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

【内容摘要】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不再拘泥于日常穿着,其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时尚潮流和文化特色。但是国内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创新研究方面,还略显稚嫩。作者认为,高素质的服装设计人才需要学校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和设计理念的养成,鼓励学生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创新观念,给学生更多欣赏高端服装设计产品的机会和实操锻炼,让学生在服装设计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我国在服装教育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完全是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到逐步注重教学层面的实践性,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服装设计人才。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在服装设计教学方面,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教学,也需要敏锐地感知潮流趋势,创造出为人们所需要的时尚设计。如何让服装设计教育适应现代化服装创意的研究和改革,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一)专业设置偏差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往往着重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服装设计专业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思想强调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的发展,这对于很多理论性强的专业是非常实用的。但是在服装设计这个充满着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过于注重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会造成学生在动手能力上的缺失,难以满足现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切实需求[1]。

(二)教学内容落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更加追求个性化,服装的流行周期逐渐缩短,所以把握最新的流行信息成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新生事物容易产生出新的灵感,这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无疑是创作的源泉。而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会让学生不了解市场形势,无法感知潮流并设计出合适的作品,与现实需求脱轨。

(三)设计能力无法考核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倚重理论知识教学,在课程考核过程中也大多以理论考核为主。但对于服装设计而言,创作并不是只有固定的答案,其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单纯要求标准答案,那么学生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迟早会褪去,在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也不堪一击。

二、中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不同

中国的服装教育开展较晚,笔者通过对比中外针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不同,认为需要对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一)教学方法的不同

我国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以纸质教材的教学为主,以教师为教学主导,采用大班的教学模式,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国外的服装设计大多以开放型教学为主,采用发散性思维的实践方式,由点及面,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剖析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并且经常邀请客座演讲人来进行开放式演讲,这样自由的服装教育课程体现出中西方在课堂氛围上的不同。就像是在某些课程上,教师们常常邀请与课程相关的专业人士或是客座演讲人来对这个课程进行讲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规范的不同

教学规范是教师对于之后一年课程的准备工作,规范一年内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在国内院校,教学规范不会让学生提前知晓,仅仅会有一个粗浅的教学大纲,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规范以及教学期望达成的效果和预计达成的标准,这就会导致教师在口头教授的过程中出现某些信息的缺失。在国外的教学规范中,详细规划了师生对每个课程环节的理解,避免了很多因表述不清或是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而且在规范中还包含着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对于学生的每一项行为都有具体规范,学生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查询该科目的教学规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2]。

(三)教学环节的不同

服装教育的课程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能力,这一直是服装教育课程的难点,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在我国的服装教育课程上,教师多以“批判式”教育为主,在一件设计作品中,教师会更多地指出其不足之处,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设计作品,而在作品的灵感来源的思想启迪方面,却很少进行关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鼓励式的,他们对于学生技艺上的毛病很少挑剔,更多是和学生聊思维上的启迪,关注他们对设计作品的想法。

三、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创新

(一)教育目标创新

教学目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和专业能力极强的综合性人才,结合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服装教育与服装工艺、服装营销等课程一起发展,让学生能够将专业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3]。

(二)教学模式创新

1.端正专业素质教学培养态度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和设计的基本功训练。现代人习惯用鼠标和键盘代替传统的纸笔,这样的练习虽然缩短了教学时间,却让很多学生过于依赖电脑绘图,失去了创新和思考的能力。而且电脑绘图是电脑技术的水平,很难像实践一样去感受到面料的质感,在服装设计的实用价值上面大打折扣[4]。

2.整合基础课程的教学链

当前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在安排上并没有很强的衔接性,甚至个别院校基础课程尚未学习就开始学习进修课程。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以及学习上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链的整合,构建一套符合教学逻辑的基础课程体系。对于部分课程的实践安排较少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强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5]。

3.突出实践型教学方式

在服装设计的早期教育中,往往会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符的情况,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在服装设计创作方面的能力。所以不管是在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都会举办专业的设计类大赛。借这种机会,学生们可以提前感受到专业设计在实操方面的运用,结合各种不同的分类课程,完成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程序[6]。

四、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改进方法

(一)竞赛式教学方案

为了加强师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检验教学成果,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各种服装设计比赛,建立一系列奖励制度。在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深度讲解,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进行思维启迪,并提出主题设计的建议进行设计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收获的荣誉。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衔接

在学院教学建设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现有的教学规范和服装设计的发展潮流进行全新定位。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进行一个专业方向的规划,并逐步打造适合不同需求学生的特色精品课程。

(三)建设产学合作基地

产学合作基地是进一步深化服装设计专业学习中实践内容所必须的存在,教师必须清楚一点,任何停留于纸面的设计都没有做出的设计成品更有吸引力。在日常专业学习中,对于服装的设计是在设计者的笔杆下或者是鼠标下,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现阶段学生的创作学习是没有过多意义的。而产学基地是将设计者的创作实体化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通过产学基地变成了立体的产品,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设计成品的优缺点,以便于下次改善[7]。

(四)完善教学设施

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课程的结束后,成果体现往往是通过几幅设计图稿,而不是实际操作成功的成品。学校应该加大在教学设施产品上的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服装工艺选择、效果设计等能力。关于设计材料、工艺选择等课程的开设,在某种程度上开阔了学生视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的服饰文化[8]。

(五)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脱离纸质教材的学习,多以学生听、教师讲为主。教师要改变固有的传统模式,在教学和设计的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增强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讨论和修改学生的作品,根据不同学生的作品存在的不同设计情况,对其采取对应的手段,增强在此过程中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使服装设计与市场需求知识相结合,满足学生的需求[9]。

(六)改变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系统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教师应该打破这个局面,考核方式应使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办法,提升学生在动手能力上的兴趣。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考虑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从用料选择到成本预估,再到作品制造,学生会接触到服装设计的每个阶段,切实体验设计师的感觉[10]。

五、结语

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在服装教育上起步虽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教育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对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其并不适用在服装设计的行业。因此,需要根据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发现服装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服装设计专业,还有其他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过程中的内容,我们都要尽可能付诸于行动去检验,因为教育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话,其成果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严建云,于野.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求知导刊,2016(11).

[2]周硕珣.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下的服装设计专业改革研究[J].俪人:教师,2015(5).

[3]罗勇.舞剧服装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以云门舞集《竹梦》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4).

[4]张雨竹,洪月,范韵婕.浅谈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西部皮革,2017(22).

[5]张红宇,许瑞欣.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创新教学研究[J].设计,2017(6).

[6]徐迅.对高等服装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6).

[7]周文杰.谈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1(4).

[8]虞海平.论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9]吴玉红.关于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案例分析[J].艺术教育,2006(12).

[10]裴霞.服装专业创新模式的教学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科技教育论坛,2009(2).

作者: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