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素质教育范例

老年素质教育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1

关键词:老年学校;老年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当前,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亟需面对的一大问题,开展老年教育、推进教育养老成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党的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养老,是一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路径,其实质就是对老年人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一老年素质教育的内涵

老年素质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老年素质教育是指凡是能够提升老年人素质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老年素质教育。它包括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如老年大学开设思想道德课程,社区组织健康讲座,地铁内播放科技常识,各类与老年人素质提升有关的活动等等。狭义的老年素质教育是指各级各类老年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升老年学员素质的各类活动。1本文主要是从狭义方面,探讨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问题。如何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但作为老年人的专门学校,当然更要首当其冲,以此为己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素质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培养新时代的健康老人,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二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是老年人自身发展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需要。

(一)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重视老年人的素质教育和提高老年人的素质,是老龄化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围绕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这主要针对学历教育,对老年教育也同样适用,指明了我国老年教育的根本任务,也为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本身就是一部“行动的历史”,无论是在智慧还是在道德上都会对下一辈起到垂范的作用。同时,“隔代带孩子”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老年人处于传帮带的主导地位,承担着对孙辈的看护和启蒙教育,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对孙辈的教育质量。因此,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一方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老年人自身发展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需要

中国“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警句与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说明人的受教育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终身的过程。同时,老年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应对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晚年生活的质量。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变化,老年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尽情享受晚年的美好生活。

三老年素质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

本文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6名老年学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对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

(一)研究对象所在区域背景情况分析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郊,与闵行区接壤,是松江的东大门。全镇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5万余人,流动人口近16.5万,老年人口数量占到户籍人口23%,老龄化化程度较高。同时,其中老年人群体中,失地农民、外来人口、“空巢”老人占很大比例。车墩镇老年学校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有效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以更好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整体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二)老年素质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来自车墩的经验

1.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引导学员自我修养的养成

车墩老年学校提倡环境育人,注重校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硬件的渗透教育。打造社区版的“科普智慧墙”,让科学走进百姓;利用本镇的特色文化品牌——丝网版画开辟文化走廊;利用大屏幕电视,每天不间断地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各项活动通告、学员中的好人好事等等。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员自觉接受素质教育熏陶和濡染,引导学员加强自我修养。被访者A:我来这里(车墩老年学校)已经三年了,最初还是我的一个邻居带我来的。当初我报了一门书法课,因为第一次来到教室,看到墙上挂着学员们的作品,写着各种古词诗句,于是就选择学习这门课并一直坚持下来。结果,这一学就是三年,我还学了计算机和太极拳,很充实。

2.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灵活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形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一定的课程资源,老年素质教育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开设与素质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体现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政治形势课、文史类课程、人文系列讲座等,如《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文化车墩》等;开设健康养生课、老年人心理课程、法律常识课等,引导学员修养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增设电脑、ipad等课程,提高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五艺进社区”“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实验项目,把中医文化、古琴文化、陶艺文化引进社区和学校,为社区居民和老年学员带来有趣丰富的课程资源,推动教育、文化、立德的融合。被访者B:以前我不会电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跟子女、孙子孙女的共同语言很少。后来,我参加了电脑班,学习怎么QQ聊天、微信视频……现在,我经常跟我女儿、孙子孙女微信视频。还有网上预约真方便,看医生,提前预约好,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3.寓教于乐,以各种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老年素质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的学多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单靠说教式、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并不可行,需要在他们乐于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中不断深化、拓展。为此,学校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师生和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国学演讲、朗诵国学经典诗句、重大节日纪念庆祝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比如参与“小手牵大手,文明创建共携手”主题志愿活动、国学经典诗句诵读会、最美家庭和文明小区评比、老年教育艺术节汇报演出。通过这些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特色活动,让老年素质教育充分展示各类活动中,学员在欢乐中提高素质,对老年素质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被访者C:现在大家都住楼房,独门独户,邻里之间很多不认识。参加了老年学校组织的社区活动后,比如端午节包粽子大赛,我和邻里之间从不认识到互相打招呼,从陌生到熟悉,现在我们一起约着来学校上课。

4.拓宽课堂教学载体,增强素质教育的合力

个人素质的发展是社会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环境生态的作用。车墩老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宽课堂教学载体,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三级课堂:学校课堂——村居委办学点——社会,教育生态日趋完善。在充分利用学校课堂这第一课堂的同时,利用村居委学点这第二课堂,推进老年素质教育。利用远程收视教育平台,向各村居委学习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传播科普知识,扩大素质教育的受众人群;利用车墩讲堂平台,开展休闲文化进村居活动,在各个村居委学习点开展系列讲座,把知识送到家门口。以社会为课堂,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扩大第三课堂。组织老年学员参观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陈云纪念馆等,开展“上海之根,人文行走”市民游学活动,把车墩镇丝网版画创作基地申请为松江区修身立德社区教育市民终身学习科普教育体验基地,让学员就近享受社会教育资源,让学员在体验、发现、分享中更好地了解松江的历史、松江的文化,触摸上海的文化脉搏。努力为老年人寻求和发展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鼓励学员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中提高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巩固和提高素质教育成果,也对素质教育成果进行检验。被访者D:之前,学校组织我们学员到车墩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歌声、舞蹈,还有我们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意义。被访者E:过春节时,我会写春联送给邻里邻居,跟大家分享快乐,很有成就感。

四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探索的启示

(一)老年素质教育中也要重视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这针对学历教育,对老年教育也同样适用。老年学校的学员大都是退休的老人,每个人的年龄、行业背景、文化层次、自身素质等方面差异较大,如果忽略这些差异,会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跟不上“节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首先需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开展多样性的学习活动适应各类学员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特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员个体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素质教育课程要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

上必修课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年学校应设有素质教育“必修课”,并规定学员在报读学校时,必须参加必修课的学习。必修课可以包括文学、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土文化等内容。让学员在自由选课的同时,也接受必修课的系统教育,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这样的素质教育更有效、更系统。

(三)注重因地制宜,丰富素质教育内容

老年教育涉及范围较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开展素质教育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在现成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和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一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取得素质教育的更大成效。(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教师是否具备开展素质教育的素质和自觉,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仅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严把专兼职教师的入口关。同时,也要注重过程中的培训与培养,让教师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的技能与技巧,提升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课题组.老年素质教育的理论构架与实践对策[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07):14.

[2]李惟民.老年阶段素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J].当代继续教育,2018,36(01):48-55.

[3]孙江?.谈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素质教育[J].发展,2011(11):121-122.

[4]金德琅.社区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居民学习形态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03):78-81.

[5]陈铁迪.对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06):21-23.

[6]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课题组.老年素质教育的理论构架与实践对策[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07):14-17.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2

老年教育如何才能实现“三个面向”?由谁来挑起这个历史的重任、担当领军者的角色呢?老年教育从外延而言,应该包括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会教育、远程老年教育和老年自主教育。这些老年教育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用各自的特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从党的十八大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视野和老年教育前瞻性、发展性的角度而言,这个领军者非远程老年教育莫属!其理由如下:

(一)老年教育面向现代化需要远程老年教育引领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最核心的意义就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现代远程老年教育正是为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而诞生、发展的。未来的老年教育为了图生存、谋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与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我们不妨引用有关学者对远程老年教育技术手段发展趋势的预测:(1)将运用互联网协议语音技术(VOIP技术),提供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声音的互动,把原本单向的教学提升到双向/多向的讨论及交流环境。运用这种技术即时传送语音信息,传输到PC或手机等能连接互联网的设备上,以便于老年学习者随时随地收听讲课并与专家进行交流;(2)将利用IPTV这种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为广大老年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大的方便,让其随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收看,更有灵活性。(3)将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手段开展远程老年教育。在互联网上进行课程的实时播放,专家(教师)讲解课程,收视学员在互联网上实时观看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学习讯息,有疑难问题也可请教专家(教师),这样方便收视学员开展有效学习。(4)将在网上建立多媒体课程库。组织者可以把已播放过的课程,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全部收录于课程库中,便于学员随意选择所需的课程开展学习。以上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势必极大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与社会效益,促使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远程老年教育的行列中来。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学校已发展到约5.97万所,在校学员677万余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人员已有220多万人”。这无疑表明,远程老年教育将凭借自己特有的魅力与优势,率领老年教育的其它形式,在老年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迅猛前进。

(二)老年教育面向世界需要远程老年教育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需要远程老年教育的有力支撑,为其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党的十八大强调了中国新的战略目标——“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在这个“地球村”里,文化、科技交流必然日益增多,各国教育的交流也日趋频繁。老年教育如何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也是我国老年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而现代远程老年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只要开通互联网,随时就可以开展国际性交流。我国远程老年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外远程老年教育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在课程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术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相互交往、沟通与借鉴,从而实现在国际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当然,这里有一条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既要借鉴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与成功的教学经验,又要充分保持各自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所以,远程老年教育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引领老年教育面向世界这个重任。据悉,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启动这项工作,我们真诚期盼、也完全相信远程老年教育在面向世界的征途上会越走越远。

(三)老年教育面向未来需要远程老年教育来推进未来社会的发展

远程老年教育本身就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崭新形态,是为未来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怎样才能实现“全民阅读”、“全民学习”?怎样才能建设“学习型社会”?单靠正规的国民教育系统和老年学校教育系统是很难实现这个宏大目标的。要让理想变为现实,必须“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所以,老年教育面向未来,迫切需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远程老年教育加盟,充分发挥其开放性、适应性、先进性、高效性的特点,从而推进未来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远程老年教育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引领老年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二、远程老年教育将成为一方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提升生命质量和创造幸福生活最理想的乐土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远程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和老年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必须坚持以老年人为本,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利用多媒体学习材料、组织学习型的团队对老年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老年学习者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成为“健康、快乐、有作为”的新时代幸福老人。怎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我认为最佳的途径还是要借助于远程老年教育的平台,积极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直面老年人生命、遵循生命本性、激发生命活力,为老年人活出尊严、活出价值,进而提高整体素质、生命质量、创造幸福生活作出有益的贡献。实践与理论都充分证明了远程老年教育在提高老年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和提升老年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等质量上发挥的作用与功能,为老年人享受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创造了条件。所以,远程老年教育不仅是新时代老年人学知识、学文化、开发智能的场所,也是展示老年人才华、风采和生命潜力的舞台,可以说,它既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一方乐土,也是为老年人构建和谐精神文化的乐园。

三、远程老年教育将为未来学习型社会打造新颖的老年人学习组织——基层教学点

远程老年教育为当代社会作出的最伟大、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我认为是创建了成千上万个、普及于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学习型团队——基层教学点,这些教学点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学习型社会最基层的细胞。学习型社会有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学习组织、学习制度化和学习平台。其一,在学习型社会里特别强调学习要成为未来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远程老年教育的学员,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社会的需要来参加学习、接受教育的。其二,在学习型社会里,学校已不再是唯一的学习组织,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都具有学习功能。远程老年教育的基层教学点,就成了老年人学习最理想的场所。在这个组织里,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之外,还可满足他们交友的需要、关爱的需要、健身娱乐的需要、融入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其三,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有一定学习制度的保证,在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创建中,也形成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出勤制度、必要的考核制度、正在试点的学分认证制度等等,这些学习制度保证了老年人学习的顺利进行;学习型社会的第四个要素是“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实现信息化知识的传播,实现学习者和学习组织之间的沟通,为人们获取信息,并进行知识的传播。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同样具备学习平台的功能。由此可见,学习型社会的四个要素与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的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完全一致。有专家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未来国家的养老制度也会有所变化,除了敬老院、福利院的养老体制外,在“居家养老”的形式中,也有可能出现“学习养老”的模式,基层教学点——新颖的老年人学习团队,完全可能拓展其学习功能,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的乐园。

四、远程老年教育必将在教育资源建设上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与潜力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老年保健与管理;高职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实践路径

1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发展现状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因为他们未来要投身于社会最为重要的养老事业建设中,以匹配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进程。我国老年事业起步较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更是一个新生专业,2016年国家才设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并开始招生,由于受到种种原因影响,许多职业院校在该方面人才培养上相对迟滞,长期以来只能培养出具有高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但伴随着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职业学生职业理想、职业认同与职业精神的提升变化。职业院校也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出改变,但这一道路必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就目前来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阻碍,这主要是因为该专业人才转岗换岗相对频繁,需要人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机构期望较高,希望进入行政管理机构,而不希望前往一线做护理服务,这就导致换岗调岗问题的出现。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相对困难的。而相比之下,职业教育的种种缺陷例如课程内容单一、理实结合不理想、包括社会环境错误到乡下学生对专业的无序认知等等不足也导致人才培养的困难[1]。

2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

2.1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教育中,教师要将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特别注重“学训交替”“能力递进”,在课证相融的基础之上实现校企共育合作过程,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机制。换言之,就是在心理教育的基础之上强调对核心课程的有效开发与技能训练,争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更多引入职业素养教育,例如可在学校开设“专业导论”“沟通与礼仪训练”“健康养老职业道德与安全”等等职业素养培养理论课程。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更多结合养老护理案例实施技能示范与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知识学习内容,强化实训教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从理论实践方面共同刺激学生,让他们真正愿意投身于养老事业中并贡献自身力量。

2.2强化第二课堂建设

在职业院校要注重对第二课堂的建立,例如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中就要开辟第二课堂,树立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素质教育核心思想。具体讲就是要建立第二课堂活动模块,明确活动目标,一方面由专业教师把关理论教学,一方面邀请企业转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与企业岗位要求传授实践知识内容。例如在校园中开设各种老年人保健管理专题活动、知识竞赛、辩论会等等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再者就是走出课堂校园外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养老企业、参加各种养老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综合素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认可度,树立他们良好的职业信仰,培养他们良好的养老保健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且学生修满专业专业课、公共课以及选修课学分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获得7个以上学分,并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与参加德育答辩活动[2]。

2.3基于序列活动载体培养学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要通过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与企业文化融合等等各种教育方式构建专业序列活动,建立序列活动载体,持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序列过程中要尝试不同有益探索,例如建立阶段性的“孝爱大讲堂”、开设爱党教育、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双百”活动(百名学生进百家养老机构),真正与养老机构就保健与养老工作展开产教对话。而在课程设计上,围绕老年保健与管理知识基础建立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导论、沟通与礼仪训练、基础医学概要、临床疾病概要、老年心理学、老年用药指导、老年人营养与饮食指导、健康养老职业道德与安全,专业核心模块:老年常见疾病及健康管理、老年照护、老年康复保健指导、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中医养生、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健康管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专业拓展模块:第二课堂系列活动、陪伴实践活动(养老机构见习)、老年活动策划、生死观与临终关怀、社会调查方法、老年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老年急救与意外处理、老年慢病与运动保健、养老机构文书拟写与处理。简言之,就是要通过全方位培养学生建立养老保健管理概念,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业务素养与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共同形成一体化教育系统[3]。

3结语

在职业院校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运用各种教法与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业务能力,确保他们职业素养教育能够渗透到专业中的不同环节,且要特别注重该专业的社会实践价值,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即插即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琳.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交际,2018(11):20,19.

[2]司子菡.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探析[J].丝路视野,2017(1):36.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4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医患关系;住院医师;医学人文;医学教育

医学模式是人们研究医学问题和实践过程中遵循的总原则和主要方式,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哲学观点。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再到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综合医学模式和5P医学(个体化、可预测、可预防、可参与、精神—认知/精准医学)[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优秀医生[2]。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规培医生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至关重要。

1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现状和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起源于德国,经美国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推向世界。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3年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强调培训内容要涵盖医疗法规政策和医患沟通等内容[3]。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求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医疗政策法规等[4]。其中,人文医学职业技能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教育,使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未来的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更好的人文关怀[5]。目前,规培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内容,但由于学生只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在临床与患者亲身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较少,对知识的理解不能深入,并且学生更注重的是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成绩,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而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开设课程与临床实践脱节、教学种类不当、教学形式单一、工作繁重影响人文教学、师资质量、人文知识所占比例较少、重视程度不足等等[6-7]。在人文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有些规培的住院医师不是本专业学生,在科室学习时间较短,学生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规范化培训是学生从学校的理论学习到将来参加临床工作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为了规培医生能够更好的胜任未来的工作,这就要求他们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获得患者信任的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临床技能与学习医患沟通技能同样重要,并且对沟通技能的自评不高[8]。所以,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

2疼痛科的特点和对医生的基本要求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对此损伤的描述,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疼痛是继呼吸、血压、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4年IASP将慢性疼痛确定为一种疾病,而疼痛科主要是对慢性疼痛的诊疗。疼痛科患者长期经受慢性疼痛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药物滥用甚至抑郁和自杀。疼痛科大部分是老年患者和肿瘤患者,这两类患者均有特殊的心理需求。老年患者由于子女忙碌不能贴身照顾,部分老年患者独身一人更加有孤独感和无助感。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伴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理解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种种因素,导致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包容[9]。疼痛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患者承受疼痛的同时,还承受着身体虚弱、放化疗副作用、发热等痛苦,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10]。疼痛科医生在治疗肿瘤患者疼痛的同时,应该将肿瘤患者个体与其家庭、单位、乃至社会群体相结合,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11]。而且有些肿瘤患者不知病情,期待治疗效果,迫切期望恢复健康,导致对医生的治疗出现不满情绪。面对疼痛科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疼痛科规范化培训医生需要具备诊疗常见疾病的能力和基本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3规范化培训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3.1理论培训

所有规培学生入科时进行入科培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方法。CBL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时教学,围绕经典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12-13]。具体实施方法为:每3~4名学生一个小组,老师编写疼痛科经典临床案例并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后制作幻灯片。课堂上由小组代表汇报幻灯片,学生一起讨论,老师在旁指导辅助,讨论结束后老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疼痛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而且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14]。

3.2言传身教和亲身实践

疼痛科每周有至少3次上级医师查房,针对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和辅助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查房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教师与患者的沟通方法、问诊技巧以及疾病的诊疗过程。比如,遇到三叉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等长期剧烈疼痛的患者时,告诉患者医生理解他们的痛苦,并且有好的治疗方法能够去除疼痛,给予患者关心和信心。每个月科内有两次教学查房,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汇报病史、查体、诊疗等,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足和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技巧。临床工作中,每名学生都亲身收治患者,患者入院时询问病史、查体,每天床旁看患者,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报给上级医生,将上级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素质。

3.3意见反馈

学生经过临床实践后,定期组织讨论,收集学生在与患者接触时遇到的问题,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引。如遇到癌痛患者追问“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而家属要求隐瞒病情时,医生应该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在合适的时间以最佳的方式告诉患者病情。老师将反馈意见收集整理出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将这些问题加入到以后的入科培训中,逐渐完善培训内容。

4小结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5

一、理念支撑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中便提到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终身教育发展的表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要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鼓励社会捐赠,引进、扶持社会力量开办老年大学,能让老年大学下沉到社区,让老年人享受终身教育。老年教育是让老年人继续学习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从个人层面而言,老年教育满足了老年个体自身的精神需求,是其生活质量提高的保障。从社会层面看,实施老年教育使老年人再次投入到到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老龄化进程,可实现老年群体的第二次人力资源再开发,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又为社会资源提供了力量。开展老年教育对维持社会稳定和谐至关重要,既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又能够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关注老年教育。

二、发展困境

目前,东山街道社区虽然兴办其多所老年教育机构,但老年教育的发展机制尚不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有误差。虽然近十年我国老年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的现象。大部分人只认为老年教育是唱歌跳舞等休闲活动,而忽视了其价值取向。其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对于教育的需求量要远远高于老年教育发展的速度,这便会造成老年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影响我国老年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后,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老年教育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无统一管理,多头管理易导致老年教育资源浪费、管理混乱及办事低效等问题,不利于老年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对策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特点;研究

老年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是让老年人继续学习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一种特殊教育,能够使老年人在服务社会、增长知识、增进健康、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等方面有显著的收获[1]。但如今的老年教育依然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对老年人素质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对此必须要引起注意,使老年教育发展对社会全面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1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1.1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构造。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的特点分为3个方面。这是一个有动态平衡、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架构的体系。随着老年大学社团的飞速发展,逐渐深入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普及的区县市三级老年教育学习网络,不断深化的实践创新以及治理理念,从而使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的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老年学习、老年教育和社区托老、养老机构,结合网络学习和实体性学习以及结合老年社团自主学习和老年大学教育,对社区老年教育全方位的发展起到推进性的作用,长短互补、优势互补,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从而满足老年人学习上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大学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因此,老年大学社会化、开放式办学越来越多,从而使老年教育覆盖面得到有效的扩张,在区域内形成了老年教育体系。

1.2社区老年教育定位与解读。社区是社会组织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聚居,从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以及某种互动关系。老年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国际上对老龄社会的定义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或者60岁及以上占比10%就是老龄化社会。教育是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强调了持续的、有组织、有意识,是一个旨在引发学习的具有意识的活动[3]。所以,把老年群体作为特定的对象,把社区作为特定的地点,开展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以及交流、培训、教育,这就是社区老年教育。未来的10~20年之中,人口老龄化将不断加快,预计在2035年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龄人,因此加强老年教育、注重文化养老极为重要,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为我国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1.3社区老年教育途径与模式。在这个注重老年教育发展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合社区老年教育学习需求、有着自身特点的途径与模式。首先是老年网络学习模式的形成,推进数字学习。其次是培育发展学习社团,形成社区团队学习模式。最后形成社区老年学校教育模式并积极推进老年学校教育。

1.4社区老年教育价值与功能。以老年人自身价值为基础,上升到教育工作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判断。老年人是娱乐休闲文化、特色节庆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是一个家庭、隔代教养的“守护神”,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是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好老师,是维护社区综合治理的维护者。

1.5社区老年教育地位与特点。社区老年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是社区教育以及老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结合而成。老年人是最需要受到社会关爱的社区居民中特殊的群体,于各方面的因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2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现阶段,社区老年教育并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理无序、机构不健全,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学习需要,缺少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人才。陈旧的办学模式同样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多种需,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了专业教育及管理的严重缺失的限制,现有的服务人员资源无法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

2.2政府对社区老年教育重视不。部分地区的社区老年教育依然存在着经费不到位、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现象,政府并没有重视这个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保留着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终身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的传统观念。

2.3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部分老年人由于自身原因放弃了接受老年教育的权利,有的认为自己已经年迈,有的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知识文化,还有的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而出现了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的现象。在社区方面,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无法得到落实[4]。在党政领导层面并没有重视社区老年教育,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3.1新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平台的建立。首先要建设专业的老年教育师资团队,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结合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进行老年教育。其次是注重社区老年教育硬件建设,一并考虑社区老年教育城市规划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规定开发商为居民小区建立相应的老年教育设备和场所,提高会议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馆的利用率,保证社区现有设施设备的充分合理利用。

3.2创造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气氛。首先需要在社区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为老年群体营造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然后要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

3.3重视社区老年教育。政府部门要完善规划,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指导社区老年教育的工作发展,并在统筹协调、人员编制、社会参与、教学场所、经费投入、资源共享、教学设施时给予适当的支持,为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5]。

4结语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7

[关键词]数字化;社区建设;老年教育;实践应用

我国提倡终身教育,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水平,其中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为了对老年教育难题进行有效解决,提出了加强推进老年人口的远程教育计划,并加强对社区老人的数字化教育与信息化建设,为老年教育形式及教育模式进行了不断创新[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和数字信息技术的提出,也为社区老年人群的远程教育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成为老年教育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加强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就要对当前老年教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对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进行积极应对,从而对老年教育的难题进行有效解决。

一、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的概念界定

(一)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指将老年人当作是教育学习对象,为了满足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求知进取等的需求,并提高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及道德素养。从狭义上来看,老年教育具体指的是教育者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同时根据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老年人进行教育,促使老年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广义上来看,老年教育是由老年人群自发组织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老年人的技能和知识,改变其意识形态,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这也是老年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社区老年教育

社区老年教育是指对在同一区域内居住的老年人展开的教育活动,通常是由民间组织或是由政府组织的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有时也是区域内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为了改变自身素质水平和改善社会环境,社区老年教育是一种教育社会化的体现,也是终身教育的体现。

(三)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

数字化的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是以社区老年人群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由于社区老年人的教育覆盖面较广,且社区老年人群数量较多,在老年教育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2]。数字化的老年教育模式是一种双向性的教育模式,教育者和学习者通过对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并借助数字化的资源来展开,老年人则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接受教育,从而实现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将线上教育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为城乡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以及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展开再教育,是学习型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

二、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区中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老年人通常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截止到2016年我国老年人约有3亿人,占总人口的17.8%。而根据社会调查显示,随着人口素质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也在逐年增长,截止到去年为止老年教育的需求量约为2亿,而老年大学毛入学率为4.1%。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老年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现阶段老年教育需求,老年大学也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3]。此外,我国现阶段社区老年教育资源和服务资源都相对缺乏,在师资队伍、活动场地、经费投入及课程资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社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较为落后,进程缓慢,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二)数字化教育的必然性

1.终身教育思想的渗透

老年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是源于终身教育思想在老年人群中的渗透,让老年人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社区老年教育的方式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终身教育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也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传统的老年教育机构和教学资源都难以满足现阶段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需求。而数字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到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资源传递给各个学习者,使更多老年学习者可以在家中接受教育[4]。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数字化的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展开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2.移动网络技术在老年人群中的普及

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网民数量为11.52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约为67.61%,手机网民的数量为8.62亿。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网民比例与上年相比增长约3.6%。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和宽带网络在老年人群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老年人在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媒体便可获得知识和信息。

3.数字化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数字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远程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帮助学习者在平台上对相关学习资源进行查找,创造出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学习和教育,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使教育内容得到拓展,在网络上可以查找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源[5]。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纸质媒体为媒介,而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则是建立在开放和共享网络的基础上展开教育和学习的,学习者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时更加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对于高龄老人而言,数字化的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可以克服高龄老人出行不便的困难,同时也帮助老人实现学习愿望,满足其学习需求。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社区老年教育中的应用使社区教育发生变革,也突出了社区老年教育优势。

三、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实践

(一)老年学习网络平台

以某老年学习网为例,通过企业、学校和政府之间共同打造出老年学习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远程学习的服务平台,并由教育厅负责对网络平台建设提供资金投入和业务指导,由老年大学来对平台进行运营和管理,在各个社区的教育院校中开设分平台。该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是由相关科技有限公司对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平台运行进行维护[6]。平台中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书法学习、绘画、养生保健知识、花鸟鱼养殖等30多个大的类别,还包括4000多个相关学习视频资源,并和终身教育网络平台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平台通过展开远程老年学习等一些活动来提高平台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对老年人参与数字化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并充分调动老年人对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二)远程老年大学

在互联网时代下,远程老年大学已经在我国多个省市建立。远程老年大学主要是借助于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电视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搭建一体化和多终端的教育学习平台,使远程教育单向性不足的缺点得到改善,使原有的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以北京市远程老年大学为例,远程老年大学的建设主要是由北京远程教育集团引领,同时由北京老年大学及北京市老龄委共同参与管理和三方协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展开老年学历教育、老年微课堂等新型教育项目,促进老年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7]。远程老年大学所建设的学习网站主要是为本校接受教育的老年人提供咨询互动、视频课程、信息统计、活动参与和教育信息等,具有多个功能,也是老年远程教育实现的重要平台。

(三)数字化养老社区

数字化养老社区主要是借助于数字化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养老社区平台,将兴趣班和公共论坛作为其重要基础,将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和网络中的虚拟社区平台相结合,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习方式更加具有多样性,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而数字化的养老社区主要是以团结、友好、互助为基本原则,采用志愿者服务理念,并为老年人进行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数字化养老社区中来[8]。数字化养老社区主要是通过政府扶持、广告媒体效应和工艺赞助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市场化和多元化运营,通过产业链延伸、增值服务和会员模式来实现市场化的运行。

(四)国家老年开放大学

国家老年开放大学也是信息化时展的产物,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国家老年开放大学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广大社区、城乡及家庭输送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社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9]。国家开放大学始终坚持教育养老的发展理念来对相关教育网站进行建设,并开发了慕课等网络学习平台,随着平台的不断完善,实现云教室系统、国家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平台和数字化学习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使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进入新的时代。

四、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数字化发展思路

(一)加强对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的建立

随着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对传统老年教育形式进行了创新,根据教育行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来看,数字信息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全面化的数字网络平台,并将该平台覆盖到全国各个地区,促使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均衡发展和规模化,从而更好地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足的难题[10]。在老年教育行业中开放大学进入时间较早,且发展速度快,在全国城乡中均有覆盖,根据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来看,开放大学不仅具有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大量的远程教育资源和丰富的远程教育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并提供新的学习渠道,为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数字化的构建和建设提供支持。

(二)确保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多元化

数字化教育是依托于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根据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应开发出更加简单、易学、画面简洁的学习平台,增强数字化学习对老年人带来的影响和吸引,同时也增强老年人进行在线学习的交互性,减少因数字化学习而给老年人群带来的孤独感和距离感[11]。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活动体验,通过文本教材、广播电视、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平台来为老年人营造出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解决老年人在数字化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问题,促进老年人转变学习方式,增强老年人学习信心。

(三)老年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借助云计算技术为教育资源和数据共享、生产和应用提供基础,而老年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还要加强资源配送体系的建设,为社区老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资源配送服务,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学习中去,对社会中的公共资源进行共享[12]。老年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工作经历、生活经验和年龄等差异的限制,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中又面临着智力衰退和体力衰退,使日常学习更加困难,而数字化资源开发是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为基础,积极鼓励老年人对新鲜事物进行主动学习,展开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使老年人的教育资源种类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对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在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中,将移动终端设备课程和网络课程,电子书及纸质书籍相结合,从而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老年教育服务的多样性

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的实现和实践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打造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并以远程教育为载体,针对老年人开发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项目,其中包括了老年人的饮食文化、健康自护、休闲娱乐等多个项目和课程,将学习和养老相结合,让社区中的老年教育机构更好地走向社会并服务社会,积极开展文明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并成为老年人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基地。实现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不仅可以满足社区老人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水平,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信息文化素养。在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对老年人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并针对老年人群在学习中的特点和差异,开发出多元化的数字化老年教育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对老年人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推动社区远程老年教育模式的持续化发展和规范发展,这也是我国社区老年教育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蔡颖.浅析职业生涯规划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现实意义[J/OL].中国培训,1-2(2017-07-12).

[2]黄琳,陈乃林.关于近十年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中国社区老年教育领域前沿视点评析[J].职教论坛,2017,(9):57-65.

[3]王英.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的分析[J].成人教育,2009,(2):44-45.

[4]吴燕.教育养老:一条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新路径[J].兰州学刊,2014,(4):116-120.

[5]欢迎订购《老年教育理论丛书》(叶忠海主编)[J].当代继续教育,2014,(3):96.

[6]严鹤峰.浅析开放大学实施老年教育的可行性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9):207-208.

[7]陈淑梅.天津市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知识经济,2016,(20):35-36.

[8]王英,王小波.中国老年福利的“新常态”:老年教育的社会政策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5,(6):66-71.

[9]宋广文,王静.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加强社区老年大学的建设[J].战略决策研究,2010,(2):65-68+79.

[10]樊立华,袁向军,吕征,杨琳丽,王静宇,刘乐乐.老年教育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探索,2013,(3):65-66.

[11]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人口学刊,2011,(1):32-41.

老年素质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素质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分析

1什么是素质教学

1.1素质教学的概念

素质教学就是对人的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教育。这种培养贯穿人类生产生活的始终,人的行为完全由他这个人的整体素质所决定,包括他的性格的养成还有其它方面。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独立的个体。素质教学也会教会大家如何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现在社会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自己国家孩子的教育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年轻父母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钱是非常多的,让孩子去学音乐学武术都是为了加强孩子各方面素质。现在的教育花费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了,什么奥数班、武术班、美术班、音乐班。这说明现在的孩子光学好科学文化素质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以后为祖国做出贡献。这些特长班的出现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发展,只重视成绩。素质教育只是嘴上说说,实际操作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还有很多学校依然只抓孩子的德育和智育,其他方面老师也不想过多的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端。很多中学生上完高中到大学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什么特长,非常普通,如果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其自身的解决能力是比较弱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要把素质教育重视起来。

1.2素质教学的特点与类型

素质教学可以是全方面的教学、无论是教学的主体还是被主体都可以成为教学的主体。首先,学生自己可以对自己进行素质教学。自己去网络上查找素质教学所需要的资料,自己在家或者在学校以外的地方进行学习。自己主动学习的效率一定比老师教或者家长督促的效率高。而且还可以自己举一反三总结自己学习的弱点,不断地进步。其次,除了学校以外,社会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东西。在社会上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他们不同的特点可以让自己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学习到除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外的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在群体中还能接收到很多社会的信息,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社会经验。在社会中一定有学校教育。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当然如果学校足够重视的话学校一定是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素质教学环境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后,再往更大的方向发展就可以提到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学影响了。国家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调整教育方针政策,为的就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国家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国家教育。而且国家教育还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有一定的实施保障。素质教学也有很多的特点。比如素质教学有全面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培养;素质教育有针对性,针对的都是21世纪的学生;素质教育还有不可逆性,所有的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素质教学还具有灵活性,教师或者自己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发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或者教学。

2高校中武术教学出现的问题

2.1武术在高等教育中的问题

武术是一项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人发明,中国人传扬。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融入了道家和中医两个门路的知识与动作,实是国之精粹。在很多影视节目里外国人也对武术产生了兴趣,纷纷练起了武术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在古代男子考官有文试和武试,可见古代人对武术的重视。而中国历代的皇帝大多都是能文善武,而且武还优于文。而且古代武官比文官更加吃香。在当代社会武术好像变成了老年人的一种健身爱好。大多数玩武术的人都是老年人。而青年人一般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没碰过。中年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即使是想通过武术来锻炼身体,可生活节奏也不允许。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而且学习压力大。大学生这个群体有一种特性,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不大,生活压力也不大,课业轻松,平时闲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大学里社团俱乐部也比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武术其实在很多大学里都被列入了体育选修的科目里。大学也是比高中初中和小学更注重素质教育的高等学校,这些社团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很多学校乃至一些武术体育运动员都想把这项运动坚持传扬和发展下去。所以学校都在开展这项运动。学校一般的武术运动都是以大保健、武术套路、搏击这几部分为主。这些动作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2.2武术发展的窘境

武术运动发展其实面临着很多考验。武术这项体育运动如果对人进行简单的训练也可以,但是如果想学好必须有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及专业的器具训练和专业的动作训练,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做指导,而且需要学生对武术这项运动十分热爱才能继续坚持下去。这二者缺一不可。武术虽然在很多学校都有普及,但是真正感兴趣并且坚持下来的人很少。这就面临着武术运动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如果找不到传承人那么武术这项运动将会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其实武术运动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河南、湖北等地区对武术是十分热爱的,人们十分喜欢观看武术表演,这已经是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只是喜欢观看,至于系统的学习更是少之又少。在高校中学习武术的学生可能有100~200个。但是武术教练也许只有一个,而且还不是专业的。老师不专业,那么注定教学的内容也不会是很专业的。想学的学生可能也会不想继续学下去,因为当他学完了所有的项目之后武术对他来说就已经学完了,他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学下去了。但实际情况是老师再也教不出更难的动作,学生也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武术运动的发展就会止步不前。

2.3武术运动发展的详细问题

将上文提到的窘境进行细化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校在面临这么多问题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说明学校不重视武术运动的发展。高等学校追究到底还是比较重视科研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的。而且在运动这个项目上,学校一般会比较重视的是赛跑、跳高、跳远等这些常规项目,不会重视武术运动这种冷门的运动项目。学校会开设这项运动项目完全是在其他项目饱和的情况下想再设立一个体育项目供大家选择,这样才会均衡体育项目的选择,减少一部分体育老师的压力,减少学校体育选修课的乱象。其实学校这样想这样做也可以理解,就是不重视武术运动,在思想上还是应该做一个提高。第二,说道体育老师的压力就可以看出其实高校的体育老师一直都很紧缺,一所大学里可能体育老师不会超过20个,大学一共有四个年级,每个班一星期至少要上两次体育课,体育选修的项目有很多。体育老师最多会两到三种体育项目,其他的他也不会、不精。像武术这样的体育项目能会的体育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学校的体育老师少也是一个大问题,专业程度不高又是一个大问题。老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动作,可能有些学生对武术浓厚的兴趣也会被抹杀。说到老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又可以想到老师的专业化还会影响到上课的内容和质量。老师自己的专业素质就不行更别说这门课程的专业化程度了。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简单、不精确,学生学到一定程度老师教不了了,学生也不想学了,就会丧失很多学武术的苗子,对武术的发展也有影响。

3素质教学改革的方法分析

3.1高等学校应该重视起来

高校在资金方面要运用到培养专业的教师或者招聘专业的教师上面,还要筹备专业的学习武术的器材与一切能用到的工具。高校在教学理念方面也要改进。教学理念应注重素质教育,还应该重视武术的宣传,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项体育运动,后人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它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值得大家去学习,而且学校的其他任课老师也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学生做早操或者体育课上起到带头作用。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还有各班班主任应该充分宣传武术运动的好处,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项运动并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这门运动。因为武术有很强的实践作用,比如女孩子可以用来防身,男孩子可以用来强身健体非常的实用。在学校拟定武术教学大纲时应该把重心放在武术与防身术的结合上来。

3.2扩大体育教师的力量

这个扩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体育老师多一些的权限,体育老师可以创造学生上早操的动作内容,体育老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更灵活些。另一方面体现在要增加体育老师的数量与专业化程度,对体育老师定期也要送出学校到更好的学校去研修,回来之后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的训练。

3.3提高教学内容质量

在简单的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应该适当地根据不同班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循序渐进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既应该有理论的教学,也应该有实际的练习。理论教学包括带学生看一些专业动作的教学视频、一些专业比赛的视频、一些大师的专业化讲座等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在实战方面,教过学生一些基本套路之后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互相取长补短,老师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进一步的教学这样才会让学生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4结语

在当下这个高校的武术教学的环境中,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对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必要的,而素质教学的提倡将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支持,高校的武术教学改革在素质教学的基础上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一定会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蒋丽芳.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27-28.

[2]王才船.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中的考量[J].当代体育科技,2016,6(4):28-29.

[3]岑海龙.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探析[J].新丝路,2016(6):104.

[4]高洁伦,范鸿雁.浅谈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高校武术教学的创新[J].中国职工教育,2012(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