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各大高等师范类院校都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这一门专业基础课,让各专业的师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并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人格的完善,落实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政策。

【关键词】教育教学;心理学;心理健康

在职业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理论和实践难以融合,传统的教学中以文化教育为主的理念难以改变,因此,本文就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关具体措施进行讨论。

1.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符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

在90年代国家就颁布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也多次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再次强调了要完善人格、开发智力、培育人才的工作目标。这些都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学科理论较强,但在理论基础上以实践应用为主体,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1.2完善实践教学经验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在我国却长期存在短板,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够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将文化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同等对待,特别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同学科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地反思与改进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教学中也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3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深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不同,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或对学习不感兴趣,采取多样式教学,甚至是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自愿参与进来。

2.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才能学得好,记得牢。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案,通过互动,设置学习目标或提供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自身兴趣爱好。

2.2提高自信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能促进人格的完善与健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在教学中也可通过合作学习来助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以此提高自信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在沟通中学会包容,学会友爱,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如何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也应该学会赞美他人,给予肯定性评价,如激励学生勇敢发言,克服心理障碍,也可让学生表达对问题自我看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学习方面,也要注意生活方面,如今通讯发达,老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家长合作,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之建立积极生活态度,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们的问题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做事拖沓,没效率,做题马虎等,学生平常在家时可能就是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者丢三落四,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使之良好习惯的养成。

2.4发挥榜样的力量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平常学生待得最久的场所不是家里就是学校。在家里,家长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而在学校,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老师的品格熏陶、行为的教育,其次才是科学文化知识。且学生多具有“向师性”,对老师的一点善举就产生崇敬,对老师的些许处事不公将产生无限失望。老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引导,树立正确观念,在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这种心理教育的渗透,也可产生良好效果。

3.结束语

虽然在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越发受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教学获得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达到教学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长英.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职教通讯,2007(10):65-66.

[2]郭庆利.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8(12)

作者:王莉 单位:湖北省潜江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