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专业强弱的主要标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教师【2017】13号)文件,颁布了学前教育专业三级认证标准,其中第七项指出:要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内部监控、外部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做测评。虽然认证标准对质量保障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没有将本、专科层次的师范生做出具体分类阐述。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高职高专层次的毕业生仍是主力军,适应社会新形势,以学前教育产业对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为指引,构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标准,成为笔者研究的目标。

一、设立独立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

笔者依托省规划办重点课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的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构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学校不设专门的机构,对专业的教学质量与监测主要由教务处、专业所在二级分院兼管;二是在教务处或专业所在二级分院下设专门科室(中心),如“督导科”、“教学评价与质量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等;三是设有独立建制的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测机构。本着“评教分离”和公共治理的原则,学校应设立独立的校级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有专职负责质量监控的人员,同时在专业内部设立独立的二级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监控人员。只有这样,机构健全,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二、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

具体负责教学质量与保障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性,要遴选懂得教学质量评价规律、经验丰富、公正廉洁、有责任心的教学管理人员担任。除了建立一支专兼职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外,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或退休的专家来担任,同时要建立一支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能代表学生发声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不仅有督导的评价,还要有各级干部的日常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互评,以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各方面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首先应完善例会制度、听课制度、咨询、评价与反馈制度、跟踪督查等工作制度,为确保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实现常态化,实行校、系两级督导制度。校级督导统筹全局,依据学校相关制度,确立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监控工作重点,每学期安排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定期教学检查。系级督导每双周例会,对专业授课教师实行全覆盖听课,校系两级督导,分组负责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定期与不定期交流反馈,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责任工作制,实践中收效明显。其次,实行校级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及时准确了解专业在各教学单位的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动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领导决策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对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修订和新增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制度文件,如《督导工作暂行办法》、《专业教学质量检查管理的有关规定》、《专业听课制度的暂行规定》、《课程教学各环节评价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试卷质量评估方案》等,使制度更客观,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四层面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好坏,反映的是一门课程的质量,多门课程的质量反映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各个学科专业或系部的教学质量,又反映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把这种逐级集成的结构构建,称为由学生反馈→教师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专业教学质量,四层自我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有学生、督导专家、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以及授课教师自己,其中学生评价最为重要。学生评价包括学生每节课、每学期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及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主要侧重对授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讲课效果进行评价,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作用,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微信群,让他们代表学生发声。评价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并行。线上可通过问卷星、微信群、邮箱收集信息,开展评价;线下可通过个别谈话、召开反馈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评价。对课程质量的评价,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教学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构建性质优良可行的评价模型,从多角度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以获得全面、准确的课程评价信息和结果,使定性描述定量化,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对于评价的结果,可通过召开教学例会、学期教学检查、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层面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以便让各层次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常态化运行。

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学校多部门互相配合,专业所在二级分院负责具体统计工作,通过实时统计信息,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不断对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具体环节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第三方评价。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专业所在二级分院定期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状况,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和专业所在二级分院,定期分区域派出顶岗实习检查小组,不仅督查学生实习情况,还要与实习单位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倾听对方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诉求。检查小组返校后,要召开由校长亲自参加的汇报会,及时针对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整改,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对专业教学质量实行持续改进,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李海波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