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反思

高校学风建设反思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同时也是“双一流”大学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对现阶段高校学风研究视角、问题成因及路径探索加以综述,发现现有对高校学风建设多停留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传统理论模式上,因此结合时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高校学风建设相关研究,为创建高校优良学风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般来说,学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来说,学风涵盖了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多方内容;狭义上则主要指学生学习风气。高校学风是指在一定学习环境中,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的人们所持有的相对稳定、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方式的总和[1]。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文献搜集及研究发现,从2008年至2017年年底近十年间,学者对“高校学风建设”研究呈逐年递增态势,相关论文与著作有5600余篇。

一、研究视角

现阶段,学者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研究多采用理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性研究;(2)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研究;(4)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探究。随着“95后”甚至“00后”独生子女大军步入大学校园,“互联网+”“易班”等新媒体等紧跟时代的词汇也逐渐与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相融合,但是针对相应的引领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风的影响研究却相对较少。其中李亚东等多位学者尝试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优良学风引领的具体措施[2],这也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问题成因

现阶段,大学生学风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刘圆圆、孟波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学风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

(一)学校方面:高校评教制度的缺失

学生评教与晋升与和科研成果量化,师德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作用被削弱;考试制度不健全。多数高校尚未实施“考教分离”制度,使学生对良好学风重视程度不够[3];“软硬件”不均衡。高校普遍存在抓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而对学风建设机制、制度探索等方面抓得比较松[4]。

(二)学生方面:学习内动力不足

内动力的不足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诚信意识薄弱。学生对学术规范准则缺乏准确的认识,诚信观念欠缺;自我约束力差,惰性强。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玩手机,课后大把时间用在打游戏、煲剧上面。

(三)教师方面:重科研,轻教学

部分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面,更加注重自身发展,而忽略了课堂的与时俱进;与学生沟通意识欠缺。

三、路径探索

针对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段艳提出应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完善相关管理机制[5];陈海菊等人认为应从问题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加强制度管理,强化社会舆论导向[6];刘嫱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健全的管理制度及良好的师德师风等方面阐述良好学风的构建[7]。李亚东等人认为应遵从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多从学校政策制度、教师师风师德、学生三观构建等方面进行优良学风的路径探索。同时也不难看出,优良学风路径实施已经紧随时代步伐逐渐丰富,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四、小结

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地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赋予高校学风建设的新特点,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优良学风。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看出,现阶段关于高校学风建设多数仍基于传统理念视角。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高校办学理念的要求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引领已变得十分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大势所趋。此外,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相关研究也将成为未来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嫱.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2]李亚东,张永坡,李秋月.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风建设[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2):96-97.

[3]刘圆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孟波,白云.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31-35.

[5]杨秀红.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6]陈海菊,侍朋宝,范梦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47-48.

作者:崔静 程继儒 陈颂恩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