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课程范例

基础理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校作曲;课程改革;基础理论

目前,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下进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走入社会时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社会的认可。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如何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

一、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是音乐系的一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占有绝大部分。而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作曲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如果长期的这样下去,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学生没办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如果学生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后期的其他音乐教学课程也就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对作曲基础理论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作曲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学生的整体水平。为今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当走入社会时候能更从容,更淡定,展现出最完美的自己。

二、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完善高校的硬件设施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校提供的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导致高校作曲老师没办法有效的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虽然作为理论课程对教学设备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这门课程如果想长时间的进行下去或者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就必须对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钢琴,即使做不到人手一个也要让几个学生共有一个,当学生在记住基础理论的同时可以在课后进行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这种方法可以使高校基础理论课程不在是死记硬背的课程,让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度。高校通过对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学生不断的改善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面对未来人生。

(二)改善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师的思维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老师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就是想要进行传统的死记硬背,老师的思维模式死板导致教学方式也不灵活。因此想要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就要改变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师的思维模式。让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老师意识到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可以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老师进行培训,指导。让老师跟得上时代的进步,也让老师明白对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只要老师明白这一道理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变通讲解,才能让对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更有效果。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门课程。因此想要对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就必须改变作曲基础理论教师的思维模式。

(三)改变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

当老师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后就要更改教学方式,不在采用单一的黑板教学或者是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理论、实践、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第一,教师可以把教材分为基本教材、直观教材、参考教材对每个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先进行分析然后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这样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老师在对课程进行讲解时候,可以把实践教学适当的穿插在理论课程当中,在对多声部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当多声部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多声部的和旋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段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语

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是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是必须坚持下去的,也是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最后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师和高校学生共同努力,为了学生的明天,也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暕.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整合与实践[J].华章,2012,27:205,215.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2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必修课,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和基本特点,其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生理病理学说及养生防治原则。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是掌握中医学其他基础及临床课程的前提,同时也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初学者对于中医知识的接受难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实现初学者中医思维的逐步建立,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指的是利用典型事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1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对于构建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塑造中医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多开设于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教学对象是基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大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许多问题和冲突,如:传统人文基础背景的缺失,学生对于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匮乏,固有思维与中医思维方式的较大差异,加之中医理论的抽象和深奥,往往使这些初学者将中医理论的学习视为畏途。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树立和维系学生的专业自信,成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

2案例教学法简述

国内多所中医药院校已经尝试了多项针对中医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分组学习、讨论式教学、以及开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等,从不同角度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中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从奠基性的基础理论教学开始,即贯彻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践的精髓。在中医学教育中,案例教学主要是以“病案”为重要载体,通过问题导向,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逐步深入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

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3.1案例的选择

一般来说,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案例式教学多指医案。中医医案既是前人医疗经验的真实记载,也是后人学习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相衔接的桥梁。笔者认为,案例式教学除了医案之外,还应该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授课教师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医案的选择又可以详细划分为古代的医案,现代的医案,名医名家的医案,以及授课教师提供的临床病例。不同医案的选择和使用,其作用各有侧重。如:古代医案一般言简意赅,具有极佳的说理性,能精准反应中医理论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现代医案则能够更好地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征,更能切合当今的临床实际;授课教师自己的医案则往往最为生动、活泼,同时便于和学生实现交流、沟通及切磋。案例的选择应具备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难度适宜、符合授课内容的需求[2],医案的选择可在一些正式出版的医案医话、验案精选及名老中医著作当中精选与授课内容相符合的案例,增加案例的可信度,避免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

3.2案例的引入时机

案例是为课程内容服务,这是我们进行案例选择及引入的根本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所讲授内容的需求,精心选择案例引入的适当时机。

(1)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将案例抛出,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对所要讲授内容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此时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适时引入要讲的课程内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授课效率[3]。

(2)针对抽象理论的阐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此时教师可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穿插部分案例,既可大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能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对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有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如在“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的讲解中,提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理论,学生往往感觉抽象。此时,可援引生活实例,如:钟楼的钟一般都是空心的,高悬于梁上,方能在敲击时发出清脆悠长的声音;若将钟的内部填实,或是置于地面之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低沉、喑哑。若将钟打碎成为碎片,其发出的声音也会大打折扣。以此解释导致声音嘶哑的虚、实两种病机。同时,引入精选病案“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之喑哑”[4],以及教师行业多发的慢性喉炎、声带结节等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证,以临床验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更直观、深入地阐释“金实不鸣”和“金破不鸣”的中医学理论。

(3)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当中,“病机”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总体难度最大,除此之外,“治则治法”部分的“正治反治”部分与“病机”“阴阳五行”中的内容前后联系较为紧密,知识跨度很大,学生如果前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往往出现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病机”这一章节“虚实真假”“阴阳格拒(寒热真假)”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引入病案的方式,如:引入名老中医验案中的“真寒假热”病案,以及引入授课教师本人所治疗的“真虚假实”的腹胀案、“真热假寒”的寒痹案例,同时可以适当引入“治则治法”章节中的“治病必求于本”“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病案的分析,营造较为真实的诊治疾病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病案分析的热情,适当采取小组讨论等模式,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所举病案中患者的四诊表现,探究病因病机,对所应遵守的治疗原则及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概念的内涵,同时对以后要讲到的相关内容充满期待。

(4)授课内容的收尾总结。一堂课的最后收尾部分,往往需要对所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于下次课的内容有所提示,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精神和注意力的松懈,课堂秩序容易受到扰乱。此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的最后阶段,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预期。如:在“病理产物性病因”这一章节当中,讲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在详细列举了诸如疼痛、肿块、出血等一系列瘀血致病的病症共同特点之后,可以用授课教师自己不慎跌倒之后导致下肢大面积瘀伤,肿胀疼痛、夜间加重,服用活血化瘀的三七、乳香、没药之后夜间疼痛明显消失的例子,让学生有较深的印象,同时能够牢牢掌握瘀血致病的几个重要病症特点,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3.3案例分析和评价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授课时间及讲授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案例的引入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要按照通常的“教师引入—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讲评”的程序,而是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结合案例引入的时机和案例发挥的作用,以及学生听课状态、授课时间的长短,进行多种形式的案例引入。有时候寻找案例中的一句话,体现所讲授的某一个中医理论;有时候让学生直接找出案例的要点,引导学生对中医治则治法的深入直观的认识;有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组间评价的形式展开,教师只需简短点评,画龙点睛即可。总之,不拘一格,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实现案例与理论讲解和阐述的完美结合,以提升课堂效果,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为最高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案例讲解形式的统一,从而避免案例引入的程式化。

4小结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3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中医思维方法;自主学习

1中医基础理论呼唤教学改革

1.1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发挥了主导地位,从策划到演绎,教师是整节课绝对的主角。虽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把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3]。网络时代的到来,具体知识的习得变得便捷、容易,唾手可得。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在网络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呼唤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希望能在网络平台和资源的帮助下,达成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听懂而已,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中医初学者去了解中医,而这都要从中医第一课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起始。诚然从网络课程兴起至今,有不少学者提出网络课程选课流失率、如何兼顾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等问题,但从已有文献来看也不乏学习成效卓然的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特色理论、思想及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2013年12月2日在Coursera,成为上海高校首批亮相于全球共享的慕课之一[4]。胡莉芳基于Coursera平台课程数据统计与分析,认为目前虽然在教学技术、互动方式等方面慕课开拓了线下课程、传统课堂所没有的领域,但它在课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5]。已取得成效的研究提示我们还需要在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和资源建设上花时间、下功夫。

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宜引入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中医类基础课程,是构建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是中医临床学习与实践的根本前提。中医基础理论和其他中医类基础课不同,讲授时常牵涉到大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基本概念。而“大一新生”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功底偏薄弱。面对“阴阳五行”“气”这些相对抽象、深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何真正帮助他们理解,进而搭建中医理论的框架?王琦认为:“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原创性的思维模式[6]。”因此,帮助学生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尤为重要。中医的特殊性源自其特殊的形成发展脉络、源自在中医理论构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哲学以及思维方法。而目前的教材限于篇幅,课堂教学限于学时,这部分内容阐述不够深入、系统。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进而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因此,我们的微课程突破了现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框架,重新思考中医理论的发生与发展,不囿于原有教材的章节,转而以知识点为模块,对中医学科特点、性质及其历史演变做出概括性介绍的同时,重在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与文化理念,进而引导他们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模式,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其次,基础课不同于临床课。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多,又往往关涉传统哲学与文化,缺乏故事性与生动性,理解难度高。没有临床教学那么鲜活,内容相对枯燥,没那么有趣。同时,受限于教师个人PPT等多媒体制作技术,纯粹课堂的讲授很难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某些抽象概念形象化地展现与表达,只能依赖教师语言、肢体动作等加以描述,学生们或有似懂非懂,一到运用环节,往往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让我们的课程生动起来?微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技术的支撑。我们的微课程采用授课教师多机位录课,结合文字、动图、PPT等可视画面,辅以手绘动漫微课,从而能够立体、动态、形象化地阐释中医基本概念和内涵,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2教学设计方案

2.1课程的目标定位与设计

DeeFink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谈到,综合性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情境因素、学习目标、反馈与评估、教学活动、课程结构、教学策略、总体的学习活动计划[7]。本课程主要对象为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因此,我们根据历届选课学生的反馈意见,选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中医学导论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构建了微课程揭开中医思维之秘。该课程从中医学思维特点入手,以知识点为抓手,设计了相应视频内容,同时规定了学习每个章节的时间节点,并结合弹题、练习、测试、见面课、论坛等形式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期实现学习者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自主学习,帮助初学者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中了解中医特色,夯实理论基础,启迪中医智慧,构筑实践桥梁,增强其学习中医的兴趣。

2.2课件及视频的制作

2.2.1知识点的选取

揭开中医思维之秘共设计7大模块:中医学发展脉络、中医学基本特点、气一元论与中医、阴阳学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与中医、意象思维与中医、中和思想与中医。每个模块再具体细分为3~7个视频单元。如:把阴阳学说与中医细分为:①走入阴阳———阴阳学说的意义与起源;②认识阴阳———阴阳的概念、特性与关系;③实践阴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而将意象思维与中医再细分为:①意象思维的起源和概念;②意象思维的特点;③意向思维对藏象经络体系构建的影响;④意象思维在中医认识病因病理中的应用;⑤意象思维在中医诊断疾病中的应用;⑥意象思维在中医选方用药中的应用;⑦意象思维在中医治法方面的应用。

2.2.2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脚本设计

撰写制作视频的脚本,设计相关动画画面,撰写视频讲稿。

2.2.3微课的制作

(1)主体部分。本课程共计600min时长,主体部分采用传统录课模式,仍以知识点为模块,授课教师现场多机位视频录制,再通过后期处理(包括视频剪辑、配套文字图片以及动图、解说词、背景音乐及PPT的添加)等,完成微课的制作。(2)动画部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完全用语言、文字及图片等生动表达的部分,我们采用了手绘动漫的形式,以期达到立体、动态、形象化地阐释中医基本概念和内涵的目标。手绘动漫微课制作流程包括:①使用AdobeIllustrator画图。用软件记录下笔画顺序,此时,图片都是静态的。②使用VideoScribeDesktop给静态的图片添加手绘效果。此时,图片变成了视频,看上去有一只手把图片一笔一笔以手绘形式画出来。③使用AdobePremierePro将每一个单独的手绘视频剪切、拼接成完整的视频。根据需要,调整画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时间长短,播放速度,视频特效等。④使用CoolEditPro录音。然后去除背景噪音、破音及其他杂音,使用简易混响修饰声音。⑤再次使用AdobePremierePro将视频和音频合成,并且制作字幕。⑥根据手绘图像时间,插入对应的配音,根据配音,插入字幕,最后输出成品视频。每个模块分别制作独立主题视频,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10min以内,共制作了5个以纯手绘动漫为表现形式的可视化视频。

2.2.4测评与互动

(1)阶段性自测。每节在不同位置随机设置一道弹题,防止刷屏;每章安排1套测试题,进行自测。(2)网上教学互动。针对每个微视频的思考题讨论,课后作业提交、讨论分析、点评。(3)网络直播。安排3次网络直播见面课,围绕1个任务(专题讨论、文献调研结果)进行,现场师生互动。错过网络直播的学习者,可观看录播。(4)学习效果评价。阶段性自测成绩,结合学生自评。(5)相关学习资料。提供本教材的相关电子图书、参考文献目录、参考书籍目录、授课PPT。(6)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分析、调查问卷、质性分析。其中,选课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平时成绩由学习进度、章测试、见面课、期末测试4部分成绩累加计入。

3微课程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截止2018年12月,我们在智慧树网络平台,运行揭开中医思维之秘微课程4个月,累计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内选课人数达507人,外校选课人数40人,通过“知到”APP浏览学习社会人士达到600余人次,每位学生累计用于该网络平台的学习时间总长超过900min。通过对2018级预防营养专业选修该课程的69位学生的问卷及网站数据统计分析发现,98.5%学生能够高于教师预设学习进度完成自主学习。100%学生累计学习时间超过我们预先设定的总学习时长,说明学生们存在针对某一知识点模块反复观看、学习的现象,其中5%学生累计学习时间为我们设定时间1倍以上,结合最终学生闭卷考核成绩,发现这几位同学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可见反复观看学习并非因为不能理解,正如学生问卷所反馈的原因是“喜欢”“复习”“与同学讨论”等。最终网络综合评分87%学生达到90分以上。超过95%学生对于其中以手绘动漫形式表现的微课的质量和内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期待在更多的章节进行此类微课程的学习。所有学生均反映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人的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愿意作为资源分享给更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总体而言,我们制作的微课程,包含了视-听-练-论-验的功能,具有如下特点:

3.1微课内容选取系统化

我们的微课程名为揭开中医思维之秘,选取的内容为中医学发展史、中医学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3个模块,并把他们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中展开。其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我们的重点,其内容包括“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象思维”以及“中和思想”,涉及起源、内涵及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并没有专篇讲授“气一元论”“象思维”以及“中和思想”的内容,之所以加入这部分内容,因为同属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思维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但课堂的讲授限于学时数,相关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总结,故而我们结合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积累,系统梳理了这些哲学思想发展脉络并对其内涵加以解读,力图展现历史-文化-哲学-医学之间交叉渗透的关系,帮助学习者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思维模式。该内容受众广泛,不仅中医类院校在校学生可作为通识课程选修,非中医类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亦可以选修。同时,面向社会开放,通过手机APP,凡是有意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爱好者均可免费观看。

3.2视频方案设计模块化

时至今日,微课程的制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微课程的核心是制作的理念与方案。我们在优化知识模块的基础上,从制作方案、脚本、配套PPT、讲稿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和设计。每节微课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讲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力求逻辑严谨、内容精炼、博古通今。因此,其传递的信息量远大于同样时长的课堂讲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系列化、专题式的微课组合,又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系和框架,更有利于学习者在宏观上把握我们要表达、传递的主题思想。这种宏观与微观、框架与细节的结合,正是微课程的优势所在。

3.3微课制作模式多样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微课程中的微视频制作仍然采用教师上课录像的方式进行,或为现场录像,或为植入背景(俗称“抠图”),或为教学现场录像辅以PPT,教师大多在镜头前比较拘谨,教学效果一般。我们的微课程主要采用了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大部分课程是教师录课,加上后期的剪辑制作完成;另一种还属探索阶段,我们在阴阳五行章节制作了纯手绘动漫形式的微课。目前已完成阴阳之美、阴阳之质、发现五行、走进五行4段微课的制作。对于微课中的医案部分,我们选择了钱乙医案一则,绘制了纯动漫形式的视频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阴阳之美、钱乙医案与教师授课录像衔接,直接纳入微课程中,另3段在课堂讲授时直接播放,作为补充课程资料。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尝试,形式新颖、画面精致、音色清晰,避免了镜头前长时间定格为教师形象而引起的视觉疲劳,解说更为生动、形象,是他们更易接受和喜欢的方式。综上所述,我们的微课程以思维的引导,知识的阐释、拓展、深化与整合,理论与临床桥梁的构筑为目标,以期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深度学习。

4结语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4

学员为士官大专学员,经过基础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先行课学习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基础。但是学员对于部队仓储管理方面的认识缺乏深度,理论层次不高,知识不够全面系统。

1.1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差别较大。

虽然大专学员整体的学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士官大专学员多为部队考学,有的是已经转为士官,有的是士兵,有的具备大专学历,有的只有高中学历,在学历层次上和文化素质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知识掌握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此外,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部队装备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士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数士官对高科技知识了解甚少,由于对新装备原理了解不够,不能更好地发挥其战斗性能,影响了新装备的训练。

1.2从事岗位和专业技能存在差距。

士官大专学员一般的为部队士兵考学进入军校学习,入学前从事不同的岗位,部分学员与所学专业相同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存在着部分学员对所学的岗位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一些学员自身军事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弱,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对新知识了解不多,对新装备操作使用不熟练,自身技能不过硬。

1.3管理水平相和组训能力存在不足。

部分学员入学前为士兵,缺少相应的管理经历和管理实践,加上对军事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对部队管理和军事业务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组训能力存在不足。即便有过士官经历的学员,由于资历浅,缺少组训实践,存在训练的方法单一、不灵活,讲问题现象的多,指出问题根源的少,致使组训能力在低层次循环,效率低下。

2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特点,对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既使学员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又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仓储规划管理、仓储业务管理和仓储专项管理三大模块。侧重仓储基础理论教学。仓储规划计划管理部分主要讲授仓储规划、计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模型,属于仓储的上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对于开拓学员视野,提高管理水平有所帮助,对具体的规划方法、原则和要求要精讲。强调仓储业务管理内容。仓库业务管理部分包括入库、保管、搬卸装运、包装、出库、温湿度等业务活动,是本课程的重点,需要重点掌握,应结合部队管理实际,增加案例分析内容,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一些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策略和业务流程,是本课程的核心和重点,必须讲深、讲透。突出仓储重点管理内容。仓库专项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安全管理、战备管理、现代仓储管理等内容,内容针对性、实践性较强,应结合学员在部队工作过的实际,结合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和管理理念的培养,着重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要使学员通过学习后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精讲,伴以自学、讨论、实操和作业,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1层次分析法提高逻辑能力。

针对仓储规划的不同层次,从顶层的仓库分布和组合、库区的布局、库房的布置、设备设施的规划、仓储计划等几个层面,逐层层展开具体内容,提高学员管理能力。

3.2案例分析法深化管理理念。

一方面,增加部队实际管理的图片、影像资料的内容,使学员真实感受到军事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增加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针对部队仓储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规范和要求,展开分析和讨论,引导学员自主思考,结合自己特点和军械仓库管理的规定,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启发学员思考不同的仓库、不同器材的管理方法的不同,专项管理的重点等。

3.3个性激励法激发学习兴趣。

由“千人一法”向因材施教转变,讲求教学方法的个别化,根据个体或群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使每个学员在交流互动中,固强补弱,提高全面素质能力。结合学员在部队的不同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结合仓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引导和安排学员进行专题和具体问题的讲解,发掘不同学员的潜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养。

3.4启发引导法培养思维能力。

对库存控制模型、储备预测模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人数较少,适合小班授课,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由“一言堂”向“多言堂”转变。对于仓储出入库业务管理的内容,由教员讲解为主,改为增加教学互动环节,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锻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仓储管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5试验实作法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库区网络布线综合实验、库区防盗报警信息处理实验、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实验,以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作,提高学员动手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6案例大作业提高综合素质。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5

“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手段。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只有当教师不仅掌握了教学过程的全部成分本身,而且掌握了选择有利于现有条件的教学结构的技能,并在考虑学校班级,每个学生的条件的基础上,坚持使教学结构具体化……,才算基本上解决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说:“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那么“,分层次”教学法提供了一种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的好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的含义是: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排队,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实现较好地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提出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有人认为:“分层次”教学就是简单地分班。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此教学方法可以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提高教学针对性。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又保证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了个体素质。

2分类分层次方法

我校是一个具有理、工、管、文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分类,然后分层次进行。总体思路是实行“先横向分类,再纵向分层”。首先进行横向分类:即依据各个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具体需求,把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理工、经文外、法学三大类。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类、文科类),制定出该类别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及各个类别的课程教学大纲,并且选用或编写适合的教材。在不同类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教学内容也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两门。其中《,C程序设计》这门课中讲解数组问题时,就可以结合材料专业方向完成正交试验的表头设计、也可以结合化工实验中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表数据管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结果验证等问题,学生即掌握了数组的基础知识又体会到了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其次实现纵向分层次划分。即在各个专业中,根据入校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把学生分为A(免修)、B、C三个层次。全校A层次的学生比例大概不超过10%。A层次是最高层次即免修层次,新生入学后可以自愿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或省级等级考试,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并自动获取该门课相应学分。免修课程的学生可以参加兴趣小组,参与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通过老师指导和团队合作完成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题目,从而提高该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B层次是按照高起点、较高教学要求层次,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后扩展知识面。例如,对于《C程序设计》这门课,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数组的学习,编程解决图像的镜像、边界提取等图像基本变换问题;实现模拟信号采集与波形显示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运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完成综合设计性题目的设计。C层次即完成基本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大纲规定任务。

3教学环节中“分层次”教学的实现

3.1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区分学生层次后,就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某个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仍然需要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即设计群体目标又要设计有层次的个人目标。对于免修层次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是目的,还应引导他们继续学习实践,巧妙设计,不断创新,充分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布置适当题目,能够做到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习能力;对于C层次学生,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简单应用。这样,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3.2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教学内容上实现层次化我们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从理论教学的内容上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难度,内容出现顺序,都要求进行层次化细分。另一方面从上机实验上着手。上机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层次化的同时要有足够的量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在调整过程中既要适应不同学生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距,重要的是确保能在同一课堂教学。我们划分为三层:基础级、提高级、最高级。教学内容设计形式也可以有两种:一种主干上有一些分支;另一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主干的不同位置停留。最高级的学生要求最高,需要补充探索性强、思维量大的教学内容,保证知识的广度上加宽、以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能力;对于提高级的学生重点在于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有能力的要向最高级学生转化;对基础级别的学生,重点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给予指导,以扎实基础、巩固实践能力为主。

3.3作业布置的层次化

在作业布置上要做到层次化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出档次。教师要依据学生差异,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和作业。这就要求在现有题库基础上要完善补充题型和题量。“量”指的是,所设计练习题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需求,题目类型丰富包括必做题、选做题和提高题,使学生练习和作业弹性化“。质”指的是,练习题和作业题的质量要分层次设计。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题目类型可以设计包括:基本题、简单设计题、综合实训题。对于所有的学生都应完成的是基本题和一些简单设计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可以通过合作方式完成一些综合训练题。这样,可以培养好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讲解网页制作章节中,教师可以布置两种练习:一种是与样文类似的模仿类练习;另一种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富有个性、体现创造性的练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完成模仿类练习即为合格,高层次学的好的学生可以设计功能性强、图文并茂的网页。由于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练习组,避免了“大一统”的模式,每个学生都处于“努努力,够得着”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也避免了作业、报告“抄袭”的现象。

3.4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状态和水平、因人而异作出有针对性和艺术性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有效的、客观的动态评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适当的、及时的评价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前、教学中、下课时的每一次评价都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课前,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方法等,从而掌握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分层次方案。教学中,应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此之外,为了展现个人学习的历程,还可以加入学生的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4结束语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6

1.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往往是在讲授理论知识后举例,用刚讲过的理论去分析案例,或用案例来进一步验证和说明理论;或者是在讲述基本理论之前用简要案例作为开端,引出所要讲授的某一法律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无论是案情的介绍、问题的提出还是结论的得出等,都受控于教师。

2.认为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一样,仍是以教师为主体。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出案例、分析案例、解答案例,学生只是授课对象,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有时教师的某一精彩案例解评获得学生的喝彩,但这种完全或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关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就法律基础课程而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难以培养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3.认为教学中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个具体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原理,因而所选的案例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法律知识点。然而,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知识点都进行详尽讲解,其中部分知识点通过案例讲解,学生能较好掌握,还有些知识点只能粗略讲解甚至省略,其结果导致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零碎的、片段式的,不能形成对法律全面、系统的认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上述认识误区导致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也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如何在法律基础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

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律思维,增强法律意识,所以案例教学应致力于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包括选择案例、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引导讨论等。

(一)案例选取应遵循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疑难性

要使案例教学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案例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案例的论证过程才具有可验证性,学生才能从思想上信服并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很多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选用的案例一般都是一些案例教材上编写的,这些案例大多是虚构的,人为设计的痕迹很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关注各级法院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经典案例。其次,案例应具有典型性,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典型案例由于其在某一方面特征非常突出,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再次,案例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疑难性,应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通过讨论逐步理清思路、并得出答案,这一过程能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树立法律信仰。而知识点单一、能直接得出答案的案例,可以在教学中作为例证使用,而不适合作为教学案例。

(二)教学过程应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不只是在教学中穿插举例,而是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合理掌控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对于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如何解决应当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讨论后得出,而不是由教师提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适时给予学生启发,而且案例的答案也不一定是固定的、唯一的。互动性是案例教学的一个特点。形成互动性的前提是学生具备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和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合理的准备时间,即应将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使其有时间查找资料,并对案例进行思考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案例教学,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更积极有效的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是得出答案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法律案例,学生运用法律原理分析法律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逐步形成和锻炼法律思维,进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值得强调的是,案例教学要具有较高的理论高度,不能满足于解答案例。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求案例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相关法律原理和理论,并思考该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三)案例教学应与传统讲授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并非完全摒弃传统讲授教学,而应将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讲授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严谨性是其显著特征,也是其优势所在。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而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则较为有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传授法律知识是基础。只有在系统、完整、全面地学习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锻炼学生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讲授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合理分布二者的比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为切入点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而宪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是其基本内容。下面,从培养学生形成上述三个方面的法律意识出发,示范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设计案例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根据教学时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晓宪法的性质及内容,更谈不上尊重宪法。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内容和性质。选择宪法案例时,可侧重于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案例。宪法本就是通过保护公民私权利来限制国家公权力。尊重宪法就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宪法行使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目前,违法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以公权力肆意侵占私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强调宪法意识,主要就是强调尊重公民宪法基本权利。齐玉苓案、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都可作为典型案例向学生介绍。下面以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为示范。2003年9月芜湖市人事局因张先著体检乙肝“一、五阳”,认定其不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体健康标准而不予录取为国家公务员。2003年11月张先著以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员的资格,侵犯其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件涉及公民的平等权、政治权利、隐私权等宪法权利保护问题。该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芜湖市人事局的做法侵犯了张先著作为公民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性质,树立“公民宪法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任何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非法限制、侵犯或剥夺”的法治理念。

(二)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每一个法律主体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存在错误认识,如重视自身权利,忽视自身义务;认为权利就是为所欲为,不受限制;或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等。因而,法律基础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权利义务观教育应贯穿于法律基础课的始终,可通过很多典型的法律案例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如在讲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时,可围绕学生关心的网络问题,探讨公民网络活动的法律界限,即公民网络活动的权利范围有多大,应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可向学生介绍“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姜某在博客中记录因第三者的出现而对婚姻绝望,姜某自杀后,其丈夫王某成为网络搜索、攻击的对象,从而引起民事诉讼。在该案中,网民的言论自由权与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二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网络言论自由权是否有界限,以何为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权利的含义,明确“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权利为前提”。此外,前段时间引起众多争议的“玉林狗肉节”事件也可以作为案例向学生介绍,因为这一事件中涉及到如何对待权利——吃狗肉的权利和爱护狗的权利。教师在使用该案例时,可从权利平等、权利界限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

公平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主题。现代民主社会,公正不仅指实体公正,还包括程序公正。在当今中国社会,尤其应注重程序公正。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程序观念非常淡薄,时至今日,程序的意义仍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法律基础课程应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科学的公平正义观,特别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程序的价值和意义。佘祥林案是一个典型的“因程序不公正而导致实体错误”的案例。在介绍该案例时,首先应明确这是一个冤假错案,佘祥林没有实施犯罪却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犯并执行了刑罚。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考导致错误判决的原因,佘祥林案件的整个司法程序中存在哪些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形,如果当初参与该案的公安、检察、审判部门能及时纠正这些违反正当程序的做法是否可以避免发生错判。通过对该案的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程序的重要性。当然,程序的价值不仅在于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其本身更具有独立价值。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案。该案被称为世纪大案,不仅在美国司法界甚至在全球法律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当今社会应如何诠释公平正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二者孰更重要。

四、结语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7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ooc课;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设计;高等教育

前言

2001年,美国教育学家马克•普伦斯基(MARcPren-sky)提出“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概念[1]。“数字土著”是指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数字环境下成长、可熟练地操作电脑的一个特定青年群体。“数字移民”是指生于上世纪80年代(网络时代)之前,靠后天学习融入数字化生活,习惯于文本阅读的中老年群体。当下大学生基本为90后出生,正是“数字土著”一族,习惯屏幕阅读,数字化是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在这样的生源背景下,催生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代大学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大学教学环境的与时俱进,体现教学手段的新与旧、传统与创新、技术与人文等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是一种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构成的教学环境,是“线下+线上”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2]。混合式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手段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综合运用不同教学理论、不同技术与手段、不同应用方式,汇聚“统一授课制的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个性化特质”为一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新形态而备受推崇。

一、实施“混合式”教学外部教学环境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撑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

2016年,教育部公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3]以信息技术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迎来教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将带来深刻影响。

(二)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成就“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胜利完成,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的进展,网络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及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建成,快速推进“三通两平台”[4]的应用,此项工程的完成为高等教育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同时,催生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基础

高等教育有效的教学是将技术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相互作用形成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现代的生源是“数字土著”,生长在一个数字包围的时代,习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大部分教师属于“数字移民”,后天学习融入数字化生活,具备网络教学能力。

(四)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互联网时代,学生面临需掌握的知识量超载且知识碎片化两大问题,为此,王竹立教授提出了选择原则和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法[5]:根据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选择相关的信息与知识,采用零存整取式策略进行学习,建立起个性化知识体系。基于此,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下,学生在网上灵活自主学习,课上,师生分享与交流,开展协作与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知识的加工与整合,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将知识引入更深更广,实现知识创新,课后,总结、反思、答疑、讨论、私聊,师生间、生生间开展更深入互动。

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控制理论作为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历经三个阶段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设计思想已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在控制理论中占有重要的承前启后地位。

(一)教学理念的确定

本课程教学秉承“开放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重视学生,尊重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贯注于本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学生现阶段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经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始终围绕“学生学”开展,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基础课,针对现代控制学科的内涵,以最低限度的数学工具(线性代数)和恰当的物理浅释,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现代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内部结构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稳定性等特性、状态变量及系统反馈调节和最优设计、观测器设计实验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模型、表示方法、控制与优化方法等用于分析、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指标点1.4);能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相关概念和专业术语,对控制系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描述、分析(毕业要求指标点2.1),具备运用微分方程、状态向量方程、矩阵、状态空间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对象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2.2),能够识别自动化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正确运用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毕业要求指标点2.3);并能够熟练运用自动化专业术语就自动化工程控制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毕业要求指标点10.2)。

(三)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及求解、控制系统内部结构的特性(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稳定性)及最优设计、状态变量及系统反馈调节和最优设计、基于MATLAB观测器设计实验等知识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教学方法:依据《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过程导向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特别注意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手段: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时数3/5,线上课时数1/5,实验时数1/5(暂定)。

三、《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建设

(一)《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上平台建设

网课教学平台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保障,依赖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我校建有智慧树(网课)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网课平台,在此平台上构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课平台。构建实时课堂直播(录播)和先进电子双板教学系统的“全时域,全地域”网络教学环境,构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和服务“一体化”云端集成式管理的硬件系统和环境建设。

(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上平台内容设计

1.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以西北工业大学郭建国教授带领团队制作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配合本课程教师的讲解视频(45分钟X8次=360分钟)。主要技术指标:H.264编码、MP4格式,分辨率720P,时长45分钟。因视频较长,在视频制作中,为避免学生拖拉视频,快速播放,设计了视频弹题,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2.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主要有每个教学单元的PPT课件、PDF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设计、电子版教材及参考文献及链接网址等。

3.单元测试与作业

每个教学单元学习结束后,配有单元测试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构成(10%),对于客观题平台自动判分,计算题等由教师批改。单元作业由控制系统数学建模及求解题、控制系统内部特性及优化设计题目、综合设计题目等组成。要求7天内完成并提交作业。采用学生互评后教师复查的批改方式,并给出最终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20%)。

(三)课堂讲授与讨论

线下讨论是弥补线上讨论不足的重要举措,每个单元安排2-3次课堂讲授与讨论课,讲授内容、讨论的题目由教师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测试及作业完成情况设定,对于大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或有疑问的问题,学生汇总到班长处统一提交给教师,可作为候选内容或题目。讨论题提前公布在网上,学生可提前准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在线预热,制作几分钟的PPT,届时课堂讨论会热烈,避免冷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表现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10%)。

(四)期末考试方式

由于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期末考试仍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纸质课堂测试(60%)。本课程最终成绩由网上单元测验、作业、课上讨论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单元测验占10%,单元作业占20%,课上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60%。

四、《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运行方式设计

混合式教学没有规定的模式,如何操作由课程负责人自由选择,经本课程组研究分析后,制定《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运行方式如下:课前,学生同步学习网课(部分内容上网):观看视频、参与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和作业。学生需向任课教师提供网课学习成果截屏,教师以此给出成绩;课上,教师结合网课学习内容,组织课内教学与讨论题目,学生必须参加课内学习;课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总结反思。

五、《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及标准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包括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两部分,侧重网络教学的评价,特制定表1评价指标及标准。

六、结束语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既可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将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可获得令人欣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妮•施伦普.课程领导者与教育技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刘锦,安珍珍,徐丽芳.MOOC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9-76.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S].2016-6.

[4]蒋东兴,吴海燕,袁芳.“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与实施模式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18(03):7-10.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8

一、PCK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舒尔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PCK),目前,普遍学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教师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形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笔者基于PCK 理论的知识线、素养线、策略线、兴趣线和评价线五条主线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笔者认为,PCK 意味着将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形式将其转化为被不同兴趣、不同基础学生所能理解的知识,是综合学科内容、教学教法、学生知识通过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知识。这种知识通过采用案例、比较、解释等较为易懂的表征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能帮助教师感知学生对某一主题所产生的容易疑惑或困难的原因,针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和困顿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对某个知识点以什么样的方式构成表达形式,使其能够适配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理解该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学科知识:学科中核心、基本知识,含呈现出的思想、方法等。学生知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认清学生的认知起点,了解哪些知识容易理解,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常见的错误与辨析错误的策略。教学法知识:为达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基础采取的教学策略。PCK 理论由教材、教师与学生交互而成,足于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形态,实现知识的建构,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二、PCK理论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当前,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都将音乐基础、钢琴、声乐等进行细化分类授课,而且仍采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如在音乐基础课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调式调性的知识,理论上可以理解大小调式,但经常不会进行调式分析。又或者在讲解音程时给学生介绍单音程与复合音程、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但这些乐理知识在学生日后工作中根本用不到,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既不能做到真正的“产教研”融合,也忽略了对学生PCK能力的培养,导致了知识结构片面、零散,学而不会用,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向而驰。基于上述原因,同时考虑到钢琴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本身就包含基本乐理,在钢琴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边弹边唱,也涉及到视唱。所以,教学改革中可以将乐理视唱与钢琴课进行整合,以钢琴基本技能作为教学主线,以乐理视唱作为教学辅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通。如在讲到断奏时,可以把五线谱、谱号、音名、唱名与音组,以及音符、休止符的部分乐理知识渗透式地进行整合,真正做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钢琴教学也应开启“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打破课堂教学限制,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前、课上、课后相互贯穿融通式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到线上学习通平台上,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课后将学生需要完成的钢琴弹奏曲目录制成示范视频发到学习通平台上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将本堂课涉及到的乐理知识点以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线上作业进行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在线批阅作业及时得到教学反馈。还可以利用在线视频开放课或者网络平台录制资源共享课让学生在课下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自主学习和复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更具层次,实现教学互补。

(三)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境中获得的实践形态的知识,同时也是一种能指导教师实践、教师决策、教育行为的知识。它是在实践中构建的(in practice),又是关于实践的(onpractice),还是指向实践的(for practice)。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课堂上更多的是讲解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或者让学生了解如何去弹奏当堂课上的钢琴曲目。这种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大多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本生钢琴学习热情就不高,遇到弹奏难度大一点的曲目时,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练琴,没办法按时完成作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抵触或者被动的学习状态,造成无形的学习压力,从而把钢琴课看作是一种学习负担。那么,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呢?我们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灵活运用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改革,首先,将以往的“以技能为中心”向提高内心听觉,注重音乐感受与弹奏表达有机结合进行转变。我们在钢琴课程中融合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理念。在钢琴起步教学时,采用体态律动活动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表现节奏、节拍、音高等音乐元素。如大多数学生在弹奏时都容易节拍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体态律动基本拍训练,让学生跟着音乐走步、拍手、拍腿或者进行传球、接龙动作表演等,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身体感知和表现稳定的基本拍,生成基本拍的概念,从而在钢琴弹奏时能够避免忽快忽慢的弹奏情况。其次,在课堂中可以举行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素材和弹奏曲目进行钢琴比赛,通过教师评分和小组间互相评分综合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知识教育通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也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大力开发和拓展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如在钢琴弹奏曲目中可以加入一些红色歌曲《红星闪闪》、民族歌曲《沂蒙山小调》等,这些曲目不仅弹奏难度适中,而且渗透着爱国主义思想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文化认同感。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钢琴比赛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分体现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钢琴作为一项技能课,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点点滴滴的坚持,通过长期不断加强练习才能学有所成。钢琴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