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学数学生命教学中还存在诸如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和连续性等问题。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和创新终身学习研究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了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教改工作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教学趋势在小学教育的推动下,使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如逻辑、创新、科学等。

一、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自新课改以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已成为人本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生活素材和数学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检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其动手能力。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在此背景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最终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和感性的特点。数学通常有很好地抽象理性,数学解题过程是思维与逻辑结合的过程。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生活中的趣味性材料带进数学课堂,既能使教材知识直观、生动、形象,又能增加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其对事物直接感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越高,进而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数学学习规律,这是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基本途径。在人生中,几乎每一条法则中都是以数学为原型的,因此,重视数学生活教学,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适应新数学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

(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思维方式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处于弱势。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学生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逐渐成为其必备技能。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小学要开设数学课程,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安排各种直观、丰富多彩的形象和生动的人物,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符合小学的实际情况。

(五)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密切

初等教育的数学知识内容较为初级,尤其是加减乘除,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多,如货币兑换、生活中的人数计算等。这样小学生的小学数学生活就会更轻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中各种简单的运算结合起来,站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数学的目的更明确,从而使学生活用数学的内容。因此,学生可以乐于接受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数学内容,兴趣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显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熟悉课堂和生活内容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数学生活实践的好奇心更大,对数学生活的舒适感更强,在数学知识的生活语境下,应积极探索常识,培养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数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高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生活

这门课的培养目标是全方位、分层、立体。有些教师对“立体化”培养目标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多地依赖于设定的“立体化”培养目标。数学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过程、方法和情感,教育目标与生活实际偏离,导致学生不能把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的实用性难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在大中小型的学校中,其教育模式也成功转变到素质教育。但是,就目前来说,仍有部分地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仍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影响下,教师就会一味地为学生传授能够提高学习成绩的知识内容,对于生活化教育方式的应用反而不再重视。当在教学中把理论与数学本身的抽象联系起来时,就会给学生一个僵硬而模糊的印象。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

数学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新课改的“立体化”培养目标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有些教师在执行这些教育模式时思维保守,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具有固定化特点。标准教学法虽然对初任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容易产生能动性,不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性发展,学生都很反感甚至抗拒。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搜集与转化生活素材

教师要把教材与核心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有数学素养、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审美情趣等,不仅要满足常规教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还要指导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内容。

1.搜集生活素材

将教材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相结合,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生活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能用课堂表计算面积大小,能用教学工具三角板计算三边关系,能从大量的生活资料中判断小学生的特征和兴趣取向,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2.转化生活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如果不进行数学转化,生活中的信息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将弊大于利,扰乱数学教学。第一,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认知能力有限,第二,生活资料中包含的部分数学知识比较模糊。举例来说,当在课堂上讨论草坪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离开教室,到草坪上去,通过测量长度来计算草坪面积,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更轻松,学生更能深刻地记住公式。小学数学应结合教学目的,对生活资料进行深加工。举例来说,在教授“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之前,先让学生制作一张三角纸,再让学生透过讨论来发现三边的关系。

(二)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育学者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地搜集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搜集能为教学服务提供重要的生活材料,使教师能够自觉地把生活与数学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富有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学数学时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感到轻松,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当学生学习“年,月,日”章节时,教师提问:“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这一天父母和朋友都会庆祝,那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今年又是几岁?”某个学生回答说:“我的生日是2008年5月8日,今年10岁。”当教师听到同学的回答时,可以借这个机会说:“每个生日都是每年中的其中一个月,为什么?”学生可能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会专注地等待教师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说:“这是因为月,月,日和小时是一样的,它们是时间单位”。通过生日介绍,增强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三)实行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评价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数学知识上多下功夫。构建生活教育评价体系,既要关注教育效果,又要关注教育发展过程。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的各个方面通过数学的学习而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数学能力。学生的成长资料反映了其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的发展变化。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生活教学质量。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进步,认识到转变教育观念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革新旧观念,接受新观念。教师应该在改革中解决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问题。转变教学理念应体现学生和学科特色。小学数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小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的教学内容能与其心理发展规律相结合。初中数学具有学科属性,即基础、理论和抽象等特征,基础要求教师认识到数学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理论和抽象要求教师改革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淡化枯燥乏味的特点,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数学课程一方面要能建构出一种基于生活的模式,另一方面要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

四、结语

小学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育学来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和检验,以期对其他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水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文渊(高中版),2020(7):92—93.

[2]黄树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思考[J].写真地理,2021(3):303.

作者:邴守东 单位: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