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科学精神培养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科学精神培养策略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科学精神是其核心素养之一,该学科教师需要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重视并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教学策略。2017年版的新课标中将科学精神作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提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方法与策略的提出成为具有时代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基石,探析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培养策略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精神这一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也为高中思政课教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向。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究中,应针对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高中生的质疑精神培养不足

当前,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重压下,学生学习的动力基本源于应对考试。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有一定的限制,阻碍着对于学生科学学习精神的培养。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上课认真听讲、不多话、不多事、成绩优异是作为“好学生”的标准,在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并不鼓励高中生质疑问难。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传统思政课堂常面临的问题,也是限制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原因之一。在传统思政课堂上,由于思政课的特性,常出现避免让学生质疑相关理论问题的状况。一些相对棘手的问题,模糊化回答或有意识地忽略,都会打击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使他们缺乏质疑精神,缺乏科学精神,从而影响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二)教师专业素养现实情况与客观要求之间尚存差距

目前,教师顺应时展潮流,遵循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然而有些教师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作为主体来组织课堂教学。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有很多在职教师对其了解不多,只进行了浅层次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掌握程度不够。而要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必然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实与理论之间尚存的差距,需要运用相关对策进行弥补。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科学精神培养目标的对策

(一)引导高中生积极践行科学精神

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实践过程,从教育学角度而言,需要进行三个阶段的转变,分别是外化、内化、再到外化。

1.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理论联系实际。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落实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得一定感悟。通过实践这一方式,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转变为内在品质。

2.合理选择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非常重要而且复杂的实践活动

在高中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应在理论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活实际,教师应基于学生实际生活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研究,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熟练应用知识点,使每一部分知识点构成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除此之外,应对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内容加大关注力度,重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新闻及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身边的话题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引用,使教学更具生活化,会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不只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教学,还是紧密联系着社会实际的学科。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有效融合知识和实践,感受政治课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从而达到对自身科学精神进行培养的目的。

3.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各项资源,为学生打造培养科学精神的实践场所

例如构建学生社团,构建社团的目的是满足学生要求和强化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一组织由学生自主构建和管理。政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和思政相关的社团中,例如:模拟联合国、时政辩论会等。开展社团活动时学生间可相互交流并相互促进,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还能够达到提升科学精神的目的,完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校社团的点滴活动中,从历练出发,到社会中践行发展。

4.教师应该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

拓展高中生实践基地,并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社区银行参观等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将社会现实与高中政治课理论教学相融合,提升学生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其科学精神。

(二)教师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政治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教师应深入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

现阶段高中学生的主力群体是“00后”,这些年轻人的看法与想法和教师存在一定差异,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学科基础水平、思想状况和爱好兴趣等,也应了解学生认识思想政治学科的程度。为了深入了解这些情况,教师选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时也要深入调查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在对学生具有深厚的认识基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精神培养。

2.思政课教师要关注社会对高中生的期待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除了理论教育,主要任务是将学生培育长大成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发展道路,从而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应坚持马克思的观点和立场对学生进行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了解与时俱进的学生需求。此外,也应对学生在时展要求方面的思辨、反思、理智及自主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应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结合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三)构建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政治教学课堂

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智育,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主要教学方法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会阻碍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1.重视学思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因此,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思结合,将政治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状况当作依托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应用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疑问,致力于创设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堂,提升高中生科学精神。

2.强化辩证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阶段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随之进步,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会认为高中学生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思维活跃。不过学生的思维活跃只是表象上的活跃。思政教育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要先从建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入手,在思政课上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和探索,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身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判断和思考,并提出质疑,大胆进行批判,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辩证思维,学生通过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对自身科学精神进行培养,提升自己的能力。

3.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钱学森曾有著名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深奥命题。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加以引导,整个教育界协作才能破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认真分析教材,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要有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时政要闻,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关心的话题,可针对他们的好奇心理有效设置问题情境,打造出学生可以提出质疑的教学氛围。设置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情境,将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出来,使其重视思政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愿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理智思考和反思等科学思维。

三、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培育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是致力于培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策略。高中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荣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性精神的途径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81-82.

[2]郭胭瑞.高中生政治学科理性精神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35):215-217.

[3]范树成,周淑萍,于玲君.思想品德新旧课程标准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5.

[4]蔡佩萍.引入生活话题孵化理性精神[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17.

[5]李国庆,申卫革.对理性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27-31.

作者:袁梦伊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