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思考

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思考

摘要:目前音乐教育学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有育人的功能。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仅仅围绕科目内容追求的教学成效是单一的。本论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论述,从而更好的发挥教育理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理念;素质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结合多种教育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下的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地继承与发展,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目前比较系统全面的哲学流派有三种,分别是: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下面从教学的四个方面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角色来论述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首先从理性主义来论述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理性主义主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应该要重视永恒的价值,强调永恒的音乐理论学习;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加强综合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加强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从精神境界理解教材的能力。并且把学生学习评价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师生之间的角色是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师生对话的模式,共同去探求音乐未知的真理,重视采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理性主义一味的追求音乐理论的学习和未知音乐真理的探索,有时候会忽略一些音乐技能的学习。其次从经验主义来论述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经验主义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的就是教材内容的学习,即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教材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的内容与主要依据,除此以外,还坚持学术领域研究出来的真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去听讲和阅读书本知识,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不足之处就是缺乏创新性教育方式或方法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以外的知识,其次在师生角色中,经验主义者认为教师是主要占有主要的地位,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到了最低,加大了教师的干涉教学力度。最后从实用主义来论述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实用主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会自主获得知识的技能,会把经验作为获取知识的基础,看重的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并非音乐学习最后的结果。实用主义者的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学生采用的学习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采用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最后的学习结果。在师生角色中,教师主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给学生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去放手让学生采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去获取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技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协助。其不足之处在于实用主义最终还是忽略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结果如何,往往会让一些好的想法半途而废,没有很好的继续实施下去。这三种哲学的流派都各自尤其优点及可实施性,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也会有各自的缺点。在这三种哲学派别中,各个不同学校的音乐教育的实施肯定会单纯地倾向于某一个哲学派别,当然也不代表着否定其他哲学派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也会用到其他派别的教学方法,单纯的倾向于某一个派别就会出现每个学生出现个体差异,习惯于某一种学习方法并产生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

在20世纪末,我国就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刚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一观念时,大家都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单纯的增加音乐课的数量就等同于实施了素质教育,当时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这么简单,让素质教育的实施停留在了表面。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开始很好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够在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强调的是知识、能力、实践三方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能够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仅包括学生会唱歌、乐器演奏,也包括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听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等,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需要。素质教育理念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应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全面性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任务;素质教育要注重教育面向对象的全体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特殊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主体性,素质教育我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学生)能够有一种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教育和自主创新的主体。素质教育理念在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都应该得到重视并且要去认真落实做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社会、家庭和学校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形成优势互补,让受教育者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教育理念

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是在审美音乐教育哲学遭受激烈批判的环境中产生的。实践理念认为:学生的音乐体验经历的积累是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它比美学哲学体验涉及的范围更广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完成。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音乐听赏和音乐实践的核心价值是在音乐愉悦自我的基础上加深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理念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表演”能力,认为表演就是能够创造性的去学习,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自身体验,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但就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并没有很好的做到实践音乐教育,首先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实践空间太过于狭窄,其次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缺乏一些表现欲望,并且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音乐技能。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多进行上台表演,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正确的表演观念。表演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理念

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往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音乐课程标准做出了调整,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放在首位,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重视创造性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客体而存在,主观又是对客体的反映,因此限制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学生在听赏音乐时,总会基于对曲式结构的理解去欣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音乐性,培养学生的独自感知与理解音乐的能力,不能完全局限于曲式结单一方面的要素,让学生学会融入音乐的意境去欣赏音乐的美感。带有审美的聆听应该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听赏,而不是把音乐归于一个单一的目标,并且强加给听众一个单一的听赏模式,不能把所有的音乐都去使用同一种听赏方法。在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首先应该把审美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点和欣赏技巧的灌输,审美价值应该与人在社会中的现实需求是不同的,并且还要与现实的功利态度最好能够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在音乐教育中把音乐的审美当成是一种时代性的思政教育来开展的话,那就失去了音乐教育原本的审美性,想要让音乐教育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那首先就需要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音乐教育来对待。《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作者雷默指出:音乐教育在之前包括现在都是一种非音乐教育,反音乐教育。教师包括社会都在提倡非音乐体验,在阻止对音乐产生审美体验,在造就非音乐教育的人。在雷默的理念中,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哲学价值是除了能够对音乐进行观察和观察所做出反应之外,还需要能够在听赏音乐时对音乐进行不断的回顾以及预料音乐的发展。音乐审美教育手段具有强烈的审美性,在审美对象的情感体验中,音乐审美教育本身就是对愉悦、自由、和谐的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对受教育者熏陶、感化,音乐审美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养人,并不是将培养音乐家放在首位。音乐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文化水平以及追求、感受、创造美的事物。然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往往会忽略音乐实践、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文化的学习,缺乏课外音乐实践的教育也无法很好的实施审美教育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审美教育与上面提到的实践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发展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五、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清楚的认识到欧洲音乐不能单纯的作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蓝本,我们应该以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来接受不同的音乐教育观念,建立起一种音乐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由之前仅仅注重歌唱拓展到音乐欣赏、器乐演奏、基本乐理、读谱与视唱,与此同时增加了简单的即兴创作内容。教材内容提出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同时,也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加强多元文化的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加深学生的社交体验,能够学会尊重不同种族的人,要让学生能够认同不同种族的人都在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教育哲学。这种哲学的内涵是:人类社会存在着各不相同却同样卓越的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同时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去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去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互相包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应该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然后去兼顾世界各族的音乐文化,不能全盘西化,拜托西方理论观念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束缚,建立起中国传统音乐价值观,在教材中加入中国传统调式,中国乐理以及民歌创作手法等知识。

六、结语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愉悦性,而不仅仅注重结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塑造人的审美的教育,以此来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建构,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焦姣.新世纪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张欢,王茗.多元音乐与和谐社会——双重乐感的音乐教育理念之实践意义的深层阐释[J].中国音乐,2012,(04).

[3]刘加鑫.“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课程理念解析与实践途径[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都臣.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认识和思考[D].西南大学,2010.

作者:李铃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