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类论文范例

教育学类论文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1

人类学对教育的关注是由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入手的,即婴儿成长过程中教育信息的获得为切入点,探析人类通过平常生活习俗中得到教育的重要性。比如玛格瑞德•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年),米德在本书的最后两章,在重新系统地叙述萨摩亚养育儿童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美国儿童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并作了对比剖析。她在书中这样描述萨摩亚姑娘的青春期:“萨摩亚姑娘的青春期与生命中的其他任何时期别无二异,甚至会因为可以自由地谈情说爱而显得更加美好……那种在别处会出现的青春期的不安和压力在这里消失了……萨摩亚社会的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使青春期变得容易度过。……这正是由萨摩亚社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人类学对教育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因此后来人类学领域发展出了一门教育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专门研究人类获得教育信息的途径、方式、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教育人类学主要涉及对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进行研究。教育人类学在1970年以前的历史主要是社会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其历史的第一阶段始于1900年,止于1960年;第二阶段从1960年起持续至大约1970年。在第一阶段中,人类学家驳拆了关于美国公立学校中移民、少数民族和低收入层次儿童以及殖民地属地中原住民儿童学习症结的“错误理论”。他们对这些儿童在学校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解释,对学校的问题提供了一些选择性的解决方案,并开展了研究工作,以为更好地解决学校问题提供知识扶持。第二阶段所做的主要大事为,人类学家开始鼓励在大学前的教育层次教授他们的学科。美国人类学协会成立了一个课程研究委员会负责开发和散播合适的课程材料。人类学家准备了一份教育参考书目,组织了多场研讨会,并就具体的教育问题撰写了论文。将人类学家引进教育的另一个原因是为纠正文化概念被误用的需要,教育研究人员和干预主义者针对低收入阶层和少数民族儿童提出的“文化匮乏”论。“文化匮乏”论意指这些儿童不具有他们来自主流白人中产阶级的同龄人中所常见的一些“特质”。人类学家反对这种对文化的特质定义,支持少数民族群体关于他们的儿童在学校遇到困难的原因是基于他们的“文化中断”的说法,并在不同少数民族群体和学校展开民族志研究以展示和寻求解救这种文化中断。……1970年由关注教育问题的人类学家和对应用人类学概念解决教育问题感兴趣的非人类学家共同成立了人类学与教育理事会。该理事会下设12个委员会,对学科与文化研究、认知与语言学研究、人类学教学、少数民族事务以及教师备课等兴趣领域开展研究。从此,教育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得于发展。”人类学的教育研究就是这样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从1970年开始美国黑人孩子在官方学校(正规学校)所遇到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委员会的人员站在体质特征上认为黑人孩子(或少数民族和收入低下的家庭孩子)在学校跟不上所设课程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缺陷,由于他们的文化低下、脑部不发达所致,用一种文化偏见和人种歧视的眼光去看他们,而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差异不在于体质上的不同,而是在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差异不应该用文化高低来看待,而是每个人群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文化中断”现象,所以人类学家提倡在这些少数民族和低收入的地区去了解情况,进行民族志的调研,要找出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从而解决他们在学校所遇到的问题等。那么,中国也是多民族的国家,内地(沿海地区)和边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因素和传统非正式教育系统,因此,在中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学习乏味、在巨大的压力中学习、应付考试、理论学习跟实际应用联系不上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疆地区大学、中学甚至在小学也存在着。下面笔者举例新疆教育中的问题和双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作一番探讨。

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跟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与基础教育相关。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后就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导致研究生也难就业的问题。这些光追究学历不考虑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会蔓延?是学校教育,即教育体制所导致的。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负担最重,他们一生下来会走路以后就承担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艰难任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或忽略了非正式教育的环节呢?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人类的重要环节。那么现在的孩子们学会了生存的基本技能了吗?就像现代人对电脑或网络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样,他们对正式教育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没有自己的设想、爱好,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造力等。我们的教育似乎在在制造一些机械性的机器,总想把孩子培养得十全十美,让孩子什么都要学,课外学习音乐(钢琴、小提琴等等)、美术、外语、数学等,当然以上课程对于孩子的思维发育有好处的,但是强迫的学习会使孩子对这种正式教育产生怀疑,失去积极性。有些孩子怕长辈,只能应付性地学习,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反面影响。“家有小儿,一天,忽地问道‘:爸,我明天可以不上学吗?’父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口应了一声:‘嗯!’却突然听见了欢呼声:‘哦!明天不上学了!’父亲这才想起,明天即非周末,也非公休日,怎么就可以不上学呢?于是狠狠地说:‘不行,明天得去上学!否则周末不带你去玩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有理由想象,这样的状况绝不仅仅只发生在一个家庭……”越来越多的都市孩子面临如此的困惑,而想上学而没有条件上不了学的偏远的牧区、农区孩子也很多,这种问题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也在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现代人对于工具的依赖远远超出了原始人使用工具的情况,虽然原始人所创造的工具很粗燥,但那是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的斗争中所制造的,是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因此,培养孩子也要考虑地方特色和非学校教育中所学到的内容。

(一)教材和教师梯队缺乏,是影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源

边疆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相同,因此具有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传承和非正式教育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并存的特点。所以全国统一进行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各地区的教育实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时统一的教材(统一编的小学、中学汉文教材)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就是统一的语言———汉语。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也非常渴望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没有很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甚至缺乏优秀的汉语教师,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分散地居住着众多民族)学校设立在偏远的牧区或山区,教学环境很差,教师的待遇也不高,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在那里教学。个案:“为了传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依特斯”文化的传承和培养接班人,我们从2011年开始编纂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小学通用的课外教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教材》(1)(2)(3),目前已经在青河县各中小学开始试用,如果自治区政府和教育厅同意使用,我们想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哈萨克族聚集区普及使用,这在哈萨克族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对哈萨克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保存和传承作用。”以上个案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地方性教材(尤其是文化类的教材)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口头传统文化。

(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富裕人民和解决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牧民定居、奔小康、建设食宿学校(在牧区)、民汉合校(最近几年全疆市、县、乡学校都实现了合校)、进行双语教学工程等,其中我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工程的实施。民汉合校指同一个市、县、乡的民族学校和汉族学校一体化,并统一管理,统一授课。在这种一体化过程中明显发现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的差别,文化、习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民汉合校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提高民汉学生交流学习、提高团结、共同学习,但是交流肯定带来一些冲突,尤其是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明显的、容易发现的身体间的冲突,而是在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习俗方面的冲突。民汉合校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在小学、中学理科类课程都用汉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第一,对授课的民族教师带来压力,以前一脉相传的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教学的老师,一夜间要求汉语授课,使这些教师很难接受。第二,对于刚在小学和中学开始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接受这种教育会很吃力。一门学科最关键的部分应该是专业词汇,小学、中学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都有自己的很多专业词汇,这些孩子所学的只是初级汉语,只掌握了日常使用汉语,专业汉语学习还很差。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受到歧视,对学习不感兴趣,越往后越没有学习的兴趣,严重时会导致退学、逃学等现象。也有部分都市孩子适应很快,容易适应这种学习氛围,但是这些占少数。我们分析问题时不要用少数的成功案例来分析民汉合校、双语教育中的问题,其实在这些教育模式中仍有很多问题。这些学生考入大学后,在大学基本上都用汉语授课,由于基础很薄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汉语学习中都遇到很大困难。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他(她)们业余的时间学习外语(英语、外语、日语等),而不愿意学汉语,问题的根源出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使他们对汉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教学中没有地区特色,教材中缺乏地方性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差,缺乏书本知识和实际实践联系能力,缺乏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解决的措施

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汉合校后,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是中小学教材和相关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双语教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在小学、中学里教学方式的不妥当,导致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突然实行民汉合校、汉语授课措施,给没有心理准备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应该实行教育改革之前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在专业和汉语授课方面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民族班)课程里设立一门专业汉语学科,包括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的专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词汇相对应的内容。而初中和高中也同样设立这样的专业汉语课程并编出教材,同时从小学开始教授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程。这样学生进入到大学对于汉语授课的环境并不陌生,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大学教育教学中,设立专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并且设置一些地区特色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地区,如全校设立民俗、民族文化等公共课,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情,设立旅游专业时也要考虑民族文化、民族民俗、人类学的有关知识跟旅游资格证等挂钩,让民族文化以正宗的方式介绍给旅客。在大学教学中尽量塑造条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也应该在大学能接受到创业、企业操纵等工作的运行过程和创建过程,从而及时适应社会,转变观念,把知识转变为职业能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四、总结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发展所衍生的一些问题。工业文明的发展带给我们舒适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我们的日用品空前丰富,但也看到我们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注水肉”“毒大米”“地沟油”等被曝光的食品安全案例层出不穷。虽然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楼歪歪”“桥垮垮”这样的豆腐渣工程报道也屡见报端。很多企业、商人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是财产安全来最大程度地获得利润。商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些物质现象的背后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却遇到了更大的挑战,那就是丢失了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的支撑,社会道德水平出现滑坡。跟环境问题相比,精神支柱的缺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应该被我们所重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树立并弘扬新时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指引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西方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在我国大行其道,但实践中,却遭遇到了中国文化和体制的巨大阻力,西方的经济思想和管理理念在中国已经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我国企业和商人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文化的道路,以变得真正成熟和取得进步。新时期在呼唤着儒商精神的回归。源于并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商精神从上世纪末开始再次被商人和专家学者提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东亚儒家文化经济圈见证了东亚地区经济的成功,证明了以儒家思想为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为底蕴的企业家精神,即新儒商精神对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成熟,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将起着建设性的作用。

二、儒商的渊源和新儒商的时代特征

“儒商”的概念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但中国的儒商文化实际源于先秦。当时“儒”和“商”是两个独立的职业,“商”被称之为“贾”,人们根据商人的道德品质,把品德高尚、有智慧的商人称为“良商”“诚贾”和“廉贾”,而“良”“诚”和“廉”这些词蕴含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和“商”的初步结合,子贡就是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一位富贾,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以其雄厚的财力到处宣传孔子的思想。到了明朝中后期,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人们冲破“重农抑商”的思想束缚,大批士大夫投身商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徽商、晋商等为代表的地域儒学特征鲜明的十大商帮群体。这些商人自觉地把儒家道德伦理观念和工商业结合起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念,使自己成为义利合一的“儒贾”。他们遵守“商名儒行”的行为准则,即商为厚利,儒为高名。这是明清社会和价值观念转型的思想反映,也是“儒”与“商”进一步结合。新儒商的概念源于上世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新儒商的“儒”不是狭义的儒家思想,而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泛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道义、爱心、中庸等,既重视商业道德,不取不义之财,又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而“新”则指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新儒商既要传承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新儒商的时代特征可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文化传承性

新儒商不仅要吸收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精髓和文化内核,还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拥有较高道德文化修养水平,既要平衡“利”“义”,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又要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与时俱进性

新儒商是新时代的产物。除了传承优秀文化,新儒商还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相结合,并不断开发新的内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吸收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成果,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了解市场规律,培养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

(三)中西融合性

新儒商不仅要改变传统儒商文化中地域性、宗法性和行会性的弊端,培养法律意识、合作意识,更要开阔胸襟,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具备国际视野。既要大胆走出去,也要大胆拿进来,勇于参与到全球化的潮流中,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又要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经验,完善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系统整合性

如今知识经济作用凸显,同时社会系统日益庞大复杂,而分工却日益细化,各行业、领域之间联系愈加紧密。新的形势对商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新儒商的培养既需要道德修养的提升,也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在大的市场环境下的锤炼。新儒商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学习、社会实践、行业历练等各个环节。这个系统工程的运行需要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由政府、学校、商业等多方面参与,并坚持不懈,持续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把新儒商精神发扬光大。

三、培养新儒商精神在财经类院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财经类院校培养新儒商精神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上文提到,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究其根源,除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之外,商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主要的原因。“无商不奸”“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商业行为普遍存在,不仅给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灾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时代呼唤新儒商精神,要使新儒商精神深入人心进而成为中国商人的主流意识应该从教育抓起。高校是人才的摇篮,财经类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经类人才。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主要被输送到各种公司、商业单位以及经管、金融系统等工作岗位上,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为商人和企业家,他们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儒商精神强调商业道德与超乎利益的精神追求,这正是当下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所必需的。在学校里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诚信待人、为社会谋福利的新儒商精神,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和商业伦理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保证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二)新儒商精神教育符合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在财经类院校倡导培育新儒商精神,符合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过,大学的精神所在,是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现在。一所大学要想成功并实现自己的责任,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反观国内的财经教育,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过于注重传授具体的技术与工具,缺乏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与伦理培养,即“重术”而不“重道”。我国很多财经类院校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完善的教学设备,却缺少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教育根植于既有的文化土壤,财经类院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要有开阔的眼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结晶,更要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汲取营养,既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实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目的,兼顾促进个体发展和服务国家、社会的功能。新儒商教育旨在培养既有较高文化素养,又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企业家。因此,笔者认为新儒商精神的教育也许可以作为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四、把新儒商精神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自新儒商的概念提出以来,很多专家和学者把新儒商教育和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改革相结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但笔者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以后,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学校的层面展开,从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入新儒商精神的教育到如何利用新儒商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等,鲜有文章论述如何把新儒商精神的培养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笔者认为,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而课堂是学生教育的第一阵地。要在财经类院校开展新儒商精神的培养应该从第一线的课堂教学开始。笔者结合所在的山东工商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所作所想,就新儒商精神进课堂的主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山东工商学院是山东半岛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学科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等六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上凸显财经知识培养。作为学校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部分,笔者所在的大学外语教学部从2011年开始为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旨在把英语语言学习和商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商务综合素质。笔者承担了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中配合学校改革方向,有目的地引入新儒商精神的灌输和新儒商素质的培养。

(一)创新育人理念,改变学生观念,注重新儒商精神灌输

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大学商务英语针对商务和财经类专业大二学生开设。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在分类课程选课时,很多学生选择商务英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即能够跟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英语能力,增加将来就业的优势,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在学完商务英语课程后,可以考取相关商务英语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BEC)和托业,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是在开课时,笔者提出商务英语学习有三个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合将来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运用;二是学习基本的商务背景知识,特别是公司环境下的商务交流能力和工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商务理念和商务意识,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层面的学习,更是对商务道德和商务伦理方面的提升,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新儒商精神的领会。

(二)选择西方原版教材,基于中西商务环境的区别,激发学生思考

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笔者选择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剑桥商务英语》,目的有二:一是这套教材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既涉及到公司商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也包括了BEC考试的很多题型和练习,可以满足很多学生证书考试的需求;二是在教材中有很多英美国家的商务案例。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司行为和商业行为更成熟、更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更健全。在进行相关主题讲解的时候,笔者会结合教材中和网上搜集到的西方公司的案例和我国的一些案例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更能够激发年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公司商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引导大家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这也是现代新儒商精神的重要特征。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注重新儒商人格的塑造与养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既通过中西比较激发学生思考,也注意在学生商业价值观的形成中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笔者发现很多财经类教材的内容和设计都是以欧美学科体系为基础编辑的,而中国的理论非常少,即使有也只是简单涉猎。不可否认,西方的一些经济和商业理论相对更完善,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的财经和商务教育对象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中国青年,我们的教育不是为西方培养人才,而是培养将来多数在中国工作的财经和商务人才。因此,我们的财经教学和商务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我们的先人已经留给我们足够的智慧和文化精髓,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精髓介绍、传递给受教育的年轻人。新儒商精神是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精神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升华,而新儒商人格,是儒与商的完美结合。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也涌现出很多成就卓越的具有新儒商精神和人格的成功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经典的商业经营管理案例,更何况我们还有源远流长的、两千多年的儒商文化。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我们的财经教育和教学,不妨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按照民族和社会心理,结合我国国情,在独特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下,走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中国的问题,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和智慧来解决。因此,笔者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会针对相关专题会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中国儒商的成功案例,并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智慧和启迪,并总结个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儒商精神。

(四)采用互助式教学和模拟实践型教学,做到智商培养与情商培养并重,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斯腾伯格在《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实践智力的概念,并指出“职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具备行内、行外的知识并对之有相当的了解,这些行内、行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往往是在工作中逐渐进行的,而非来自于学业上或其他工作中的事先准备”。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工作实践机会。为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互助式和模拟实践型教学,如在讲授面试主题和会议主题的时候,笔者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并进行课堂展示。在课堂展示以后,对某些小组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肯定和推广,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虽然课堂模拟训练不能代替真实的工作环境,但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反思总结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及时把语言学习、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此外,这种合作互助式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优化了学生们的学习感受。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体现了新儒商精神中“德智兼勇”的素质内核。

(五)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还在于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和修养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不但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感染学生,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在知识讲解之外,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课文所涉主题和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认识和解读,甚至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应该时刻自查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发挥对学生的表率作用。比如,在讲到工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除了在课堂上摆事实,讲道理,下课的时候提醒学生最后走的时候把教室的灯熄灭,这样效果可能更直观、具体。再如,如果教师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业,学生更能体会到工作责任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影响,更多地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改变年轻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设想

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在笔者践行新儒商精神教育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限制和不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浅见,希望随着将来教学改革的深入,能够进行解决,这不仅是对课堂新儒商教育的有效补充,也可以使新儒商教育做到持续化、常态化和立体化。

(一)师资问题

以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把英语和商务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很多英语教师语言能力足够,但缺乏相关的商务背景和经历。很多商科的老师虽有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但语言又不过关。英语教育的专业学习和六年的外贸和公司兼职经历使笔者自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这门课程。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笔者感觉现在脱离了商务工作环境,很多商务知识的更新也慢慢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在开设这种跨学科的财经商务类课程时,应该选择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承担,否则,学生的一些理论和知识都是脱离实践的。而很多学校缺少这种既有社会实践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变得更加迫切。学校可以加强与对口企业的联系,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培训基地,既要把老师往重点大学送,更要把老师往企业送。

(二)第二课堂问题

第一课堂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第二课堂则更侧重知识的实践和技能的训练,是第一课堂的有利补充。以英语教学为例,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笔者所在单位举办了英语角、英语协会和各种英语赛事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和练习相结合。根据不完全的调查,笔者发现本校财经商务类课程中也开展了一些颇有成效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大学生创业论坛”等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使形式更加丰富化,建议采用定期举行报告会、模拟商务活动等形式,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德才兼备、具有新儒商精神的商界成功人士到学校做讲座,这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再激发,也是对学生最真实的新儒商精神教育。

(三)实践实训问题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3

在成人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所以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对技术理论的认识相对模糊,在实际工作中,当涉及理论论证和科学计算时便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必须加强基础理论、基本计算的讲解,使学员在充分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基础原理和科学计算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发现科学计算和经验估算的差别。同时,经过不断的实践,最终达到将基本原理、科学计算、工作经验三者互相结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从思维方式和知识运用方面全面提高学员自身水平,从而达到成人教育的根本目标,彰显成人教育的意义。对于一些课程涉及的复杂理论,既不应该长篇累牍地冗长赘述,更不该草草略述,一带而过。道理很简单,一些复杂理论往往是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其原理所在,只有理解这些理论才能进一步推导出这些技术的实际操作方式。但这些理论的推导过程是十分繁复的,往往涉及复杂的数学过程并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产生交叉,所以一般难以理解和记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注重理解,简单应用”的方法。也就是说授课教师必须将理论的原理讲解清楚,但不必让学员一定记住复杂的推导过程,可以有选择地跳过部分推导过程,将理论总结为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方法和公式,使学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首先明白问题解决方式的理论归属,然后直接通过简单的方法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传统知识与新知识并重

谈到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从成人教育机电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演变过程就可一见端倪。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几十年来还停留在早期水平,所以在成人机电类课程授课内容中传统知识占主导地位,而一些新知识只是作为介绍或展望,这是与当时国情相吻合的。但近些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有了飞跃发展,由于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中,社会发展对新知识、新技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所以机电类专业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如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由于总学制的限制,一些传统课程的课时压缩,授课过程中,传统知识部分的内容受到一定程度的删减。所以在不同时期接受成人教育的学员身上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印记。比如老学员对传统设备和工艺津津乐道,但如果使用需编程的数控设备就一筹莫展了;而新学员可以按图示尺寸、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编订完整的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但同样的加工任务,需编制适于传统设备的工艺流程,新学员往往也会出现许多低级错误。传统知识与新知识哪个更重要?在现实的科研和生产中,哪种知识会发挥最大的作用,更有现实意义?关于这个问题,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中不乏经典的实例。作为全新知识和全新技术的典范,上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达到的“双3(飞行高度3万米,速度3马赫)”飞机。为了达到这一惊人的性能,飞机从材料到设计都采用了最新技术,如钛合金、机体涂料、混合喷气发动机等等;而作为前苏联航空工业的杰作MIG-25高空高速截击机同样达到了“双3”,但由于技术方面与美国的差距,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尤其是机体主材既没有用钛合金,也没有用铝合金,而是采用最常见的不锈钢焊接工艺,但所有工艺配合都达到了极佳的水准,正所谓把传统技术和工艺发挥到了极致,再进行天才的组合,最终达到惊人的效果;而我国生产的歼-7战斗机项目堪称传统知识、技术与当代最新知识、技术不断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典范。这款战斗机的原型机是上世纪自前苏联引进的米格-21飞机,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升级,在传统技术上加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使这款40余年机型老而弥坚,服役至今,不但仍然是我国空军装备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而且产生大量的派生新型号,出口很多国家。从本质上讲最新的歼-7改进型号已经是和原型机大相径庭的全新机种了。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技术,还是传统技术,或是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益结合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如何平衡传统知识和新知识的关系,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好传统知识,这是基础。然后,在新知识教学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必须付出和传统知识教学等同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新知识是传统知识的延续,是连接当代科技水平与未来更新的科学技术的桥梁。作为授课目的,必须让学员了解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最终目的是使学员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和应用传统知识和新知识,将新老技术有效融合,形成在某个时间段或某个具体任务中的最佳效果。

三、实践课要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练习

机电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应用科学,因此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这对所有学员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会有很大帮助。除了一些基础课程所规定的实践课程外,所有学员还要进行若干综合实践,比如阶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课,传统的方式是所有学员都做一个或几个课题,对于普通高校和大中专院校的教学体系,这样做是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因为这些院校的毕业生的职业方向待定,这样的实践方式会使他们在就业后较快融入工作当中。而对于成人教育而言,这种实践课显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性。因为大部分接受成人教育的学员都是有了固定的职业方向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经验。课程规定的一些实践内容可能对一些相关专业学员来说显得过于普通,而对于其他专业的学员来说,离他们本职工作又相去甚远。如果是这种情况,实践环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对于综合实践环节,可以进行另一种尝试,即根据学员专业构成情况设计综合型的实践课题,完成此课题可能涉及到的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机加工、热处理、自动化方案设计、数控等等诸多门类的知识和技术,所有学员分成若干小组,负责整个课题的某个部分、某个工艺环节或某个阶段。学员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同组学员一起做出所负责的方案。整个实践课题各个部分的方案完成之后,各组之间再寻找各自技术接口,进行方案对接。当方案的对接完成之后,全体学员再进行集体讨论,对整个方案进行整改或优化,最终在全体学员通力合作下,提出最佳方案,完成课题。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员得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同时又可以了解其他专业的技术特点及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配合经验,从而使所有学员在实践环节受益。

四、将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引入实践环节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4

(一)教学分类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老师和学生要达到一种学习结果和标准,这种标准随着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复杂化而不断的变化的,呈现不同层次和变化。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必要加以提高。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被学术上誉为现代教育评价和课程编制的基础,其价值在于①为教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②综合教育学目标细目和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③对教学目标的基点进行了调整。他是可操作性的也是可描述性的,可以体现任何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教育哲学下的各种行为变化。

(二)国外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框架

近三十年,许多的教育学家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1.布卢姆分类

其分类有四点原则,即结合教学大纲;逻辑一致性;兼顾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确保广泛适用性。将目标范畴分为三个领域:认识、情感、动作。一般认为,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的体系中,布卢姆学派是科学性最强的。

2.加涅的分类

加涅根据布卢姆学派的理论,根据学习分成了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反应学习;③动作连锁学习;④语言连锁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语言信息,认识,态度,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他在布卢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心智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与发展

1986年布卢姆在华讲学,目标分类理论在中国国内广泛流行。如今目标分类实践涉及了我国25省,近万家学校。各地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布卢姆的六级前三级是科学的后三级不是。因此将布卢姆的六级转变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四个层级,并提出了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情感、个性情感、社会情感和情感健康这四个方面。近年来各地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建立了中国化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中学语文历史教育中目标分类问题

(一)认知的情感水平低

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认知和情感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偏低。其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文科自身的学科特点,要求记忆和回忆的知识多,尤其是历史,而要求学生评价总结比较的部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师对技能理解不明确。认知领域要求学生利用抽象的感念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联系,这属于智慧技能的范畴。但是老师在纯属目标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认识到学生总结推广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不能在此方面进一步的陈述,导致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低下。这是教师在语文和历史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不能很妥善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认知和情感领域没有显著差异

在认识领域无显著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历史的教学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少,可见在目标分离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情感领域,有显著的差异,可见感受水平明显多于信息和技术。

(三)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有显著差异

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认知领域,数据表明有很大的差异,其了解水平高于其他两个方面,说明历史和语文的教学偏重于回忆和再认;在技能领域,差异明显,数据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较多的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独立操作的目标;在情感领域,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感受水平多于另两个领域,在教学中感情教学多侧重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

(四)教师对动作技能领域理解偏差

中学教师在采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是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对动作技能理解偏差,在历史教学表现尤为明显,语文、历史学科在动作技能设计少,在智慧技能设计的多。在有关动作技能领域的偏差主要是教师认为很多技能是智慧技能而不是动作技能造成的。例如学生对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智慧技能不是动作技能。即在教学目标中运用语言陈述的技能水平。

三、结论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5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英语;人文素养

财经类大学是我国以社会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针对财经类大学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定位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实现现代化公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得到全方位提升,开拓学生英语视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1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主要指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及研究能力,将人文科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得到完全体现,以挖掘人内在品质为重点进行的教育模式,深度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实践到各大院校当中,财经类大学作为社会学科的教育院校,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英语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程度,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实践素质化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1]。

2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起因

2.1符合客观教学理念设定

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应结合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指针,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英语并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应结合国内外的文化知识,开拓自身语言视野,增强学习者的知识涵盖量,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较深的教育含义。

2.2符合时代教育思想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完美结合,如今在我国各大院校也已将德育教育完全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财经类大学作为代表性的社会学科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任何院校的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辅助,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需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始,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2]。

2.3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程核心的理解

英语是现今世界运用相对广泛的语言之一,拥有着较强的人文特征,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人格。基于此,对于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英语的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对应的模拟训练。英语作为现今多个国家所认可的语言形式,拥有着各个国家的融合性特征,包含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地理等多种因素,使学生对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度剖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3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3.1缺乏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关注程度

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重点,英语作为社会性、系统性、工具性学科,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近年来众多学生选择英语学科作为必修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只停留于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理论知识相对丰厚,实践经验有待提升。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认为人文素养教学并不能对学生提升考试成绩产生有力的帮助,长此以往,忽略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只执着于考试分数的提升[3]。

3.2课堂互动性不强

传统意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现今新课改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已逐渐将学生转换为教学重点,但理论知识的传授仍由教师进行主导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育重点集中在英语的语法、句型、词汇的教导,因此学生只需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笔记记录即可,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氛围过于呆板,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教师的固有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局限性的学习方法,部分教师以照本宣科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宣读,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制约英语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发展速度。

3.3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首先要选择具备专业人文素养的教师进行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应作为教育重点。正所谓“师者言传身教也”教师的人文素养表现,可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应充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但是在现今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诸多教师将自身的关注重点定睛与对教学理论知识的传输模式拓展中,忽略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3.4大学英语目标定位有待优化

在21世纪全球已进入经济化社会发展进程,对于英语的运用覆盖面积也在逐步加增,尤其是德国、日本等许多母语非英语的发达国家,也已将英语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培养基础,强化公民的英语教学,提升公民英语掌握程度,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综合实力。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定位,应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施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使学生重新认识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结合欧美文学课程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

4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4.1合理融入英美文学教学理念

现今我国财经类院校以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为热门学科,原因源于国家对经济管理型人才的极度缺乏,进而使得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但在财经类大学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及人文素养的专业培养。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意识,使学生执着于对理论知识学习,将目光定睛在所学知识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经济市场竞争中获得的竞争力,而忽略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这一现象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将英美文学课程有效融入教学设计方案中,培养学生养成英语教学理念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挖掘人类知识、能力、心态的综合反应,增强逻辑分析能力与自然社会科学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历史哲学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增强学生艺术素养[4]。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鉴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文化底蕴,提升学生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挖掘文章的潜在含义。熟知的英美文学创作者有莎士比亚,JaneAusten,萧伯纳,Shelley等,其中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其中《哈姆雷特》主要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鉴赏,充分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使之领悟文章的创作核心,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量,进而为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奠定夯实的基础。海明威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独特的简约、精炼、直截了当的文学风格而被人们熟知,在创作生涯中OLDMANANDTHESEA作为其代表作,描述了一个打不垮的硬汉老人形象,内心表现出的绝望与不甘放弃的精神得到完美诠释,其中的经典名言“amancanbedestroyedbutnodefeated”,也成为众多青少年的座右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4.2丰富大学英语课堂内容设定

财经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现有教学课堂内容设定,将英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及跨界交际英语三种不同类别。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选修,可设置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形式,充分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使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从中提取自身所需的知识点,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英语作为世界运用相对广泛的语言学科,近年来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包含对国外语言知识环境的分析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语言使用环境,了解国际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充分融入西方文化中的至理名言,对其进行优化讲解,例如“Hap⁃pinessisnotinthemerepossessionofmoney.Itliesinthejoyofachievement.Inthethrillofcreativeeffort”,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5]。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语法进行合理分析,探索文章背后的创作环境,增强对西方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章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4.3运用课堂讨论模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财经类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讨论形式开展教学,可针对教学主题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Velues为主题展开话题讨论,教师可提出“whatdoyouthinkrichnessis?/canmoneybuyhappiness?”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充分明白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5结束语

财经类大学主要以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而闻名,在财经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应结合对西方文学的鉴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使学生在英语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曦.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20(16):167-168.

[2]乔兴兰.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移动学习教学改革探索——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3-19.

[3]白萨如拉.蒙古族非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概况》课程的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6):118-120.

[4]杜欣霓,黄方方.大学英语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可行性及意义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4):147-150.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6

学籍管理在远程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审核及证书颁发等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了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著者、著者来源、期刊来源、文献被引次数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综述

学籍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份的象征,而学籍管理作为教务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项政策性强、原则性强的工作,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管理的一个基本支撑,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也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者,在对近十几年(2000-2016年)相关学术研究调研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文献的外部特征(如书名、著者、出版年、出版地、出版商、参考文献、页数、版次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的方法[1]。本文使用文献计量法主要从文献数量、著者、著者来源、期刊来源、文献被引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2]。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类目体系设定,经过编码,最终得出结果,并由此推出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统计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笔者按照“主题”为“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或“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匹配为“精确”的方式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搜索,在对与主题不相关的新闻稿和学术论文进行剔除后,最终确定研究论文的数目为88篇。其中,期刊论文85篇,占96.6%,学位论文3篇,占3.4%。对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使用的是MicrosoftExcel软件。首先,将88篇论文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其次,按照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构建分析的类目体系,并对论文数据进行归类处理;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论文数量分析

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时间来看,88篇文献的分布情况。近16年来,关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论文总量并不多,但在波动中呈上涨的趋势(截至2016年9月)。这一领域论文出产量不是很高的原因,可能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专业性有关,只有从事本工作或者与这方面有交集的研究者才可能发现问题,才会有兴趣做深入的研究。我国高等现代远程教育起步于1998年,之后出现了第一篇关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文章,随后文献数量逐年在波动中增长,这也反映出随着高等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如何对远程教育学籍进行管理越来越受到业内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二)著者论文量及论文被引次数分析

研究者的数量和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影响力。数量多、被引用次数多的研究者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这一研究领域的水平和发展方向。经统计,作为第一作者在期刊文献中发文量相对较多(2篇及以上)的人员分别是苏明、张航、陈建章、刘力、史淑琴、王玉娟和张勇,说明这些研究者在该领域的表现较为活跃。为了研究这一领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笔者又统计了作者所的被引次数,排名靠前的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史淑琴、田红梅、王玉娟、王颖、李翠华、刘力、毛小青、张勇等人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相对认可。

(三)著者来源分布

除其中2篇文献没有写明作者的单位信息来源外,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59篇67.0%的比例排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普通本科高校的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发文13篇,占14.8%;有8篇文献的作者来自其他性质的单位,如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所占比例为9.1%;普通本科高校有6篇(其中3篇为硕士学位论文),所占比例为6.8%。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领域研究的主力。

(四)期刊来源分析

88篇学术于67种期刊。其中,发表刊物最多的分别是《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教学论坛》《科教文汇》,各3篇;其次是《中国成人教育》《办公室业务》《经营管理者》《兰台世界》《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才智》《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各2篇;其余52篇于52种期刊上,期刊来源非常分散。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共有5篇,占5.7%。其中,发表期刊来源最多的分类是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学报,共有29篇,占33.0%。

三、文献主题分析

(一)确定内容分析要素及类目体系

我们将远程教育学籍管理领域的88篇文献根据其内容分成五大类,又将五大类细分为若干子类,作为内容分析的要素和类目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

(二)文献的内容分析

1.一级维度的分析

从一级维度来看,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内容、现存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五个方面发表的文献量各为19、15、54、59、14篇。其中,改进措施和现存问题这两方面的论文量共占论文总量的70.2%,其他三方面最多的都不超过19篇,说明我国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现有的研究更注重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第一,远程教育中学籍管理的特点和内容已经比较明确,文章涉及这两个方面基本都是做简单的介绍或描述;第二,文献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远程教育学籍的工作者,他们的研究目标很清晰,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对现状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会更多。根据统计结果来看,目前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还不够丰富,研究者们需要进行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探索,为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提出更多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2.二级维度的分析

(1)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有比较统一的看法,最大的特点是现代信息化、复杂化、系统化、规模化、动态性、周期性、个别化等,这些占到了所有特点的88.2%。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目前使用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系统,同时用专用电子邮箱和QQ群进行工作的交流与反馈,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学籍管理横向需要与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等部门相互协调,纵向要为上级部门负责,还需要为学生解决各种学籍问题,这都体现了其复杂性以及系统性。截至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累计注册过的学生就有1180多万,还有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网络学院、社会筹办的在线网校等,远程教育的学籍管理是真正的规模化。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有如此大规模的学生,数据很丰富,可以获得第一手数据,如果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统计,再结合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一定会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2)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内容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内容方面,研究者的观点比较一致,普遍认为包括学生入学注册管理、学籍异动管理、毕业管理、课程注册管理、学位管理和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等,这些占到了90.6%。但对文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较多的远程教育学籍工作者还承担了其他任务,如核算注册费用;也有作者提出学籍管理的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领导应多给予关注,界定学籍管理的主要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负担。对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包含的内容,笔者认为有个问题还有待商榷,就是关于学位管理是否属于学籍管理的范畴。学位管理是一项独立的业务,有独立的工作流程,但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也是学籍管理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否合理,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3)现存问题方面可以看出,在当前我国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出现的问题中受到更多关注的是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学籍档案情况、入学电子数据不准确、管理理念、学生个体需要和学籍异动频繁等方面。管理人员素质方面,主要涉及到的是查找从业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的原因,从业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以及从业人员哪些能力需要提升等。学籍管理制度方面,大多是提出宏观的问题,比如,制度不够完善和灵活,执行和落实不够理想等。学籍管理技术方面,主要是提出目前使用的系统和技术存在哪些问题。学籍档案相关问题主要有学籍档案缺失、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档案整理要求不规范、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低等。入学电子数据不准确方面,主要涉及不准确的原因和带来了哪些后续不良影响。管理理念方面,主要指的是当前学籍管理是以学校为中心和无法满足学生特殊的需求。学生个体需要方面,主要是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学籍异动频繁带来的管理困难主要指的是转学、转专业、休学、退学和复学等带来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远程教育学籍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复杂且多样,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有发现、研究、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4)改进措施方面改进措施方面提到最多的是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开发人性化的学籍管理软件、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规范档案管理、缩短颁证时间、加强沟通和创新学籍管理方式等。提出的措施和现存的问题基本相对应。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引入竞争机制等。开发人性化的学籍管理软件和加强技术支持方面,不但有具体的措施,还有一些研究者设计出了系统框架和具体功能。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制度要符合现实情况、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动态化管理制度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中主要涉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调整专业等。规范档案管理主要的措施有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意识,规范档案整理标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等。对于毕业证书颁发时间较长方面,提出了专人专岗、改变颁证流程等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方面,针对的对象有学生、其他部门以及领导等,其中一篇论文还专题讨论了学籍管理工作中沟通方式及技巧的运用。创新学籍管理方式方面,主要提到要真正地实现学籍数字化管理的方式等。对于改进措施方面,很多都是只提出了想法,并没有应用于实践,所以呼吁论文的作者可以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工作中,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面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依据某种规范或模型设计和开发出研究者认为的更适合远程学籍管理的系统,如有J2EE规范、UML现象对象分析、Web等。第二,将某种新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如指纹技术,RFID技术等。这方面的文献量只占总量的8.7%,与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明显地少很多,可以多关注适合应用于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模型和技术,以保证这个领域跟得上社会和时展的步伐。

结语

在对文献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可以在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第一,有些文献内容存在着雷同,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完善和不成熟的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虽然要注意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建设性的成果。第二,文献中很少对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理论方面有研究。学籍管理不但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应该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工作,需要不断地通过理论研究去推动其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可以帮助后来的研究者明确努力的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运敏 鲍力 刘洋 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王曰芬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第二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7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习;计量分析;综述

引言

网络教育(NetworkEducation)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介质的教学模式,通过电视及互联网,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网络教育学习特点研究的回顾,探讨网络教育学习的特征,对于加强学习者行为的检测和管理、改进网络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教育的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来源和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CNKI收录的全文数据作为样本来源,以“网络教育”和“学习”为篇名,采取“并含”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检索。时间设定为CNKI的起始时间至2020年3月5日(检索日),共检索到2000-2020年间的所发表的会议论文、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四大类相关文献376篇,通过二次筛选,剔除会议公告等不相关文献,最后应用于统计分析的有效文献共计359篇。2.研究方法。采用科学文献计量法,通过EXCEL、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和发文机构等五个方面探讨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现状与特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年发文量分析。一个领域文献的年发文量能很好的反映出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统计不同年代网络教育研究的发文数量。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正是开启了网络教育的研究起点。关于网络教育研究,2000年才有3篇开山之作,尚处于萌芽阶段,此前有关网络教育的研究都是空白。2003-2006年,发文量急剧增长,年发文量超过38篇,说明此时学者更加关注网络教育与学习方面的研究。2012年以后发文数量略有降低,总体上我国的网络教育学习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网络教育研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且日趋成熟。2.研究机构分析。研究机构的分析能很好的了解该热点的主要研究力量。在359篇研究文献中,共有318个机构参与了网络教育研究,其中:以第一署名机构发文3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有18家,发文4篇及以上的机构有5家,发文最多的机构有11篇文章。从表1可以看出,华南师范大学在网络教学学习研究发文量第一,江南大学紧随其后。从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大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和东北部相对较少,这反映出网络教育学习的研究在地域上分布的不均衡。3.发表期刊分析。本研究涉及的359篇研究文献,根据埃格黑(Egghe)提出的布拉福德核心期刊区数量计算公式,即r0=2ln(eE×Y),r0表示核心区期刊文献数目,E指欧拉系数0.5772,Y代表刊文量最大期刊的论文数量,计算得出本研究的核心期刊数量r0=2ln(eE×13)=6.28≈6.即发文量前6的期刊都为核心区。从表2中可以看出,核心区期刊分别是《中国远程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育技术》、《继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文总量68篇。可见,网络教育研究成果发表期刊较集中,且已经引起核心期刊的高度关注。4.热点内容分析(1)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文献的检索标识,体现了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按发文量排序,本文仅列出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见表4。可见,研究文献非常聚焦“网络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利用陈美超教授研发的CiteSpace软件进行聚类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网络教育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在图中的字体较大,说明这些关键词都出现频次较高。可以看出,在网络教育研究领域中,关键词有:网络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学习支持服务、网络教育资源、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网络、学习中心等,也与我们统计数据相符,同时反映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2)研究主题分析。对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网络教育研究涉及的领域和体现形式,结果详见表5。与上述高频关键词一致,高频研究主题也非常聚焦网络教育。其次,研究主题比较集于网上教育、网络教育等。通过对样本主题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网上教育”为主题的文献有181篇;以“网络教育”为主题的文献有178篇;“学习者”84篇;“网络教育学院”37篇;“网上大学”36篇,利用CiteSpace对网络教育学习研究领域进行时间线程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特点研究主要与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性较强。

三、讨论

教育学类论文范文8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都会选用两种甚至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统计的研究方法百分比之和超过了百分之百也是源于这一原因,具体比例分布情况3。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对教师进行研究,相关作者结合论文内容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进行了阐释。但是研究更多侧重于定性研究。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的兴起,近些年一些实验法、实证研究法被运用到研究中,增加了学科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院校分布

288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来源可分为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两类。其中师范类院校论文数为230篇,占总数的79.86%,仅华东师大(84篇)、东北师大(36篇)、北京师大(34篇)、南京师大(26篇)四所高校就占全部论文的60%,其余为西北师大16篇,华中师大9篇,上海师大8篇,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湖南师大各4篇,山东师大、福建师大各2篇,首都师大1篇。综合型大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例较低,仅58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0.14%,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其中比例最高的西南大学(31篇)其前身有一部分亦是西南师范大学,其余论文数量分布为为华中科技大学12篇,北京大学4篇,厦门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各3篇,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各1篇。

三、选题特点分析

1.选题受国家政策影响,反映时代需求: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大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唯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部分博士生就将目光投向了教师研究,随着2007年新课程在全国普通高中的全面实施,也迎来了教师研究的高潮。

2.研究主题越来越全面,并体现学科特性:随着论文数量的逐年增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更加全面、深刻。主要表现为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对“教师”职业的细化研究、对教师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改善教师生存加大人文关怀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但部分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因此还需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避免受短板限制而不能更好发展进步的“木桶效应”这一现象的产生。

3.定量研究比例较少,科学性、有效性不高:这与人文学科共有的学科性质有关,但也应该看到,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作为定量研究的代表之一,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在教育学迈向科学化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具效力。此外,不同学科所选用的方法各有侧重点,例如教育史中运用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教育学中运用最多的是比较研究法,学前教育学中运用最多的是行动研究法。

4.综合型大学对教师的关注度有待提高:综合性大学可以为教师教育提供一个多学科的文化环境,满足教师知识通识化和能力综合化的要求,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学科群优势和学术性优势,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统一起来,适应教师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下大力度改革创新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体系。然而院校对比却显示出综合型大学对教师的关注度较低,要从促进传统师范院校的综合性发展和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两方面入手,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使教师教育由相对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由专营变为多主体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