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小议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小议

一、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

1.深化校企合作

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在校内名师的引领下,带领工作室骨干教师,积极开展企业调研,考察选择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建立紧密合作,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改,课程开发等工作,定期开设技术讲座、共同培养年轻教师;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组织教师进驻企业,开展调研、实践,共同开展技术开发研究、咨询与服务等工作。

2.助推专业建设

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调整实训课程内容,指导实训教学,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企业评价制度,实现教考分离等。

3.指导技能大赛

在名师及金牌教练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技能大赛相关工作的研究,强化大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技能大赛要求、内容、技术走向和维修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探讨、优化技能大赛指导、训练方法,提高效率,培养一批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金牌教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竞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力争在各个竞赛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

4.提高教科研水平

积极开展各类教研、科研活动,以工作室名师及成员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动教师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论文撰写水平与质量,推动全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5.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服务意识,适时拓展工作室的服务功能,结合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利用专业优势开展面向本校学生、教师或社会的专项服务,通过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二、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特殊性

1.名师遴选的特殊性

对于名师的遴选或选拔,除了在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水平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外,更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实践技能,对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将技术转化为教学的能力。

2.工作室硬件要求的特殊性

工作室的地点可以设在学校,也可设在企业,但各专业的名师工作室都应该拥有本专业开展各类实训教学的实训条件,部分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先进性,以满足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需要。

3.活动定位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除了开展各类常规的教育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水平外,更应注重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发与企业合作的技术革新或科研创新项目,服务行业企业的经济发展。

4.成果推广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成果,不仅可在职教领域的学校内推广,如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人才培养及教师成长的经验等;而且可以在行业、企业中推广,如社会培训的经验、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成果等。

三、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章制度,创新运营模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质量观,充分认识到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理解“名师”的概念和内涵,把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申报、建设、管理等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加大对名师专业研究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力求探索出适合个人和工作室发展的有特色的运营模式,各级名师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要求,完成相应的专业研修任务,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促进”作用,实现名师、名校长教育资源的共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认真研究激励机制,强化监督功能,优化评价体系,统一各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严格名师工作室成立的条件,对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和人员管理实施动态管理的策略。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配合、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名师工作室专业研修活动的指导,充分互动交流,提高教研实效,使名师研修活动得到有效引领,逐步形成“政策主持、名师引领、团队协作、共同成长”的教师发展机制。

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为使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愿景,各工作室的负责人在建立之初就应与全体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工作室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再细化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让每位成员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室负责人还应要求每位成员从个人实际出发,依据“工作室活动计划”,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考虑教龄、个性特征、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等因素,制定“个人职业成长规划”,从教育、教学、学习、科研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并由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商讨,根据成员的特点和研究状况,形成针对每位成员的个性化指导方案,促进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如将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数量和发表期刊的档次等科研成果指标量化分解,作为科研成果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考核有据。工作室应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完善工作室学习制度、研讨制度、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建立研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个人的风格与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来做好各项工作。

3.汇聚名师资源,强化梯队建设,建设优秀团队

工作室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名师,形成了人才高地,工作中应尽可能明确师徒关系,形成帮扶梯队,利用榜样示范,紧紧围绕教育思想的形成、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性的提升,落实“学习、实践、反思、积累、研究”等行为,引领成员研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新平台,帮助教师在各自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都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逐步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五级教师梯队。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应以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为形式,集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智慧,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引导教师“在合作研究中成长、在自我反思中提升、在互动交流中丰富”,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使全体成员具有更专业的信念、更专业的知识、更专业的能力,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室应允许人员的动态调整,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推广团队科研成果,加强各工作室之间的横向联系,着力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4.立足课堂教学,拓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室应立足课堂,努力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应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夯实教育理论基础,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主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研究活动,如成员间的相互听课、评课等,不断实践反思、内化和提升;另一方面,以项目载体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形式,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挖掘全体成员的潜力,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诱发、加强学习者的成就动机,不断在“学中做、做中学”。

5.营造科研氛围,关注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教科研成果是工作室的立室之本,也是工作室追求的目标。名师工作室应根据专业或课程的不同特点,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名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实在、操作性强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体系,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帮助工作室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课题带动教研与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既关注校本课程的研发,又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提炼;既注重研究目标的方向明确,又关注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促进课改成果从逐步积累到稳步推广。名师工作室要充分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让课题为教学服务、科研为教师服务,将日常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充分结合。

6.搭建网络平台,架构专题网站,实施资源共享

依托学校网站平台,对名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师德风范等进行有序梳理并集中展示,凭借“名师”品牌力量,借助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特征,有主题地宣传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强化“名师”导向和凝聚作用,构建知识与技能的共享机制,逐步扩展成学习实践共同体,既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又有助于促进名师与同行本专业教师、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服务师生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的效益。“名师工作室”专题网站可划分为名师成长、教学随想、教学资源、建设动态、互动平台等版块或专栏,其中“名师成长”介绍名师的个人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团队内其他骨干教师的基本情况,加强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品牌宣传;“教学随想”是名师及团队内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例、研究论文、听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学随笔或者是学习心得、体会等,促进同行教师教育理念的共鸣和教育实践的转化;“教学资源”用于搜集、整理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优秀教学录像片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建设动态”展示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名师”为核心的团队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建设进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推广情况等“;互动平台”是求教、切磋的交流平台,对同行教师、学生们的学习困惑和难题进行解答,以网络研修的形式增加教师与名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更多师生搭建凝聚动力、积聚智慧、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的平台。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应努力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大胆改革创新,依靠实践来提高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向往的快乐家园。

作者:杨建良 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