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以及对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教学现状;改革措施;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1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现状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校经济学现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多高校老师只是按照课本进行理论讲解,没有最终想要完成的目标,然而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高校教师没有教学目标,或者只是随波逐流只会让学生学习不到内容。现在很多知名高校的学校仍然对于经济学的教学没有目标,连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都进行一定的混淆,这样让学生更加分不清楚清晰的经济学构建。

1.2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对待教学方式仍然较为陈旧,老师只是对于经济学理论进行相关的论述,学生只需要明确相关的观点论述就可以,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对于经济学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陈旧还因为现在很多高校对于用人存在严格的要求,很多老师常年在教学岗位上,没有及时更新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和了解,这样会导致老师的经济学思想较为陈旧,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学生也无法了解到最新的经济学理念。

1.3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

很多高校老师都在谴责学生去到国外学习经济学知识,不在国内继续深造,但是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内的教学只是教学理论,很少有老师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所以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加之现在的高校教学现状就是在教室里面进行学习,很少有高校能够支持和向学生提供能够实践的条件,所以教学理论和实践再一次的有了脱节的情况。

1.4教学评估不当

我国高校中都通过教学评估对于老师进行评教,但是现在很多有经济学的高校对于教学评估只是一种形式,学校在定期让学生对于老师进行评教,学校也不说明评教的重要性,双方都对此敷衍了事。许多高校在课时安排上还缺乏科学性的安排,很多教师只是按照课堂的安排进行经济学讲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师只是按照顺序进行讲解,没有时间改正轻重之分。很多学校只是让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相同的问题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没有办法提出真正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中就没有这样单纯的评估。

2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

原有失误经济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学生学习需求,所以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所以需要进行相关的改革。

2.1明确教学目标

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在进行经济学讲授的时候没有明确教学目标。高校教学目标的第一步似应该明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于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理论转化成实践,能够通过经济学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其次,还需要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经济学的良好方法,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还需要明确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教学目标,只有完成这一系列的情况之后才能做到明确教学目标。

2.2教学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

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经济学比较注重实际情况的操作。经济学具有较强的辩证性,不能只是对于一种情况进行分析,必须要在实际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要将理论和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经济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确保原理和实际生活案例相互结合,用简单的生活现象去解释原理。老师还需要时刻注意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将最新的经济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需要吸收新鲜的经济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加之,老师只有将实际案例和经济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之后,才能发现新的经济规律,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2.3完善启发式教学

我国现在的高校经济学教学很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况,但是这样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到经济学知识,所以老师需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经济学知识的思考,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老师只需要在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启发式经济学教学。

2.4完善发展性评估机制

高校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机制。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需要确保老师和学生对于经济学教学进行评价,评价教学不仅只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单方面评价,还需要有专业老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座谈会,运用综合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在经济学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加大日常的比重,还需要加上测验、出勤等各种因素之后,最终得到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事情,如果只是对于一种现状进行改正,还是不能明确最终的经济学教学目标,所以学校要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董拥军.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探讨[J].才智,2014,(36):50-50,52.

[2]龙珺.探讨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37.

[3]李昭楠.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5,(28):37-38,43.

作者:于姗姗 单位: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