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内部审计质量风险控制研究

大学内部审计质量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在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经济活动下,风险也相伴而生.在高校内部审计领域,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应对这些风险,为了加强对高校经济管理领域的监督和评价,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服务于高校的长久持续发展,需要高校内部审计有效规避风险,对风险进行真实的评价,并处理好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与高校发展的关系,通过构建高校内部审计新框架,以有效防范并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不断增长,以及教育领域的诸多变革,许多高校都拥有自主的办学权,高校对内和对外的经济交往都在不断扩大,这使得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要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势状况,内部审计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使高校内部审计置于风险之中,为了规避风险,评价风险,高校内部审计要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促进高校的稳定健康发展.

1内部控制视角的理论阐述

内部控制,在我国的主流概念中认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在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交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以此促进企业、部门完成所拟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内部控制论由“部分控制论”发展为“全面控制论”,在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过程中,促成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理论在形式上总结为五要素,即:(1)内部环境.它涵盖了系统组织中的设计、运行内容,是要素的根基.(2)风险评估.它是执行的关键环节,源于内部控制人员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是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重要手段.(3)控制性活动.这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特定载体,系统组织通过它的实施,才能完成具体的业务.(4)信息与沟通.在特定风险环境下,系统组织必须依赖于高速、精准的信息渠道,在上下层级之间传递、交流,达成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5)内部监督.任何一个系统组织都有其弱点和缺陷,为了有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就需要这个要素的有效实施,通过设计内部监督制度,可以确保执行效果.总之,这五要素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高校内部审计内涵剖析

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阐述,目前以《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为依据,重点是针对会计报表中的差错或漏报等事项,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之后却对此发表不真实、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由此引发的风险.随着高校管理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体现出显著的特征:其一,随着高校建设的业务拓展,内部审计资料由原先单纯的财务内部会计资料,拓展为各行业的内部资料,如:高校在建工程、物资采购、经济法律法规等文件,这些都对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风险.其二,对于高校的会计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差错、漏报或其他重大漏洞,而内部审计主体却未及时发现,导致不真实、不恰当的内部审计结论.在对高校内部审计进行概念阐述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全面理解高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2.1监督职能

高校内部审计其本质即是对会计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它属于最基本的职能,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此也有明确而清晰的表述.

2.2鉴证职能

由于高校在新形势下,面临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经济管理活动增多,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财务活动等,内部审计部门有权责对补审计单位的经济及财务活动状况出具鉴定和相关证明,以评判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会计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并做出准确、全面、完整的审计结论.

2.3服务职能

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还有为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其主要体现在:以高校决策管理为宗旨,提出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服务;建立有效而健全的内部控制服务;帮助高校加强系统化管理,从而为高校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为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

3剖析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效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涵括了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其中,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1)高校内部审计环境.它是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的支撑体系.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内部审计会受到不同的影响.高校的审计工作环境对外要考虑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对内则处于领导意志、组织模式、管理水平和工作程序的微环境之中.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要有机地融入到高校的整个环境体系当中,将监督的实质性内涵融入服务的行为实践,体现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免疫系统”的工作价值.(2)实质意义上的独立性缺乏.按照相关规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校长(院长)及校(院)党委或校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体制结构的弊端成为了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负责人既直接领导财务部门,又领导审计部门,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财务会计问题的问题披露和纠正受限,在高校的决策者不支撑的前提下,内部审计无法展开相应的独立性审计,影响到了内部审计的公信力.(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因素.内部审计的强有力的保障之一,即是合理知识结构之下的人力资源利用.合格的内部审计师应当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能够从细节性程序向分析性程序转变;同时,还要具备质量风险意识和职业操守,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有效履行质量控制,完成内部审计任务.(4)高校内部审计手段和方法因素.当前,我们的多数高校内部审计都还使用传统的基础审计方法,风险控制意识较弱,对于实践操作中使用先进的监督软件和内部审计信息网络化还是空白,导致内部审计结论产生偏颇甚至背离.影响内部审计的外部因素体现为:(1)高校内部审计的法规还未健全.高校内部审计目前有一些法规性内容,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准则》等,然而,这些准则、规定多属于指导性的条款,与现实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高校各项运行缺乏细化的操作规范和具体的实践性意见.(2)高校内部审计对象泛化.由于高校的体制性改革,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审计对象也发生了诸多改变,由原先较单纯的财务审计延伸为复杂的资产管理、材料订购、工程建筑、内部控制等,这些内部审计对象的泛化,使内部审计人员估计不足,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导致审计风险增加.(3)内部审计所应拥有的资源呈不对等状态.高校正在不断地扩建和改建,内部审计工作者要想获取审计所需的资源,难度增大,这与被审计单位拥有的资源相比,呈现不对称的状态,这种在资源占有领域所造成的不对等,导致了内部审计风险加大.(4)网络电算变革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的财务会计行为也转为了电算会计方式,电算会计的实施从财务的视角来看,提高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然而,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则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对于原始数据的非法修改和删除、病毒破坏、恶意侵袭等,内审人员无从鉴别,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内部审计风险.

4高校内部审计质量风险控制研究

4.1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法规体系

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置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制约之下,在高校发展规划、内部质量控制目标的条件下,要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的法规体系,修订并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制订《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操作指南等,以利于高校内部组织目标的达成.

4.2构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模式新架构

伴随着高校对外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加,高校可以考虑采取三种方式:其一,设置高校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组织结构、规模的大小程度等状况,成立与财务部门、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平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不能与其他机构相混淆,与其他部门也没有任何的行政隶属或依附关系,可以独立地实施审计,直接向最高行政负责人报告,这样,就保证了最终审计结论的客观和公正.其二,成立高校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商榷.在国外,审计委员会的发展由成立已经步入规范,但是,在我国高校试行结果来看,效果还有待验证.其三,以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制度为框架,试行由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内部审计业务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基于减少高校最高负责人与内部审计之间的正面冲突的考虑,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因而有助于树立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增强其独立性内部审核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的组织控制管理.

4.3完善内部审计项目控制手段,健全质量控制与责任区分体制

由于高校资源的扩展、经济活动的增加,内部审计对于其工作计划的流程重视度不够,造成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案,导致审计重点不清,起不到实质性的审计效果.因此,要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评估纳入审前调查和审计工作实施的方案之中,审计人员要对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特点熟悉,考核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的实施、业务扩展等内容,摸清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篡改财务报告、隐瞒经济事项的动机,据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找到解决风险的审计程序,确立审计重点,“量身定做”审计实施方案.

4.4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区分体制

在高校内部审计控制中,为了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与责任区分,首先,要建立高校内部项目质量控制和跟踪检查制度,对审计项目进行审前、审中、审后的质量控制;其次,要将风险责任到人,与每个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相挂钩,用实施细则和质量考核标准制约审计责任人,形成相互制约与促进的长效机制.最后,还要在权责分明的前提下,用严格而齐备的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差错,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结束语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人员要在完善的制度规范之下,确立内部审计重点,用适合的审前、审中、审后程序进行对高校财务会计、经济业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要明确权责,在清晰而完整的审计流程实施方案下,对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合法依规的审计,审计人员要随时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对风险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审计项目进行间歇式的跟踪,尽量减少审计风险隐患,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高仙芝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审计处

参考文献:

〔1〕戴耀华.基于过程导向的内部审计质量提升[J].中国内部审计,2011(12).

〔2〕蒋美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3〕钱华.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21).

〔4〕方松照.审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会计,2013(12).

〔5〕毛成银.加拿大高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的特点及借鉴[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6〕王超辉,王炳燕.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位与作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