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微课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微课的应用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本质上对具体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明确自身面临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地将微课与相应的教学环节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分层的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自主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育事业中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教学课堂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从基础知识方面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同时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整体认知。本文将以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创新微课教学模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晰掌握微课的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结合教育事业中相关的微课应用案例,了解常用的微课教学模式,为自身微课教学的融入提供理论基础。课堂嵌入和翻转课堂是微课主要的应用模式,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分别具有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其中课堂嵌入是指教师将微课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展示,对教学环境要求较低,凸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特征,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在科学利用微课对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然后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和探讨的空间,体现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点。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满足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同时顺应教育事业改革的方向,进而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并不能够将教学案例中微课的应用模式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身具体的教学现状,创新出适合自身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与分层教学观念相结合,让学生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究,促进信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掌握情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微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微课内容的分析和探究。然后,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师向学生提出不断深入的信息技术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微课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解答,进一步提高微课教学质量。最后,教师在微课中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复习巩固方法,以及相应的练习,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构建。

二、优化微课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师对其呈现出不重视的现象,同时学生只是对计算机中的游戏感兴趣,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所以,在微课的应用中,教师根据上述主要的教学问题进行总结,具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教师从本质上对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体会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而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和素养。第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知识与游戏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相应的游戏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逐渐引导学生将自身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优化微课内容设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成为信息技术知识讲解的主体,教师需要保证微课设计的合理性,对信息技术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形成合理的微课教学结构设计,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微课教学体系

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中,长时间对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会逐渐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不可忽视信息技术实践环节的设计,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信息技术知识运用方法和实践步骤进行探究,保证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在微课中向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为学生提供实践中所运用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促进激烈讨论氛围的形成。然后,在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分析和思考方向,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思维。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小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模式,形成完善的微课教学体系,整体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微课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微课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学习,逐渐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体系,推动教学课堂的创新和改革。

作者:徐正国 单位:江苏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