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运用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运用

摘要:传统文化历经五千余年经久不衰,在现代社会依然被广泛而深刻的传承和弘扬,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历久弥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根基所在。学前教育对象是国家和民族呵护的花朵,也是父母关心关爱的中心。教育界也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对幼师队伍建设、教学课程设计、制度体系构建、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做出了统筹和系统的安排,以确保幼儿实现全面健康有益的成长。而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和培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学前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茶文化教育;作用;路径

幼儿的培育成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启蒙阶段,这个时间段形成的知识结构印象最为深刻,这也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很多可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深入和普及的。不过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与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可以欣然接受,并形成较为牢固和深刻的记忆。教育工作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的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与幼儿内在心灵成长实现有效契合。

1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教育可行性和重大作用

在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从高等教育不断地向基础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进行传导。很多家长都因此得上了所谓的教育“焦虑症”,在幼儿阶段就安排了大量的学习任务,包括了幼儿教学的小学化的倾向。尽管这种情况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幼儿的生活学习技能,扩充眼界,丰富其阅历,但是因为过于盲目和急切,很多的教育培训并没有尊重幼儿的客观成长规律,剥夺了幼儿娱乐、放松、思考、创造的权利,反而会对其造成心理的创伤,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同时,很多的教育都带有功利性,将一些实用性的如英语、舞蹈、音乐、计算机等作为学前教育的内容,而作为提升幼儿软实力的人文道德素养培育,在幼儿教育中普及程度还相对较低。比如传统国学文化、医药文化、艺术文化、茶文化等,幼儿时期接触得较少,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十分不利。茶文化作为丰富诸多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载体,它本身特点与幼儿的认知能力能够基本吻合,具备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渗透和融入的可行性。茶文化一般可以从茶叶的种植、生产、饮用这三个阶段入手,从而引出其对应的文化内涵。比如茶叶的种植阶段,需要良好的天然环境,吸收天地之精华,并且要茶农的精心养护,才能在对应的季节获得丰收。这就体现出了执着细致、持之以恒、尊重规律的相关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元素就可以让幼儿在成长道路上,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在行为品行上也能有所改进和优化。再比如茶叶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过筛、晾晒、风干、清洁等多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省略,这样才能得到预期的好茶叶。这里边也蕴藏着深厚的茶文化精髓,包括了精益求精,追求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态度。这些对于幼儿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磨炼坚强的意志、增强对生活的乐观向上的态度,都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从茶文化本质特征来看,它能够促进幼儿的有效地健康成长。一是目前幼儿教育的基础条件已经得到改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区域游戏活动、幼儿多元课程体系,都为茶文化的普及和渗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优质的平台,茶文化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和方式开展授课。比如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来演示茶叶的形成过程、用茶品茶的整个环节、茶叶背后的人文风情和时代背景。比如各地茶叶的风土人情,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茶文化的融合渗透,对于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其更加优良的涵养素养,培养更加优秀卓越的人才奠定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十分强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强,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样老师结合生活经历,把在茶文化中蕴藏的优秀的文明礼仪、言谈举止、思想状态、情感方向等都在课堂中、游戏中表现出来,为幼儿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这样幼儿在不断地模仿和学习中,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会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传统文明礼仪的浸润,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渐渐铸就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思想价值观念。二是老师也可以把正确的道德标准、态度观点贯穿到教学中,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是非曲直、对错和利害关系,有效地去除一些影响孩子全面成长的负面因素,比如攀比心、叛逆心、虚荣心等等。然而淡泊名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这些良好品质对于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想法都是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对于幼师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对于幼师队伍能力的提升,整体队伍建设也是有很强的帮助作用。老师除了带领孩子去获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在他们的人格品质上进行培育和涵养,教育他们面对生活挑战要细心,引导他们去发掘内在优势,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前的学习和社会活动都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队员的配合,这就需要幼儿从小就要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注重团队配合,这对于他们之后在新环境中安全的成长意义重大。三是因为幼儿的年龄尚小,独立性不强,所以每个孩子之间要互相帮助,就如同“队友”之间的深度合作。这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际处世习惯应当从小就培养起来,一旦在进入到不同的环境之后,他们较强的适应能力就会让他们尽快地在新环境中适应下来,对于遇到各类新问题,他们都会努力的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思考和解决。这些来源于内心的信仰认同、思想观念、良好品质等,都可以在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元素。茶文化在时代更迭进步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人们对茶文化的解读也在持续的深入,同时也增加了新的内容。茶文化的应用渠道和融合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幼儿能够接触到茶文化的载体也更加的丰富。这样的优势条件下,幼儿越早接触茶文化元素,就越能尽早的培养优秀的品质,好的行为习惯上也在不断地养成,这种养成教育和行为引导在学前教育中是十分的关键和意义重大的。不论是各类丰富的幼儿游戏,还是学识和认知教育,都可以成为茶文化要素内涵渗透的方式。和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茶文化既有艺术的元素形式,也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各类元素,其艺术气息和生活特点并存,这种二者兼顾的文化融合体,对于培育幼儿的素养气质也是有着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的。艺术的学习要从小开展,学前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优势的学习阶段,那么这时发挥茶文化的艺术特色,让其尽早的与幼儿的身心发育结合起来,培养其内在的艺术气质,让其尽早地具备高雅的艺术气息,举手投足间都能显现学前人文素养教育的巨大价值作用,把知识讲授和品德培育协同推进,真正地凸显出德智体美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为学前幼儿的成长创造较为优良的环境。

2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挑战

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至关重要,而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尽管我国学前教育从建国后就已经开展,但是整体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理念相比,还是存在着教学思维、方法、形式上的差距。全面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以后,学前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教育主管部门也通过合理的引导、支持、监督学前教育机构不断地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调整充实教学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德育美育的水平等等。学前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也在稳步推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是由于各机构资金实力、认识程度、视野眼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办学水平也是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家长、社会、教育监管部门对总体的学前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期待和希望。总体来说,目前学前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不足。

2.1教师总体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较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学前教育对于老师的学历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中专、大专毕业生居多。尽管这些幼师符合从事学前教育的最低学历标准,但是其学习经历、专业素养、创新意识理念与高学历层次人才相比,还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在今后的职场当中,园方对其进行持续深入地培训提升,及时地强化和补充相应能力。不过目前来看,这样的培训在高强度的教学安排和民办幼儿园所有者经济成本的约束下,寥寥无几。幼师在保教和教学中,可能只会注重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吃饱穿暖和娱乐,对于知识和能力培养还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思路。而关于茶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的普及,更是无从谈起了。有些老师甚至本身就对其没有足够地了解,更难以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

2.2教学方式的固化单一

幼儿园教学以游戏教学为主,目前大多数游戏教学以器材辅助和户外活动、区域游戏等为主,但是有很多的幼儿园片面地追求知识填充,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为幼小的孩子普及小学阶段才需要掌握的各类文化课知识方面,甚至有些班级出现了类似于应试教育方式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孩童的天性发展,不利于他们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性格品质都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固定的方式下,茶文化元素基本不在其教学内容的考虑范围之内,至于利用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提升修养,就类似于水中捞月、镜中看花了。

2.3茶文化元素在教学中无法有效融合

学前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做准备,尤其是固有的规律和原则,把立德树人和才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理念同样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茶文化元素就属于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地推进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不过因为市场导向等原因,文化课教学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体系中依然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至于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道德品质的树立等等,都处在了次要的地位。茶文化其中就涵盖了对应的有关元素,如果有效融入,就要老师切实承担起真正的责任,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技巧。有部分幼儿园也安排了一定的国学课程,其中就包括茶艺、插花等。不过老师仅仅就知识本身开展一定的教学普及,并没有深入地去渗透和挖掘,和现实生活没有充分地联系起来,教学的方式上也较为生硬,幼儿接受起来难度较大,没有形成一定的兴趣,对茶叶背后的文化价值、重大意义、现实作用没有概念,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了。

3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教育的路径

茶文化的受众面越来越广,茶叶及背后的文化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收,这对于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普及和融合创造了一定的舆论和思想环境,但是事物本质属性依然是由内因所决定的。为此,教学机构本身要切实肩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分内责任,从强化落实责任、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创新、联系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有效地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各项工作中。

3.1转变观念,增强幼师传播茶文化的责任意识

我国的茶文化一方面是有较为务实的饮茶方法、技巧、品鉴茶的方式和途径等,其中也有不少的养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思想,这些都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需要幼师去做进一步地感受和领悟,切实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达成共识,转化为内在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有意识地把相应的茶文化内容融入教学当中,从而让学前教育的价值和能效进一步地凸显出来,让学前教育更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为今后培养幼儿一定的传统文化气质和素养做好准备。

3.2进一步强化教师能力建设

思想转变也要有强有力的能力作为匹配,如果有想法没办法,也只能是空谈。幼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关键,其能力水准决定着茶文化元素融入学前教育的成果,他们对茶文化的理解认知深度、授课的方式方法,都将会影响到幼儿对茶文化的第一印象。为此,加强幼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培养他们对茶文化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和传播能力,应当把好人才的进入关、培训关和考核关。在教师招聘时,结合市场人才队伍概况和幼儿教学的实际需求,尽量提升招聘门槛,招录更多高层次人才,提升整个队伍的学历水平,同时把茶文化知识作为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引导幼师提前做好功课,扩充一定的茶文化知识。其次是要做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训工作,可以与有关的茶艺馆、茶学教研机构进行合作,派送他们进行学习进修,补充其实践经历,从而为之后开展茶文化教学打好基础。最后要突出考核导向,把茶文化教学的成果纳入教师工作成效考评体系当中,树立鲜明导向,鼓励教师多花心思到这方面,全面深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3.3加大教学方式的改革

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是一个长期工程,一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幼师需要针对茶文化设计合理的教案,内容中要有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要掌握互动的方法技巧,让幼儿和老师在你来我往中,增进对茶文化的情感、增强对茶文化的兴趣。游戏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互动方式,老师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难度游戏,要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加入游戏当中,感知茶文化带来的魅力。比如可以创设我是小小茶艺师,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沏茶品茶洗茶的过程,让幼儿的体验感更加的浓厚,以此来激发儿童的积极主动性。

3.4日常生活教学融合茶文化

要渐渐地去向幼儿灌输渗透茶文化的现实思想,比如淡泊名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处事不乱、宠辱不惊等等,这些思想都要和日常生活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老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还要相互交流,或者带孩子们去进行实地考察,对茶文化进行更细致地研究,确保茶文化能够真正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且发挥出效能。

4结语

茶文化作为饮食、文学、艺术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瑰宝,文章从目前学前教育中开展茶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必要性入手,围绕当前学前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存在的客观短板和不足,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将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现路径。

作者:岳梦雅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