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审计风险及防范探析

高校工程审计风险及防范探析

摘要:当前高校的工程建设规模在增大,工程审计人员面临较大的压力,需要有效识别审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防范策略。工程审计的目的是科学管理工程造价,尽可能提升工程的效益,保障工程管理的水平。为了维护学校的利益,应明确工程审计的特点,加强对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工程;审计;风险

前言

高校工程有着审计周期长、专业性强和金额巨大的特点,可能出现较多的审计风险。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审计人员技术水平,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避免审计结果和事实有较大的偏差。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文化发展、社会建设和政治生活进入新阶段,在工程审计中更要改进方法,保证工作质量,寻求适应审计发展的“新常态”。

一、高校工程审计的风险分析

1.来源于送审过程的风险。来源于送审单位的审计风险一般是缺陷风险或者重大差异,属于审计人员难以控制和改变的风险,但是能用有效措施进行风险识别。这样能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审计程序,尽可能降低审计的风险。如果送审单位和施工单位相互串通,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审计人员难以察觉相关的问题,可能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损失。例如,施工设备或者材料没有经过学校招标、没有经过审计提升施工单位人工费、为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款等。如果送审人员缺乏责任心或者业务能力不强,会显著提升审计难度。例如,送审人员没有发现施工单位冒算高估的问题,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针对隐蔽工程或者变更的工程量,没有现场核实测量或者及时签证就在签证单上签署通过意见。一些施工单位的资料不规范、不齐全,但是送审人员没有经过审核就统一送审。

2.来源于施工过程的风险。来源于施工过程的风险属于固定风险,也是审计人员难以控制和改变的风险。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风险构成要素的评估,同时搜集关键证据,尽可能修正审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第一,工程量不符合实际的风险。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编制工程竣工图的过程中虚报了工程量,如果送审单位没有在审核中发现问题,签字同意了不属实的工程量签证,会给审计带来风险。第二,高报材料价格的风险。市面上的建筑工程材料优劣混杂、品种繁多,在付款方式、进货渠道、样式、规格、质量和产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造价管理部门的价格信息仅仅是参考,和实际价格之间存在差距。如果在具体审计过程中没有合理把握材料价格,可能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第三,高套定额的风险。在高校工程造价中,依据的定额总类比较多,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或者预算过程中,可能有意套取不应记取的费用。如果审计人员没有明确相应的定额标准,可能让工程造价失去合理性,提升审计的风险。

3.来自于审计过程的风险。审计过程也会出现较多的风险,在审计中,送审单位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结算进行了把关,审计人员会比较相信送审人员的陈述,比较依赖送审机构的认证,进而减少了现场实际测量和调查取证等环节,这会产生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和维修人员、后勤人员、基建人员长期相处,考虑到人际关系等因素,审计人员会顾及情面或者迫于压力,在审计方面做出让步,会提升审计的风险。审计外包中也存在风险。学校的内部审计人员有限,往往采取外聘专业人员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的模式,所以可能出现一定问题,相关人员可能业务胜任能力或者综合素质不佳。内审外包中,合谋指的是施工单位和审计人员联合起来侵害学校方的利益。对于中介机构来说,是根据核减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审计费。也就是核检的费用越高,施工方的收益越大。施工单位为了让利益最大化,会使用一些合谋措施来减少核减额。因此,中介机构可能降低核减金额,让学校利益受到损害,提升了施工单位的收益。

二、高校工程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升审计人员能力水平。学校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明确当前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完善内审机构人员配置,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源。例如,配置必要办公设施、提供办公经费、配置审计人员,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给予必要的工作权限。审计部门需要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审计成果的效益和审计内容。审计队伍的自我建设也比较关键,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构建专业的审计队伍。一个专业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项目建设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要求。

2.保障施工合同的规范性。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就是高校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签订规范严谨的合同,对于保障学校利益、做好竣工结算和规范施工管理有积极意义。在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审计部门的监督,重点关注和工程造价相关的条款和项目,明确工程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合同中明确竣工结算的方法、进度款的支付方式、价格的计算依据、工程量的减少和增加、建设项目的项目内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施工期变化、造价变更、扯皮踢球、责任不清等问题,需要事先进行约定,把相关内容写入条款中,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同时,检查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是否相一致,避免出现矛盾问题,明确划分事后的责任。在签订合同之后,提升执行合同的力度,如果有需要索赔,需要及时进行索赔。如果忽视了这方面的监督,可能让学校自身利益受到损失,难以有效执行工程建设合同。

3.重视工程的结算审计。结算审计是高校工程审计的最后工作,需要避免虚报冒报的问题。为了避免工程送审资料存在冒报或者虚报的问题,影响到学校的利益,需要构建科学的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制度,落实相应的处罚制度。在制度中,明确确定虚报冒报的处罚措施、资料的规范要点、施工单位报送资料的时间等。在结算时,需要审核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查看签证内容和项目是否确切存在,检查手续是否齐全,而后核算和结算工程单价和工程量。同时,需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高校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责,追究失职部门或者个人,培养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对比冒报和虚报的问题,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进行约定,如果审计核减金额超出送审金额的百分之五,施工方需要承担超过部分的核减审计费用。如果发现了结算资料中的造假行为,包括故意重复保送工程项目、人为修改签证单等等,需要记录相关事实,把问题方加入黑名单。利用这种监控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审计风险,避免学校的经济利益受损。

4.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审计风险问题,需要保障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审计人员需要坚守道德准则,公正、客观开展审计工作,尽可能规避相关的审计风险。高校应组织有效培训活动,使其掌握必要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使其积累丰富的高校工程审计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审计人员在复杂审计环境中处理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为了约束和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应落实监督和审查制度,关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保障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和可靠性,保障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5.合理选择外审服务单位。高校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来确定工程审计服务单位。利用这种方式,能选出有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审计服务单位,避免审计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利用这种方式保障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在签订审计服务合同时,需要明确审计的争议问题解决措施、控制措施、报告制度、审计条款和审计服务范围。这样能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审计牵头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和监督外审单位的工作,还能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内部审计单位应构建审计复核制度,利用分析对比审计或者重点抽查审计方法提升审计效果。利用复核方式,能及时发现审计报告的不合理内容,能有效监督外部审计服务单位的工作。

6.实施全过程审计方式。高校工程审计中,应拓展审计的范围,采取全过程审计方式。具体来说,从工程项目的投资到项目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中,都应重视审计。从以往的低效审计模式,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过程模式,能保障审计模式的科学性。在高校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标阶段开展审计工作。关注对合同专用条款、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优化方案设计,针对工程项目提出可行性建议。审计人员应加强现场调查和监督,验收记录隐蔽工程,了解具体施工情况和进度,收集现场的真实资料。在竣工结算阶段,关注工程结算和合同履行等环节,对各个流程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检查设计变更是否准确、定额套现是否合理、工程量是否真实。采用这种全过程中审计方式,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三、结论

高校工程审计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想要提升审计的效果,学校领导应给予有力支持,审计部门内容加强彼此的交流和沟通,持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业务水平。在高校工程开展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的审计和监督,避免受到审计风险的影响,提升造价合理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索宁 单位: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