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能力培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能力培养

【摘要】我国自进入WTO以来,国际实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全面发展政策,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这对我国人才重点培养尤为重要,为此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最为重要的部分,也关系到学生未来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歌唱人才的培养计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综合实力有较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提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实力,以提升学生儿歌弹唱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能力培养

前言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对学生教育前阶段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较大程度上开发学生智力。学前教育专业中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乐器、视唱练耳、乐理以及即兴伴奏四大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学生达到弹唱自如的效果,以提升学生弹唱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理论知识听不懂、跟不上以及弹唱能力欠缺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基础知识的训练,弥补学生学习时的薄弱环节。儿歌弹唱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也是教师最基本的一项教学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弹唱游戏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耐心的引导,以实现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课程开设作用

音乐有较强的艺术性,可与学生的天性完美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儿歌弹唱课程,以挖掘学生音乐潜质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演奏,学生哼唱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智力,并且陶冶学生精神世界。儿歌弹唱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对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未来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见识与情怀,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比如学生在进行钢琴弹唱过程中,常出现十指分开弹奏的情况,且两手均衡的活动,这就属于一种较为独立的训练方法,可有效避免两手使用不均衡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发展具有较好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协调性。

二、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中学生具备儿歌弹唱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教育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完善与革新,为此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各项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歌弹唱能力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儿歌弹唱也是学前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要通过对儿歌的演奏,为学生营造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内心世界,而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儿歌弹奏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音调的高低、音色以及品质等音乐特征,在此基础上还能扩宽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欣赏,对提升学生音乐创造力以及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前教育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儿歌弹唱能力,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弹唱水平,而且还应掌握童声演奏技巧,并对不同歌曲风格与特点进行重点掌握,以编奏出生动的演奏内容,为教学内容增添活力,这对提升学生音乐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工作时,应对音乐进行教学研究,详细了解学生心理特征、身体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以此全面开展音乐教学工作,这就需要通过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包括学术交流、资料分析以及研究方法等,并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但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而且可开发学生智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儿歌弹唱时,最根本的学习动力就是提升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保证音乐本身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体验与感受音乐的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尤为重要。教师也应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与审美的变化,来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提升与教学内容的紧密性,并挖掘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潜质,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到教学首位。

三、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现状

(一)音乐基础不扎实

由于音乐专业并未在我国教育中普及,使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较多学生在进行音乐专业学习时,音乐基础基本为零,一些学生只学习了最为基础的声乐知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只局限于表面,不具有较为专业性基础,理论与实践环节均处于薄弱状态。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得到有效巩固,教学内容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时间优化有较大关系,学时过少,会导致某些教学内容处于薄弱环节,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不能更好满足课时进度需求,导致一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中,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时长较短,使理论知识框架得不到有效完善,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策略

(一)掌握儿歌伴奏基本方法

在进行儿歌弹唱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掌握儿歌伴奏基本方法。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歌曲弹奏的目的,以此提升掌握儿歌伴奏能力;儿歌伴奏分解能力,其分解步骤为儿歌编配和弦,并结合儿歌情感,选择最为合适的伴奏音型,最后进行弹奏练习。儿歌编配和弦在整个分解步骤中最为重要,和弦编配需要用到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大小调式以及民族调式等。学生在进行儿歌编配和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掌握各种调式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熟练弹奏。比如,在进行大调式儿歌伴奏时,选择合适的和弦尤为重要,其中大调式的和弦以正三和弦、属七和弦为主,分别为Ⅰ、Ⅳ、Ⅴ(Ⅴ7)等。

(二)不同调式的即兴伴奏

对儿歌伴奏基本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不断加强,选取一首合适的儿歌加强弹奏能力的训练,并进行熟练弹奏,这是儿歌伴奏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即兴弹奏技巧,为此教师应当对该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不同调式的伴奏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并达到熟练弹唱的程度;展开实训,比如教师在进行《值日生》教学时,涉及到A大调、B大调、C大调、D大调,四种调式,学生应做到将四种调式准确无误地弹唱出来,以达到不同调式的即兴伴奏。

(三)加强对学生演唱能力方法的训练

1.气息训练

气息直接决定了歌唱时的活力与感染力,这就需要对气息进行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气息训练。比如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以打开学生气腔,用口鼻吸气并保持,然后模拟吹蜡烛,慢慢呼气,以此达到气息训练的目的。

2.共鸣训练

在儿歌弹唱教学中,共鸣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提升弹唱效果。最重要的是头腔共鸣,可以增强声音亮度,提高声音穿透力,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站在高处大喊同学名字的方式进行共鸣训练,朗诵也能产生一定的共鸣效果。3.声音位置训练儿歌弹唱时,采用高位置发声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着重进行高位置声音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口腔发“eng”音与“ing”音,以此达到声音高位置训练。

(四)伴奏能力与演唱能力的紧密配合

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儿歌弹奏和儿歌演唱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弹奏与演唱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可提高学生歌曲表现力以及协调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演唱与伴奏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秋天多么美》教学中,应提升学生演唱与伴奏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旋律与歌词,并进行熟练弹奏;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和演唱。先分乐句练习弹奏,再弹奏整个乐段、整首歌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教师基础技能以及完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必备的基础技能。高校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基本音乐知识储备做为基础,若只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进行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挑战性较大,但是学生只要从基础入手,并进行针对性学习,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也并非难事。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技能。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弹奏水平,以此完成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丹妮.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1(02):45-46.

[2]胡鹏,余艳.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2013(14):134.

[3]李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浅谈[J].大众文艺,2015(06):254.

[4]张倩.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00-101.

[5]花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02):99.

[6]杨颜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5(04):65.

[7]黄克宏.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5(23):108.

[8]张燕.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5):123.

作者:陈欣茹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