”“药博会”“园博会”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升道德修养、净化心灵。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参与其中,在奉献中肯定自我价值,在社会进步中成才。

3.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

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良好形式。对学生来说,它不仅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而且还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企业实践,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