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论文范例

农村建筑论文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1

农村建筑需要满足生活和生产的双重需求,与城市居民楼的建设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在对农村建筑进行施工设计时,不能一味照搬城市工程建设的经验,而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民的需求,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在设计时应以以下几点为重点:(1)院子:院子是农村住宅的必要场所,也是生产和活动的最重要场所,一般蔬菜种植、物品存放等都需要在院子里进行。(2)生产用房:主要用于农作物存放和农作物二次加工,是农村住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这是节约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

二、新农村建筑设计要点

1.制定合理的建筑规划

只有对农村住宅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明确的制度约束才能最有效的解决当今农村住宅建设中整齐不足、混乱有余的现状。对农村住宅建设加强条理性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强其美观性和现代气息;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这就为道路的建设提供了空间,这也更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新农村建筑设计的防风设计

有些农村建设的地势较高,这就需要在建筑中加上防风设计。山体上建设房屋时,要尽量避开山顶和山脚,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冷空气槽和大风的影响。最好能在建筑四周种植四季常青的树木,这样可以减少大风的影响。还要保证围墙的高质量,将建筑建造的低矮些,还要注意合理设计窗口的面积,尽量将窗设在背风面。

3.新农村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极大,但我们又不能预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其中最大的威胁要数地震。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建筑质量,将震中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尤其是在农村住宅的建设中,设计更加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一旦地震,则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为更好的防震,在建筑时要尽量选择平坦的空地,还要保证地层的坚实性,地基要尽量打深、打厚、打宽,基底的土要充填满且要均匀,最后用混凝土浆固定坚实,最好能结合打桩技术使地基的牢固性更好。

4.新农村建筑设计的节能设计

目前,在农村能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农村在建筑上,很少有保温隔热的意识,因此,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要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外墙可以贴苯板等做保温层,降低外墙导热系数。保温设计工作做的合理,可以减少冬季对煤或是木材的消耗,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减少了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除了采用外墙做保温的手段,还可采取加装门窗密封条、窗户玻璃采用双层、窗框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手段改善门窗导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外空气的热传导,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新农村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

农村住宅建设中,风俗习惯、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一定不能只使用一套设计方案,而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最可行的施工方案,将诸多矛盾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以建设出最适合、最宜居的住宅建筑。农村住宅建设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科学施工,建筑要尽量与自然协调统一,所用材料也要尽量在当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减少材料浪费,建设工程时一定要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追求面子工程。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施工时,还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考虑农民可支付的费用。综合上述论述,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一定要将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遵循当地的人文历史发展规律,使建筑最合理、最经济、最实用。

三、结束语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2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主体认知是由主体构造过程,知识是由我们的认识活动结果,学习过程并不是学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社会性与目的性、情境性与交往性等众多特点。

二、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念,我们能够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教学的重要问题并不是在于教师怎样教,而是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此种教学理念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控制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引导,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由课堂的主体位置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确保教学活动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创造栩栩如生的前景,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学生需要引导时应当进行鼓舞和帮助,并且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有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反思。同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当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化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由于教师在传统教学当中侧重于知识点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进行一个个小单元的学习,把知识简单为孤立的概念和定义,脱离了实际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记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当中,要深刻的认识到教学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情景的完善。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呈现出一幅图画,图上有一个人弯着腰在西瓜地里,请问同学们,他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进行积极的交换和交流,有些学生就会说那个人在偷瓜,则教师就可以引导出一个成语,瓜田李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程序上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教师也要在这一过程当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使学生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合作讨论教学模式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住宅适老化设计;湖北大别山地区

1应对中国农村老龄化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26%,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也预测中国将在2026-2027年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老龄人口将从目前的8.1亿激增到20亿,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中国老龄人口占世界首位。相较于城市,农村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更是占到15.4%,比平均水平高出2.14%。农村老人居家养老不仅符合传统观念,也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降低社会养老成本。山区老人由于常年爬山地耕作,早年身体得到了锻炼,晚年身体状况好过于城里,所以即使在养老条件欠缺的农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看似不迫切、不严重。但在城镇一体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将只增不减,所以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2农村老龄化现状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发展下,农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农民收入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了农村老人自我养老能力弱。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的增长,农民子女大多愿意到城市打工,同时家庭规模小型化也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个大的趋势,子女负担加重或将精力放在下一代身上,老人的赡养渐成难题。

2.1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障碍

山区农村的老人早年劳作爬山较多,得到较多锻炼,即使进入老年出现腿脚不便的情况也不占多数,但随着年纪增长其劳动能力必然减弱,病患也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孤独感和自尊心日渐强烈,怀旧心理增强,安全感降低,失落、自卑等情绪越来越严重。当子女进城,老人又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农村生活环境,从而成为空巢老人,俗话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一来,老人与子女在思想上也会出现差异,因为养老问题而发生家庭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2.2老年人行为特征

农村老年人的活动主要围绕住宅展开,而且作息时间一般都比较规律。大部分人仍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行为作息习惯。习惯几十年的农村生活后,老年人很难接受嘈杂拥挤的城市生活,更离不开每天“脚踏实地”的土地。

3湖北大别山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分析

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有初步的成效。但大多新农村整体规划,都较多考虑建筑外立面是否美观统一,而较少考虑住宅内外的功能布局是否达到无障碍化。而无障碍化是老年人生活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1住宅现状

农村住宅多为一层小坡度屋顶的老宅,或是两至三层的平屋顶新宅。老宅门窗构件也比较少,影响采光,新宅内门窗增多,但只对一面,通风仍不够好。宅内动线设计不够方便合理,如:老年人使用厕所频率高,但是老式的厕所都在屋外比较偏僻的地方,老旧的取水和排泄方式既不方便,又不利于卫生和健康。新宅的卫生间比较注重卫生问题,但基本没有考虑适老化设计,仍然有离老人房距离远、地板不防滑、无坐便器等问题。无障碍现状并不乐观。

3.2住宅周边现状

大别山中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由于地处山区,大多数村落宅基地高差大,道路没有护栏把手等设施,对老年人的居住是比较不利的。同时也具有环境优势---农村空气清新,屋外有山水花草相傍,房屋密度低,大多有院落空间,行动自由,但农村地区缺少如城市社区中一样的比较完善的文化娱乐设施。

4针对湖北大别山地区农村适老化住宅的设计

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幸福地安度晚年,获得自信和保持尊严。以下是通过对该地区农村老人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行为特点的分析,以“以人为本”和经济性为原则,以达到情感化设计为目标,从住宅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对住宅进行设计。

4.1宅内

老年人住宅设计体验感:空间的尺度和布局、设施要考虑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合理运用光照、色彩、用材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进行调节。

4.1.1特殊空间布局

农村老宅的空间布局大多讲究传统风水而忽略了使用便利性。所以重新设计时要参考近现代住宅的使用习惯。1)要有功能分区意识,例如厕所与老人房距离宜近,还有储物空间的布置也很重要,老人念旧(旧物承载了老年人的诸多回忆),好的储物环境可以增加老人的幸福感。同时,需要把握空间开放度和私密性,看上去稳定的空间布局给老人心理上以安全感;2)便利的动线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突发状况时的抢救时间。

4.1.2空间尺度

对于老年人来说,房屋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有些空间适当小为好),居住的感受才是主要。舒缓的空间可以将住宅与周边的环境很好的融合。考虑老人在穿行过程中所需的合理尺度,便于医护轮椅及担架的出入畅通,从而合理规划使用住宅面积,使住宅有较高的使用率。

4.1.3用材

1)现代以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由于比热容、辐射系数等原因,室内空间感受未必适合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老年人所生活的年代住宅为砖坯结构,砌筑材料为青砖或红砖加上泥土,这些建筑材料对于老人们记忆中环境的还原,可以塑造一种归属感,让老人感到更加温暖;2)从节能来说,就地取材的建造模式会节省很多昂贵的现代建筑材料,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例如样式丰富的生态木,纹理美观,给人温暖感,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防滑,环保无辐射等优点,是地板墙面、家具、扶手等设施建造材料的不二选择。

4.1.4采光

老人视力的衰退对黑暗的环境应急能力比较差,更喜欢明亮的环境,但对强光敏感,易产生眩光。因此住宅的采光要充足、均匀。同时老人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加之湖北地区的冬天气温可低至0°以下,所以住宅的温度要适宜和稳定。因此住宅形式可采用镶嵌式或螺旋式(仿生),改变屋顶高度,增开窗户,降低窗下墙体高度等以增加住宅的受光面积。增强农村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同时室内光影可增加设计感,起到调适老年人心理的作用。

4.1.5色彩

老人视力衰退、色感降低、辨别光亮度能力下降,表现为相近颜色辨别不清。所以不同区域、设施的色彩需要考究。同时要思考哪些色彩能让人愉悦,营造轻松的使用氛围,增加老年人心理安全感,通过色彩、形态的设计赋予居住空间情感化特征。

4.1.6特殊设施

老年人所需要的无障碍设计、辅助系统、救助系统等都比一般年轻人住宅严格、复杂很多。这些设施都需要具备便利性、安全性、易用性(凭借最基本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语言基础就可以使用),同时改善给排水系统也是一大重点。

4.2宅周边

农村住宅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干净整洁的周边环境,才能使住宅内的人与外界发生联系。

4.2.1道路硬化

乡间土路,地形起伏不平,道路崎岖难行,尤其排水不畅,湖北地区的雨季长达数月,积水问题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用水凝混凝土进行道路建设的时候,应考虑到顺应山地,因地制宜,在满足交通便利的同时保留绿地从而营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

4.2.2规划行为活动路线

老年人看上去比较悠闲,其实非常害怕孤独,道路的规划应根据各自村庄布局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合理改造村庄道路,加强村庄内部道路与主要道路的衔接能力,以便老年人能方便快捷地到达活动场地和疗养机构,创造更多的老年人互相交流的机会,改善交流空间。

4.2.3聚集空间

农村住宅的一个优势就是周边和公共空间可以形成与左邻右舍的聚集空间,只是需要注意无障碍环境、增加休息座椅和娱乐康体设施、绿化等,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和参与程度。除了满足物质活动的需求外,还具有文化属性。文化习俗影响着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生活理念,老年人是传承文化的关键人物,应通过设计一定规模的广场、市集等活动场所,改善行为活动空间环境和设施传承他们的文化。

5结语

农村适老化住宅的设计作为积极应对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重要部分,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与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融入新时代元素,不断完善老人的养老环境。

参考文献:

[1]白梅,吕鑫宇,金涛,张碧卿.邯郸地区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改造探索[J].山西建筑,2016(33).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4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珍贵的历史产物,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社会民众缺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再加上缺乏有序规划,导致传统村落原有风貌与传统村落文化一定程度受到破坏[1]。城镇化与保护传统村落并不相悖,城镇化的建设也不意味着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的消失,两者应实现相辅相成的关系,故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进行反思,研究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通过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解决农业、农村、村民问题的同时,也能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传统村落的生存、生活与生产。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迁徙导致传统村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与发展必然受到冲击,并且村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都缺乏管理与修补,从而导致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受到影响[2]。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也会对传统村落的原有格局带来冲击,甚至会导致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传统村落的消失意味着人文与生态环境被破坏,地域特色文化也逐渐消失,一定程度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尽管城镇化建设会影响到传统村落,但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文化内涵,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规划传统村落,比如针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古村镇,针对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旅游村镇,一方面能够保护村落,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2.1缺乏文化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国家越发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并与实施相关政策,促进部分具有丰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村落得到保护,但从整体而言,还有不少传统村落因认知不足、规划无序等因素面临着衰败与消失。具体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更侧重对村落的建筑和格局进行保护,重视物质文化的保护,缺乏保护与传承其历史文化与风俗,并且针对传统村落的建筑与文物,通常采用封闭式管理与保护,并未让村民进行创造与传承,导致传统村落的风俗与技艺逐渐衰败,这是当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3]。

2.2过度开发

当前,旅游业蓬勃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民众更热衷于观赏具有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因此不少旅游产业纷纷对传统村落进行规划与开发,长此以往会出现不断弊端与问题。首先,部分旅游产业缺乏保护规划传统村落意识,一昧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对村落的建筑进行改修,一定程度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甚至会影响到其生态平衡,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量外来文化与资源渗透到村落中,导致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呈现不伦不类的状况,给传统村落的文化格局带来严重冲击[4]。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游客数量增多,也会影响到传统村落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传统村落缺乏完整性与平衡性。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优化策略

3.1规划引领分类保护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需要认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也就是生态环境、传统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首先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规划,从整体出发,对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延续,在规划的引领下,实行分类保护,按照保护对象的类型选择相应的保护方式。比如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宗族历史文化,在保护规划中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可对宗祠进行修复,还可定期组织一些民俗活动,以保护村落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3.2发展文化产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还可发展村落的文化产业,以维护文化与生态的平衡。不少传统村落极具独特的文化底蕴,但纵观国内绝大多数传统村落,鲜少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而新兴城镇化建设能够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生机与活力,在加强村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同时,村落应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对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同时还需在发展村落经济时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5]。另外,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保护文化生态为基础,保证文化生态的本土性与天然性。

3.3规范化管理监督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还可强化保障,进行规范化管理监督。首先,在政府的引导下,并以对传统村落的深度考察为基础,建立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村落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监督与保护,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行城镇化建设时,需要尊重村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与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建设与传统村落应保持相得益彰的关系,共同发展与进步,针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应进行反思以研究出优化策略,可大力发展村落的文化产业,并对村落实施分类保护,将管理与监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施昕怡.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反思与优化———以朱家峪为例[J].人文天下,2018(17):72-77.

[2]石谦飞,王秀芝.山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保护范围的划定———以山西陵川黄庄传统村落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4):20-24+33.

[3]刘洋.潞城市土脚村传统村落的价值发掘与保护利用探析[C]//《工业建筑》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8:4.

[4]陈晓华,程佳.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2):112-120.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更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背景

以“传统村落”为关键词,从知网的指数分析来看,近十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关于“传统村落”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图1)。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是建筑科学与工程、考古、农业经济以及文化、旅游和政策相关的话题(图2)。传统村落话题涉及最多的关键词还有“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等话题。这说明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十分紧密(图3)。关于传统村落的定义,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在相关文件中统一认可:“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通过对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可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主要方向是讨论政策背景下关于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发掘传统村落的深层历史文脉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比如廖军华总结传统村落的研究包括多元化的需求。其的结构层次包括传统中的单一价值,也包括了建筑学者关心的建筑本身价值、建筑组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形态的部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遗产的历史价值、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保护价值、旅游发展的经济价值等等[3]。也有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做分析。如陈喆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的策略研究,其中提出根据传统村落的组织特性,对不同的村落区分其建设重点[4]。如李伯华总结的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研究,其中总结出5种建设思路与导向,以原本村落所拥有的可开发资源为类型进行分类,提出指导性发展路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5]。传统村落的保护现在也从单一的“片面保护”逐渐转型为“整体关照”,如王小明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模式的传统聚落。这包括了村落的建筑形制、建筑聚成方式、村落文化环境、乡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包含的非物质文化。这意味着全面保护不只是保护人与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等单一的要素,而是将这一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发展[6]。同时,王国栋认为,主动地发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过程中更能推进传统文化与现展理念结合,避免被过时的保护理念桎梏住发展机遇,以及王路通过对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分析认为传统村落的组成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气候、土地环境、水文、林草和聚落地形关系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形态[7]。单彦名以附件晋江塘东村为例,分析基于“人本观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本来就不是矛盾的对立体。尽管过度旅游开发会破坏文脉风貌,但是如果在这之中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依然对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会起到良好作用[8]。传统村落的主体是同时包含人与物的一个共同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人与物互相影响,产生的各种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建筑风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等。以人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中的生产生活、文化遗产、文脉条件、乡土风情等等,这是一个相对动态却又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但是却始终将焦点停留在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一物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的物质条件,这其中典型的要素有建筑风貌、地理环境、生产工具、交通方式等等。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静止的概念,它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有着较小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在演化变化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看,人与物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同心一体地组成了现代传统村落的主体。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人与物质世界的小系统,这当中的山水、田园、湖草与人类社会都是不断运作,不断发展的整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终都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终极话题。

2乡村振兴

根据知网数据库,关于乡村复兴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16年杨希对日本能登里山里海地区的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其中提及乡土价值观的复兴与存续关键是承认乡土价值观在特定地域的主导地位,并引导社会理念向适度舒适与可持续发展上发展[9]。根据李力敏等学者利用CiteSpace分析关于国内近十年的建筑学传统村落的综述研究发现,在2012年以后,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逐渐由建筑学者的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散。近年的学科新方法的使用也使得关于传统村落开发保护变得更为科学,研究结果更为完善[10]。乡村振兴的这四大发展路径总结成要点,可以写成以下几点。(1)深化改革利用机制创新路径,从政策上完善分配制度、经营模式、生产方式等要素促进农村的发展积极性。(2)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农村经济地位,打破城乡二元的空间结构,确保农村的经济主体。(3)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农村应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农村地区的潜在优势。(4)打造属于农村的人才队伍,让人才进入农村,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加强农民的新时代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城市人口下乡创业,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队伍,让农村产业融入信息化社会[14]。所以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都应该采取合适的路径,多面发展,避免单一的发展要素无底线地被拔高作用,造成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从发展潜力上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道路已经从“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方式变成向振兴以及文化内涵开发保护的思路转型。这当中的新型发展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从村落本身的价值以及旅游开发的效益出发,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15]。

3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或者说古村落区别于一般性自然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远高于普通的村落。换言之就是传统村落的经济开发价值、文化旅游价值、风机旅游价值等等先天条件超过普通农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仅依靠着“金山银山”就能发展。恰恰是因为庞大的历史文脉使得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保护传统文脉,在生态自然中选择一条生态有机的发展战略,使得传统村落进行有机更新。根据现在学者对于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与保护的研究来看,历史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是现在传统村落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缺失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薄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过度开发、传统村落缺乏传承人员与传承力量[16]。从村落的适应性质上来看,自组织性是传统村落的一大特点。村落中的村民生产生活都是具有自组织性的,他们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和自身的需要进行选址、建设和生产[17]。根据陈喆等关于自组织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于系统的适应性,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要发展自身的结构并且适应结构对应环境的变化,则系统必然产生能够进行内部进化的机制[18]。将这些理论活用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与更新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传统村落的聚集形成及演进发展当中存在着“一系列隐形秩序以及生成语言”。这样的村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便是村落的自我调节机制对外界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19]。从目前的传统村落改造发展模式来看,上下协同的操作方式作为一种普遍且科学的方式方法被广大学者、建筑师、城规师、政策制定者等等参与传统村落建设的人广泛地认同。如研究者中,朱良文强调在解决发展问题上要改变机制,让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一体化[20]。对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何仁伟,经过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之后认为,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过程,中国各个地方差异性较大,分类统筹推进全国乡村振兴是较为踏实的执行模式[21]。从建筑师建造活动上来看,李竹等进行的李巷老建筑改造,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社区,从政策执行、规划方向以及社区产业、开发模式等等要素上,兼顾上层引导以及基层的生活需要。甚至以旅游开发的研究框架也要求对整个传统村落的生态系统做上下统筹的资源开发规划。如陆林等在乡村旅游引导的研究框架与展望中提出当地政府、农村居民、生态保护等多方操作,共同促进传统村落发展保护[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只是单一要素发展的可持续,而是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全学科研究共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在这当中,将人与自然置于一个统一的系统看待,人类的活动始终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当中。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如何正确选择发展路径,始终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中之重。

4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路径研究

现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不再只是建筑学学者的研究方向,也不是建筑学者能够单独把握的内容。如何结合多学科理论探索出新的发展内涵才是研究者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建筑学者当然不是不再研究“建筑”如何如何,而是应该拓宽视野,探求符合新时展的出路。至少从建筑学的眼光出发,学习别的学科如何建设传统村落,同时可以提出建筑学的建设意见。根据知网的数据查询可以得知,现在学界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与建筑科学最接近学科方向是旅游、农业经济、文化、政策制度四个大方向。那么以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统筹这些学科的方法理论可能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以最为明显的旅游行业为参考,程海帆关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中提出构建传统村落的循环更新机制[23]。这是因为适度的旅游开发能够帮助传统村落进行更新活动,同时能促进农村的脱贫致富与保护传统文脉[24]。而且吴必虎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化理论也认为构建新的经济关系作为活化手段将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生产空间保留下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5]。有机更新与动态保护作为两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其内涵本身也在多年中外学术界的研究中被不断丰富。可以说,在这样的更新保护理念下,只有趋近完美却始终无法完美的人居环境。无论何种的技术手段都不是我们更新的目的,在新的社会情境之中,“更新”这一概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状的问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迫于现实的妥协。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中精辟地将“西为中用”与“坚持传统”的建筑技术结构模式划分了4个层次。(1)密切注视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2)有选择地结合国际技术与中国国情,发展探索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道路与理论道路。(3)将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出适合时代的新技术。(4)继续使用传统技术[26]。如香港大学建筑师DonnHolohan在福建省培田村设计的一座风雨桥,其设计手法和建设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工艺技术有机结合,在计算机上完成复杂的数字设计、装配计划和调试等工作。整座桥梁未使用任何连接构件,与当地传统的、互相卡和的木结构相一致,在当地传统工艺上再造方法,选择性地使用当代有机材料,创造了在社会层次和物理层次的多重创新结构[27]。可以说,“有机更新”“动态保护”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念与内涵都是在不断丰富的。一方面,这两个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另一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念的直接指导,动态且发展的手段技术才能在“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兼容并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乡村。这一点的实现不但依赖学界学者的不断努力,也要依赖中国在乡村强大的基层组织力量。

结语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7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p#分页标题#e#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农村建筑论文范文8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地域特色;艺术价值

5.12大地震后羌族聚居地区受到全国上下甚至全世界的关注,相关行业、部门、专家对羌族地域文化的探讨和研究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迫不及待地前往羌族地区参观,一睹羌族特色文化的风貌。受此影响,原来封闭的羌族聚居地区不再封闭,当地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认识到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是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始有意识地重视起羌族特色文化的继承。在中央作出的把北川新县城建设成“川西旅游服务基地”的规划指导下,目前的居民住宅重建和修复工作也以发展羌族特色文化景观价值为目标来进行建设,并已初见成效、初具规模。

一、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上看,5.12大地震前多位专家学者合著的《四川古代史稿》中、冉光荣教授等合著的《羌族史》中、徐中舒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中、王康等学者所著《神秘的白石崇拜》中,都对羌族建筑作了一定的介绍,但都只是从羌族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叙述,没有专门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2000年季富政教授出版的专著《中国羌族建筑》,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羌族建筑的专门著作。5.12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和羌族文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作为羌族文化物质见证的羌族建筑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全国对其展开了广泛的考察研究。但遗憾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于羌族建筑遗迹的保护研究已逐渐升温并进入到一个高潮,然而,对于如何建设现代新民居、如何借鉴传统民居形式、如何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点、如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以及针对震后羌族地区新城镇建设的建筑创作方法的系统性分析总结,几乎无人提及。从目前大量的重建实例中,我们发现了将羌族传统民居进行适应性转型不当和不合理的很多问题。比如安县永安镇至北川任家坪一线的震后农村住宅及新居民点的建设,基本只是粗陋的模仿,形态非常混杂,有的住宅在一栋之中竟混杂了现代、传统汉民居和传统羌民居等多种元素,羌族传统民居中很多精髓的东西却缺失了。另外,在已重建的新村寨中,建造形式非常单一,多处重建的居民点建筑只有石砌屋类型。而石砌屋类型只是羌族传统民居类型中的一种,另外还有板屋、土夯屋、碉房民居等多种类型。重建的设计规划应充分考虑这些类型的应用,新羌寨层次丰富、造型多样,才更有长久的回味性、耐看性和吸引力,否则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参观兴致。而有的村寨细节元素过于杂乱,现代化的设施细节没有很好地作归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羌寨传统特色的风貌。在羌族地区地域性建设的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参考,避免盲目的开发和重建,探索和总结出羌族传统民居适应现代民居建设的策略和传承之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好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迫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之环境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现代化特色重建原则

1.对羌族先民们因地就势的建造理念进行传承

羌族先民们在村落与住宅的建设活动中,表现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生存发展与有利自身的环境。传统羌寨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还表现出对自然的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珍惜。羌族先民尽量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生活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因此,为顺应地势地形,传统羌寨内部建筑密度非常大,巷道狭窄,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关系。而新居民点的建址,有的处于坡地,有的处于平坦开阔之地,有的居民点住户较密集,有的较分散。对此,要考虑实际建址情况,因地制宜,以多种途径诠释羌寨的层次风貌。

2.对传统羌寨聚落关系进行现代演绎

传统羌寨的聚落形态受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政治因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但随着现代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早已变迁,原来的聚落形态可能已不适应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塑造具有传统特色的羌寨时,原来的很多聚落构成已不再适用,这就需要结合现代的功能布局对传统羌寨聚落形态进行全新演绎。新居民点的聚落关系要根据休闲旅游和村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对传统羌寨中极高密度建房、极狭窄街巷的模式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同时,对整个居民点中的不同区位,如东端、西端、前端、后端及中部的不同位置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适应的聚落关系的调整,以符合新村寨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3.对羌族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和比例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现代民居起居生活要求的变化、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的替更,使现代民居的结构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建造的场地环境也大不一样。对此,传统的结构和空间以及比例和尺度己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传统民居结构和空间的必然转换、比例和尺度的必然调整。根据现代民居的建造结构、功能要求、空间组成关系等,应调整传统民居语言的现代表述,以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与方式。比如,在震后的新民居建设中,羌族传统民居原有的三层空间的功能中,下层畜养、中层居住、顶层储藏晾晒的结构作用早已不适合现代民居生活的要求,于是在新民居建设中,将三层空间的功能作用作了新的调整:一层设客厅、饭厅、厨房、卫生间,有的还设了商铺,做起了生意;同时,根据住户的需求,对每户住宅的体量大小、长宽高的比例关系作出了多样选择,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

4.对传统羌寨民居形态进行概括提取

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提取,是当代国内设计师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这一设计手法着眼于建筑表面的特色构成,用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符号去装饰现代的功能空间,并使用现代施工工艺进行转换表现。通常的程序是剖析传统建筑聚落或单体,找到其特色表征和文化内涵,然后提取典型的能体现其特色表征和文化内涵的元素或符号,将这些元素和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比如,在新居民点中将羌族传统民居的石砌屋形态、人字斜面屋顶的板屋形态,以及局部的羊图腾装饰、白石装饰、花窗等进行提取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羌族传统民居的风貌。

5.对传统建造材料进行替代转换

传统建筑上所体现出来的很多艺术特征,如色彩、质感、肌理等,都要依附材料传达出来,采用传统建造材料作为环境设计的饰面材料,是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法之一。将传统建筑材料使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从其肌理、质感、色调等形式的角度去刻意模仿传统建筑的表征形式,这种表意明了直接。虽然,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建筑语汇的表述,但现代的民居建设不可能完全采用传统的建造方法来完成,因此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转换,在适应现代化的同时又要取得良好的传统视觉效果。羌族先民们从自然环境中甄选出来的石料、木料、泥料等建筑材料,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一条建造定律,深深地表达着羌族人民的审美文化,在震后重建的居民点建设中,就用现代的页岩砖和青云石进行了视觉上的转换,并与钢筋混凝土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6.修新如旧

新民居建筑虽然源自传统建筑,但最后形成的建筑必须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活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必须是属于现代化的,同时设计师在新民居建筑设计中还要大量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以增强建筑的可操作性,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在新民居建设中偏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对此,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修新如旧的效果。设计师需要在深刻理解本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从形式、空间、材料、技术上结合自然和文脉传承等各个方面去分析传统建筑遗迹的特点,从分析中挖掘其多方面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后,再对现代建筑的整体形态、细部构件、饰面装饰等进行传统化的艺术处理,使其功能、结构、材料和艺术可以实现和谐统一。

(二)现代化特色重建方法

1.对传统空间的整体借用

整体借用就是对传统聚落的组合关系、形式结构、形态特征,按照原样“照搬”的一种手法。这种“照搬”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搬”,而是要对传统聚落的特征进行调研考察、分析总结,进行系统详实的研究,提取出其原型后,根据建设用地的地势地貌现状、使用功能需求的变化,对传统聚落内部空间组合的大小关系、疏密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再应用,这样的整体借用才是对传统聚落的艺术内涵、历史文化的科学再现。这种方法是重现传统聚落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比较适用于当地范围内,因为当地具有和传统聚落相似的地形地貌,整体借用后,可以非常自然地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风貌中,并且在修建的过程中,对现有自然环境风貌的破坏也最小。这种方法也是重建历史人文遗迹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在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中被损坏或摧毁的历史人文遗迹,在重建或修复中采用这种方法,都是较为成功的。以5.12地震后垮毁村寨修复重建为例。在5.12大地震中,理县的若达寨、汶川的萝卜寨、北川的小寨子等寨全部垮毁,在这些村寨的重建规划工作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手法。在分析灾后的破坏情况、原址重建的可行性以及村寨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应从安全保证、宜居环境创造及文化保留等层面对其进行恢复建设。单就聚落空间重建上来说,可以有两项具体措施。第一,环境特征的重建,包括坡耕地和台地两方面。为保持原有村寨台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将原来的连续坡面改建成断续坡面,经过这样的小改良后,既能保持原有坡耕地环境特征,又可以拦截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冲蚀,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可以增大雨水入渗量,提高作物的抗旱保水能力。这样的措施既能保持原有环境又利于生产,同时,广建于台地之上,也是羌族村寨聚落的重要特征。5.12大地震中造成台地或地质疏松,或堆积大量垮塌岩石、泥沙、动植物残体,或台地坍塌,根据各村寨台地损坏情况的不同,或就近抑制易居台地,或清理台地,或加固台地,保持台地风貌。第二,空间特征的重建。遵照原有聚落的平面肌理和原有村寨建筑组团模式,可将建筑重新排布于台地之上。原村寨村民们的文化活动区域主要位于大量内部公共开放空间和以宗教祭坛为核心的广场内,重建时可保留其文化活动区域基址,以尊重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羌族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为利于现代生活设施系统的运作,可对这些空间进行适当的扩建,增设并加宽通道,以保持各内部空间的联系性,这样不仅保留了原有村寨空间的特征,又大大加强了对现代生活、生产的适应性。

2.对传统空间的模拟与升华

模拟与升华就是指在提取传统聚落空间原型后,对原型在形式上、材质上或组合关系上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进行模拟,或者对原型进行再加工提炼,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使原型得到符合创作要求的升华。这种创作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在视觉上给人以新意,再现了传统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同时从整体形态来看,又具有地域建设特征。另外,再加工后的创作也比较容易和建设地块状况及使用要求保持一致,较容易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以九寨沟国际大酒店为例。该酒店地处九寨沟一段地势平坦、面积较宽广的河谷上,四周皆被高山环绕,自然环境的地域气势已经具备,但地块过于宽阔平坦,很难形成建筑单体随坡地层层拔高之势。所以,要再现传统聚落的气韵,就必须对原型进行分解重构,运用模拟与升华的手法,通过升华其组合方式、空间关系,来模拟传统聚落的气韵。仔细分析该酒店,建筑的各个部分既有独立的空间功能,又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独立的空间或前后连接或上下连接或左右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群体。此建筑群因错落有致的组合关系,颇有传统聚落之势,营造出了传统聚落层层叠叠的韵味。

3.对传统空间意境的追求

意境的追求是指在设计创作中,不直接借用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组合关系等,而是以传达表现传统聚落的气韵为诉求,使现代创作既有地域文化的神韵,在视觉感受上又俨然是现代建筑群体,体现个性与时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的技术性,使人们在空间中获得能联想到和感受到传统气息的体验。这一设计方法需要创作者深入细致地挖掘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包括其产生、演变的整个历史,深刻理解其精髓,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系统解读地域民族的演变发展历史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而重新组织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重新调整传统聚落的比例尺度,抓住传统聚落的精神气质,揉合进自己的理解,保证实际的空间感受具有视觉心理上的相似性,这样才能使创作既找不到表面的借用,又有传统聚落的神韵。例如北川擂鼓镇重建的擂鼓八一中学,就是运用该方法的一个典型。擂鼓八一中学建筑群没有直接复制传统聚落和传统空间的形式,也没有直接复制羌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和装饰细节,而是在深切地体味和理解传统羌寨的艺术魅力后,从现代建筑的角度出发,有机地、自然地将所要表现的羌族文化内涵有机地揉合到建筑创作中去,通过空间、形体、细部、色彩、材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表现其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产生“可识别”“可印象”的环境。擂鼓八一中学从整体看,绝对属于现代建筑,但细加揣摩,却能发现它骨子里还是透出一股羌族传统村寨的风韵和内涵。

三、结语

在灾后重建的重要时刻,我们面对诸多复杂且系统的问题:如何体现传统民居的特色,如何合理运用传统民居原型,如何让传统民居的特色在适应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得到传承和发扬等。这需要我们在借鉴传统民居原型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同时,从正反两面分析总结传统民居建设的得失。在特色新民居的建设中完善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要保留传统民居中的精华,保留传统民居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将羌族传统民居进行现代化转型是一件实在而又迫切的任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深入基层,通过参与大量的民居建设工作总结出实际的经验和教训,仅凭理论性的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同时,羌族地区地域建筑创作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复杂课题,涉及的学科广泛、知识庞杂,本文希望通过对羌族传统民居的特质与现代传承和运用的初步探索,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羽.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李正.关中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葛少恩.丽江传统民居营造艺术及其现代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