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5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人文关怀探析

1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指的是在教学期间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人文关怀属于一种人性教育,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其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但需要体现技术的价值,同时还需要体现出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

迄今为止,我国实行信息技术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信息技术成了当前教学的重要方法及工具,同时也是学生们十分喜爱的科目。但是,初中信息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尽管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很长时间,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还是由教师作为教学主导,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记忆、背诵,师生间缺少沟通与交流。此种教学模式极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对教学效果也会造成影响。第二,教学重视理论,缺少实践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但是,当前一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将注意力多集中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很少让学生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此种教学方法极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出现分离,不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

3将人文关怀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措施

3.1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果他们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则学习过程也仅是应付了事,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幻灯片的制作”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旅游团旅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当地的导游,通过制作幻灯片,为游客们详细地讲解该地区的风景及旅游景点。此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查找资料、创作幻灯片、整理解说词等,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的美丽风景,更扎实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内容。

3.2利用分组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因为学生自身的个性、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期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实施分组教学,帮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讲解“Word2007”课程时,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每一小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针对学习兴趣浓厚、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为其制定一些拓展类的任务,例如:利用Word制作一份贺卡,从而联系文字、插入图片等综合技能;针对成绩中游、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些拔高类的任务,例如:利用Word书写一份作业等;针对学习成绩相对较低、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些基础性的任务,例如:掌握文字的编辑、插入图片等基本方法。

3.3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各科目融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教学不应仅局限在该科目内容的学习,还要贯穿教育的各个方面,将其同其他科目融合在一起,不管是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教职人员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解决学习期间遇到的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庞大的数据资源库,从而避免学生上网无目的地查找资料的情况。另外,将信息技术内容与其他科目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4在教学期间为学生留存充足的创新空间

信息技术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发散性思维,为其以后成长夯实基础。为此,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就需要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模式,而不是面面俱到,包办一切,将更多的操作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体会创新的乐趣,不但能灵活地应用学到的信息技术,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PPT的动画制作”内容时,就可以先选定教学目标,为学生讲解菜单、动画命令、动画效果等知识,然后让学生自行创作一些动画,同一任务也可以由多个途径进行诠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发散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3.5由细节处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及指导

当前,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保持教室洁净,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都粘贴一些规定、要求等。其实,这些标语有时很难发挥作用,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应由细节处入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及关怀,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打扫机房,学生看到后会自主地保持机房的洁净;教师可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提出对教师的建议,同时指出自身的不足。互相交谈能够帮助教师更了解学生,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为后续开展教学活动夯实基础。

3.6对学生进行点评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职人员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点评,此种点评方法缺少客观性,同时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以后的成长。要想更客观精确地对学生进行点评,教职人员就需要改进点评方法。可以采用学生自主点评、同学互相点评、教师点评指导三者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所掌握的内容及不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互相点评,可以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教师点评指导,可以给学生更加客观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加快,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作者:汪琛 单位: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影视资源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一、巧设情境,创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巧妙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结合,能够创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愉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建立一个真实的、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制作音乐效果——音频素材的加工与制作》一课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音频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是比较陌生的,但同时也是新奇而又好玩的。在本课中,笔者设置了语文课中常见的配乐诗朗诵的情境,给学生欣赏影视资源《乡愁》,让学生重置于已有的朗诵体验中,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录音以及和背景音乐混音等知识。

二、抽象知识,形象生动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和知识容量急剧膨胀。如果仅限于教师讲解课本,缺少观察、没有想象,那学生只能停留在很浅的认知阶段。如果发挥影视资源的特点,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图文并茂、声画俱全的表现出来,就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信息”的涵义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会片面化。如果展示一段介绍信息的影视资源,学生就会感受到信息的丰富多彩,明白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听到、看到、闻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学生就可以对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在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购置一台计算机》一课中,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解主板是什么、内存有什么作用等,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播放一段关于计算机介绍及组装的影视资源,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平时只是开机、关机,能够揭开机箱内部的神秘面纱,并且学会DIY计算机,他们会有强大的学习驱动力。

三、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课程,在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大部分的实践课,操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个体操作水平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重难点进行帮助性提示。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取舍地录制教学中的重难点,加上声音讲解,配上醒目的提示文字,制作成操作演示的影视资源,即微视频,供学生随时提取和观看学习,可以更好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灵动的触发器》一课中,触发器的设置是重难点,操作步骤较繁琐,教师课前制作好“触发器的设置”微视频,并下发到学生端计算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即可调出相应微视频观看并帮助掌握知识点。

四、结合学科,培养情感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科研、教育等方面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学生不但对教材的理解更透彻,更能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既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信息素养。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上网浏览信息》一课中,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外,教师提供影视资源,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如家庭路由器的设置、网络故障判断等,让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外,借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再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在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影响时,可以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信息技术除了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外,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信息犯罪等,借此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时,更要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增强鉴别信息的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五、总结

总之,影视资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教师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和巧妙设计,把握影视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前发展。

作者:王滨 方勇展 单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一、直观性地叙述知识

微视频集聚了文字、图片、声音、动作等内容,放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能够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授课的具体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根据PPT演示或者口头讲解所导致的应用型知识未能掌握的情况。例如在学习“排演文稿”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如何设置页面、绘制标题、编排文章、配插图、文稿修饰等相关内容通过微视频录制向学生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排演文稿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性活动,从微视频中也可以观看到教师移动鼠标、打开电脑相关界面的过程,学生根据观看到的内容,便会知道怎样去操作这些步骤,并且能够现学现用,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微视频中教师的语音录制也是一种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声音的提醒也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到具体的知识点学习中去。所以微视频作为这样一种全方面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比如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同样可以根据这个课题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录制。比如可以设立一个主题“班级的故事”,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进行操作叙述,在关键的地方还需要口头强调。关于演示文稿的主题,教师就可以把班级照片、视频等内容编排到演示文稿中去,并且强调怎样添加新的幻灯片、如何添加图片、怎样在幻灯片中增加动画……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都可以根据微视频来完整、详细地告知学生,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微视频进行快速地学习。所以微视频是一种直观性的教学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视频的真人演示和表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学习途径,使信息知识的教学和学习都处于直观的过程中。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因为微视频是将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录制而产生的,需要学生通过观看的形式来学习。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结合视频中的文字、声音和图像,全面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所以在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学习“制作电子表格”时,同样教师可以根据“班级花名册”这个主题来进行教学。首先建立表格,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如何去移动鼠标、点击鼠标;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比如“性别”这一栏,可以采取便捷的途径来将聚集在一起的姓名全部显示为“男”或者“女”,所以这个课外的操作能力就是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的观察获得;接着编辑和修饰表格时,教师需要在微视频中提醒学生应该选择屏幕中的哪一个项目进行点击、哪一个键对应着哪一个操作等,学生也要进行观察才能加深记忆。所以整个过程中都少不了学生在微视频上进行细致地观察和认识,这样才能学到有效的信息。表格的制作中一项“数据处理”的应用,在“班级花名册”的制作中,教师同样可以将“数据处理”应用其中。比如在表格的某一栏,需要填写班级的总人数,那么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如何结合鼠标和键盘进行快速的算法,把总结人显示在表格中。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速度性,所以更加要求学生提高注意力,观察到老师的操作,找到其中的技巧。由此可见,学生进行微视频学习能够逐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三、操作性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在微视频中,教师亲自操作、亲自口头描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在传统教学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教授形式单一,而信息技术的学习重在操作和应用,教师单独以口头或者书面演示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让学生直接形成记忆,也更不用说学生的操作演示了。而在微视频教学中,全方位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更能够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学会如何去操作和应用,这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关键。所以对于微视频教学来说,教师能够真实地进行操作演练,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去了解每个环节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制作网站”时,教师就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自演示,在微视频上告诉学生如何去在电脑上操作,使学生学会第一步——创建站点,接着再学会建立主页、制作二级页面、建立超链接等等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微视频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加突出,在复杂的知识中,教师能够亲自为学生演示和操作,便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学生在这样形式的学习中也才会更加充满积极性,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跟着老师的操作自己进行摸索,不断提升,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蔡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析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中考的主要科目,因此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学校、师生和家长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逊与语数外等考试科目。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看,学校对硬件设备投资并不充分,在一定程度削弱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从教师资源上看,信息技术的教师大多身兼多种科目,或者并非相关专业出身,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并非中学重点支持科目,因此相关培训资源稀缺。在信息技术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进一步培养健康全面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学生。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以学生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化,对教学内容并不容易直观理解,若教师大篇幅的口头讲述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困惑,而且很可能会打击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降低学习的兴趣。要加深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不仅需要“动脑”,还要“动手”,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活动安排,让学生在操作中将相关知识一一印证并体现出来,随着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加深和巩固,信息技术技能也随之逐渐提升。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弱化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协助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一味的机械式地讲解,而是解放学生的被动式的学习思想,将信息技术学习娱乐化、实用化起来。

2.团队协作与多元化评价机制。

团队合作学习是近年来使用率较高的教学模式,也是我校的特色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这种模式也极为适用。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团队,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技能,将任务布置下去后,由学生通过协商自行分解,并通过联机相互传递信息和统筹规划,在实践中激发团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组合优势,进行提高和创新。例如,在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中,学生可合作进行图文混排,个性贺卡,课程PPT等制作。此外,在引入竞合模式的同时,也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师应多使用期待性、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细心挖掘出不同学生和组合的优点,对其进行勉励。此外,为了避免评价的片面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还应引入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在自身评价和他人评价中找到自信和需要提升之处。

3.微视频与翻转课堂的应用。

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落,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微视频的应用恰好应对学生注意力不持续的特点,一般而言,微视频的长度在30秒到20分钟之间,其“短、精、准”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并探索教学问题,以期得到解决。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和容易遗忘的特点进行视频的录制,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刺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利用零碎时间,加强信息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翻转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首先是教师录制视频上传至网络,学生自行在线或下载进行观看,其次是走入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和答疑,最后顺利完成知识的吸收并练习。

三、结语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情感,加强对信息伦理道德和素养的提升。上述方法的实践有利于丰富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认识,加强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结合。

作者:陈忠 单位: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第五篇: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用优势

(一)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而言“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传统教学的过程中,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学生成绩好不好全靠老师一张嘴”。可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口才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在传统教学中起的作用有多大。教师的魅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可谓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讲的好,学生才能愿意听,教师将课堂上的生动精彩,学生才会将心收回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配合教师的教学进程,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实现教学双赢(即教师教学经验增加,和学生成绩以及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急切的希望实现教学的双赢,顺利的将课堂进行下去,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可是,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现实确实也很残酷”,教师实现自身魅力的发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微视频”正好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教师在讲课时候通常要进行导课,教师的导课方式当然也很重要。教师在导课时候用一首相关内容的歌曲和一段话来导课,很自然可以想象的到,当然是用歌曲导课的方式当然要比一段话进行导课要好得多。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教师也一样。那么,这样就制约了教师讲课方式,把教师的讲课方式局限在了,简单的话语导课上。“微视频”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在“微视频”中,教师可以下载到最纯正的音乐,与之相辅的还有精彩的画面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这是最好的环境设置方法,使用起来也非常的简单,不会因为繁琐的操作程序而限制在课堂上被使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的操作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去网络上下载一个“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专家的话、专家的讲解与教师相比较,当然是专家更有说服力,无形之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地听课。这对教师来说是事半功倍。

(二)微视频与幻灯片等信息技术的使用相比较的优势

曾经,信息技术刚刚在教学中推广,幻灯片在教学中也流行了一番。但是很快微视频的出现给幻灯片的使用重重的一击。因为无论在操作上还是效果上,微视频都表现出了超越幻灯片。先说操作,幻灯片要想在课堂上使用是需要教师花费很多心思去制作的。教师要考虑幻灯片的色调、结构、设置等各个方面,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幻灯片的极致作用。而且,教师在制作时候要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而且教师需要具有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才能制作出适合教学使用的课件。当然了,教师必备的计算机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幻灯片在教学过程中被使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对许多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微视频就不一样了。只要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看电影、下载电影,使用微视频就足够了。我们再来说效果方面的。幻灯片使用时候,基本是无声的。虽然说,在幻灯片我们可以加入一些音频,但是,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并且,只有听和视听结合着去学习当然是视听结合进行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幻灯片实现不了的微视频确实是可以实现的。微视频不用花太多心思自己去设计就会有很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三)微视频本身的优势

顾名思义,微视频当然是很短的一段视频,大约一般有十分钟左右。在这十分钟之内不可能会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很少的。在课堂上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去解释与教材能容无关的知识,当然更不会出现一些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西方的以及中方的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当然,微视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产品,在教学中使用,对学生来说也是新奇的。这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这非常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二、微视频的弊端

微视频是电子产品使用的产物。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屏幕发出来的是蓝光,这对学生的眼睛是非常不好的。从生理卫生健康的角度讲,蓝光是促进现在学生近视眼的最重要的因素。从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来看,学生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建立在学生身体素质破坏的基础之上是非常不划算的。因为,无论我们要做什么,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当然是不可以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就好像一个枪法很好的士兵,没有一双视力很好的眼睛,枪法和没有是一样的。学生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养的。

作者:李秀杰 单位:元宝山区古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