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探索

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探索

一、研究背景

自从丛教授指出了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后,国内众多学者就学生及英语教师是否存在这一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张为民、朱红梅对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测试、访谈,研究了大学生翻译中国典型的食物、民俗和历史名胜古迹名称的能力以及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涉及程度[3]。宋伊雯、肖龙福以山东两所高校的本科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和公共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测试、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就大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和对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于兰、王晓辉通过调查渤海大学的学生、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了解高校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状和高校中文化教学是否存在问题[5]。这些前期研究主要测试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翻译中国文化词汇的能力,却忽略了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与民俗的英文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不仅仅是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翻译中国文化词汇,还应包含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传播、弘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灵活处理中外文化的差异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素质,否则就无法真正达到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与“文化影响”,不能真正胜任文化交际者的身份。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包括测试、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三种形式。测试以考查学生和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翻译中国文化词汇的能力为主,同时也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和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是否包含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内容、是否应包含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态度以及获取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途径等问题。访谈的对象针对参与测试的英语教师,旨在了解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包含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建议及改进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的《中国文化常识》为参考,这是一本面向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普及型、口语化的汉语文化教学辅助读物,书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包括中国的传统思想、传统艺术、古代文学、古代建筑、民俗、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本次调查共发放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各320份,收回有效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均为316份,其中学生为286份,教师为30份。参加测试者同时也是调查问卷参与者,对象为学生;访谈的对象是参与测试的部分英语教师,采用的是集中访谈的形式。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学生及英语教师掌握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能力

本测试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中国文化词汇,共20题,除以《中国文化常识》为参考外,还选取了当代中国的一些政策术语,如一国两制、独生子女政策等;第二部分为文化表达,即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某个传统节日或某个民俗,要求测试者不能依靠辅助工具且独立完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判与分析,学生翻译有关中国文化词汇的平均正确率仅为35.7%,其中掌握较好的四个词汇分别是中国功夫(91.3%)、京剧(75.5%)、孔子(59.4%)和北京烤鸭(56.6%),掌握最差的分别为封建制度(8.7%)、天坛(13.3%)、文房四宝(13.3%)和油条(13.3%),很显然学生受益于影视剧的宣传和影响。令笔者失望的是,学生翻译普通话(40.6%)、紫禁城(39.2%)、稀饭(24.8%)和革命根据地(17.5%)的正确率并不高,建筑类和饮食类词汇的翻译掌握不够。而从教师的测试卷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能力高于学生,正确率为78.3%,而且翻译完全正确的词汇较多,掌握不足的是翻译文房四宝(33.3%)、油条(33.3%)和十二属相(43.3%),说明英语教师掌握中国文化的知识面更宽,但在古代文学和饮食文化词汇的翻译上有一定的困难。测试卷的第二部分是文化的书面表达,主要考察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某个传统节日或民俗的来历和庆祝方式的能力。这是本次研究重点考查的内容,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某个节日或民俗,又要用英语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学生大多选取自己熟知的节日或民俗,如春节(37.8%)、中秋(34.6%)、端午(10.1%)和婚礼(7%),还有少数的选取了七夕(3.5%)、清明(3.5%)和抓周(3.5%)。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们能传递节日或民俗的来历及其庆祝方式的关键信息,但用英语表达的准确性比较欠缺,尤其涉及到具体词汇如贴春联、拜年、赛龙舟、扫墓等词语时部分学生用拼音或汉字来替代,实在令人费解,词汇量少是他们的缺憾。可以想象,学生的书面表达都会闹出中国式英语的笑话,更不用说在真实的言语实践中是怎样难堪的场景了。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有必要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能力。

2.学生及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态度及途径

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73.1%的学生认为测试卷很难,其中有65.7%的学生认为原因在于平时很少接触类似词汇。96.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能正确对待中西方的差距(85.7%),而且认为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对跨文化交流有帮助(94.4%),但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障碍是词汇量的贫乏(57%)。他们希望教师教授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97.2%),推荐侧重于两种文化对比介绍的英语阅读材料(86%),因为有51.4%的学生认为很难获取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资料。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得知,只有50%的教师了解此项研究,但不深入,还有10%表示从未听说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西方文化(66.7%),但大多表示教材涉及中国文化时会补充(90%)教师认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来自词汇的贫乏(43.3%)以及不了解中国文化知识(36.7%),因此,他们均认为应当在当前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100%),且内容应倾向于对两种文化做对比介绍(76.7%)。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的英语教材应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75.5%),却认为学习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最好方法是阅读课外读物(41.3%),其次才是教师讲解(28.7%),这两种观点貌似自相矛盾。然而,在当前国内英语学习环境下,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还不能实现教材的完全覆盖,学生只能求助于课外读物和网络,这充分说明在教材中增加此类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观点截然相反。60%的教师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但对学生来说,英语的各类考试仍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与压力(73.7%),重阅读、写作而轻口语表达的授课模式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感到焦虑,无所适从。但很多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这就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契机。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到,部分教师认为在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之前,应增强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因此,除了双语对照读物之外,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导入并渗透母语文化,多对比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应向学生强调母语及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在访谈中还了解到,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教学中有所涉及时应介绍中国文化知识,但最重要的是教师首先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并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

四、研究对策

上述测试、调查数据与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国内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体现在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和英语教师掌握中国文化的知识及词汇量不够。由于“中国文化失语”,学生更易受英美国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1.教材覆盖。当前英语教材几乎全部是选自英语国家的原版作品,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几乎为零,中国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出来。应在教材中适当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气、习俗、典故等内容,还可增加一些中国优秀文章的英译作品[6],如增加学生在中学学过的文章、诗歌等的英译,则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2.改革考试内容。在目前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中,均没有把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纳入考试要求,如各类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都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中国文化知识内容在考试中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忽视,学生和教师不重视中国文化知识的英文表达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英语考试内容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应在考试题目中增加介绍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国家政策等方面内容的阅读,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双语文化知识。

3.教师讲授。语言与文化的学习需要完整的情景,学习英语固然要强调英语学习氛围,但母语文化氛围也必不可少。当前国内中小学和绝大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都是由本国教师传授的,这就为解决“中国文化失语”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英语教师多为文科生,多年语文与历史的学习拓宽了其中国文化知识面,而且他们又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教师在加强自己翻译能力的同时,应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导入中国文化,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促进语言能力与文化感受力,逐步渗透中国文化。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需要的是“让中国了解世界”,那么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该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与传播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人,当代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意识,避免片面接受西方文化。只有做到熟练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影响”才能成为现实,才能真正做到双向性的“文化共享”,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真正发挥交际的主体性。

作者:王珍珠 单位:井冈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