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语文精神分析

语文教学与语文精神分析

一、语文精神是人文精神

“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的任务。”(参见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的意志力量,将“以人为本”演化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其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参见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6期)新课程改革在科学发挥语文工具功能基础上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努力建构愉悦生命的教育教学氛围。语文精神是人文精神,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所决定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语文重要义项之一的语言能够记载人文发展的足迹。语言既是人类生活、活动、劳动的交际工具,也是思想、意识、观念、精神的交流工具,语言发展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著名作家王蒙说:“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卷首语”)振奋语文精神,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保障。语文课程洋溢着丰富的人文气息。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人类交际的符号体系,而且是一个生命轨迹,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具有文化代码的性质和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精神包容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穿透到各学科知识领域。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培养人具有人文情怀,从而增强人格魅力。语文本身就是人文的结晶。“人文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即培养身与心、理智与情感、知识与道德、科学与艺术等都和谐的人”。(参见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语文课程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交际、交流、思维、表达等语言工具,而且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修炼人文素质,从而养成语文精神,放大人格魅力。如果说人文精神是语文精神大厦的创意之魂,那么知识、能力等要素便是这座大厦的支柱和椽梁,没有知识的铺垫和能力的夯实,人文精神就无以为寄,语文精神大厦必然成为一堆废弃之物。更何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是分化、割裂和对立的关系,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有机渗透、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统一”。所以,我们在发掘人文功能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工具功能,要在语文教育发展中有效运用辩证思维,以语文精神观照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培养机智,这是制约语文教育人文性功能发挥的一大瓶颈。人文精神培养机智的形成,决定于语文智慧力量。语文教师要能够学会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高深的立意和新颖的方式,灵动地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契机。即情即景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实际上就是灵感跳动的教学发明,能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优势,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教育机缘。

二、语文精神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倾向。语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推论依据是,语文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素质的建构不可缺乏由进取力量和探索心智孕育而成的科学素养,要“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语文精神的科学意蕴,可以勃发出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主体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告诉我们:古代秘鲁语用同样一个词“hamavec”来表示“诗人”和“发明家”两个概念。这表明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跋》中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语文课程凝聚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同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说明类、议论类的文本资源如此,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语文教育在学校教育所有学科课程中,最具有精神感召力,首当其冲应当肩负起科学精神熏陶和催生的重任。语文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要着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互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示范和感染作用。语文教师自己要具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观念,在语文思维活动中吸纳和整合科学思维方式,在浩瀚的语文课程资源中增强科学意识,坚定科学信仰,引导和感染学生自觉加强科学修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个性。要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科学信仰。挖掘教材中的科学资源,让学生激发科学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精神,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以科学精神来感染学生。

三、语文精神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文化、习俗、性格、信仰、价值观念和追求等共同特质,是各民族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建构和放大的历史和现实的足迹,也闪耀出民族精神崭新未来的金色光芒。语文教育民族精神建设,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腐朽的民族思想,倡导、践行科学和民主、团结和平等的思想理念,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全方位整合世界各民族的精神力量,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精神元素,为锻铸“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的语文精神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语文为引领的“教育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宣传、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作用,对于形成民族自强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影响”。(参见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41页)语文精神在感染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激发有效培养机制。增强民族创新意识。我们要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语文教材内外民族创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真切感受创新带来的文明成果,感染学生热爱、奉献祖国的民族心灵,在语文精神养成中形成坚定的民族意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风采,感受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浩然正气,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让学生懂得在语文学习中生成和发扬民族精神,充满理想,坚定信念,不怕吃苦,勇于攀登,发展语文素养,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创造条件。综合陶冶民族情操。应当积极发现活动机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略,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养成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情操。

四、语文精神是人格精神

人格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要素指向;人格精神就是人的个性特征的稳定倾向性。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民族精神等培育重任,最终要归结到人格精神的培养上。主体教育将人的素质和精神的培养突出到了至高位置,强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而素质教育更是以人性因素复合而成的人格精神的培养为要旨。陶行知先生早在《百候中学校歌》中写出了广为传诵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直接指向于人格精神的教育本质。语文教育发展是完善学生人格精神的生命场,语文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的基础性和培育的综合性等特征,构成人格精神养成的优越条件。语文教学应当激活人格精神培育机制:以逻辑思维训练优化学生人格的认知结构,以伦理道德熏陶优化学生人格的伦理结构,以审美素质的发展优化学生人格的审美结构。在语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张扬人格魅力,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谋求语文教学人格精神的培养方略。营造愉悦学习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是新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环境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健全学生人格精神的基础动力。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多元解读、多元思考,着力训练发散思维能力,放飞想象翅膀,才能领略语文教学的丰厚意蕴。养成自主探究习惯。语文精神的人格面貌,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中塑造而成的。“必然是人格对人格的陶冶,学科知识、做人之道、人生理想往往不是从书本习得,而是由教师———作为活脱脱的人———‘传染’给学生”。(参见赖配根《点燃教育精神之光———我为什么编〈新经典课堂〉》,《人民教育》2011年第3期)学生人格的塑造也客观上经历了“依靠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合作———学生自主修炼”的递进过程。能够脱离教师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质,养成语文精神,塑造人格品质,实现人生飞跃,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总之,语文精神是语文素养的高级涵盖和深层构造,它的综合性、融汇性意蕴直接成为人生的底色,对于塑造人的整体性精神面貌具有关键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发展中的学生主体而言,在语文精神建构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民族精神和人格精神的养成具有交叉、渗透、融汇的特点,而并非简单的“1+1”的关系。四大精神支柱最终撑起宏伟的语文精神大厦。

作者:张萍 戴林东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