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措施

摘要:着眼于对初中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进行了讨论。在简单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阻碍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分别提出了鼓励主动表达、加强内外积累、深入研读文本、媒体教学、持续引导、交换评改等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开展阻碍;实践策略

在语文课程中,写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大多数都将阅读放在了首位,这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写作素养的发展,造成了现阶段的“写作教学活动难开展、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对此,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全面发展初中生语文素养、着力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主动调整对待写作活动的态度,在正视问题、分析阻碍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阻碍

通过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质量可以发现,学生作文可读性与语言灵活性普遍较低,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创作兴趣、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缺乏对方法和技巧的理解,以及教学缺乏持续性。而深究学生行为与教学特征影响因素能够发现其与教师教学思维、方法相关。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仍旧局限在刻板的教育思维中,在教学生如何写作、引导他们进行创作练习时,忽略了对方法的讲解,也忽略了语言积累的重要作用,只是一味地、不定期地向学生提出写作要求,并且以一成不变的标准评价学生作文,使整体教学处于时断时续、沉闷刻板的氛围中,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写作的实践策略

(一)激趣为主,鼓励主动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有序推进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该活动中主动进行表达和书写,教师必须先激发他们的作文创作兴趣[1]。但纵观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并未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上,他们往往直接向学生提出“写”的要求,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对该作文话题感兴趣。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地位过于被动,他们是为了迎合要求、完成任务而写作,不是发自内心地思考和表达,自然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也无法很好地提升作文水平。这再次强调了兴趣和主动性的积极作用,向教师提出了“以激发初中生兴趣为主、鼓励他们主动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点的挖掘,积极围绕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作文教学活动,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主动表达。

(二)内外积累,丰富写作语言

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无效书写表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语言积累,因此难以在写的过程中将头脑中的想法转化成具有可读性、能够有效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语言。对此,为更好地推进写作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作文创作,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作文语言。师生既要给予课内阅读和积累足够的关注,在读教材文章时加强对其中优美语句的积累,也要积极寻找有价值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拓展阅读中积累更丰富的作文语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中,大多数师生都忽略了课外阅读和积累,将学生“写”的视野局限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局限,使阅读积累无法完全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并从中摘录优美语句以备后续写作之用。

(三)研读文本,学习写作方法

新课改环境下的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强调“方法论”,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理应如此。简单来说,为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写出真正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应在课程活动中重点向其讲解科学的“写”的方法。对此,深入研读文本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文本研读中感受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精心设计以及对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同时对相关内容展开学习,初中生自然而然地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写”的技巧、建立起更加正确的文本建构思维[2]。然而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并未在该方面形成客观认识,他们依旧会采取“设计写作话题、直接让学生创作作文”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先讲方法、再组织练习”。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看似在积极思考、进行有效创作,实际上只是在机械性地书写,并未对方式方法展开深入探索,也就迟迟难以提升写作素养。这意味着,以促进初中生语文写作学习为目标,教师必须提高对“方法指导”的重视,并在讲解“写”的方法时加强对文本的研读,充分发挥经典文本积极作用,使学生在文本行文结构、“写”的技巧的支持下掌握更实用的作文创作方法。如此,他们也就更愿意进行写作练习,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也能更顺利地推进。

(四)观察生活,寻找作文素材

生活是巨大的知识宝库,生活中的一事一物都有机会在初中生的语文作文中出现,为其创作提供灵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展开观察,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并将其呈现在自己的作文中。同时,鼓励他们在写中表达自身在面对生活现象时产生的真情实感,以增强其作文语言情感,提高作文可读性。但是纵观观察生活在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情况不难发现,师生做的并不是十分理想。一些教师习惯向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观察生活,在每一次观察中都捕捉一些“写”的素材,说明自身情感变化”的要求,忽略了观察生活的自由性特征,导致学生无法在观察生活中感到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不再积极观察生活、细心寻找作文素材。这提醒了教师在运用观察生活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对象、方法,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感悟生活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激发其真情实感、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其写作质量和作文创作水平。

(五)媒体教学,创新写作指导

新的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环境不仅提出了“重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也将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向了大众视野,运用信息化方法、媒体工具创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同样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3]。比如,若教师在讲解“写”的方法时,摒弃传统的“在课堂上面对面向学生讲解”的方式,先在网络中搜集其他名师的教学视频,再将其设计为微课,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感,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反之,若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采取“灌输式”“填鸭式”单一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会在长久的学习中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写作积极性。因此,以“高效推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为目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媒体工具、手段的运用,创新指导方法。这样一来,创新让初中生对语文写作产生更多新鲜感,促进他们对“如何写”的学习和探索,帮助他们自主发现更多作文创作技巧,必然可以使其更好地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六)合理想象,丰富写作内容

想象是发展思维的跳板,是丰富初中生语文写作选择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探索开展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鼓励学生对语文、作文展开合理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进行自由创作。学生通过合理想象丰富写作内容、发展创造思维、尝试从多个角度运用语文,语言组织和作文主题预设能力大幅提升,教师教学找到新的思路,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学生在自由想象与创作中形成更加积极的写作体验,建立更正向的学习意识,其被动的语文写作学习态度得以转变,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然而就现阶段教学情况而言,仍旧存在学生想象力被束缚的问题,教师既没有主动为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和机会,又没有对学生基于合理想象的写作表达进行客观评价,甚至会在其写出高质量的想象作文时批评其“不写实”写作行为,导致学生想象动力、写作积极性被多次削弱,影响教学活动的落实与效果。这再一次提醒了处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追求更理想的效果,尊重、认同并鼓励学生的合理想象,避免压抑学生天性。随着写的加深,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愈来愈高,越来越能够通过想象写出优秀作文,教学成效增强。

(七)持续引导,培养良好习惯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迟迟无法达成预期目标,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教学缺乏持续性。教师并未持续向学生提供写作指导、组织作文训练活动,每一个以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学生极易形成思维断层,从而无法有效提升作文素养。这意味着要想高效推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加强对初中生语文写作素质的培养,教师应提高教学持续性,培养学生“保持创作”的良好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持续书写习惯,他们在课堂外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达成持续性的学习和练习。而这样的过程能够使其思维始终活跃,有效避免思维断层、知识断层、对“写”的方法感到生疏等问题出现,最终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表达中稳步提升写作素养。除此之外,线上教学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学持续性、关联课堂与课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中合理利用线上平台,拓宽教学空间,通过平台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或建议,鼓励学生在平台上传作文、进行分享,并设置一定奖励机制。如此,学生在平台展示、奖励机制的吸引下主动进行课后写作练习,根据平台、生活中的语文素材进行自由创作,其练习与进步呈现出明显的持续性,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得以更高效地展开。

(八)交换评改,促进协同发展

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活动中,写并不是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写中逐渐会写、能写、写得好才是更重要的。此时,评改的积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交换评改,让学生交换作文,引导他们阅读、点评其他人的作文并根据他人提出的建议适当修改自己的作文,能够有效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而促进其协同发展[4]。然而在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作文评价”方法依旧是较为刻板的,他们习惯直接评价学生的作文,忽略了学生评价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也缺少阅读他人作文、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其协同成长情况自然是不够理想的。因此,为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教师应着力设计“生生交换评改”教学环节,组织学生交换作文、相互点评、共同修改。值得强调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点评其他同学作文的表现,教师也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其优点和不足,进而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如此,教师后续写作指导与学生特点更加符合,整体教学效果必然会达成质的飞跃。

(九)分层教学,打造差异课堂

由于并未在小学时期有意锻炼写作能力,在步入初中后,部分学生出现了写作意识与能力逊色于其他同学的表现,面对此情况,教师只有落实分层教学、践行因材施教理念、适时打造差异化课堂,才能很好地把控教学质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写作的大队伍,防止少数同学出现掉队问题。反之,若教师忽略了学生基础差异,在写作教学指导中将每一名学生都盲目地视为基础扎实、意志坚定的学生,一视同仁地按照课标总要求推进写作教学活动,极易造成班级学生瘸腿跑、有人进步有人落后的现象,或拖慢整体教学进度,或严重制约后进生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分层教学力度是唯一的方法。教师应提前对学生差异展开调查和分析,并对写作教学目标展开分层设计,主动探索分层写作指导方法,明确差异化要求。学生在分层学习中取得进步,逐渐缩小差异,为全面优化教材创造了更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缺乏兴趣、缺少积累、未掌握方法是现阶段影响初中生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突出阻碍。面对上述阻碍以及新课改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的愈发严格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课内外积累、文本研读、兴趣激发、持续教学等方法的运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以上有效策略优化教学结构,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作文创作,帮助他们提升自我。

作者:谢天斌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