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5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研究

1.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说是计算机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网络运用的初级阶段,在教材中也会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渐将学习的难度提升,让学生有个缓冲的过程。例如,信息教学的第一堂课主要是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生活及学习中产生的影响,然后让同学们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子的探讨上,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下就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上的总结,归纳出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应用。

1.1数据库的应用

在今后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处理到很多数据,这就需要对数据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面对庞大的数据从容整理归纳出有用的资料,如今数据库已在我们生活中普遍运用,是学生所需的基本技术,掌握了解数据库的管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动完成实践应用,例如:某校组织学生开办“高中生信息技术大赛”,在比赛前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然后教师给出正解让学生通过实践找出答案,大赛过程一般为评比、排名、颁奖,宣布结果,对大赛进行所需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管理,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据库的兴趣,也培养了对生活中数据的归纳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帮助增加了同学间相互认识的机会,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1.2数据管理的方法

用Windows文件管理准备报名资料,学会Excel软件的使用进行参赛作品的整理,评比资料的保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加深对数据概念的理解。在实践中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管理可以体会到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之广,新课改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辅导,多进行语言鼓励以此激励学生。

1.3了解数据管理的变迁

查找资料了解数据库的产生、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如何在充满竞争的信息市场占有地位,这就要探究它在技术方面超越的优势。通过教师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在不断的创新与突破。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数据管理系统不稳定,容易出问题,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再运用实际生活中“阿波罗登月”为例,分析数据管理系统的重大影响,起着推动我国技术需求的作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由简单的数据累加到系统的收集整理庞大的数据,是我国信息技术不小的飞跃。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在高中的教学中,只有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可以运用社会中一些情境引发对学习的了解比只通过教师的言传深刻的多,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模型,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在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下,学生学习适应性内容,要得到内在自由,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提供一种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这与新课改教学理论观念相符,为学生更好的在新背景下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

新课改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的重塑,更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主导的角色,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话,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编制感兴趣的文字内容,同时运用多个方式将内容丰富起来,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课堂的氛围,同时对改进课堂效果也是有好处的。当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还有一些观念和做法仍然需要持续改进。

3.1关系数据库规范思想的研究

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规范数据的方法,首先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数据处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而体会数据库规范的重要性,再由另一个学生让他在还没选修课程时把他的信息添加进去,会发现数据库把学生、成绩、选课分离出不同的关系,大大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和错误率。对数据分类、收集、抽象化是关系数据库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高度抽象的内容,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2课改下教学研究现状

自教育部批准高中信息技术各大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高中信息网络平台陆续出现,专家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为教师对学业的研究增添渠道,寻找更好方式的教育学生。在教育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而今教学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采用传统的只让学生学习上机操作一些简单技能,这与新课改要求得到的效果相差甚远。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总是注意到操作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且对每个学生总是采用概括性评价,模糊性大,这些是如今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研究实践的缺点,希望得到学校的重视,予以改正。

4.总结

通过以上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探索得知,新课改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使得高中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氛围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在改进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带来的优势还是大于弊端,以上是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研究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今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齐志强 单位: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两项基本任务研究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和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影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协调作用、促进作用,为学生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功能具有共通性,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喂”给学生吃,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吃。教师示范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些思考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插入一张图片,通过演示,学生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既然我们学会了怎样插入一张图片,那么插入一个电影片段或一段声音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呢?这几个操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插入’操作。”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大胆地去尝试,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示范。

2.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和电子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常用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践中充当助手的角色。例如,给学生布置电子报刊和演示文稿的任务时,有的老师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模版和素材,使得全班学生的作品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一样,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发展。相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主题,通过使用微机教室的电脑上网搜索并下载相关素材,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学生演示一些类似于“组合”、“背景”等特殊效果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基本操作技能实现不同效果的制作。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能完成的创意,教师可以协助其完成。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软件的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二、德育教育的渗透

社会道德滑坡和西方主流价值等的侵蚀,造成了高中生在心理、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情操,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喜欢攀比、浪费。课堂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渗透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在日常的课堂管理中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例如,上机时对电脑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爱护,下课后对电脑设备及椅凳的整理等,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例如,在Ex-cel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中学生日常消费统计表”,利用排序及创建图片等操作,分析并总结自己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给出对策。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的内容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然而,在这个开放的、共享的超大型信息世界里,信息鱼目混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因特网,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用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体会到不正确使用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在学校机房安装“电脑妈妈”和“网络爸爸”等电脑控制软件,限制学生浏览不健康网站;另一方面,教师多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音乐,结合爱国、团结合作、孝敬父母等积极向上的主题,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电子作品,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高中生说脏话、随地吐痰、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已习以为常。虽然这些现象与家庭影响不无关系,但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遵守公共道德,这是身为教师的一份职责。例如,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是大笨蛋,某某是大白痴”等攻击性语言,还有一部分学生把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保护学生的文档,把学生的文件上传到教师机或专门的文件服务器中保存,为每个学生建立用户并设置密码保护;另一方面,对那些违规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地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学生的教育也要像春雨般细致入微、持之以恒。

三、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应该不断探索和总结,真正做到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作者:郭金海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校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思考

一、高中信息教育改革重点

2000年世界进入电子信息时代,2005年大数据时代正式来临,2008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信息化。但是信息化教育的提出要早于这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信息化教育思想就已经出现在了课堂之上,对于建设信息化教育,完善信息化理念、丰富信息化教学思想的理念已经提出了将近20年的时间,但是20年过后我国的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部分中学课堂完成了信息化改革教学,其他多数地区还在20年前的理论基础上停滞不前。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信息化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在高中开展信息化教育这么困难?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是三个方面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第一基础教育资金薄弱,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资金正在逐年提升,但是相比于欧美等国家的教育投入相差太远,而信息化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教育资金的薄弱就成为了阻碍信息化设备建立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许多地区依然能看到高中信息化课堂上还在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陈旧设备,这极大的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第二没有配套的信息化教育人才,信息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复合型的,我们的信息化课改当中强调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掌握基础的信息化理念。但是现在的信息化人才培养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仅有部分教师能够掌握信息化知识,而大多数任课教师对信息化理念的理解还处于为“利用计算机”上课的薄弱阶段,对信息化知识以及信息化概念没有清晰的了解;第三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针对孩子的配套设施,信息化教学时一个全方位包围的过程,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化教学当中,从听说读写各个方向丰富孩子的知识,但现在的信息教育设施根本不齐全,很难帮助孩子获得正确的信息教学,这也就最大程度的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综上所述,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在于资金、设备、人才三位一体的组合,任何单一的短缺都能造成信息化的不完全,因此,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建立正确的信息化思想。

二、建立高中信息化思想

高中信息化思想的建立基于信息化基础的实践理论建设。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得知,高中信息化理念的建设并不能依靠理论基础,还应当要有实践精神,这个实践精神就是高中信息化思想的建设成果。只有将人、物、事都投入到信息化过程的教育当中,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基础教育的作用,才能在基础教育之上开展理论研究,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实践效果,从而反作用于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因此在这一方针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融入对高中信息化思想的功能和目标的实际研究。

三、实现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

1、在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操作中再认识理论中学信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根据“Intel未来教育”的思想: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测建立解决课题的各种假设方法,再通过上机实验,回答自己的假设,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进而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螺旋式的上升,就可培养学生一种不断去探求未知的冲动和能力。例如上课前演示一个用Basic编写的动画程序实例,让学生马上动手制作,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5分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讲解程序实现的原理和该程序中用到的基本的函数,指出哪些同学找对了哪些路子,再让学生自己各显神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然后教师再总结归纳……,同时这样方法也能有效地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并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解。

2、坚持分类原则、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不同,在教学中坚持分类施教,分类辅导。

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爱好分组,如有的同学喜欢程序设计、有的同学喜欢动画制作、有的同学爱好图象处理、有的同学热衷网页制作,把这些学生分组对待,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后能自主的自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懂的再向教师提问;同时,把各组学生又分成A、B、C三个小组,让基础最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带动和组织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教好的学生的带领下,也成了整个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在上机实习时对各小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请A小组学生作C小组学生的小老师,做到人人有长进,个个有提高,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分类辅导成为可能。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尽力分别对待,对于优秀学生作品及行为,教师作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层次,对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以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高中信息化的改革与高中信息化理念的生成是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国家以及教育机构最大程度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教学人才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漫长的改革中我们已经迷失在理论的基础中,只有结合理论的实践才能促进高中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将信息化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从最根本的方向把握上开拓信息化的进程。

作者:臧谦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动画探究

一、巧用动画,引入课题

食品安全是2014年最热议的话题,特别是相关报道中有关假食用油是地沟油提炼而成对于各种假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怀疑自己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我在讲网页制作时选用网站的课题就是———话食品安全。引入课题的是一段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心太软》改编的歌词,配音是周星驰主唱,整个画面全部是动画制作,从地沟油到苏丹红全是唱歌配动画的形式出现,既有周星驰的诙谐幽默,又有各种伪劣食品对人们身体造成伤害的警示,让学生深深记住打击食品中的造假刻不容缓。这样引入话题,学生对于本课中需要讲的网站制作话题多了兴趣,特别是食品安全中不仅仅是地沟油和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还有学生平时爱吃的各种小食品上面的安全标志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虚假的,也有了一些辨别方法,为做网站收集素材打好了基础。

二、参照动画片中原有素材,绘制动画元件

高中学生喜欢动画的程度,是我在讲Flash动画制作时真正发现的。我讲动画元件制作时,学生对于运用Flash中的工具菜单制作简单的规则图形相当不错,但运用铅笔工具去绘制图形,学生体验得少,借此我在上课前,运用工具菜单绘制动画片中的《龙猫》《美少女战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的主人公,上课时一展示,学生来了兴趣,我借此讲了如何来绘制这些动画元件,学生开始创作……预留时间学生创作完成后进行了全班展示,有画哆啦A梦、猪八戒吃西瓜的,有各种动漫人物,特别对于宫崎骏动画片中的主人公画的人很多,还有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展示结果让我明白学生对于动画的喜爱程度有多高。接着将制作好的元件创建补间动画、逐帧动画、添加引导层动画,学生创作热情高,制作的动画质量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自己绘制的动画元件,当用Flash创建成动画时,赋予了自己所创作动画新的生命力,展示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创新。

三、运用动画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每年春季学校开展艺术节比赛,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作品展示中,学生对于参加的电脑作品比赛,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在上交的作品中有几个班的学生是单纯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相关素材的加工,运用会声会影来进行后期的配音制作。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先用Flash制作动画片头以及拍摄花絮,再运用会声会影将录制的视频和动画进行合成,这种制作方法我在讲多媒体作品集成中用到过,但是没有想到学生会将自己班级同学参加英语风采大赛时的表演,通过照相、摄像,运用动画制作将它合成一个集动画、视频于一体的作品,当这件作品上交后,我们这些评委老师也看到学生用心制作带给我们的感动,因为从学生的作品中体现了学生能运用现学的动画制作技术和视频编辑技术,将它们恰如其分地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其中在片尾添加了他们的拍摄花絮,让每位评委老师看后都忍俊不禁。学习是先学然后知不足的过程,通过参加电脑作品比赛,学生对自己在创作中出现的问题会添加我的QQ号,有技术上的难题时会在QQ上问我,我会给他们及时解答。

四、互帮互学,提高动画制作水平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也有一些爱钻研的孩子,但是他们平时由于功课多也没有时间去操作电脑,这时我会在每个班选一些电脑操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来带动他们,在平时的课堂上让他们互帮互学,在课后遇到一些问题时互相探讨,在电脑作品比赛中这种团队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班的学生,他们制作的动画作品是关于全班同学从高一升入高二参加学校所有的比赛和大型活动,收集素材需要全班同学将自己拍的照片用到这部动画作品中,在班长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通过自己的QQ空间,将照片保存下来,发到本班群文件中,再由班中的两名同学对这些照片进行加工处理美化,创作的同学将这些照片进行编排,添加相应的解说词和背景音乐,最后动画作品制作成功后,先在本班进行播放,让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再修改加工,定稿。当这部动画作品呈现在我们评委老师面前时,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感动,特别是配的音乐是《北京东路的日子》,仿佛看到十年后艺术班学生回忆的影子……

五、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要运用的方法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成长,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一同成长,才能将自己学到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张晓娟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信息技术组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应用

一、认识到滥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对课堂教学带来无数创伤。很多教师因为多媒体能够将重、难点都进行标注,并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得表现出抽象的概念,因此对多媒体情有独钟,比如对《信息及相关概念》的学习,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对信息的传递知识进行形象的表述,教师在讲述这堂课的时候就只是在讲台上动动手指点击图片,加以粗略讲解。整堂课呈现一种沉闷的画面:教师在讲台上充当电脑操作员,学生在讲台下只是抬头看着屏幕,这堂课的效率可想而知。即使多媒体教学能带来课堂效率的提高,但是它毕竟是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物的存在,教师必须是课堂主导,才能带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虽然传统教学容易使课堂枯燥沉闷,但是教师将重、难点通过板书写在黑板上,可以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以自己对教材的讲解,让学生对课堂理解更深,同时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口头讲述以及提问时,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促进师生感情交流,这无疑是多媒体教学不能做到的。而只有当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两相结合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它图文并茂的特点,完美地将传统教学的漏洞补上,为课堂教学增添魅力。因此,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多媒体为辅助,才能真正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1.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堂有兴趣,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备课,通过网络搜寻与课堂相关的素材,将素材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学习《制作演示文稿》章节时,教师可以一改往日作风,大秀操作技术。并且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利用网上PPT大赛中获奖作品有意无意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例如利用瑞普PPT制作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惊变》,《惊变》在观看时,如果不对其进行事先了解,完全不能看出它是用幻灯片制作的,因为它的画面流畅,衔接完美,从头至尾几分钟播放时间,除了起初的播放幻灯片,完全无需教师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在引发学生兴趣的时候设置悬念,对学生提问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软件制作而成的,在学生进行猜测后,揭露谜底,使学生惊叹,在惊叹中再对幻灯片的内容进行讲解。不仅能调动氛围,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我国提倡全面素质教育,想要改变传统教学填鸭教育模式,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制度仍未得到改变,高中一般来说依旧处在封闭的空间中,学生整日埋头苦读,与计算机接触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降低课堂效率。教师不妨将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在板书上列出知识模板,多媒体显示屏上突出重、难点,不仅让学生有大致的学习方向,还能更具体地表现出抽象概念,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确的印象,对信息技术内容接受度增强,便于课堂教学。

3.添加课外元素,使课堂更有深度。

教材在手,很多学生便认为不听讲也可以学习,而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散漫。所以教师切忌纸上谈兵,除了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外,还应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自己本身的知识储备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使课堂更有深度,也可以讲述关于教材内容的小故事,不至于让学生失去注意力。

作者:郭晓东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