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业论文范例

经济专业论文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1

一、经济法实践课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总体上,我国的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经济法学课应开展实践教学。但是,学者们对法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法研究甚少,有研究者也仅限于刑事案件处理能力训练、公司法方面,而对合同法、经济纠纷解决、财税法、市场秩序法等方面还没涉及。虽然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法学实践性教学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课题以及《经济法实务》方面的教材,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法学专业学生而言的,而且大多是建构在实训基地建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校外实习、实地观摩、义务法律咨询等层面上,实训的设计及组织等问题谈及较少。学者们通过研究非法学领域方面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及它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而将非法学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应用于公司法、刑事诉讼法、环境法法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这是对法学领域实践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但是,这一创新对非法学专业(主要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法学教育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值得商榷。首先,这种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法学课堂的研究都只是理论,没有付诸实践。其次,法学课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是照搬别的学科的任务驱动法的设计方式进行的,而对是否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没有研讨。再次,法学知识能否用任务来驱动以及实际效果如何值得商讨。

二、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经济法教学的思考

本研究试图将这些纯理论教学或大篇理论教学的模式用任务驱动方法进行替代,进而详细分析任务驱动法与经济类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的适用性与实效性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特点是:(1)以实训为重点,重新组合经济法教学内容;(2)在实践的方式上不拘泥于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习实训、实地观摩等方式,而是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有效结合“案例导入、问题引出、分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根据所学知识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3)在学生知识的获取上,与时俱进,结合经济前沿新现象或典型案例,争取每块知识都能用线条直观地表现出来。为此,本课题重点要研究的是适应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内容设计以及经济类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两大问题。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以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悟、有所知”为目标,以“合理、适度”为原则,设计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为以下四大模块:(1)企业法模块:主要包括企业设立实训、企业机构治理实训、企业合同管理实训、企业用工管理实训;(2)财税法模块: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实训、政府采购实训、企业涉税(缴税实务与节税实务)实训、基础会计记账实训、审计实训;(3)市场秩序法模块。主要包括竞争法实训、产品质量法实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训;(4)经济纠纷解决模块。主要包括谈判实训、调解实训、仲裁实训、民事诉讼实训、行政复议实训、行政诉讼实训。教学方式确定为:以“针对性、实践性、灵活性”为原则,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案例导入、问题引出、分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实训的组织行式是:大模块情景假设/问题引入———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子模块实训环节(认识子模块———子模块情景假设———学生讨论———法律分析———角色扮演———实训评价———作业回顾)———总结大模块所学知识。

作者:祝华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2

经济法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基于该课程的实用性,与经济生活联系的密切性,一直以来各高校财经类专业都非常重视经济法的教学工作,经学者和教师多年的努力在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方面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譬如:在专业针对性、教学内容设置、教材编辑选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学习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经济法课程中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本身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等多部门法;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较之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素养上经管类学生存在先天不足,在学习经济法课程之前法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如法理、宪法、民法、商法等相关法律课程,而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各大院校通常都在大一开设。由于一年级的学生不具备一般性的法学基础知识,再加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对于比较抽象的法律规范和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经管类专业学生往往不易消化掌握;而且由于经济法教材版本繁多,一些被广泛选用的教材更适合于法学专业而非经管类专业,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经济法学的研究,而这与经管类学生的专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亟需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改进才能得以实现。因而针对此现状,并为配合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评价改革及2014版新培养方案“适应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的实现,本着为学生提供有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总结我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上进行了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实践。

二、从教学体系设置上增强经济法课程的专业针对性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市场上长足发展可以说只有突出专业特色,通过差异竞争、补缺竞争才是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硬道理,那么作为基础性主干课程的经济法当然也必须契合我校经管类专业特色,要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因此我们重新审视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把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学法、懂法、用法,而非研究法,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依此思路,我们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性和差异,区分不同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编制实训教学指导书、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增强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虽然这样在有限的课时量下按不同专业班级设置不同授课内容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利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比如:对于经济类学生重点介绍竞争法、公司法等方面的法律;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重点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及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学生,侧重深入讲解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会计法、税法的内容,并有意识的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倾斜;这样在同一结构体系下有所侧重的选取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向的实现,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法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所以授课内容要有对现实和法律的预见性,作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前瞻性和针对性结合,及时反映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的立法动向。为此我们选用容量多、更新快、难度大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作为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虽每年更换教材加大了教师备课难度,但能与时俱进将最新立法成果、最新考试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确保实用性。即使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年年更新但依然会有滞后,如在2014年3月开课时,于2013年12月28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将于2014年3月1日起执行,为了第一时间将最新法律成果教授给学生,我们在开学第一周就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程通知提出预习要求,授课过程中依据新法关于公司资本制度、公司登记制度的修改,有针对性的选取实务案例进行了改编,以力求使学生对修改内容及社会现实意义有感性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对新法主要内容及修改的重大意义进行论述,从而促使学生对社会问题作深度思考。

三、以案例教学为主、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方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经济法的学习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既难以理解、又枯燥。那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变知识的奴仆为知识的主人呢?为此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依据教学过程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综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精讲、比较结合、模拟实训、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灵活运用。首先,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以案例教学贯穿始终。鉴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上力求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更侧重于强调案例内容设计上的实用性,例如针对财管、会计学专业学生参加从业资格、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的实际需求,在全面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历年考题重点,搜集整理了既适合课堂教学又具有针对性、代表性、规范性、启发性的课程案例,在授课中适当的增加了相应实务案例的分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课程进度依次相应案例,做到课前下达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贯穿案例讨论来推进;课后通过网络自测练习、答疑讨论来检测复习。确保课课有案例、节节有讨论,既丰富课堂内容又通过真题演练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加快学习进度,增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训。其次,通过模拟实训教学,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结合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我们采用了模拟教学,例如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在授课之前依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为股东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各组学生可利用六周的时间完成从资料搜集、文本制作、分组讨论、陈述展示到答辩评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而设立公司有哪些基本流程、公司需具备哪些法定条件、需制作那些相应文案……这将会迫使学生认真理解记忆法律规定并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在这样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能在实训中掌握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公司章程制定、银行账户开立、公司股票发行条件程序等法律知识;既提升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对于我国目前大力进行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层社会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日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再者,以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以客观的局外人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和督导的作用,承担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场景、提供案例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的任务;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在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场景中,由学生去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参与思考、提出接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游戏式的教学体验中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深刻体会所学法律知识。我们在物权法、合同法的讲授过程中采用了此种方法,例如在讲授合同的订立时,为使学生充分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由教师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指定学习能力、探知力强的学生作为负责人,以模拟实训教学中组建的公司为基础,依据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分别代表买卖双方进行洽谈形成合同文本,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尤其是未直接参与洽谈的学生)就双方在洽谈过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提出修改建议,并由教师针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学效果。

四、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相结合、优化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3

(一)课程定位不清,教育目标模糊

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在我国各高校广泛开设,按其课程定位不同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其一,作为法律类专业的专业教学模块下的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开设;其二,作为工商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学模块下的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开设;其三,作为其他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或公选课程开设。虽然不同专业对经济法课程的定位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育目标却没有明显不同,基本遵循的是传授学生法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不同的课程定位,相同的教育目标,导致原本缺乏系统法律知识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增大了学习难度,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由于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本身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不能很好地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使得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难以实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缺乏适宜教材,教学内容随意,与专业衔接不紧密

目前,市面上经济法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适用于法律类专业,如杨紫烜主编的《经济法》,这类教材的编著往往汇聚不同学者的观点,注重理论知识的陈述和法律问题研究;一类适用于财经类专业,如赵威主编的《经济法》,这类教材的编著注重财务经济的适用性,以经济法领域内的财经实务操作为主。而完全适宜非法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则几乎没有。缺乏适宜教材成为制约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基于经济法课程本身包含较多单行法,教育者在教学中往往重视全面性,面面俱到地对所有单行法逐一讲授,导致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内容繁重、重难点难以把握,时间紧、内容不易消化,法律实务能力培养更是难以实现等问题。同时,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脱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与专业课程之间有效衔接,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

(三)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开课设置不合理

非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会在第一、二学期的通识教育模块开设《法律基础》或《法学概论》课程,完成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而经济法课程往往安排在第五、六学期的专业方向模块开设,导致法律基础课程与经济法课程开设间隙时间过长,知识衔接不紧密。非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这样的教学对象和课程开设现状,导致学生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已经遗忘了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者要么重复复习占用教学时间,要么跳跃讲授,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四)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

经济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大致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一类是其他专业出身,后来兼任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教师。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讲授法,注重理论阐述与科学研究引导,专业术语的过多使用,学者的众多观点,课程内容的面面俱到,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非法学专业教师理论功底薄弱,基础知识讲解不清,案例教学针对性不强,真实案例分析解答能力不足等,同样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受到课时量的限制,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二、非法学本科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明确课程定位,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非法学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定位应不同于法律类、财经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决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只有在准确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合理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育实效。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两方面:

1.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定位。

经济法课程在非法学专业开设,首先要明确其课程定位,即属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哪个模块,与该专业其他课程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课程定位,才能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经济法课程建议设置在法律方向模块中;其他专业同样建议设置在方向模块中,作为全校公选课设置。

2.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无论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专业方向课开设,其目的均是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因此,确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要结合课程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而不能等同于法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法律科学研究能力或金融学专业以具备经济领域法律知识及相关实务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合理选用教材,符合时代需要

课程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料,选取得当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基于市面上并没有针对非法学专业编著的经济法教材,作为非法学专业的教育者,在选用教材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紧跟时代步伐,选择优秀教材。

经济法课程包含较多单行法,而法律本身具有易变性,社会法律现象的变化即引起法律条文的变化,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应注意出版时间,避免教材内容滞后于现行法律,或不能反映最新法律动态、法律精神。选择教材时,出版社也非常重要,建议教育者选择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

2.依据专业特点,选择适合教材。

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的目的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就其经济法在专业中的定位而言,其教育目标并非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而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经济法知识,更好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应避免理论性、研究性过强的法学专业大家编著的教材,这类教材仅概念就列举十几个学者的观点,加大了受教育者的学习难度,影响教育效果;也应避免选用财经实务操作性过强的财经类教材,这类教材侧重财经实务能力的运用,如税收法中大量的减免税计算,与专业相关度不高导致学生学习厌倦。建议教育者在选用教材时选择理论知识阐述清晰,案例针对性较强,章节前有重难点提示,章节后有问题设置,同时每章有推荐自学篇目的教材。

(三)取舍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学时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计划课时量较少,多则56学时,少则32学时,而教学内容涉及单行法近20门。要想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尤为重要,建议教育者可分模块确定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模块。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主阵地,针对课程内容繁多、总学时数不足等特点,课堂教学模块中要注意处理好经济法所涉及的各部门法之间的取舍关系,切忌面面俱到。应依据专业选择讲授章节,如广告法在广告设计专业中应作为重点内容增加讲授学时,而在思政教育专业中则可选择自学进行。合理地取舍讲授内容,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内容。

2.社会实践模块。

经济法课程实践性较强,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社会实践。建议教育者可带领学生去司法机关旁听或组织模拟审批。此类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法律意识,而且能够有力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3.自主学习模块。

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繁重,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学完成部分教学内容。自学的内容应结合专业选择,如前面所提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于广告法的内容就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但在自学模块中,教育者需要注意布置合理的作业引导学习,并抽取时间检验学习效果,如自学作业完成后应组织讨论并分析讲解。

(四)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实效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经济法课程特点,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多元式教学方法,提升教育实效。

1.稳步推进讲授法。

讲授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在经济法课程中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适用。教育者可采用讲授法,完成概念、原则、特点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2.积极倡导案例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讨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法律意识。教育者既可自己编撰具有针对性的案例,也可选取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学。编撰案例具有针对性,适用于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原则上应简单明了、层次清晰;真实案例联系实际具有说服性,适用于综合性复习。读书指导法主要适用于自主学习模块,教育者通过布置、检查作业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部分课本内容或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帮助其及时掌握学科前沿信息。

3.开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4

虽然杜邦化工、通用电气等大型制造业企业独领风骚几十年,但现今活跃在企业舞台上的明星企业已经大不同于钱德勒研究的时代,全球出现了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一批人力资本密集的PSF。PSF通常包括会计事务、法律事务、投资银行、软件编程、管理咨询、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的企业。谷歌、百度(搜索服务),Facebook、腾讯(社交服务),麦肯锡、IBMInternationalService(管理咨询服务),安永、德勤(会计事务服务),高盛、摩根斯坦利(投资服务)等等,这些专业服务业中的翘楚已成为企业舞台上的新星,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制造业企业。因此,有学者前瞻性地预测:如果没有PSF的基础性工作,经济运行将面临诸多巨大障碍。而作为知识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PSF,其知识密集与人力资本密集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工业时代的制造业企业存在较大的特性差异,也给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当下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深入研究其微观主体(PSF),掌握PSF的内涵、特性及其独特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PSF和发展知识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二、PSF的经济性质:从内涵到外延

马歇尔曾指出企业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组织,其演化的动力有二:一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在企业内部,由于物质资本和(员工)人力资本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相对地位发生变动,导致各类资本的所有者不断修正自己的利益目标,进而产生了利益摩擦,组织的变革正是这一冲突的结果。正如引言所述,PSF由于其产生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与制造业企业存在天壤之别,企业内部(员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必然产生激烈的利益冲突,因此深入研究内涵、性质、边界以及治理目标这四大经济性质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PSF的内涵与外延。

(一)PSF的内涵

在研究PSF性质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一般内涵。很多学者将PSF定义为: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高素质员工并向客户提供高知识含量、专业化服务的企业形态,专业服务企业的主要资产是:为企业服务的高素质员工以及由其协调的客户关系。从PSF的内涵可见,PSF不同于普通制造业企业的最大特征是其离不开高素质员工。VonNordenflycht更进一步将专业化的员工、知识密集以及低物质资本密集归纳为PSF的主要特征。正因为PSF的主要资产是高素质员工,同时这些员工为客户提供的又是专业服务,因此PSF存在两类“依赖”。一类“依赖”是:企业依赖员工。PSF的产出主要是专业服务,而专业服务又是由员工提供,因此,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主要由员工决定,企业的成败与否高度依赖员工的态度与投入。这一“依赖”与制造业企业依赖机器厂房等物质资本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差别显著。另一类“依赖”是:客户依赖企业声誉。由于PSF为客户提供的是专业服务,客户可能不具备判断其所需专业服务质量高低的能力,所以客户非常“依赖”企业,尤其是企业的声誉。因此,有学者指出:当产品的质量无法写入正式契约时,卖方的声誉更加重要。这也是PSF重视声誉的理由所在———当客户不具备判断服务质量的能力,也就是产品质量无法契约化时,客户需要借助企业声誉来间接判断产品质量。由于PSF不同于制造业企业的内涵以及衍生出的两类“依赖”,因此PSF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行业的性质值得深入研究。

(二)PSF的性质(Nature):基于关键性资源理论的审视

有关企业性质的探讨源自Coase的经典文献,Coase将企业的性质理解为市场的“对立物”,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早已成为学界共识,企业通过企业家的权威(Authority)配置资源在Coase之前依旧是个“黑箱”。如果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的权威配置资源,那么企业家的权威来自何处?GHM模型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权威性的解释,GHM模型认为:企业家的权威天然地来自于对非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物质资本和具有产权特性的无形资产)的控制。控制了企业的物质资本以及相关具有产权特性的无形资产则控制了企业的关键性资源,便可以在企业中“发号施令”,配置企业中的全部资源。因此,GHM模型将企业的性质理解为物质资产以及具有产权特性的无形资产的联合体。产权学派对企业性质的理解在工业时代无疑具备了广泛的解释力,但社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以高素质员工作为企业关键性资源的PSF不断涌现,这一现象则对传统企业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一新现象,Rajan和Zingales创造性地提出关键性资源理论(CriticalResourceTheory)来解释这一新问题。他们将企业理解为关键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员工被赋予使用这些关键性资源的权利。企业主通过给予员工关键性资源进入权达到控制员工的目的,所以关键性资源理论从进入权配置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中权利的来源。在这里,关键性资源不仅包括关键性物质资本以及有产权特性的无形资产,还包括不具备产权特性的关键性人力资本,如天赋、创意、客户关系等等。关键性资源理论突破了传统企业理论的束缚,将企业中高素质员工的重要性提升到与物质资本等同甚至更高的地位。在PSF中,高素质员工是最重要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控制权也常掌握在高素质员工手中,因此,从保障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则需要给予高素质员工权利以激励其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基于关键性资源理论,本文将PSF的性质理解为:PSF是由高素质的员工以及关键性的客户关系构成的集合体,其中员工向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企业所有者向员工开放关键性客户关系的进入权,以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由于PSF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演变的,所以企业家需要不断发现、补充新的高素质员工;此时企业家才能租金体现在其发现、留住高素质员工的能力上。

(三)PSF边界的重新考量

企业边界问题是企业性质的自然延伸,研究PSF性质则必须回答这一问题。Coase认为:一笔交易在市场上进行有交易成本,在企业内生产有管理成本,如果在企业内生产的成本小于市场上的成本,那么这笔交易在企业内完成则有利可图。Coase进一步给出企业边界的边际条件:“一个企业将扩大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利用市场交换进行这笔交易的成本,或等于另立一家企业的成本为止。”产权学派在Coase的基础上完善了企业边界的内涵。产权学派认为企业是物资资本的集合体,企业可以控制的物质资本构成了企业边界。产权理论对于企业边界的理解虽然适用于制造业企业,但显然不适合以高素质员工为关键性资源的PSF。在这一背景下,Rajan和Zingales基于关键性资源理论提出:企业边界可以从经济边界和法律边界两个维度来审视。企业的法律边界由企业中所有可被法院证实的资源构成,法院可证实的资源是那些具备产权特性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本和有产权特性的无形资本(如:专利、商标等),而一些不具备产权特性的无形资本(如:人力资本、声誉、社会资本等)不在企业的法律边界内。企业的法律边界主要基于产权学派的学理。而企业的经济边界则是由创造企业价值并能为企业有效控制的全部资源所构成。这些资源可能具备产权特性,也可能不具备产权特性,只要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即可。但更关键的是这些资源能被企业有效控制,如果不能被企业有效控制则不能算在企业的经济边界以内。能否为企业有效控制是区分经济边界与法律边界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些资源可以为企业有效控制,但其不具备产权特性,因此不在企业的法律边界内,但在企业的经济边界内;有些资源具备产权特性,也为企业所拥有,但无法被有效控制,这一资源则在企业的法律边界内,却不在经济边界内。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经济边界比法律边界具有更强的经济意义。从企业的经济边界的角度可以清晰理解PSF的边界问题:PSF的边界不仅包括具有产权特性的办公室(物业)、计算机(设备)等物质资本,还包括企业中提供专业服务的高素质员工。基于产权理论的法律边界则难以有效地将员工纳入PSF的边界内,从而导致对PSF的边界以及性质的理解产生诸多偏误。企业边界问题还可以衍生出两个重要问题:规模与并购。首先看一下PSF的规模。PSF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PSF主要由高素质员工的数量决定。因此企业家对员工人力资本的定价会影响PSF规模。由于企业家的理性有限,无法准确为每个员工人力资本准确定价。当企业内员工数量增加后,出于风险的考虑,企业家倾向于低估其价值,此时员工会选择走人。可见企业家对于员工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估能力将直接影响PSF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内现存员工人力资本的特性差异也会影响到企业规模。如果PSF内员工人力资本互补性居多,这将有利于扩大PSF规模。因为人力资本的互补性可以增进员工合作,通过合作,PSF的规模也在逐步增大。相反,如果员工人力资本的替代性较强,他们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甚至影响合作关系,从而也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张。除此之外,Leverage也会对PSF的规模产生影响。Leverage越高则表明高素质员工可以带领更多的学徒和助手开展工作,假设在PSF中高素质员工数量相同的情况下,Leverage越高的企业,其规模也相应更大。PSF的并购问题是边界问题衍生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制造业企业并购案例中,只要完成产权交割,法律意义上的并购便完成了。但在PSF中,完成企业产权的交割仅仅是并购的开始。因为PSF的最重要资源是高素质员工与客户关系,这些高素质员工没有义务也没有法律可以约束其一定留在并购后的企业中。如果并购仅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并购,没有留住那些关键性的高素质员工,那么对于并购发起方而言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在很多PSF中,主要的客户关系都掌握在高素质员工手中,员工的流失也意味着客户资源的流失。因此,如果PSF发起的并购不能留住关键性的高素质员工和客户关系,则这一起并购没有任何经济意义。

(四)PSF治理目标的转变

企业的治理目标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价值取向,也即企业应该为谁服务,为谁而存在。那么,PSF的治理目标是什么,PSF应该为谁服务和存在?对企业治理目标的理解通常有“股东权利至上说”、“利益相关者说”、“企业家的企业说”等。但关键性资源理论的提出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更全面的解释:企业应该为企业中的关键性资源服务,因为关键性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从这一思路出发可以发现:工业经济时代的制造业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是物质资本,控制了物质资本便控制了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由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一定的专用性,为防止专用性投资被敲竹杠,必须将产权给最需要专用性投资的一方,以控制这些关键性的物质资本。也就是说,在制造业企业中,通过产权控制物质资本来维系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治理目标,企业需要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服务。但在PSF中,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是高素质员工与客户关系。由于员工人力资本不具备产权特性,同时员工与企业很难缔结一个完备契约,因此企业通过产权控制员工的方法效果不佳。在现实中,PSF通常赋予员工关键客户的进入权,来协调其为企业服务;同时PSF也与员工分享企业利润激励员工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可见,PSF的治理目标更加注重如何协调企业内的员工而非控制物质资本产权。此时,PSF的治理目标也更接近“利益相关者说”,但这里的利益相关者已有了严格界定,那便是专业服务企业的关键性资源。Osterloh和Frey也认为高素质员工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员工无法被契约较好地保护来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所以员工需要进入董事会来拥有权力保护自己。Osterloh和Frey的观点进一步支持了PSF治理目标的转变。此外,由于PSF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发现补充新的高素质员工,那么协调好在职员工与潜在员工的关系也至关重要。Rajan和Zingales也强调了“协调”在专业服务企业治理目标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家才能的重要体现。某些员工个体的价值也许并不大,但通过有效协调后,其价值可以很高。因此PSF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发现员工价值、创造员工价值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把一群理性的员工协调在一起,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综上,PSF由于其关键性资源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迥异,其治理目标也从控制关键性的物质资本转变为协调关键性高素质员工,并协调好在位员工与潜在员工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三、PSF的治理机制:基于内部治理的视角

正如前文所述,PSF无论是内涵还是其外延,都与传统制造业企业有着显著差异。因此,人力资本密集、业务专业化的特性导致外部所有者主导的外部治理在PSF中弊端诸多,本文尝试从关键性资源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入手,分析内部治理适用于PSF的原因,探究利润分享、晋升、分工这三大内部机制的运作机理。

(一)内部治理的框架

与制造业企业一样,PSF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如何抑制成本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抑制成本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所有者实施外部治理,但人力资本密集、业务专业化的特性使PSF不易实施有效的外部治理。具体而言,外部治理通常采用激励与监督这两种手段,但这两种治理手段实施的基础是产权控制,拥有企业关键性资源的所有者才能有效激励与监督,不拥有企业关键性资源则难以开展有效的外部治理。而PSF的关键性资源是高素质员工,员工人力资本不具备产权特性,无法拥有和控制(关键性的员工可以另起炉灶,新创立一个PSF),通过产权控制企业关键性资源的外部治理手段在PSF中不具备可行性。同时,基于PSF业务的专业化特性,外部所有者可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有效监督内部人,信息不对称导致PSF难以有效实施基于监督的外部治理;相对应,如果外部所有者无法有效监督内部人,自然也无法进行有效激励。例如:投资银行作为典型的PSF,在引入外部投资者后,由于外部治理难以有效约束内部员工,不断爆发的投行丑闻是外部治理在PSF中失效的佐证。由于外部治理在PSF治理中地位大幅下降,内部治理逐渐成为其最重要的治理方式。PSF利益相关各方更加聚焦那些可以协调委托人与人利益分歧、抑制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内部治理机制。大量现实案例显示,利润分享、晋升、分工能够有效解决PSF核心治理问题(抑制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因此本文尝试探讨这三大内部机制的运作机理。首先,利润分享机制赋予企业高素质员工利润分享权,协调企业委托人与人的利益分歧,减少成本;利润分享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人才合作、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率。其次,晋升机制中的“走人”机制可以形成员工间的锦标赛竞争,有利于抑制成本;晋升机制也有利于激励员工、确保PSF的人才获取,进而提升企业效率。最后,分工机制可以通过员工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效率优势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分工后员工各自形成的比较优势还可以促进员工间相互推荐业务,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业务。同时,利润分享可以确保高管有动力晋升新人,员工有动力按照自身特长分工进行专用性投资;晋升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增加利润分享的总量;而分工也可以提升员工效率,扩大利润分享的总量。总体而言,这三大内部治理机制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是PSF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它们共同帮助企业抑制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二)内部治理机制

1.利润分享。

利润分享(ProfitSharing)机制是专业服务业中的重要话题。概括来说,利润分享机制并不以个人绩效作为考核利润分配的主要指标,而是依据事先约定比例或员工在企业内资历来分配利润的分配制度。正因为利润分享机制的分配原则并非建立在个人绩效基础上,有学者基于委托理论提出:利润分享机制缺乏个人激励,容易引发人力资本的搭便车行为。也就是说,每个员工要为自己的努力承担全部成本,却只能获得自己努力1/N的收益。此时,经典的委托理论认为:员工有动机采取偷懒行为,因为偷懒的员工享受到偷懒的全部收益,而只需承担1/N的成本。为何利润分享机制能够引发PSF中员工的搭便车行为,现实中却有如此多的PSF采用这一机制?这一看似矛盾的命题背后一定有着经济效率的支持,也就是说采用这一机制的收益一定要大于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利润分享机制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一方面,利润分享机制能够减少员工间的间隔(Separation),增加老人指导新人的机会,促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对PSF高管而言,通常付出大于收益,因此高管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而有了利润分享机制,高管则可以从成才员工创造的利润分享中获益,因此利润分享机制能够激励高管培养人才。第二,由于利润分享机制的存在,促使PSF雇佣更高素质员工。企业中多一个员工便多一人参与利润分享,PSF在招聘时便会严格把关,招聘那些对于企业效益和效率有正贡献的高素质员工。第三,在PSF中员工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至关重要,如果过度依赖绩效考核会破坏PSF中的有效合作,致使高素质员工不断流失。此时利润分享机制的作用便非常明显,利润分享使高素质员工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因此大家更加有动力和意愿增加合作。同时,良好的合作互动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搭便车行为。第四,在某些领域,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专用性,面临着被敲竹杠的风险。理性的员工自然会减少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但这显然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PSF的所有者给予员工利润分享权,则意味着做出可置信的承诺不对其专用性人力资本进行敲竹杠。作为一种“礼物互换”,员工也有更高的意愿进行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第五,利润分享也是员工重要性增加后的必然结果,当高素质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其自然要参与到企业利润分享。同时,知识经济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这一点在PSF中体现的尤为显著,拥有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员工有较大的外部选择权,所以他在企业内的谈判力也非常强,因此需要参与利润分享。

2.晋升机制。

晋升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PSF中发挥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与制造业企业不同的是,在PSF中存在一种特殊晋升机制———“晋升或走人”(up-or-out)机制???。“晋升或走人”可以概括为:新员工经过若干年努力工作,如果业绩出色则可能晋升为企业高管,晋升为高管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有权分享企业利润,工作更加稳定;而那些没能晋升为高管的员工通常被解雇或主动离职。一般而言,老员工不仅比新员工工作效率高,还具备一定专用性人力资本,因此有学者认为解雇有经验的老员工有违效率原则???。但为何这一晋升机制却能在PSF中大量存在?是因为“晋升或走人”机制可以降低专业服务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首先,与传统企业一样,雇佣新员工作为工作助理(Associate)是PSF的一种最基本的人力资本获取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与观察,一些具有较强业务拓展能力与客户协调能力的员工被晋升为企业高管。为什么业务能力一般的员工一定要“走人”?Rebitzer和Taylor认为:由于PSF的客户关系也是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当员工与客户相处时间久后,其与客户之间可以建立一定的私人关系,影响客户与企业关系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客户跟随员工一起“走人”的现象。为防范于未然,企业必须请那些没有培养潜力的员工“走人”。其次,Ghosh和Waldman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通用性差异的角度为“晋升或走人”提供了解释。他们认为:当PSF中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较强时,企业采用传统的晋升机制;当企业内员工人力资本的通用性较强时,企业则倾向于采用“晋升或走人”机制。因为,如果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较低,那么解雇员工的成本也会较低,因此PSF会出于保护客户关系的考虑,解雇掉那些替代性较强的员工。再者,PSF管理者决定是否“晋升”或“走人”时,他们需要近距离地观察员工,但这类职位在企业中数量有限,因此为保证有足够机会晋升高素质员工,他们也必须解雇一些没有培养潜力的员工,空出一些职位留给新人,以供管理者继续观察新人。最后,“晋升或走人”机制中的“走人”能够形成企业内竞标赛竞争,有利于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培养。如果单从这一角度审视,我们会觉得PSF在与员工的谈判中地位过于强势,不利于企业中专业性与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培养,甚至被晋升的员工依旧被企业压低工资。其实不然。在劳动力市场中,晋升某一高素质员工则向市场中发送了他是高能力者的信号,外部雇主通过接收这一信号可能与在位雇主形成一定的雇佣竞争,从而保障了被晋升的员工能够享受到应有的薪酬水平。

3.分工机制。

分工是经济学的基本要义,在PSF的背景下,分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Garicano将PSF这类知识型组织理解为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层”,也就是说在PSF中普通员工处理普通业务,高级别员工(能力强的员工)处理那些更复杂的业务,当普通员工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业务时,他将这一业务递交给高级别员工。如果PSF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正确匹配给不同级别的员工,协调好不同的专业化员工,将产生巨大的组织租金。通过科层来实现企业内的分工,不仅有利于PSF的整体绩效,也有利于员工个体的收益。此外,“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层”的分工协调功能还解释为什么PSF也可以出现像高盛、安永、麦肯锡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正因为PSF可以有效协调员工间的分工,降低每项业务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得PSF相对市场中“单干的个体户”具备了交易成本优势。基于此,PSF的边界得以不断扩张。在PSF分工机制下,还存在另一个非常特殊的机制———推荐机制(Referral)。PSF提供的产品是专业服务,不同的员工由于其背景不同,所擅长服务领域也不同。此时,可能出现这一现象。某位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某些专业服务时,客户向其提出了其他专业服务需求,但这一服务超出了这位员工的知识结构,因此他需要把这一服务转交给其他同事处理。“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层”的观点认为:员工可以将他处理不了的复杂业务递交给高级别同事来处理,但这一业务仅仅是领域不同,复杂性并不高,或者说暂时辨别不了它的复杂性。此时,这位员工的最佳方式是将这一业务推荐给擅长这一领域的同级别同事,让他来决定是自己处理还是递交给上级。PSF是否存在推荐机制,对于客户而言差别巨大。因为每位员工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具有信息优势,能够更准确地将客户的需求推荐给适合处理这一业务的同事,因此推荐机制的存在对于客户而言是有效率的。如果企业协调好员工进行有效率的相互推荐,可以激励其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作为员工而言,他们是否有动力去推荐?由于推荐前员工需要对业务进行鉴别,也存在成本,如果推荐后没有任何收益,作为理性人自然没有动力推荐,或者将鉴别成本降到最低,出现随意推荐的现象。基于此,Garicano和Santos提出:由于PSF推荐机制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内员工与业务的匹配效率,因此如何保障推荐机制的有效运转则显得十分重要。每位员工是否可以从推荐中获得收益?可以!这也是为何PSF普遍存在利润分享机制的原因。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每位员工推荐出去的业务所获收益最终可以通过利润分享机制得到分享,所以员工有动力进行有效推荐。

四、一个评述性的结语

PSF大量涌现是产业演进至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伴随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人力资本高度密集为特征的PSF也自然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因此,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的客观要求,PSF这一新兴的企业形态注定成为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一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PSF的主要内部治理机制进行一些评述性的总结。

首先,PSF的晋升机制还可以解释PSF的成长过程。如果某位员工能力达到了企业晋升标准,PSF将其晋升为企业高管,这一新高管可以自己带队继续培养年轻员工;如果年轻员工成长起来后符合企业标准,则可以继续被晋升为企业高管。这些被提拔的员工,既可能在开拓新业务方面卓有成效,也可以在维系客户关系上得心应手,或某方面的专业素养非常高。总之他们适合被晋升为企业高管,自己带领团队独当一面。当PSF不断培育出新的业务团队时,企业规模也自然不断成长。

其次,在位高管为何要提拔年轻员工?提拔年轻的员工,让他带领自己的团队,通过Leverage培养新人才,对PSF有什么好处?因为绝大多数PSF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利润分享机制,通过提拔年轻的员工,做大企业规模和利润规模,老高管可以通过利润分享机制受益,所以他们有动力提升符合标准的年轻员工。

再次,为何老高管一定要晋升年轻员工,而不选择自己多带徒弟(Assaciate)?因为每位高管的精力有限,因此其Leverage存在规模上限。同时,有能力的员工也不满足于永远做徒弟。如果不给予有能力的员工相应的职位与报酬,PSF将难以留住关键性的高素质员工。

最后,为什么要解雇一些还有生产力的员工?在专业服务企业中,只有接近高管的“近距离”职位发送的能力信号(Screening)才能被高管有效接收,高管依赖这些信号方能做出正确的晋升决策。通常这些“近距离”职位在企业中数量有限,如果高管不裁掉一些老员工,企业中将没有足够“近距离”职位提供给年轻人以供高管继续观察。由于高素质员工是专业服务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因此能否不断清理“近距离”职位上无培养潜力的老员工对企业持续获取人力资本至关重要。特别当专业服务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急需大量高管做大企业规模时,专业服务企业会严格执行“走人”机制。然而,高管解雇过多员工会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杠杆进而影响企业生产,解雇过少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近距离”职位给新人。

五、结语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5

在将论文题目翻译成英文时,学生们很多不知情,逐字翻译,对中文里常用的“关于……的研究”翻译成“Researchon...”、“Studieson”等。殊不知,这些字眼在外国学者及外文学术期刊编辑的眼中比较忌讳,他们不喜欢这样拐弯抹角的英文,一般英文论文的题目都是不费笔墨,直切主题的。摘要该怎么写,都应写什么,很多研究生还对摘要应包括的内容模棱两可。美国国定标准机构1997年指出,“好的摘要能够让读者迅速而准确地获知文章的基本内容,从而让读者知道自己是否会对该文章感兴趣并进而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读全文”。不规范论文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还有参考文献。学生们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大多存在知而不引,断章取义,引而不确,来源不实和盲目自引等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心理上不重视导致的。学生们常常感觉正文的文章完成就可以了,参考文献不属于正文的范围,所以并没有对其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质上的规范

撰写论文是做学术的一部分,做学术如做人。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三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为学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折磨”的。面对就业难、生存压力大的现实环境,对于不走学术道路的硕士研究生而言,究竟需不需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篇规范的经济管理类论文,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本人既不读博又不出国,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虚无缥缈的研究上,随便写写能过关就行了”。甚至有的学生反问:“你觉得我们会因为论文不规范而毕不了业吗?”的确,在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因为毕业论文不过关而无法顺利毕业。也恰恰是因为这个事实,毕业论文才能够真正折射出一名学生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品格。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撰写论文时还有其独特的问题。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较之理工类学生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似乎有些“飘渺”。诚然,经济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是从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到整理资料,这些做论文的前期工作,都还是应该钉是钉铆是铆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获取和挖掘,仍然不应该失去学术研究务实的本色。

3培养研究生撰写规范论文

3.1让学生领会规范论文的“套路”

做好研究生入学后规范论文撰写的“启蒙”教育。通过各种平台,例如利用讲座、报告等宣传形式进行“扫盲”工作,告知学生们规范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针对现行的一些不可取现象,向学生们讲清楚什么才是真正规范的论文。这种“规范”,从论文撰写的结构、各部分的形式和内容、概念方法、逻辑框架等方面都应予以澄清,加以解释。例如讲清文献引用的目的、原因和重要性,列举的小技巧等问题,学生们在处理参考文献时,就不至于仓促对付或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事先给学生们一个明确、良好的规范,比过后规范其不适当的论文形式效果要好得多。当然,现在的学生常常老师讲一套,自己做一套,不是很听话。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导师们从思想上去做工作,以身作则去给学生们树立好榜样,感染其对撰写论文的态度。

3.2为人师表培养好学生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6

(一)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具体要实现:第一,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为特色,使经济学系的毕业生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第二,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培养大批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着力把毕业生培养成为适应经济、技术和生产等应用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目标

深化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试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全面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我们有一支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今后的建设中还将进一步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以提升经济学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四)科研建设目标

科研成果既是专业建设的标志,也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围绕专业特色明确教师科研方向,加强团队合作,努力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争取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专著、获奖,扩大在省内及国家的学术影响力。

(五)学科建设目标

以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为基础,在未来五年里,不仅要继续保持目前的成绩,而且还要攀登更高的高峰而努力,为冲击部级重点学科积累基础。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人才培养的实践

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采取了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包括:学业导师制、组建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研和开展岗位实习。

1.学业导师制。

导师制包括固定导师和流动导师两种形式。固定导师是每个相关教师固定地为某个班级或年级充当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学生在学习、人生设计以及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流动导师是通过网络建立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即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流动导师提出问题,导师在网上做出回答。

2.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需要,组成规模较小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5-10人。一方面提倡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讨论、对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鼓励相关老师能够参加学生们的讨论。组建学习小组还要渗透一种以培养学生研究兴趣为目标的活动宗旨,争取在兴趣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3.进行社会调研。

进行社会调研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同时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具有怎样的解释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以理论见长,局限在课堂学习容易把知识学死,而且自己也不知所学的知识到底有没有解释力。进行社会调研就是要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

4.开展岗位实习。

开展岗位实习的目的是锻炼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推行学分制学习后,学生可以自主地选课、修学分,因此许多学生在前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修完必修课及选修课所需要的学分。剩余的时间除了完成学习所需要的其他环节外,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到社会进行实习。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的时间进行临时的、或短期的实习。总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把学生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07年以来,经济学专业累计培养了本科毕业生500余名,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考取研究生比率达到10%以上。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专业实习掌握和了解社会实践技能,毕业生主要走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自主创业等领域。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

1.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完成了新的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落实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两大模块课程,加大了多元化培养体系建设。

2.改革教学考试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我们从教学方法、考试环节同时入手,摆脱了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育,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引入案例式教学,理论课教学中加入众多的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第二,在考试内容、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从考试内容上要求学生在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考试形式上要求采取包括作业、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论文等多种方式。第三,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除了利用目前已开发的信息平台外,还组织现代教学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发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尝试网络辅助教学。

3.注重教材、精品课、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部级出版社出版的获奖教材,同时我们也鼓励一些有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特点,编写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材。现已出版《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部教材并已投入使用。精品课建设在经济学专业启动较早,目前有一门省级精品课政治经济学,正争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获得省级精品课。我们也在努力增加专业实习基地,新建专业实习基地5个,累计接受毕业生实习达500人次。

4.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一,完善教学日常环节管理、教学文件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研究活动管理。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看,对教学大纲的编写、专业教学计划的编订、考试改革方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学生毕业实习、读书工程和创新工程,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教师评学有关规定等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第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院长、校督导、院督导、系教师四级教学评估体系,从教师备课到课程考试评卷实行全程评估。系内主要是以系主任负责领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年开展2次学生评教,了解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及时向教师反馈,以促进教师尽快改进。

(三)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本专业拥有一批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职称结构合理:本专业的15名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教师学历结构较好:15名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占87%。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本专业任课教师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次结合的梯队,老年教师1人,中年教师9人,青年教师5人。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也有部分教师曾到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立足现有队伍,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稳定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教学名师、青年教师,普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各1人。我们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例如,对拟培养的青年教师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一要求制定明确的助课计划,在本专业确定有多年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方式进行助课。青年教师首次上课或承担新课需要提前完成授课大纲和教案的准备工作,上课前除了必须经过系和教研室主持的试讲外,其授课大纲和教案要接受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具体教师的审阅,合格者方能上岗。青年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参加助课外,还要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开展更为广泛的听课活动。每位新调入青年教师在二年之内至少需听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二位以上任课教师授课。青年教师听课需有听课记录和听课心得。

(四)科研建设实践

1.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标尺

使经济学专业的教师树立攻关意识,建立宁缺毋滥的科研理念。

2.以研究团队为基本研究单位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在、申报课题、争取科研获奖,都要围绕这个方向,进行集体攻关,并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研究发展机制。

3.以加强学术交流为重要途径改变教师们的观念,开拓教师们的思维。

并且通过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扩大影响和知名度。具体如积极扶持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派出访问学者和年轻教师去国内重点大学,甚至出国访问进修,同时积极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近年来,我们专业有多名教师到英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地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4.以实现教学科研并重为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形成科研促进教学建设机制。

(五)学科建设实践

1.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加快学科队伍的建设。

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形成强有力的学科梯队。

2.加强学术交流

让学术界了解我们,并且建立与学术界较为密切的关系,形成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7

一方面,培养学生法律层面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经管类专业主要有营销、会计、物流、商务等专业,此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会涉及到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学生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是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我院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我院经管类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国际商务师等。在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中我们发现,近几年的职业资格考试中,经济法律知识的分值比重在逐年加大,其重要性逐步显现。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灵活应对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对经济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查。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一)课时少,内容多

目前我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总课时是32课时。随着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原来的法律基础课程被整合到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课时大幅缩水。加之我院多数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导致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刚刚从高中跨入到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学习模式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突然面对大量的法律术语和教学案例,学习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经济法授课教师而言,在课时短缺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大量知识点,无疑压力倍增,因而不可避免的有选择性的删选教学内容。

(二)授课内容未能有效体现专业特性

我院经济法平台课的开设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学院对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也大多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标准的制定必然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营销专业学生需要熟悉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国际商务、会计专业则需要熟悉票据法等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讲授的内容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区分,而是一视同仁,专业虽不同内容却一致,这必然导致专业间的差异性消失,法律知识模块的学习也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基于“厚基础、大平台”的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

随着我院“厚基础、大平台”人才培养方式的提出,基础课、平台课的建设工作日益得到重视。根据高职院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近年来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对经济法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是源头,课程标准是标杆

高职院所有课程的设置必然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课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要求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因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标准的第一指南,是制定课程标准的直接导向。此外,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标杆,也是规范教学的有效手段。因而,课程标准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要想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前提,高效的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施是保障。

(二)课程内容应体现专业特点

目前我们统一称之的“经济法”,更多的可以说是民法、商法、经济法的混合体。以经贸学院经济法课程为例,在第一章,经济法基础部分,学生所学习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等,实属于民法范畴,但却是经管类学生学习商法及经济法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物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保险法大多属于商法的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则属于经济法的内容。经管类学生究竟该掌握哪些法律知识,可以由专业需要和生活需要决定知识模块,即应该根据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两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一般而言,可以从生活相关和专业相关两方面考虑。如,生活方面,应该熟悉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等;专业方面,考虑到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应掌握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选取的宽度和深度上,要结合各专业职业技能岗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围绕职业资格考试来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及今后职业生涯中的相关法律知识模块考试。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营销专业学生要求在校期间需取得助理营销师资格证书。而在营销师考试大纲中,明确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价格法、担保法、商标法、劳动法等相关内容。而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因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中已学过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因而,就没必要再将票据法重复放在经济法课程中,而要想继续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则必须认真学习民法基础和劳动合同法。

(四)教材结构的设计

经济法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学专业用教材,主体架构包含了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特点是“专、深、窄”,这类教材显然不适合经管类学生使用;另一类则是专门针对非法学专业或者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的,这类教材大多受到“大经济法”观点的影响,内容比较宽泛,即前文所称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混合体”。相比较第一类教材,显然第二类更适用于经管类专业,但是第二类教材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缺陷———太过宽泛,反而忽视了专业间的差异性。鉴于经济法教材的现状,我们不妨尝试“基础+通识+职业能力”模式来重新搭建教材结构体系。“基础”部分,即民法总论,包括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仲裁、复议制度等。“通识”部分,即经管类各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职业能力”部分,则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从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价格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物权法、保险法等内容中选择与专业职业能力相关性较强的法律制度模块,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目前,经济法课程定位为我院经管类专业技术平台基础课,鉴于课时有限的现状,不妨在32课时中重点讲授“基础+通识”部分,让学生对此部分模块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而“职业能力”部分可以设置在专业技术课程体系中,或者作为职业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

四、结语

经济专业论文范文8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如今我国很多学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导致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因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不能适应社会环境,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所以,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应当完善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明确创业教学目标,从而将学历教育创新教育实践相结合,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经济管理类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

前言

在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知识与意识,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目的。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新教育被视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培养专业化创业的渠道,同时也是能够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教学课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学校发现了自身教学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所以想要打破创业教育中的局限性,应当引进先进的创业精神,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在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上,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经济管理类知识,例如,风险投资、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集资、投资等。这些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时期能够运用到的知识。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创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创业添加了实战经验,并且奠定了稳定的基础。第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及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社会市场的经济结构也逐渐的完善,所以现如今的经济管理市场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1]。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学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行业进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创业教学实践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现如今,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只是指导毕业学生就业的一项课程,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仍然停留为学生传授知识、政策、形式层面的信息,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精神、能力以及意识,所以并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2]。另外,很多学校教师也没有调动学生对于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只需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就行了,毕业之后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不需要去进行自主创业,既不稳定又不长久。

(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并没有与学生的教学体系相融合,同时也没有与专业教育学科进行相应的联系,很多学校只是在学生的业余实践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从而使得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脱离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有利的专业支持。由于我国的各个学校还没有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只是进行试验教学,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没有开展更为综合、系统的课程教学,所以导致学生无法综合提升创业精神与素质。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但是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教师在这门课程中都会重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并且很多学校也没有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体系,即使很多学校能够进行创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创业操作上,使得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理念、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社会工作的需求。

三、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教育实践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目标

实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是为了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任务就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先进的创业精神,在掌握创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创业能力与技能,发挥学生的创业潜力,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完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在进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设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增设创业基础公共课,并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3]。例如,为了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适应会计工作环境,应当将培养技术型人才、提升会计职业资格作为这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重点,开展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并邀请专家对纳税申报、投资项目筛选、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专业的讲座。

(三)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想要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首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或是企业家进行专业的讲座,或是开展经济管理类创业设计比赛。其次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业教育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假期实践训练,或者企业可以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最后就是创建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中心,鼓励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自主创业。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市场中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所以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应当顺应市场发展,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前提,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调整教学课程,增加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创业人才。

作者:张吉帆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