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4篇)

职业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4篇)

第一篇:农民职业教育供给问题及对策

1引言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相应地,农民职业教育显然是与农民这一身份挂钩的。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内涵,学术界作了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它的功能和内容来解释。陈遇春教授(2004)认为,农民职业就是对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的内容包含各类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相关职业技能、专门知识,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杨萍(2007)提出,农民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目的,由学校或其他机构对农民开展的全日制教育或短期培训。在这里,主要强调了学校这一供给主体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作用。陈遇春教授的观点更为精确,这是一种大职业教育观,包含了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部分。具体来讲,就是顺应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包含两个主体,一是城市,二是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农民职业教育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传授农民先进的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使他们顺利地转移至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服务,对于这部分劳动力,农民职业教育即是使其掌握非农职业技能以适应城市生活。在理论界,国外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作了解释。在人力资本输出方面,由于职业教育能更直接更迅速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于普通教育具有显著优势。继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加里贝克尔指出,人力资本的重心应从正式学校教育转移到劳动培训领域,并对劳动培训领域形成人力资本的决策过程作出了深刻论述。在实证分析方面,明赛尔将职业培训视为可观测变量,并分析了职业培训对工资增长、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重要,在城乡统筹发展层面上则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其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2城乡统筹发展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现状分析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生巨变的新形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对进城农民工的培训两个方面,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大量农业应用型人才和城市紧缺技术人才,毋庸置疑,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前景广阔。

1)在教育主体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诉求下,对农民进行分流教育,既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也需要提高民间力量的参与度,如企业和社会力量。

首先,留在农村的农民大多为老人和妇女,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妇女承担着60%-80%的农活,他们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低,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素质水平低的现状。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这部分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这违背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因此,政府需要在他们的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其经费支持。其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企业中所需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在生产一线的,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企业要从源头入手,担负起教育主体的作用,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他们进行指导,促使其更快地掌握技术。

2)教育内容上,对现代农业知识和非农职业技能需求较大。

首先,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需求方面。由于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民对于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增加。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技术基础的转型。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量。二是农业发展观念的转型。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改变过去的生产观念,探索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措施。其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那部分劳动力,对于非农职业教育内容需求不断增加,这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是一致的。在总量上,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12年的30.8%增长至2013年的32.7%。但是,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在总量上逐年减少,而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反映了农民工对于非农职业技能的需求的增加。在各个年龄区段,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明显小于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其中,在2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远远大于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而在50岁以上群体中,这种现象不甚明显。这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所需非农技能的需求强烈,原本在家乡务农的年轻人很少,而50岁以上这部分人往往是由农业人员转移至城市打工的,因此他们的农业技能突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两个群体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比重相差很大。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6%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61.8%在第二产业就业,本地农民工48.6%在第三产业就业。由此得出,农民工行业分布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他们大多分布在第二、三产业,因此,应加大对农民工第二、三产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3)教育方式上需要的是短期培训和实地观摩、学校学习相结合。

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科学技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进入企业后,他们有着尽快掌握知识的需求,不求掌握得多深入,只是追求速度,往往希望以企业开展的短期培训掌握技术。另外,对于务农的农民,现场观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别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形象地掌握技能,所以该形式比较适合他们。同时,在农业学校的学习也是必要的,有助于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从而与实地观摩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从需求看现有供给体系的不足

1)主体呈现多样化,以民间供给为主,政府参与度不够,农民学习缺乏统一指导。

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兴办农业学校以来,各省相继建立了不少农业学校,包括中等和高等农业学校,农民职业教育渐渐兴起。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主导;二是政府主导、学校为辅;三是民间发起的职业教育。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主要是指政府为了向农民传授一些农业技术知识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农技推广和科技下乡宣传等,均由政府承担经费。学校形式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则是各类学校为农民开展的在校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和职业培训等。民间发起的农民职业教育通常通过村民自学和师徒传授进行,内容为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目前,职业教育主要以民间供给为主,虽然其相比于前两种具有巨大的灵活性,但是以民间为主的供给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由于农民的自发性,它完全依靠农民的自主性,缺乏组织和系统性,农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从上述需求分析,可以发现农民职业教育在供给主体上存在过于单一的弊病,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供给主体作用。

2)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于现代农业知识和非农职业技能的内容供给不足。

在农民职业教育供给内容方面,种类繁多,既包括农业类职教内容,也包括非农类职教内容,如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但是依照目前的需求,农民职业教育供给并不能满足这些非农行业,主要表现在传统农业技能内容上供过于求,忽视了现代农业知识和非农技能的培训。

3)方式以自发学习为主,短期培训和实地观摩供给不足。

由于小农经济的特征,农户们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大部分倾向于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进行农民职业教育,除此之外,也有培训、师傅传授、学历教育和其他。而短期培训和实地农技观摩这两种方式应用较少,不能满足目前农民需求。

4关于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改进策略

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受市场经济调节,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简单来说,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反映需求。因此,在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上,以前述当前城乡统筹发展下的需求为基准,同时,适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寻求改变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的策略。

1)在农民职业教育主体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教育投资体制。

对农村劳动力人口实行分流教育,在乡务农人员由政府提供农业方面的指导工作,重点普及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对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实施城乡合作化办学,分析企业市场需求,以城市或乡镇企业为依托,学习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技能,如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内知识。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增产又不影响城市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在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方面,围绕市场需求设置农民职业教育内容,兼顾农业技能与非农技能,尤其重视非农技能的供给。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极为重视对农民非农职业技能的培训,表现在国家鼓励各企业、社会团体开展岗前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近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社会大量需要从事建筑、医疗卫生、服务业、电子通信等行业的人才,城镇化的过程中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必须要靠职业教育的推动。因此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也应面向市场,适当增加非农技能的课程,为城市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了解新兴产业的前沿动态。给农民开展培训,应设置市场紧缺专业,实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提升新增城市人口和非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3)在农民职业教育方式方面,探索各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农民职业教育方式上比较成功的是英国,英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渐渐兴起,在农村就地兴办职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学校。这些学校对所有农民开放,农民通过在校学习,掌握工业化所需要的技能,成为了一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可以以学校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系统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城市企业对“移民”普及短期培训,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一些农民在进入城市之后,对城市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一无所知,这严重阻碍了其在城市的发展。因此,企业可以对农民工进行之前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短期的,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培训、科学知识培训等。经过培训之后的农民技能和文化素养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会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进一步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比如,采取回乡初中毕业生职业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模式,根据政府和企业的订单所需专业,对回乡初中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由政府“买单”,培训后到企业就业。

4)在政策供给方面,政府要发挥作用,为农民职业教育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首先,在制度方面,法国和德国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政府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法国在农民职业教育方面率先建立了证书制度,在农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最终可获得学历和资格证书。德国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发展农业,联邦德国在1996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是进行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与法国类似,德国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实行严格的证书制度,农民必须通过考试合格后方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借鉴以上两国经验,我国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在一定的技术岗位设立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绿色证书。例如,苏州市把刺绣当做“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其次,在法律方面,美国和韩国的职业教育立法非常完善。在美国,农民职业教育有着强有力的保障。美国的农民职业教育起源于1862年“赠地法案”的颁布,法案规定各州可从联邦政府获得公用土地创办农业与机械学校来培养农民。史密斯—休斯法案的提出又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该法案愈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惠及农村在校学生及校外青年,为他们进入企业打造良好的基础。韩国作为亚洲国家,在法律供给上同样表现出色,韩国自1967年制定《职业培训法》至今,已先后出台了大量有关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而反观我国,虽然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只是职业教育广义层面上的,对于农民职业教育并未完成立法工作,造成了农民参与职业教育缺乏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应加快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法,切实为农民职业教育提供坚实的后盾。

作者:黄石辉 柳军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第二篇: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问题及策略

1社会缺乏对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

职业教育中专业技能教育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1社会方面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一个只能做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的一线操作工人,很难成为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技术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只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就可以了。

1.2学校方面

由于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导,使得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方面比例失衡,主要表现在:(1)学校大大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力度,而对基础课教师很少组织培训、学习,而且大规模以外聘教师为主,这些老师较之本校教师责任心较差,难于管理,教学质量很难保证。(2)学校为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对生源几乎没有要求,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风气大大下降,基础课教学更是难以较好的开展。(3)职业教学的职业技能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评价体系,而基础课评价体制不够健全。

1.3教师方面

不少职业院校的老师也错误的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没必要对基础理论课做过多要求,及格就行,再加上部分学校对基础课时的不断减少,无形之中降低了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一部分理论老师有懈怠心理,不能积极加强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有较大提高。

1.4学生方面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成绩不理想而不得不选择了职业院校,大都抱着“学习一技之长好就业”、“来技校就是学技术”的思想,再加上社会、学校、一些老师的错误引导,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基础课学着无用,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报有“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想法,不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

2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策略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的,必须平衡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职的基础课程教学呢?

2.1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

首先,学校应抛弃错误陈旧的中职教育观念,那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一线操作人员的想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了。职业教育应该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具有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转岗、创业和深造基础的综合技能人才;其次,学校可适当的对生源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者至少对较好的生源和较差的生源加以区别,对其进行分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这样,良好的教学质量推动就业的发展,从而侧面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重视基础理论教室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赛教、观摩教学等方法不断促进理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建立健全而完善的理论课评价体系,严格考试制度,改变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思想,将学生的每门课程成绩作为推荐就业的重要指标,择优推荐。

2.2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意创建良好的课堂情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传输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采取适当的分层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组织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深度学习,也可以在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这些学生在学生中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基础课教师任何时候不能有懈怠心理,应当通过学习、培训、听课、总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2.3学生应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综合型的有用之人

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面对基础课程,摒弃“我就是一个差生”的消极思想,改变“成才之路必须上大学”的想法,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为自己后续学习和学历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调查显示,中职的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职校的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必须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努力做好“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既要求独立思考,又注意与同学合作,在不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

3结语

综上,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如果能很好的平衡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能确立共同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的中职教育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技能型人才;而职校的学生也一定能有一条更宽阔的发展道路!

作者:邓荣 单位:西安工程技师学院教务处

第三篇:职业教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一、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的特点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有名词,很多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方面。

与从事普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同的是,职业学校的教师的知识面应更宽,除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外,还应具有相关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交叉知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既要掌握多门知识,还要精熟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同时,也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操作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和指导实验实习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职业指导能力是指能够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方面确切深入的指导,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的转变。

3.素质方面。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及敬业精神。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任职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量问题。

专业教师相对缺乏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人事编制、“教师资格证书”的限制等原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的职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学校,影响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

2.能力问题。

专业教师中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很少,专业教师能在本专业的领域中开展科研的更少。

3.管理机制问题。

目前,有些学校虽然制订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方案,但还存在“双师型”教师管理及培养机制仍需完善的问题。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缺少相应激励机制,教师对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考核、评价问题。

由于“双师型”教师不同于一般的教师,其考核、评价制度尚不完善。

三、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解决对策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解决数量问题。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校可以根据师资配备情况适当招收本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留校之后应多参加专业教师师资培训及进修,提高综合教学能力。这类人才的最大特点是熟悉学校教学环境,培养周期短,年龄优势明显。二是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是综合教学能力。岗前培训和职后进修有助于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较快融入教学团队,实现自身价值。三是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引进的主要群体。与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相比,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的优势在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理论课教学能力比较突出。劣势在于没有长时间的生产实习经历,生产实践经验相对较弱,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较低。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中应设置考查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项目。避免一味追求学历达标,只重视专业理论教学能力而忽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倾向。四是由企业调入。为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中等职业学校引进了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技术人员任教。通过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也自然取得了“双师型”教师资格,直接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以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能力。

一是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了解现代高新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操作、维护等技能。二是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不断增添大量新技术信息,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三是提升教师的管理能力。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大多身兼多重角色,既是理论课的施教者,又是实验实习课的指导者,有的还是校内外产学结合的开发者,或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多种管理知识与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3.建立阶段性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及培养机制。

要在对国家及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文件统一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和管理机制,可考虑适当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在“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上应把各类培训及进修作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可考虑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修基金,为有志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并给予经济补贴。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还便于针对性地培养学校急需的专业人才。

4.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与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相对应,学校应该改革专业课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不能和文化课教师采用同一考核、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对教师应用性能力和实践性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估,促进教师的竞争意识,增强其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紧迫感。另外,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师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上岗要求、工作职责,使其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办好学校,关键在教师的质量。让每一名教师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学校追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管理的精髓所在,没有教师的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在财政上拨出专款予以支持,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作者:乔会亮 尹翠娜 单位: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

第四篇: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策略

一、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唤新的发展途径

虽然“校本培养”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校本培养”也仍然显示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因为“校本培养”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单位来实施的,因此,学校和教师本身的状况就成为制约影响校本培养能否真正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例如校长的个人作用、学校的办学规模与条件,学校的组织与协调、教师的数量与结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都可以制约“校本培养”的效果。而在众多的因素当中,专业引领的缺乏、有限的教师资源,学校组织的封闭是校本培养自身最难克服的不利因素。看来,“校本培养”也不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每种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希望以一种培养模式来满足教师发展的众多需求,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开发多种的培养模式,形成开放的、优势互补的培养机制,才能最大地满足教师多样的专业化需求。那么,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职业教育信息化理应成为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领域,探索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天地

信息技术的革命为“双师型”教师的终身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信息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以及强大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培养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自主性问题,满足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使教师能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研究者和自主的发展者。“互联网+”为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向人们敞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校园的封闭性与排他性以及学习内容的单一性,再也成为不了一种制约。教师们可以从互联网上学到更新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学术视野,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丰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针对以往在职业教育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而提出的,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将来“双师型”教师发展方向一定是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的培养模式,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双师型”教师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和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承担对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教育和培训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要求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科研,并且不断提升信息化能力。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

“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要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培养和发展。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首先需要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贫乏的困境。传统的对教师培养方式和渠道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化手段增强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积极性,运用多渠道和多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让教师从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方式。根据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数量、规格和具体措施,根据“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要求,建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的制度。鼓励教师通过业余自学,考取与所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能资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一批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双师型”教师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专业理论水平也是“双师型”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教师积极走向实践岗位,发现实践教学的难点和困难,进一步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思考,从而更好的发现实践教学的根源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着在实践中理论知识薄弱,在发现新的问题后,往往不是通过探究问题根源来解决,而是通过经验来解决,导致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理论水平不足造成的。“双师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中也特别注重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高的理论水平。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而这些教师队伍往往存在实践能力比理论知识强,更适合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比较欠缺。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通过数字资源以及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利用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但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帮助“双师型”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信息化能力,更需要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重视。

(一)职业院校应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以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基础建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很多职业院校受限于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制约,无法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对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和途径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师实践教学和科研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同时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也十分关注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落后地区完善职业教育数字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从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帮助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帮助,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职业院校来说,在经过“不知道要做什么”的阶段之后,许多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不知道如何做”的阶段。所谓“不知道如何做”,说的是数字校园基础设施虽然建设起来,大笔资金注入其中,但只用来张贴本校之辉煌业绩,并不知道可以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我国大多数已建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来说,这种情况非常严重。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困因素来看,信息的相对孤立制约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初衷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信息共享,但是目前,尚未实现合理的职业教育信息共享机制。这就要求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满足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更注重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高度利用,而不只是职业院校的表面工程。“双师型”教师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共享,在实践教学与科研等方面获得提高,从而更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智慧校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深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更有利于形成常态化机制。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更好的加强协同和合作,共同致力于“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

(三)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教研能力需要提高

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上除了不会用以外,还表现为“不知道应该怎么用”。理论研究上的不充分导致在实践中的盲目性。很多教师在应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上,不知道如何去作,所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从而导致现阶段在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的水平和利用率上都很低。信息化教育有其不同于课堂教育的规律与模式,只有通过对实践与理论的透彻研究,才能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育模式,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调查发现,信息化教育中类似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得到了重视与运用,而对于基于信息化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拓展,如何开展提供远程用户学习服务支持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就拿网站来说,有调查显示,教案、题库、多媒体课件几乎是每一个网站的必备栏目,而再通过对这些栏目更深入的了解使用,我们发现这些教育资料与传统教学中所用资料基本一致,仅仅是将信息由纸上搬到了电脑里、从网下搬到了网上,学生如同被人为地局限在信息化中的一个孤岛。信息化巨大的信息容纳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型的信息使用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如此一来,信息化教育在照搬课堂教学的资料与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不但未能发挥自身特色,反而失去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某些优势。毕竟不是所有的课都适于信息化教学的,但是哪些类型的课,更适于运用信息化来开展教学,并且即使是信息化教学也分信息化研讨、信息化探索研究等类型,而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用于什么样的类型呢?这些都是教学研究中应该涉及到的问题。今后应重点加强建立以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教学研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库,以有效促进网上教师研讨和学习活动的深入。

四、结语

总之,信息化带给职业教育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它所体现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关注信息化,研究信息化是时代所传递的声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职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硬件、软件建设为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因此,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作者:高峰 卢立涛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