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范例

企业税务管理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1

本文首先就企业面临的各类税务风险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又包括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等,因此,税务风险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一旦税务风险管理出现问题,将为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要接受行政处罚,形成资金损失,因此,税务风险管理十分重要,需要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以创造管理绩效,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类别与表现

(一)税务政策风险

税务政策风险是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首要风险。世界各国为保障国家机器运转,保障公共服务事项的推进,都制定了纷繁复杂的税收政策,覆盖了企业及相关营利组织的各类经济活动,同时为各类税种缴纳建立了相应的程序法律规范,进而出现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界定。在税务政策的制定中,由于国家经济环境的不同及其发展需要,同样需要国家以税收为调控政策,适当倾斜需要鼓励的行业与企业,适当约束需要减产的行业与企业,因此,国家税务政策又是动态调整的。国家税务政策体系庞大,并且在实时动态调整之中,使得企业税务政策风险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直接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税务执行风险

企业对于各类税务政策的执行风险是税务风险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这一点受到企业全员税务意识、税务人员专业素质、税务政策宣贯力度、经济事项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企业税务成本是企业中产生经济效益较低的成本,可以说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与产生收入关系不大,主要的作用是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一般会想法设法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以最大化企业利润,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但税务执行层面一旦发生风险,将为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隐患风险,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升。

(三)税务稽查风险

税务稽查是国家税务管理行政部门的一项事后监督管理行为,伴随我国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金税三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对企业经营数据的分析功能大幅提升,企业对于税务机关而言,越来越透明,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及其上下游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在纳税环节可能存在的疑点与问题,并通过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行政管理环节,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这时一旦企业纳税存在问题,将直接面对缴纳滞纳金及罚款等行政处罚事项的后果,直接加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影响企业经营。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风险管理认识程度有待提升

一是企业对税务管理体制所发生的变化不敏感,认为只要跟税务机关的人员打好关系,税务风险管理出点问题,不算问题,可以零风险化解。二是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往往要求企业税务人员“钻空子”,减少纳税,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税务风险。三是企业全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高,一般只是财务部门或其税务人员单方面重视,难以引起全员的共同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提升。

(二)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有待提升

一是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认为自身规模较小,选择核定征税,不注重税务管理制度建设与会计核算基础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在规模扩大后,仍然税务风险管理基础薄弱。二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企业只是一味强调要重视税务风险管理,而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使得税务风险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际效果。三是税务风险管理缺乏动态管理机制,没有建立不断完善与改进的长效管理办法。

(三)税务风险管理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一是税务岗位人员对税务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学习,不了解税务政策变化,不知道国家税制改革的宏观环境变化,使得企业税务管理难以适应宏观政策要求。二是税务岗位人员只关注税务涉及的计征与缴纳环节,而没有与企业实际业务结合,没有与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商业模式缺乏创新,企业税务筹划功能难以发挥。三是税务岗位人员沟通能力较弱,没有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只是等着税务机关上门,缺乏主动联系与交流的意识。

三、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全员意识

一是提升企业一把手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将税务风险管理提升至关系企业生存发展成败的重要位置上来。二是提升企业全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加强国家宏观政策的宣贯与培训,并将其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激发全体员工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意识。三是提升企业财务部门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意识,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强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与职责分工,将税务风险识别、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管控等税务风险管理环节,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镶嵌至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控制管理,发挥审计与税务自查功能,及时发现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三是加强企业税务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与改进,建立PDCA循环,促进税务风险管理不断提升。

(三)进一步增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综合素质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2

1.国家税务法律的不健全

目前,国家颁布的税务法律还不健全,税务法律的有关内容还存在瑕疵。在依据相关法律条文的规范下,企业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财务制度和税务处理制度,并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有关的国家法律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有关企业税务风险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该文件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文件的内容很呆板,实际操作性不强,该文件给出了具体的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岗位职责,也包括具体的监督和改进机制以及信息管理的内容。但是每一个企业的行业性质、经营特点、企业规模不一样,在笼统的制度规定下,进行实际的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不可行的。

2.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力度不强

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中,还有一些企业没有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具体的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人员开展工作,税务风险的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当真正发生税务纠纷事件时,企业的领导者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发现税务风险,更别说找到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如何降低风险,这也给税务风险的善后工作制造了困难。目前,税务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定性的指标,可信度不强,说服力较弱,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税务风险控制的定量指标。目前,企业还不存在反映企业全面税务信息的报表,企业相关的税务信息大都是在财务报表中找到,财务报表中一般会有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和所得税费用等会计科目,但是这些会计信息的反映一般比较笼统,不具体不详细,不能达到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税务量化指标,从而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3.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适合我国国情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税务风险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税务风险案例的不断涌现,现在的企业管理层已经注意到税务风险管理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些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上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缺乏拥有税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税务筹划和风险控制方面。另外,有的企业设置了税务风险管理的专门的岗位,但是这些职位的岗位要求很高,有的企业招聘不到具备专业资格的人才,从而出现这些职位形同虚设的现象。

二、企业完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

1.增强对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重视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管理者应该增加税务风险的管理意识,防范风险的发生,只有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提高警惕,才能及时的发现风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企业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及时处理税务风险外,还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要求财务人员重视税务风险,还要要求其他职员重视提高税务风险的意识。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更应该加大重视,规模大、利润高的房地产行业涉及8个税种,包括金额较大的土地增值税。2014年税收专项检查大幕已经拉开。在往年的税收专项检查的数据统计中,房地产行业成了查补税款的“大户”,有些年份甚至占到全部查补税款数额的一半。

2.不断完善税务法律制度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符合单位经营特点和业务规模的税务风险管理法律制度。目前,正在实行的是2009年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随后有地方的海南省国税局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引导帮助大企业建立完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以及广东省茂名市地税局三措施提升大企业防范税务风险能力等地方性的政策指引。但是,这些税务风险法律制度,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要求。另外,企业应该依据相关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地传输税务风险信息。

3.增强税务风险的控制力度

企业应该进最大可能控制风险,最大化降低损失。在税务风险发生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当企业面对税务风险时,应该及时地找到风险发生的原因,找到应对风险的方案。增强税务风险控制强度时,首先是确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健全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采用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的开展、进行税务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并客观处理税务风险,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实施不同的、实用的风险管理应对方案。企业可以采取资金储备的方式应对税务风险,在风险发生时,利用储备资金应对资金紧张的压力,同时,企业也可以提高银行信用,这样才能保证及时的筹集到资金。

4.培养高素质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人才

现在,在高校的课程中已经出现了税务筹划方面的课程,但是,讲授课程的教师一般是做理论研究的学者,并没有实际的税务处理经验,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经验更是欠缺,并且课程讲授的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学生,受众面较窄,税务风险管理的人才输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需求。另外,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高,需要改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财务和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税务风险识别、管理、控制方面的知识。税务风险管理人才还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的学习和了解最新的财税政策,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工作中去。

三、结语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3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工作呈现的特点

1.“放管服”已经成为常态化的税收管理工作。在国家号召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税务管理部门逐步推进更高水平的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将过去很多对纳税人的管理事项实现了从过去的备案制转变为备查制,不仅大力推行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还面向纳税人开展纳税培训,通过鲁税通征纳互动平台、组建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的税务政策,将税收管理与税收服务更深层次的结合起来,发展成税务管理工作的新常态。

2.各种税收优化政策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下国家推行的减税降负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措施,国家在税收领域也先后出台了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等在内的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常规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多个税种纳入其中,无论是减免的深入还是减免的力度,都在不断发展,优惠力度不断增加。

3.税收领域监管越来越规范,也更严格。在现行的税务金税三期工程中,税务部门与银行、房产、海关等多个部门进行有效对接,规范管理纳税人员的资料、发票、登记等,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及时监测纳税人的申报信息,发现异常及时预警,能够有效监管纳税人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二、大数据对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作用

1.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源整合。大数据分析所依赖的信息数据主要是在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传入的包括税务数据、生产数据、财务信息等在内的各种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科学合理的制定信息数据标准,严格审核处理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上传的信息数据,及时反馈企业的纳税情况,从而能够在大数据分析后及时有效识别税务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进行预防。与传统的税务管理方式不一样,大数据管理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从整体上把控企业存在的风险,不断优化改进企业税务风险预防措施,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危害。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运行效率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整体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与质量,税务信息出现后能够自动进行运算,采取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能够按时完成税务缴纳,有效规避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危害,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通过加强研究税收机关评估方式,深入把握企业监督管理方式,从纳税行为到评估指标等方面进行研究,清理排查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因素,科学有效的开展纳税评估活动与税务筹划,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的预防与管理能力。

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如果存在税务风险,其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评估系统,实行的税务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企业纳税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影响企业的信誉程度与形象,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加上企业纳税风险预警机制的不完善,一旦企业运行中出现风险,而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应对,那么税务风险必然会增加,影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2.没有配备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企业有义务做好纳税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配套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无法合理开展纳税工作。部分企业由于缺乏纳税的总体意识,没有正确认识纳税的意义所在,常常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忽略风险评估管理,这不利于企业整体纳税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之所以会缺乏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很大程度源自于企业积极纳税观念的缺失,没有积极开展纳税宣传工作。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纳税意识的缺失使得无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建设风险配套机制,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否有效开展税务管理,实现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是否了解经济政策,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与认识,以及是否具备税务筹备意识。在纳税意识薄弱的企业中,管理管理者对税务政策的了解不够及时与彻底,甚至存在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在企业内部没有有效开展管理,部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违规的行为与操作,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

4.缺乏科学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部分企业中还没有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建立科学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合法取得发票、规范开展会计审核等方面无法有效进行内部审核与审计,造成在进行税项申报过程中被税务部门认定为虚假数据,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五、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税务风险意识。企业从上到下都要树立起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的时展要求,立足实际,加强部门之间的内部信息沟通与交流,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合作,注重信息共享,达到共赢。

2.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很多时候企业税务风险问题的出现源自于企业内部工作的缺位,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工作,要加强对业务的内部审核,严格规范的开展税务审核,从细节上防范税务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监督职能,快速处理税务问题,及时矫正错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实行岗位分离、授权审批等内部控制手段,有效规范企业经济活动,借助严格的内部审计活动及时发现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3.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关键风险点控制。要想开展税务风险管理,需要企业积极排查税务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隐患,合法合规的开展税务活动。企业要明确划分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之间的界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与此同时,要积极与税务部门对接,了解国家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借助互联网广泛进行咨询了解,进一步提升自身税务风险管理质量与效率。企业还需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工作辅助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借助大数据分析找出企业现阶段存在的税务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

4.建立税务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企业要针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无形的约束力,让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与此同时还能达到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鼓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有意识的去提升自身在税务专业方面的技能与服务能力,强化危机意识,将税务监察从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很多企业因为主观上少纳税的夙愿,以至于采取了非正常的避税手段,致使自身容易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会变得非常复杂,税收管理的难度也会产生变化,会变得更为复杂、更加具有难度。所以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想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就必须进行内控。事实证明,近年来我国的很多企业都从制度角度出发,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导致企业的风险体系并不健全。

一、基于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内控制度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对税务风险的管控和规避更是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有一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规避企业所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此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避免资产流失,但这也仅是处于合乎规定的基本程度,并没有深入进行;尤其是在企业税收方面,此部分的投入可谓少之又少。

二、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及破解之道

(一)税务风险意识薄弱,应建立与之相契合的税务管理文化

很多企业习惯于将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是做两种不同的、但又平等的管理模式,单纯以为只要加强会计核算,并且正确的核算计税基础,就能很好的避免纳税风险,这显然是一种理解的失误。鉴于此,企业内部有必要建立能够有效防范税务意识薄弱的税务管理文化。首先,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明白风险控制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存在于每个角落、每个环节,需要以系统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规避。只有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事前筹划、中间控制,事后修正,这样才能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比如企业在生产之前必须要填写材料领用单,如果填写不准确或者有遗漏,那么就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埋下税务风险。其次,企业要正视依法纳税的权利和以物,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教育。在企业内部从源头控制税务风险,确保即便税务稽查部门提高检查要求,也能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税务风险内控专业人员缺失,应加强团队建设

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将纳税申报和缴纳环节添加到会计核算部门当中,这就促使很多会计核算人员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对符合规避税务风险进行研究,甚至连研究最新的税收政策的时间也不是非常宽裕。同时,因为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其它诸如业务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内容并不熟悉,因此很难站在全局、从整体的视角展开内部控制。近年来随着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税收政策的推广落实,企业内部对于税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日渐提升。鉴于此,企业内部要建立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团队,切实保障内部的税务风险控制。一方面该团队的工作人员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业务做到清晰了解,其不仅要掌握会计核算中的企业会计准则,还要熟悉税务法规,了解会计和税务管理的相关差异。另一方面,税务风险控制人员还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实施做好更新,从而为企业的税务筹划制定科学的方案,化被动为主动。

(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应加强内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针对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所展开的评估必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持,而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具体的纳税数据,还包括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信息。但是就显示而言,这两种信息并不见得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沟通,其将会对企业在相关层面的数据分析和整合产生影响,导致其无法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难以提升财务信息的利用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参与意识,实现企业对全过程经营的税务风险控制,确保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四)管理制度有所欠缺,建设税务风险管控部门

就多数企业的人员分配情况来看,其中的税务管理部门多是隶属于财务部门之下,或者从事税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是财务部门的一分子。但也有不少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独立的税务管理岗位,而是让其他会计兼职,如此自然不利于企业税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制度层面来看,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说明企业并没有严谨而完备的内控制度,时间一长自然会导致纳税风险的增加。鉴于此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其自身的规模、运营情况,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对企业的纳税事宜和相关制度的制定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能有效协调企业本身和对外税务机关的关系,对税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解决。一般情况下,该部 门可以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具体的税收风险进行管控,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方案,并由此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估。

(五)税务管理相关法制不够健全,要强化税务风险监督

正因为企业的具体经营成果,很大程度上需要靠税收来进行调整,所以国家出台的关乎税收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导,将会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风险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相关税收法规、政策描述不清、内容的描述存在争议、概念的界定存在融通的空间,那么相关税收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必然会深受影响,更将促使很多企业在非主观性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纳税失误,导致企业面临税收风险。另一方面,假设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内容比较复杂,那么也会导致部分企业出现非主观意愿下的纳税违规行为,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税收法规政策已经慢慢趋于完善,但就整体而言其本身的复杂属性,依然导致很多企业难以把握税收动态,对税收法规政策了若指掌。而且比较棘手的是,目前国内还有一部分税务法规本身还处在发展初期,本身的不完善更促使很多企业在对其进行应用时产生疏漏,酿成纳税失误。而且本身不完备的税务法规制度,在其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也很难彻底落地。由此可见,企业内部要想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和完成相关机构的设置,就必须完成对税务风险控制目标的设定,并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相对薄弱环节,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另外,作为企业更有必要联合外部的审计机构,加强对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的评估,明确所面临的风险状况,以便能够制定出完备的应对举措。总而言之,从内控视角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进一步强化企业税务管理,除却企业本身要具备足够的税务管理意识外,还要懂得正确处理税务风险,避免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另外,税务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必须要注重那个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构建单独的税务管控部门来对其展开管理,并加强与外部税务机关的有效沟通,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兰兰.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7).

[2]陈鹏任.“营改增”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浅析———基于税务风险角度[J].商场现代化,2017(07).

[3]陈云婵.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改革与开放,2010(8x).

[4]游小芬.浅析内控视角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纳税,2018(30).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金税三期”;税务风险防控;风险防范

一、引言

税务风险管理也被称作税收遵从性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按照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对目前以及潜在的部分风险进行识别确认并严格控制的过程。税务风险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二是税务机关及执法人员不规范的操作。通常所说的税务风险是来自纳税人,包括风险管控目标的规划、风险识别论证、风险应急处置和风险绩效考评等程序步骤。目前我国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在探索完善阶段,实践层面也是刚刚起步,更多的是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理论实践。金税项目自诞生以来,历经多个阶段,对企业税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环境介绍

金税工程是国家层面的信息工程,从1994年开始便着手建设,经历了一期、二期、三期等几个过程,目前处在三期阶段。随着2008年正式批准,“金税三期”正式启动。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划,“金税三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2013年开始在山西山东两省和重庆市税务系统上线单轨试运行,2015年系统的优化版在豫、粤两地单轨上线,2016年优化版的“金税三期”在全国推广使用。“金税三期”主要包括1个平台、2层处理、3个覆盖、4大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大数据税务处理系统,1个平台指的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技术系统,2层处理是指在统一操作的技术平台中,由总局和省局来集中处理信息,3个覆盖是“金税三期”要覆盖所有的税种、全部税务工作环节和各级别的税务机关,并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数据联络;4大系统包括税收征管、决策支撑、政务管理以及外部信息四个大的系统。在以往,税务系统只是识别发票的基本信息,“金税三期”采用人工智能的识别模式后,对发票的收集、转移、识别发票全部的要素信息。除此之外,三期还引入了云服务,可以跟踪检测企业的票据流和现金流,只要在系统中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对相同的税票和销售发票跟踪比对,企业有没有用假发票或者虚列发票一目了然。有的开票软件列上了商品编码,系统可以追踪企业商品的库存和种类,进而计算出增值额度。在实行了多证合一后,税务、市场监管、社保、统计、金融等接口也将对税务系统开放,大大提高了税务部门对企业违法行为的监控和惩治力度。

三、“金税三期”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规范了税务管理的相关制度

“金税三期”实现了对数据的分享,而且依托现代技术,搭建了完善的外部信息系统以及交流通道,逐步实现对信息的深度开采利用。此外,税务人员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掌握企业内部真实的经营情况。依靠庞大的信息平台,完善了合理化的税务管理制度,统一了税务工作的标准代码,真正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规范了各项业务流程,使得税收的征管更加规范和标准。

(二)增强了纳税遵从性的风险管理

税务机关应该不断借鉴最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针对纳税人的风险管理意识。“金税三期”开辟了专门的风险识别、管理功能模块,在战略层面把遵守税法作为重要目标,围绕该目标强化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准高风险的行业企业,及早提醒预警。比如,通过比对纳税人的资料信息,可以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且研究其运行的规律,进而找到解决之道。以某企业的增值税发票为例,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数据变化波动很大,发票使用量激增,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认为企业可能存在虚开发票的行为。如果存货量与销售收入的差别超过50%,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认定库存数量造假,税务机关据此对企业发出提醒函并要求其做出解释说明,类似的风险预警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意识。

(三)增强了纳税企业守法意识

“金税三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情况的发生,还能监控企业重要的经营活动和资产情况,鉴别企业的真实信息。而且,发票管理的功能更加强大,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真伪查询,掌握企业的发票开具数量额度以及经营情况。如果企业的日常税收管理存在漏洞,那么在“金税三期”系统面前将面对比以往大得多的税收风险挑战。

四、迎接“金税三期”挑战,做好风险防范的建议措施

(一)定期开展税务自查

企业应该“金税三期”建立税务自查体系,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对税务风险的认知、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形、内部组织设置、内控系统、税务员工的专业能力等基本情况,重点在合同、资金、信息、票据四大领域开展经常性的自查。在合同方面,应该严格合同管理,在条款中明确规定相关方的责任和权利,减少违约风险。在信息方面,应该加强对财务报表、账簿和有关凭证的管理,通过这三种工具来检查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和流程环节的税收风险。在资金上,应该重点关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业务和去向,调查交易是否真实公正,确保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免转移性的定价。在票据方面,应对增值税发票加强保管,确保安全传递、认证及抵扣,严格规范发票开具人、经办人以及开票受票单位的行为,每一张发票都要登记在案,确保可追查、可追溯。

(二)改进税务风险分析评估机制

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办法,对企业有关税务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作综合认定,及时发现纠正其中问题。首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建专门的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团队,聘请税务专家担任指导。其次,加强税务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分析,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政策性比较强,要做到精准及时的分析,除了认真保存资料和财务信息外,还应当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多方面多角度搜集本行业的有关税务信息动态。再次,应加快研究建立企业的税务风险指标系统,确定风险等级评定和预警的标准,注重本行业相关税种的预警指标设立,区分不同的时间节点,选取合理的预警指标。最后,应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处置体系,企业业务流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相应不同的税务风险点,要区别不同阶段分类找办法,用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做好风险管理。

(三)提高专业人员的税务风险识别控制能力

“金税三期”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功能众多,对企业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需要具备过硬的税务知识技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金税三期”系统操作。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行业会计核算知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会计核算存在较大差别,专业员工应该根据本行业的规范做好账务处理。其次,应掌握税收法律知识和金税系统的申报技能,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确保资料完整真实性,可以定期举办培训讲座,邀请税务部门的人员专家授课,在培训内容上侧重大数据技术和税收专业知识,以强化相关素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税三期”大大强化了对企业的税收监管,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善于利用大数据来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规避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韩思博.“金税三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52.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税务会计;税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税务会计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一)企业税务会计

企业税务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减少税法规定带来的不确定性,减少税收支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税款是企业的重要支出,提高税务会计管理水平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需要对税务会计的主要职能进行相关的认识:

1、规范企业纳税的职能

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税务管理人员需要运用相关法律进行管控,如按期制定申报业务、监督纳税等。

2、维护合法权益职能

企业是纳税主体,在运行过程中,应按照税法体系相关规定,对合法权益进行维护。3、监督纳税行为的职能企业税务会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反应和监督企业纳税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全面分析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减少经济损失。

二、税务风险管控的因素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如果公司不按照有关规定纳税,将受到税务审计机关的罚款,影响公司效率,损害相应公司的声誉,所以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税务风险。影响税务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分为两种因素:

(一)内部因素

由于自身管理不当,管理机制不协调造成。就会导致企业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主要因素为内部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较低,以及不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

(二)外部因素

缺乏有效的税收管理和不受管制的管理信息不对称,缺乏良好商业环境,以及对税务管理政策理解不深入。

三、企业税务会计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来说,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大势所趋,可以降低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及主体需要充分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一)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企业为了有效预防税务管理的风险,应当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两点:

1、加强税务风险预警机制管理的研究

风险管理是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优化公司风险因素从而管理税务风险的目标。如在研究风险点时,应运用检查列举法,对税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分析税收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的关键点,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2、建立税务风险与评估机制

为了能有良好的实效性,一般根据访谈,问卷等进行调查,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税务风险评估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对风险进行排序。

(二)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预测环境

在税务风险管理中,一个良好的风险预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才能打造良好的税务环境。在进行税务管理环境的营造时,要建立相关环境调节机制,找准切入点。

1、培养并贯彻风险管控的理念

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应侧重于管理风险管理组织和意识,合理协调企业运营机制,确保运营机制的有效性。

2、建立专门的风险事物管理制度

建立管理制度是营造良好税务风险预测环境基础保障。

3、大力引进专业的税务管理人才

加强税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企业税务风险环境。

(三)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监管

在企业税务管理中,不仅仅要加强企业管理对风险环境的预测,更要注重企业管理活动以及税务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四)协调风险管理的内外关系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报表造假,提高防范意识,保证信息准确。(1)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日常管理工作。(2)注重各部门的合作配合,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条件。(3)加强与税务中介机构的关系。税务中介结构在解读法律更加专业,方法也更加成熟,所以要加强协调与税务中介机构的配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要加强税务管理的职能建设,逐渐完善税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税务风险预测环境;加强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并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协调好企业内外部关系,对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7

一、中国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优化企业的税务结构,确保企业纳税零风险,努力做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受益的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的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要面临各种风险。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财务预算工作,需要对往年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析。但是,现阶段,中国不少的企业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对企业自身预算分析不够详细,对企业往年的经营情况分析得也不够透彻,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税收筹划失误。另外,税收筹划需要中国的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支撑,企业需要及时掌握中国实时的税收政策,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政策变动给企业税收筹划带来风险。但是,中国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很少和税务人员进行合理的沟通,在税款缴纳方面很有可能因为对税收政策的错误理解,造成企业税收筹划的错误决策,使得税务人员认定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为违法逃税行为。企业预算风险、政府风险、以及人员沟通带来的风险都很可能造成税收筹划的错误使用,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中国税收筹划缺乏成本意识

在中国企业实际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不少企业缺少对业税收筹划的成本分析,特别是对税收筹划中存在的机会成本不能正确理解。事实上,企业的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和费用。企业需要为选择税收筹划方案付出以下的费用:首先,企业必须支付税务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学习费用,也就是税收筹划人员的培训费用。其次,如果企业自身没有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则需要支付税务中介机构税收筹划的费用。因此,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的成本小于企业实施税收筹划而增加的利润,那么说明企业的这项税收筹划决策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的成本大于企业进行筹划得到的收益,那么这项税收筹划决策是一项失败的筹划。当然,在实际的税收筹划工作中,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还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当企业根据现行优惠政策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并且实施该项税收筹划方案的时候,就失去了其他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如果原本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经营计划将会受到打击,进而导致企业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三)中国企业缺乏一定的税收筹划人才

一个合格的税收筹划人才的能力必须包括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两个方面。许多税收筹划人才并没有能掌握现代化的税收筹划方式,另外据调查,执业的税收筹划师当中,有将近50%的税收筹划人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税收筹划工作的了解仅限于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甚至于很多税收筹划人才认为税收筹划工作仅仅只是对企业的税务进行核算。税收筹划人才没有专业的会计、税务和法律的基本知识,以及税收筹划的基本技能,很大程度上给税收筹划工作带来了阻碍。另外,并不是每一个税收筹划师都能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很多税收筹划失败都是由于税收筹划人才工作不够细致、责任心不够强而导致了税收筹划决策错误。税收筹划人才的专业能力将会对税收筹划的成败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虽然目前中国的税务机构多达几万家,但大多数的税务机构规模比较小,并且缺乏专业的人才,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少的税收筹划人员很少去学习国家最新颁布的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财务政策。中国大多数的税务机构很少从事真正的税收筹划业务,大多数只是提供简单的税务咨询。

二、对中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中国企业应重视税收筹划

目前,中国企业对税收筹划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企业筹划意识淡薄,存在很多理解和应用上的错误,因此政府开办的相应的税务培训活动进行税收筹划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宣传,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税收筹划行为。中国相关部门应该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明确合理税收筹划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权力,确保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每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必要性,让企业能够正视自身的合法权利,依法纳税。另外,中国企业必须改变自身税收筹划的水平低下的问题。目前中国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税收筹划还不够重视,这些领导者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合法的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特别是去年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若不能及时学习掌握政策导向和税法细则,调整税收策略,企业则错失良机,增加税负。企业的领导者过于重视企业成本控制,往往忽视了对企业税收支出的基本筹划。因此,企业应该提高管理者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并且协调企业的各部门以及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配合。

(二)企业应该充分运用税收筹划的技巧规避风险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来进行。企业必须要正确地处理以及运用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根据自身税收筹划专业方法、技巧以及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等角度可以把税收筹划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类是通过节税的筹划技能来进行减少企业税负。第二类是通过合理避税的税收筹划技术,来进行企业的负税的规避,第三类是通过转嫁的筹划技术来进行企业税负的减免。随着中国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避税筹划变得非常困难,节税筹划的空间反而变得较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开始慢慢地重视各种转嫁筹划手段。为了避免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各种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税收筹划制度,将节税筹划、避税筹划结合可能的转嫁筹划进行构建复合。将多种税收筹划组合成为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以降低企业税收筹划的成本以及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并且谋求税后利润的最大化。

(三)企业应该建设完善的税收管理实施机制

从税收筹划技术较发达的企业的经验来看,成功的企业都有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这些企业都高薪聘请了专业税收筹划的人士。虽然这些企业每年用于税收筹划上的成本居高不下,但是由税收筹划带来的税收管理收益也较为可观。由此看来,建设完善的企业税收筹划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企业的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税务筹划部门,并且确保其能够独立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企业应该有具体的税收筹划人员来实施企业税收筹划,并且根据企业设计的税种结合中国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相关税收筹划制度,确保税收筹划人员的筹划工作有一定的标准。另外,企业制定的任何税收筹划方案在实施之前都要和相关的税务行政人员进行沟通,确保该税收筹划方案能够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核。

(四)企业应该提高税收筹划师个人水平

税收筹划师是税收筹划工作的核心所在,提高税收筹划师的个人水平与企业的税收筹划成败息息相关。税收筹划师的税收筹划工作依靠的是税收筹划的专业知识,税收筹划经验以及税务相关的技能三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完成税收筹划工作,税收筹划师必须加强学习。主动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税收筹划知识和技巧,熟知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师的自主培训,中国税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等方式来进行提高。另外,税收筹划师也应该注重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恪守职业行为准则,以税收筹划师的高素质来确保税收筹的高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有效性。

三、结论

税收筹划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要得到税收筹划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制度并且严格遵循中国政府税务相关的筹划原则,采用多种税收筹划技能来发掘存在的筹划空间,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现金流,最终实现企业的税收筹划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作者:周琳 单位:云南中油云翔石油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关系研究

(一)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纳税筹划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纳税筹划的客体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过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依靠财务会计信息,要求财务会计信息可靠、准确、及时、真实。税收筹划应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作为筹划目标,从众方案中选择最佳纳税方案。

(二)税务筹划是财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税筹划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从开业登记到税务登记,从生产经营到流转税缴纳,从利润分配到所得税缴纳都需要财务管理下的纳税筹划和分析。财务控制能够降低财务风险,财务控制可以通过税款的核算和缴纳,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信息,从而将风险控制在萌芽中。

(三)税务筹划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和税法的具体规定,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税务筹划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财务管理的目标上。

二、企业税务筹划实施流程与策略

一是了解基本情况。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对风险的态度等。二是学习相关税收政策,到税务机关索取免费税收法规资料,通过图书馆查询政府机关有关出版物,通过政府网站或专业网站查询政府机关的免费电子税收资料库。三是进行纳税评估。评估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对于涉及税收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制度进行税前评估。四是方案的设计与拟定。包括涉税问题的认定、分析、判断、设计可行的多种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选优。五是涉税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避免因为税务筹划违反税法规定,产生不必要的罚款。六是方案的跟踪评价。要对涉税方案进行绩效评价,对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方案及时排除。

三、提高企业税务筹划水平的对策研究

目前,部分企业对税务筹划缺乏认识,认为税务筹划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严重误解了税务筹划的内涵,有的企业将税务筹划定义为狭义的避税,有的将税务筹划定义为税款管理或税务会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财务部门对于税务筹划未从整体上分析。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结合不够,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税务筹划,企业应当按照自身定位和战略规划,制定合适的税务筹划目标,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一)建立与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的税务筹划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控制环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税务筹划体系,建立与财务管理相一致的纳税体系。将税务会计内容具体化,在计算过程中,要将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分配,重点关注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采购等税务核算,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预警控制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企业在确定税务筹划目标时应注重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二)税务筹划要结合企业具体发展情况

税务筹划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当期企业缴纳的税款最低,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综合成本、管理控制、财务水平来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税务筹划方案,不能以税款缴纳最低为最佳选择。有可能税款缴纳过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税务筹划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税务筹划中,不可以税金最小化为原则,也应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税务筹划中可以采取延迟纳税的方式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过争取纳税期限的延迟,充分利用货币时间价值获取最大价值。

(四)税务筹划前要熟悉相关税收法律

熟悉法律环境尤其是税收法律环境是做好税务筹划的基础性工作,要掌握企业税收方面的政策,熟悉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理念,与税收协管员及时沟通与协调,及时获取税收方面的帮扶政策,熟悉各税种的计算与缴纳时间,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税务关系,达到各方互相配合协调发展的目标。要关注税收法律的最新动态和导向,以税收为经营导向,对于税收重点调控的要尽量不涉及,对于税收优惠幅度较大的产品要加大马力大量生产。税务筹划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税收优惠要及时了解,如果对于税收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也无法进行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的基础就是利用税收政策,要尽可能地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利用出口退税等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税后净利润。

(五)税务筹划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网络时代的到来,纳税申报也已经开始网上申报,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金税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是金税三期。网络申报给各企业带来了便利,但是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网上申报条件还不成熟,还要到大厅申报,要进一步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系统相融合,通过开发ERP系统来调整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网上系统在线进行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

(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税务筹划的前提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资金管理和内部财务控制定期报告制度,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提高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完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具有及时性和敏感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做好财务指标的分析,及时处理相关风险。二是强化内部监督,优化财务管理环境。形成定期反馈机制,财务管理是全方位、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要建立高效的财务会计体系。借鉴现代数据管理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模型分析方法,收集财务信息,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三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及时更新会计信息系统,加强财务信息硬件建设,开发适合本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归类、报告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四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完善相关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成立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作者:文雅 单位:福建中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

在税收博弃过程中,参与双方是企业和税务机关,一方面政府拥有征税权,通过对企业的税收征管,来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且随着征税额的增多政府的经济利益就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企业是政府的纳税主体之一,负有向政府缴纳税款的义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缴纳税款额越小对企业越有利。因此,通过税收筹划,政府与企业将达到博弈过程中的纳税均衡,调和双方之间的利益。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一些筹划活动完全符合税收政策的规定,但有些筹划活动的合法性还要受到税务机关的界定,如转让定价,在这一界定过程中还存在着税收行政执行的偏差。这些偏差往往使得企业合理税收筹划与基层税务机关产生观念冲突和行为障碍,有时候即便是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也会被误认为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受到查处和惩罚。企业是否应该进行税收筹划,建立以下税收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税收博弃的双方是税务机关和企业,双方的策略为:前者为进行税收稽查或不稽查,后者为税收筹划或偷逃税;做如下假设:企业认为税务机关稽查的概率为P,则不稽查的概率是1-P,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为C,企业税收筹划收益为T,被认定为偷逃税罚款为D,则税务机关的得益矩阵为:当(D-C)P-T(1-P)—CP+0(1-P)即P=T/(T+D)时,税务机关得到最优解。只有当企业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稽查的概率不大于T/(T+D)时,企业才会选择进行税收筹划,同时不被税务机关误认为是偷逃税行为。如果企业有绝对的把握认定自己的税收筹划不被税务机关稽查误认为偷避税,企业的最优选择为进行税收筹划,以获得筹划收益。

二、财务管理对企业税收筹划的机理分析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价值管理,而税收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价值增值,因此税收筹划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渗透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财务管理在目标、对象、职能、流程和环境等方面对税收筹划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目标受到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由财务管理的目标所决定,应服从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减轻自身税负、获取资金时间价值以及涉税零风险。企业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来逐步实现的,其中就包括获取税收筹划收益。所以,税收筹划工作要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减轻税收负担和成本,因为这并不意味着股东财富的绝对增加,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忽略实施该方案导致增加了其他费用或减少了其他收入。因此,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综合权衡筹划成本和筹划收益,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出能够为企业带来绝对收益的筹划方案,即选出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筹划方案。

(二)财务管理对象对企业税收筹划?影响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价值管理,其对象是企业中不断进行循环流通的资金。税收筹划的对象是企业的各种税费,即企业支付给政府的其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款,当然这种支付是在政府的政治强权下执行的,而且必须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因此说企业税费的缴纳是企业现金流的一种刚性流出,与股东的股利支付和债务的本息支付相比,企业税费的支付明显缺乏选择性、弹性和灵活性。政府利用其政治权利强制企业及时足额缴纳税费,如果企业因现金流不足导致不能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将会极大地破坏企业的市场形象,损害以往的良好信誉,甚至危及未来的长远利益,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税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明确税收是企业的刚性支出和重要成本,是企业现金流出的部分即是现金流量的减项,在预测企业现金流量时,基于税收法规的导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税收筹划,从而促使企业现金流充足,资金运转正常。

(三)财务管理职能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财务计划、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三大职能,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管理的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涵盖了财务预算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一个过程,其指导和制约着税收筹划的进行,既要重视每一税种税负的高低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权衡企业整体的税负水平。预算是规划的最终成果,是对决策的具体运用,并以此为依据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税收筹划属于财务决策的范畴,要以财务决策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进行税收筹划,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财务控制可以保证税收筹划的实施,对税收筹划来说,也需要?用切实可行的监控手段,建立一定的组织体系、考核体系、奖励体系等来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有效实施,以保证实现税收筹划目标。

(四)财务管理流程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根据现有的税收法规,我们可以发现税收的因素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财务管理作为对企业的价值管理,税收的因素也渗透其间,因此税收筹划的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要想实现对税收的全面筹划,以实现其终极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把税收筹划的思想贯穿在财务管理流程中进行分析,将是个不错的选择。财务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税收筹划的内容结合在财务管理的整个流程中进行分析。

(五)财务管理环境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税收筹划渗透在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因而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着税收筹划的进行。而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继而有利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的税收筹划同样受到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只有正确的认识理财环境,才能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以发挥其效果,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象、职能、流程和环境都对税收筹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为进行有效税收筹划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三、基于财务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政府为了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具有可行性。

(一)财务管理的税法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

由于税法偏重不同的纳税主体,不同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税收筹划。尤其是存在着差异税负的关联企业,就可以利用所存在的差异,以减轻企业整体税负为导向来转移利润,从而做到有效税收筹划。税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税收优惠,随着税收优惠范围的扩大,纳税人筹划的空间将愈加广阔。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或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二)财务决策中会计处理的灵活性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保障

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是财务决策,而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无疑是属于财务决策的范畴。为了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其使企业税收筹划有了执行的可能。我国的会计制度和有关的税法规定存在了一些差异,实务中的指导思想是明确二者相互分离的原则,当二者出现不一致时,应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日常核算,计缴税款时重新进行调整。因此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会计处理的灵活性来进行税收筹划。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利用会计处理的灵活性进行税收筹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坏账准备的计提、研发费用的确认、无形资产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等。

(三)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税务管理范文8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根据我国当前的税务数据显示,我国税务流失率逐步降低,税收总量快速提升,但也增加了税务风险概率。造成税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企业税务风险机制不完善、税务工作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会计审计机制缺失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问题不断提高,加强应对税务风险的方法,做出良好的规划已经是企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

税务风险具体是指企业并没有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做出相关工作,最终导致企业的利益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的情况。一个企业从生产经营之初一直到最终结束,税务风险始终是贯穿掌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企业来说,税务风险具有极其强烈的不确定性,难以被把控,并且损害较大,比如,容易出现多纳税、承担不必要税负的风险,也会产生不符合法规的情况,使企业受到处罚,并使企业的声誉受到损害。因此,想要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管理人员必须要找到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尽可能的规避税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了解税务风险的管理体系,从而减少税务风险可能对财务以及企业利益造成的损失[1]。

二、当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规避能力低

根据我国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税务的风险管理仍然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方面,认为只要依照法律及时的缴纳相关税务就可以规避税务风险。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并没有将税务风险管理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通常企业所得税负税率为3%-5%,且税负率可以进行分类,比如,所得税负率为不含税销售收入的实际交纳所得税额×10%,增值税率为不含税销售收入的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10%。因此,若在发展过程中,在了解税务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避税,能增强企业信誉度,使企业无形价值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税务风险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如果仅仅将税务风险问题划分为税务问题中的一种,没有与其他部门联系起来,也很难真正规避风险,最终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短缺,工作分配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税务相关的工作岗位,但实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纳税、缴税以及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等。这样的工作形式很难与其他的相关人员进行相互的配合,了解企业的其他相关信息,导致信息共享、沟通十分不便。从税收的角度上看,如果税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那在进行税务风险评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等方面都会缺少相关的数据支持,难以正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2]。缺少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导致工作人员对于税务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整体业务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况以及税收政策及时的评估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客观地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整体工作状态主观性较强,缺少相关的理论依据,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想要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依据,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在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时,要采用多层次的管理形式,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企业的最高领导人要对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提供工作支持,让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决策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真正的在集团决策和发展中起到实际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相关决策工作,提高员工的意识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力[3]。将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归属到企业核心管理部门旗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和执行性。领导阶层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大力支持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并且积极地为子公司和利润分配较高的部门提供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配合总公司的税务部门进行工作。对于利润较小、规模较小的部门可以从财务部门调配会计或其他对于税务工作较为熟悉的人员,对税务风险工作进行兼职。这种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各部门以及各阶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同时也可以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的整体发展,真正地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除了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支撑,只有将内部部门与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统一的协调和调配,才能够真正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真正地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相关部门[4]。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在决策层的指挥下,积极的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程序,并且维持程序的平稳运行。我积极地将企业的发展情况与税务风险的识别工作结合起来,评估出企业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并且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制定好相应的管理策略,与企业的内部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尽可能减少税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地对评估结果进行沟通和反馈。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对于管理工作、运行工作、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全体员工对于税务风险基本认识,加强税务风险工作的整体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对于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理念,为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

(三)提高企业对税务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

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税务风险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寻找出税务风险的本质以及规律。能否有效的识别是否存在税务风险具体属于哪一种类别,以及税务风险影响程度的大小,是保证企业平稳发展和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进行税务风险评估时,需要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手风险的来源、状态、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找出相应的管理责任。及时的出现问题的部门进行调整和修改,从源头上避免税务风险的扩大和发展。[5]

(四)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