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论文范例

社会研究论文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1

一、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一个全新的格局、一个长远的规划、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忽视社会建设,将会对其它“三位”的发展带来阻滞。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短板效应”,它已经在我国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的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和谐稳定的基础。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一重大战略对于推进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在进行“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会牵涉土地征用、城市管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房屋拆迁、资源节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和创新河南省社会管理,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不断推进中原经济区全面协调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特殊性

基于非均衡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各区域治理面临的社会诉求、热点、难点和政治生态会有不同的表现,并直接影响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速率以及扩散程度。因此,必须结合中原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厘清制约,针对特点。唯此,才能够提升各项创新实践的有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持续性。

(一)地域上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与河南毗邻的晋东南、鲁西南、冀南、皖北的部分区域。共涵盖30个地级市和两个县。第二,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特别是郑州市,九州之中,十省通衢,“雄峙中枢,控御险要”,是全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物质集散中心。

(二)人口上的特殊性

第一,人口总量大,密度高。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约1.7亿。第二,民族众多,有55个民族,特别是省际结合部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区域,民族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第三,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有1.1亿农村人口,且外出农民工众多,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突出。河南全省流动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些流动群体面临: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等问题,引发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成为社会管理的盲区。第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接受大学教育人数的比例依然偏低,2011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4.63%,而2011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26.9%。2011年,河南省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27人,其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144人。第五,就业问题严峻。河南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33.45万人,就业率为69.03%。这意味着仅2012年就有10.36万待业大学毕业生。

(三)经济上的特殊性

第一,2012年经济总量达4.5亿,但人均偏低。群众享有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低于东部省区。还有许多群众在教育、就业、住房和医疗卫生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第二,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是重中之重,同时,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因此,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总理到河南检查指导工作时明确指出,河南需要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也指出,以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为基本途径。第三,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生产要素聚集程度高而工业化水平又较低的地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发展任务艰巨,城镇化率较低,存在着土地刚性需求、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关系不协调、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牵涉大量土地征用、城乡建设、房屋拆迁、城市管理、就业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文化上的特殊性

第一,中原文化的特点。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第二,中原经济区居民文化特点: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主流意识健康,但封建沉渣尚存;文化性格厚重有余,但冒险和创新精神不足。由上述特殊性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亟需面对和解决如下问题:第一,虽然这一区域山水相连,民风民俗相近,历史文化同脉,经济联系密切,但由于涵盖不同省份,且区域广阔、民族众多、人口庞杂、地区间差异大,因此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均无法同步。第二,省际结合部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分属于不同省属行政区的基层地方政府来说,矛盾的排解、化解以及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均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三,基层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难度较大,这包括农民工、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高校待业毕业生。第四,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经济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实现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与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等问题。

三、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策略重心

(一)实现统一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首先,中原经济区要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统一的认识,从战略高度确定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从思想高度认识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摒弃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观念,在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和具体措施。其次,有效保障地方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自主权,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差别和异质性,鼓励地方在社会管理机制、组织、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充分尊重地方治理上的独创和特色。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不是孤立进行,还应关注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第一,强化区域协作和协同治理。尤其应当加强区域内不同省份和地方的政府合作、行政协作、司法协助、社会协同、公众协力等机制创新和实践,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二,快速推进市场化,以市场驱动创新。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打破同质性的社会结构和封闭性的区域社会,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元与复杂,并因此给社会稳定与发展治理带来了众多尖锐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客观上促成政府的问题意识。同时,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在客观上为地方创新提供了各种有益资源,增强制度供给能力,夯实创新的财政基础。第三,加强文化建设。从宏观上讲,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其着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建设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流文化建设对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因此,要结合中原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充分尊重和反映中原经济区各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从社会风俗、地方习惯和民间规约中挖掘社会治理的制度资源,维护道德在社会领域的地位和效力,培育互信、互惠、温和、妥协、谅解、宽容的品性,稀释对立和抗衡观念,增进信任和共和信念,以化解复杂社会的矛盾、冲突和纠纷。

(三)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人群

中原经济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收入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城镇失业、人口流动、社会治安、老龄化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这些都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来逐一解决。但同时要厘清重点,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是农村、省际结合部,重点人群主要是流动人口、虚拟世界、农村留守人群、城市边缘人群。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要致力于将管理与服务、管制与保障、规范与促进相结合,完善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依法管理、源头治理、社会参与,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加快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机制。做到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

(四)探索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推进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按照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突出重点,多方参与的原则,探索出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第一,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探索建立基于人的需要的新的福利和保障机制,优先解决最需要的人的民生问题。这包括健全就业权保障机制、受教育权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权保障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权保障机制、政治参与权保障机制。第二,以群众工作路线和科技创新路线为方法。首先,回归群众工作路线,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环境,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村、城乡结合部、省际结合部等基层社区管理工作。其次,充分认识信息化和新技术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利用科技创新解决新技术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和挑战。第三,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局面。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对话机制,政府与NEO组织的协作机制,建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基础上的新型公众参与方式,充分发挥各相关主体的参与性和协作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创新表征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气质,同时也规定了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于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当前中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也层出不穷,因此立足中原经济区实际,开拓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其意义之大、任务之重、道路之长,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丁云霞 单位:河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虚拟社会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透析虚拟社会主体的交往或结群能力高于现实社会,这源自多侧面的人性需求及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但在虚拟社会,主体存在形态不再是实体形态,而是一个符号或者一组代码。这种表面上的虚幻存在形态导致虚拟社会主体的真实面目之上蒙上了一层外衣,主体活动不必直接面对现实社会规范与道德的约束,后果的社会影响具有了延迟效应,从而主体活动具有了隐蔽性、伪装性。面对这一变化,传统管理手段显得束手无策、鞭长莫及。网络场域中行为主体的“边界模糊”甚至“无边界”大大缩短了信息者与接受者的时空,传统管理效率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一样存在不平衡性,这源自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但在虚拟社会,主体活动空间不再是物理空间,而是由符号逻辑地链接、形成的虚拟空间。这样,现实社会中主体的地域边界失去意义,不仅信息与接受可实现及时甚至零时化,且信息本身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无阻碍的传播与放大,这对社会管理方法与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虚拟社会主体结构的“离散性”、关系的“平等性”解构了现实主体关系的单向性、等级性,传统管理体制难以复制。在虚拟社会,现实社会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被隐去,社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的虚拟化导致虚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呈现离散化。主体结构的“平等化”一方面使得任何主体在信息资源占有、社会现象评价等方面机会均等,更为重要的是现实社会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层级模糊、特权人群消失,现实社会中主导的行政命令式的社会管理方式难以奏效。虚拟主体的“无组织”、“无约束”这种表面上的“自主性”为“网络推手”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操纵提供了极大空间,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虚拟社会主体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还很低,网络生态十分脆弱。“网络意见领袖”设置话题的便捷性与随意性以及很强的引导甚至引诱能力为“网络推手”提供了很大的作用空间和余地,网民“被操纵”、“被控制”现象极易发生,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海量信息的筛选、过滤与识别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社会管理无论是队伍还是效率难以适应。虚拟社会在为主体之间搭建新的便捷的链接渠道同时也导致了新的隔膜,加剧了现实中的群体分化和人际关系冷漠化。虚拟社会不同主体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源自主体需求更集中而且相互作用具有非线性、多向性与共时性。但虚拟社会也带来了主体间的新的隔膜,这源于网络技术在能否上网的人们之间引致了一种新的社会区隔即“数字鸿沟”或者“信息鸿沟”。

二、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揭示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组织能力是衡量一个组织保持和产生新功能能力大小强弱的标志,但从组织进化形式看,虚拟社会较之其他社会组织,自组织的特性最为鲜明,也与后现代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即个性化差异和有机化联系高度吻合。这既表明虚拟社会是迄今为止社会组织发展的最新阶段,也为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本源性基点。借鉴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自组织有序结构的生成需要具备四个方面条件。具体到虚拟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有序虽然在虚拟社会有序状态形成过程中也是基本条件,也都有具体表现,但不可简单照搬。本文以尊重个性化差异、强化有机化联系为基本指南,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信息共创共享。虚拟社会中的每一个主体应当拥有平等的参与制定和掌握各类行为准则的权利,信息社会主体之于信息的关系应当如同一个有机体的细胞之于DNA中的遗传基因,所有信息及其保证信息有序流动的“游戏规则”应当为所有主体所共享。主体自立自理。作为虚拟社会系统的组成单元,每个主体首先应当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拥有独立决策、独立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只要不违背虚拟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每一个主体都有权依据自己的判断乃至偏好安排和决定自己的对策及其行动。这既是虚拟社会存在之基,也是虚拟社会发展之根。“零距离”通讯。主体在作出决断时,不能仅依靠对其自身所处状态的判断,必须了解、熟悉和准确把握与自身临近的主体的状态及其可能的决策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距离应当尽量短小,甚至保持“零距离”通讯,从而保证主体间以及虚拟社会内部信息流通的便捷和信息真实性的维持。系统整体协调。虚拟社会主体各自的行为就构成了系统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具有相对自足性,同时,虚拟社会主体之间的行为又具有并行性,决策与行动之间的顺序和逻辑没有共同遵循的标准。在各类主体自行和并行决策与行动的状态下,虚拟社会的内部结构和游戏规则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突出,否则,就难以保证整个虚拟社会系统的协调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调整趋近优化。虚拟社会自身的系统调整和发展演化无法一蹴而就,只能在反复迭代中不断接近优化。其实如同生物有机体,自组织系统一旦真正静止下来,只能意味着该系统已走向甚至真正“死亡”。

三、虚拟社会管理研究的“四大转向”

虚拟社会鲜明的自组织特性对于虚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呼唤转换研究范式,从微观层面研究虚拟社会管理问题。构建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要在目前宏观研究基础上,实现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的四大转向:理性化。理性本质上就是指人类寻求并坚持认识及其对象的普遍性、明晰性和确定性的执着探索。不难发现,主体非理性是虚拟社会问题丛生频发、易于激化乃至产生恶性社会影响的根源。这既源自虚拟社会的虚拟特性,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人们应当有能力运用逻辑推理方式,根据虚拟社会的本性和运动规律制定运行规则,规范和指导主体行为,保证和促进虚拟社会的健康运行。动态化。虚拟社会管理的理想目标是有序稳定,但稳定不是僵死,动态的平衡才是稳定的本质,充满活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无论是控制为主取向的暴力维稳等强硬方法还是疏导为主取向的舆论引导等软性约束,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法治等综合手段,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激发虚拟社会主体活力、实现虚拟社会动态平衡这个原则。秩序化。以2002年2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信息网络安全研究与发展法》(CyberSecurityResearchandDevelopmentAct)为标志,在信息安全领域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管控成为共识。秩序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基础性要求,秩序的形成需要法律法规和各种措施构成的规制系统。建立虚拟社会的秩序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探究其现实可行的法理基础,也需要逐渐厘清相关管理软件的功能目标以及硬件系统应用的实现路线。全球化。网络的开放性和无边界性呼唤和需要虚拟社会的全球合作治理。理性的态度是在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关于虚拟社会治理既要保证自我平衡,也要能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运行之中,实现虚拟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等先进理念的同时,根据虚拟社会主体的基本特质,引入公共领域等治理理念,立足中国虚拟社会特殊的环境、运行规律特别是构成单元的特质,探究和构建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微观治理模式。

四、构建“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虚拟社会主体的行动逻辑与现实社会大不相同。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以虚拟社会管理的战略规划为先导,以网络社会秩序管控体系以及秩序管理模型为核心,以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为保障,构建起融战略规划、秩序体系、管理模型、网络文化“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网络空间战略规划。自威廉•吉布森1984年首创赛博空间(Cyberspace)至今,网络空间就被人们用来指称庞大的三维信息库和各种信息高速流动的场域,世界强国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这一新兴全球公域的发展权、主导权和控制权的角逐。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网络空间建设特别是战略规划觉醒较迟。应借鉴美、英、法、德、日等国家网络空间战略规划的经验,未雨绸缪,迎头赶上,加强网络空间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紧构建我国网络空间战略体系,在网络空间的核心信息技术、关键基础设施以及技术体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跨越赶超,赢得主动。构建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鉴于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十分鲜明,如何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矛盾对于虚拟社会管理更加突出。基本理路应是在虚拟社会管理体制和制度、制度作用的机制以及区域、虚拟社会的网格化程度及我国虚拟社会发展阶段等方面作出准确研判基础上,设计虚拟社会微观管理软件的功能性目标、支撑硬件系统基础设施的功能指标及硬件系统的实现路线,从而构建起集感知、管控和追溯等功能为一体的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设计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网络犯罪、自由过度、数字鸿沟、网络侵权等网络失范现象呼唤规范虚拟社会的法律法规。构建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核心是设计出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按照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的要求,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的设计应进一步敞开视域,借鉴国外研究,立足中国虚拟社会的特殊性,深刻认知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力求超越国外信息网络技术及其体系架构研究,还要先行进行局部验证,待取得第一手详实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完善后再逐步推广。加强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独特政治文化传统和虚拟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着眼于克服已经显现的技术决定论、无主体化、被操纵、边缘化、数字鸿沟、信息异化等倾向,提出契合本土文化传统与现代生存境遇的中国网络政治文化问题的解释框架和分析工具——理性网络文化。着重围绕网络舆情管理、网络民主参与、网络阶层分化(意见领袖与被动公众)、网络议程设置、网络风险管理方面,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研究者与网民之间的多种互动方式,获取鲜活案例和第一手资料,增强研究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建立和完善主导、监管、创新、保障、评价等虚拟社会文化的培育机制和实践路径。

作者:徐静 单位:江苏淮阴工学院

第三篇

一、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现状

首先,虽然我国在经济上一直保持着持续稳步的发展,但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经济发展直接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经济方面的制约因素直接会影响公民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现阶段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公民素质培育所取得的进展。我国现阶段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都为我国公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公民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有精力提高和学习。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面临着一些物质障碍还有思想障碍。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出现了不平等现象,并随之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差距的日益增大,所以我国公民的分层现状严重,公民个体之间的差距也是日益加大,理性和偏激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而且情况复杂。所以试图采取统一或简单的方式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民素质培育是达不到目的的,因为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和素质短板不尽相同,统一的培育模式或教育方式是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有效信息的。所以我国的公民素质培育所面临的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当然由于我国公民都生活在同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所以我国公民意识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在培育方式的选取上还是能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还有,国际环境的现状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互联网的日趋普及以来,多元化的思想也逐渐进入到公民的社会生活中,使得公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要求也日趋复杂,随之而来的就是公民素质培育问题的复杂化。但是另一方面,媒体的多渠道、互联网的普及和即时效应使得更多的公民开始关注国家政治和社会事物,使得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使得公民对于政治经济生活也开始有了热情。所以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公民素质培育情况,虽然有很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只要我们对这些积极因素善加利用,一定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提高。

二、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路径

(一)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促进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同的环境下受到不同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到学校,再到工作岗位,各类社团组织等。因为环境的不断变换和复杂性使得每个人在不同环境下所接收的教育内容也会有差异甚至冲突。所以为保持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使各种途径所接收的教育的内在价值保持连通性和协调性,防止因为冲突而消解不容易获得的培育效果。而且在培育公民意识时要把权利和义务结合在一起。如果公民单纯履行义务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利,那么有可能连人生安全都无法保证,更无法说使社会处于一个稳定的境地了。而如果公民只强调自身的权利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社会会连最基本的秩序都保障不了。所以要想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教育过程中就一定要将责权意识结合起来。

(二)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完善社会环境,提升公民素质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我们应依据以下几种方式完善社会环境来进行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素质。首先,在社会管理中完善经济建设,建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物质环境是公民素质培育的基础。据此,政府在经济上予以适度的财政支持,使公民生活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社会环境中,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明方面,注意自身道德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其次,在社会管理中完善政治建设,建设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改变管理主体的单一模式,完善社会管理的管理环境。使社会管理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管理转向由政府和非政府的的社会组织来分担不同的社会管理任务,促进管理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也应该实现从管理型向社会型的转变。以服务为管理准则,建立服务型政府,给予公民适度的宽松环境。而民间组织也应该在国家法律的规范下加强自身建设,使民间组织能够切实有效地肩负起社会管理的大部分责任,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更多的公民能够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第三,在社会管理中完善法制建设,建设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不仅是使公民自身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也是公民能够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保障。只有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公民意识才能够在有保障的环境中自觉生根发芽。第四,在社会管理中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由于公民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会使公民受到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公民,提高其公民素质。

(三)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民素质

首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管理的物质文明建设正好为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时机。市场经济发展其提供了经济基础,使每一个公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广泛参与,并在参与实践中培育其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因为市场经济是各个自由的经济主体进行平等的经济活动,因而自由平等贯穿整个经济交换始终。其次,在社会管理中公民具有现代法律素质,自觉遵守法律是成熟公民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又需要法治实践的历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公民能够真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法律权力,提高其法律素质。第三,在社会管理政治建设过程中,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才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拥有者,并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总之,公民在社会管理中,在参与政治活动过程中,会积累政治经验,锻炼政治能力,进而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

作者:赵瑜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科研处

第四篇

一、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妇联组织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工作优势

第一,在夯实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上,妇联组织具有“桥梁纽带”和“社会支柱”的政治优势。妇联是党的群众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清晰的群众属性。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妇联组织要切实当好深化改革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妇女结合起来。要引领妇女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我与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各族妇女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第二,在健全社会管理格局上,妇联组织具有“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组织优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要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既是妇联组织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大力培育、凝聚各类女性社团,引导妇女从“社会人”走向“组织人”,搭建起枢纽式管理平台;引领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作用,大力推进家庭道德、家庭平安、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等工作,为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第三,在引导妇女参与社会管理上,妇联组织具有“思想引领”和“直接服务”的群众优势。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使命。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主动参与社会管理,首先要以服务为根本,只有服务才能引领妇女群众,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为妇女成长成才、增收致富、创业就业服务,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环保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二、准确把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着力点

妇联组织应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立足自身职能,坚持有序参与、有效协同,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助手作用。在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积极拓展协同功能,当好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助手。妇联组织要主动参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扮演好协助者的角色,做到不越位,不推卸,要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以促进妇女发展为基础,尽职尽责,积极参与,助推城乡和谐社会建设,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推动社区和谐,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补充作用。在政府政策、规定、制度还不完善的方面,积极主动做好“拾遗补缺”工作,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妇联组织是妇女权益的代表者、拥护者,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妇女群众、一切依靠妇女群众,提高妇女群众的参与能力,鼓励和帮助妇女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引导妇女自身参与社会创新,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与此同时,要注重针对不同群体妇女的不同需求,创新提供特色服务,为妇女创业、就业、成才、成长服务,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为妇女健康服务。三是延伸作用。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涉及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新问题和社会管理的新领域,妇联组织要主动延伸手臂,积极参与妇女利益协调,提高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妇联组织的网络比较健全,服务直达乡、村、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作对象覆盖每个妇女群体,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女工作。妇联组织一定要积极作为,通过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和特色活动,举办各种技能培训,争取各种扶持政策,解决好妇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参与发展。

三、以妇联组织独特地位、独特影响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展

第一,要注重源头参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要抓住妇女群众所面临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妇女群众的诉求,并通过人大、政协“两会”等有利时机及时反映妇女诉求,为妇女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积极呼吁。一是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这个平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将基本国策列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和进入到党校培训课堂,提高领导干部的性别意识和男女协调发展意识。二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下发培养选拔女干部、反家庭暴力、妇女权益保障等各类规章、文件,争取在行政等资源调整、利益分配上向女性倾斜。三是配合各级人大机关开展《妇女权益保护法》专项执法检查,增强妇联对人大立法、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从源头上强化解决妇女问题的政府行为、法律监督行为。

第二,要强化协同参与。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在妇联的资源优势,通过议事协调、监测督导,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利用妇联与政府成员单位协调的运作机制来影响其决策、协调管理活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整合其他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资源吸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需求、不同视角的志愿者融入到妇女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依托各类组织、团体会员,加强联络、扩大覆盖。近年来,西藏妇联培育发展了女法官协会、女检察官协会、女企业家协会、家庭教育学会等组织,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参与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用好活动载体。紧紧围绕农村贫困妇女、失地妇女、留守妇女、流动妇女儿童、下岗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外出打工妇女、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公益事业,依托广大妇女工作者和志愿者,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延伸触角。在“双联户”工作中,西藏妇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乡(街道)妇联为统领,村(社区)妇代会为主体、网格妇女小组为辅助、妇女联络员为单元,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双联户”户长中女性占近90%。通过引导、吸纳妇女群众进入社会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及时将广大妇女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进行汇集、办理和反馈,为妇女维权、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筑起一道有力防线。在促进“双联户”创业增收方面,各级妇联组织主动作为,协调财政、银行等部门,为有创业意愿并符合政策条件的妇女和女户长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创业的热情。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妇联组织必须适应党和政府的新要求,顺应妇女群众的新期待,牢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全面建设服务型妇女组织。多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妇女工作和广大妇女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妇女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那就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必须坚持“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引导广大妇女在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切实把握妇女儿童的现实需求,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妇联协调、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形成共同推进妇女工作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打造妇女工作品牌,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在继承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动西藏妇女群众工作取新突破。

作者:江措拉姆 单位:西藏自治区妇联主席

第五篇

一、广泛吸纳民意实现科学决策

新加坡政府提出,制定政策、作出决定不要太快,要多听人民的意见,深入与民众磋商。如政府要征用一块土地,一般会提前5年予以告知,给予充分的时间,这样在新加坡很少出现因拆迁问题引发的钉子户问题。同时所有的政策都要提交国会进行辩论,通过之后由总统签准才能生效,避免政策制定的随意性。由于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做到了透明、公开,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动走到民众中间进行了深入对话,实现了政府与民众的充分沟通和广泛互动,因此,在新加坡没有发生过官民对立事件。新加坡这种广泛吸纳民意推动实现科学决策的成功做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借鉴这些做法和相应经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到透明、公开,主动听取、积极吸纳民意,按照党的十八大所要求的“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领导方式的转变适应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建设基层组织促进社会参与

新加坡的政府架构仅是由15个部所组成的一级政府。为了应对纷繁的社会管理任务,维护社会和谐,在李光耀执政时期,新加坡政府就提出要搞基层组织建设,强调通过发挥各种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增进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共识与互动,提升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在新加坡,政府主导社会管理的部门是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但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社会管理事务,其对社会管理的主导是通过制定政策予以引导以及支持社区发挥自治功能而实现的,社区管理也就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总主管机构是隶属于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的新加坡人民协会。作为管理社会基层事务的官方社团和法定机构,新加坡人民协会虽然与政府结合得很紧,但并不属于政府序列。新加坡政府通过人民协会的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并通过人民协会对社区活动进行补贴等方式引导和管理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俱乐部管委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构建政社协同互动机制间接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在这些基层组织中,公民咨询委员会处于最高地位。新加坡在全国87个选区的每一个选区均设有一个公民咨询委员会,使之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协调社区内其他基层组织共同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是由政府委任的地方长老。平时,大量工作要通过基层领袖来做,新加坡的基层领袖多达3万人,与执政党的党员数量相当,全是义务工作。在新加坡,社区等同于选区,国会议员实际是社区的最高管理者。国会议员作为社区各个基层组织的顾问,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俱乐部管委会、居民委员会成员都要经过议员的提名,议员为了让选民满意,也必然要选择能够脚踏实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人做基层领袖。由于国会议员绝大多数属于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他既是人民行动党的支部主席,又是社区各个基层组织的顾问,还是社区基金会的主席,从而保证了人民行动党的意志和政府的政策能够在基层社区得到贯彻落实。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基层组织每年举办很多活动,包括民众对话会、居民联欢会、邻里守望互助、民防演练、教育旅游、卡拉OK、家政烹饪等。正是通过基层组织和基层领袖的大量工作,确保了新加坡社会的和谐稳定。新加坡这种通过推动建设各类基层组织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做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新加坡这一做法和经验,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应更加重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实现基层自治和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三、依托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与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搞好社区服务是实施有效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新加坡政府很重视社区服务,但并不主办社区服务,而是依照政社合作、协同互动的理念,通过提供相应支持包括提供服务场所和经费资助,以服务外包形式发挥各类社区服务中心、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由这些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以笔者拜访过的新加坡飞跃社区家庭服务中心为例,其服务场所设在政府提供的居民住宅楼的第一层,开办经费由政府出资90%,平时的运转费用政府提供50%,中心自筹50%,主要任务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系统的社区服务。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飞跃社区家庭服务中心下设了幼儿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老人托管中心、邻里服务中心等,同时为特殊群体提供特定服务,如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开展心理咨询等。由于这些机构就设在社区居民住所的楼下,大大方便了居民享用相关服务。又由于政府提供了服务场所并给予了经费资助,加上义工的无偿参与等,中心的有些服务是免费的,属于收费的项目也是低廉的。如,为了吸引老年人到乐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提供免费早餐,并对来中心活动的老年人来一次盖一个章,每盖够5个章赠送相应礼品,以达到政府所要求的每天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数量。这样便于及时掌握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避免在住室内出了情况还不被知晓。像飞跃这样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新加坡共有36个,是政府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招标而确定的,并接受政府的日常监督和评估,对不达标的,则重新组织招标。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是新加坡政府服务外包理念指导下设立的社区服务机构,通过服务外包,可以利用社会上的专业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可以节约政府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使政府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工作,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方面需求。新加坡这种依托社会组织、将社区服务外包出去的成功做法对我们同样具有启示价值。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大多是由政府主办,甚至出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目的,许多地方还在通过社区建设强化和扩大这种做法,致使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包办转为现在的政府主办,这样容易引发新的矛盾,甚至使政府自身成为新的矛盾集中点并身陷被动。新加坡没有政府主办的社区服务,政府超脱于外,专注于对社区服务机构的招标、确认、监督和评估。借鉴新加坡这一做法,应重视推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扩展社会自我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社会自我服务能力。

作者:康永超 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第六篇

一、新公共服务视域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社会管理的曲解和内卷化,亟需社会管理的创新。社会管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借助不同资源、方法和手段,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事务进行协调和服务的过程。从理论上分析,社会管理主要由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社会构成要素予以共同治理,社会是管理的主体,但在实践运用过程中,社会管理往以政府对社会、公民单向度的管理和控制为主,政府扮演着全能角色,社会管理被曲解成为管理社会,逐渐呈现内卷化、自我复制的状态,缺乏突变式的发展或渐进式的增长。此外,政界多数领导人士认为,政府是管理者,公民是被管理者,应予以控制,不应过多放权,只需关注自身责任和利益即可,致使公民角色受到了排斥,公民权被漠视,因此,新公共服务视域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极其有必要的。

2.公民角色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亟需社会管理的创新。通常而言,公民角色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才能得以实现。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活动过于依赖党组和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和社区丧失独立性和责任性,致使公民在某些社会事务中不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公众参与度不高,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从而导致公民角色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尽管在某些领域建立了多个民间社会组织和社区,但由于政府对他们的角色定位模糊,过于重视其与政府的对抗性,因而为其提供参与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和资金保障等环境平台较少,使得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无法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公民权缺少生长的土壤,亟需社会管理的创新。

二、新公共服务视域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重视公民权,理性看待公民角色。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权和为公民服务看作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基础,认为政府要服务公民,主张维护和发展公民权,因此,在新公共理论视角下,要想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要重视公民权,正确认识公共服务,理性对待公民角色。重视公民权,意味着政府和公共行政要以“以民为本”,要关注公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公民具备获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权利,同时也具有承担公共事务责任的义务。正确认识公共服务,理性对待公民角色,要求政府要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行政权利实行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服务模式,要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做到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公民的公共需求有了较大的变化,,政府和公共行政部门要通过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法律制度规范,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公民在社会管理中消极被动的状态,消解社会矛盾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如山东新泰市依托“平安协会”提出了“人民治安人民办,社会稳定社会管”、“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社会管理理念,对于引领人民群众由依赖性向公民角色人格的转变,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转变战略理念,培养公民公共理性。新公共服务理论明确指出,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具有较强的战略性,而且在行动上也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这就要求政府要不断明确公民角色与责任,制定具体、完整、全面的且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规范行动步骤,引导公民群众积极参与、提出建议,从而激发公民原有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公民的归属感。众所周知,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和演变,除了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密切相关外,还与公民角色的认知有着莫大的关联性。因此,政府和公共行政人员要转变战略理念,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周密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帮助公民承担公共责任和义务,使公民群众能够超越自身利益,关注公共利益,提升公民自身的公共精神境界。比如,加强公民资格和公民精神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强化公民对公民权的认知;创造公民表达共同价值、形成公共利益的平台,实现集体意识,调动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辟政府与公民的对话和讨论渠道,加强政府与公民的对话交流,使其建立相互信任、协作的关系,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治理与公共决策,使个人和群体真正合作、承担其责任,进而促进公共利益的提升。

3.构建有效机制,实现责任共享共负。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并非是一种控制和承诺的关系,而是要通过政府公共行政人员的努力,使不同部门、各种资源组织相互合作、信任、帮助,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协作和信任的关系。公民参与的程度和参与渠道在很大程度会使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受到影响,因此,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政府要不断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渠道,建立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有效机制,实现公民与政府责任、利益的共享共负。首先,要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表达平台,实现制度内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通畅。比如山西省和湖南省分别通过创设“社情民意通道”和“人民来信绿色通道”,实现了广大群众与政府的“零距离”接触以及“无障碍”沟通。其次,要完善信访制度,严格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公民的信访受到合理对待。最后,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发展社会事业的法律法规,如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制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为公民参与共建共享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总之,在新公共服务视域下,政府要重视公民权和公共角色,找准切入点,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秩序的的稳定。

作者:尹季宁 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第七篇

一、网络治理理论在县级政府的实践

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远市鼓励社会团体及群众组织发展,截至2013年7月,开远市共发展各类社会团体121个。2011年成立的“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托养站”是经市残联审批、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一所公益性民办非企业残疾人托养机构,通过对精神残疾人进行托养服务,为残疾人康复事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红河州残联与开远市明威医院合作,通过签订《红河州贫困治理残疾儿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目标责任书》,成立红河州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基地,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有效的提升了残疾人救助工作效率和效果。2.鼓励社会参与决策。在网络治理中,行为体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整个治理过程是互动协商的过程。作为发展进程,它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强调在不断离散化和分割化的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管理中,通过有效的动力机制、沟通与控制手段及责任界定方式,来实现目标的协同、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治理网络的动力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政府也作为治理网络中目标和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各方的合作,与社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体现社会民众的利益和诉求。开远市不仅大力培育公众民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而且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了会议开放制度,即将政府的相关决策会议向社会开放,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列席相关决策会议。举办“市民论坛”,实际上以市民论坛为平台,探索适合开远市情的公众议程形成制度。建立健全市民投票制度,即利用网络、电话等信息平台,以投票的方式征求广大民众对重要决策议题的意见。这样的决策充分体现了民意,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公民的决策能力和民主素养。通过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网络治理理论在县级政府未来实践的展望

1.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政府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应该努力争取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履行其政府的职能,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电子政府是一个“通过提高成本收益、有效服务、信息和知识来改善市民和公众机构关系,由政府承诺的永久性机构。”电子政务借助通信技术可以让公众更方便地参与政府事务,可以突破政府部门之间各种有形的壁垒,可以构建更加透明、高效、廉洁和人性化的政府。开远市应该进一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建立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络服务平台。政府部门应该利用互联网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服务。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就逐渐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政府新闻公告、与民众进行互动的一个新型交流平台。通过建立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络服务平台,一方面,使之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一个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在第一时间对社会谣言进行澄清,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进一步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开远市现行社区建设模式中普遍存在居民参与缺乏的状况,而社区居民则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在接下来的社区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培育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最大限度地让社区居民及各治理主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从而促进社区和谐社会稳定。通过将自上而下的垂直治理结构变革为上下互动多元结合的横向网络结构,探索出能吸引居民参与的合作网络服务模式。运用网络治理的激励机制,采用地域货币制度。社区网络治理能够得以顺畅运行,关键在于如何将社区居民尤其是在职居民吸引到网络治理中来。地域货币是建立在互惠和优势互补基础上,普通居民可根据自己的间、特长、兴趣爱好,提供方式作出自由选择,获得的地域货币可自由存储或兑换成自己需要的各种服务,因此对社区普通居民的参与有很强的吸引力。开远市可以参考在我国某些社区实施的“爱心时间银行”等措施,为每一位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档案,等到志愿者自身需要服务时,社区再根据他(她)的需要由他人为他(她)提供一定的志愿服务。通过探索符合开远市自身实际情况的举措,吸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作者:于洋航 王雅男 赵越 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八篇

一、法制统一原则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元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致使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内容重复和效力冲突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对虚拟社会的治理效果。统一的法制是网络虚拟社会得以形成和有效运作的根本保障。因此为了保证法律法规体系的协调,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具体而言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就必须做到纵向法制统一和横向法制统一的结合。纵向的法制统一是指不同层级的网络立法主体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要符合法律位阶原则。我国网络立法主体层级复杂,但是不同网络立法主体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还是有等级之分的,尤其是行政立法主体还存在一定的纵向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此下级的行政立法必须与上级的行政立法保持一致。横向的法制统一则要求位于同一位阶的法律法规之间要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冲突。对于横向的法制统一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不同立法主体针对同一虚拟社会管理问题做出不同的规定,尤其在行政立法中尽量多部门联合立法,从而避免“政出多门”这种现象的出现,确保虚拟社会管理有法可依。

二、管控最小化原则

随着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问题的喷涌和泛滥,政府对虚拟社会管理全方位地介入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但政府对网络监督管理的权力相对于公民在网络领域的权利居于无可争议的强势地位,因此为保障公民在虚拟社会中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在进行立法时,必须坚持管控最小化原则。即对网络自由的管控应当限制在合理的、必要的、最低程度之中。具体而言,最小限制原则表现为:第一,补充性。网络自由必须得到最大化的保护,非不得已一般不轻易使用管制手段。第二,部分适用性。法律管控只在出现侵害公民重大权益的情况下适用,比如,出现了网络犯罪、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换句话说就是法律的规制仅限于维持基本虚拟社会秩序并限制在最小限度内,对绝大部分网络行为是不需要政府的管制的。第三,宽容性。受到法律管控的网络行为,不仅已经违法而且同时具备应受惩罚性,在没有其他方式如道德等可以矫正的情况下,才施加法律手段加以管制。对一般的网络行为,应尽量以宽容心对待。

三、全球趋同原则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扩散,互联网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全球性的网络虚拟社会已然形成,虚拟社会管理问题也相应地具有了全球性。因此为避免闭门造车,网络法律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应坚持全球化的方向,我国在进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时应当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全球趋同原则。所谓“引进来”是指我们在进行网络立法时必须认真研究虚拟社会管理立法的国际动向,充分借鉴域外先进经验,使我国网络立法和国际通行的立法原则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立法方面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一切都从头做起,而应当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指导我国的网络立法进程。我们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所谓的“走出去”就是积极的主导推动虚拟社会管理的全球统一立法。对于国家而言,倡导新兴国际规范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结合国情世情中国自然应当争当网络虚拟社会的国际规范倡导者。

作者:左怀民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第九篇

1、新媒体在我国的社会功能

在“自媒体”时代,利用好新媒体,是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树立良好形象、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提高公众的社会管理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及时公开政务信息,提高政府透明度。新媒体环境下,党和政府持开放积极的态度,部分政府机关积极应对和公众形成良好互动。党政机关不仅及时公开党务信息、执政信息,还及时公开与自身相关的有效信息,以及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一些政府机关和官员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建设官方网站、论坛、BBS社区,公布办公电话、电子邮箱,将政府和自己的一些活动公布在微博或相关网站上,加强了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办公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和社会的监督。如政务微博有力推动社会管理,政府和官员通过微博主动回应和参与热点事件,形成有效的政民沟通平台。2013上半年,全国司法系统和环保系统微博的发展尤为突出。《2013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26日,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79372个,较2012年底增加17000个。政务微博所发微博被网友转发总量近2亿次、被评论总量约1.6亿条,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表1为2013年度新浪网上全国十大政法机构微博榜单。

第二,打造通畅民意渠道,加强与公众互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互动、公开透明。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以微博、论坛等形式,掌握更多话语权及时表达利益诉求。部分政府机关,开设了微信、微博,既了解民情民意也在公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双方通过互动沟通,共同商讨,达成社会共识,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浙江东阳本色集团董事长吴英案,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在推进民主、完善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吴英案本身是一个普通案件,经过网民的讨论,获得了海内外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总理在2012年的两会上明确表示吴英案一定要实事求是,政府部门也做出相关回应。最终,经过慎重审查,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网民的持续关注中,吴英由一审的死刑改判为死缓,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是政府和公众共在推进社会民主、促进社会管理中共同的胜利。

第三,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针对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冗杂等特点,政府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增强主动性和预防性。尤其出现公共突发事件时,信息的传递、舆论的形成和变化错综复杂,颠覆了传统的应急处置和社会管理。政府利用新媒体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处理,和公众进行及时沟通,展现客观事实,澄清谣言,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推进社会管理。我国众多网民数量构成庞大的网络虚拟社会,决定网民在社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新的公共权力空间不断诞生和成长,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都开始对新兴的网络民意投以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通过新媒体把许多不法、不公、暴力事件曝光,追踪、问责和监督,使得社会管理的真正情况被更多人所知,使事件尽可能公开化、透明化,推进民主和社会管理。特别是近一两年,网民素质通过各种互联网事件得到锻炼和提高,网民力量也由此得到进一步加强。从“孙志刚事件”到“华南虎照事件”、抗震救灾、郭美美、小悦悦、表叔等事件的表现看,我国公民社会在互联网初步形成,网络力量显示民间社会的积极力量,网民在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2、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于社会管理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国目前社会组织化程度低与网络组织化程度高并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大,社会与政府良性互动难度大。当前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社会规模庞大、成员复杂,增加社会管理负担。规模庞大的虚拟社会给社会管理增加新的负担。同时,使用互联网的门槛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难于监管,网络犯罪、网络谣言、信息犯罪层出不穷。第二,削弱“把关人”监管作用,网络谣言、网络负面情绪成为难点,增大社会管理难度。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信息都要经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的审查、把关,可控性强。而新媒体可控性较差,加之对新媒体管制的法律不健全,谣言极易生成且被快速、大范围传播。第三,政府观念不适应于新媒体要求,给社会管理带来不便。传统媒体时代,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议程设置,引导舆论导向。新媒体环境下,部分政府和官员沿用以前的管制方式,思想观念转变不够,潜意识中对“公开”“透明”存有抵触的情绪,不能及时公开回应,忽视民意,造成网民表达民意的渠道不通畅。第四,有关互联网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互联网发展时间较短,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很多模糊边界、灰色地带的法律缺位现象较为严重,法律漏洞较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打“擦边球”,危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

3、结语

新媒体具有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多重属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及时公开政府信息,打造透明政府;确保民意表达渠道通畅,与公众形成良好互动;重视网民意见,鼓励网民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掌握新媒体话语主动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公众应善于利用新媒体来表达民意、参与社会监督,发挥公众的力量,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进行社会监督制约,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提供顺畅、透明渠道,与传统媒体相配合,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确价值观。

作者:刘甜甜 唐莉莉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第十篇

一、“网格化”模式的由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日益庞杂,尤其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滞后成为我国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尽管说这些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管理,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制度陈旧落后、运行机制不灵活、服务的观念较为薄弱等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造成了平常过问少,有事临时管,也没有形成较好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造成了内耗严重,管理成效不明显。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有效、合理管理社会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管理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社会矛盾的排解、社区环境受到影响、公共设施被损坏等。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基于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模式。从理论上讲,在社会管理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事件都将能够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从事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均能从网上获得归属自己管理的信息;对于政府来说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做到提前知晓,提前解决。网格化管理是我国数字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管理的新创举,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代表了现代社会管理的新方向。2005年北京东城区启用了网格化管理的模式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学习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网格化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网格化管理运行以来,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提高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

现代社会在高速运转,旧的信息反馈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们常常看到社会突发性事件应接不暇,政府管理部门只是疲于应付,而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发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因素,加上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各部门主动出面化解问题的积极性不够高,导致一些部门遇到事情后相互推诿,群众牢骚满腹,社会突发性事件难以把控。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最基层的信息搜集,时效快、涉及面广、准确度高,收集的信息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通过网络的及时传输,让相关机构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降低了社会管理的运转成本

由于网格化管理模式是通过现代化手段实行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分析和研判形势,这样既节省了对情况信息了解时所耗费的精力,同时也避免了多头重复了解信息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且其造成的损耗也是不可小视的。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优化了社会环境,减少了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处置成本,也就降低了社会管理的运行成本。

(三)搞活了社会管理的运作机制

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仍然是政府部门,而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管理创新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够落实到位。网格化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的限制,这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更能有效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既提高了政府为社会服务的水平能力,又增强了政府服务社会的意识,还能够盘活社会管理系统的运作机制,为社会管理工作科学、良性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这种管理模式是利用社会基层组织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收集,首先保证了信息渠道的畅通,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督促和检查,避免了对出现的问题一拖再拖,最后导致无人办理的情况出现。通过系统的联动管理也保证了政府各部门联动管理,大家各司其责,减少了由于职责不明而导致的相互推诿造成的内耗,保证了政府和群众的及时沟通,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社会、公众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于政府的形象的树立和威信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赢得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我们往往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被动应对主要是由于对情况了解滞后造成的。网格化管理的效率较高,具有提前预警功能和快速控制的机制,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前主动解决问题,将处在萌芽状态中的事件及时消除和化解。因此,这种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克服了信息了解滞后的问题,还能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同社会管理的目标加以比对,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成功的发出预警提示,如果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那么警示的级别便会上升。这种机制在现实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被动应对”变为了“主动出击”,大大降低了因为问题堆积而产生隐患的机率。

(五)探索出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径

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管理的步伐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愿望,否则就会变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会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扭曲。网格化管理就迈出了我国实现现代管理的重要一步,也探索出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向,它利用诸多管理思想和科技手段,建立了一种长效的运转机制,这种机制将参与社会管理的各个部门以及具体的责任人以即时信息的方式在工作网络中显示,这种方式没有为政府懈怠工作留任何后路,避免了消极怠工等情况的出现,开创了政府公开政务和群众参与监督的新局面,对社会的健康、良性、科学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网格化管理工作彰显的问题和弊端

在管理实践中发现,这种管理模式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对网格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网格化管理模式起步较晚,网格化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程度还比较低,虽然说许多地区也纷纷启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但是总体上,启用网格化模式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对这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和相关事项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网格化模式进行联动管理的条件还不成熟。对已经实施了网格化管理的地区而言,也还存在认识上的不平衡,对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存在不同的看法,对其重视程度存在不同的偏差,没有将网格化管理看作是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而是将其作为单一的管理手段来实施,缺乏了对管理工作的研究,没有激发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研究的活力,因此也无法最大限度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在基础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还需要现代化的采集设备,如专用电脑等设备设施,而在我国网格化管理最基层的实施组织———社区,除了人力资源匮乏外,政府对社区的财力投入有限,办公条件较为简陋,设备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网格化管理的需要。

(二)管理中的依赖性过强

由于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采集大量的基层信息,只有这样系统的运转才能正常化,而我国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依靠社区开展工作。因为起步较晚,对其研究力度不大,加之人们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导致在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过高,显示出一些弊端。社区本应该是一个基础群众组织机构,应该为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起着沟通连贯的作用,然而网格化管理有着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具体的事务工作,而无力去做一些协调和沟通的工作,导致社区工作更像政府,从事的管理工作更多,而承担的社会服务工作少之又少。网格化管理过于依赖信息资料的收集,而从事资料收集的同志是与社会公众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组织群体,他们对社会中种种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最为基础和全面,但是他们被繁忙的事物压着,无暇去思考基层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也没有精力对解决问题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网格化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很强,主要靠计算机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来实现具体的管理。这种管理思想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后,社会管理的相关资料就会丢失,因此要研究能够及时应对出现此类风险的办法,增强风险意识。

(三)管理队伍还相对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工作趋于行政化,由于网格化管理人员主要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习惯于用行政的方式对待身边的工作,缺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而网格化管理这种创新模式的出现需要更多地与社区民众的交流和沟通,现有的人员缺乏耐心,影响了群众参与他们之间交流互动的积极性。社区工作人员中还出现老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新同志工作时间短,经验少,独挡一面的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些都导致了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影响了工作的科学性和信息的可靠性。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管理角度来看,网格化管理都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力图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但是从目前来看,社区网格员在从事具体工作的时候也表现出专业能力不强等弱点,仅仅靠简单的电脑操作,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网格化管理的相关信息平台需要专业的技术队伍来维护其正常的运行,多数社区网格员现有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很好的胜任此项工作,不能满足公众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加强和改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弊端,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激励机制

要想达到较好的工作效果,解决和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要从制度的角度来进行规范和管理,实施量化考核机制,完善职责分工,让大家各司其责,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中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既要管理系统内部的评价,还要听取外部的评价,既要有上级的评价意见,还要有群众的评价意见,保证最大程度发挥网格化管理的效益。

(二)增加人力、财力、物力的持续投入

网格化管理的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要从建设民生工程的角度,来重视此项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工作人员编制,解决网格化管理工作“临时抓壮丁”的现象,聘请专职网格员,提高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保证他们能够爱岗敬业,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网格化管理和建设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在政府拨款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拨款渠道,保证运转资金充足,不断增添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加大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2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是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然而,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手段和工具,如可架构一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功利性和道德性、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棘手问题,促成了管理手段的理性反思和实践。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3、结语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3

研究生队伍当中,会有很多价值取向,更是多元化存在,我们应该多关心国家大事,应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在我们祖国人民生活条件不断的提高,伟大祖国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作为新一代天之骄子的研究生更应该真正了解自己所背负的神圣使命。在研究生这个庞大的群体中首当其冲的应当从教育入手,开设教育课程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其次引领研究生从最简单做起,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研究生群体也是一样从最简单的知、书、达、理开始做起必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最后实行全民从监督,现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全民都在提高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时如果全民参与进来互相的进行监督,那么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日可待。

二、研究生思想道德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研究生思想道德里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当代研究生更应该具备道德责任感,研究生这个层次,应该定性为高层次人员,对于历史责任,这个群体更应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不仅单指对国家,对家庭对爱情这都能体现出来它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视对社会以及他人的社会道德,也不能只单独看中个人利益,以功利主义为自己的价值观,应该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做到知行统一,道德认知的水平提高了道德责任感也会增强,研究生应该道德主流积极向上。应该具有比较成熟的道德观念。应该加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深知自己使命感。

三、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的重大意义

一个美好和谐会是我们一直向往,梦寐以求的。从古代刀戈铁马到现代信息文明这几千年来我们人类为了这个各谐社会不断的努力,从未停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也是研究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会有人问建设一个社会岂能是一个研究生就能建设得了的,但是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我共伸一把手,和谐社会天天有。在这个飞速的信息化时代里,人们身边每天都有着日异月新的变化。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知识、还有所谓的境界的增长的同时是否还记得当初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思想道德教育。现在出现了这么一种状态在我们社会的大家庭下往往不遵守规则、不注重道德的往往是成年人。例如最简单的公交车让座、车窗抛物、公共场所吸烟等等……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教育的深入,境界的提高反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成反比例下降。和谐社会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解决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以及精神动力的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可以说是精神文明建设之源。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提高了国之根本,更是提高了国之素质使社会更加井然有序的运行,使科研学术更加创新的开发。所以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四、结束语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4

为了能够活下去,人们要么完全脱离学术工作[沙波什尼科(Н.Н.Шапошнико)],要么完全更改学术专业,停止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斯卢茨基(Е.Е.Слуцкий)],要么投入执政党领导发起的同“人民敌人”斗争的运动[皮里亚文(Пилявин)]。在后一种情况中,科学被意识形态所顶替,而学者则变成了党的宣传员。后一种社会学的“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数众多,正是其中的一些人构成了那时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队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我国经济学所处的这种艰难时刻开始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按照上级命令进行的,并非经济科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使然。

1936年年初,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政治经济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决定。其中谈到教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在“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这门课在1933年取代了“苏维埃经济理论”,然而在理论和方法方面两者并无太大差别)的框架内研究了苏维埃经济。这纯粹是描述性的教程。它们给学生提供未经加工的说明国民经济某些部门发展的实际材料,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其中并没有理论,如果除去诸如“计划(苏维埃经济理论)或者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政策)乃是苏维埃经济运动的规律”之类的议论。经过对上述联共(布)中央决定的讨论达成共识:经济政策教程“乃是经济措施史教程,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程。那种经常建立在部门观之上的经济政策教程,不能深入说明整个苏维埃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③。

然而,承认对苏联经济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身,远不足以赋予这种研究以真正的理论性质。对苏联经济发展动力的唯意志论的观念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也是执政党积极灌输的观念,是解决这一问题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观念也从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程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去。身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阶段的波里林(Б.Борилин)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规律性是社会主义工农国家自己创造的。”④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当然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常常有人抱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理论,这种怨言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此时经济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被推到次要的地位。1937年4月《布尔什维克》杂志的社论指出:“……我们的经济学杂志,例如《经济问题》,很少或者几乎不提理论问题。这些杂志不研究也不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⑤这种状况当然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名义下创造了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增长而尖锐化的理论。

斯大林这样做依据的是列宁以及斯大林本人的各种发明,尤其是上述理论。在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之后正式承认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是为了扩大大规模镇压,在这以后已经几乎没有人来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了——到30年代末有学识的经济学理论家已被消灭殆尽;至于青年学者,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理论修养,被党教育坏了,不能把理论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由执政党的政策造成的战前苏联经济科学的尖锐危机明显表现在以下事实上,1937年经济研究所没有发表一项学术成果,甚至一本小册子,虽然其计划中有137项,1937年3月,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认为研究所的工作不及格;1938年经济研究所总共出版了两本小册子;1940年年底《经济问题》杂志指出,“最近几年”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没有提出一个国民经济的大问题”①。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明白,露骨的唯意志论是同真正的科学不相容的,并且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1943年第7~8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社论反映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新理解,其中写道:“没有规律,没有合乎规律发展的地方,也就没有科学的地位”,“一个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按照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一定的规律发展的”。由此得出结论,存在客观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不过立即做了重要的补充:这些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意志”表现出来的,因此这是“被认识到的规律,被苏维埃国家自觉地运用和利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规律”。列举的这种规律的例子就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上述补充意味着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是表面上的,新观念的真正使命是赋予当时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以客观经济规律的地位,从而保持对这一政策的绝对正确的信念。竭力赋予政治口号以科学的外衣的努力在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原罪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始终没有能够消除。在它存在的整个时期都一直在意识形态上帮助执政党,为其服务,这是它的主要职能。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主导经济学家们指出,“我国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由“苏联进入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决定的”②。稍后承认,提出开展共产主义建设这样的目标纯属乌托邦。20世纪70年代苏共宣布在苏联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后来承认,这过急了。苏共中央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说:“……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在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的看法是针对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任务的道路和时间的简单化的观念的。但以后对发达社会主义解释的着重点逐渐混乱了。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5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6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科学通识教育的特点,特开设此门课程,目的在于规范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增强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提高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术论文和学术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学术研究;训练

在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的常态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大学毕业应取消论文写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科生没有办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导致高校学生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应被取消。深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本科生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因此很难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点,使得本科生学术论文的抄袭率屡增不止。为此,互联网上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降低重复比率的“特殊服务”,也不乏诸多“前辈”所传授的降低重复比率的各种经验,例如转换句型,调整文字顺序,语言互换转翻译,等等。这种“传、帮、带”的结果使得本应该认真、严谨才能完成的学术论文成为了文字游戏,甚至还衍生出互联网下大学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相似度、抄袭率检索等生意的火爆。上述现状的存在,使得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越来越浅薄、粗糙,对提高其知识能力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显然,要使本科生学术论文回归本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训练,为今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存在的各种弊端,有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没有必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再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笔者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对科研的基本过程得到初步的掌握。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管日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假如大学生在党政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要学会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这免不了在大学阶段就要学会收集与整理材料,使其能在提出问题之后准确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对于将来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其科研能力,专研经济学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难题。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无限创造和细致入微进行观察的能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不能因为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否定学术论文的必要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学术论文乃至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不仅是本科生在即将完成自己学业所呈上的一份答卷,也是对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显然,该份答卷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素养的养成水平。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如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对高年级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从而为其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程度的学术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就会面临来自考研、找工作或出国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接受“综合论文训练”的过程中选题和写作“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作为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必要性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不但培养出大批富于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其他职能的履行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培养研究型的本科生就是其最重要的任务。然而,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之初不清楚学术论文写作的规则,也不深入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建议,这使得很多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所做的报告作为学术论文,但显然不是的。因为从文体来看,学术论文应当属于议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是一种剖析经济事物、论述经济事理、发表政策意见、提出政策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文献阅读、摆事实和严格论证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或假设的正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一般而言,就其内容来讲,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内容是解决经济现状或某一经济问题,这种论文既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也可以提出经济学中的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通过研究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学术论文可以是平时的一篇作业习作,也可能是毕业论文,而前者显然是后者的基础。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就是希望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让学生对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理解,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设计的一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本课程的目的并非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表述学术思想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内容庞杂,经济学的分支错综复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中国经济问题,也有许多经济现象有悖于经济理论的特殊情况。大学生学术论文本身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例如,本科生由于选课较多缺乏写作经验,尽管写出了很多课堂作业,但写出的内容并非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此外,本科生的教学还未转向以引导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的过程中。因此,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规范性相对于创新性而言,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意义更为重大。

三、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课程对象及课程设计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对象是接受通识教育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说,他们的知识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在通识教育的培养下,这些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兴趣浓厚,知识结构完善,经济学知识和基础则更为扎实。然而,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经济学专业方面,由于其大四毕业时转入经济学专业也才两年半,跟大学一入学就进入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比,经济学基础显然薄弱,同时由于受到了社会学等专业通识教育的影响,学生在经济学问题思考、研究和写作上会受到来自不同专业知识的干扰。基于上述两个问题,通识教学体系之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更有必要接受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帮助其尽快学会写符合规范的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选题上,各方面都错综复杂,穿插在一起。为了使大学生能更有效地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特将课程设置如下:课程设置2学分,每周两课时,共计24课时,分别由四名教师参与,一名教师负责组织课程正常进行。具体设计如下。第一,请四位教师参与授课,分别从论文选读、文献整理、经济学论文写作方法、行文要求、文献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每人授课两次,每次两个课时,课后给学生留一定的阅读内容。在阅读文献方面,以往的教材是结论式或既定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可能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式。因此,要学会写论文,首先就应该多读优秀的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要坚持不断地写作。此外,学生不仅要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还要养成给每条笔记起题目的习惯。其次,学习写作的步骤。包括阅读、思考、研究、列提纲、打草稿、朗读、修改、多余材料的处理等。第二,抽签选题,忽视选题带来的主观性影响。选题由组织授课者根据课程讲述和当前经济时事拟定不少于20个学术论文题目,并让有选课的学生抽签决定论文题目。整个学期尝试三次小论文写作,授课教师要对论文选题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破题,并在选定题目之后对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给予方法指导。在写作方法上,撰写论文需要不断考证、辨析和评述,必要时还需要辩驳。如果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停滞,应重新写一份范围略窄一些的概要,这份概要涉及下面几句话或几段话谈论的要点。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概要,其要点都应该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也就是要记录具体的观点,而不是写出导论或结束段。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手头准备一张纸,写下一些词语或记录下一些头脑中闪现但尚未用到的概念。出现灵感的时候,不要靠记忆记录这种灵感,一个词组或单词即可以唤起对这个灵感的记忆。把学术论文写作提纲看成助手而不是主人。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僵局时,就像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那样,查看一下提纲,做一番修改,重新读一读已写出来的内容,扪心自问所写论文下一步的方向,想想自己要解释清楚什么问题。写完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技巧就是大声朗读并不断修改,如此才能从语言上获得读者的倾听。第三,举办两次学术沙龙,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在举办学术沙龙的过程中,要以学术论文匿名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请他们分别提出学术论文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匿名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不留情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更为客观地找到学术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以绝后患。第四,模拟一次学术研讨会,启发学生的学术思考。请授课教师或本单位其他有经验的教授参与点评,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再次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做好准备。

四、结语

通过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会使其经历撰写学术论文的全部过程。这不仅能使学生三年多来学习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得到检验,而且还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此外,通过学习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课程,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之际,利用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对经济学专业领域更为深入或现实的专题进行继续研究。这不仅会培养学生科研的志向,而且对于增强学生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作者:靳卫萍 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立彬.“学术研讨会”与高校本科生的学术规范训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3):64-66.

[2]庄边.学科升级与学科建设: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装饰,2014(7):54-61.

[3]张海燕.大学生学术写作能力训练的原则、模式和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18-20.

[4]苏鑫.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油教育,2015(2):8-9.

[5]杨冬.关于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规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1):43-46.

[6]朱文通.关于学术训练及其他[J].社会科学论坛,2013(5):102-108.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7

首先,笔者对中国知网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近3年(截止于2013年12月)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网络检索,逐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绪论”等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部分,下载了所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学位论文;然后通过内容分析法选择了其中与音乐教育选题相关的23所高校的108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样本.论文“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主要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研究方法名称、数量、种类以及参考文献等信息,然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建档、整理和统计,最后以这些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不仅对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反映研究者方法论立场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宏观的方法学视角检视和讨论各篇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力图清晰地描述出目前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现状和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态势.

2样本论文的方法学特征

2.1实现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

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是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标志性方法.然而,调查发现,只单独运用这两种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样本论文仅有10篇,而把定性资料收集技术同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组合起来进行运用的样本论文却有98篇(90.7%),其中,无结构式访问法(97篇,89.8%)和现场观察法(34篇,31.5%)是被组合运用频次最高的两种定性资料收集方法.说明样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达到以定性资料来补充定量调查的结果,或把定性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的背景资料,实现两种资料的互相印证.暂且不论这两种研究预期能否实现,仅就研究方法运用而言,包容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并且混合方法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因此,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研究的背景下,样本论文对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不仅符合其母学科音乐学新的研究取向,也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必然有利于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2.2尝试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音乐教育实践问题

面对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问题越来越深的现状,保持音乐教育科学学术效力长久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工作.调查发现,明确表明了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有34篇(31.5%).这些论文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从多学科角度对同一音乐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使得研究的论证更加全面、科学、深刻,提升了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然而,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使用了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在分析深度、理论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研究者属于音乐学的初学者群体,他们对跨学科、多学科的理论应用尚处于尝试阶段,出现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这为以后的研究者融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开辟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在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3样本论文的方法学问题

3.1研究方法写作不规范

所谓“规范”在于其统一性,尽管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对某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应该统一至今还无共识,但是,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阐述还是有一个一般写作模式可以参考的.由于研究方法是由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三个层面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在研究方法写作时,应单列一个研究方法章节,按照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的架构进行表述.调查发现,只有47篇样本论文(43.5%)是按照这样的写作模式对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的,说明研究方法写作不规范在样本论文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大部分没有对研究方法阐述进行规范写作的样本论文,在研究方法部分就不能从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等方法论的视角对其研究论证过程作全面的阐述.这样不仅会使社会调查研究的层次与结论的意义因为缺乏充分和明确的理论框架的指导而受到限制,还会使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等由于研究前无明确理论假说、后又无严密论证而难以得到保证.

3.2研究方法表述不够详细

调查发现,在47篇有按一般写作模式阐述研究方法的样本论文中,只有1篇相对详细地阐述了方法论和具体方法,42篇(38.9%)部分描述了论证过程并有对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意义进行说明,4篇部分描述了论证过程并罗列出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名称;在61篇(56.5%)只列举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样本论文中,40篇(37.0%)对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意义进行说明,21篇(19.4%)仅罗列出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名称.由此可见,研究方法表述不够详细在样本论文中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人们就无法准确判断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恰当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然要受到质疑.

3.3社会调查方法运用存在缺陷

调查发现,样本论文在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缺陷.有33篇论文(30.6%)没有对研究的目标总体进行界定;有52篇论文(48.1%)没有报告调查的回收率;大部分有采用无结构式访问法的样本论文(75篇,77.3%)没有附上访问提纲,文中难以找到访问的论证资料,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只有2篇论文在样本抽取中实现了随机抽样,对抽样方式未予说明的却有68篇(66.7%);有27篇论文(25.0%)对变量测量方法一字不提,其余的81篇论文(75.0%)也只是部分介绍变量测量方法,“无法了解研究的概念与其经验测量的现象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有103篇论文(95.4%)没有说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情况,无法判断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程度.

3.4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过于简单化

一般情况下,描述性调查主要侧重于基本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而解释性调查则主要依赖于双变量与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及其他一些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发现,虽然样本论文中解释性研究居多(69篇,63.9%)、描述性研究较少(39篇,36.1%),但是样本论文的研究却明显偏重于描述性统计方法如百分比(104次)和频数方法(63次)的使用,而对一般推断性统计方法(如T检验、U检验等)和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频次却极低,均没有超过4次,说明样本论文的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过于简单化,这容易使解释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出现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

3.5外文文献利用能力较弱

调查发现,样本论文对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较弱,大多数论文(81篇,75.0%)没有参考利用外文文献,仅有27篇参考利用了外文文献,共参考外文文献141条,篇均1.3条.只参考国内而没有参考国外的文献,至少说明了大部分样本论文是在不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

4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建议

4.1提高研究方法论素养

方法论是研究过程的理论和指导研究者使用研究方法的决定因素.由于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规范,研究方法论素养不高是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群体的普遍性问题.这将会使硕士研究生“缺乏整合和组织已经掌握的专业理论、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等材料的能力”.因此,要提高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需要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论素养,具体体现在规范地撰写研究方法;详细地描述研究方法;规范地运用研究方法等三方面.

4.2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目前在艺术院校教育中比较缺乏抽样调查(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的专门训练,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技术的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特性、功能与适用范围,是做出合理的选择与恰当的运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才可能切实掌握音乐教育调查研究所必需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方法运用水平.

4.3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音乐教育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可能涉及到许多社会因素或多重矛盾关系,仅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来分析调查资料是难以全面揭示音乐教育社会现象或问题的.虽然统计分析方法不是越复杂越好,但是,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运用与之相匹配的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达到研究的目的.如解释性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往往需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更为准确地反映音乐教育“社会现象的实际结构和本来面目”,因而,将来的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必然需要应用到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方法.由此可见,对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欲提高自身的社会调查方法运用水平,提高自身的统计分析水平刻不容缓.

4.4充分利用外文文献

社会研究论文范文8

关键词:融媒体;学术期刊;作者;编者;角色;融合

一、前言

学术论文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思考社会的思想成果和理论结晶。学术论文组合成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LeJournaldesScavans(可译为《学者杂志》)于1665年在法国创刊以来,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各自角色定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者的角色的连接纽带,是刊发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认为,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编者是学术论文的加工者。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随着学术期刊本身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高度重合,到逐步分离,再到相互融合,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在学术期刊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诞生和成长的起始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高度重合。在学术期刊产生后的一段时期,作者与编者的角色是高度重合的。无论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还是中国早期出版的学术期刊,“作者即编者,编者即作者”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术期刊随着社会工业化而不断壮大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渐分离。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二十世纪末,科学技术实现了若干次跨越式创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岗位设置日益专业化、职业化。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步分离,重合之处日益减少,即“作者是作者,编者是编者”。在学术期刊伴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转化为融媒体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相互融合。在融媒体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论文研究、写作、编校和出版传播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在工作上的交流沟通日益增多,角色开始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表现为在学术论文的构思、写作、编校到出版、传播的流程中,在各个环节上,作者与编者自身学术活动的范围拓展和相关各项工作的相互介入。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反映了学术期刊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广泛深入使用的结果。作者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激励和约束,需要尽可能多地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拥有建设学术品牌的动力和面临评价体系的压力,力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发文数量上有所控制。这样,形成了作者投稿数量多而期刊发文数量少的结构性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作者与编者必须实现角色融合,才能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度的应用,为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提供了支撑。作者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编者编辑校对、出版传播,作者与编者的沟通交流,都随着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深刻的模式变革。特别是作者与编者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得作者与读者的角色开始不断融合。

二、课题研究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的思想和知识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思想和知识来自科学研究。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通常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拨付)作为保证。这使得学术论文的“生产”大多依赖于课题研究,即论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课题经费支持。可以说,在融媒体时代,作者没有课题,论文难以产生。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论文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情况,也是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设定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时,明确列入了“基金论文比”(学术期刊发表的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论文所占比重)。为了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作者与编者需要相互“发现”,即编者寻找目标作者,组织稿件,作者确定目标期刊,投出稿件。作者和编者需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环节,凭借融媒体的各项技术,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

(一)作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以课题的申报、研究等工作为基础,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编者的角色靠近。作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课题的研究者,更应当成为课题的宣传者、论文的推荐者。进一步树立打造个人学术品牌的意识。作者应当积极申请各种类型的课题,尤其是部级课题,争取成为课题的主持人或者参与者。课题立项开始运行后,收集整理数据,依据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思可能的创新方向,凝练创新之处,并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期刊评价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除了传统的信件往来和电话联系,作者应当使用融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例如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及时向目标期刊的编者介绍课题立项情况和论文主题侧重,特别需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编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编者不能坐等投稿,而是需要“主动出击”。与传统的工作流程相比,编者可以提前介入论文的发现、组织的过程,向作者的角色靠近。编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论文的加工者,更是论文的“探寻”者。编者应当把握各级课题,特别是部级课题,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省部级课题,重大横向课题等的立项和在研情况。而融媒体时代的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中的搜索软件、统计软件,为作者把握课题情况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同时课题(项目)主管机构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不断提升。作者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随时查阅各种类型的课题数据库,收集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课题立项规律,建立项目库和作者库。选择与本刊办刊方向一致或者相近的课题,剖析课题带头人和研究队伍的构成,关注其中的“产出能力高端”的学者并主动联系潜在的作者。

三、论文写作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把思想、知识使用文字、符号、图像等媒介,按照特定的规范与格式(已经定格为学术八股文的程式)表现出来的过程。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写作呈现开放性特征,即论文写作不再是作者的闭门造车,而更多体现为作者需要编者的辅助。在论文写作环节,编者更多地融入作者的工作之中。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加深融合。

(一)作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时下,学术论文八股文化是一种现实,作者必须接受。作者在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后,应当了解目标期刊的阶段性选题重点、发文风格(例如期刊对论文的研究范式偏好)与格式规范要求,将期刊的希望和要求贯穿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之中。作者在投稿前,应当按照目标期刊的论文表现形式要求,对论文进行格式化整理加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媒介,主动了解相关信息,把握目标期刊出版规律,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编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编者恐怕不能在写作完成之后,而是应当在写作开始之前、之中辅助作者撰写论文。编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将近期选题策划的重点、发文风格、具体的写作规范(特别是学术论文的引用规范)向作者详细介绍。如此,编者帮助作者在论文写作阶段“有章可循”,避免投稿后的格式调整,大幅度提高写作效率。

四、编辑校对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校对是编辑人员的专业工作,而在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编辑校对,需要编者与作者的深度合作,不再是编辑人员的“一家独大”。在编辑校对环节,作者积极参与编校,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实现深度融合。

(一)作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作者需要及时与编者联系,知晓稿件(论文在发表之前一般称为稿件)的处理进程。作者对于自己的学术论文,不能“一投了之”,而是需要做好投稿、编辑管理工作。作者需要在编者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做好各个校次的文字处理、引文核对等工作。

(二)编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编者在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编辑校对的同时,应当就相关问题及时与作者沟通。融媒体时代,在编辑校对工作上,编者与作者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无缝对接。编者与作者合力,将促使稿件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表达规范。

五、出版传播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相较传统媒体时代而言,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出版传播呈现立体化、多元化、网络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学术论文作为一种单独的呈现形式,摆脱了期刊的“约束”,在移动互联网中实现了即时化、广泛化和社交化的传播。学术论文在融媒体时代的出版传播,对于作者建设个人学术品牌,期刊扩大社会影响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出版传播环节,编者和作者都是论文传播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作者推广论文,类似编者推广论文;编者传播论文,如同作者传播论文。编者与作者的角色高度融合。

(一)作者在出版传播环节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作者不仅需要完成论文的写作,更需要传播自己的论文,为个人打造学术品牌不遗余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论文在微信的朋友圈,这样,论文中的学术思想的传播,犹如一个一个水波荡漾开去,在学术共同体中留下印迹。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传播,对于作者建设个人学术品牌大有裨益。同时,对于期刊扩大社会影响、提高评价水平善莫大焉。

(二)编者在出版传播环节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编者不仅是论文的组织者、加工者,更需要从多种渠道大力传播学术论文中的思想。同时,学术论文开放获取的理念和实践,恰好为学术论文传播助力。除了传统的纸质期刊发行渠道,编者可操作的论文出版传播的方式包括:①将论文推送到综合性的学术平台,例如人民大学壹学者公众号等;②将论文在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网站;③将论文在期刊自建的网站;④大多数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开设了微信公众号,论文可以同步甚至提前到微信公众号;⑤将论文在微信朋友圈;⑥及时将单篇论文推送至作者。

六、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